斯坦福 IT

世界经典200部英语电影百佳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世界经典200部英语电影百佳排名(ZT)

关于梅丽尔在其中表演的评价:

  表演爱好者应该都知道内敛的表演永远是难于外放的表演的。这就是为什么梅丽尔在本片中表演的评价几乎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因为她通篇都在运用很内敛表演,而且没有漏掉任何该表现的感情。最绝的是那种迷样的神秘感可以算作是她本次表演最大的两点所在。在这部电影中她演绎的是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形象:一个是维多利亚时代被抛弃了的“法国中尉的女人”沙拉,另一个是20世纪70年代把爱情当儿戏的沙拉扮演者安娜,戏中子的构架无以增加了表演的难度,可是梅丽尔收放自如的演技还是让这两个艺术形象(尤其是沙拉)完满并让人回味无穷。


  导演卡罗尔赖斯被她的表演彻底迷住了,他说:“梅丽尔具有一种罕见的瞬息万变的气质和特殊的大胆勇敢精神。”《时代周刊》则这样评价:(梅丽尔)能恰如其分地做出这种表演的演员,是一个杰出的匠人;而能杰出的做出这种表演的演员,则是一个罕见的,每隔10年才会出现一两个的天才。她像海上风暴一样掠过整个影片,创造了一个不守时代限制的不朽的沙拉。这位演员就叫梅丽尔斯特里普。值得一提的是,梅丽尔通过这部电影拿下了英国奥斯卡影后和金球奖影后(剧情类),却在奥斯卡上意外失手。

  当年奥斯卡的战况:


  当年的奥斯卡影后类别竞争之残酷,五名候选者实力之强大,厮杀之血腥是十年罕见的。最左边的是奥斯卡最爱的影坛瑰宝凯瑟琳赫本女士,当年的她已然凭借12次提名,3次获奖的记录无论是在提名类还是获奖类均树立了一个新的高度,最重要的是参演电影票房大卖。然后是戴安基顿,著名实力派女将,当时刚刚凭借安妮霍尔封后不久,参赛作品是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大热门的《赤焰万里情》,当年的演技也是被标榜为个人新演技坐标的好表演,然后是当时的当红女星Marsha Mason参赛作品《only when i laugh》已然是第四次入围影后(居然都没拿过奖),然后是苏珊萨兰登参赛作品《大西洋城》是法国新浪潮大师路易斯马莱的艺术佳作(当年威尼斯金狮奖得主),还入围了最佳影片。然后是斯特里普,凭借着实验味道的《法国中尉的女人》入围,演技评价最高。下面我们分析一下优势和劣势:

  如果说一个女演员能惊世骇俗的凝视,我首先想到的是阿佳妮,嘉宝。可现在,还得加上斯特里普。
  她一身黑衣,独自一人来到海边,驻足,凝视,回眸,击中了杰瑞米艾恩斯,也震撼了我的眼睛和心灵。第一次觉得梅丽尔好美,她操着一口英式英语,眼神忧郁清澈,像一泓深潭,深不可测。这个谜一样的女人,完全生活在自己的臆想中,她卑微,却不卑贱,孤高凄清中带着优雅,显示着她良好的教养。
  艾恩斯绝对不是一般的男人,漂亮,温柔,规矩的富家女显然无法打动他,而这样一个离经叛道的女人,却可以给他久违的激情,于是,他为她放弃了名誉,财产,地位,而她却选择了离开,去寻找自我。三年后的重逢,他愤怒,悔恨,而她,平静,幸福。唯一不变的,是他依然爱她
  最后,戏里的男女荡着小舟去寻觅他们的世外桃源,而戏外的男演员,面对深爱的女演员离去的残忍现实,无奈地点燃了一根烟。戏中戏,同样坎坷,却是截然不同的结局。于是,我们到底是感叹戏剧的无常还是人生的无奈?
  我不知道艾恩斯会怎么想。但我会常常问自己。因为我不满足世俗的爱情和人生,所以我选择了演员这个职业,至少有那么一段时间,可以暂时忘却现实,和脱俗的理想对话。

  导演 Director:
  卡雷尔·赖兹 Karel Reisz
  编剧 Writer:
  约翰·福尔斯 John Fowles ....(novel)
  哈罗德·品特 Harold Pinter ....(screenplay)


  演员 Actor:
  梅丽尔·斯特里普 Meryl Streep ....Sarah/Anna
  杰瑞米·艾恩斯 Jeremy Irons ....Charles Henry Smithson/Mike
  Hilton McRae ....Sam
  Emily Morgan ....Mary
  Charlotte Mitchell ....Mrs. Tranter
  Lynsey Baxter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世界经典200部英语电影百佳排名(ZT)

218 。大象


  《大象》是格斯?范?桑特确立新风格的代表作,2003年在戛纳斩获大奖,题材的敏感性和形式的先锋色彩都是它加分的地方。如今看来,它依然像是一个精致传神的小品,震撼之外有很多地方值得品咂。

  大象之形

  青春的色彩就是鲜亮,《大象》也是这样。全片没有太多阴暗的色调,基本上是在秋日艳阳普照的状态下,校园风景宜人,教室窗明几净。即使如影片首尾处的云天一色,被过滤的色彩暗淡却依然纯净。从色彩的调性上看本片,冲淡中透露出一点张扬,很适合青春的眼光和心思。

  《大象》采用的非线性叙述结构,从效果上看显得非常随意,同一时空的多视角再现也充满了游戏感。开篇不久,帅哥Nathan与黑人小伙Benny在玩橄榄球,然后绕操场跑圈的卷发女孩Michelle进入镜头,仰头望天,天空中(画外音)响起了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后来我们知道,雀斑杀手Eric此时正在家中弹奏此曲)。在一个场景中交代三个人物的出场,又通过一个隐藏的人物纠结三人的命运(全部被杀手所杀),来铺垫后来的震撼,这样的安排与其说是匠心,不如说是游戏。

  还有一处很明显的三重视角的时空交错。要离开教学楼的金发少年John,进入大楼的摄影爱好者Elias,两人在走廊相遇,卷发女孩Michelle从他们身旁匆匆跑过。这个镜头以三个人为视点各自跟拍了一次,除了增加观赏趣味很难说有什么揭示主题的太多意义,但它强化了观众的宿命意识,出来的万事大吉,进去的一命呜呼,一次次的演示给你看,直到你抓狂。

  《大象》的长镜头,在静观人物的同时略带主观,有时候跟着人物走出老远,很有意味。帅哥Nathan从球场回教学大楼,镜头就在后面不动声色地跟着。直到他拐下山坡,要进入大楼,镜头停了下来,像是不忍心让他进去,却只能无可奈何地停在原地,犹豫着,然后还是跟了进去。

  大象之神

  青春的残酷,从来都是以赤裸裸的毁灭为代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大象》是标准的残酷青春,但说实话,我的感觉却不是这样。

  雀斑杀手Eric受到了帅哥Nathan的欺负,忍受似乎是他唯一的选择。这个典型的弱势个体的受气包形象,弹得一手还不错的钢琴,有一个还能谈得来的朋友(Alex),绝对是个平凡的有点猥琐的男孩。这样的男孩到处都是,比如我们的马小军和小四,一个对着镜子装腔作势,一个拿着电筒胡乱摇晃,都在想方设法发泄着自己的憋屈和利比多。

  不需要苦大仇深,让所谓的时代背景、社会现象、意识形态统统见鬼去,青春承载不了那么多清醒的认识,只要不爽就够了。但前提是,你能给我提供什么。于是镜头中出现了电脑上的杀人游戏、随意点入的卖枪网站、电视画面中的法西斯,但这些都构不成主题,充其量只是背景,它们似乎影响了Eric和Alex,又不过是些熟视无睹的东西。

  轻才是青春的主题,你给我一颗糖我就会甜蜜,你给我一个吻我就会幸福,你给我一把枪我就会杀人。想想自己的青春期,有没有在憋屈和愤怒的时候,想过拥有一把枪。那些被我们内心放大的“少年的愁”,大到可以去杀人,但在《大象》甚至是有些刻意的客观和冷静里,无非是一种青春的轻。

  大象之外

  电影如果能带给我们感动,它就是有诚意的;如果再能带出一些思考,它就是智慧的;如果还能传递出一种诗意,那它就是完美的。往往是我们激动了、思辨了,却落得余味空空。因为诗意的电影太容易变成造作,所以没什么人敢轻易标榜。

  格斯?范?桑特是个起伏不定的导演,也许是青春期过长的缘故,因此描画青春躁动的主旨一直未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盖瑞》发端,经由《大象》、《最后的日子》构成的所谓“死亡三部曲”,及至最近的《滑板公园》,他所崇尚的极端的“极简主义”所营造出的奇异风格——极度简约的画面、故事、音乐等,但决不简陋。

  青春残不残酷,对于青春中人似乎没有什么意义,我存在,我毁灭,我认命。唯有青春已逝,它的残酷才那么明显地刺痛我们,然而除了哀痛,似乎也只能不了了之了。

  导演 Director:
  格斯·范·桑特 Gus Van Sant
  编剧 Writer:
  格斯·范·桑特 Gus Van Sant ....(written by)


  演员 Actor:
  阿里克斯·弗罗斯特 Alex Frost ....Alex
  埃里克·德伦 Eric Deulen ....Eric
  约翰·罗宾逊 John Robinson ....John McFarland
  伊里斯·麦康利 Elias McConnell ....Elias
  蒂姆斯·伯特姆斯 Timothy Bottoms ....Mr. McFarland
  威廉·S·巴罗斯 William S. Burroughs ....Voice (text excerpts) (voice) (archive sound) (uncredited)
  阿道夫·希特勒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世界经典200部英语电影百佳排名(ZT)

219 。
  失眠症

  白夜追凶,是诺兰的电影中最被忽视的一部,或许是这部电影中并没有完全体现出诺兰的电影风格,但当我在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当我随着阿尔帕西诺一同思考,一同追寻蛛丝马迹,一同寻找凶手的时候,你会渐渐的被这部电影的情节所吸引,或许比起记忆碎片、致命魔术,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不是那么的吸引人,但一部电影不光只有故事情节,看这部电影有很重要的一点,极昼!

  试想你每天都过着没有黑夜的生活,当午夜12点时,外面是空荡荡的小镇和明媚的阳光,极昼会给人带来一种恐惧,这种恐惧是一种空旷感、孤独感,如果是黑天,街道上一个人也没用,这看来很正常,但试想大白天,如果一个人站在那空荡荡的城市的街道上,对不习惯极昼生活的人来说,的确会有一种阴森的感觉。

  像大多数犯罪电影一样,警探从尸体开始,追踪各种线索,寻找真凶,但这只是电影中的一条线,电影中的另一条线开始于警局内务部对阿尔帕西诺饰演的警探的调查,当在茫茫大雾中阿尔帕西诺开枪打死了自己的搭档时,影片已经彻底开始形成两条主线,电影中阿尔帕西诺是否是真的要杀人灭口还是出于无意呢,到后来连他自己都说不清,在我看来当他在白茫茫的雾中选择开枪的那一刻他或许已经看出那个人可能不是凶手,因为虽然大雾让人看不清对方的面孔,但至少看到的清大概的轮廓,即身高和体型,阿尔帕西诺和自己的搭档一起办案多年,对自己同伴的身形应该非常熟悉,况且作为一名出色的侦探,对细节的观察是不可缺少的,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通过对身形轮廓的判断,阿尔帕西诺在当时应该可以很准确的判断出雾中的人是自己的搭档,但他选择了开枪。

  杀死同伴并不是他精心策划好的阴谋,只是在那一刻碰巧遇到了自己的同伴,于是他选择了开枪,从电影故事的交代中,可以看出阿尔帕西诺饰演的警察是个有正义感、责任感和职业感的人,他为什么要去选择杀人呢,可以说是他一时的错误的意识,而干扰他产生这种潜意识的正是他在白昼中所犯的失眠症,漫漫的白昼中隐藏的罪恶,不光是被虐杀的少年,还有阿尔帕西诺的这一枪,对于失眠症患者来说,白天通常都是无精打采,对事情的判断会受到很大影响,阿尔帕西诺饰演的警探,在强光的刺激下,终日无法入睡,又被来自内务局的调查搞的心烦意乱,在加上办案过程中的压力,可以说在那一刻,他的判断出了问题,在那一刻他不是那个充满正义感的警察,而是一个罪犯,正如他所说的,当他看见搭档死了的时候,既紧张又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接下来他所做的就是来掩盖事实,他甚至再次做出错误的决定,和凶手互相帮助,掩盖事实,但他所做的这一切还是无法逃避自己的良知,毕竟他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的警察,即使他一时迷失了自己,但当他真正坐下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开始思考时,他脑海中浮现出那个被害女孩儿的笑容,浮现出凶手作案后的冷静已经逃脱罪责后的得意,他又想起了死在自己怀里的同伴的愤怒,一个个画面在他脑海中闪过,白昼、强光、失眠、自责、忏悔,最后他终于选择了去面对自己犯下的错。

  结尾当中枪后的阿尔帕西诺奄奄一息时,还提醒着年轻的女警探不要迷失自己,不要忘记自己的职责,这两句既是对别人的提点,也是对自己所做事情的懊悔,影片的结尾,老警探终于能比上双眼在白昼中睡去,可这一睡就是永久的长眠。

  虽然不是典型的诺兰电影,但诺兰依旧对电影中的老警探和凶手的心理做了周详的分析,有大段的心理描述通过对话、行动表现出来,可以说也算是部心理惊悚片。电影的外景地选择在了阿拉斯加,这在好莱坞的电影中也算少见,头脑中的阿拉斯加只是印第安人的保护区,一片不毛之地,但没想到阿拉斯加有秀丽风景,安宁的小镇,而且所有的基础设施看起来也都很完善,和心理所想的那个寒冷、贫穷、荒凉的阿拉斯加完全不同。从蝙蝠侠到致命魔术,在到后来看的记忆碎片和最近看的白夜追凶,每一部诺兰的电影都给人以惊喜,

  剧情
  威尔·多莫(艾尔·帕西诺饰)是一个老练的洛杉矶警察局探员。他受命与搭档哈普到一个偏远的阿拉斯加小镇,去调查一个关于17岁少女被谋杀的案件。

  这是个地理环境很特殊的地区。这里永远是白昼,太阳永远不落,没有黑夜。多莫和哈普找到了本案的第一嫌疑人--隐居小说家沃特·芬茨(罗宾·威廉斯饰)。他们跟踪芬茨来到了礁石林立、雾气弥漫的海滩,而芬茨却突然消失在了迷雾中。正当芬茨逃离多莫的视线时,一声枪响,哈普到在了血泊中。

  怀着对同伴遇害的内疚以及对案件的责任感,多莫被迫加入了与老谋深算的芬茨之间的猫捉老鼠的心理游戏中。随着案情的深入,多莫不得不和一个当地警察(希拉里·斯万克饰)合作调查,这个人虽身份不明但机敏过人。然而他不知道,这一切都在芬茨的操作之中。

  也许是由于无法摆脱这种在黑夜出太阳的异常环境的困扰,又或是因为多莫自己的错误判断,这名患有严重失眠症的探员的精神状态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

  ◎导 演 克里斯托弗·诺兰 Christopher Nolan
  ◎主 演 阿尔·帕西诺 Al Pacino .... Detective Will Dormer
  罗宾·威廉斯 Robin Williams .... Walter Finch
  乔纳森·杰克逊 Jonathan Jackson .... Randy Stetz
  希拉里·斯万科 Hilary Swank .... Detective Ellie Burr
  莫拉·特尼 Maura Tierney .... Rachel Clement
  杰伊·布兰泽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世界经典200部英语电影百佳排名(ZT)

 220 。挽歌

  身心沉浸——恋人在绝望或满足时的一种身不由己的强烈感受。
  ——罗兰·巴特

  美国作家菲利·洛斯的《人性污点》被罗伯特·本顿搬上荧屏后,他的另一部作品《挽歌》再次于2008年以电影的形式被重新演绎。导演过美丽动人的《巴黎,我爱你》的西班牙女导演伊莎贝尔·柯赛特选择《挽歌》(原作名为《垂死生物》)重磅出击,将对生命和时间、男人和女人、男人和朋友、男人和儿子、女人和美丽的关系以镜语的形式呈现出来。

  Elegy一词可称悲歌、挽歌、哀歌。哀歌总是和死亡以及伤感有关,同时又和音乐有关。哀歌渲染一种孤单的情绪和一种对生命必将逝去的愁绪。哀歌作为一种文体不仅在西方而且在中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如里尔克的《杜伊诺哀歌》和陶渊明的《挽歌》。作为一种对生命和时间的冥思,哀歌传递出一种亘古的挽留和怀旧。罗曼·罗兰说:“每个人都要遇到千古不灭的痛苦,抱着没有希望的希望。每个人都要追随着抗拒过死,否认过死,而终于不得不死的人。”人活着,都在过一种向死而生的生活。无论男女、不论年龄,这是一个切身的问题。而生命、死亡总是和情欲纠结在一起。

  影片中的主人公大卫已经年近半百,他和他的学生康斯薇拉致命的邂逅带给他一种存在主义意义上的选择。原来看似一种习惯的东西现在面临着一种挑战。这是一场理智和情感之战。

  大卫作为一个大学教授,在大学里讲授的课程是罗兰·巴特,而在家中他给康斯薇拉讲述的著名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开兹1656年创作的《宫娥图》(Las Meninas),福柯在《词与物》这本书中曾经详细分析过这幅画。巴特和福柯作为后结构主义的大师以及经历了1968火热年代的左翼知识分子,他们的精神历程和文化情感结构和大卫有着一致性。巴特喜欢摄影,并且著有《明室》详细地分析了摄影和摄影文化。而大卫就是钟情于摄影技术,在他的房间里还有一间暗室。人工洗照片是一种浪漫和情调,并且具有一种本雅明意义上的“神韵”,而在数码照相机的时代,这种神韵消失了。因此,大卫拒绝使用数码相机。这是一种执着的怀旧,同时也是一种对文化堡垒的坚守。大卫是社会名人,经常出露于电视做访谈节目,并且他以他略带哀婉的钢琴弹奏唤醒了康斯薇拉的爱情蓓蕾。在给康斯薇拉看画册时,指着一副眼睛颇似康斯薇拉的女人身体画,说这个女人是个妓女。这让康斯薇拉震惊。身为一名大学教授和知名学者,大卫的大胆袒露似乎令这个年轻的女孩都有些措手不及。

  有着古巴血统和异域风情的康斯薇拉在第一次上课时就攫住了大卫的心,而大卫也以自己独具的魅力攫住了康斯薇拉的心。二人之间的爱欲愈演愈烈,这使一贯将性爱和情爱都作为过眼云烟的大卫产生了一种明知会深陷其中于是要从中超拔的努力。

  于是他找到了自己的老朋友。一个是颇具文化修养的感性,一个是研究化工的理性。朋友虽然也借和年轻女子在一起而延迟自己的生命衰老,然而他有家庭,他不希望大卫将这种“游戏”当爱情,更不用说认真地对待这种爱情了。于是,他一直在理智地劝服大卫要主动地及时地提出分手,可是大卫在海边不仅没有提出分手,反而任凭情感的牵引和康斯薇拉渐渐情深意笃。以致后来甚至对康斯薇拉产生了怀疑和不信任,以至于嫉妒和康斯薇拉交往的男性。此时,他产生了占有的欲望,在放弃和拥有之间撕扯着。故事在戏剧性地发展,当康斯薇拉邀请大卫出席她的毕业party时,大卫由最初的答应到最后的退缩最终没有出现,康斯薇拉在电话留言中留着眼泪说出“我爱你”后,就再也没有出现,从此从大卫的生活中消失,直到几年后的某一天。这是一个悲哀的结局,也是大卫可以预见的一个结局。他心甘情愿地接受这种结局,尽管他内心充满了感伤。

  在大卫和康斯薇拉分手的几年中,大卫的生活经历着幻灭般的日子。他的朋友因中风而死去,只留下了孤单的大卫。生命就是如此,需要生活在一个栅格中,当你周围的关系之网一个个断裂消失的时候,孤独衰老感伤便相随而至。凯若琳和大卫作为纯粹的性伙伴已经20年。他/她们以性伙伴的关系共同抗拒着容颜的衰老。凯若琳的眼角的鱼尾纹虽然暴露了她的年龄,但是风韵犹存,她和大卫在一起因为没有婚姻的束缚而拥有各自的自由。凯若琳最后也离开了他。又一个关系网断裂。

  康斯薇拉在和大卫分手几年后,在除夕夜给大卫打了电话告诉他一个惊人的消息:她得了癌症,必须要切掉自己的乳房。她请求大卫能够用自己的照相机为她留下她美丽的但立刻就要消失掉的双乳。一旦双乳从自然的身体中消失了,大卫还会爱她吗?爱她的身体吗?这个夜晚她没有留下来。

  康斯薇拉手术结束后,躺在医院中,看着大卫缓缓地进来,疾病的突然来临将一个鲜活的生命置于死亡的边缘,这其实也是大卫一直在抗拒着的生命的衰老。两颗心突然苍老地一致,两颗心因苍老而紧紧地贴在一起。

  晨曦中,大卫静静地斜躺在康斯薇拉的病床上,再一次身心沉浸,这是“恋人在绝望或满足时的一种身不由己的强烈感受。”当朋友和性伙伴都纷纷离开了大卫的时候,康斯薇拉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回归”。这种回归虽以一种带有伤口的面目(剪短的头发、切掉的乳房、挽歌的心情)出场,却像康斯薇拉第一次以美丽出场带给大卫的震撼一样再次击中了他。他卸下自我保护的盔甲,在悲凉的挽歌中静静地和康斯薇拉偎依在一起。里尔克在《杜伊诺哀歌》中说“衰竭的大自然却将恋人收回自身”,“这一切皆是使命”。

  导演 Director:
  伊莎贝尔·科赛特 Isabel Coixet
  编剧 Writer:
  尼古拉斯·梅耶 Nicholas Meyer ....(screenplay)
  菲利普·罗斯 Philip Roth ....(novel "The Dying Animal")


  演员 Actor:
  佩内洛普·克鲁兹 Penélope Cruz ....Consuela Castillo
  本·金斯利 Ben Kingsley ....David Kepesh
  派翠西娅·克拉克森 Patricia Clarkson ....Carolyn
  彼得·萨斯加德 Peter Sarsgaard
  丹尼斯·霍珀 Dennis Hopper
  狄波拉·哈利 Deborah Harry
  Chelah Horsdal ....Susan Reese
  桑娅·本妮特 Sonja Bennett ....Beth
  米歇尔·哈里逊 Michelle Harrison ....Student #1
  劳拉·门内尔 Laura Mennell ....Cute Girl
  Alessandro Juliani ....Actor #3 in Play
  安东尼奥·库普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世界经典200部英语电影百佳

221 。《记忆碎片》

  中文名为《记忆碎片》的这部电影确实是一种牛逼的作品!
  影片最出彩之处便在于它的叙事结构。我想这么来进行比喻:将一条鱼从中间横切两段,然后再将两段切成若干小段,然后我们先开始吃最靠近鱼头的一段,然后是最靠近鱼尾的一段,然后是次最靠近鱼头的一段……最后我们终于吃到最为精华的鱼肚时,我们才把这条鱼完全地品味出来。
  看这么一部电影真是很考验记忆的活儿。而看完后带来的震撼,却又不只局限于这种新颖的叙事手法。首先是这个布局的无限性,它就像一个魔比斯环,每一次的结束其实都是新的一段故事的开始,因为没有自己的记忆,他只能相信前一个自己给自己留下的信号。想到这一层,不禁令人毛骨悚然。人生于世,如果没有记忆,那么他自我是否还可能有存在感?尽管他走过,活过,给这世界留下若干痕迹,但始终没有给自己留下任何痕迹,那么这生命的历程该是如何地苍白?
  往大了说,我们人类的历史,又何尝不是茫茫时间长河的若干碎片?再清晰无误的记忆恐怕也难以抵挡时间长河的拉扯,以至悄然撕裂?

  《记忆碎片》是一部完美倒置的电影,非其故事结构如何的复杂,而是它的叙述手法一味倒置得惨绝人寰,闻所未闻。相对于很多悬疑电影情节的跌宕起伏,该片剧情平铺起来甚至可谓简单,但克里斯托弗·诺兰的 大胆造就了一部举世无双的电影,正如同倒着说一句话,极为简单的规则,却说者费心,听者困难,可见越是打破常规的简单规则,越是令人手足无措,越是饱含了 创作人员的灵感与心血。该片叙事结构整齐地划分为两条并行线索,可见诺兰并非炫技以求眼花缭乱,黑白的是正叙,是故事发展的前半部分,彩色的是倒叙,是事 情愈演愈烈的后半部分。但这倒叙不能等同于作文里普通意义的那种简单倒叙,而是如同每个字倒着说似的,拆分成二十个段落有余,每一个段落的结尾接前一个彩 色段落的开头,开头又接下一个段落的结尾,如此这般从脚到头的倒叙,因此才惨绝人寰。
  观看《记忆碎片》能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快感,观众就如同主人公莱纳一般永远不知道几分钟之前发生了什么,那种迷失比看不见未来更令人绝望,因为人都有一种追本溯源的寻根精神。只有将这些错位的记忆碎片整理拼凑起来,我们才能恍然大悟,故事,原来这般开始...
  一觉醒来,不知身在何处,终日煲电话粥,却不知对方为何人,对于生活的记忆,只能靠宝利莱快照记录,这就是莱纳的生存状态...
  莱纳用写字条来帮助自己过有条理的日常生活,甚至把关键资料纹到身上,不似杰克斯·萨米般一塌糊涂。
  杰克斯·萨米为何许人也?他是莱纳从事保险调查的第一起案例,患有短期失忆症,记不住东西,只记得几分钟内的事,然而就是这个连电视都无法看的人,被莱纳判定为心理疾病,从而拒绝了其妻索要医药赔偿的请求。
  萨米的妻子找到莱纳,询问莱纳对萨米病情的真实看法,出于职业担忧,莱纳一口咬定心理疾病的定论。萨米的妻子对丈夫的痊愈复燃希望,用极端方法进行测试,妄图帮助丈夫恢复自我,结果却等同于自杀。
  莱纳的妻子被两名歹徒奸杀,一名被莱纳当场击毙,另一名,称为约翰·G的,从背后袭击了莱纳,导致莱纳大脑受损罹患失忆,他本人却逍遥法外。警方对此不予理会,莱纳只有自己追踪凶手。
  卧底警察泰迪找到莱纳,向他提供凶手线索,莱纳依其指点,杀掉一名为杰米·格兰斯的毒贩。然后全片并行的两条线索就是如此在片尾合二为一,完美地融合起来,自此,黑白的正叙过渡到了彩色的倒叙上...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世界经典200部英语电影百佳

杰米临死前说出萨米的名字,令莱纳意识到错杀了人,在莱纳的逼问下,泰迪讲出真相:原来莱纳的妻子事发后仍然幸存,但是莱纳的失忆令她痛不欲生,于是用生 命为代价唤起丈夫的记忆,莱纳不能接受杀死妻子的事实,遂把事情安到萨米身上。一年前泰迪已帮他找到约翰·G,莱纳报了仇,事后却不记得,泰迪便趁机利用 莱纳除掉杰米,以私吞20万毒款。
  出于内心的失落及对泰迪的愤怒,莱纳决定自己制造回忆,要找到活着的意义,唯有自欺才能快乐...
  莱纳将泰迪的车牌纹到身上,泰迪追到纹身店,意图劝其离开,莱纳认为都是一派胡言,趁其不备跳窗逃走。
  莱纳从杰米的衣兜里发现了杰米的女朋友娜塔莉娅的留言,于是开车到酒吧找她。娜塔莉娅看到莱纳开着杰米的车,穿着杰米的衣服,感到事情不妙。在相信他患有失忆症后,娜塔莉娅将莱纳领回了家。
  娜塔莉娅受到杰米的搭档达德的威胁,要她交出20万,娜塔莉娅利用莱纳的失忆,令他决心帮其铲除达德。
  莱纳从娜塔莉娅家里出来,泰迪又复守候在门口,警告莱纳不要相信娜塔莉娅,并给莱纳介绍了一家新的旅馆。
  莱纳住进旅馆,并且找了一个妓女,令其半夜唤醒他,然后出去烧了妻子的遗物。
  第二天,莱纳在街上遇到达德,达德对他开枪追击,莱纳甩掉达德,直接跑到达德下榻的旅馆,趁其回家时将其重伤。
  莱纳不明所以,放走达德,跑回娜塔莉娅家向其问罪,娜塔莉娅表示莱纳是主动帮她,并告知她也同样失去了爱人杰米,莱纳没有记忆,反和她产生强烈共鸣。
  翌日清晨,娜塔莉娅假装感激莱纳,帮他去查身上纹的车牌号。
  莱纳从娜塔莉娅家里出来,又一次被泰迪逮到,泰迪继续游说莱纳放弃复仇离开此地,莱纳对他的忠告嗤之以鼻。
  莱纳按约到咖啡馆见到娜塔莉娅,拿到了车牌的资料。娜塔莉娅说,他们彼此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懂得生存,意指靠不择手段的不停复仇来寻求生存的意义。
  莱纳回到旅馆察看资料,确定泰迪就是杀妻仇人,遂打电话邀其出来,在杀死杰米的地方又干掉了泰迪。至此,影片回到开头,一轮循环之后,我们才发现事情发展的轨迹偏离我们的想象太多。
  为叙述剧情方便直观,没有严格按每个发展段落的顺序来讲,不过曾经看到一文,把线索顺得相当详细,还配以事件发生时间,对细节深究的影迷可以去看一下。
  至于网上经常讨论的几点问题,包括萨米和第二凶手是否存在,亦或莱纳的自欺欺人?这基本都集中在泰迪在影片最末揭示的真相是否可信,莱纳有失忆症,泰迪没 必要骗他,导演到影片最末也没必要再度欺瞒观众。所以,如泰迪所讲,萨米确实存在,不过只是个骗保险的老千,而莱纳的失忆,更多可能还是心理疾病,因为某 些真相的碎片还是会再闪回在脑海中。莱纳大脑受损,某些功能失调,难免有失忆迷糊的时候,误杀妻子后,莱纳更加无法接受现实,索性利用自己失忆的病症,撕 掉报告,把悲惨的往事安到萨米头上。所以他才会反复强调,我不是萨米,我比他更有条理,更有推动力,以用惯性自欺。而电影后半部分有个萨米在疗养院的镜 头,导演巧妙的剪辑,令一人走过镜头,随后萨米就变成了莱纳,即是暗示这是莱纳本人的经历。第二凶手约翰·G毫无疑问也真实存在,否则是谁打伤了莱纳的脑 袋,导致他失忆错杀妻子。只是如泰迪所说,约翰·G早已被莱纳所杀,莱纳内心深感不安,怕自己丧失生存意义,于是继续寻找下去。
  还是那句话,自欺=快乐,茫目的快乐总比清楚的痛苦强,相信很多人都深有体会。

剧情: 正值新婚的谢尔比夫妇遭到了一名歹徒的袭击,凶犯残忍地杀害了莱尼的妻子,莱尼自己虽然从死亡线上挣扎了回来,却因为脑部的严重损伤而得了一种奇怪的“短期记忆丧失症”,从此他只能记住十分钟前发生的事情。尽管在警方看来,这是一起每天都会发生的普通抢劫案件,但是莱尼的生活却被彻底改变了。不满于警方草草结案,莱尼发誓要追查到凶手,替惨死的爱妻报仇。可是,支离破碎的记忆却令莱尼举步维艰,他只能凭借一些零碎的小东西诸如纹身、宝丽来快照等才能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而且,每当他找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时,他必须要使用一切方法立即将之记录下来,因为很可能十几分钟后,他就根本无法记得自己在什么地方、来做什么。调查艰难地进行着,莱尼遇上一个粗俗的酒吧女招待娜塔莉娅(凯瑞·安妮·莫斯),她似乎知道一些莱尼感兴趣的事,还有一个自称是他以前好朋友的叫泰迪(乔·潘托利亚诺)的家伙,但是他看上去鬼鬼祟祟的,好像不怀好意,到底谁才可以信任,娜塔莉娅?泰迪?还是他自己?那些不断显现出的记忆到底会把自己引向哪里?莱尼陷入了困惑中……

  幕后花絮

  · 本片有一个场景是,男主人公莱昂纳多路过一家漫画店。我们能清楚的看见商店的窗户上有一个蝙蝠侠的标志。后来,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了《蝙蝠侠:开战时刻》,《蝙蝠侠2:黑暗骑士》和《蝙蝠侠3:黑暗骑士崛起》。

  · 在凯瑞-安·莫斯确定出演娜塔莉之前,影星艾什莉·贾德、法拉克·詹森、安吉丽娜·朱莉都曾是被考虑的对象。

  · 在拍摄莱昂纳多杀死吉米这场戏时,吉米的扮演者拉里·霍尔登就告诉盖·皮尔斯,为了效果逼真,要真动手打他。皮尔斯,这位健美爱好者,遵照了霍尔登忠告。后果可想而知,在拍摄完这场戏后,霍尔登满身淤青。

  · 在盖·皮尔斯得到莱昂纳多这个角色前,影星艾伦·艾克哈特、布拉德·皮特、查理·辛、托马斯·简都曾在候选名单之列。

  · 影片中出现的纹身店是以艾玛·托马斯的名字命名的,艾玛是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妻子,同时她也是本片的联合制作人之一。

  ·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本田思域在本片也有出现,是在汽车旅馆外面停在了主人公莱昂纳多·谢尔比的美洲虎旁边。

  · 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剧本是以弟弟乔纳森·诺兰的小说《死亡警告》为原型的。由于这部小说是在电影拍摄完成后才出版,所以剧本仍被认为是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原创。

  · 男主人公莱昂纳多的扮演者,其实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第一选择是亚力克·鲍德温。


  《记忆碎片》是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盖·皮尔斯,凯莉-安妮·莫斯,乔·潘托里亚诺,小马克·布恩主演的美国悬念影片。克里斯托弗导演的第二部影片《记忆的碎片》(Memento)实现了一大飞跃,该片改编自他弟弟未出版的短篇小说,2000年在欧洲一上映即获得好评如潮,并在圣丹斯电影节上捧得Waldo Salt剧本创作奖。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世界经典200部英语电影百佳

222 。危险关系


  别名:孽恋焚情

  导演:斯蒂芬·弗雷斯
  编剧:克里斯托弗·汉普顿/拉克洛
  制片人:克里斯托弗·汉普顿


  主演:格伦·克洛斯/约翰·马尔科维奇/米歇尔·菲佛

  电影公司:华纳兄弟影片公司

  本片根据著名法国书信体小说改编,讲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夕。瓦尔蒙子爵是侯爵夫人梅特伊的情人,他将娶16岁的贵族少女塞西尔为妻。孀居的侯爵夫人决定不择手段地毁掉塞西尔以夺回所爱,她挑唆瓦尔蒙引诱塞西尔,使其失身从而身败名裂。而情场老手瓦尔蒙却认为这样太缺乏刺激性,他非但引诱了纯洁的塞西尔,还让虔诚、美貌素以贞节著称的杜维尔夫人也投入了他的怀抱。不料,却酿成了一场悲剧:瓦尔蒙真心爱上了杜维尔夫人,被刺痛的梅特伊夫人决心让年轻的唐斯尼取代他作为自己的情人,来报复背叛行为。结果,瓦尔蒙在与唐斯尼决斗时死于剑下;杜维尔夫人伤心致死;梅特伊夫人因天花而毁容,同时也因这一丑闻而名誉扫地。

  【格伦·克洛斯】毕业以后,克洛斯进入凤凰城戏剧公司开始职业表演生涯,并在百老汇剧目《为爱而爱》中担任玛利乌尔的替角,并最终担纲该剧主演,这也是克洛斯首次在百老汇舞台上的演出。在此之后,克洛斯一直活跃在表演舞台上。几年以后,导演乔治洛伊希尔在观看了她的表演后,邀请她在《盖普眼中的世界》中饰演男主角的母亲。这个角色不但为她赢得了一次奥斯卡提名,更为她打开了更大的表演空间,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她一次次出现在大荧幕里,全方位的演技使各种角色的饰演得心应手。这其中包括《致命的诱惑》、 《刀锋边缘》 、 《媒体先锋》等等。另一方面,克洛斯在电视剧集中也频频亮相。1984年,她出演的《关于阿里米娅》除了创下收视率纪录以外,还为她赢得了第一座艾美奖。1991年的《邮购新娘》和1995年的《Serving in Silence》,则分别为她赢得了第二和第三座艾美奖。电影和电视剧上的成功,并未使克洛斯对戏剧舞台的热情冷却下来,岂今为止,她在百老汇上的出色表现,已为她赢得三座托尼奖。早在1984年,她在《The Real Thing》中的出色表演就为她赢得了托尼奖最佳女演员的殊荣。8年后的2002年, 《死亡处女》中的她,又将同样的荣誉第二次捧在了手里。在此期间,克洛斯于1995年,被音乐剧名家安德烈·洛伊·韦伯看中,担纲名剧《日落大道》主演,并以此获得第三座托尼奖。除了传神的荧幕形象表演和张力十足的舞台形象表演以外,克洛斯的声音也常常出现在卡通片里。克洛斯的身上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她有一个众人皆知的习惯,就是每次演完电影后,要将剧中的戏服收藏起来。另外,她有一个在长岛生产销售药草产品的表妹,和她长得非常像。还有人说她和逝去的戴安娜王妃还是远房的表亲。

  【约翰·马尔科维奇】长在煤矿业发达的美国小镇本顿。他的家族在当地很有名,不仅旗下经营着一份报纸,而且他的父亲还是一本环境杂志的主编。有人将这个家族称作是“小镇上绝无仅有的一个”,约翰·马尔科维奇注定是要在这个家族里诞生的。70年代的时候,马尔科维奇考入了伊利诺伊大学戏剧系。1976年,马尔科维奇毕业后就加入了SteppenWolf剧团,从此就被戏剧的魔力深深地吸引了。时好时坏的剧团生活大约持续了6年,1982年的一天,马尔科维奇与剧团带着新作《真实的西部》来到纽约,这一次演出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真实的西部》赢得一座欧比奖,他接下来的重要作品则是于1984年在纽约与金奖影帝达斯汀霍夫曼合演的《推销员之死》经典名剧。该剧于一年后被拍成电视电影,麦尔科维奇也以该片赢得一座艾美奖。同年他则和金奖影后莎莉菲尔德演出银幕处女作《我心深处》, 他并以该片入围奥斯卡奖最佳男配角奖,同年他也演出金奖名片《杀戮战场》。他最为人知的作品应该是《危险关系》,1993年他则以《火线大行动》一片入围奥斯卡奖及金球奖。


  谁害了谁
  影片将故事背景放在了法国大革命时期。侯爵夫人梅特伊因丈夫出轨,寂寞难耐,就与瓦尔蒙子爵交往甚密。待她的丈夫死后,她与瓦尔蒙子爵的交往更加名正言顺。然而瓦尔蒙却将娶16岁的贵族少女塞西尔为妻。这令梅特伊夫人大为不满,于是便策划了一场阴谋。她让瓦尔蒙去强暴塞西尔,并且极力拆散对塞西尔有好感的小伙子唐尼。果然,不知情的塞西尔心甘情愿的让瓦尔蒙上了她,唐尼也被梅特伊夫人勾引了去。
  但是,不甘平淡的瓦尔蒙子爵却爱上了杜维尔夫人。其实,这原本也是瓦尔蒙和梅特伊的阴谋。杜维尔夫人是一个有教养的女子,一直是忠贞示人,这也使梅特伊十分不满。她就用计让杜维尔夫人爱上瓦尔蒙,然后再甩掉她。经过瓦尔蒙一番死皮赖脸的追求,杜维尔夫人终于爱上了瓦尔蒙。可是就在瓦尔蒙按既定方针甩掉杜维尔夫人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真的对杜维尔夫人有了好感。他动了真感情了。
  醋意大发的梅特伊就利用唐尼来引起瓦尔蒙的嫉妒,并促使他俩进行决斗。可谁料,瓦尔蒙竟然被唐尼刺死了。梅特伊夫人的这档子烂事也被抖落的出来,她身败名裂,从此一蹶不振。



  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是梅特伊夫人。她将女性性格中嫉妒扩散到最大化,进而采取打击报复的手法来达到她的心理平衡。她的丈夫不忠,于是在丈夫死后她也拼命与瓦尔蒙勾结。她看不惯杜维尔夫人的高贵素质和威望,就决定把她从高位上拽下来。她看到塞西尔要与自己的情人结婚,就用卑劣的手段来拆散他们。甚至她还让自己的两个情人决斗来填补心里的不满。在她眼中,自己是最重要的,自己的利益是任何人都不能侵犯的。她的嫉妒令她做出种种不齿的行径,也使其道貌岸然的形象显现的尤为突出。女人的嫉妒心究竟从何而来?梅特伊夫人可能是源自于内心对男权主义的强烈对立。影片中有一个老太太说道:“男人只会享受女人带来的快乐,而我们只能享受自己的带来的快乐。他们没有能力为别人牺牲,所以只能去盼望爱能带来快乐。这是一种悲伤的起因。梅特伊夫人不甘心作为男人享受快乐的工具,于是反客为主的主宰起他有能力摆布的男人。梅特伊的做法尽管偏激,并酿成悲剧,但其中所折射出的社会观点去不容忽视。
  瓦尔蒙子爵说白了就是梅特伊的工具,她利用他来满足自己的私欲。这一点,连瓦尔蒙自己都很清楚,他在临死前就对唐尼说“我们都被利用了”。瓦尔蒙和梅特伊之间的关系有些复杂,梅特伊是爱着瓦尔蒙的,但是她却让爱的人再用爱来伤害自己的对手。可是梅特伊远远是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有很多事情并不会在她的掌控中,瓦尔蒙爱上了杜维尔夫人就说明了这一点。与塞西尔、唐尼、杜维尔夫人这些明显的受害者相比,瓦尔蒙才是真正的受害者,也是个十足的可悲者。他作出这些荒唐事,只是为了依照梅特伊的指示行事?这其中也肯定会有他的一些私人意图,比如强暴塞西尔,他可能早就蓄谋已久,只是有了梅特伊的允许,他可以明目张胆的去做而已。“男人的真面目都是双重性格的”,瓦尔蒙有顺从的一面,也有不由自主的那一面。只能说他虽然是好演员,却最终成为了女人嫉妒的被利用者和牺牲品。

  后古典主义
  这部电影改编自同名书信体小说。影片《危险关系》将这段宫廷内部的爱欲情仇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人们面前,可是整体看来,前半部分故事情节的略有拖沓,大量的对白增添了可看性,却抹煞了影片的戏剧冲突。时代背景凸显不足,个别镜头的剪辑也十分生硬。缺点还是有的。
  导演斯蒂芬·弗雷斯的作品年表里,你几乎找不到特别著名的作品。只有丹尼尔·戴·刘易斯的处女作《欢乐洗衣店》还算有点名气,这也是一部涉及种族问题的同性恋电影。而最近他最有名的作品就是海伦·米伦主演的《女王》了。《女王》和《危险关系》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影片中都会散发出一种高贵典雅的古典气质。《危险关系》的时代背景是法国大革命前夕,其人物服饰、道具、建筑以及人物的谈吐都有一种中世纪后期的气息。但是,由于片中人物都说的是英语,所以给人的感觉有点怪怪的。
  格伦·克洛斯的表演时全片的最大亮点。她的心口不一和道貌岸然都十分有可信度,其表演流畅自然,表现出极佳的演技。她当年主演该片时才41岁,却看上去像60岁。此外,乌玛·瑟曼和基努·里维斯也在片中有精彩表现。乌玛·瑟曼甚至不惜露点出境。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世界经典200部英语电影百佳

影片的故事非常精彩,这得益于原著。从一个女人的报复性阴谋开始,落幕于其最后的玩火自焚,被全上流社会鄙弃的可悲下场。影片对情欲,嫉妒,阴谋,与权力游戏等等人性中易于被撩拨与利用的阴暗面刻画,可谓入木三分。从一个暗起的念头开始,整个游戏一发而不可控制,人在得偿阴谋的窃喜与良心的自诘中也逐渐迷失。情欲与谎言成了最锋利的武器,无疑它也是双刃的。游戏的尽头,两个主角一个悔悟自己成为别人报复计划的棋子,阴谋游戏一场空,在决斗中悔恨自杀,一个事迹败露,沦落到了被整个上流圈子鄙弃,自己一人独自面对这残酷的游戏所需付出的昂贵代价的落寞下场。肖德罗·德·拉克洛(Pierre Choderlos de Laclos)编织的这个惊心动魄的情欲与阴谋故事或许将永远成为一个不会被吸取教训的警世寓言,毕竟它对人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指涉太深了,人无力去为之纠正一些什么,只能听之任之,当它们被以故事的形式演绎出来的时候,在它面前发颤。“IT'S BEYOND MY CONTROL!”

  格伦·克洛斯 Glenn Close饰演的Merteuil侯爵夫人比较成功,把她深藏在内心的一些压抑情感与表面上维持的那种追逐报复坏到骨子里的反差表现出来了。其实冷静地思考一下,她也是这出她自导亦自演的情欲游戏中的极大受害者,它的报复欲源于一些对情人对外人世界的歪曲的怨怼,并且残酷的生活经验使她不能够信任信赖任何别人的友善,“男人只为男人自己制造乐趣,女人也只能靠自己来为其寻找快乐。”但其实她异常处于克制的内心又是活跃的,与其说它被这出阴谋计划的结果牵动着,倒不如说她强烈地被她内心这种被背叛被侮辱的嫉恨寄托于这个定然成空的阴谋的实现过程的一针一刺掣动着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世界经典200部英语电影百佳

223 。往日情怀

  一部精彩的喜剧和一部精彩的悲剧放在我们心中的天平上称一称,后者总是会稍稍重一些;一部让人痛哭流涕的悲剧和一部让人欲哭无泪的悲剧放在天平上称一称,后者还是会稍稍重一些。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许没什么道理,看完了这部电影,我想到了这句词。

  看这部电影的心情很矛盾,因为前五分钟过去以后,我便已经知道,这注定是一个悲剧。所有的美好都将如昙花一现般消逝,这种蒙上了死亡的美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让人不得不看下去,可是理智告诉我,如果我现在停下来,我将不必经历稍后的痛苦。这种感觉有点像坐跳楼机,电影结束以后很久我都缓不过神来。

  这是一部好电影,好在它不仅仅是一部政治普及读本,而是它关乎人性。也正是这个原因,使我们即使不理解那个时代的政治背景也一样会被电影打动。

  整整一部电影,我们看到了太多他们分开的理由,那么他们相爱的理由呢?他们绝不是一见钟情,也绝不是因为他们俊美的外表,如果是因为这些蹩脚的原因,这部电影不可能在几十年后还使我们念念不忘,即使他们是罗伯特·雷德福与巴巴拉·史翠珊。他们相爱,是因为他们的灵魂有着同样的渴望。

  在人群中他们都是孤独的,因为他们同样有着强烈的对于完美世界的渴望。只是面对这份渴望,他们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对于他来说,这种完美只是虚幻的乌托邦,与其取经历它破灭的痛苦,不如在一开始就使它只是一种想象。于是他选择成为校园里的王子,漂亮而没有思想的女友,富有而庸俗的朋友。当他的作品被读到时,他像被人窥破了心中秘密的孩子一样深深的低下头。面对这这种完美,他选择了退却,站在远远的地方做一个看客。

  而对于她来说,这完美是生活全部的意义所在,即使她得不到它,她也会用全部的生命去争取它。在那个充满战争的时代,还有什么比政治领袖更适合她呢?如果他生活在21世纪,我打赌她会是一个最激进的环保主义者。她满心期待着自己的作品被读到,这份热切的期待和答案揭晓时的失落都是那么的难以掩饰。她是一个战士,面对着这场争取完美的圣战,她义无反顾死而后已。

  这份对于完美的渴望紧紧地联系着他们。所以当他的作品被发表时,他不想与任何其它人一起庆祝,而只想告诉她。这是第一个他们独处的场景,你会发他们仿佛都变了,卸下王子与战士的面具,他们发现原来彼此如此相像。

  但无论他们是多么的彼此吸引,他永远不可能变成一个战士,而她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公主。他们是彼此的镜子,镜子中映出的是他们的失败。她的执著一次次提醒着他的背叛,他的妥协一次次提醒着她的徒劳。我们总是要活下去的,而没有人强大到可以每天面对着镜子,提醒自己——我是个失败者。即使是自欺欺人吧,我们也要找到一个借口证明自己不是个失败者。

  生存的本能永远是最强大的。他最终战胜了爱,战胜了亲情。可生活远远不是精彩二选一,更没有那么多的双赢。如果还有什么值得我们怀念,只能是那曾经的美好了。


  回忆里逝去的日子总氤氲着一丝温热的薄雾,透着柔和的光,散发出若隐若现的甘草香,就像故事一开始那座仿佛完全融化在浓情光影中的纽约大桥,和那首永远能敲打心头的老歌《The Way We Were》,是躲在回忆角落中那破碎却闪着柔光的微笑,无奈却永存温情。
  1937年的美国处在政治的尴尬局面里,冷眼旁观的态度激起了不少热血青年的抗议,凯蒂是其中的领军人。女人一旦和政治挂钩就意味着毫无情趣可言,所以凯蒂给人的印象总是那么雷厉风行,还有点愤世嫉俗,而芭芭拉·史翠珊饰演的这个角色也没为她带来太多的姿色。因为对政治话题的偏见,影片一开始并没能太吸引我的注意。可当画面定格在凯蒂重遇哈伯后那顿时柔和下来的眼神,上扬却温暖的嘴角,我的心似乎也被她拨动了。
  爱情在还没有确定,互相揣测试探时是最美好的,就像一个慢慢被挖掘的宝藏,永远有让你想象不到的惊喜。在那个政治与自由混淆纠缠的学生时代,两人的生活各有各的春风得意。当高大帅气的哈伯在各项体育运动中挥洒着汗水吸引女孩的时候,凯蒂往往忙于印刷各种政治传单。本不该产生交集的两个人,因为各自的锋芒毕露开始互相关注。在一次学校舞会上,哈伯邀请凯蒂共舞,那短暂的五分钟里既无交谈也没有亲吻,却为彼此的人生埋下了注定发生的爱情。此时的画面,散发着柑橘般的柔和暖光,软软酥酥地带你游走在凯蒂的回忆中,跟着她沉醉跟着她甜蜜。而罗伯特·雷德福饰演的哈伯那无以伦比的面庞,柔软膨松的金发,让我领会到童话中的“白马王子”的真正含义,舞会中的他有着目眩神迷的魔力,他的完美令人心潮澎湃。
  “世界真小,不是吗?”舞步带着我们回到毕业后,凯蒂重遇哈伯的那个酒会上。望着昏昏欲睡的哈伯,她不禁伸手拢了一下他耷在前额的头发,爱意漫溢。这个睡意朦胧却依然光彩照人的大男孩竟然意外回到了她的视线里,凯蒂忐忑却甜蜜地笑了。在把酒醉的哈伯扶回自己家后,凯蒂脱去了自己的衣服躺在了暗恋许久的男人身边,这个醉酒的男人此时已人事不知,但她清楚地知道,这么多年后,留在心底的一直是他。
  哈伯几乎忘了两人间曾经那段若有若无的情愫,第二天清晨酒醒后的他,面对正为自己熨衣服的凯蒂,显得有点惊慌失措,他弄不懂这个女孩为什么要为自己做这些。他穿上衣服逃似地跑开了,在楼梯上他礼节性地说了句“不好意思打扰了”,凯蒂却若有所失地说“没关系,我喜欢听打鼾的声音。”这句话好像唤起了哈伯沉睡的记忆,他开始想起了凯蒂究竟是谁。几天后凯蒂接听了一个令她兴奋不已的消息,哈伯没地方住,他希望能在凯蒂家借住几天。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世界经典200部英语电影百佳

曾经很疑惑作为著名歌手的芭芭拉·史翠珊怎么可能在电影界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可当我看到凯蒂战战兢兢用极快的语速告诉哈伯,为了迎接他的到来所作的准备时,却深深折服于她的魅力。她的表情可爱得让人没办法不留下来吃这顿饭,就像剧中的哈伯,一言不发地直盯着这个有点傻气的女孩,最后终于冒出一句“那馅饼你决定怎么做。”那一刻的哈伯应该是真的喜欢上了这个女孩,这个热爱总统罗斯福的女孩对他的爱也是那么地认真而纯粹。
  有爱滋养的日子,走路都是带着风的,在哈伯与凯蒂的亲吻中,画面闪过了他们之后的快乐时光,海边漫步、林荫小路上的嬉戏,幸福好像浸满了他们每一个细胞。可这一切在凯蒂与哈伯的朋友两次聚会后几乎被完全摧毁。哈伯依然和大学时的那帮朋友混在一起,他们依然遵从并享受于现实给予的一切,依然嘲笑凯蒂这一类热衷政治的梦想主义者。第二次的聚会里,凯蒂受不了他们取笑罗斯福的逝世,愤然出言反驳,不想却激怒了哈伯。在一番争吵后,哈伯说出了两人一直清楚的事——“我们可能根本就不适合!”
  哈伯并不是一个恶俗的人,他成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做一个编剧,但政治让他厌倦,他需要无惊无险的生活,就像多年前他在大学里那篇文章里写的一样“我们都需要改变的理由,可真等到改变时,不是来得太迟,就是我们已变得太懒。”他的生活经不起凯蒂这么激进地刺激,他爱她却不愿为爱救济。
  政治让凯蒂固执得强悍,爱情却让她能放下任何面子与计较。她哭泣着打电话给哈伯说:“我明白我自己,我不太精明,又没什么钱。我真心的朋友也不多,算下来就你这么一个。你说我们不合适,真的让我很难过,我睡不着你能来陪陪我吗?” 我震惊于凯蒂的勇气,因为这是我永远无法说出的话,坚强如她竟可以为了爱如此谦卑,原来爱也是一种可以坦然坚持并争取的理想。哈伯来了,一夜的长谈让他们愿意忘却各自的不同,只为了爱而在一起。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凯蒂与哈伯很幸福,凯蒂甚至快做妈妈了。可人类的爱情永远不可能如此纯粹,相爱的甜蜜会变淡,生活的摩擦却会在时间中火星四溅。这时“理想”会适时而出,因为在选择不爱的理由中,它是最冠冕堂皇的一个。它的出现让爱情无语,让爱情宁愿躲到回忆的深谷里徘徊。其实凯蒂一直的努力只是在让时间走得慢些,但分手终究会来,就像他们从来就不同的爱好——体育和政治。
  几年过去了,纽约还是没有什么变化,战争的阴云没有完全消散,但人们依然是各忙各的。凯蒂在街头重逢哈伯。哈伯成为了电视剧编剧,有一个不太说话的漂亮妻子,而凯蒂剪了短发,正在街头宣传禁止原子弹。“你从来都没有放弃”哈伯的感慨发自内心,凯蒂用手拢了一下哈伯的头发——就像过去那样,这些年来凯蒂嫁给了另一个人,却依然抚养着她与哈伯的女儿。“你应该去看看你的女儿,她漂亮极了,你一定能以她为荣”,“我不能,不能去看她,你知道的”哈伯难过地抱住了她。在如水的时光中,他们只能默默地漂流,任一切在自己身后随波摇荡,而不敢回头,因为深知那轻轻的一瞥,好不容易得到的现世安稳又会烟消云散。
  哈伯因为无法忍受凯蒂对政治的热衷,而离开了她,虽然他的眼神中有着万般的不舍。嫁给他人的凯蒂,把爱灌注到了女儿的身上,那是他们爱情的延续。记忆里的所有微笑与泪水的片断都被小心地收了起来,惟一留下的是对岁月的感激,就像那又一次响起的《The Way We Were》,因为一切都回不去了,也因为一切始终都没有真正被改变。爱存在的形式有很多种,或许其中之一就是离别。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世界经典200部英语电影百佳

往日情怀

  电影《往日情怀》,Barbra Streisand扮演的凯蒂,是一个蹩脚的犹太女人,虽然和我性别不同,但在对待事物的态度上,却有很多相似点。首先是身份,我和凯蒂都出生平凡家庭,深知生活的艰辛,尤其是下层社会的不易;其次,是在公共场合,抑制不住的那股严肃劲,对开玩笑的人,尤其是纨绔子弟深恶痛绝;再次,便是占有欲很强,不过凯蒂还有一个特点是我没有的,那便是原则性,为坚持自己的立场,她始终在冒险,而我则是一个耽于安逸的家伙。
  当这样的女孩遇到中产阶级的男孩后,按照常理本应是草草走过,然而当Robert Redford扮演的哈伯出现时,凯蒂却不能自拔地爱上了这个“阶级敌人”。也许用这样的词有点生硬,但在爱上哈伯以前,她就是把上流社会的一套当成了敌人。这种政治偏见源于该片编剧Arthur Laurents,在康奈尔大学期间,Arthur和凯蒂一样热衷于共产主义,影片很多细节都是Arthur当年的写照,例如公开发表支持苏联的演讲、散发政治传单、到处勤工俭学等。所有这些都发生在1920年代,也就是美国爵士时代,当身边的年轻人沉寂在虚华的繁荣中时,出生贫寒,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会首先闻到危机的味道,Arthur和凯蒂便是其中一份子。
  与贫寒的大学生相反,哈伯成长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他的形象可以从菲茨杰拉德的一些小说中得知。当然,电影也对这群人做了细致描写,例如他们的生活总是缺不了舞会,在时而激烈、时而缓慢的节奏中,收获一次又一次的美妙春宵;他们的社交大多在某位好友的客厅内,当然那是宽敞的上流社会客厅,就像19世纪巴黎的沙龙,这群人懒懒地坐在柔软沙发中,一会挽着情人,一会为一些八卦见闻开怀大笑;而他们的梦想,就说哈伯的吧,他想成为著名编剧,哪怕为此抛弃创作原则。
  凯蒂爱上哈伯,如果用时下电视节目《非诚勿扰》嘉宾乐嘉的话说,那便是猫爱上了狗。或者,可以再形象点的说:你们根本就是不懂得什么叫爱情,就这么硬生生牵手了,最后不悲剧收场才是怪事。什么是爱情?笔者以为,它的首要基础是阶级对位,换句话说,两个人的阶级要一样,古往今来,贫民爱上“贵族”没有几个喜剧落幕,远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近点的戴安娜和查尔斯。这些事例一遍又一遍地证明,阶级的一致对爱情而言,是多么重要。其次,是志向的对位,影片中的凯蒂,愿意一生为自由、平等、博爱奔走,哪怕是麦卡锡的白色恐怖中,仍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而哈伯呢,虽也立志当作家,但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往往臣服于权力掌控者,因为这种胆怯,他最终只当了一个为电视节目想点子的小编剧。
  尽管两人感情不靠谱,但回味凯蒂爱上哈伯的经过,却是件有意思的事情。当凯蒂第一次看到哈伯时,应该是出自母性本能,对他湛蓝天真的瞳仁有了好感,虽然哈伯不是共产主义者,甚至对政治毫无兴趣,但人类的母性,增强了这种好感,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在凯蒂心中,哈伯成了需要开导、照顾、爱的英俊男人。其次,爱上哈伯也源自凯蒂身边的异性都是激进派,任何人和自己相似的人呆久了都会厌倦,这时一个不太讨厌、且长相英俊的“阶级敌人”便成了巨大的诱惑,它给凯蒂的是人类最原始的关爱感和SEX,与《色戒》中王佳芝对易先生的情感有些许相似之处。
  至于那首广为流传的主题曲《The Way We Were》,前半部分旋律很优美,也很怀旧,但到高潮部分,Barbra Streisand的唱功着实让人不敢恭维,不过主要还是旋律上的问题,突兀的高潮调子使悠扬的怀旧氛围被打破,尤其失败的是,导演西德尼?波拉克在影片里几次用整首曲子配乐,哪怕是在无比安静的场景,这的确匪夷所思。除了配乐外,该片的情节、画面、演员都可以打80分,纵然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但它总算完满的重现了那个年代,尤其是对时代狂潮下,两个不同阶级男女情怀的叙述。

  导演 Director:
  西德尼·波拉克 Sydney Pollack
  编剧 Writer:
  亚瑟·劳伦茨 Arthur Laurents ....(written by)
  大卫·拉斐尔 David Rayfiel ....uncredited


  演员 Actor:
  芭芭拉·史翠珊 Barbra Streisand ....Katie Morosky
  罗伯特·雷德福 Robert Redford ....Hubbell Gardner
  洛伊丝·奇利斯 Lois Chiles ....Carol Ann
  詹姆斯·伍兹 James Woods ....Frankie McVeigh
  苏珊·布莱克利 Susan Blakely ....Judianne (as Susie Blakely)
  布拉福德·迪尔曼 Bradford Dillman ....J.J.
  Patrick O'Neal ....George Bissinger
  韦薇卡·琳德佛斯 Viveca Lindfors ....Paula Reisner
  奥琳·安·麦克莱瑞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世界经典200部英语电影百佳

224 。电子情缘

  我觉得如果把《电子情书》和美国大获成功的电影《弱点》(The Blind Man),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就可以有很多可以玩味的东西。
  这两部影片都不是那种所谓的商业大片,基本上去掉主演的片酬后,都可以列入小片的范畴,但是无一例外的都赢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重胜利。
  这两部片子的相当之处在于温馨。无论是《You've Got Mail》当中围绕纽约两家书店发生的各种冲突以及最终相爱的浪漫结局;还是《弱点》(The Blind Man)中,黑人大个子孩子被领养后获得的家庭幸福及之后获得的橄榄球方面的成功等等,都很温馨的展示了人性中温情 的那一面。
  这两部片子应该说,都是属于好莱坞“主旋律”,充满了温情、温馨、感人、进取以及很有一些感染力的美国文化等等。对比近期国内流行的大片,不否认有些也很精彩。但是就和时下国人的心态一样,中国的电影也是如此的急促,不错,就是急促——我们的电影要么是想让观众们笑,要么是让观众们爽,要么就是山寨恶搞,很难有一部电影能够让我们安静而会心地看着,并且可以过了十年还被翻出来欣赏;同时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让欣赏的观众体会很多新的认识和感悟。
  继续说《电子情书》。第一段用了“消失”这个词语,这或者代表了近十几年来全世界的变化,网络带来的全新变化。电影中男女主角的爱情是因为电子邮件的来往而产生的,这样的事情用一个中文词语来形容很是恰当,那就是“网恋”。不过对于国人而言,一方面很多人还没有电邮,另外就是电子邮箱似乎已经是一个不甚时髦的应用了。现在的老美有非死不可有twitter等等,国内网民有QQ开心网微博等等。电邮似乎还仅仅作为办公室一族的工具罢了。
  《You've Got Mail》翻译成电子情书,似乎有一些怪异。但是情书作为男女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似乎正在成为历史的回忆。书信式的情书存在了至少几百年了吧,电邮式的情书有可能存在十几二十年吧。但是现在的年轻网民们似乎不需要情书,仅仅需要情话或者段子,而这些,都是随着诸如手机以及即时通信工具的普及而必然消亡的事物之 一。
  电影中也有“消亡“的事物,那就是梅格瑞恩扮演的女主角在街角看的儿童书屋,这是一家有几十年历史的书屋——这是一个充满了人情味的书屋,员工们可以在这里工作一辈子,一直到倒闭;而孩子们则可以聚集在一起听女主角讲故事;就好像影片中某个角色说的那样,这个书屋的老板对儿童读物了如指掌,她喜欢的书一定会畅销。但是,即使这样,在商业社会中,这样温馨有品位的小书屋一样要倒闭。看样子书店问题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而是全世界的问题。大型的连锁的商业文明的产物,以及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商务,都让那些曾经带给很多热爱小书屋热爱阅读的人们无处可去。还好,电影中的FOX连锁大型书店,并不像中国的新华书店或者北京的西单图书城那样的冷冰冰的,只能站着看书;当梅格瑞恩的 小书屋关门之后,她来到fox书城,看到的是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玩耍,也可以坐着看书,还有就是甜美的咖啡,并且她之前的员工也可以在这里继续为读者和孩子们服务。
  一切还是可以很美好,就好像电影结束,有情人终成眷属一样的美好。
  但是这一切,却是我们这里没有的。
  对于纽约,对于美国,我们受到的最初教育,都是霸权主义,以及层出不穷的犯罪事件,这在来自于好莱坞的影片中也有反映;但是也有很多诸如电子情书、弱点这样的温暖人心的电影,让我们感受那个异 国的人文风情。我没有去过美国,更没有去过纽约,但是我看过很多关于纽约的电影,我也看过舒国治的纽约游记,我也知道大名鼎鼎的《纽约客》——
  《You've Got Mail》也展示了许多纽约的特色,孩子们去乐园也有棉花糖和用塑料袋拎着的金鱼,大大小小的书店,以及影片中多次出现的咖啡厅还有我们都知道的星巴克。而这一切,都在影片中缓缓的出现的,一点也不突兀,潜移默化的让我们开始熟悉这个城市,甚至有一些热爱这个城市,就像舒国治说的那样,有机会一定要去纽约看看,即使仅仅是路过。我甚至有一种极端的错觉,《You've Got Mail》就是我们一直梦想的那个世界。大大的床,很多很多的书,还有温暖的咖啡,不紧不慢的生活;城市里有树,有草坪,有鲜花,当然,还少不了总是适时出现的爱情。
  电影里的角色们都是那么的热爱阅读,无论是书店老板还是出版社老板,还有那些陆续出现的甲乙丙丁——甚至于影片没有了反面角色,当然,还有据说被全世界小资女性们奉为经典的《傲慢与偏见》,这就是经典,可以被多年后念念不忘。好吧,就好像豆瓣里某篇文章说的那样,即使这部电影的情节和男女主演都被忽略掉,还有诸如星巴克、《傲慢与偏见》、书店这些可以被捧为经典被我们怀念的元素。
  而这些,都是构成我们梦想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这些在都市生活的人们,不都是希望能够拥有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吗?不都是希望能够有时间喝上一杯暖胃的咖啡或者茶吗?不都是希望有时间和孩子们一起玩耍吗?不是都希望能够坐着安静的看上几页书吗?如果这一切都能够实现,那不就是所谓的幸福生活吗?只不过,现在,当下,在我们生活的城市,有房子的和没房子,都是那么的匆忙,那么的没有底气享受舒服的下午,即使是坐在星巴克也是在想着放假或者忙着工作——有钱没钱,我们都少了那种悠闲的心情。
  只是这一切,我们一定要去纽约才能够得到吗?或者,仅仅是出现在好莱坞的电影中吗?什么时候,我们才可以在电影中看到来自于北京又或者上海的温馨的可以静静的看的电影。我想,那时候,我们,最起码有很多的我们,可以不再为了房子车子票子而绞尽脑汁,我们或许能够在某个下午或者晚上,喝一杯热咖啡,读一本有爱的书。 书信消失了,爱情还在。
  心情没了,我们还能够重拾吗?

  梅格.瑞恩,汤姆.汉克斯 主演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世界经典200部英语电影百佳

225 。贝隆夫人

  贝隆夫人出身于1919年, 的出身并不好,她是一个农夫的私生女,15岁来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开始演艺生涯,并最终遇到了她的丈夫胡安·贝隆。两人目光对视的瞬间,就被彼此吸引。她对贝隆说的第一句话是:“谢谢您的存在。”贝隆49岁,丧偶;她25岁,单身。在1946年阿根廷的总统竞选中,贝隆夫人极力支持丈夫,她一再强调自己的穷苦出身,争取下层选民的支持。她最著名的一段演讲是:“你们的苦楚,我尝试过;你们的贫困,我经历过。贝隆救过我,也会救你们;贝隆会支持穷人,爱护穷人,如果不是这样,他怎会对我宠爱有加?!”贝隆当选总统后,她出任劳工部部长,并成立了旨在救助贫困的伊娃·贝隆基金会。贝隆夫人还用她的魅力打开阿根廷的外交局面,一次欧洲之行,使她赢得了广泛称赞。贝隆夫人被称为“阿根廷玫瑰”、“苦难中的钻石”,风头甚至盖过总统丈夫。贝隆夫人和丈夫贝隆主张的”平等、自由“思想曾经致使势力逮捕贝隆,在贝隆夫人的努力下营救出了丈夫。 而且,在贝隆第二次竞选总统胜利中,贝隆夫人功不可没。 但是由于贝隆政府的管理和效果有其局限性,同时也存在很多敌视贫民出身的贝隆夫人和贝隆政府主张的势力,在贝隆夫人去世后,贝隆政府很快就垮台了。 但是,贝隆夫人为阿根廷妇女争取权利,在病榻上投下了作为象征妇女选取权的第一张选票。 1952年7月,贝隆夫人因患子宫癌去世,年仅33岁。

  关于电影《Evita》
  幕起的时候,是1952年的七月二十六日晚间。当时二十四岁的 “Che”还是个医科学生,他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家戏院里面看电影。片子上演到一半,突然中断了。观众不满的鼓噪,戏院把电灯打开,经理面容哀戚的上台宣布噩耗,阿根廷的精神领袖伊娃贝隆不幸在当天晚间八点三十分病逝,得年三十三岁。这个消息使得原本十分愤怒的观众面面相盱的安静下来,然后很多人开始啜泣,甚至痛哭失声。透过了广播,所有的人都知道了他们匿称为 “艾薇塔”的伊娃贝隆已经永远离开他们的消息。阿根廷举国上下如丧考妣,为她举行了备极哀荣的丧礼,综合了梵谛冈式的庄严,以及好莱坞式的奢华。
  “Che”冷眼旁观,感觉这一切有如马戏一般的荒唐,对于同胞们的反应,他认为简直是莫名其妙。
  为什么 “Che”的感觉会如此的与众不同呢?序幕之后,主戏开始登场,时间回溯到三○年代。出身寒微的伊娃,虽然有个豪门巨富的父亲,但她是个私生女,父亲的家族根本就不承认她,甚至在父亲过世的时候,她想要参加葬礼都遭到拒绝。无情的现实,使她从小就充满野心,打定了主意,不择手段也要享有荣华富贵。
  1934年,十五岁的伊娃在她的家乡胡宁市遇见了一个小有名气的歌手马加迪。马加迪前往该地一家夜总会演唱,这天是他档期的尾声了,他唱完最后一首歌,然后走到台下去和他注意到的一个美少女搭讪,当然,那就是伊娃.
  而故事的主讲人 “Che”则坐在吧台旁边。
  当伊娃表现了心中对马加迪的仰慕,而马加迪则开始自吹自擂、说自己在布宜诺有多受欢迎的时候, “Che”在一旁泼冷水,可是伊娃根本不予理会,直率的表明自己很希望也能够到布宜诺去见识大场面,甚至不惜以身相许。马加迪半真半假的提醒伊娃,大都会可不是那么好玩的,那里的世界冷漠无情,只适合有钱人,但伊娃心意已决,而马加迪则半推半就的接受了飞来的艳福。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世界经典200部英语电影百佳

伊娃跟著马加迪来到了布宜诺。花花世界固然令她眼花撩乱,但是她心中自有打算,她要靠著自己的演艺才华,让布宜诺的大众为她倾倒,她要藉此获取名利,永远的摆脱贫贱的过去。为了争取更好的工作与机会,她很快的就甩掉已经过气的马加迪,利用自己的美色和才艺,换了一个接一个有权有势的男人,一步一步的往上爬。
  作者用一首蒙太奇式的 “Goodnight and Thank You”,简单俐落的交代了这个过程。
  透过了 “Che”的叙述,第一个被三振出局的,当然就是马加迪。 “晚安了,谢谢你,马加迪,你已经完成了你的任务,我们还能对你要求什么?请在你出门的时候顺便签个名留作纪念,其他的就不必了。如果我们需要你,我们会跟你连络,不过我想那是不太可能会发生的。”
  伊娃也说, “一段恋情结束总是很伤感的,但是我们不必再自欺欺人,我们最好还是分手,不要再愚弄自己。”先后受到利用的,包括一位摄影师、一位传播界的公关、一位电台主管……伊娃没有多久就从模特儿、广播节目主持人到电影红星,成了阿根廷大众的梦里情人,大家匿称她为 “艾薇塔”。最后出现的,是胡安贝隆上校,带著他年轻而美艳的情妇,不过伊娃还来不及展开行动,上校就已经带著女友离去了。
  时间到了1943年。胡安贝隆是 “贝隆主义”的创始人,他在那一年跟他的支持者们发动了政变,推翻了阿根廷的文官政府,以一个上校的身分,担任了劳动与社会福利部长,成为阿根廷几位主要的军事领袖中,问鼎阿根廷总统职位呼声最高的一位。由于原先的政府统治多年,始终无法改善社会严重的失业问题,因此他的出现,为贫穷的百姓带来了曙光。他的支持者们甚至透过关系,要求在广播界人气旺盛的伊娃运用个人魅力,协助他们宣传自己的理念。伊娃看到了另外一个更好的机会,欲迎还拒、半推半就的同意帮忙,希望藉此打进贝隆上校的世界。性喜渔色的贝隆,最爱结交女明星,他换了一个又一个年轻貌美的情妇,没有一个能够长久的,伊娃自信能够改变这点。就在1943年,阿根廷发生了地震。在老情人马加迪为筹募灾民救助基金而主持的慈善晚会中,伊娃和胡安贝隆终于正式见面了。这两人立刻发现,彼此是最合适的一对,双方的才华和野心,正好可以相辅相成。
  伊娃的野心本来仅限于演艺事业,认识了贝隆之后,她发现政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她堂而皇之的住进了贝隆的寓所,几乎完全的控制了贝隆的生活。搬进贝隆住所的伊娃,立刻展现了强悍的作风。她毫不留情的对贝隆原先的情妇下达了驱逐令,提醒对方,在开始跟贝隆交往的时候,应该早就知道这天迟早会到来的。尽管那位原任的情妇也是明星、也是美女,碰上了伊娃,也只有黯然的收拾行李,唱起了 “Another Suitcase in Another Hall”,搬出了贝隆的家。
  “Che”在一旁煽风点火,要那个女孩把墙上自己的照片带走,同时告诉那可怜的女孩,这不是她第一次被男人甩了,离开了这里,她还是会继续活下去的。
  伊娃的这种作风,招来了不少流言,人人都在谈论“贝隆的新欢”,同时军方和政坛的权贵们也对她大为反感,成了她一生最头疼的两大死对头。至于其他的人,伊娃根本不放在眼里。她我行我素、步步为营的,展开了颠覆政坛的计划。她更加的努力,以极具亲和力的形象,到处跟群众接触,宣扬贝隆的政见。大众见到的她,诚恳而亲切,正如邻家的姊妹,因此对于她所说、所作的一切都深信不疑,让贝隆的竞争者、以及她的那些死对头恨得牙痒痒的。1945年,胡安贝隆当上了阿根廷的副总统,兼任国防部长。可是伊娃并不就此满足,甚至在贝隆本人都还不是那么积极的情况下,极力的鼓动贝隆出马角逐总统的宝座。就在那年的十月,在她的怂恿之下,贝隆再度发动政变,但不幸失败被捕。伊娃找来了工会的支持者,全力救出贝隆,几天之后,他们正式结婚,并且进而宣布出马竞选总统。他们夫妻联袂向劳工阶级为主的阿根廷大众许下了辉煌的承诺,将要营造一个全新的阿根廷。

  尽管伊娃不得军方和政界权贵的欢心,对于一般大众,她却是极具份量的。她运用个人的群众魅力,在1946年的二月,辅佐贝隆坐上了总统的位子,住进了相当于美国白宫的 “Casa Rosada”( The Pink Palace)。就职那天,他们夫妻在总统府阳台上接受群众欢呼,伊娃得到的反应甚至比贝隆更为热烈。在群众的要求下,伊娃用极其感性(或者依照 “Che”的看法,应该说是虚伪)的言辞发表演说: “阿根廷的同胞们啊,请不要呼喊著要我回到你们的身边,因为我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你们。虽然现在你们看我拥有了荣华富贵,但那并不代表什么,我依然是你们所熟知的那个女孩。至于名利,我并不那么在乎,更没有主动去追求过它们,只是,人总要往高处爬的。在一切求新求变的过程中,我始终没有忘记过我对你们的承诺,请你们不要和我有了距离,我爱你们,希望你们也爱我。我是不是有点太过唠叨了呢?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可以对你们说的了,可是你们只要看看我,就该知道,我所说的每个字都是真诚的!
  ”而这也就是本剧最著名的 “Don't Cry for Ma Argentina”,其中的 “Cry”,在这里并不作“哭泣”解,请特别注意。而站在群众中的 “Che”,则提醒大家不要忘记总是跟贝隆关系密切的暴力事件。
  对于伊娃才二十六岁就展翅高飞、成为万民仰慕的第一夫人,主讲人 “Che”有著太多的质疑,这个拥有一切才华、如今飞黄腾达的美女,不久之前还在后街张牙舞爪的讨生活,而现在却成了淫欲的梦幻和圣女的综合体。
  “Che”提出了他的问题: “当你在酒吧、在街头、在贩卖低级趣味的戏院里挣扎的时候,你真的相信自己能够拥有今天的这一切吗?不要往下看,你已经爬得太高了,今后你将何去何从?而身居如此高位的人,总是很难看清事实的。任何一个跟你一样年纪轻轻就功成名就的人,都会同意这一点,你将无法忍受人们的憎恨,而你所有的精力也将被榨乾。”至于伊娃本人呢,则对这种反对的声浪毫不在意,甚至得意洋洋的表示,没有任何人能够作得比她更漂亮。在阿根廷获得的胜利,显然不是伊娃最后的目标,她计划展开一次欧洲之旅,把自己的知名度推向国际。她找来大批一流的造型专家,不惜用最昂贵的名牌把自己妆扮起来,因为她要用最完美的的形象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她把丈夫留在国内,自己风风光光的踏上了旅程。她的第一站,是西班牙。在那里,她造成了不小的轰动,可是接下来的几个国家,例如义大利和法国,反应却是负面的。最后,更由于身体突感不适,她只好悻悻然的结束行程,取消了原定访问英国的计画。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世界经典200部英语电影百佳

胡安贝隆当上总统之后,在内政方面推动国家工业化,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为工人阶级谋福利。在外交方面,他采取反对英、美两国的策略,全力扩张在拉丁美洲的势力,想要成为南美的霸主。他以军事化的统治,破坏了宪法规定的自由。至于欧游归来的伊娃呢,也开始介入阿根廷的内政。她实际上担任了劳工部长的职务,替工会会员大量增加工资。她的种种作为,招致了原本就鄙视她的那些死对头更多的批评,他们甚至毫不客气的直言, “这个戏子根本没有学会任何一句可以听的台词”。
  “Che”更指出,贝隆新政权的各种措施,其实根本没有能够为伊娃宣称自己所代表的劳工阶级带来任何生活上的改善。
  但是,伊娃依然我行我素。1947年,她创立了 “玛莉亚伊娃杜亚特基金会”,大量募款建立慈善机构,救助贫困的百姓与儿童。在受到她援助的人们心目中,她简直成了 “圣母娘娘”,孩子们甚至称她为 “Santa Evita”,拿她取代圣诞老人的地位。可是,她募款的方式和款项的来源,却招来了极大的争议。她运用威权得来的 “不乐之捐”,被当作是她个人笼络百姓的工具,受惠的贫民固然对她歌功颂德,被她压榨的人们心中却是无限反感的。
  尽管 “Che”代表作者以及希望阿根廷真正进步的人们,一再地向伊娃提出了质询,她却相应不理,继续的一意孤行。她拥有、并且控制了阿根廷几乎所有的电台和报纸。1949年,她运用手段,迫使国会通过妇女选举法,组成了 “贝隆主义妇女党”,这使她有意掌权的野心更加的明显。
  一直冷眼旁观、注意故事发展的 “Che”,对伊娃贝隆的认识,到此时可说已经非常清楚,他再也看不下去了。他最后一次,向伊娃提出了质疑与控诉。他说, “在我转身离去、再也不要看到你之前,请告诉我,你一直自比为阿根廷的救世主,可是为什么那些胆敢与你作对的人们,却一一神秘的消失呢?”而伊娃仍然堂而皇之的回答, “阿根廷的财经状况始终恶劣,人口膨胀、环境污染、数也数不清的问题,就算像我这样的下猛药,只怕一百年也解决不了。我但愿能再活上一百岁,好为国家尽心尽力,只恨老天不帮忙,我这个身体已经快要支撑不住了。”
  原来,这个时候的伊娃已经发现自己的健康亮起了红灯。1951年,胡安贝隆蝉联总统,反对他们夫妻的声浪却不断的升高。伊娃勒令将近一百家的报纸和杂志停刊,并且禁止 “Time” “Life” “Newsweek”等新闻刊物输入阿根廷。
  “Che”列举了贝隆政权几项最重大的缺失,证明他们的不适任。尽管来自军方的敌对势力一再增强,胡安贝隆仍然不断的为伊娃辩解,甚至利用她的病情,试图转移新闻的焦点,推崇伊娃的美德和她的努力有如一颗钻石一般的珍贵。当然,贝隆夫妻不会不知道自己所面临的状况。贝隆逐渐失去对政府的掌控,而伊娃的健康情形也日益的恶化。他们秘密商讨对策,伊娃甚至拒绝对自己的病情屈服,打算孤注一掷的出马竞选副总统。骰子在滚动著,到处都有人打算出来角逐下一任总统的宝座,尽管表面上贝隆夫妇并没有把那些人放在眼里,但他们却深深了解,那些人每一个都恨不得把他们干掉。

  只是,现实是很无情的。来自军方的反对势力越来越强,几乎已经使他们无力抵挡,再加上伊娃的病情更是急转直下,她知道自己来日已经无多,终于忍痛决定放弃。她最后一次出现在广播中,运用她惯常的技巧,无比感性的 “谢绝”了大家的好意,告诉人们她为什么不能应大众的要求来担任副总统,来替大家服务。
  在濒临死亡的时刻里,伊娃脑海中浮现了自己此生中所经历的一切,她忍不住问自己:如果当初她留在家乡,做个普通的女人,会不会比较快乐?能不能活得久一点呢?只是,这一切已经无法改变。
  1952年的七月二十六日,伊娃贝隆因为肺癌宣告不治,走完了短暂的一生,她只活了三十三岁。或许伊娃贝隆的确做过很多错事,但是在绝大多数阿根廷平民百姓心目中,她却是有如神圣一般的,直到现在都还有人歌颂著她的功德。在她过世之后,甚至还有人提议为她的遗体加上香料和防腐剂,供后人永世瞻仰,但是这件事并未实现。
  全剧在 “Che”的旁白中结束:伊娃贝隆的遗体神秘的失踪了,直到十七年之后才被找到。
  电影《贝隆夫人》的 制作介绍:
  1979年该剧大获成功后,当时制作人罗伯特要英国导演帕克(Alan Parker)将该剧拍成电影。但被邀到奢华游艇上,受到热情接待的帕克居然拒绝了,他说他拍腻了这种调调,结果他被罗伯特用网球拍痛击了一顿后,飞快的逃回饭店。由此可以想象罗伯特的巨大失望。其实,帕克对这一决定一直后悔了15年,在这期间,许多著名导演和演员都试图将它拍成电影,但都没成功。直到1994年,一直关注着该剧发展动态的帕克又受到邀请,这次,他没再错过机会。
  音乐剧《艾薇塔》的音乐和歌曲录制是由原创音乐作者安德鲁·罗依德·韦伯亲自指导庞大的乐队,经过长达四个月400个录音小时的艰苦工作完成的。而在电影《艾薇塔》中麦当娜和安东尼奥·班德拉斯、乔纳森·普赖斯、吉米·奈尔等演员亲自演唱了影片中的所有歌曲,这其中,麦当娜是一位通俗歌星,安东尼奥·班德拉斯是职业电影演员,乔纳森·普赖斯则是一位真正的音乐剧演员,不同演唱技巧融合的特殊效果使《艾薇塔》的歌曲具有了别样的质感。虽然《艾薇塔》在视觉上相当成功,但是它的音乐却显得更为出色,这或许就是音乐剧电影的魅力所在。

《贝隆夫人》是一套1996年的美国歌舞片,由亚伦·帕克执导,
  麦当娜、安东尼奥·班德拉斯及尊尼芬·派斯等主演。
  此片为蒂姆·赖斯及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音乐剧《艾薇塔》之电影版,
  两者均以的伊娃·贝隆生平为蓝本,贝隆夫人出生于阿根廷,阿根廷总统胡安·贝隆的第二任妻子,曾是阿根廷的第一夫人。


  导演 : 艾伦·帕克
  色彩 : 彩色
  编剧 : 奥利佛·斯通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世界经典200部英语电影百佳

226 。一级恐惧

  看完电影,第一个感觉就是为威尔惋惜,他无疑是这个电影中绝对的亮点,无论在故事的发展中遭遇了什么样的困难,却都是对着镜头扬起嘴角,露出迷人的笑容,而他那睿智的眼神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仿佛可以透过表象看透你的内心。
  当然,事实证明这个有魅力的老男人并没有这个能力,智慧如他,还是被表面上看起来无害的艾伦(亦或是洛伊)给欺骗了,影片的前半部分愈加渲染他的智慧与见识,结尾处真相揭开的那一刻就愈加残酷。当他听闻自己拥护的,信任的,想保护的艾伦其实并不存在时,而他坚持的正义事实上只是一个笑话,做的种种努力也不过是洛伊用于脱罪的工具时,威尔没有歇斯底里,他只是静静的走过象征正义的法庭,推开大门,望着街道若有所思。
  整部影片都沉浸在暗潮汹涌的绝望之中,平静的表象之下掩不住的是压抑,但影片名中的“fear”(恐惧)则有些言过其实了,事实上,整部电影更多表现的是一种对正义的思索。
  首先是被杀的教父,人前德高望重的道德楷模竟是对孩子施行性虐待的人渣,那这个人究竟该不该死。然后是假装患有人格分裂症的艾伦,撇开他的心机,不过也是一个在艰苦的生活里千方百计想生存下来的可怜人。
  律师威尔在看到那部不堪入目的影片后本就是对艾伦有同情之心,那么这个心态是不是就该随着
  艾伦形象的改变而变化呢。
  每个看的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
  好的影片就是如此,他将一个故事呈现给你, 你想相信什么,便相信什么。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爱德华的表演实在是太出彩了,他通过这部电影获得了这么多的最佳男配角也是实至名归。
  总之,这是一部从情节到演员都很出色的电影,值得一看。

  绝对的经典,从一开始的铁证如山但疑点斑驳到法庭上的针锋相对唇枪舌战到精神诡异和揭露受害者的伪善假面再到山前疑无路却豁然开朗的情绪失控到看似公义得直即将完满的潘然醒悟颠覆反转,层层铺垫娓娓道来的竟是最后一刻的发自内心深处的恐惧。实在是高水准编剧的巅峰作品之一。
  演员的表演是片子的热力卖点,大爱诺顿的银幕处女作呈现出的强悍实力确实可谓澎湃浩瀚一鸣惊人,无论是怯懦可怜的艾伦纯净如一泓清水般的无助眼神,亦或是蛮横跋扈的罗伊拨起头发后嚣张邪恶的嘴脸,甚至于两者间的瞬间转换,都演绎得自然可信,得到学院提名实至名归;另外一位表现出色的是劳拉琳妮,在她的倾情演绎之下,好强、睿智却充满正直和人情味的个性女检察官的形象显得立体真实;相比之下,理查基尔的男主人公多少显得流于外露,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了。
  至于影片的不足,刨除所谓的节奏缓慢等时代因素和多少有些吹毛求疵的专业医学角度分析的逻辑漏洞,个人认为其实没有太明显缺点。唯一觉得遗憾的是结尾的处理,对真相的揭示——诺顿在成功戏弄了全世界之后的张狂表白固然也能带出恐惧和震撼,一大段宣泄般的台词看似彰显了邪恶压倒正义的气氛弥漫,但总显得太过于直白。如果结局换成诺顿说完“希望她的脖子没事”,理查基尔若有所思的离开监狱,走到门口的那一刻,豁然惊觉,镜头一闪,是罗伊招牌式的双眸和阴险得意的笑容,影片结束,其实也足以把一切向观众交代干净,甚至显得更加的意味深长。
  这部作品中的诺顿,难免让人想起《非常嫌疑犯》中凯文·史派西的精彩表现,两部同类型的作品几乎出品在完全相同的年代,呵呵,到底是谁借鉴了谁?抑或是两位大师级别的巨星在艺术探索道路上的殊途同归,只能说,都是观众之福了。

  导演 Director:
  格里高利·霍布里特Gregory Hoblit
  编剧 Writer:
  William Diehl....(novel)
  Steve Shagan....(screenplay) and
  安·白德曼Ann Biderman....(screenplay)


  演员 Actor:
  理查·基尔 Richard Gere ....Martin Vail
  劳拉·琳妮 Laura Linney ....Janet Venable
  爱德华·诺顿 Edward Norton ....Aaron Stampler
  约翰·玛哈尼 John Mahoney ....John Shaughnessy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Frances McDormand ....Dr. Molly Arrington
  阿尔法·沃德 Alfre Woodard ....Judge Miriam Shoat
  特瑞·欧奎恩 Terry O'Quinn ....Bud Yancy
  安德鲁·布劳尔 Andre Braugher ....Tommy Goodman
  斯蒂文·鲍尔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世界经典200部英语电影百佳

227 。独家新闻

  导演 Director:
  伍迪·艾伦 Woody Allen
  编剧 Writer:
  伍迪·艾伦 Woody Allen ....(written by)
  演员 Actor:
  伍迪·艾伦 Woody Allen
  斯嘉丽·约翰逊 Scarlett Johansson
  伊恩·麦柯肖恩 Ian McShane
  萝玛拉·嘉瑞 Romola Garai
  休·杰克曼

  对于悬疑影片,最重要的是设套与解套的过程,在这部影片中,前面所留下的线索基本上都用过了,但许多线索都处于一种模棱两可的状态中,其实影片中的台词也表明了这一点,即所有线索只能作为推理而存在,绝不能成为有力的证据,要不是最后那个富家子弟彼德自己沉不住气,这个案子几乎还是不能被侦破的。所以故事虽然发生在英国,但对于悬疑本身则是一种忽视,恐怕只是伍迪的一个包装手段而已,于是我们看到了诸如妓女房门钥匙没有被扔掉的弱智线索。
  幽默自然意味着喜剧,伍迪艾伦这个怪才的轻喜剧可以说是享誉全球的,此片也不例外,无论是老家伙喋喋不休的贫嘴还是里面人物关系以及某些怪异情节的设置都属于伍迪的风格,当然,最主要的还得看台词中所含的那些准醒世恒言,看似幽默,但却无时不显现着一种睿智,颇有些俗谚的感觉。
  幻想在这部影片中几乎是神来之笔,尤其这涉及到故事的起源,一个死去的记者在通向天堂(或地狱,片中并没有交代)的路上发现一桩命案,于是为了这最后的报道便时刻地暗示着剧中的人物。其实这个故事颇有些港式那些鬼托人复仇的影片味道,但此片滑稽在于只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天性成为了动因,当然也许他为那个冤死的女仆在报仇,也是可以这样理解的。但事实上,这种幻想式的动机却是影片的关健所在,即新闻报道这个主脉,要求一种真实性,没有真实性就没有最了不起的报道。
  性向来是伍迪热衷的题材,本片中看似是很随意的性关系,但却是女大学生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这是一种讽刺,而性其实在影片中也左右着女大学生的判断力,也左右着故事的发展,一方面性元素成为一种个人观念渗与的基础,尤其是指情感地介入。关于这一点女大学生的台词中多次提到了。所以性在影片中赋与了一种人的情感的要素。而另一方面,性则是盲目的,不仅仅是一种交易,更重要的这个案件本身无论是犯罪的动机还是左右案件的过程中,性都是最主要的动因,于是在这里性就是性的本体,很单纯的,但却容易把人引入歧途的。
  由此可见,影片中悬疑本身只是伍迪强加的一个外套,然后我们看到了喋喋不休的幽默感,这种幽默感是伍迪一贯的风格。抛开这两个电影的表现形式,主题就彰显了出来,即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情感的介入之间的关系。
  女大学生第一次采访就失败了,她只记得自己喝多了,然后和那个影星是否发生了关系一概都忘了,但这次失败的主要原因显然是女大学生将自己本身放置到了采访之中,于是这个细小的情节不但引出了主题,更将女大学生的盲目展现在众人的面前,以致于后来她在调查这个塔罗牌案件中的失误也变得真实可信了。
  死去的名记者给女大学生留下了线索,但要求是一定要真实,有证据方能报道。为了成名,女大学生认为可以不择手段,于是便逼着老魔术师帮着自己接近所谓的凶手彼德。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伏笔,女大学生的策略注定她将会让自己涉身于险地,将自己本身引入案件之中了,于是,得出不客观结论的可能性便产生了。
  女人与男人之间永远会相互吸引的,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随着案情的深入,女大学生竟然以爱情替代了调查,这是一个极度危险的游戏。魔术师那句“可能怀孕的肉体”则恰恰警告了女大学生。而此时,女大学生很难说是为了调查继续这种肉体关系还是为了肉体关系而将调查当作借口。
  当自身处于案件的漩涡之中,任何人都不可能客观的,于是情感慢慢地替代了理性,尤其当真正的塔罗牌凶手落网的时候,一切似乎都变得可信了。其实更主要的是,女大学生心中更相信自己的情感,而不是客观的分析案件本身。那个死去记者的显灵变得极为荒诞了,但这也是一个反讽,荒诞的走向了正确之路,现实的则因为性与情而陷入迷途。
  而那个本来不愿插手此事的魔术师则一直能够保持着自己的客观性,他无疑是作为死去记者的替代品,虽然他无力挽救陷入迷途的年轻女大学生,但他却独自寻求着案件的真相,这种对比并没有任何恶意,却是导演极力要指出的新闻要素,即客观本身,置身于事外的态度,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寻求到事件的真实。
  影片的结尾保持了伍迪一贯的出人意料,魔术师虽然得到了真相,但却意外的出车祸而死,而作为女大学生,她之所以能够自救却归功于自己与彼德刚认识时的那个不会水的伎俩,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当女大学生向魔术师坦白自己身份的时候,她唯一没有说到这一点,而这个秘密恰恰是女大学生占在客观角度时所保留下来的,所以,救了女大学生的还是一种与被调查者之间的距离。也许这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保留的东西,也是导演通过这个故事最想表达的一种观点。
  影片结尾,死后的魔术师继续着自己的魔术生涯,即便面对死人的时候,那个案件似乎离他已经远去了,其实这本身也是一个反讽,魔术师保持了自己一贯的作风,他是一个保持着自己原则自己喜好的人。只有这样的人,不被利欲所诱惑,不被情感所支配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新闻工作者,才最能够接近事件的真相。
  影片中女大学生很好看,又有许多情欲的暗示,但主题人物则是这个年老的魔术师。
  当然,作为伍迪的作品,这部影片只是很小品的味道,些许地方也不够严谨,但无碍观众对伍迪作品的理解。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世界经典200部英语电影百佳

228 。热天午后

  又是一部我最爱的阿尔的片子。无论他是青涩或苍老,内敛或张扬,他都是银幕上的焦点——无论正反角色都遮不住他的光芒。虽然在这部电影里没有出现很熟悉的阿尔式演讲,但是神经质又略带感伤、痛苦和狂放的气质仍然独树一帜,成为影片绝对的视觉中心。每次看阿尔的表演都是那么地刺激。
  回到片子本身。印象中有无数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中国的外国的,名流的底层的,各种各样的故事在提醒着我们电影与生活的联系。《热天午后》是一个很能反映现实的题材,吕美特也是一个很喜欢揭美国人伤疤的导演。在这样的一种神乎其技的结合之下,一个喜剧与忧郁含混不清的故事被讲了出来。将影片的全部情节加以严格的限定,这个恪守三一律的经典剧本无疑是影片最大的成功。可以说,《热天午后》最重要的意义不是它主题上的模糊和人物的深度挖掘,而是在于影片本身就是一次实验:在这样一个当代题材中运用最古典主义的故事线索,配以纪实性极强的表现方式和主题的深层剖析,来探索电影中古典结构与现代元素结合的可能。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热天午后》的整部电影都在矛盾与危险、或轻松或紧张的气氛之中游走。在这样的一部多少有些反类型意味的作品里,cult元素自然而然地大放光彩。在紧张的抢劫银行情节中加入黑色幽默,又在桑尼个人的心理剖析之外加入群众视角,再加上适时而入的“热”和“走”的隐喻,一个多棱镜般的故事被极为精细地展示出来。导演对于人物的把握是值得选入教科书的。所有的人物在保留自己特点的同时,又隐约地透出一种共性——这也正是影片主题的核心所在:人的共同本性让世界变得不可知。
  这部片子说到这里已经能说出个大概了。再深入就是拉片子该做的事情。想多说一点阿尔,又觉得有些喧宾夺主。那就再来说点题外话吧。《热天午后》隐晦地揭露了两种美国社会事件:越战后遗症和同性恋问题。关于越战,《出租车司机》的隐喻做得更好:毕竟它整部电影都在讨论这一个问题;而关于同性恋,导演在片中体现了一种趋于中立的态势,却是影片一大亮点所在:对于这样的问题,能够给出什么答案呢?或者说,给出答案的应该是谁呢?这一“无声的回答”所言说的一切才使得影片真正耐人寻味。
  吕美特并不是一位公认的大师级导演,反之其一生都活在前赴后继的好莱坞大师们的阴影之下,甚至他最熟悉、最喜爱也最擅长表现的纽约,在他的电影里也不一定比斯科塞斯、伍迪?艾伦或者斯派克?李更具魅力。但他仍然是一位十分优秀的导演——至少一部《热天午后》已经包含了太多需要领会和体悟的事情。

  整个片子可以说是阿尔帕西诺的个人秀,贯穿全场的精湛演出让人赞叹不已。帕西诺将一个略显暴躁和神经质的、为生活所迫的劫匪刻画得淋漓尽致,略显癫狂的表演使得整部影片都变得紧张和狂躁,正是其个人卖力的演出使得这个本荒唐喧闹的影片成为了经典。用句很俗套的话说就是:不知是帕西诺成就了影片还是影片成就了帕西诺!这就是阿尔帕西诺的独角戏,一出不可复制的独角戏!

  导演 Director:
  西德尼·吕美特 Sidney Lumet
  编剧 Writer:
  弗兰克·皮尔森 Frank Pierson ....(screenplay)
  P.F. Kluge ....(article) and
  Thomas Moore ....(article)
  Leslie Waller ....book (uncredited)


  演员 Actor:
  阿尔·帕西诺 Al Pacino ....Sonny
  约翰·凯泽尔 John Cazale ....Sal
  克里斯·萨兰登 Chris Sarandon ....Leon Shermer
  卡洛·凯恩 Carol Kane ....Jenny
  詹姆斯·布罗德里克 James Broderick ....Sheldon
  查尔斯·德恩 Charles Durning ....Moretti
  兰斯·亨利克森 Lance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世界经典200部英语电影百佳

 229 。夹缝求生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夹缝求生》里的所有出场人物,那就是——变态一箩筐。可怜的奥古斯丁(乔瑟夫·克劳斯饰演)生活在一个不正常的家庭里,只自费出过一本书的母亲蒂尔德(安妮特·贝宁饰演)以名诗人自居,劲儿劲儿地对他人的诗作吹毛求疵,还不时地游走于心智失常乃至崩溃的边缘;父亲诺曼(亚历克·鲍德温饰演)漠视颇似妻子的儿子(喜欢出名和闪闪发亮的东西),酒精对他而言比妻儿重要。自我自私自恋又自虐的父母常在奥古斯丁面前毫不避讳、歇斯底里地争吵,有时甚至大大出手。
  面对即将破裂的家庭,精神恍惚的蒂尔德求助于心理医生范奇(布莱恩·寇克斯饰演)。在范奇医生的“希奇”治疗下,伯尔洛夫妇很快便离异了,蒂尔德“为了更好的医治”,让儿子入住范奇家,后来索性让儿子成为范奇的养子。于是,已有“同志”倾向的奥古斯丁被父母完全地放逐了,虽然他很爱他的妈妈,然而他被迫从一个变态家庭进入了另一个更加变态的家庭。
  范奇家堪称疯人院与垃圾堆的组合:爱看恐怖片、拿狗粮当零食、不修边幅的范奇太太爱妮(吉尔·克雷伯格饰演);凡事都依《圣经》来定、自称听得懂猫语而将宠物猫扣在洗衣篮下将其活活饿死的大女儿霍普(格温妮斯·帕尔特洛饰演);一见面就要给奥古斯丁做电击治疗、喜跳舞涂黑眼圈着清凉装的叛逆小女儿娜塔丽(埃文·蕾切尔·伍德饰演);35岁高龄的精神病养子、同性恋者、暴躁极端的尼尔·布克曼(约瑟夫·费恩斯饰演)……
  在这样混沌不堪的家里,奥古斯丁的心态进入了离奇之旅。在他13岁时即被尼尔诱奸,偶尔回母亲家时,还目睹了母亲的同性之爱……他惧怕上学,对此,他的养父兼医生告诉他,不上学的唯一办法就是自杀,让人们认为他在学校的环境下会产生自杀倾向。奥古斯丁尝试了,并如愿以偿的脱离了学校。
  身为心理医生的范奇其实比谁都变态,更需要医治,他不仅狂虐专制,还极贪婪地骗取病人们的医疗保险。养子尼尔发怒道:你拿了我父母的钱,我却还病着;范奇医生要求诺曼·伯尔洛将前妻蒂尔德的治疗费直接打给他;他还诱导蒂尔德的性取向,给她找了另一位女病人做亲密爱人;清晨,他好似猴儿得了宝般兴奋地叫起全家去马桶边参观他的粪便,他认为那能“给于范奇家上帝的启示”……
  在这个古怪离奇的家中,奥古斯丁和娜塔丽可谓“意气相投”,他们都被怪异家庭深深伤害,也都有梦想,娜塔莎想上好的大学,奥古斯丁想成为美发师或作家。他们还都很叛逆,不是一起如上了发条般地狂舞,就是一同站在餐桌上捣毁天花板——因为他们想要更高远的屋顶——因为他们感觉压抑而喘不过气来。对于他们的“叛逆杰作”,范奇医生无所谓地认为“给厨房增添了新景象。”
  除娜塔丽外,能给奥古斯丁关爱的就是范奇太太爱妮了。爱妮在刚出场时,像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精神病人,然而,事实上,她是这个家中唯一“清醒”的人。奥古斯丁因“自杀倾向”离开学校后,爱妮送给他一本美发书(奥古斯丁从小就喜欢美发,有时为了帮母亲弄头发而翘课,母亲还会打电话给老师替他请假);当奥古斯丁情绪低落需要慰寄时,爱妮给他做了他想吃的东西(在之前的剧情中曾有过“是只有妈妈才做给孩子吃的东西”的对白);当奥古斯丁最终打算离开范奇家、也彻底地离开母亲、去纽约闯一闯时,爱妮来送行,递给他自己的积蓄,鼓励他“写出第一本书就寄给我看”,并笑道:“我这辈子总要做一次正确的投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爱妮曾做过失败的“投资”——努力工作供医生读书,结果却换来这样的一生……
  最终,奥古斯丁写出了自传体畅销小说《Running with scissors》,创下了在《纽约时代》图书销售榜上连续74周进入Top 10的好成绩。如果没有爱妮的关爱,让奥古斯丁在贫瘠的土地上看到了一缕曙光,那么,或许,他只能成为另一个乖戾的“高龄养子”尼尔。
  2006年,仿佛是屏幕导演华丽转身银幕的一年,HBO王牌导演艾伦·寇尔特开拍了反映旧时著名疑案的《好莱坞庄园》,因《整容室》而名声大震的雷恩·默菲则执导了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个案《夹缝求生》。
  饰演精神崩溃母亲蒂尔德的安妮特·贝宁在作为观众观看此片时,总想冲上前去拯救那个可怜的孩子奥古斯丁,一如看片时的我。《夹缝求生》仿佛一部少年时的悲惨传说,而正是因为其真实性、极端性和残酷性,让人们,特别是为人父母陷入了思考,家庭、环境、父母、子女、性格、教育、朋友、早熟等一系列问题摆在了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位置,该何去何从?有责任感的人或许能从中感知些什么。虽然“并不是每个人的童年是幸福的”,但是只要愿意,还是能让孩子们的童年获得多一点的幸福。


  导演 Director:
  瑞恩·墨菲 Ryan Murphy
  编剧 Writer:
  瑞恩·墨菲 Ryan Murphy ....(screenplay)
  Augusten Burroughs ....(book "Running with Scissors: A Memoir")


  演员 Actor:
  约瑟夫·克罗斯 Joseph Cross ....Augusten Burroughs
  安妮特·贝宁 Annette Bening ....Deirdre Burroughs
  布莱恩·考克斯 Brian Cox ....Dr. Finch
  亚历克·鲍德温 Alec Baldwin ....Norman Burroughs
  帕特里克·威尔森 Patrick Wilson ....Michael Shephard
  克里斯汀·肯诺恩斯 Kristin Chenoweth ....Fern Stewart
  考林·加普 Colleen Camp ....Joan
  吉尔·克雷伯格 Jill Clayburgh ....Agnes Finch
  达格玛拉·多敏齐克 Dagmara Dominczyk ....Suzanne
  约瑟夫·费因斯 Joseph Fiennes ....Neil Bookman
  埃文·蕾切尔·伍德 Evan Rachel Wood ....Natalie Finch
  格温妮丝·帕特洛 Gwyneth Paltrow ....Hope Finch
  加布里埃尔·尤尼恩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世界经典200部英语电影百佳

安妮特·贝宁


  我的注意力被迪尔德丽(安妮特·贝宁饰)深深地吸引,她那复杂又空洞的眼神里暗藏着难以自救的压抑与苦痛,无论是现实里的家庭生活还是自我世界的幻觉都让她难以喘息,那种接近死亡的呆滞,让人从心底里蔓延出点点悸动。

  作为一个拥有无尽幻想的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导致她在自己的空间里不断寻求安慰与片刻的宁静,可是事实上她的才情没有受到大众的赞许,她的作品只有自己懂得欣赏,一切都是写给自己。她的浪漫情怀令她感觉生活里时刻都充满焦虑与不安,面对那个酗酒成性又不懂得花心思去了解妻儿的丈夫,她总情不自禁地与之争执,即使彼此一直不快地生活多年也无法离婚;在和一群作家的讨论中,她总表现执着,认为为求达到一种最真挚的感想而写作才能写出好的作品。

  这个角色完全符合浪漫主义者的标准,是现代主义艺术家的典型代表,以焦虑作为生活的主题,周旋在这个桎梏里始终都难以舍弃那份沉淀已久的创作热情,导致她自然地把这种消极的观念作为一切的标准。

  往往失衡的精神状态源于过度的自恋与放任的想象。其实她只是需要发泄自己所受的压迫与痛苦,可是不知不觉间她的生活里已经无法回到原位。精神分裂了一次又一次,却已经无法清楚认识自己的严重困境。困境中的困境,她陷入了这个迷宫中的迷宫难以自拔,她手上曾经拾起过无数剪刀,可是始终无法剪破她最想摆脱的压迫感,反而让自己沉溺在压迫的世界。这种压迫由生活过渡到自身,她自己无法察觉异常所以即使陷入了病态挣扎都于事无补。

  她这个人物丝毫没有夸张化,生活上她的原形比比皆是,在他们脸上看到的都不会缺少焦虑紧张的神情。对于追求艺术享受的人来说进入疯癫的状态往往是再容易不过的,他们为求精神上的自由可以放弃正常的生活,没有规律与管制。可是这样却是害多于利,精神得到自由的同时也是枯萎的时候。我了解那种沉醉在浪漫与意境上的浪漫气氛的迷离与诱惑,可是有些东西总不能作为生活的唯一标准去看待,生活总需要继续寻找可以滋养长久这两个字眼的可靠物质。只是在浪漫与现实之间总是难以找到平衡的支点。

  相反地,主角奥古斯丁(约瑟夫·克罗斯饰)却幸运地走出了这个充满疯狂与压抑的现实,他不像母亲那么迷恋于过去与自我的价值。他只是个不到十五岁的男孩,无论心志还是认识都无法让他在这个时间去理解身边的疯狂事件,可是命运却安排他必须面对这个匪夷所思的局面。

  从母亲开始接受治疗开始,他渐渐了解到许多事情的复杂性,即使不时和自己的想法产生矛盾冲突却没有削减对一切的探奇心理。神经科医生芬奇的古怪治疗方式让他有机会了解到这个医生家庭成员性格的非同寻常:歇斯底里的芬奇夫人为求在疯狂与理智之间寻找平衡点而弄得疲惫不堪;只靠《圣经》办事的大女儿霍普表面严肃正经而内心却也有发泄的欲望;小女儿娜塔丽看似前卫叛逆实际上内心埋藏着不为人知的伤痕。

  如果不是他的母亲把他的抚养权给了芬奇医生,他可能还找不到自己潜意识里的渴望。电影里有一个面对压抑劳累的芬奇夫人的片段,他从容不迫地对她说出了“我想吃微波食物”的要求,刹那间他终于解脱了,他了解自己需要的是正常的生活。芬奇夫人那惊愕的神情也渐渐暗示着她的剪刀已然到达一种锋利得可以剪破恐惧的程度。

  在入住医生家的日子里,他也同样接触到关于性的范畴,只是那扭曲的爱欲与错位的对象让他也走进了困惑的世界。巧合地那个对象正是芬奇医生的养子尼尔·布克曼,他同样有着严重的心理障碍,面对无能为力为他治疗的养父他总是不可自制地破口大骂,内心深处的无底洞时刻召唤着他要冲破充满压迫的现实。直到奥古斯丁在一次回家中发现母亲的同性恋情后,他渐渐厌恶起同性的爱情,对尼尔的欲望瞬间消解,让他重新审视自己是同志的事实。其实对于他这个没有恋爱过的稚嫩孩子来说,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恋爱他是无法了解自己真正的取向,他和尼尔这一段关系仿佛是一种试探,只是他的挣扎是十分微妙的,甚至连尼尔也不曾察觉他的犹豫。

  从住进这个家开始,他和娜塔丽最为亲密,但是直至了解她内心的痛处之后他才渐渐认识到为自己的苦闷找个出口的重要性。娜塔丽在十三岁那年爱上了一个四十一岁的男人,她为男人赞许她的美丽而把一切都付出却换来了被抛弃的结果,不过是童年时无知的错误与伤痛。突然之间,奥古斯丁想起了母亲的感受“我需要一个高天花板”。不仅母亲需要,他,还有娜塔丽都渴望着。于是他们不顾一切地桶破那个厨房的天花,尽情地尖叫,宣泄内心无法愈合的痛楚。

  在世界上没有人不受伤,没有人不需要去发泄,我们谁都要一个更高的天花板需要更广阔的空间去呼吸。他找到了,他知道自己无法看着母亲继续沉迷在自己的世界而病下无,他宁愿忍受母亲的痛嚎也要把她送进精神治疗院,尽管到最后她的母亲还是逃脱不出自我制造的桎梏,容颜已经憔悴,心性依然不太稳定。他无力于现实,但是他无法不解救自己,于是他选择离开,到纽约自力更生,尽管他没有谋生的能力,可是人生里第一个谋生的技能他已经清楚地有了认识。

  剪刀在我们手上,但是有人经历一生也只回到原来的位置,剪不破命运的障碍反而弄得满身伤痕;而懂得运用剪刀的人就算经历千辛万苦,都总能剪破身上的压迫与苦痛,有时可能只需要一点放松与从容一切的障碍都不再那么难以冲破。电影最后,芬奇夫人代替女儿次女去送别奥古斯丁时,她想通透了自己往后的选择。把可以挽救房屋的资产都送给奥古斯丁去谋生,“我这辈子至少要明智地投资一次”。那么淡然,那么旷达。好象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动作,选择就不再那么困难。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