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腾飞在美国会如何?首席白宫记者给答案! -- 兼论言论自由Z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袁腾飞在美国会如何?首席白宫记者给答案!

-- 兼论言论自由


作者:方鲲鹏







海伦•汤玛斯





近一段时期,由于中国的高中教师袁腾飞和美国的首席白宫记者海伦·汤玛斯(Helen Thomas)的言论,而使其所在国的媒体热闹了好一阵。在事件热昏之机,我就想写篇对照分析的文章,因为这两起事件在性质上具有相当的可比性。但我无意火上浇油增加热度,故耐心等到媒体平息之后撰写。


海伦·汤玛斯生于1920年8月4日,按照中国的习惯,可称为90多岁的老太太;按照西方的算法,也只差一个多月满90足岁了。汤玛斯为美联社担任白宫记者已超过57年, 是白宫记者协会 (White House Correspondents Association) 首位女成员。她采访过从约翰·肯尼迪起历任的十位美国总统,可以安全地说,这是一项空前绝后的记录。


白宮新闻简报室共有49個座位,分成7排,每排7个位子,座位上都有标示所属媒体的牌子。白宮发言人开记者会时,惯例是先点名请前排的记者发问,其次是第二排的記者,如果还有时间才轮到更后排的。在7排49个座位中,只有一个座位上刻有记者的名字,这个记者就是海伦·汤玛斯,那是第一排中央的所谓头号宝座。长久以来,海伦·汤玛斯一直被人称作白宫记者团团长。


就是这样一位受人敬重的老太太,仅仅因为在一次类似于街头的随机采访中,说了几句个人的观点,结果祸从天降,被炒了鱿鱼。


2010年5月27日,汤玛斯正在行走,有一个人突然上前要问个问题,于是产生以下的对话:


采访者:对以色列有何评论?我们今天问遇到的每一个人这样一个问题:“对以色列有何评论?”

汤玛斯:告诉他们滚出巴勒斯坦。

采访者:噢噢,有什么好一些的评论?

汤玛斯:要记住,这些人的家园被强占了,这是他们的土地,不是德国,也不是波兰。

采访者:那么他们应该去哪里?他们应该怎么做?

汤玛斯:他们回家去。

采访者:家在哪里?

汤玛斯:波兰,德国。

采访者:你是在说犹太人回到波兰和德国?

汤玛斯:还有美国,任何其他地方。为什么把居住在这块土地上已经几百年的人们赶出家园?为什么?


(我是根据主流媒体发布的对话的文字,作出以上中文翻译。)


采访者名叫Nesenoff,他办了一个小规模的个人网站,称作RabbiLive.com,所以这不是一次正二八经的记者采访。这段山寨式的采访在6月4日星期五放上了他的个人网站,事先显然作了炒作准备,传上网当天就有政府前高级官员发表严厉谴责汤玛斯的声明。不到一天,这段录像便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上广为流传了。


看了这段视频后,我的第一印象是90岁的老太太反应何其敏捷,非但耳聪目明,而且口齿清楚,令人叹为观止。还没见有中文版的传上网,现将这段录像添加了中文字幕后转载在此,大家可瞧瞧90岁老太太的风采。


【方按:我从RabbiLive.com下载了原件后添上中文字幕,又返回成一个flv文件。问题是这个文件储存在我的计算机,博主不能上载到万维的服务器。幸亏网友白凡加贴了这段视频的英文版,请见文后的评论栏。在此向白凡致谢。】





录像约一分钟,其中对话只有28秒,之后是批评汤玛斯的标语。录像的确切地点,制作者闪烁其词没有交代清楚,大多数媒体称对话发生在白宫内,也有小部分媒体说在白宫外。录像一开始用春秋笔法拍摄白宫正面及其草坪的特写镜头,然而老太太说话时显然站在人行道上,身后还不时有行人在走动。不管怎么说,这不是一场正式的谈话是没有疑问的。汤玛斯不认识提问者,提问者也没作自我介绍,是一次即兴随意对话。值得注意的是,上面转载的媒体文字记录里可以看到,汤玛斯曾说过“为什么把居住在这块土地上已经几百年的人们赶出家园”这样一句超重量级的话,可惜这段录像里没有,显然是剪掉了。



袁腾飞事件中国媒体和互联网已有了大量介绍,不再赘述。巧合的是这两起都是因言论出格而爆发的新闻在时间上很接近,而当事人承受的压力和后果,政府、媒体、大众的反应耐人寻味。


言论违禁程度:


按照各自政府的立场来衡量,汤玛斯的言论是离经叛道,而袁的言论更是大逆不道(请读者注意,这是从政府立场看,不代表我个人的观点)。袁腾飞的这许多言论,如果是发生在他出生时的那个年代,哪怕他有100条命,也全都去了。而如果发生在20年前,事发后他也不可能全身而退。不得不承认中国在言论自由方面的进展极为明显。


表达方式:


两者都是由视频爆发出新闻。汤玛斯只是在28秒的视频中说了6句话;袁有争议的录影带长达十几个小时。汤玛斯是被动回答问题;袁是主动表达观点。汤玛斯十分平和地表达;袁像在发表演说。汤玛斯说话时没有被报道的思想准备;袁对着摄像镜头滔滔不绝,并且预计会传上网。汤玛斯是在非正式场合、非工作时间作私下评论,袁是在正式场合(教室)的工作时间内公开评论。


各方反应:


6月4日星期五,汤玛斯祸从口出的那段视频刚传上RabbiLive.com,前总统布什的白宫发言人就严厉谴责汤玛斯,并要求汤玛斯的雇主赫斯特新闻集团公司将她开除。6月6日,汤玛斯的公共关系发言人反客为主,炒了雇主的鱿鱼,发表声明即日起不再代表汤玛斯了。同日,正在同汤玛斯一起写书的一位合著者发表声明,停止一切与汤玛斯合作出书的计划。6月7日,现任白宫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汤玛斯的言论令人反感,应当受到谴责。同日,白宫记者协会发表声明严厉谴责汤玛斯,并宣布两天后召开一次特别会议,讨论取消汤玛斯在白宮新闻简报室中的专座。第二天6月8日,总统奥巴马在接受NBC访谈时称汤玛斯的言论令人作呕,超越了底线,又称这是一种耻辱(shame),汤玛斯竟然必须以这种方式(指被迫退休)结束她辉煌的记者生涯。


反观袁腾飞事件,官方和他的出版人像无事一般。


在媒体方面,不分平面、电视、互联网,美国的各大媒体上是一片对汤玛斯的讨伐声。我追踪纽约时报网站上有关报道后跟随的读者评论,共读了五百多评论,发现谴责汤玛斯占了绝大部分,称应把她送进疯人院或赶出美国的声音也不少,而认为汤玛斯有权表达她个人观点的评论竟寥若晨星。纽约时报是美国自由派媒体的旗手,其读者尚且如此,保守派媒体上读者的评论肯定对汤玛斯更是不堪。中国的报纸和电视我没看,从互联网上看,对袁腾飞叫好声远高于其他声音,而且绝大多数评论认为袁腾飞应该有这个言论自由。


当事人受到的压力和后果:


那段视频星期五传上网后的当天晚上,汤玛斯在她的博客上发表道歉声明。6月7日星期一,她的雇主赫斯特新闻公司宣布汤玛斯退休,立即生效。从录像上网到被逼去职,全程只有三天。汤玛斯原本已宣布她计划一个多月后90岁生日退休,现在却由雇主匆匆宣布她立即退休,想不到胡耀邦辞职式的“退休”竟会在美国上演。


袁腾飞有争议的视频二年前就见诸互联网,而言辞最激进造成新闻轰动的评毛视频,约比汤玛斯祸从口出的视频早一个月在网上流传,不过至今没见他被迫写博客道歉,而且毫发无损地照常作教师。更重要的,即便他言辞最激进的录像,中国的许多网站上直到今天还在原样播放,而美国流传的汤玛斯录像是加了标语供批判之用。



袁腾飞离退休年龄还远得很,无法应用退休障眼法来代替开除。所以毫无悬念,如果袁腾飞在美国中学教室里发表政治上离经叛道言论,肯定被学校开除别无二门。实际上,还远没到摄制录像的阶段就被开除了。你今天上课这么讲了,明天早上校长就会接到好几个家长投诉电话,一查实后就请你走人。你有再崇高的理由也白搭,校长不会同你讲主义论正义,他只考虑雇你来用这份教材上这门课,不是请你来骂教材骂这门课。


我认为任何正常的人都不会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只有伊朗总统内贾德会口吐如此狂言,但那只是政治家虚张声势,他也知道不现实。由于汤玛斯再三强调被占领的巴勒斯坦这一概念,而且使用“任何其他地方”这一词,我的理解是,她是在建议强占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离开那里,哪来的回哪去,回到包括以色列在内的世界其他地方。


也可能我的理解是错的,汤玛斯口中的巴勒斯坦是广义的,包含了以色列,即她建议那块土地上的犹太人,包括在以色列国的犹太人,都哪来的回哪去。即便如此,我还是坚定地相信,汤玛斯在非工作时间,在私下场合有说这些话的自由,不应当受到惩罚。


反而,对于把这段对话的录像不经本人同意就搬上网络是否合法,是否属于言论自由,我深感怀疑。如果你,一个非政府的雇员,在路上行走时,一个戴棒球帽(Nesenoff当时戴着这种帽子)从未见过的人过来向你提问,然后这个并非记者的提问者把你的回答连同你的真名实姓都放到网上去,你是否觉得被冒犯了?你觉得这种行为合法吗?


2010年5月31日,以色列海军在公海上攻击运送人道主义物资的船队,杀死了至少10名平民,还造成50多人受伤。对于如此重大的事件,白宫发言人在辞典中取出“遗憾”(regret)一词就够用了,而且这个遗憾只是说给死伤者及家属听的。对于肇事的以色列,白宫发言人在6月1日的记者会上不置一词,仅横打一枪,表示不想匆忙表态,美国政府要对事件作一个全面调查。以后就再也没下文了。


三天之后,互联网上汤玛斯对话录像现身。白宫发言人在第一时间(录像发布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就严词谴责汤玛斯,而不是不痛不痒地“遗憾”一下。再下一天,总统也公开谴责汤玛斯言论。汤玛斯不是政府官员,“白宫记者团团长”只是戏称,并非一个官衔。一个平民的6句话(其中3句为不带个人意见的事实陈述)比10条人命还重要,居然马上惊动白宫发言人和总统出来表态。汤玛斯录像是在5月27日摄制的,但直到6月4日才抛出。我个人认为这个抛出的时机经过精心策划,有转移焦点(以色列海军攻击人道主义船队)之嫌。


在汤玛斯被退休后,各主流媒体(除了汤玛斯隶属的媒体)幸灾乐祸地用“可耻”、“羞耻”、“羞辱”、“丢脸”等词来形容汤玛斯职业生涯的戛然而止。历史将记载,该羞耻的是在这一起事件中表现出来的,美国人对言论自由理念的背叛和反动。


在美国,你可以把美国的制度批评得一无是处,但不能说要推翻这个制度;说了,至少也属于恐怖嫌疑分子,让你吃不了兜着走。类似的,你也许可以骂总统,但不能说要伤害总统的话,即使只是气话乃至于开玩笑都不行;说了,就等着进监狱。还需要注意,你对大人物不是面对面的小骂骂不会有事,但不能用到普通人身上。如果你骂了同事或老板,就犯了骚扰罪,警察可以把你关起来。


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前,语言环境比现在宽松,一些过激语言法庭在审理时会考察是在讲气话还是真得要如此干。但现在这种区别已无关宏旨了,最新的例子是在美国新泽西州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霍田田事件。霍田田在今年4月15日被警方逮捕,据媒体报道是因为霍在与校方为某一事发生争执时说了要放火烧学校大楼。霍田田至今仍关着,已两个多月,还没开庭。如果媒体报道属实,则霍说的是气话还是认真话不是法庭要知道的事,只要校方有证人证明霍讲了这话,霍就得坐牢,别无它途。


袁腾飞事件和汤玛斯事件同期发生,对两国的言论自由作了一次压力测试。经过近年来的彼消此长,政府对于言论自由可以容忍的程度,民众对于言论自由的觉悟程度,测试均显示出中国超越了美国。但是,现在中国在言论方面的限制,仍然较多于美国,而且不能批评在任领导人,袁腾飞言论的对象如果是现任总书记或总理,待遇恐怕就大不一样了。


到现在为止,我把讨论限制在狭义的言论自由范围内,即没有包括出版部分。广义的言论自由当然要求有出版自由,而出版自由自动包含了新闻报道的自由。广义的言论自由,中国比起美国在形式上是差远了,不过从前文的压力测试来看,主要不在于当局对言论出格的可容忍程度低于美国,而是被其他方面扯了后腿。这扯后腿的因素主要有,中国媒体的市场化程度极其低下和政府对媒体的管制方法笨拙无比。共产党最喜欢用行政命令来管制新闻业和出版业,而且既要管将军,又不放过士兵,恨不得把每一个人都管起来。这在美国人看来简直同白痴无异。美国政府是用市场机制和行政资源管束大型媒体,只管将军不管兵。


前面提及白宮新闻简报室共有七七四十九把椅子,上标有媒体的名字,表示这把交椅归哪个媒体,能在白宮新闻简报室占有一席位置的当然都是显赫的大型媒体。在这些椅子中只有一个除了媒体的名字外还有记者的姓名,不过这个特例现在已成历史了。就在这边厢汤玛斯被退休的新闻热还没退场,那边厢已爆出各媒体争夺汤玛斯遗座、要求重新排交椅的新闻,这就透露出椅子间大有玄机。不过我如果是白宫发言人,就算你这个媒体抢到了好交椅,要是跟政府过不去,你提问的手举到来肩周炎我都看不见,总是面向着你的竞争者邻座说,“请你提问。”


这只是举个极小的例子,而且我这种门外汉的方法为老练的政府官员所不齿,他们自另有许多我等平民百姓莫测高深的软性手段迫大型媒体就范。另方面,政府和大媒体在长期磨合中早就体认到,他们是相互依存相互利用的关系,因此大媒体一般总是很自觉地配合政府。


中小媒体没有资本派记者全美国满世界地采访,要仰仗大媒体拨些剩饭冷菜来炒炒,只能惟大媒体马首是瞻。


明白了这些道理后,就不难明白为什么美国各大媒体在伊战前捕风捉影胡报乱道萨达姆拥有核武器,而对以色列是否拥有核武器的问题直到现在还在装傻。如果各个大媒体没有制定严格的政策约束门下的记者,绝对不可能发生此类怪现象。所以,美国政府是借助大媒体达到了约束记者、管制舆论的目的。



至于非新闻的出版,大同小异。如果你在一个知名网站写过博客并且你缺乏知名度的话,你就会知道,即使你能写出高尚理念但不合主流的好文章,网管也能冷冻处理,使你有发布的自由却不能传播到读者。如果你想用不受制于人的传统手段传播,则必须等到你非常有钱,自己来办出版社。可是到你非常有钱时,你成了强势团体利益俱乐部的成员,你崇高的但不合主流的思想可能就不见了,你已没有必要来开你自己的出版社,现有的出版社以及知名网站会找上门来要为你服务。这就是金钱至上、物欲横流世道的逻辑。在这样的世界,政府与各强势集团的利益交错重叠。对于异议思想,政府与强势集团联手封杀的效率会远高于单靠政府的行政命令。


虽然广义的言论自由,中国现在还很差,不过已经到了能和美国坐在同一张桌上玩同一副牌。只是牌技太差,有时虽然摸到了好牌,打出的还尽是臭牌。而回头看看二、三十年前,那时中国如同现在朝鲜的档次,不敢坐到桌前来玩牌,只能蹲在地上叫骂。如果细细观察,可以发现中国政府这些年来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管理、管制、管束等等手段,都是在不吱声地学美国。徒弟胜过师傅的事是经常发生的,待到中国媒体业市场机制成熟,中国政府管制方法鸟枪换大炮后发现,原来用软性手段管束媒体远比以前的行政命令管制得心应手和有效率时,全面西化的言论自由就在中国不期而至了。


然而,当广义的言论自由在中国也达到了类似于美国的水平,公众的感觉会比现在更上一层楼吗?恐怕要失望。这得归功于自由派精英们将西方体制的正平面启蒙教育办过了头,造成公众对这种体制只有平面的认知,不知道其实是个立体状。唯有正平面和侧平面的结合,才能产生立体的视觉。很有必要对西方体制的侧平面进行启蒙教育的补课,否则当广义的言论自由如狭义的言论自由一般悄然而至时,自由派精英们对于信徒的疑惑将不知所措;更糟的是,看到多年来鼓吹的事业终于得以实现时,他们也许不知道是应该高兴还是应该生气。

- See more at: http://blog.creaders.net/kunpengfang/user_blog_diary.php?did=64114#sthash.xyvqkPfC.dpuf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5月,伊利诺大学(UI) 宗教系的一位兼职教授(Adjunct Professor) Dr. Kenneth Howell 被系方告知,他下一学年将不被续聘(兼职教授的合同一般是一年续签一次)。这位在该校任教长达九年,在过去七年中六次因教学优秀获得奖励的神学教授,被解雇的原因只是因为一个学生向校方抱怨,他在教学中发表了"反对同性恋"的言论!目前Howell 教授已经通过 向校方提出抗议,认为解雇的决定违反了他的学术自由权利; 而校方迫于压力,正在进行相关的调查,并将解雇的决定暂时搁置。尽管如此,此事在学术界还是引起了不少关注。

让我们来看看这件事的一些具体细节。让Howell 教授“因言获罪”的“言论”,发生在他2010 年春季的一堂“Introduction to Catholicism" (“天主教入门”)课程中。在讲述天主教有关“natural law theory ”的课题中,教授在给学生们的一封邮件 中这样说:“"Natural Moral Law says that Morality must be a response to REALITY; In other words, sexual acts are only appropriate for people who are complementary, not the same.” 接下来他说自己的立场和天主教会的立场一致,认为同性恋是违背自然法则的行为。 但一位学生认为这番言论构成了“反同性恋“的 “hate speech”,因而上告系方。这位学生在信中这样写道:"Teaching a student about the tenets of a religion is one thing; Declaring that homosexual acts violate the natural laws of man is another. The courses at this institution should be geared to contribute to the public discourse and promote independent thought; not limit ones worldview and ostracize people of a certain sexual orientation." 系方进而因 Howell 的言论有违“包容理念”("violates the university standards of inclusivity") 而做出了上述决定。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 Dr. Howell 的言论是否构成 hate speech ?作为一个神学教授,在阐述有关天主教会在同性恋这个问题上的理念和立场的时候,他是否有权利表明自己的立场?对教授是否有权利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这个问题,UI 英文系退休教授,全美教授协会(AAUP) 主席Cary Nelson 这样说:"We think there is great value in faculty members arguing in a well-articulated way. What you absolutely cannot do is require students to share your opinions. You have to offer students the opportunity to freely disagree, and there can be no penalty for disagreeing."

那么,H 教授有没有“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呢?在 Howell 看来,他在课堂上所做的,只是一个负责任的学者和教授职责内的事情,那就是将相关的理论介绍给学生,而并没有“强迫学生接受天主教会的立场和观点”,也没有“惩罚和自己观点立场不一致的学生”("My responsibility on teaching a class on Catholicism is to teach what the Catholic Church teaches,; I have always made it very, very clear to my students they are never required to believe what Im teaching and theyll never be judged on that.")。当然,学生也许不这样看,毕竟在教授和学生这对关系中,教授是拥有权力的一方。但问题是,学校只是根据一个学生的一面之词, 就做出解雇一个有着长期的,良好track record 的教授的决定,是否过于草率?是否是在“政治正确”压力下,牺牲“言论和学术自由”的一种做法呢?

- See more at: http://blog.creaders.net/dreamweaver/user_blog_diary.php?did=66912#sthash.8Ohxa2kZ.dpuf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据美国赫芬顿邮报网站7日报道,美国一名坦率直言的批评家,因为针对最新一轮加沙冲突的反以色列言论,在申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工作职位时被拒。
  美国“高等教育内情”(Inside Higher Ed)网站周三称,此前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英语系任副教授的史蒂芬?萨莱塔,最初收到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印度研究项目提供的一个工作机会,但校长菲丽丝?怀斯此后一直阻碍萨莱塔的职位任用。

  史蒂芬?萨莱塔
  美国“高等教育内情”与“每日公报”(Daily-Gazette)指出,萨莱塔针对最新一轮加沙冲突发表的反以色列推特言论,是其工作机会被取消的原因。其言论近期得到了相当一部分媒体关注。
  以下是萨莱塔针对加沙冲突的部分言论:
  7月29日:很简单:要么谴责以色列的行动,要么就默认你不介意大规模屠杀儿童。

  萨莱塔7月29日推特言论
  8月1日:注意犹太复国主义者多少次使用“野蛮人”和“畜生”。对加沙的轰炸不是战略性的,而是种族性和惩罚性的。

  萨莱塔8月1日推特言论
  8月1日:只有以色列可以在几个星期内屠杀约300名儿童,还坚持自称受害者。

  萨莱塔8月1日推特言论
  美国“高等教育内情”向伊利诺伊大学询问为何萨莱塔的任用会受到阻碍,而通常情况下,这样一个已经公示过的职位,仅需经过校董会的程序性确认即可通过。对此,伊利诺伊大学拒绝发表评论。
  不过,上月底,伊利诺伊大学发言人曾告诉“每日公报”,“全体教职员工拥有广泛的学术和政治观点,我们承认所有雇员的自由言论权利。”
  而美国大学教授联盟伊利诺伊委员会周三则发布一份声明,形容萨莱塔的言论既“尖锐和粗俗”,也是“结束当前中东冲突一种热切吁求”。
  该委员会称,对于存在争议的言论应允许辩论,但“伊利诺伊大学不能基于推特言论——这在美国是受保护的言论——取消职位任用”。
  不过,该委员会前主席兼伊利诺伊大学英语教授卡里?尼尔森周四就本次争议发表评论称,萨莱塔对加沙冲突的评论语调和内容“越界了”。尼尔森称,他支持学校的决定。
  与此同时,伊利诺伊州大学一份呼吁萨莱塔重新被雇佣的网上请愿书,截至周四(8月7日)下午,已经收集到7400个签名。 不加区别支持以色列是美国的政治正确
  以色列7月8日起对加沙地带哈马斯发动“护刃行动”至今整整一个月,巴以双方早前达成的72小时停火今日结束,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命令以军“强有力”地恢复对加沙地带的军事打击。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命令以军“强有力”地恢复对加沙地带的军事打击
  英国广播公司(BBC)称,截至8日,以色列持续四周的军事行动已造成加沙地带约1940人死亡,过万人受伤。

  加沙一男子浑身染满父亲的鲜血,在医院失声痛哭
  早前,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国际关系教授史蒂芬? M?沃尔特曾于7月22日发表文章,称美国的以色列政策“在道德上破产”,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是用美国纳税人出钱提供的武器,轰炸加沙地带贫困的巴勒斯坦人。
  沃尔特指出,在美国支持以色列是政治正确,尽管大部分美国政治领导人其实知道,是以色列挑动了本次冲突、且行动没有克制,但没有政治人物愿意以自己的政治生命为代价谴责以色列。
  沃尔特表示,每次巴以冲突爆发,美国国会总是匆速通过新决议,不管以色列做什么都为它背书。白宫总是急于发表声明,宣称以色列拥有“保卫自己的权力“,奥巴马本人对事件的表态不会超出感到“关切”;奥巴马知道,一旦他与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站在一边或批评以色列的举动,就会面临游说团体激烈的批评,而他寻求国会通过自己其他决定的机会就会消失。同理,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所有议员都知道,投票支持所谓“支持以色列”决议是最明智的政治选择。他们知道,即使仅稍稍表现出一点点独立思考,都可能引发政治生命的终结。更安全的道路是装腔作势喊出以色列与美国宣称的共同价值,等待危机自行平息。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然而,当广义的言论自由在中国也达到了类似于美国的水平,公众的感觉会比现在更上一层楼吗?恐怕要失望。这得归功于自由派精英们将西方体制的正平面启蒙教 育办过了头,造成公众对这种体制只有平面的认知,不知道其实是个立体状。唯有正平面和侧平面的结合,才能产生立体的视觉。

你刚提侧平面的事,五毛的大帽子已经飞过来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这个对比就是胡扯淡,犹太人和伊斯兰阿兰伯的矛盾早就有之,而且犹太人控制了西方经济舆论,他们当然要打压反对他们的,看看现在的伊斯兰国,如果不打击,世界又会怎么样?
中国的矛盾,现在完全是专制独裁卖国的统治阶级和老百姓的矛盾,专制想要捂住每个人的嘴,是不可能,想掩盖历史,美化统治更是徒劳,因为人们越来越聪明,.
不过这个五毛,比周小平什么的水平高多了,成功转移主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看到了犹太人,我自然想到了华人,都是背井离乡,都是被人欺负,都是掌握大量的财富,东南亚有排华运动,欧洲则有排犹运动,只不过犹太人更悲惨,国家灭亡,流落在外2000多年,直到1940年代犹太人才安定了下来,并逐渐挤入了美国的上层社会,让美国对犹太人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变!
要知道,犹太人建国之前,没有一个西方国家喜欢犹太人,连美国都不欢迎犹太人。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没看内容,就标题来说::wdb40:
袁腾飞如果在美国,绝对会被抓进监狱,要么是颠覆国家罪判11年:kan:
少说也是寻衅滋事罪关4年哈:wdb15:
没有人权的美帝多坏嘛,一直铺天盖地的宣传没有民主党就没有新美国的:wdb10:
敢反党?有你好果子吃的。。。:wdb21:

不看内容你就发感慨,这态度可不太严肃啊。

楼下已经有人说了,“因言获罪”不光在中国有。不过作者的意思并不是说美国也没有或者比大陆更没有言论自由,想引申出这一结论的公知们可以省省了。

其实任何人的言论都可能招致他人反感,只是看反感的人是不是运用公权力或者掌控主要媒体。这两类团体一个在大陆,一个在美国。只不过一个是显性的,一个是隐性的,目的其实都一样。另外隐性的手段很高明,毕竟搞了几百年了,驾轻就熟。显性的这边手段就差远了,给人家提鞋都不够格。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女记者宣扬的是种族歧视仇恨,这种言论在美国当然是禁止的。袁的言论是什么,不太清楚,如果是抨击社会制度,还原历史真相,又何不可?
女记者在揭露以色列的种族屠杀,这种不利于犹太人的言论在美国当然是禁止的。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