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灌水 英国君主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英国君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條目介紹的是英国的君主政体。關於其他共享君主的国家,請見“國協境域”。關於现联合王国君主,請見“伊丽莎白二世”。
联合王国女王
Queen of the United Kingdom

君主政體


皇家徽章

現任
伊丽莎白二世
1952年2月6日就任

尊稱
陛下
確定繼承人 查尔斯(威尔士亲王)
官邸 见列表

網站 http://www.royal.gov.uk/

联合王国


英国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
宪法显示▼
皇权显示▼
政府显示▼
国会显示▼
司法显示▼
权力下放显示▼
行政地理显示▼
选举显示▼
外交政策显示▼
政治主题

英国君主(英语:Monarchy of the United Kingdom)是英国及其海外领地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君主的头衔为“国王”(King)或“女王”(Queen)。现任君主和国家元首为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继承其父乔治六世登基为英国女王。

君主及其近亲具有一系列的官方、礼仪、外交和代表性权力。在君主立宪体系之下,君主的职责仅限于授勋及嘉奖和任命首相。根据传统,君主亦为英國三軍統帥。现今英国政府的行政权力名义上仍旧通过君主的皇家特权来行使,但事实上这一权力仅能根据国会立定的法律行使,并且受到传统与先例的限制。

英国的君主政体可以追溯至中世纪早期苏格兰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的诸多小王国。这些政权至公元10世纪已统一为英格兰苏格兰两个王国。1066年在诺曼征服英格兰的过程中,最后一位加冕盎格鲁-撒克逊君主哈罗德二世黑斯廷斯战役中战败并战死,英格兰王权由此转移至胜者威廉及其后裔手中。

13世纪,威尔士公国成为英格兰的从属国。同一时期,《大宪章》开始对英格兰君主的政治权力进行限制。

1603年,苏格兰君主詹姆斯六世继承英格兰王位,称詹姆斯一世,由此英格兰与苏格兰开始为同一君主统治。1649年至1660年,英国君主制传统为共和制的英格兰联邦所打断。1701年的《嗣位法令》(现今仍旧有效)将信仰罗马天主教或与天主教徒结合者排除于王位继承顺位之外。1707年,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合并成为大不列颠王国。1801年,爱尔兰王国加入联邦,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由此成立。英国君主成为大英帝国的名义元首,这一帝国于1921年达到其领土最大范围,囊括了全球近四分之一的领土。

1920年代,爱尔兰六分之五的领土宣布脱离联邦,成立爱尔兰自由邦。1926年的《贝尔福宣言》承认帝国各自治领将各自发展为独立自治国家,但仍旧为大英國協的一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多数的英国殖民地和领地独立,基本宣告了帝国时代的终结。乔治六世及其继承者伊丽莎白二世使用了國協元首这一称号,象征其独立成员国的自由联合。

英国和十五个國協国家共享一个君主,称國協境域。“英国君主”一词仍旧用于形容这一体系下的君主和政体,但事实上每个国家都为独立主权国家,在不同国家君主的官方头衔亦有所不同。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宪政职能
根据非成文的《英国宪法》,君主为国家元首;效忠宣誓的对象为女王及其合法继承人[1];《上帝保佑女王》(或《上帝保佑国王》)为英国国歌[2];君主出现于邮票、硬币与纸币之上[3]

君主对于政府的直接影响很小。行政权力的执行一般根据法规或传统下放至各阁员和公共机构手中,不由君主亲自执行。由此国家的行为都以君主之名实行(如王室任免[4]),即使是一些由君主亲自执行的行为如御座致辞国会开幕大典都是在其他地方决定的:

立宪君主一般只受限于一些非党派职责,如授勋及嘉奖。这一状况自19世纪起便受到了注意。沃尔特·白芝浩1867年称君主为政府的“荣耀部分”而非“有效部分”[7]


英格兰《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了君主的政府权力。
任命首相
君主在有需要时负责任命新任首相(根据传统,首相有权任命和罢免任何阁员,由此事实上组成并掌控政府)。根据不成文的宪政传统,君主必须任命获得下 议院支持者为首相,此人一般为在下议院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党或联盟的领袖。候任首相私下会见君主,在“吻手”(kissing hands)之后立刻正式就职,无需其他法令或举措[8]

在出现悬浮国会即无任何政党或联盟拥有多数席位时,君主将获得扩大的权力以任命最可能获得多数支持的政客为首相,但此人一般仍为最大政党的领袖[9][10]。自1945年以来仅出现过两次悬浮国会状况。第一次发生于1974年2月大选后,爱德华·希思由于无法组成联盟而辞职,任命哈罗德·威尔逊任命为首相。威尔逊所领导的工党未获得多数席位,但为第一大党。第二次发生于2010年5月大选后,保守党(第一大党)与自由民主党(第三大党)宣布组成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首届联合政府[11]

解散国会
1950年国王的私人秘书匿名向《泰晤士报》投稿,描述了一宪政传统:根据拉塞尔斯原则(Lascelles Principles),若一少数政府希望解散政府以提前大选由此巩固其地位,君主有权在三种状况下拒绝。1974年末威尔逊希望解散国会,由于希思未能组建联合政府,女王准许了这一请求。此后的大选使威尔逊获得了多数[12]。理论上君主有权单方面罢免首相,但现今首相只有在选举失败、死亡或主动辞职时才能去职。上一位罢免首相的君主要追溯至威廉四世,他于1834年罢免了墨尔本子爵[13]。《2011年国议固定任期法令》(Fixed-term Parliaments Act 2011)废除了君主解散国会的权力,但保留了君主宣布“休会”(prorogation)的权力[14]

皇家特权
主条目:皇家特权 (英国)
政府的一些行政权力在理论和名义上属于君主,称皇家特权(Royal prerogative)。君主的行为受到传统和先例的限制,只有在阁员(一般为首相或枢密院)的建议之下才行使特权[15]。事实上,皇家特权只有在首相的建议下才会行使。君主每周会与首相会面一次,会面将不会進行记录,其内容将会保密[16]。君主可表达其观点,但作为立宪元首必须接受首相和内阁的决定。白芝浩称:“君主在立宪制度下有三项权力——商议、鼓励与警告[17]。”

皇家特权非常广泛并无需通过国会认可,但事实上受到许多限制。许多特权已经无法再使用或转移至国会。君主已经无法创立和征收新税;这一举措需通过国会法令许可。根据一份国会报告,“君主无权订立新特权”,且国会有权通过立法废除任何特权[18]

皇家特权包括任命和罢免阁员、规制公務員團隊、发行护照、宣战、媾和、指挥军队、协商和签署条约、同盟以及国际协定——但条约无法修改英国国内的法律,除非经过国会法令许可。君主为英国三軍(皇家海军英国陆军皇家空军)統帥,委任駐外大使高级专员,会见外国駐英使节[18]

君主有权召开和休止国会。每届国会会期在君主宣召后开始。在国会开幕大典(State Opening of Parliament)中,君主在上议院会堂中宣读御座致辞(Speech from the throne),勾划政府来年的施政大纲[19]。休会一般在国会开幕后一年发生,并正式宣告会期完结[20]。国会解散亦终结国会会期,下议院大选此后举行。根据《2011年国会固定任期法令》,大选一般每五年举行一次,但在首相失去信任或三分之二的下议院议员提议的情况下可以提前举行[14]

国会通过的法令需要获得御准(Royal assent)才能生效[21]。理论上君主可以准许(立法)或拒授(否决)御准,但自1707年来拒授的情况从未发生[22]

君主与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的放权政府关系类似。国君任命苏格兰议会提名的苏格兰首席部长[23]威尔士国民议会提名的威尔士首席部长[24]。在苏格兰事务方面,君主根据苏格兰政府的建议行权。威尔士的放权程度有限,因此在威尔士事务上君主根据英国首相和内阁建议行权。若北爱尔兰事务大臣认为北爱尔兰议会通过的法令违宪,君主有权行使否决权[25]

君主有“司法源泉”(fount of justice)之稱。其本人不亲自行司法权力,但司法裁决都以其名义进行。公诉的原告均为君主,而法庭的权力均来源于君主。普通法体系之下君主“不能犯错”,由此无法以刑事犯罪為由起诉君主。《1947年官方法律程序法令》允许民事起诉君主的公共人格(即起诉政府),但无法起诉君主本人。君主亦有权特赦罪犯或减免刑罚[15][18]

君主亦为“荣誉源泉”(fount of honour),为全英国所有的授勋和嘉奖的来源。君主颁发贵族爵位、任命骑士团团员、授予荣誉称号等[26]。爵位和多数荣誉都在首相的建议之下授予,但君主亦可私人奖赏荣誉。君主本人授予嘉德勋章蓟花勋章皇家维多利亚勋章功绩勋章[27]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英格兰君主
参见:英格兰君主列表

贝叶挂毯描绘了1066年诺曼征服的场景。
在九世纪的维京人劫掠和定居后,盎格鲁-撒克逊威塞克斯王国成为了英格兰地区的首要国家。阿尔弗雷德大帝巩固了威塞克斯的政权,统治了西部的麦西亚,并宣称为“英格兰人的国王”(King of the English)[28]。其孙埃塞尔斯坦是第一个统治今英格兰全境的国王,虽然其所统治的地区仍旧具有较强的地域特征。尽管同丹麦的数场战争最终导致了一代的丹麦统治,11世纪的英格兰总体上还是更加稳定了[29]。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了英格兰,在政治和社会上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他延续了源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而与此同时封建制度也继续发展[30]

威廉一世的领地由其二子威廉二世亨利一世先后继承。亨利宣布其独女玛蒂尔达为继承人,引发争议。1135年亨利过世,威廉一世的外孙斯蒂芬对王位继承权提出了宣称,并在多数男爵的支持下夺取了权力。玛蒂尔达对他的统治进行了挑战,由此英格兰陷入了一段政局不稳定的时期,称无政府时代(The Anarchy)。斯蒂芬苟且掌控着权力,但最终妥协并同意由玛蒂尔达之子亨利继承王位。由此亨利于1154年加冕为亨利二世,成为英格兰首位安茹国王及金雀花王朝首位君主[31]

金雀花王朝的统治多数时期为国王与贵族之间的斗争与内乱所困扰。亨利二世本人面临其子、日后国王理查约翰的叛乱。即便如此,亨利仍旧成功扩张了其王国,其领土日后称为安茹帝国(Angevin Empire)。亨利过世后其在世长子理查即位。理查离境参加十字军东征,多数时候不在国内。他在一次围城战中阵亡,约翰继承王位。

约翰在其统治时期同男爵为王权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1215年,男爵们迫使其颁布《大宪章》(Magna Carta),以保障贵族的权利和自由。此后的持续斗争使英格兰陷入内战,称第一次男爵战争。1216年约翰过世,战争戛然而止,王位由其九岁的儿子亨利继承[32]。在亨利统治的后期,西蒙·德孟福尔领导男爵们进行叛变,第二次男爵战争开始。王权派最终胜利,大量反叛者死亡,但国王仍迫于形勢,在1265年宣召国会[33]

下一任国君爱德华一世在维护王权方面要更加成功,并在其统治内征服了威尔士。他还试图统治苏格兰,但其在苏格兰的所得都为其继承人爱德华二世丧失殆尽。爱德华同时还要面对同贵族的斗争[34]。1311年,爱德华二世被迫将其部分权力转让予一个贵族委员会;但1322年他通过军事胜利夺回了权力[35]。即便如此,1327年爱德华仍最终为其妻伊莎贝拉废黜并杀死。其14岁的儿子登基为爱德华三世。爱德华对法国王位继承权提出了宣称,由此挑起了英格兰和法国间的百年战争

爱德华征服了大量的法国领土,但至1374年他的全部所得都已丧失。在其治内国会制度亦进一步发展,分为上下两院。1377年爱德华三世过世,其10岁的孙子理查二世即位。与其先辈一样,理查亦因试图集中权力而同贵族们发生了冲突。1399年在其出征爱尔兰时,其堂弟亨利·博林布鲁克夺取权力,废黜理查,並在监禁期間死亡(可能死于饥饿),亨利即位为亨利四世[36]

亨利四世为爱德华三世之孙和兰开斯特公爵冈特的约翰之子,由此其王朝称为兰开斯特王朝。他在位的多数时间都不得不與各阴谋与反叛进行斗争,其成功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其子和日后的亨利五世的军事才能。亨利五世1413年开始统治,国内状况较为平和,由此他得以全心投入在法国的战事。亨利虽获得诸多胜利,但在1422年突然过世,使其幼子亨利六世嗣位,法国也借此机会倾覆了英国对其的统治[37]

亨利的摄政和配偶安茹的玛格丽特不得人心,加上其本人治国无方,兰开斯特王朝的统治逐渐衰落。约克王朝对其统治进行了挑战,其领袖为爱德华三世的后裔约克公爵理查。约克公爵于1460年战死,但其子爱德华四世带领约克王朝于1461年获得胜利。玫瑰战争在爱德华四世及其子爱德华五世和其弟理查三世统治内断断续续进行。爱德华五世失踪,据传为理查所杀。1485年博斯沃思原野战役中理查三世阵亡,兰开斯特王朝在亨利·都铎带领下取得最终胜利[38]

亨利即位成为亨利七世,并通过与约克王朝继承人伊丽莎白通婚而平定了内乱。他重新在国境内树立了其绝对的权力,先前与贵族的频繁斗争也告一段落[39]。都铎王朝第二任君主亨利八世治下政治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宗教动乱及与教宗的争执使其宣布脱离罗马天主教会并自立英国国教会[40]

威尔士在数个世纪前即已受到征服,但仍旧为一独立领地,直至其在《1535年及1542年威尔士法律法令》(Laws in Wales Acts 1535 and 1542)中为英格兰并吞[41]。亨利八世之子和继承人爱德华六世延续了其宗教改革,但于1553年早逝,王位陷入继承危机。爱德华不希望其信仰天主教的姐姐玛丽获取王位,便在遗嘱中指定简·格雷为继承人。简的统治最终只持续了九日;在民众支持下玛丽将之废黜并宣告自己为合法君主。她同西班牙的费利佩通婚,宣布后者为国王与共治,在法国继续进行战事但遭受失败,试图使英格兰重归罗马天主教会,并火刑处死诸多新教徒。玛丽于1558年过世,王位由其同父异母的妹妹,信仰新教的伊丽莎白一世继承。英格兰重归新教治下,并通过建立海军和探索新大陆逐渐发展为世界强国[42]

苏格兰君主
参见:苏格兰君主列表
与英格兰的状况相似,在公元五世纪初罗马帝国撤离不列颠后,一系列的君主制国家也在苏格兰发展起来。是时定居于苏格兰的三个主要族群为东北部的皮克特人、南部的布立吞人(包括斯特拉斯克莱德王国)和西部属爱尔兰达尔里阿达王国盖尔人。传统上认为肯尼思·麦克亚尔宾是首位统一苏格兰王国的君主[43]。此后的两个世纪苏格兰的领地逐渐发展,其他领土诸如斯特拉斯克莱德亦纳入其中。

早期的苏格兰君主并不采用直接继承制,而是使用传统的选长制,君主头衔在亚尔宾王朝的不同分支间轮转。这一体制导致不同氏族时常产生暴力冲突:自942年至1005年,连续七名君主被杀或是战死[44]。1005年,马尔科姆二世在杀死多名竞争者后获取王位,并继续镇压反对势力。1034年他过世,其外孙(而非根据传统,其堂兄弟侄)邓肯一世即位。邓肯于1040年同麦克白的战争中战死,但后者亦于1057年为邓肯之子马尔科姆杀死。次年马尔科姆杀死麦克白继子卢拉赫,登基为马尔科姆三世[45]

在一系列的战争和废君之后,马尔科姆的五个儿子和一个弟兄先后成为国王,最终王位归属于其最小的儿子大卫一世的长孙马尔科姆四世。其继承者威廉一世是《联合法令》前统治时间最长的苏格兰国王[46]。威廉一世参与了一场反对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的叛乱,但叛乱最终失败,威廉被俘,为脱身向亨利宣誓效忠。英格兰国王理查一世于1189年宣布这一从属关系终结,换取一笔赎金以资助十字军[47]。1214年威廉一世过世,其子亚历山大二世即位。亚历山大二世及其继承人亚历山大三世均试图夺取挪威治下的西部群岛。在亚历山大三世治内挪威对苏格兰发动入侵但未能成功,此后的《珀斯条约》承认了苏格兰对西部群岛和其他争议地区的控制权[48]

1286年亚历山大三世在一次骑行中意外身亡,导致王国陷入继承危机。苏格兰贵族向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求助,希望其帮助指定合法继承人。爱德华选定了亚历山大三岁的挪威外孙女玛格丽特。但玛格丽特于1290年在前往苏格兰途中葬身于海上,由此爱德华需再次由13名候选人中选定继承人。一个法庭建立起来,在两年的商议后选定约翰·巴里奥为王。但此后爱德华试图通过约翰控制苏格兰,而1295年在后者宣布拒绝向英格兰效忠后,爱德华举兵入侵。在此后苏格兰独立战争的前十年内苏格兰没有君主,直至1306年罗伯特·布鲁斯自立为王,是为罗伯特一世[49]

罗伯特一世试图掌控苏格兰并最终成功,苏格兰的独立地位也在1328年获得认可。然而罗伯特一世在次年即过世,其五岁的儿子大卫二世即位。英格兰以约翰·巴里奥之子爱德华·巴里奥有权继承王位之名,于1332年再次入侵。在此后的四年时间内,爱德华數度登基,也反覆遭到废黜,直至其最终定居于英格兰,大卫在此后的35年内保有了王位[50]

1371年大卫二世过世而无子嗣,其外甥斯图亚特王朝罗伯特二世即位。在罗伯特二世和其继承人罗伯特三世的统治之下苏格兰的王权逐渐丧失。1406年罗伯特三世过世,由于其子詹姆斯一世为英格兰所扣押,苏格兰进入摄政时期。1424年詹姆斯赎回國內後,试图恢复其权力,残酷镇压其反对者,最终导致贵族將其刺杀。詹姆斯二世延续了其父打压贵族的政策,但于三十岁时意外死亡,苏格兰再次进入摄政。1488年詹姆斯三世在一场贵族反叛中战败,年幼的詹姆斯四世登基[51]

1513年詹姆斯四世借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离境之机起兵入侵,但在弗洛登遭受惨败,其本人、诸多贵族和数千士兵战死。其子詹姆斯五世尚年幼,由此苏格兰又一次进入摄政。詹姆斯五世于1542年再次入侵英格兰,但在同年过世,王位传予其六日大的女儿玛丽一世。苏格兰再次摄政。

身为天主教徒的玛丽一世在其统治时期面对严重的宗教动乱,即苏格兰宗教改革。在约翰·诺克斯等改革者的推动下,新教逐渐崛起。1565年玛丽一世与其表弟天主教徒达恩利勋爵成婚,引发新教徒的警觉。1567年达恩利勋爵遇刺,玛丽一世同据传凶手博斯维尔伯爵成婚,进一步引发了民众的警觉。贵族起兵反叛,迫使其退位。玛丽一世逃到英格兰,王位则由其幼子,自小即为新教徒的詹姆斯六世继承。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此后监禁并处死了玛丽一世[52]

共主邦联和共和时期

詹姆斯六世及一世于1603年成为首位同时统治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君主。
1603年伊丽莎白过世,都铎王朝宣告结束。伊丽莎白无子,英格兰贵族摒弃亨利八世立下的一旦本人绝嗣则由妹妹玛丽后裔继位的遗嘱,而支持亨利八世嫁入苏格兰王室的姐姐玛格丽特的外曾孙(即伊丽莎白表甥孙)苏格兰君主詹姆斯六世在《联合法令》通过后继承英格兰王位,称詹姆斯一世。虽然英格兰和苏格兰为一君治下的共主邦联,且詹姆斯亦于1604年自称“大不列颠和爱尔兰国王”[53],这两个国家仍旧各自分立。詹姆斯的继承者查理一世同英国国会就君权和国会权力问题频繁发生冲突,尤其是在课税权问题上存在分歧。1629年至1640年他解散国会独自统治,并单方面立新税,且推行一系列具有争议的宗教政策(激怒了苏格兰的长老宗和英格兰的清教徒),导致了反对势力的崛起。他试图在苏格兰推行圣公宗,导致叛乱爆发(主教战争),并触发了三国战争。1642年国王同国会的冲突最终导致了英格兰内战的爆发[54]

内战进行至1649年时,国王死於处决,英格兰君主制遭到推翻,英格兰联邦建立起来。查理一世之子查理二世在苏格兰擁戴为大不列颠国王,但在入侵英格兰后的伍斯特战役中战败,被迫逃离国境。1653年,全国最为显赫的军事和政治领袖奥利弗·克伦威尔夺取权力,自称护国公(事实上为军事独裁者,但拒绝接受国王头衔)。克伦威尔统治国家直至其于1658年过世,其子理查德接替其职。理查德对于行政无甚兴趣,很快宣布去职[55]。由于缺乏明确的领袖,社会和军事出现动荡,民众开始希望恢复君主制。1660年君主制重新建立,查理二世回到英倫[56]

在查理二世统治之下,英格兰发展出了最初的现代政党。查理无合法子嗣,继承人理应为其信仰天主教的弟弟约克公爵詹姆斯。 国会希望能够将詹姆斯排除在继承顺位之外,支持的一方成为了日后的辉格党,反对的一方成为了日后的托利党。这一法案最终未能通过;查理二世多次由于担心法 案会通过而解散了国会。1681年国会解散后查理单独统治,直至其于1685年过世。詹姆斯即位后推行宽容天主教徒的政策,引发了其新教子民的不满。许多 人反对詹姆斯维持常备军、任命天主教徒为高官和囚禁多名反对其政策的圣公会人士等举措。由此一群称不朽七人的新教信仰者向詹姆斯二世之女玛丽和其夫奥兰治的威廉发出邀请,希望二人废黜国王。威廉同意了这一邀请,于1688年11月5日在民众支持下抵达英格兰。许多新教政府人士宣布叛变,詹姆斯也由此逃离了国境。威廉和玛丽(而非詹姆斯二世的天主教子)宣告成为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联合君主[57]

詹姆斯的废黜称光荣革命,是国会权力发展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国会的至高地位,并宣布英格兰人民拥有一定的权利,如在未经国会同意下无需课以新税。《权利法案》还要求日后的君主信仰新教,并指定在威廉和玛丽的任何子女之后,玛丽的妹妹安妮具有继承权,如威廉在玛丽死后另外婚娶,则再婚所生子嗣的继承权排在安妮之后。1694年玛丽过世无子嗣,威廉成为唯一国君。1700年英国发生政治危机,11岁的格洛斯特公爵威廉王子夭折,此时安妮的所有子女都已过世,她也成为继承顺位中的唯一人。国会通过《1701年嗣位法令》(Act of Settlement 1701),将詹姆斯及其信仰天主教的亲属排除于继承顺位外,并将威廉最近的新教亲属,汉诺威选帝侯夫人索菲的亲属纳入继承顺位[58]。威廉三世没有另娶,在法令通过后不久即过世,安妮继承王位。

1707年联合法令之后
参见:英国君主列表

1707年在安妮女王治下英格兰和苏格兰统一为大不列颠。
安妮即位之后,继承的问题再度浮上檯面。苏格兰国会对英格兰国会单方面指定索菲家庭为继承者的举动表示不满,通过了《1704年安全法令》(Act of Security 1704),要挟将终止英格兰和苏格兰的联合。英格兰国会则报复性地通过了《1705年外国人法令》(Alien Act 1705),要挟将通过限制贸易摧毁苏格兰的经济。两国国会最终在协商之后订立了《1707年联合法令》(Acts of Union 1707),英格兰和苏格兰统一成为大不列颠王国,其继承方式由《嗣位法令》所规制[59]

1714年,安妮女王之表兄,即索菲之子汉诺威选侯格奥尔格·路德维希即位为乔治一世,并在1715年和1719年两次挫败詹姆斯支持者的叛乱,巩固了其权力。新任国君对政府的兴趣有限,但仍然管辖其在德意志的领地,由此与不列颠组成了共主邦联[60]。权力逐渐转移到了乔治的阁员,尤其是罗伯特·沃波尔爵士手中,他也时常為人視為首位英国首相,虽然当时这一头衔并未得到使用[61]。下一任国君乔治二世于1746年最后一次挫败了詹姆斯支持者的叛乱,彻底击败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天主教徒。在其孙乔治三世的统治下,英国丧失了北美的殖民地——这些殖民地独立成为了美利坚合众国,但在世界其他地方英国的影响力获得了持续的增长。《1800年联合法令》(Acts of Union 1800)建立了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62]


1801年在乔治三世治下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为联合王国。
1811年至1820年,乔治三世受到严重的疾病困扰(今学者认为可能是卟啉症),使其无法继续统治。其子即日后的乔治四世由此成为摄政王,英国进入摄政时期(The Regency)。在这一时期以及其独立统治的年代,英国的王权开始衰落,而至威廉四世统治时国君已无力向国会施加影响。1834年威廉罢免了辉格党首相第二代墨尔本子爵威廉·兰姆,并任命了托利党人罗伯特·皮尔爵士,这也是英王历史上最后一次行使国王特权干预内阁。但皮尔在此后的选举中失败,威廉被迫召回了墨尔本子爵。与此同时,国会通过了《1832年改革法令》,对国会代議制进行了改革。该世纪后期的一系列其他法令扩大了选民的基础,下议院逐渐发展为国会中最重要的一部分[63]

在威廉四世继承者维多利亚的统治时期,英国的政治体制完成了向君主立宪制的转变。由于维多利亚本人为女性,无法统治仅接受男性继承人的汉诺威,由此两国的共主邦联时期就此结束。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发生了巨大的文化变革,科技大幅度发展,英国成为世界最强国之一。为体现英国对印度的统治,1876年维多利亚加冕为印度女皇(Empress of India)。然而在其配偶于1861年早逝之后,维多利亚陷入常年的缅怀中,自我隐退,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英国共和主义势力的增长[64]

维多利亚之子爱德华七世于1901年登基,成为首位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君主。1917年,为应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反德情绪,下任君主乔治五世将王朝更名为“温莎”。在其治下,1922年爱尔兰一分为二,成为英国的组成成分北爱尔兰以及独立的爱尔兰自由邦[65]

共享君主制

曾经被大英帝国统治过的地区(時間交錯)

联合王国统治下的英国海外领土

當今為英聯邦王國的國家,以藍色標示;前為英聯邦王國的國家以棕色標示
二十世纪,大英帝国逐渐发展成为大英國協。1926年前,王权对大英帝国实行集体统治,自治领皇冠殖民地均臣服于英国。《1926年巴尔福宣言》(Balfour Declaration of 1926)赋予自治领完全自治权,由此开创了单一君主在不同自治领独立运作的体系。这一体系在《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規》(Statute of Westminster 1931)之后得到了巩固[66],学者称其形似“联邦国家间的条约”[67]

由此君主这一概念不再只局限于英国,虽然“英国君主”仍旧因法律、历史和便利原因继续得到使用。君主成为联合王国君主、加拿大君主澳大利亚君主等等。國協中的国家共享一君,与共主邦联的状况类似[68][69][70][71]

1936年乔治五世过世,爱德华八世即位。后者希望迎娶已离异的美国人华里丝·辛普森(英国国教会反对离异者再嫁),引发轩然大波。由此爱德华表示希望退位,而英国及其他國協国家的国会准许了他的请求,并将其与其新妇的后裔排除于继承顺位之外。爱德华之弟乔治六世继承王位[7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乔治成为了英国人民的精神领袖,驾临军备工厂和为纳粹德国轰炸的地区,鼓舞民众士气。1948年6月乔治六世宣布放弃“印度皇帝”头衔,但仍旧为印度自治领国家元首[73]

最初所有國協成员都与英国共享国君,但1950年印度自治领成为共和国,由此这一状况无法延续。此后英国君主即在所有國協国家(不论君主制或共和制)称“國協元首”(Head of the Commonwealth)。此头衔纯粹为礼节性,不与英国君主挂钩,而是由國協国家的政府首脑赋予个人[74]。仍旧共享一君的國協成员国统称國協境域

爱尔兰君主
参见:爱尔兰君主列表
1155年史上唯一的英格兰裔教宗阿德里安四世准许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获取爱尔兰为封建领地(名义上为教宗领地)。教宗希望他能够并吞爱尔兰并将爱尔兰教会纳入罗马旗下[75]。854年马尔·舍赫尼尔在爱尔兰全岛建立王权。其末任继承人罗里·奥科赫于1166年成为爱尔兰国王,并放逐了伦斯特国王迪亚马特·麦克穆赫。迪亚马特请求亨利二世援助,并与第二代彭布罗克伯爵理查·德克莱尔所带领的盎格鲁-撒克逊贵族一同夺回了伦斯特王位。德克莱尔迎娶了迪亚马特之女。1171年迪亚马特过世,德克莱尔成为伦斯特国王[76]。亨利担心德克莱尔会将爱尔兰转变为一个反英的诺曼王国,由此以教宗之名入侵,德克莱尔及其他贵族以及爱尔兰诸国王和领主被迫向其臣服[77]。英格兰领主几乎殖民了全岛,但自1260年代起的盖尔复兴使爱尔兰至1400年分为盖尔-爱尔兰和英格兰-爱尔兰两个部分。属于后者的许多领主已完全盖尔化,除在名义上之外全不认可英格兰国王。诸如马努斯·奥唐纳科恩·奥尼尔等人尚自立为王。

至1541年,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已同罗马教廷决裂,自称英格兰教会最高领袖(Supreme Head of the Church of England),由此教宗先前将爱尔兰赋予英王的决定已经失效。亨利由此召集爱尔兰国会,将其头衔由爱尔兰领主更改而爱尔兰国王[78]。然而爱尔兰岛大部分区域仍旧在英格兰控制之外。此后的都铎征服爱尔兰进程在九年战争后终于结束,但爱尔兰仍旧保留了自己的国会,还在1642年至1649年(爱尔兰邦联)和1688年至1691年两度独立。仅有日后的威廉爱尔兰战争和对爱尔兰的占领使英格兰(及1707年后的英国)自1692年之后保持了对此地的控制权。

1800年,在1798年爱尔兰起义后,《联合法令》将大不列颠和爱尔兰两王国合并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爱尔兰全岛继续为英国所统治,直至1922年现今的爱尔兰共和国成功独立,是时称爱尔兰自由邦,并仍为國協中的自治领。1937年自由邦更名为“爱尔”(Éire,即爱尔兰),1949年宣布共和,退出國協,与王权断绝一切关系。北爱尔兰则留在了联邦中。1927年,英国更名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而君主的名号则在此后的二十年后成为“大不列颠、爱尔兰和英属海外各自治领的国王,信仰捍卫者,印度皇帝”。

现今
1990年代,由于王室的名望衰落(如威尔士王妃戴安娜的过世),英国的共和情绪逐渐增长[79]。然而近年的民意调查仍表明近70%至80%的英国民众支持继续实行君主制[80][81][82][83]

宗教职能
英国君主为官方教会英国国教会最高领袖,根据首相的建议任命大主教和主教(提名由教会特别委员会制定)。君主在教会中的地位是名义性的,教会和全球普世圣公宗的精神领袖事实上为坎特伯里大主教[84][85]。君主亦立誓维护苏格兰长老会,有权任命其全会的王室高级专员,但除此之外并不参与其行政,并对其无其他影响力[86][87]。君主在威尔士教会爱尔兰教会中无正式角色。

王位继承
主条目:英国王位继承英国君主加冕礼
國協境域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任何修改继承顺序的法律都需要获得所有君主国的一致同意。《1689年权利法案》、《1701年嗣位法令》和《1707年联合法令》对继承做出了规定。继承规则只有通过国会法令才能修改,因此任何人都无权放弃其继承权。《嗣位法令》将继承权限定于汉诺威的索菲娅(1630–1714;詹姆斯一世的孙女)信仰新教的合法后裔[88]

君主死亡时其继承人立刻自动继承王位(由此即有“旧王已故,新王万岁”一说),登基会议(Accession Council)将在圣詹姆士宫会晤并正式宣布这一消息[89]。君主于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加冕礼一般由坎特伯里大主教主持。君主无需加冕即可开始执政;一般情况下,加冕礼在登基数月后举行,以便筹备典礼和缅怀上一位国君[90]

当一人登基后,其将一直统治自其死亡。史上唯一的主动逊位(爱德华八世)尚需国会专门通过法令,即《1936年国王陛下退位宣言法令》(His Majesty's Declaration of Abdication Act 1936)。上一位被迫逊位的君主为詹姆斯七世和二世,他在1688年光荣革命时遭到罢黜。

对性别和信仰的限制
一般来说王位实行男嗣优先长子继承制,即男性优先于女性,较长子女优先于同性较年轻子女。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2011年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上宣布所有16个國協境域(包括英国)一致决定废除男嗣优先的规定,自会议结束之日(2011年10月28日)后开始实行[91]。各国政府首脑同时同意日后将不再禁止君主同罗马天主教徒通婚(1701年法令规定),但由于君主亦为英格兰教会最高领袖,由此罗马天主教信仰者仍将排除于继承顺位之外。相关法令于2013年4月25日在英国获得王室许可,而在获得所有國協境域的许可之后,这一新规定于2015年3月起正式生效[92]

只有新教教徒才能继承王位,罗马天主教徒无权继承[93][94][95]。无权继承王位者在继承法理上視同“自然死亡”,其合法后裔仍然有权继承王位[96]

摄政
摄政法令》(Regency Acts)规定在君主未成年或身体或心理上无法执行其职责时可进行摄政。当摄政期到来时,继承顺位中的下一人自动成为摄政(除非其亦未成年或无法执行其职)。《1953年摄政法令》对于伊丽莎白二世的状况进行了特别规定,规定女王的配偶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可在一定情况下成为摄政[97]

在君主身体状况不适或不在国境内时,其部分权力可暂时下放至国务顾问(Counsellor of State;君主配偶和继承顺位中的前四位成年人)手中。现今的国务顾问包括:爱丁堡公爵、威尔士亲王剑桥公爵哈里王子约克公爵[98]

财政
在1760年之前,君主的所有官方支出都来源于其继承性的收入,包括皇家地产(Crown Estate)运营的利润。乔治三世同 意以此交换政府的王室专款(Civil List),这一约定一直持续至2012年。每年的地产拨款(Property Services Grant-in-Aid)负责维护王室各居所,皇家旅行拨款(Royal Travel Grant-in-Aid)则负责旅行支出。王室专款承担了大部分的支出,包括人员、国务访问、公众活动和官方娱乐。国会每十年对其额度进行修订,未用完 的款项顺延至下一个十年[99]。从2012年至2020年,王室专款和拨款将合并为单一的君主拨款(Sovereign Grant),其额度固定为皇家地产营业额的15%[100]

皇家地产是英国最大的地产所有者之一,2015年其所有地产价值达110亿英镑[101]。作为信托,它不能为君主所出售或私有[102]。现今皇家地产交付予财政部的运营利润超过了王室专款和拨款的总和[99]。2007-08财年,皇家地产创造了2亿英镑的利润,而国会为君主提供的拨款则同期仅为4000万英镑[103]

兰开斯特公國(Duchy of Lancaster)所有的地产亦为信托,2011年估值达3.83亿英镑[104]。公國的收入构成了皇室私库(Privy Purse),用于承担国会拨款之外的支出[105]康沃尔公國(Duchy of Cornwall)亦为信托,用于承担君主长子的支出。皇家珍藏(Royal Collection)中包括诸多艺术品及王权之物,亦为信托,不为君主私人所有[106],而英国的其他王室居所如白金汉宫和温莎城堡亦符合这一情况[107]

君主需要承担一些非直接税务,例如增值税,而自1993年来女王还负担了其个人所得税和资本增值税。国会拨款为官方支出,由此不计为收入[108]。共和派人士估计英国君主制的真实成本(包括安保、未为国家所获取的潜在收入如公爵領地的运营利润、白金汉宫和温莎城堡的租金)为每年3.34亿英镑[109]

对于女王的财富总额估计不一(有时包括其个人所有和信托)。《福布斯》杂志2010年估计其财富总额为4.5亿美元[110],但官方并未提供任何数据。1993年宫务大臣称1亿美元的估计额为“严重高估”[111]。1971年,女王的前私人秘书和私人银行主管约克·科维尔估计女王的财富总额为200万英镑[112][113](今日约合2500萬英镑[114])。

居所

白金汉宫为君主的首要居所

荷里路德宫为君主的苏格兰官方居所
英国君主在伦敦的官方居所为白金汉宫,多数国宴、任职仪式、皇室洗礼和其他仪式在此举行[115]温莎城堡为另一官方居所,是世界上最大的有人居住的城堡[116],主要在周末、复活节和雅士谷赛马日社交季节的一项活动)使用[116]。君主在苏格兰的官方居所为爱丁堡荷里路德宫。每年君主至少在此居住一周,在官访苏格兰时亦在此驻留[117]

威斯敏斯特宫伦敦塔在历史上都为英格兰国君的主要居所,直至亨利八世获取怀特霍尔宫。1698年怀特霍尔宫焚毁,王室居所迁移至圣詹姆士宫。1837年白金汉宫成为首要居所,但圣詹姆士宫仍旧为地位较高的居所[118],并为礼节上的王室居所。外国大使至今仍旧称“驻圣詹姆士宫”[115][119]。这一宫殿亦为登基会议的举办地[89],并不时为其他王室成员所使用[118]

其他王室居所还包括克拉伦斯府肯辛顿宫。这两处居所都直属于国君,并为未来的君主预留,因此不能出售转手[120]诺福克郡桑德林汉姆府阿伯丁郡巴尔莫勒尔城堡为女王私人所有[107]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头衔
现任英国君主的完整头衔为“伊丽莎白二世,蒙上帝恩典,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她其他领土和属地女王,國協元首,信仰捍卫者” (Elizabeth the Second, by the Grace of God,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and of Her other Realms and Territories Queen, Head of the Commonwealth, Defender of the Faith)[121]。“國協元首”这一头衔为女王个人所有,而不属于君主一职[74]。1521年教宗利奥十世将“信仰捍卫者”这一头衔授予亨利八世以嘉奖其在宗教改革前期对教宗的支持(尤其是其所著的《七圣礼捍卫论》)[122]。此后亨利宣布与罗马教会决裂,教宗保禄三世取缔了其头衔,但国会通过一项法令允许君主继续使用这一称号[123]

君主的敬称为“国王陛下”(His Majesty)或“女王陛下”(Her Majesty)。在国际条约和护照上亦使用“英王陛下”(Britannic Majesty)一称,以区别英国国君和其他国家的君主。君主可自主选定其尊号,而尊号并不一定是其名字。乔治六世爱德华七世维多利亚均未使用其名字作为尊号。

若仅有一位君主使用了某个尊号,其名后不需增加序数,如维多利亚女王不称“维多利亚一世”。在诺曼征服之前的英格兰君主亦不使用序数。1953年, 对英国君主的序数是否能延续英格兰和苏格兰君主的序数产生了争议。苏格兰民族主义者对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一称提出了异议——在苏格兰从未有“伊丽莎白一 世”一说。在《迈克科米克诉苏格兰检察长案》(MacCormick v. Lord Advocate)中,苏格兰届审法院认为女王有自主选择头衔的权利,裁定前者败诉。内政大臣向下议院称自《联合法令》以来,英国君主一向使用英格兰和苏格兰中较高的君主序数,而在四例相关情况中,较高的都为英格兰君主的序数[124]。首相认可了这一举措,但同时称“女王和其顾问均无权限制其继承者的选择”[125]。未来的君主将会延续这一政策[126]

根据传统,国君的签名包括其尊号(不包括序数),后加字母R,指代拉丁语中的“国王”(rex)或“女王”(regina)。现任国君的签名为 “Elizabeth R”。1877年至1948年在位君主亦在其签名后加注字母I,指代“皇帝”(imperator)或“女皇”(imperatrix),以象征其印度皇帝或女皇的头衔。由此维多利亚女王自1877年起的签名即为“Victoria RI”。

徽章
主条目:英国王家徽章
英国王家徽章
为“四分,第一与第四分为红底之上三只直立侧身白金狮(象征英格兰);第二分为金底红色双纹花边内跃立红狮(象征苏格兰);第三分为蓝底之上银弦金竖琴(象征爱尔兰)”。其侧由狮与独角兽支持;格言为“我权天授”(法语:Dieu et mon droit)。盾徽周边为一条吊袜带,其上为与其同名的嘉德骑士勋章格 言:“心怀邪念者蒙羞”(古法语:Honi soit qui mal y pense)。英国君主在苏格兰使用另一版本的徽章,其中第一与第四分象征苏格兰,第二分为英格兰,第三分为爱尔兰。其格言为“防御”(In Defens;苏格兰语“主为我的防御而辩护”的缩略形式)及蓟花勋章格言“犯我者必受惩”(拉丁语:Nemo me impune lacessit)。其侧由狮与独角兽支持,并手持骑枪,上为苏格兰国旗英格兰国旗[127]


伊丽莎白二世王家徽章。这一设计于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时开始使用,在第一与第四节为英格兰王家徽章,第二节为苏格兰王家徽章,第三节为爱尔兰徽章。在苏格兰使用苏格兰占先的版本(见右)。
英国君主的官方旗帜为王家旗,上为王家徽章。只有在君主驾临的建筑和车船上才能悬挂此旗帜[128]。当一名君主死亡,下一名君主立刻继承其位,由此王家旗永不降半旗[129]


英国王家旗:君主的官方旗帜

英国王家旗:在苏格兰使用的版本
当君主不在时,白金汉宫温莎城堡桑德林汉姆府悬挂英国国旗,在苏格兰荷里路德宫巴尔莫勒尔城堡则悬挂苏格兰王家旗[128]


英国国旗

苏格兰王家旗


参考文献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伊麗莎白一世(英语: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于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兰爱尔兰女王,是都铎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君主。她一生未婚,因此有“童贞女王”(The Virgin Queen)之稱,亦稱“荣光女王”(Gloriana)、“賢明女王”(Good Queen Bess,或直譯“好女王貝絲”[註 1])。在她之前的都鐸王朝君主順序是亨利七世亨利八世爱德华六世和她的異母姊瑪麗一世

伊丽莎白是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个妻子安妮·博林的女儿。但在她两岁八个月的时候,生母安妮·博林即被父親处死。安妮与亨利八世的婚姻被宣布无效,伊丽莎白被剥夺王室称号。她的同父异母弟弟爱德华六世继承了王位直到1553年駕崩,他无视他的两个同父异母姐姐及當時的法律规定,伊丽莎白和罗马天主教徒玛丽,而把王冠传给了简·格雷夫人。爱德华的遺願並沒有成功,玛丽赶走了简·格雷夫人,当了女王。

1558年,伊丽莎白接替她的同父异母姐姐而成为女王,聲稱要在優秀顧問的帮助下治理國家[1]。她非常信任一群以威廉·塞西尔,布鲁斯·伯利為首的顾问官们。女王上任後首先采取的行动之一就是建立一个新教英格蘭教會,她成为该教会最高领袖,實施宗教和解。人们原以为伊丽莎白会结婚生子,以延续都铎王朝。但她没有,尽管有很多人追求她。随着她的年龄渐长,伊丽莎白因为其未婚而变得知名。当时有不少人通过画像,游行和文学作品讴歌她。

在国家管理方面,伊丽莎白比她的父亲和姐姐更加温和[2]。在宗教方面她相对宽容,避免了大规模的处死民众。1570年,教皇頒布《逐出令》,不承認伊莉莎白的統治合法性,並煽動他的臣民反對她。此后发生了几次威胁她生命的阴谋事件,但每次都被她的大臣掌管的秘密网络击败。伊丽莎白在外交方面非常谨慎,小心的周旋于当时的强国法国西班牙之间。伊莉莎白对于沒有把握及投資報酬率低的戰爭通常不會全力投入,像是對于荷兰法国,以及爱尔兰等没用的。到了1580年代中期,英国已经无法避免与西班牙的战争。1588年,英國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这成为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軍事胜利之一。

伊丽莎白的在位時期称为伊丽莎白时代。一些历史学家把伊丽莎白描述为脾气不好而且优柔寡断,靠运气成功的统治者[3], 在她统治的后期,出现一些严重的经济和军事问题,削弱了她的受欢迎程度。伊丽莎白被认为是有魅力的演员,时代的倖存者,那时政府的作用微弱而且有限,她同 时代的其他君主,如苏格兰的玛丽,因为被国内问题困扰,削弱了自己的王权。这种情况下,在经历了她姐姐短暂的统治后,她历经44年的统治为英国提供了宝贵 的稳定,并形成了国家認同[2]

她即位时英格兰处于内部因宗教分裂的混乱状态,但她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而且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后,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英格兰文化也在此期间达到了一个顶峰,涌现出了诸如許多著名的人物,包括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克里斯托弗·马洛班祖明·约翰逊桂冠诗人愛德蒙·史賓賽将史詩《仙后》献给她;海上探险家法蘭西斯·德瑞克爵士在其任內成為第一個環航地球的英國人弗兰西斯·培根爵士發表了他對哲學政治的觀點;沃爾特·羅利爵士汉弗莱·吉尔伯特爵士北美建立英國殖民地。她的统治期在英国历史上称为“伊丽莎白时期”,亦称为“黄金时代”。

伊丽莎白为人谨慎,她的座右铭是“明察无言”(拉丁语:video et taceo)[4]。慎於榮譽的頒發和顯職的授與也是她在位期間的特徵。在將近四十五年裏,在英格蘭只授與八個貴族頭銜:一個伯爵爵位、七個男爵爵位;在愛爾蘭只授與一個男爵爵位。她並將枢密院的成員由三十九人降至十九人,後來再降至十四人。

維吉尼亞州(原來的英國殖民地現為美國的一個)是以她“貞潔女王”的稱號來命名的。

目录
早年生涯

伊丽莎白是亨利八世安妮·博林所生的唯一的孩子,她的母亲未能生育一名男性继承人,在伊丽莎白出生不到三年后被处死。
伊丽莎白1533年9月7日生于格林威治宫,被以祖母约克的伊丽莎白和外祖母伊丽莎白·霍华德的名字命名[5]。她是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第二个活过婴儿期的婚生孩子,她的母亲是亨利的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伊丽莎白的同父异母的姐姐玛丽因为亨利与她的母亲阿拉贡的凯瑟琳的婚姻被宣布无效而失去了合法继承人的地位,因而伊丽莎白甫降生便是英格兰王位的推定继承人,亨利迎娶安妮的目的是希望她为自己诞下一个男性继承人,确保都铎王朝的延续[6][7]。伊丽莎白于9月10日获得施洗,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馬斯·克蘭麥埃克塞特侯爵诺福克公爵夫人多塞特侯爵太夫人分别作为她的教父和教母出席了受洗仪式。

1536年5月19日,伊丽莎白的母亲在女儿只有两岁八个月大的时候被处决[8],阿拉贡的凯瑟琳在此四个月前自然死亡。伊丽莎白遭宣布为非婚生女,并被排除在王位继承序列之外[9]。亨利在安妮·博林被处决11天后迎娶了简·西摩,后者于1537年诞下亲王爱德华后未几去世。爱德华自诞生起便是无可非议的继承人,伊丽莎白在他的洗礼仪式上被安排在侍从的行列中捧着他的洗礼服[10]


由一位不知名的画家所绘制的1546年左右的女勋爵伊丽莎白肖像。
伊丽莎白的首任女家庭教师玛格丽特·布赖恩写道,她是“那样温顺,文雅有礼,和她的身份相称,我一生从未见过这样的孩子[11]。”1537年夏,伊丽莎白被交由特洛伊夫人布兰奇·赫伯特照料,后者直至1545年末或1546年初退休一直是她的女家庭教师[12]。婚后名凯瑟琳·“凯特”·阿什利更为人所知的凯瑟琳·钱珀瑙恩于1537年获任命为伊丽莎白的女家庭教师,她一直与伊丽莎白保持着友谊直至1565年去世,其后布兰奇·帕里接任她为内宫首席仕女[13]。钱珀瑙恩教给伊丽莎白四种语言:法语、弗拉芒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14]。至1544年威廉·格林德尔成为她的导师,伊丽莎白已经能够书写英语、拉丁语和意大利语。在格林德尔这位有才能又干练的导师的教导下,她的法语和希腊语水平又有了提高[15]。格林德尔于1548年去世后,伊丽莎白又师从罗杰·阿斯卡姆,后者是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教师,认为学习应该令人愉悦[16]

至她的正规教育于1550年结束时,伊丽莎白成为她那个时代受过最好教育的女性之一[17]。在她行将就木之时,除了上文提及的语言以外,伊丽莎白还被认为会说威尔士语康沃尔语苏格兰语爱尔兰语。威尼斯大使曾于1603年说她“驾驭[这些]语言是如此之好,以至于好像每种语言都是她的母语[18]。”历史学家马克·斯托尔表示,她的康沃尔语可能是日后成为财政大臣的枢密院室王室侍从官威廉·基利格鲁教给她的[19]

托马斯·西摩

伊丽莎白从法语翻译的《罪恶灵魂的镜子》于1544年送给凯瑟琳·帕尔。代表“Katherine Parr”的字母组合KP的刺绣封面被认为是伊丽莎白的作品[20]
亨利八世于1547年去世,伊丽莎白的九岁的同父异母的弟弟爱德华六世成为国王。亨利的遗孀凯瑟琳·帕尔旋即嫁给休德利的托马斯·西摩,后者是爱德华六世的舅父和护国主第一代萨默塞特公爵爱德华·西摩的弟弟。这对夫妇将伊丽莎白带进他们位于切尔西的家中。伊丽莎白经历了情感危机,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对她的此后的生活造成了影响[21]。托马斯·西摩年近四十,但拥有魅力和“强大的吸引力”[21], 吸引了14岁的伊丽莎白同他一起嬉笑玩闹。这些嬉戏包括他穿着睡衣进入她的卧室,挠她痒痒,拍拍她的屁股。帕尔非但没有正视丈夫这一问题,反而参与了丈夫 不合时宜的活动。她两次和丈夫一同搔伊丽莎白的痒处,有一次抱住伊丽莎白,她的丈夫则把伊丽莎白身上穿的黑色的长袍“剪个粉碎[22]。”然而,帕尔发现两人拥抱后,结束了和他们的这种嬉戏[23]。1548年5月,伊丽莎白被打发走了。

然而,托马斯·西摩继续策划控制王室成员,试图让自己担任国王的师保[24][25]。帕尔于1548年分娩后死去,他再次向伊丽莎白献殷勤,打算和她结婚[26]。他以前对伊丽莎白的行为细节暴露后[27],他的哥哥和国王的枢密院给了他的最后一击[28]。1549年1月,西摩因密谋迎娶伊丽莎白和推翻护国主被捕。伊丽莎白住在哈特菲爾德莊園,什么也不肯招认。她的倔强激怒了她的审问者爵士罗伯特·蒂里特,后者报告说,“我的确从她的面孔中看出内疚的神色[28]。”西摩于1549年3月20日被处决。

玛丽一世的统治

玛丽一世安东尼斯·莫尔绘于1554年。
爱德华六世死于1553年7月6日,年仅15岁。他的遗嘱把1543年王位继承法抛在一边,将玛丽和伊丽莎白从继承顺序排除,并宣布亨利八世的妹妹诺福克公爵夫人玛丽的外孙女女勋爵简·格雷为他的继承人。女勋爵简获枢密院正式宣布为女王,但她很快失势,在位九日后即被废黜。1553年8月3日,玛丽骑马胜利进入伦敦,伊丽莎白紧跟在姐姐后面[29]

姐妹之间展现的团结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玛丽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下决心将新教信仰击个粉碎,她命令每个人都得参加天主教弥撒;曾接受新教教育的伊丽莎白不得不在表面上皈依天主教。玛丽于1554年宣布计划与皇帝卡尔五世的儿子狂热的天主教徒西班牙王子费利佩结婚后,她的民望开始减弱[30]。不满情绪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许多人把伊丽莎白视为反对玛丽宗教政策的焦点。

1554年1月和2月,怀亚特的叛乱爆发,但旋即被镇压[31]。伊丽莎白被带到法庭,法庭就她在这场叛乱中扮演何种角色对她进行审问,3月18日,她被关入伦敦塔。伊丽莎白力言自己的无辜[32]。尽管她不太可能与叛军密谋,但其中一些人和她有过接洽。玛丽的密友、卡尔五世的大使西蒙·雷纳认为只要伊丽莎白活着,她的王位就永远不会安全;大法官斯蒂芬·加德纳努力让伊丽莎白受审[33]。包括佩吉特勋爵在内的伊丽莎白在政府中的支持者说服玛丽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饶了她的妹妹。相反,5月22日,伊丽莎白被从塔转移到伍德斯托克,她在那里由爵士亨利·贝丁菲尔德负责看管下软禁了将近一年。一路上人群欢呼[34][35]


哈特菲爾德莊園旧宅侧厅遗址。伊丽莎白在此得知她的姐姐于1558年11月去世。
1555年4月17日,伊丽莎白被召回宫廷出席玛丽明显怀孕的最后阶段。假如玛丽和她的孩子死了,伊丽莎白将成为女王。另一方面,如果玛丽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孩子,伊丽莎白成为女王的机会将大幅减弱。伊丽莎白很清楚玛丽没有怀孕,再也没有人相信她可以有一个孩子了[36]。伊丽莎白即位似乎已经在握[37]

于1556年继承西班牙王位的国王费利佩,承认了新的政治现实,向妻妹示好。相比在法国长大、与法兰西海豚订婚的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伊丽莎白是更好的盟友[38]。他的妻子于1558年病入膏肓时,国王费利佩派遣费里亚伯爵前去同伊丽莎白会晤[39]。这次会晤是在哈特菲尔德府里进行的,伊丽莎白于1555年10月回到那里居住。到了1558年10月,伊丽莎白已经为她的政府制定计划。9月6日,玛丽承认伊丽莎白为她的继承人[40]。1558年11月17日,玛丽去世,伊丽莎白即位。

登基
25岁的伊丽莎白成为女王,向她的枢密大臣和其他前来哈特菲尔德宣誓效忠的贵族宣布了她的意向。她第一次有记载的演讲采用了中世纪政治神学中君主是“两个身体的结合”的理论:一个是自然身体,一个是政治身体[41]


身着由白鼬缝制的绘有都铎玫瑰图案的加冕礼礼服的伊丽莎白一世。
尊敬的阁下们,自然规律使我为姐姐的去世感到悲伤,责任的重担压在我的肩上,使我感到惊愕。但是,鉴于我自己是上帝所创造,命定要服从他的派遣,我 将服从他的意旨。我衷心希望我在履行赋予我的这个职责、担任上天意旨的执行人时,能得到上帝的帮助。And as I am but one body naturally considered, though by His permission a body politic to govern, so shall I desire you all ... to be assistant to me, that I with my ruling and you with your service may make a good account to Almighty God and leave some comfort to our posterity on earth. I mean to direct all my actions by good advice and counsel.[42]

加冕典礼前夕,她的盛大庆祝游行经过了整个城市,她受到市民真心诚意的欢迎,并受到新教色彩浓厚的演说和圣大游行的迎接。伊丽莎白坦率而亲切的回应得到了观众的喜爱,后者“极为欣喜若狂”[43]。次日,1559年1月15日,伊丽莎白于西敏寺由天主教卡莱尔主教欧文·奥格尔索普加冕并涂抹圣油。她出现在民众面前接见他们,欢呼声和管风琴、横笛、小号、鼓和响铃的演奏声喧嚣[44]。尽管伊丽莎白在英格兰受到对女王的欢迎,但这个国家仍然对国内外的天主教威胁以及伊丽莎白应当嫁给何人感到焦虑[45]

政治
伊麗莎白一世思想敏锐、才华杰出、精明開朗、堅強圆滑,以其开明的政治而著称,她继承了父亲的倔强和虛榮,却不像他那么专横暴戾。她继承了母亲的美 貌和多情,却不像她那么轻率傲慢。她谨慎灵活地处理与议会的关系,在尊重议会的传统权力的同时也保持着国王对议会所拥有的权力,让双方的关系得以交融。同 时,她也会以灵活手段来处理议会与王权发生的矛盾和冲突,甚至妥协以保持王室与议会的继续合作,保持了英国政治的平稳发展。

伊丽莎白44年的统治期间英国宗教分歧的斗争非常强烈,她为了巩固统治,缓和国内外压力采取了对天主教和新教兼容的政策,稳定了政治基础。成功地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而且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后,使英格兰成为強大並富有的欧洲列強之一。1530年代裡亨利八世与天主教决裂,圣公会建立。爱德华六世的短暂统治期间圣公会日益完善。血腥玛丽一世统治期间圣公会失去了其统治地位,罗马天主教复辟。伊丽莎白恢复了圣公会的国教地位,再次立法否定罗马天主教。在伊丽莎白统治的最初两年间她就发布了《最高权威法》(Act of Supremacy)和《1558年单一法令》,规定国王同时是英格兰教会的最高领导人。虽然她试图在宗教极端派之间寻找一条折衷的路来走,但她本人无疑是一个新教徒。

威廉·塞西尔是她政治上最亲密的顾问,她特地为塞西尔创立了柏利勋爵这个爵位。1598年塞西尔死后,他的儿子罗伯特·塞西尔成为伊丽莎白最亲密的顾问,但罗伯特远远不能达到其父亲的能力。她的管理机构中另一个重要人物是弗兰西斯·华兴汉爵士。华兴汉在整个欧洲建立了一个间谍网。他可以保证所有对女王的阴谋都被他所知。

继承人问题
伊丽莎白遭受的争议之一在于她没有生下直系继承人。人們一直以为她將结婚生子。许多人追求她,包括她的前姐夫,西班牙的菲利普国王,以及她的宠臣莱 斯特伯爵。许多人认为莱斯特伯爵是她的爱人。伊丽莎白很明智地迴避他们。几年后,当她的统治巩固,人们越来越清楚,她不会结婚生子了。

遭質問为何她不结婚时,她提到自己在她姐姐统治时期的处境。当时她不但是玛丽最忌讳的人,而且造反者如托马斯·怀特爵士还利用她的名义。因此她明智地认识到,假如她指定继承人,她的地位会被削弱,而且此举將為她的敌人提供誘因,因为他们可以利用继承人来反对她。但若没有了继承人,英格兰就不会在她去世前陷入内战,這一點在1562年她患天花几乎丧生时变得非常明显。在一段时间裏,伊丽莎白曾严肃地考虑过结婚生子。但天主教的丈夫是不可能,而新教的丈夫如莱斯特伯爵,会立刻加剧宫廷内的宗派斗争。无论她选中谁,都不会有好结果。不论她个人的倾向如何,她当时的处境使任何传宗接代的考虑不能得以实现。

她当时有一些可能的继承人選,但伊丽莎白都不予考虑。她的表侄女苏格兰女王瑪莉·斯圖亞特是天主教徒,在她从苏格兰出逃前甚至此后,她一直可能獲選為继承人。玛丽被逐后,伊丽莎白虽然接纳了她,但她将玛丽囚禁起来以確保將不威胁她的地位。玛丽的儿子詹姆士当时还小,在他通過考验前,还不会被納入考量,其他人选也不太可能。伊丽莎白的女伴之一,琴·格蕾的妹妹凯瑟琳·格蕾夫人,因为违背伊丽莎白意愿而结婚触怒了伊丽莎白;凯瑟琳·格蕾的妹妹玛丽·格蕾則是一个驮背矮子。伊丽莎白当时一直希望苏格兰的玛丽一世会昄依新教,并找一个伊丽莎白认为可靠的丈夫,因此她在玛丽在英格兰被囚期间,将她的继承人的问题一推再推。

与此同时,她仍有可能结婚。她曾考虑过在众多法国王子中找个丈夫。第一个建议是比她小20岁的奥尔良公爵亨利(后来的法王亨利三世),当时法王查理九世的弟弟。当这項建议被拒绝后,她还考虑过法王更年轻的弟弟阿朗松公爵弗朗索瓦,但弗朗索瓦的早夭使这个计划也破产了。

1568年,最后一个有资格做她的继承人的英格兰人-凯瑟琳·格蕾夫人去世了,伊丽莎白被迫再次考虑苏格兰女王玛丽。伊丽莎白建议玛丽与莱斯特伯爵 结婚,但玛丽拒绝这个建议。不过这时玛丽的儿子詹姆士已经受了新教教育。1570年法王说服伊丽莎白让玛丽重返苏格兰,但伊丽莎白提出了许多苛刻的要求, 其中之一就是让詹姆士留在英格兰。虽然如此,她的谋士塞西尔仍继续设法帮助玛丽回苏格兰,但苏格兰人拒绝接受这位女王,因此未遂。

伊丽莎白的婚姻和个人生活历来是人们的话题。被称为“童贞女王”并不意味着她终生没有性生活,她在世时就有很多傳聞中的私生子,一般認為,莱斯特伯 爵罗伯特·达德利、埃塞克斯伯爵罗伯特·德弗罗等是她的情夫。但是另一方面,也有传闻说她终身未婚是因为不能生育,甚至有可能因为她有某种性功能上的缺 陷。这一传言源于她执政时期政敌的污蔑,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也抱持这一观点。但至今未发现证据支持这一可能。

宗教宽容的结束
这是
普世圣公宗
一系列的部分

坎特伯里座堂
组织
坎特伯雷大主教
賈斯汀·韋爾比
普世聖公宗主教長會議
兰柏会议
普世圣公宗咨议会
主教教区
主教制

背景及历史
基督教 · 基督教教會
耶稣 · 基督 · 圣保罗
圣公宗历史
聖公宗高派
牛津运动
使徒繼承
聖職 · 大公会议
坎特伯里的圣奥思定 · 比德
中世纪座堂建築
亨利八世 · 英格兰宗教改革
托马斯·克兰麦
廢除修道院
英国国教会
爱德华六世 · 伊丽莎白一世
馬修·赫頓 · 理查·胡克
詹姆斯一世 · 《钦定版圣经
查理一世 · 威廉·勞德
非效忠者分裂
女性神职人员
同性恋 · 溫莎報告

神学
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
基督教神學
教义 · 《三十九教条
神聖卡羅琳
芝加哥兰柏四纲领
聖禮 · 玛利亚 · 圣公会圣人

礼仪和崇拜
公祷书
早/晚禱崇拜
圣餐礼 · 教会年历
正典
说教书
高派教会 · 低派教会
广派教会

圣公宗主题
合一運動 · 修道
祈祷 · 音乐 · 艺术

聖公宗主題頁
正当此时,新任羅馬天主教教皇庇护五世1570年2月25日發表敕命,將伊丽莎白處以逐出教會,这使伊丽莎白无法继续宗教宽容的政策。同时敌人的阴谋也使伊丽莎白非常震怒,廿載以来,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從不願意向伊丽莎白挑战,但此刻玛丽陷入了天主教擁護者的阴谋中。这些阴谋的主谋是安东尼·巴宾顿,其目的是营救玛丽,並使其取得伊丽莎白的寶座,对伊丽莎白来说,这卻是個殲敵良機。1587年伊丽莎白不得已之下,处死了玛丽(据说伊丽莎白并不情愿下这条命令)。

与西班牙的战争
主条目:英西戰爭
伊丽莎白向法国的新教徒亨利四世提供了军队和钱财来让他获得法国王位。在八年战争中,他向荷兰的新教徒奥伦治亲王威廉一世(沉默者)提供军队来让他反抗西班牙的统治。不但如此,1568年弗兰克·德雷克爵士和约翰·霍金斯爵士领导的一支贩奴舰队被西班牙皇家海军重伤后,西班牙的运财舰队不断受到英格兰海盗的劫掠。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决定以玛丽之死为藉口入侵英格兰,来击退英格兰对西班牙在欧洲大陆和在其海外殖民地的挑战。

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向英格兰进发。伊丽莎白不顾各方对于她个人安全的忧虑,在埃塞克斯郡提尔伯里不带卫兵不着盔甲检阅海军,并发表了历史上最著名的演说之一。此后借助地利及天气条件等,英格兰海军击溃了来犯的无敌舰队,伊丽莎白闻讯后只带了六个随从就离开要塞到镇上与她的臣民共同庆祝胜利。

虽然如此,西班牙1589年击败了一个更大的英格兰反击舰队。这场战争一直延续到1604年,双方打了个平手,不论在海上还是在陆上英格兰并未能占上风。从1594年起在爱尔兰还爆发了一场游击战。

伊丽莎白最后几年的宠臣是罗伯特·德弗罗,他是莱斯特伯爵的养子。她甚至原谅了他的一些轻罪,但罗伯特1601年参加了一场暴乱,伊丽莎白不得不将他处死。

与中國的關係
1596年,伊莉莎白一世寫了一封親筆信,派使者約翰·紐伯萊帶給明神宗萬曆帝,信中表達了英中兩國更好開展貿易往來的願望。可惜的是,約翰·紐伯萊在途中遭遇不幸,雖然信件沒有丟失,但卻成了伊莉莎白一世的終身遺憾。此後,信件被大英博物馆收藏。

1986年,中國國家主席李先念邀請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訪華,伊莉莎白二世決定將那封時隔390年的信作為贈禮送給李先念,伊莉莎白二世深情地說:“390年前那封信未能到達你們這個偉大而美麗的國度,今天終於由我本人平安地送到了,我為此感到由衷地自豪。”

逝世
伊丽莎白从未结婚,她的死结束了都铎王朝。在她的晚年,当她不得不确定她的继承人时,她越来越倾向她的表侄孙,被她处死的苏格兰玛丽女王的儿子詹姆士。但她从未正式命名他为继承人。1603年3月24日她死于薩里郡的列治文宫。她被安葬在倫敦西敏寺。她的继承人是詹姆士一世,这位詹姆士当时已经成为苏格兰的詹姆士六世了。此時,英格兰和苏格兰同归一个君主,一个王朝的統治下,开始了不列顛統一进程的第一步──王室联合,但英格兰和苏格兰兩个国家依然保持自己独立运作的政府。她去世50年之後,英国内战爆发了,英国成为了一个短暂的共和国。

英国文化
伊丽莎白时期是英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的文学,尤其是诗歌和话剧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英国对其他大陆的考察,尤其是对美洲的考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同她的父亲,她本人也从事写作和翻译,她亲自翻译了霍勒斯的《诗歌艺术》,一些她生前的演说和翻译作品一直流传至今。她在位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文学伟人如莎士比亚斯宾塞弗朗西斯.培根等,被称做英格兰的文艺复兴

影响和评价
伊丽莎白是英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君主。2002年,在由BBC主持的民众公选的“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 中,伊丽莎白名列第七,超过了英国各地各代所有其他君王。2005年,在历史频道(History Channel)的纪录片《英国最伟大的君主》中,历史学家和评论家们分析了十二位英国君主,并为他们评分(根据六项指数,如军事力量和影响力等,满分为 60分),伊丽莎白赢得了最高的48分[46]

她在位期间是英格兰在近代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政治、军事、经济、金融、文化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她即位后,可以说,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 格兰的统一,而且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后,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在她的领导下英国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开辟了美洲殖民地,改良货币,成 立西班牙公司、利凡特公司、威尼斯公司和东印度公司等伦敦市法團以及伦敦市行业商会所下属的特许公司。她还实施矿山、煤炭、玻璃、盐、铁的垄断,并颁布工 匠法、救济法、流浪乞丐处罚法以促进就业。她在位时期也是莎士比亚、斯宾塞、弗朗西斯.培根等文学伟人辈出的时代,被称做英格兰的文艺复兴

伊丽莎白一世得到民众的普遍怀念与崇拜。她经常在话剧或小说中出现。1971年格兰达·杰克逊拍摄的《伊丽莎白女王》和《苏格兰玛丽女王》深受欢迎。1998年凯特·布兰切特在《伊丽莎白》中扮演女王年轻的时候,茱蒂·丹契在《莎翁情史》中扮演年老的女王。米兰达·理查森在电视连续劇《黑爵士》中表演了一个超现实主义的女王。同性恋先驱昆汀·克利斯普在《奥兰多》中扮演她。本杰明·布里顿在他为伊丽莎白二世的加冕作的歌剧《赞美》中描绘了她与罗伯特·德弗罗的关系。2007年末,电影《伊莉莎白》的续集《伊丽莎白:黄金时代》上映,仍由凯特·布兰切特饰演女王,描述女王登基后的一系列文治武功。

对后来不列颠的统治者来说,伊丽莎白的统治期和当时的许多人物有特别的意义。沃尔特·雷利爵士、德瑞克爵士和马丁·弗罗比舍爵士成为后来的探险家的原型,威廉·莎士比亚克里斯托弗·马洛爵士和弗兰西斯·培根爵士成为后代作家的模范。

伊丽莎白以宽容开明的政治而著称。她谨慎灵活地处理与议会的关系,在议会与王权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进行妥善处置。如1601年,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曾要 求议会通过她所开列的某些商品为王家专卖商品,遭到议会的激烈反对和抨击。此时伊丽莎白一世表扬了议会的行为并进行了自我批评,避免了王室与议会的冲突进 一步升级。可以说,在处理国事上,女王灵活而审慎的政治手腕,保持了英国政治的平稳发展。 在宗教问题上,伊丽莎白虽然以铁腕统治,但同时相对于她在大陆上的对手来说,她给予她的指挥官和顾问们更大的自由。伊丽莎白时期政治的相对开明,也是导致 在宣扬“君权神授”的斯图亚特王朝从苏格兰入主后,英格兰各阶层由于强烈反差而开始追求民主自由等价值,并最终引发英国内战和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民主政权的重要原因之一。

伊丽莎白使英国经济得到了复苏和蓬勃发展。她在位时英格兰对荷兰和北德汉莎联盟的 羊毛交易不断增长,这给国家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伊丽莎白统治初期接受了玛丽留下的三百万英镑的巨债,伊丽莎白、西塞尔和她的其他官员不得不采取极端手段来 限制国家的支出,这些手段有时带来了其他的困难,比如许多士兵(包括抵抗无敌舰队的士兵)很久得不到薪金,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这个情况得到好转。当与 西班牙的战争开始时,英格兰的经济盛况是从亨利七世以来从未有过的。

另一方面,不少历史学家也提出了对伊丽莎白时代的批评。一些现代欧洲历史学家和传记作者开始质疑历来对都铎时代的正面评价(例 如:Somerset, Guy, Haigh, Ridley, Elton)。从军事上来看,伊丽莎白的英格兰并不很成功。虽然西班牙无敌舰队被击败,但这只不过是一场从1585年至1604年持续近20年的战争的开 始。1595年一支西班牙袭击队在康沃尔登 陆,并将该郡的大部分地区投入战火,这是历史上少數次外国军队在英国登陆的事件之一。伊丽莎白的犹疑不決,对军事行动尤其不利。在1589年对西班牙和葡 萄牙的远征中,英军没有携带围攻炮和火炮。但她的小心谨慎是有原因的,也许它们出于长远的考虑:假如没有一个坚实的战略,她不愿英格兰卷入昂贵的、不一定 成功的冒险,因此她不愿在对付强大的军队或舰队作战时浪费珍贵的资源。另外,与西班牙的战争给英格兰的经济重新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尽管伊丽莎白使英国摆脱 了玛丽一世留下的巨债,但从1590年代开始英格兰再次负债。尤其爱尔兰的游击战给英格兰的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它被称为“英格兰国库的漏斗”。伊丽莎白 不得不出售国有地面以及官职。1603年英格兰的债务再次达到三百万英镑,与伊丽莎白统治开始时相差不多。不过詹姆士一世后来在和平时期欠债的速度远超过 伊丽莎白,而伊丽莎白留下的债务并不是无法控制的。

最近对伊丽莎白统治的批评集中在英格兰的非洲奴隶贩卖活动和她在爱尔兰的失策,这个失策严重地影响了英国和爱尔兰的发展。英格兰是在1562年加入跨大西洋的贩卖奴隶的活动的,当时约翰·霍金斯爵士开 始了高利润的偷卖奴隶活动,他从几内亚或其他非洲港口获得他的人类商品,然后将他的俘虏运到西印度的西班牙奴隶市场上出卖。一开始伊丽莎白女王责备霍金斯 参加这样不道德的贸易,但当霍金斯向她显示他的事业的利润后,她很快就改变了她的见解,不仅包庇霍金斯的贸易,而且直接从中得利,甚至为他提供船只和人 员。1570年,伊丽莎白被开除教籍后,对天主教徒的迫害更加剧,使英格兰和爱尔兰民族的关系更加恶化。1594年开始九年战争终于爆发。这场战争和四个世纪后美国在越南战争的 处境相差不多。爱尔兰反抗者使用游击战的手段来消磨和挫败来镇压他们的、装备良好和有训练的英格兰士兵。对英格兰来说,这场战争尤其昂贵,英军受到多次巨 大损失,最后英军不得不采用焦土政策;假如有爱尔兰人被怀疑参加反抗,他就全家被杀,英军烧毁田野,破坏农庄,制造了一场空前的人为大饥荒。

1604年,詹姆士一世在他的第一个命令中向爱尔兰道歉,才结束了这场战争。但这场战争的残酷性使爱尔兰人对英国人的仇恨、敌对和不信任一直遗传至今。

不过,英格兰参加奴隶买卖和对爱尔兰的政策也得按当时的情况来分析看待。虽然伊丽莎白对霍金斯的贸易在道义上予以指责,但她当时面临着三百万英镑的 巨债,霍金斯为她提供的经济来源是她所不能拒绝的。不论如何,英国在伊丽莎白时期的奴隶贸易远小于西班牙和葡萄牙,也小于后来荷兰在17世纪的奴隶贸易。

总体而言,伊丽莎白执政时期的功绩与贡献远抵过负面评价。她使英国在经济、文化、政治方面均得到了极大发展,毫无疑问是英国有史以来最为伟大的君主之一。伊丽莎白一世开创的英国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影子至今仍留在民众的心中,并使她得到持续的怀念与爱戴。

祖先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伊丽莎白二世
编辑
伊丽莎白二世(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现任英国女王,英联邦元首、国会最高首领。伊丽莎白二世于1926年4月21日出生,全称“承上帝洪恩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其他领土和属地女王,英联邦元首,国教圣公会)的捍卫者伊丽莎白二世”。她于1952年2月6日登基,1953年6月2日加冕女王,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2015年9月9日英国当地时间下午5时30分以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成为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打破了英国维多利亚女王63年7个月零2天的时长纪录。[1] 2016年6月,《福布斯》公布,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100名女性,伊丽莎白二世排名第29位。2017年5月4日10时(北京时间17时),英国王室宣布,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亲王2017年秋天将退休,不再参与公共事务。2017年11月20日,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丈夫菲利普亲王迎来结婚70周年纪念日[2] 。

人物生平
编辑
1945年身着中尉制服的伊丽莎白公主
伊丽莎白二世的头衔全称为“承上帝洪恩,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与其属土及领地之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英联邦元首,(基督教)信仰的保护者”,比这更复杂的全称还要在“国教护卫者”后面加上如下头衔:“爱丁堡公爵夫人、梅里奥内斯女伯爵,格林尼治女男爵、兰开斯特公爵马恩岛领主诺曼底公爵最 尊贵的嘉德勋位骑士团领主、最尊贵的巴斯勋位骑士团领主、最古老和最尊贵的苏格兰勋位骑士团领主、最光辉的圣帕特里克勋位骑士团领主、最杰出的圣迈克尔和 圣乔治勋位骑士团领主、最卓越的英帝国勋位骑士团、优异服务勋位骑士团领主、帝国服务勋位骑士团领主、最崇高的印度宝星勋位骑士团领主、最杰出的印度帝国 勋位骑士团领主、英属印度勋位骑士团领主、印度功勋勋位骑士团领主、缅甸勋位骑士团领主、皇家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勋位骑士团领主、英王爱德华七世皇家家庭 勋位骑士团领主、功勋勋位骑士团领主、荣誉勋位骑士团领主、皇家维多利亚勋位骑士团领主、最威严的耶路撒冷的圣约翰医院骑士团领主、加拿大勋位骑士团领 主、澳大利亚勋位骑士团领主、新西兰勋位骑士团领主、巴巴多斯勋位骑士团领主、忠勇勋位骑士团领主、军功勋位骑士团领主、皇家警察功勋勋位骑士团领 主……”等
伊丽莎白二世与历届首相合影
其中“诺曼底公爵”头衔是作为海峡群岛泽西岛根西岛领主时使用的,因为这两个岛屿属于传统的诺曼底公爵领地,根据古代诺曼人禁止女性继承王位的《萨利克法典》,伊丽莎白二世的头衔为“公爵”而非“女公爵。”
她于1952年2月6日即位,到2015年9月9日,已经超维多利亚女王成为英国历史上在位最久君主[1] 。
早年出生
盛装出席的女王
伊丽莎白出生于1926年4月21日,伊丽莎白二世出生在伦敦的外祖父母家中,她的曾祖母是亚历山德拉王后,祖母是玛丽王后。她的父亲约克公爵是乔治五世的第二个儿子,即日后的乔治六世。他当时并不是王位的继承人,当时的王位继承人是爱德华八世。因此伊丽莎白出生时的头衔是伊丽莎白公主殿下,在其母亲约克公爵夫人的督导下在家中接受教育。她的历史老师C·H·K·马丁是伊顿公学校长,除此之外她还学习各种语言(她的法语讲得很流利)。坎特伯雷为她提供神学方面的指点,她一直是圣公会会员。
1936年伊丽莎白的伯伯爱德华八世退位,她的父亲继位为国王,她也立即成为王位的继承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伊丽莎白13岁,她与她的妹妹玛格丽特公主都到苏格兰的巴尔莫勒尔避难。当时有人建议两人应该到加拿大避难,遭到他们母亲的反对:“孩子们不能在没有我的情况下离开,我不能在没有国王的情况下离开,而国王不能在任何情况下离开。”1940年伊丽莎白首次发表了广播,针对的是所有避难中的孩子。
1945年伊丽莎白说服了她的父亲,允许她直接参与协助打赢这场战争。她 参与了一个支援战争的妇女团体,在那里她的编号是第230873号伊丽莎白·温莎二世中尉。这是她第一次与其他孩子共同受训。据说她本人非常喜欢这次经 验,也正是因为这次的经验,使她之后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上学,而不是让他们在家学习。
1947年伊丽莎白首次外访,她与她的父母亲到了南非。在她21岁生日那天她对英联邦和帝国做了广播,宣誓将终身投入到对英联邦和帝国人民的服务中。
大婚加冕
1947年11月20日伊丽莎白与希腊的菲利普亲王结婚。菲利普是伊丽莎白女王的第
女王夫妇
三代表哥,他们的高祖母都是维多利亚女王(菲利普王子在结婚前宣誓放弃希腊王位的继承权,在获得爱丁堡公爵这个头衔之前他没有头衔,就叫作菲利普·蒙巴顿中尉)。这桩婚事非常适合一位即将继承王位的女性,因为她的夫君接受过王室训练,却又不会继任另一国的王位。
婚后夫妇两人居住在伦敦的克莱伦斯宫(Clarence Palace)。他们育有四个孩子(见下)。虽然英国的王朝被称为温莎王朝,夫妇两人同意他们的孩子应该使用蒙巴顿-温莎(Mountbatten-Windsor)作为他们的姓氏。
从1951年起乔治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伊丽莎白开始代替父亲出席在公开场合中。那一年她访问了希腊意大利马耳他(当时菲利普随军驻扎在此)。10月她又访问了加拿大华盛顿
1952年1月伊丽莎白和菲利普又访问了澳大利亚新西兰。2月6日他们在访问肯尼亚时得知伊丽莎白的父亲已经去世。在她继位的那一刻她正在一个树上旅馆中。她的加冕典礼于1953年6月2日在西敏寺(即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
女王任内
加冕女王
女王私人旗帜
在加冕之后伊丽莎白和丈夫菲利普亲王搬到了伦敦市中心的白金汉宫。但是像之前所有的国王一样,伊丽莎白并不喜欢居住在白金汉宫。对她而言,位于伦敦西部的温莎城堡才是她的家。伊丽莎白女王是英国历史上外访最多的国君。1953年至1954年她和菲利普花了半年时间周游世界,她也成为第一个访问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斐济的在位君主。1957年10月她到美国进行国事访问,1959年则又访问了加拿大。1961年她首次访问印度巴基斯坦。她访问过大多数欧洲国家和许多欧洲以外的地区,并经常出席英联邦首脑会议。
在伊丽莎白继位初期有许多人认为一个“新伊丽莎白时期”即将到来。但是事实上她必须面对的英国是一个分崩离析的落日帝国、逐渐衰弱的军事与经济强权和逐渐瓦解中的松散组织英联邦。她不断努力试图保持前殖民地与英国的特殊关系,在一些时候(例如南非)她为保持这种关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伊丽莎白二世全家福
伊丽莎白在宗教、道德标准和家庭事务上非常保守。她对待宗教责任十分严肃,并将她的加冕誓言看得很重。这也是她不太可能退位的原因之一。像她的母亲一样,伊丽莎白女王从来没有原谅爱德华八世选择退位,因为在她看来他抛弃了自己的职责,并迫使自己的父亲负担其这个责任,而这一责任又被视为是缩短其父亲寿命的罪魁祸首。她利用自己的权威阻止了她的妹妹玛格丽特公主嫁给一个离过婚的男人。而多年来她也拒绝承认她的儿子查尔斯与情人卡米拉·帕克·鲍勒斯的关系。
政治上,她的立场则比较模糊,虽然她并非从未在公开场合上表达过她对政治的看法。她与所有政党中的许多政治人物都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一般认为她最喜欢的首相是温斯顿·丘吉尔哈罗德·麦克米伦哈罗德·威尔逊。她最不喜欢的首相当然是玛格丽特·撒切尔。她与前任首相,也是第一位在她继承王位之年出生的首相托尼·布莱尔的关系则相当不错。
1955年
女王只有在那些可能影响到英国统一的议题上公开她的立场。她曾表示支持英格兰苏格兰继续保持统一,因此激怒了一些苏格兰民族主义者。她对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协议》的赞誉也引起了很多联邦主义者的反对。
虽然王室其他成员经常引起许多争议,特别是女王的孩子们在1980年代和 1990年代所经历的婚姻问题,但伊丽莎白二世本人较少引发争议。虽然与过去相比有所放松,但她在公开场合中表现得依然十分正式。由于她在公开场合中不愿 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得英国公众无法对她产生更深的感情。
伊丽莎白二世从来都没有不受到欢迎,至少没有比维多利亚女王在其统治时期更不受欢迎。唯一一次引起公众不满的是在1997年戴安娜·斯宾塞去世后,女王和王室其他成员并没有参加公众悼念活动。这引起许多一般都是亲王室的小报的批评,让英国人觉得王室冷漠、不近人情。
许多人认为,伊丽莎白二世不太喜欢戴安娜,认为她破坏王室。最后由于巨大的公众压力,全体王室成员不得不在王妃的灵柩经过白金汉宫时向它鞠躬。女王也罕见地以电视直播的形式表达对戴安娜去世的哀悼。伊丽莎白二世的这种改变可能是托尼·布莱尔游说的结果。
庆祝大典
1987年
1997年以后伊丽莎白二世就重新获得了之前那种受人尊敬的国家元首之形象。2002年全国为她庆祝登基50年大典,当年她巡游了全英国,对 多个英联邦国家做了国事访问,还出席了多场游行活动与音乐会。6月,数千人聚集在白金汉宫外参加名为“王宫派对”的活动,全英各地的许多音乐家都云集在此 表演。庆祝活动期间王太后却不幸去世。
在母亲和妹妹去世后,她与子女的关系有所亲近。她与媳妇威塞克斯伯爵夫人的关系特别融洽。不过她与儿子查尔斯王子还是很少见面。虽然她不支持王储与卡米拉·罗斯玛丽·尚德的关系,她曾多次公开暗示已经能够接纳卡米拉。另一方面她与孙子孙女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特别是威廉王子扎拉·菲利普斯
身体问题
2003年,一向身体健康的女
克莱伦斯宫
王进行了三项手术。1月她动手术移除了右膝盖破碎的软骨,12月又在左膝盖进行了类似的手术,并又修补了脸部的器官损害。外界曾经猜测这是由于皮肤癌引起的,不过白金汉宫表示女王并无大碍。
最近的一系列手术让人担忧伊丽莎白女王操劳过度,应该多加休息。虽然女王 已经年届80,但她本人已经公开表示无意退位。许多接近伊丽莎白的人说女王不可能自行退位。但是她同意让她的子女负担更多国事活动。她也开始减少外访次数 (一般来说她每年都会做两次国事访问和两次英联邦国家的访问)。但像她的母亲,她只有到身体无法负荷的那天才会停止工作。
公共事业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眼眶湿润
最近几年公众发现伊丽莎白在公众场合表现出更多的情绪。虽然她大多数时候还是保持国君的庄严形象,但她开始在公众场合微笑,并在为“9·11事件”死难者举行的西敏寺悼念会上流泪。
2007年,伊丽莎白二世的专用频道在短片分享网站YouTube启播,除播放多辑王室珍贵片段外,更首次在网上播放女王的圣诞文告,纪念她首次发表电视圣诞文告50周年。白金汉宫表示,女王开创先河,上载片段到网站,是希望将讯息传递给更多人,拉近和年轻一代的距离。
永不退位
皇室母子
2008年,英国王室高级消息来源称,82岁的女王已经改变了“永不退位”的承诺,她计划在2013年自己87岁时正式退位,从而将王位传给 查尔斯。王室消息来源称,伊丽莎白二世已经告诉查尔斯,她准备让他提前成为英国国王。但伊丽莎白二世本人尚末证实这一点,亦有外界对女王将会退位的说法抱 有怀疑。而白金汉宫发言人则表示伊丽莎白二世过去一直表示,她不会退位,她的这一观点并没有发生改变。但至今伊丽莎白二世也未退位。
2010年伊丽莎白二世要求加薪
伊丽莎白二世与戴安娜王妃在一起
,以填补皇室600万英镑的财政赤字。据悉,这是她20年来第一次要求加薪。2012年6月2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迎来登基60周年纪念日,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在位超过60年的君主。
2012年6月27日伊丽莎白二世访问北爱尔兰期间与前爱尔兰共和军高级将领、北爱现任第二部长马丁·麦吉尼斯会面并握手。而爱尔兰共和军在1998年北爱尔兰和平协议签署前曾进行了长达30年的反抗英国统治活动,造成数千名英国士兵和平民死亡,其中包括女王表亲路易斯·蒙巴顿勋爵。
出国访问
伊丽莎白二世于1986年第一次访问中国,她也是
女王1986访华登长城
第一个访问中国的英国君主。
伊丽莎白二世作为英格兰教会的最高领导,她还在1961年以英国君主的名义第一次访问了梵蒂冈
仅1953-1992年间,伊丽莎白二世访问过的国家就已超过40个。
伊丽莎白二世在1986年对澳大利亚访问的时候留下了一封关于维多利亚女王大厦的神秘书信,不过她告诉悉尼市长,信要等到2085年的时候才能公之于众。
出席内阁
伊丽莎白二世和首相卡梅伦
2012年12月18日,平日不公开发表政治观点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参加内阁会议,她成为百年来和平时期出席政府内阁会议的第一位英国君主。
伊丽莎白二世在唐宁街首相府出席会议时,坐在平时首相坐的椅子上,当日内阁讨论的首项议题则是有关改变英国王室继承法、允许女孩继任国家元首的建议。
出席奥运
伊丽莎白二世盛装出席2012伦敦奥运会
英国当地时间2012年7月27日晚,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伊丽莎白二世出席[3] 。伊丽莎白二世与扮演007詹姆斯·邦德丹尼尔·克雷格配戏。007接受女王邀请,到女王的家白金汉宫接受新的任务[4] 。之后,007与女王一起登上直升飞机,乘飞机穿越整个伦敦[4] 。他们穿越了伦敦眼伦敦塔等建筑物,最终来到来到伦敦碗上空[4] 。伊丽莎白二世和007一起突然一跃而下,打开降落伞,缓缓下降到伦敦碗[4] 。全场一阵惊呼,皇室包厢中伊丽莎白二世突然出现[4] 。
胃病入院
当地时间2013年3月4日,在经过一天的治疗后,伊丽莎白二世离开医 院,返回白金汉宫休养。当伊丽莎白二世从位于伦敦市中心的私立爱德华国王七世医院走出、步向在旁等候的豪华座车时,看起来气色不错且面带笑容。据悉,伊丽 莎白二世3日下午因肠胃炎入院治疗,这是87岁的女王十年间首次入院。
88岁生日
2014年4月21日,伊丽莎白二
最新肖像
世迎来88岁生日,英国王室公布了伊丽莎白二世的肖像照。
王室公布的这张黑白肖像照是上个月在白金汉宫拍摄。照片上,伊丽莎白二世戴着三串式的珍珠项链,露齿微笑,衣服是由一个已经服侍她十多年的贴身助理和御用服装师打点。
伊丽莎白二世的最新肖像照是一项名为“英国就是非凡”的政府计划委托拍摄,这项计划目的在推展英国贸易、观光、投资与教育,女王无疑是英国的最佳形象特使,估计每年可以替英国吸收5亿美元观光外汇。[5]
90岁生日
2016年4月21日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将迎来90岁寿辰,英国皇家邮


英女王90大寿四世同堂(5张)

政发布了一张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英国皇室家

族四世同堂。[6-7]
照片中,乔治王子微笑着站在一摞泡沫板上,拽着爸爸威廉王子的手,在他的左侧,则是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和查尔斯王子:英国王室的第41、42和43任继承人向第40位继承人致敬。
拍摄本张照片时遇到了很多挑战。首先日期很难定,因为女王实在太忙了。其次,地点也很难选。摄影师最开始挑选在白金汉宫的黄色会客厅进行拍摄,但是由于权力意味过重而放弃。最后选择了照片中的白色会客厅,并传达出君主的意义在于传承和稳定的意味。[6-7]
富可敌国
女王近照
国外主流媒体评估认为女王的名义资产总值约228亿英镑。英国王室可以安居全球财富榜的前二十位,与《福布斯》双周刊所测算的迈克尔·布隆伯格和“脸书”社交网站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的资产规模相当。白金汉宫表示,王室不动产管理局投资并管理着英国王室的财产,其资本估值自2005年已经翻了一倍还多,达228亿英镑。
虽然富可敌国,女王的生活却相对节俭,几年来在公开场合并未频繁更换新衣服。[8]
“纳粹礼”风波
英国《太阳报》2015年7月17日夜独家刊发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80多年前行“纳粹举手礼”的照片,遭英国王室严词谴责。王室发言人称,女王家人照片被《太阳报》利用并误导,实在令人失望。
这张黑白照片截取自一段1933年的视频,该视频时长17秒。当时,伊丽莎白二世年仅7岁,她和伯伯爱德华八世、妹妹玛格丽特公主以及母亲一起在巴尔莫勒尔堡的花园玩耍。母亲举手行礼,伊丽莎白二世效仿,举手三次。爱德华八世加入,教伊丽莎白和玛格丽特如何正确行礼。

英国《每日邮报》说,在照片拍摄的1933年,纳粹头子阿道夫·希特勒正在德国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远未发生,人们通常会把“举手礼”视作对德国的敬意。而现在,89岁高龄的伊丽莎白二世不可能不明白这一手势意味着什么。
英国王室随即回应称,大多数英国人会以现在的感受看待这张80多年前的老 照片,但这只是一张家人玩闹的普通照片,照片中的人们根本不会预料到后来的事态演变。一名王室消息人士称,“女王当时年幼,完全无辜……女王及其家人在战 时致力于国家利益,她即位63年来为国家和民众付出的一切,人们有目共睹。”
历史学家詹姆斯·霍兰德认同王室表态。霍兰德说:“我敢说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没有一个孩子没拿‘举手礼’开过玩笑,这(女王一家也这样做)说明他们是和我们一样的人。一些网友也予以声援。乔希·库克说:“可怕的新闻。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任何人都不可能知道纳粹的行径。”[9]
白金婚纪念日
2017年11月20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丈夫菲利普亲王迎来结婚70周年纪念日。女王夫妇不举行公众庆祝活动,而是在温莎城堡举办王室私人晚宴,邀请亲人共同庆祝他们的“白金婚”。
根据安排,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在当天下午鸣钟3个多小时以庆祝这一盛事。1947年11月20日,21岁的伊丽莎白公主和26岁的远房表兄菲利普正是在这座教堂举办了盛大婚礼,当时全球超过2亿人通过新闻广播收听了婚礼实况。
为纪念女王“白金婚”,英国皇家邮政将于纪念日当天发行一套6枚邮票,民众可通过这套邮票重温女王订婚、婚礼和蜜月行的照片;白金汉宫也在纪念日前夕发布了一张女王夫妇在温莎城堡的最新合影。[2]
家庭成员
编辑
乔治六世与伊丽莎白王后
父亲:乔治六世(已故)
英国温莎王朝(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国王,因"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哥哥爱德华八世退位,而继承王位。二战时,克服口吃顽疾,在电视上完成精彩演讲,鼓励英国民众对德宣战。
母亲:伊丽莎白·鲍斯-莱昂(已故)
是英国格拉姆斯勋爵的女儿,也是英国1714年以后,第一位非德国裔王妃。长寿达102岁高龄,2002年才与世长辞。一直是女王背后的精神支柱,给女王提供建议。
丈夫:菲利普亲王(2017年秋季退休)
女王与丈夫菲利普跨越70年
英国三军最高统帅,原名菲利普蒙巴顿,德国/丹麦裔希腊王子,为了女王甘愿放弃希腊王位,改用温莎为姓氏。年轻时身高接近190,爱好运动,出访各国常有惊人语录。他的舅舅为英国的路易斯·蒙巴顿将军。
长子:查尔斯王子
威尔士亲王,英国王位第一继承人,同时也是英国历史上等待王位最久的王储。
其它子女:约克公爵安德鲁王子,威塞克斯伯爵爱德华王子安妮公主
安德鲁王子参加过马岛战争并获得军功
女王与长子查尔斯、儿媳戴安娜在一起
儿媳:戴安娜·斯宾塞(已故)
爱德华·斯宾塞伯爵的小女儿,英国第一位平民王妃,身高1米78,和查尔斯王子的世纪婚礼和时尚的打扮引领潮流,同时积极参加公共事业。与查尔斯王子离婚后,不幸车祸去世。
卡米拉·罗斯玛丽·尚德(康沃尔公爵夫人)
长孙:威廉王子
剑桥公爵英国第二顺位王位继承人,查尔斯和戴安娜的长子,身高192,因高大英俊,爱笑亲民,没有负面新闻而人气旺盛。深得女王喜爱。



女王全家福(1997年)(2张)

长孙媳妇:凯特·米德尔顿
平民王后,身高1米76,和威廉王子复制了公公婆婆的世纪婚礼,民众支持率很高。
曾孙:乔治·亚历山大·路易斯王子
曾孙女:夏洛特公主
次孙:亨利王子
其他孙辈:
安妮公主子女:扎拉·菲利普斯彼得·菲利普斯
安德鲁王子子女:比阿特丽斯公主尤金妮公主
爱德华王子子女:路易丝·爱丽丝·伊丽莎白·玛丽,塞文子爵詹姆斯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