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一抵加,手指甲脚趾甲就开始起皱,然后新长的和原来长的就有个分水岭。原来长的就显得老旧,新的就像下一代,总之像是旧甲脱离,下面新长新甲出来一样。这个可能是她太小,所以对于环境非常敏感,在身体表征上也显现出来。
这个敏感,使我担惊受怕,受尽折磨,精力大量透支耗损。
抵加一年,她有三次大的生病。
第一次是2013年一月左右的肺炎,那也是个小孩多病的季节,我开始看她感冒咳嗽,给她吃些带来的中成药,做些按摩,但咳嗽越来越重,只好去看,居然已转肺炎。因为拖了一段,她的耗损和我的耗损都不小,而且给了我很多惊吓。
加拿大的病菌和病症表现真的和国内不同,而且她的体质似乎适应起来不容易。
倒是加拿大的药确实还不错,不输液不打针就吃了10天抗生素阿莫西林就好了。现配的液态药。
第二次是9月底10月初吧,突发的尿频令我实在是蒙头蒙脑,更奇怪的是医生化验了说没有感染,因此也没有药,也不明原因。
急诊医生让我们等待,等了一两个小时,又叫来了三位儿科大夫,结果还是一通问,然后同样没有结论,让我们回去观察,过两天再来。可是她明明严重得根本不能上床,只能坐在儿童马桶上睡着。忧虑煎心实在是不堪回首。
倒是中医的朋友给了点良好的建议,而家园网友也给了很多提示,使我知道基本是刚上kindergarten换环境的心理因素,加上曾经憋尿,而且给了很多建议,让我心下大慰,也有计可行。总之人生路上得到无数人的帮助,总是惭愧自己无能多给别人帮助,受比施多。
因为知道他们无计可施,而且孩子过了两天也缓解、好转,我干脆就没去医院了,实在受不了那折腾。
第三次,是11月份的流感。一开始打完流感疫苗两天后发烧(一直没搞清楚这二者有没有关系,但医生一直否认有关系)。这次我吸取教训,早早去看,clinic的医生没有验血,直接给判断为细菌性感染的扁桃体炎,跟上次肺炎一样,开了10天的液态阿莫西林。
没想到吃了几天,越来越重,每天高烧到39度6以上或者40度,令我焦虑异常。只好再去看,医生开了验血拍片,但结果第二天才出来,期间继续吃阿莫西林。
第二天,我们要求医生帮转到医院,先来了一位年轻女大夫,问得极其详细,不像clinic,几秒钟看完了,基本不问也不听,大笔一挥就打发。这次她问了耳朵眼睛食欲大小便呕吐腹泻精神状态发烧程度家人情况……然后告诉我,吃阿莫西林应该是不对的,这是病毒性流感,不是细菌性感冒。但病毒性感冒没有药,回去休息喝水,有危险迹象再来医院,没有就会自己好。非常明显,感觉这判断是靠谱的。
后来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大夫,他又细细问了一遍,用了不同的表述,大体的结论跟前者一样。我不放心,就追问女大夫,他这意思就是跟你的判断一致,对吗?他们俩都笑着表示是一致的。
虽然没有药,总算是正确诊断了,直觉这次的诊断是没问题了。
当然这次他们有了前面误诊的参考,有了验血拍片的结果,但我认为最最主要的,是这次的两位医生至少是把孩子当病人了。
回来只好继续衣不解带地照顾,总之是,一共10天,她才完全恢复。高烧了6天左右。期间多次往返医院和诊所,不是一般的折腾。
她高烧期间,我连续多夜几乎未睡,以至于一再挑战自我极限。但并不敢叫爱人来顶替,哪怕一两小时。因为多年前儿子曾经类似的流感叫他顶替一段时,他兀自呼呼大睡数小时,既不测体温,也不了解情况,更不要说给退烧药什么的,一旁的儿子发着高烧盖着厚被,把我吓着了。
这三次的经历大概是最刻骨铭心的了,也是导致我体力透支的最重要的原因(第二重要的大概是越洋和两次搬家的折腾),期间多次感觉惊心惊魂。
但愿今后不会这么折腾了。大概小家伙体质、年龄对于适应加拿大确实不容易。
加拿大的医疗真是一言难尽,难以评价。有好有坏吧,不论医生还是医院。
但每次医院急诊的等待真是让人非常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