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然很贊同詹爸爸的著急, 但我也很想提醒詹爸爸的是--其實很多為人父母者也是人, 有弱點也有侷限; 閣下在家園網持續記錄小寶成長, 就是機會教育, 讓越來越多自閉症孩童的中國移民家庭在這樣開放的平台上討論, 辯證, 取得資訊, 做出正確的決定. 要知道, 不少家長長久在黑暗孤立中摸索, 是非常欠缺這種管道或資源的.
自閉症孩童最明顯的特徵大多是認知發展期開始越來越清楚, 大約要在一歲多以後; 如果並未伴隨其他外顯症狀, 只有最親近孩子的照顧者如父母, 才能偵測出來. 當父母真正確認孩子的症狀, 又多經歷(1)震驚/憂慮/絕望/拒絕 (2)憤怒/否認 (3) 無力並祈求/許願 (4)終於接受後產生的沮喪自責 (5)調適後逐漸接納並欣賞孩子的特質...等五個階段. 如果社群及社會資源未曾供應足夠的教育資訊及醫療服務資源, 不少父母承受來自家庭/經濟/社會評價等壓力, 幾乎與PTST(創傷後症候群)相同; 中國家庭目前又多獨生子女, 受傳統觀念束縛, 生養自閉症兒的父母, 真正是情何以堪. 因此, 以我所知道的個案, 對家長其實不忍深責.
其實, 早期涉入自閉兒行為治療當然重要, 但是社會資源對這些特殊孩童及家庭的挹注, 更是需要; 因此, 我不敢輕看樓主的努力, 在資訊交換分享如此快速的數位時代, 我們需要更多像樓主一樣投入資訊分享的先行者, 以改善社會資源分配, 幫助這些孤立無助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