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闭症,很多家长让我着急

智力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能上大学的也正是所说的high function的这些孩子,所以这些都是不能割裂来看的。我看的资料是说一般低功的还是呆在家里的,高功的也只是少量能上大学甚至工作,跟他们孩童时受的training有关。
反过来,低功的可能train起来的难度的也更大。
“高功的也只是少量能上大学甚至工作,跟他们孩童时受的training有关。”是这样的~不容易~
 
来自香港的温哥华本地移民陈士鸿?也是一位自闭症孩子的父亲,他亲撰的《岑岑的世界》也和楼主詹先生一样详细纪录了孩子从孩提时代到成年以后的全过程,建议有自闭症儿童的家长们可以一读此书。
 
《崙崙的世界》
家有患自閉症兒童,是令人十分苦惱的事情。由於自閉症兒童缺乏溝通技巧和語言表達能力,家長要無時無刻給予照顧,且是一生一世的。對於這些家長來說,這「旅程」十分艱辛,很需要家人、朋友及其他人的體諒和支持。

中僑出版部發行了由陳士弘所撰寫的《崙崙的世界》一書。該書輯錄了作者以筆名亞南自2003年起,在中僑互助會月報《松鶴天地》內「崙崙的世界」專欄發表文章共119篇,內容是他照顧患自閉症兒子崙崙的心路歷程。此書可以讓讀者加深對自閉症的認識,及喚起讀者對患者與其家人的關心和支持。

此書作者患上肝癌多年後, 於2012年12月接受換肝手術,他夫婦倆長期照顧崙崙的艱辛,實令人佩服。

《崙崙的世界》一書得以於2013年4月面世,是由於獲得社會大眾的慷慨支持。由於缺乏出版經費,中僑出版部曾在《松鶴天地》及透過電台、電視等媒體,向公眾透露出書的計劃,並呼籲大家捐款支持,反應非常熱烈,個多月便籌到足夠經費,實在令人感動。
每本訂價加幣 $15.00
 
我當然很贊同詹爸爸的著急, 但我也很想提醒詹爸爸的是--其實很多為人父母者也是人, 有弱點也有侷限; 閣下在家園網持續記錄小寶成長, 就是機會教育, 讓越來越多自閉症孩童的中國移民家庭在這樣開放的平台上討論, 辯證, 取得資訊, 做出正確的決定. 要知道, 不少家長長久在黑暗孤立中摸索, 是非常欠缺這種管道或資源的.

自閉症孩童最明顯的特徵大多是認知發展期開始越來越清楚, 大約要在一歲多以後; 如果並未伴隨其他外顯症狀, 只有最親近孩子的照顧者如父母, 才能偵測出來. 當父母真正確認孩子的症狀, 又多經歷(1)震驚/憂慮/絕望/拒絕 (2)憤怒/否認 (3) 無力並祈求/許願 (4)終於接受後產生的沮喪自責 (5)調適後逐漸接納並欣賞孩子的特質...等五個階段. 如果社群及社會資源未曾供應足夠的教育資訊及醫療服務資源, 不少父母承受來自家庭/經濟/社會評價等壓力, 幾乎與PTST(創傷後症候群)相同; 中國家庭目前又多獨生子女, 受傳統觀念束縛, 生養自閉症兒的父母, 真正是情何以堪. 因此, 以我所知道的個案, 對家長其實不忍深責.

其實, 早期涉入自閉兒行為治療當然重要, 但是社會資源對這些特殊孩童及家庭的挹注, 更是需要; 因此, 我不敢輕看樓主的努力, 在資訊交換分享如此快速的數位時代, 我們需要更多像樓主一樣投入資訊分享的先行者, 以改善社會資源分配, 幫助這些孤立無助的家庭.
哪么自闭症究竟是属于生理性的?还是心理性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呢?
 
自闭症的治愈率是多少?我曾经看过一部日本影片,讲述一个日本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得了自闭症的故事。哪么人不光在童年时期,也可能在成年时期罹患自闭症吗?
 
《崙崙的世界》
家有患自閉症兒童,是令人十分苦惱的事情。由於自閉症兒童缺乏溝通技巧和語言表達能力,家長要無時無刻給予照顧,且是一生一世的。對於這些家長來說,這「旅程」十分艱辛,很需要家人、朋友及其他人的體諒和支持。

中僑出版部發行了由陳士弘所撰寫的《崙崙的世界》一書。該書輯錄了作者以筆名亞南自2003年起,在中僑互助會月報《松鶴天地》內「崙崙的世界」專欄發表文章共119篇,內容是他照顧患自閉症兒子崙崙的心路歷程。此書可以讓讀者加深對自閉症的認識,及喚起讀者對患者與其家人的關心和支持。

此書作者患上肝癌多年後, 於2012年12月接受換肝手術,他夫婦倆長期照顧崙崙的艱辛,實令人佩服。

《崙崙的世界》一書得以於2013年4月面世,是由於獲得社會大眾的慷慨支持。由於缺乏出版經費,中僑出版部曾在《松鶴天地》及透過電台、電視等媒體,向公眾透露出書的計劃,並呼籲大家捐款支持,反應非常熱烈,個多月便籌到足夠經費,實在令人感動。
每本訂價加幣 $15.00
谢谢你的留言,应该买了认真阅读~
 
自闭症不存在治愈的问题~自闭症相当于是脑损伤~只是能通过训练补救而已~
但是,成年以后的自闭症的发生?又是怎么回事呢?哪个日本高中生发病以前,不上学去咖啡馆独自找陌生人聊天,然后就独自默默的走回家,最后连学也不上了,就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屋子里,不见任何人。父母到点给他送两餐,最后被送进了自闭症治疗中心。
 
但是,成年以后的自闭症的发生?又是怎么回事呢?哪个日本高中生发病以前,不上学去咖啡馆独自找陌生人聊天,然后就独自默默的走回家,最后连学也不上了,就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屋子里,不见任何人。父母到点给他送两餐,最后被送进了自闭症治疗中心。
不存在成年发病的问题~只是,发现的早晚的问题~
 
自闭症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功能倒退。
亲戚的一个孩子十二岁时才开始不能目光对视人,可以跟不大熟悉的人对话,但是不能直接对话,要由亲近的人转述。此前应该没有任何自闭的症状。买东西时候说话没问题。看专家的时候专家的问题他是听着但不直接回答,而是说给亲近的人转述给医生
心理医生也看了,也不觉得是自闭,而是心理问题
 
亲戚的一个孩子十二岁时才开始不能目光对视人,可以跟不大熟悉的人对话,但是不能直接对话,要由亲近的人转述。此前应该没有任何自闭的症状。买东西时候说话没问题。看专家的时候专家的问题他是听着但不直接回答,而是说给亲近的人转述给医生
心理医生也看了,也不觉得是自闭,而是心理问题
12岁了,确实不会是自闭症~
 
哪么自闭症究竟是属于生理性的?还是心理性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呢?
目前越來越多證據顯示自閉症多屬於腦部神經發展的組合症候群, 因為每個個體發展都各不相同, 因此自閉症並沒有一致的行為特徵, 也就是每個人都會不一樣; 這樣不僅增加診斷困難, 更造成治療的挑戰.
因為身心互為所用,自閉症兒也可能發展出生理心理行為等等症狀, 此所以年長的自閉症患者多有更複雜的社會適應困難.
腦部神經發展也不會是一成不變; 許多頭部外傷或生病, 也會影響患者身心及社會行為.
 
过去对这个病一点都不了解,一双鞋引起了对楼主贴子的关注,才知道有这个病的孩子很难,但更难的是家长,加油吧,会好的,又不是绝症。

自闭症能治愈吗

假如把“治好”理解为医学上所指的“治愈”,即患儿不再有自闭症,导致自闭症的大脑生理异常结构完全消失,那么从目前我们所获得的国内外研究与临床信息来看,通过“训练”而“治愈”的自闭症患者几乎可以说没有。但经过坚持不懈的训练矫治,达到能够进行生活自理,甚至是独立生活并展示出良好发展状态的个案是很多。有些自闭症患者在成年后能够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写出来,有的正在上大学,有的从事设计方面的职业,但从专家对他们的评述中,仍能够感觉到他们的举止透出典型的孤独症痕迹,只是这点不再具有将他们与社会生活隔绝开来的障碍力。当然能够达到这一程度的患者虽只是极少数,并且与他们一直得到良好的训练分不开。
 
目前越來越多證據顯示自閉症多屬於腦部神經發展的組合症候群, 因為每個個體發展都各不相同, 因此自閉症並沒有一致的行為特徵, 也就是每個人都會不一樣; 這樣不僅增加診斷困難, 更造成治療的挑戰.
因為身心互為所用,自閉症兒也可能發展出生理心理行為等等症狀, 此所以年長的自閉症患者多有更複雜的社會適應困難.
腦部神經發展也不會是一成不變; 許多頭部外傷或生病, 也會影響患者身心及社會行為.
非常同意你的说法~我的说法有些不准确~有些症状应该说是自闭症孩子常常会有这样的行为~
 
过去对这个病一点都不了解,一双鞋引起了对楼主贴子的关注,才知道有这个病的孩子很难,但更难的是家长,加油吧,会好的,又不是绝症。

自闭症能治愈吗

假如把“治好”理解为医学上所指的“治愈”,即患儿不再有自闭症,导致自闭症的大脑生理异常结构完全消失,那么从目前我们所获得的国内外研究与临床信息来看,通过“训练”而“治愈”的自闭症患者几乎可以说没有。但经过坚持不懈的训练矫治,达到能够进行生活自理,甚至是独立生活并展示出良好发展状态的个案是很多。有些自闭症患者在成年后能够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写出来,有的正在上大学,有的从事设计方面的职业,但从专家对他们的评述中,仍能够感觉到他们的举止透出典型的孤独症痕迹,只是这点不再具有将他们与社会生活隔绝开来的障碍力。当然能够达到这一程度的患者虽只是极少数,并且与他们一直得到良好的训练分不开。
你转的这个说法是比较准确的~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