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家园论坛

Calgary 富裕城市,副食品真贵

原文链接:https://forum.iask.ca/threads/878132/

JHN : 2019-07-31#1
虽然没有省税,但副食品实在贵。相比Montreal,有些菜差不多要贵一倍,芹菜有些店还要用秤称。
著名的大统华,果蔬贵也不是太新鲜。大统华没在QC开起来看来是有原因的。
看看蒙市的世纪、X泰s、X发等等,价格实惠,品种多,还更新鲜,大统华是没有竞争力的。
卡城很好的一点是道路宽阔,交通顺畅,离Banff还近。QC省路况太糟, 天天在修路...

yamiyami : 2019-07-31#2
来温哥华吧,温哥华气候宜人 风景秀丽 夏天菜也很便宜 中国餐馆满大街

风中凌乱的男子 : 2019-07-31#3
虽然没有省税,但副食品实在贵。相比Montreal,有些菜差不多要贵一倍,芹菜有些店还要用秤称。
著名的大统华,果蔬贵也不是太新鲜。大统华没在QC开起来看来是有原因的。
看看蒙市的世纪、X泰s、X发等等,价格实惠,品种多,还更新鲜,大统华是没有竞争力的。
卡城很好的一点是道路宽阔,交通顺畅,离Banff还近。QC省路况太糟, 天天在修路...
感谢分享。只是 蒙特利尔市 天天在修路。别的小城市还是可以接受的

公共郭 : 2019-07-31#4
来温哥华吧,温哥华气候宜人 风景秀丽 夏天菜也很便宜 中国餐馆满大街
菜价便宜三分之一,房价贵一倍,看你怎么选了

卡西北 : 2019-07-31#5
卡尔加里社会环境好,看不到那些烂七八糟的人。

cncba : 2019-07-31#6
蒙城物价是便宜,但中国人读完书就跑了,为什么?

yamiyami : 2019-07-31#7
菜价便宜三分之一,房价贵一倍,看你怎么选了
那么多穷人都好好滴说,挤挤更热闹

公共郭 : 2019-07-31#8
卡尔加里社会环境好,看不到那些烂七八糟的人。
这个我不同意,我当年在卡城,有个女的被奸杀在离我住所不到20米的地方

卡西北 : 2019-07-31#9
这个我不同意,我当年在卡城,有个女的被奸杀在离我住所不到20米的地方
刑事案件当然有。一年至少100来件凶杀案。你当年住哪?路上很少听见嘟喇叭,Costco里看不大见代购抢购,。。。。。

公共郭 : 2019-07-31#10
你当年住哪?
最乱那个区,还有个人早上9点被枪杀在麦当劳停车场

公共郭 : 2019-07-31#11
刑事案件当然有。一年至少100来件凶杀案。你当年住哪?路上很少听见嘟喇叭,Costco里看不大见代购抢购,。。。。。
忽然明白你名字是说你住在卡城西北

cncba : 2019-07-31#12
哪里都有乱七八糟的人,卡尔加里也有。
但卡尔加里人种相对单一,感觉就白人和亚洲人。
黑人,穆斯林相对少很多,那种全身黑袍露两眼睛的更少。
蒙特利尔就丰富多彩,地铁站门口黑人兄弟成天在那里闲逛,
各式各样的穿着,见怪不怪。

卡西北 : 2019-07-31#13
哪里都有乱七八糟的人,卡尔加里也有。
但卡尔加里人种相对单一,感觉就白人和亚洲人。
黑人,穆斯林相对少很多,那种全身黑袍露两眼睛的更少。
蒙特利尔就丰富多彩,地铁站门口黑人兄弟成天在那里闲逛,
各式各样的穿着,见怪不怪。
技术移民多。

sabre : 2019-07-31#14
卡尔加里社会环境好,看不到那些烂七八糟的人。
都让你对西方世界失望了
还好呢
欧 卖嘎的

卡西北 : 2019-07-31#15
都让你对西方世界失望了
还好呢
欧 卖嘎的
问题在于,加拿大式的西方世界一点儿也让我失望。不过好的地方还是要肯定。

jjsheng : 2019-07-31#16
魁省从联邦拿了多少补助?阿省以前每年向联邦交多少钱?

Aidemengdun : 2019-07-31#17
我觉得阿省物价还行,毕竟没有乱七八糟的税

魁省最近才去过,那个红翻天中餐还不错。

cryi7667 : 2019-07-31#18
主要还是最低工资和平均收入比蒙城高不少,导致很多东西贵一些。

BKD1818 : 2019-07-31#19
贵是因为以前石油闹的人钱包鼓,现状再贵就说不过去了。

公共郭 : 2019-07-31#20
卡尔加里对油价太敏感了,我还记的当时油价暴跌所有人都像世界末日的情景

bernardleroi : 2019-07-31#21
蒙城物价是便宜,但中国人读完书就跑了,为什么?


您以为只有中国人跑吗?? 难忘南望王师又一年.....
话说除了F系余孽,各国移民没有不跑的,没有不骂的,英语的就不少人很有牢骚

公共郭 : 2019-07-31#22
您以为只有中国人跑吗?? 难忘南望王师又一年.....
话说除了F系余孽,各国移民没有不跑的,没有不骂的,英语的就不少人很有牢骚
能具体说下吗?福利好物价低不好吗?

bernardleroi : 2019-07-31#23
能具体说下吗?福利好物价低不好吗?

Q *********福利好物价低 ,

本地的外族人,非F系余孽的,有人说好吗?
福利好物价低 ,其实是本地政府极其粹的对自己人的政策,,
您以为是多外族人多好吗。。。他们内心针对非F系的人,包括英语,是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
给好福利,不如给好机会,人人机会平等,能挣钱,要你补助干嘛。。。
本地人粹的一塌糊涂,别的不说吃饭不许说HI/HELLO,只能说BONJOUR。。。这地能好 吗?

公共郭 : 2019-07-31#24
*********福利好物价低 ,

本地的外族人,非F系余孽的,有人说好吗?
福利好物价低 ,其实是本地政府极其粹的对自己人的政策,,
您以为是多外族人多好吗。。。他们内心针对非F系的人,包括英语,是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
给好福利,不如给好机会,人人机会平等,能挣钱,要你补助干嘛。。。
本地人粹的一塌糊涂,别的不说吃饭不许说HI/HELLO,只能说BONJOUR。。。这地能好 吗?
那就让他们独立好了,为什么不干呢?

bernardleroi : 2019-07-31#25
那就让他们独立好了,为什么不干呢?

凭啥让他们独立呀,坚决反对欧洲事妈国,险恶用心干涉加拿大的团结统一,,,,
还有一点,您看看历史,谁和F系文化一起能和平共处。。。。
他们跟谁一起要么被人管着,要么跟人打起来,,一贯如此。。。。。

sabre : 2019-07-31#26
*********福利好物价低 ,

本地的外族人,非F系余孽的,有人说好吗?
福利好物价低 ,其实是本地政府极其粹的对自己人的政策,,
您以为是多外族人多好吗。。。他们内心针对非F系的人,包括英语,是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
给好福利,不如给好机会,人人机会平等,能挣钱,要你补助干嘛。。。
本地人粹的一塌糊涂,别的不说吃饭不许说HI/HELLO,只能说BONJOUR。。。这地能好 吗?
我喜欢魁北克

cncba : 2019-07-31#27
您以为只有中国人跑吗?? 难忘南望王师又一年.....
话说除了F系余孽,各国移民没有不跑的,没有不骂的,英语的就不少人很有牢骚
萨大师怎么划分,他既不是轮子,也不属魁瓜。

sabre : 2019-07-31#28
萨大师怎么划分,他既不是轮子,也不属魁瓜。
萨师傅是一名幸福的楼色

cncba : 2019-07-31#29
萨师傅是一名幸福的楼色
萨大师绝对不是,皇家山独立房,能挖土铺路,
大院子有高低杆,能健身
远胜卡城住地下室的,宇航员和俺。

sabre : 2019-07-31#30
萨大师绝对不是,皇家山独立房,能挖土铺路,
大院子有高低杆,能健身
远胜卡城住地下室的,宇航员和俺。
心态
楼色心态
每天晚上做梦 马伊琍都来

cncba : 2019-07-31#31
心态
楼色心态
每天晚上做梦 马伊琍都来
大师不是一直喜欢打范冰冰的屁股吗,改爱好了。

风中凌乱的男子 : 2019-07-31#32
魁省从联邦拿了多少补助?阿省以前每年向联邦交多少钱?
都是加拿大人嘛……肥水不流外人田

jjsheng : 2019-07-31#33
都是加拿大人嘛……肥水不流外人田
您是魁省?阿省?或其它省的居民?

bernardleroi : 2019-07-31#34
jjsheng 说:
魁省从联邦拿了多少补助?阿省以前每年向联邦交多少钱?

不怕牛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Q 的f系余孽 自己那文化已经英姿飒爽的猪本色了,还非要强加给别人,
浪漫的血色懒猪文化,怎么能教育出优秀的下一代,,只会无限的复制 小猪和黄衫。。。

sabre : 2019-07-31#35
大师不是一直喜欢打范冰冰的屁股吗,改爱好了。
喜欢马伊琍
不喜欢范冰冰

卡西北 : 2019-07-31#36
萨大师绝对不是,皇家山独立房,能挖土铺路,
大院子有高低杆,能健身
远胜卡城住地下室的,宇航员和俺。
大师这种,一看就是成功人士,人生的赢家。不但有钱,而且还有学问。

sabre : 2019-07-31#37
大师这种,一看就是成功人士,人生的赢家。不但有钱,而且还有学问。
表面现象
因为我不花钱 也没什么欲望
热爱学习 是真的 回字的四个写法 我知道三个

cncba : 2019-07-31#38
大师这种,一看就是成功人士,人生的赢家。不但有钱,而且还有学问。

FUNOME : 2019-07-31#39
在两地都生活过,没觉得卡尔加里物价贵,一个只有5%的稅,一个15%,更何况卡城油价便宜太多,此贴纯属无病呻吟贴。

luf_7_6 : 2019-07-31#40
蒙城物价是便宜,但中国人读完书就跑了,为什么?
结婚生孩子又回来了

ccyyyycc : 2019-07-31#41
虽然没有省税,但副食品实在贵。相比Montreal,有些菜差不多要贵一倍,芹菜有些店还要用秤称。
著名的大统华,果蔬贵也不是太新鲜。大统华没在QC开起来看来是有原因的。
看看蒙市的世纪、X泰s、X发等等,价格实惠,品种多,还更新鲜,大统华是没有竞争力的。
卡城很好的一点是道路宽阔,交通顺畅,离Banff还近。QC省路况太糟, 天天在修路...
那为什么x泰x发在calgary没开起来呢?

ccyyyycc : 2019-07-31#42
魁省从联邦拿了多少补助?阿省以前每年向联邦交多少钱?
不用以前,现在也一直交着呢。

luf_7_6 : 2019-07-31#43
那为什么x泰x发在calgary没开起来呢?
人口

ccyyyycc : 2019-07-31#44
那大童话为什么这个人口就可以开两家呢?

sabre : 2019-07-31#45
蒙城物价是便宜,但中国人读完书就跑了,为什么?
好多没跑的
我认识跑的 多半去美国
只有一个去安大略

luf_7_6 : 2019-07-31#46
那大童话为什么这个人口就可以开两家呢?
只开一家要关门,开三家也要关门,只能开2家

jjsheng : 2019-07-31#47
不用以前,现在也一直交着呢。
就是阿省傻呗,自己都那么穷了,还养一帮子白眼狼。

ccyyyycc : 2019-07-31#48
就是阿省傻呗,自己都那么穷了,还养一帮子白眼狼。
阿省也不想啊,但除了脱加也没别的办法。

diredawa : 2019-07-31#49
来温哥华吧,温哥华气候宜人 风景秀丽 夏天菜也很便宜 中国餐馆满大街
地震带

yamiyami : 2019-07-31#50
地震带
人多不怕

Aidemengdun : 2019-07-31#51
只开一家要关门,开三家也要关门,只能开2家
个人认为不是原因。那埃德蒙顿华人更少,怎么会有三家呢?

bernardleroi : 2019-08-01#52
我喜欢魁北克

SABRE大师喜欢 有他 喜欢的道理,

他能接受一个伪善的人群,
能接受一个一成不变的社会,您的子子孙孙在Q 都是低等人群,您接受吗,别说米国/加国英语区不好,华人有脚投票,都投了英语区。。哪里至少您还能混个2等,。。。。Q的法系本来在加就是2等,跟这些F系余孽混,最高也就是3等呀。。。。
能接受一个笑面对你而背后骂街的Q地F系族群,
谁能这样凑合在Q 接受这些呢,,有且仅有F系殖民地来的,要不就是求一口饱饭的难民,要不就是天天吃的撑得F系殖民地权贵
君不见,米国/加国英语区来Q投资的人,哪一个不是牢骚满腹。。。。。不发作只是为了全局的安定团结。。。。。

风中凌乱的男子 : 2019-08-01#53
华人数量是一个因素,但还有一个考量因素是:人口职业构成

sabre : 2019-08-01#54
SABRE大师喜欢 有他 喜欢的道理,

他能接受一个伪善的人群,
能接受一个一成不变的社会,您的子子孙孙在Q 都是低等人群,您接受吗,别说米国/加国英语区不好,华人有脚投票,都投了英语区。。哪里至少您还能混个2等,。。。。Q的法系本来在加就是2等,跟这些F系余孽混,最高也就是三等呀。。。。
能接受一个笑面对你而背后骂街的Q地F系族群,
谁能这样凑合在Q 接受这些呢,,有且仅有F系殖民地来的,要不就是求一口饱饭的难民,要不就是天天吃的撑得F系殖民地权贵
君不见,米国/加国英语区来Q投资的人,哪一个不是牢骚满腹。。。。。不发作只是为了全局的安定团结。。。。。
That's ok

kknd : 2019-08-01#55
都是加拿大人嘛……肥水不流外人田

魁省拿钱的时候就“都是加拿大人、肥水不流外人田了”,然后花钱的时候就是另一套标准了,拿着钱去中东买油,因为“家里人的油脏”。

cncba : 2019-08-01#56
魁省拿钱的时候就“都是加拿大人、肥水不流外人田了”,然后花钱的时候就是另一套标准了,拿着钱去中东买油,因为“家里人的油脏”。
既要当婊子 又要立牌坊
阿省每年贡献一百亿,魁省补贴一百亿,最好独立,经济北朝鲜第二。

bernardleroi : 2019-08-01#57
既要当婊子 又要立牌坊
阿省每年贡献一百亿,魁省补贴一百亿,最好独立,经济北朝鲜第二。

这事别把Q的非F系余孽一起骂了,,这是欧洲事妈国的文化,,,
这句话点睛了, 既要当标致 又要立牌坊,。。。。。
F系的中心文化 ,一个是殖民,一个就是既要当标致 又要立牌坊,。。。。。
如果有其他的大家补充....

风中凌乱的男子 : 2019-08-01#58
淡定。背后必有理由,否则 阿省人民早就不干了,等不到大家发牢骚

gtwdx : 2019-08-02#59
萨大师绝对不是,皇家山独立房,能挖土铺路,
大院子有高低杆,能健身
远胜卡城住地下室的,宇航员和俺。
怎么听着像土拨鼠?:ROFLMAO:

cncba : 2019-08-02#60
怎么听着像土拨鼠?:ROFLMAO:
原来不是有个动画片,土拨鼠的故事,低端人群

Prairie : 2019-08-02#61
楼主怎么不说在卡城买一部苹果手机比蒙特利尔的便宜100?感觉这里很多人提到物价一般都是指吃的,生活中除了吃的很多东西都是要花钱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所谓的便宜食物也仅限于亚洲食品而已,东部的西餐馆,快餐店,西人超市的物价和卡城差不多。

在卡城生活的好处多得是,数都数完,汽油便宜,房屋容易负担,加拿大的walmart,costco,Home Depot,Canadian Tire,Best Buy,The Bay等等大型连锁店基本上都一个价,在卡城买电器,汽车都比东部便宜,网购整个加拿大都一个价,在卡城网购比蒙特利尔便宜10%,比安省便宜8%。说卡城的蔬菜不新鲜有点奇怪,难到卡城人都吃烂蔬菜?我从东部来的,没觉得多伦多的蔬菜比卡城的新鲜多少,多伦多的华人超市和卡城的一样,蔬菜也是时好时坏,大统华的物价本来就比其他的华人超市的物价要高不少,而且品种也少,大统华在大多伦多的华人超市占比也不是很大,卡城也一样,除了大统华卡城还有很多其他的华人超市。

Prairie : 2019-08-02#62
感觉这里没几个人是了解卡城的,卡城的华人超市不是只有大统华,还有很多其他华人超市,卡城除了两家大统华,还有两家lucky,还有联达,新鲜100,香港超市,恒丰,鄭家等等华人超市。

卡城和蒙特利尔的华裔人口相当都是10万出头,卡城的亚裔(华裔,韩裔,日裔,东南亚裔)超过25万,卡城的华裔人口密度在加拿大仅次于温哥华和多伦多,卡城可以说是除了温哥华和多伦多之外最适合华裔生活的加拿大城市。

sabre : 2019-08-02#63
感觉这里没几个人是了解卡城的,卡城的华人超市不是只有大统华,还有很多其他华人超市,卡城除了两家大统华,还有两家lucky,还有联达,新鲜100,香港超市,恒丰,鄭家等等华人超市。

卡城和蒙特利尔的华裔人口相当都是10万出头,卡城的亚裔(华裔,韩裔,日裔,东南亚裔)超过25万,卡城的华裔人口密度在加拿大仅次于温哥华和多伦多,卡城可以说是除了温哥华和多伦多之外最适合华裔生活的加拿大城市。
赞家乡美

Prairie : 2019-08-02#64
赞家乡美
实话实说而已,哈哈!

sabre : 2019-08-02#65
实话实说而已,哈哈!
我喜欢那些喜欢自己家乡的人

cncba : 2019-08-02#66
赞家乡美
两边都住过,蒙城,呵呵,只能说大部分人离开是正确的。小部分人觉得蒙城是家乡。

mctone : 2019-08-03#67
一个是加拿大第二大城市,地处加拿大东部人口经济圈,靠近美国东部都市圈。

一个是加拿大第四大城市,远离各种都市圈,靠把资源翻山越岭卖出去为经济基础。

各有特色,没有可比性。

Prairie : 2019-08-03#68
一个是加拿大第二大城市,地处加拿大东部人口经济圈,靠近美国东部都市圈。

一个是加拿大第四大城市,远离各种都市圈,靠把资源翻山越岭卖出去为经济基础。

各有特色,没有可比性。

加拿大第二大城市,地处加拿大东部人口经济圈,靠近美国东部都市圈. 呵呵! 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自己去找资料,魁北克这个穷省每年从联邦政府那里拿了多少补助,位于北美中心的魁北克混到每年要向联邦政府乞讨上百亿的补助也没有谁了,我们阿省翻山越岭的卖资源,至少我们没给加拿大拖后腿,我们就算经济再差也没拿联邦政府的补助,而且每年还向联邦政府贡献超过200亿,这点位于北美中心的魁北克和阿省的确没有可比性。

mctone : 2019-08-04#69
分析问题时要客观,那种道听途说,或者拿历史老旧资料的人很容易犯错误。

联邦政府本身并不直接产生财富,联邦政府的财政收入来自各个省的贡献。

那么问题的关键是 -- 联邦财政收入的构成比例。有些人不知道,其实加拿大联邦的财政收入的主要构成收入是 Personal income tax 接近 50%, 其次是 Corporate income tax 15%, GST 11.7%, EI premiums 7% 等
https://www.fin.gc.ca/afr-rfa/2018/report-rapport-eng.asp

有正常逻辑常识的人就可以发现,衡量某省向联邦财政的贡献,是与人口密切相关的,因为 Personal income tax, EI premiums, 及部分 GST 都是与人口数量正相关。

2018年 阿省人口 430万, 魁省人口 839万
阿省失业率 6.6% https://economicdashboard.alberta.ca/Unemployment
魁省失业率 5.7% https://www.stat.gouv.qc.ca/salle-presse/communique/communique-presse-2019/mai/mai1910_an.html

一个失业率较高,人口只有魁省一半的省, 其向联邦缴交的 personal income tax, EI premium 会比魁省多?

有人可能说阿省工资较高,但那是3年多前的故事了,一个失业率更高的地方,工资能高到哪里? 有什么产业在支撑?要不要都拿出来晒晒?

相反,魁省这些年工资水平大幅提高,科技、工业、教育、文艺、水电、农业等全面发展,形成美加东大都市圈的重要据点,连接欧洲大陆的枢纽之地。

至于所谓的转移支付,那是因为魁省除了像所有其他省一样向联邦贡献了大笔的税金,还自身承担了很多本省的医疗等开支,因此联邦“退还”部分税金給魁省,这就像大家年底拿到一点政府退税(其实远少于自己交给政府的税金)。

附件


jjsheng : 2019-08-04#70
俺倒是觉得关于阿省的部分道听途说的成分可能大一点。
不过Q省的福利的确比阿省好很多,要好好反思一下都是自己挣来的还是联邦补助的多一些?
Q省对加拿大联邦的成立贡献很大,而且地理位置也很重要,多吃多占也不是不可以,可是不能得便宜卖乖,无限制地一省吃全国。

benho : 2019-08-04#71
分析问题时要客观,那种道听途说,或者拿历史老旧资料的人很容易犯错误。

联邦政府本身并不直接产生财富,联邦政府的财政收入来自各个省的贡献。

那么问题的关键是 -- 联邦财政收入的构成比例。有些人不知道,其实加拿大联邦的财政收入的主要构成收入是 Personal income tax 接近 50%, 其次是 Corporate income tax 15%, GST 11.7%, EI premiums 7% 等
https://www.fin.gc.ca/afr-rfa/2018/report-rapport-eng.asp

有正常逻辑常识的人就可以发现,衡量某省向联邦财政的贡献,是与人口密切相关的,因为 Personal income tax, EI premiums, 及部分 GST 都是与人口数量正相关。

2018年 阿省人口 430万, 魁省人口 839万
阿省失业率 6.6% https://economicdashboard.alberta.ca/Unemployment
魁省失业率 5.7% https://www.stat.gouv.qc.ca/salle-presse/communique/communique-presse-2019/mai/mai1910_an.html

一个失业率较高,人口只有魁省一半的省, 其向联邦缴交的 personal income tax, EI premium 会比魁省多?

有人可能说阿省工资较高,但那是3年多前的故事了,一个失业率更高的地方,工资能高到哪里? 有什么产业在支撑?要不要都拿出来晒晒?

相反,魁省这些年工资水平大幅提高,科技、工业、教育、文艺、水电、农业等全面发展,形成美加东大都市圈的重要据点,连接欧洲大陆的枢纽之地。

至于所谓的转移支付,那是因为魁省除了像所有其他省一样向联邦贡献了大笔的税金,还自身承担了很多本省的医疗等开支,因此联邦“退还”部分税金給魁省,这就像大家年底拿到一点政府退税(其实远少于自己交给政府的税金)。
给你看看加拿大官方的说法
“加拿大联邦和各省的财政部长星期一(12月10日)在首都渥太华召开联席会议。联邦财长莫诺(Bill Morneau)在会上表示,用于减少各省差距的联邦平衡拨款政策至少在四年内会维持原状,当然这并不排除对四年后可能做出的改变进行讨论。
加广版权所有www.rcinet.ca微信:radio-canada
联邦平衡拨款把从富裕省份收的税转拨一部分给经济比较不发达的省份,目的是让居住在不同省份的加拿大人可以享受水平相当的公共服务。今年的联邦平衡拨款为198亿加元,由五个省分享:
爱德华王子岛省:4亿4900万加元
  • 新斯科舍省:20亿加元
  • 新不伦瑞克省:20亿加元
  • 曼尼托巴省:23亿加元
  • 魁北克省:121亿加元
你们魁北克一年要联邦政府从平衡拨款里给121亿。就是因为穷。不给这121亿就维持不了公共服务。而是121亿来源就是从阿省这样的富裕省收来的税。这是加拿大官方新闻机构的说法

mctone : 2019-08-04#72
你的论点大致是 “联邦 給 魁省 的 拨款 很多,而这钱是所谓富裕省 - 阿省 来的”

我的论点是,“联邦 給 魁省的钱,是给魁省的 退税,是从魁省 对 联邦 的贡献中 退还一部分给魁省”。

这是个 Chicken and Egg situation. 理由是
1. 联邦本身并没有钱,财税收入来自各省的省民缴交的税金。
2. 魁省是人口第二大省,根据联邦税收的来源成分 (超过57%直接来自个人: personal income tax, EI premium),合理推算魁省向联邦税入的贡献 大于 阿省。

至于那个平衡拨款,我认为属于“退税”性质,魁省人口多,缴税总额多,自然退的数量显得较多。
参看人口 (2018)
1. Nova Scotia 959K1.245
2. New Brunswick 770K1
3. Manitoba1,352K1.756
4. Quebec8,390K10.896

以New Brunswick 人口数为基数1,魁省人口是 NB 的 10.896 倍,平衡拨款 只是NB 的 6倍。

所以我的观点是:
1. 魁省只是从联邦拿回了一部分自己缴交的税款,而且退税比例相比其他一些省并不高。
2. 在平衡拨款(即退税)前, 魁省对联邦财税的贡献,从人口数量等因素推断,应该在全国不低于阿省。
3. 阿省曾经辉煌过,不过因为较依赖资源价格,历史上就是起起伏伏,没有稳定的经济增长基础。魁省地处美加东经济圈,这个区域长期是美加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连接欧洲大陆的主要据点,纽约,多伦多,华盛顿,渥太华等,这些是地处中西部一隅的城市没法比拟的。

一木一浮生 : 2019-08-04#73
你的论点大致是 “联邦 給 魁省 的 拨款 很多,而这钱是所谓富裕省 - 阿省 来的”

我的论点是,“联邦 給 魁省的钱,是给魁省的 退税,是从魁省 对 联邦 的贡献中 退还一部分给魁省”。

这是个 Chicken and Egg situation. 理由是
1. 联邦本身并没有钱,财税收入来自各省的省民缴交的税金。
2. 魁省是人口第二大省,根据联邦税收的来源成分 (超过57%直接来自个人: personal income tax, EI premium),合理推算魁省向联邦税入的贡献 大于 阿省。

至于那个平衡拨款,我认为属于“退税”性质,魁省人口多,缴税总额多,自然退的数量显得较多。
参看人口 (2018)
1. Nova Scotia 959K1.245
2. New Brunswick 770K1
3. Manitoba1,352K1.756
4. Quebec8,390K10.896

以New Brunswick 人口数为基数1,魁省人口是 NB 的 10.896 倍,平衡拨款 只是NB 的 6倍。

所以我的观点是:
1. 魁省只是从联邦拿回了一部分自己缴交的税款,而且退税比例相比其他一些省并不高。
2. 在平衡拨款(即退税)前, 魁省对联邦财税的贡献,从人口数量等因素推断,应该在全国不低于阿省。
3. 阿省曾经辉煌过,不过因为较依赖资源价格,历史上就是起起伏伏,没有稳定的经济增长基础。魁省地处美加东经济圈,这个区域长期是美加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连接欧洲大陆的主要据点,纽约,多伦多,华盛顿,渥太华等,这些是地处中西部一隅的城市没法比拟的。
自己看看吧,现实是很骨感的

如果你没时间,我简翻译一下

2017财年,阿尔伯塔付给联邦503亿税金,联邦花费后退回285亿,因此阿省实际支付给联邦218亿税费

而实际上,只有四个省最终支付联邦的开支:阿省,安省,bc,萨省

没有魁省

按照人头算,每一个阿省人支付给联邦5147加元,每一个人。

同样按照人头算,每一个魁省人得到1981加元补贴,全部840万魁省人。

个人总结:魁省一分钱联邦税没交,还最终每人获利1981块。地理位置这么好,还过得这么惨,真是不容易呐

部分截自原文:
In 2017, Albertans paid the federal government $50.3 billion in taxes. Albertans received $28.5 billion back in federal spending. In other words, Alberta’s net contribution to Confederation was $21.8 billion during a year of incredible hardship and runaway provincial deficits.

There are only three other provinces contributing to federal coffers in this country — Ontario, B.C. and Saskatchewan. On a per-capita basis, no other province comes close to Alberta in its giving.

Every Alberta man, woman and child contributed $5,147 to the rest of Canada. Ontarians each contributed $1,179; British Columbians, $1,162; and the good folk from Saskatchewan each gave $323.

The rest of the provinces are net recipients from federal largess, aka SAMEO.

Every person in P.E.I. receives the equivalent of $8,747. Nova Scotians each get $7,162 and those from New Brunswick receive $6,442, on a per capita basis.

Manitobans each get $3,242; Newfoundlanders, $2,925; and each and every Quebecker — all 8.4 million of them — received the equivalent of $1,981, making Quebec the overall largest provincial recipient of equalization.

cncba : 2019-08-04#74
自己看看吧,现实是很骨感的

如果你没时间,我简翻译一下

2017财年,阿尔伯塔付给联邦503亿税金,联邦花费后退回285亿,因此阿省实际支付给联邦218亿税费

而实际上,只有四个省最终支付联邦的开支:阿省,安省,bc,萨省

没有魁省

按照人头算,每一个阿省人支付给联邦5147加元,每一个人。

同样按照人头算,每一个魁省人得到1981加元补贴,全部840万魁省人。

个人总结:魁省一分钱联邦税没交,还最终每人获利1981块。地理位置这么好,还过得这么惨,真是不容易呐

部分截自原文:
In 2017, Albertans paid the federal government $50.3 billion in taxes. Albertans received $28.5 billion back in federal spending. In other words, Alberta’s net contribution to Confederation was $21.8 billion during a year of incredible hardship and runaway provincial deficits.

There are only three other provinces contributing to federal coffers in this country — Ontario, B.C. and Saskatchewan. On a per-capita basis, no other province comes close to Alberta in its giving.

Every Alberta man, woman and child contributed $5,147 to the rest of Canada. Ontarians each contributed $1,179; British Columbians, $1,162; and the good folk from Saskatchewan each gave $323.

The rest of the provinces are net recipients from federal largess, aka SAMEO.

Every person in P.E.I. receives the equivalent of $8,747. Nova Scotians each get $7,162 and those from New Brunswick receive $6,442, on a per capita basis.

Manitobans each get $3,242; Newfoundlanders, $2,925; and each and every Quebecker — all 8.4 million of them — received the equivalent of $1,981, making Quebec the overall largest provincial recipient of equalization.
好吃懒做,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货

mctone : 2019-08-04#75
拿一个阿省小报记者的偏颇文章,就当作论据,果然是西部一隅的传统。

2017年的数据老了点吧,阿省应该拿2014年的数据不是更 high?

活在过去的阿省,才是一蹶不振的关键。

一木一浮生 : 2019-08-04#76
小报记者…可数据来源于Statistics Canada data

要不然您再看看这个:https://lop.parl.ca/sites/PublicWebsite/default/en_CA/ResearchPublications/201701E
国会的报告,够权威了么?

截个图:
554037
黄色是revenue,蓝色是expenditure,自己看吧,一目了然

另外我再说一句,2017年的个税是2018年报的,政府收集税款统计数据,再balabala,数据面向公众怎么也得2018年底。
换句话说,现在是2019年中,2018年的数据根本还没出来。
再换句话说,2017年的就是最新数据,不知道老在哪里

jjsheng : 2019-08-04#77
拿一个阿省小报记者的偏颇文章,就当作论据,果然是西部一隅的传统。

2017年的数据老了点吧,阿省应该拿2014年的数据不是更 high?

活在过去的阿省,才是一蹶不振的关键。
这倒是很能表现Q民的心态,阿省你们活该,俺们吃救济有理。

mctone : 2019-08-04#78
阿省过去若干年,对加拿大做过一些贡献,这个是事实。

魁省人口多,尤其是老年人和小孩子比例较高,所以近些年获得了一些联邦拨款,这个也是事实。
但魁省老年人年轻时,对加拿大联邦缴税时,阿省经济未必如近年那么好。

此外,以Figure 2为例,和其他人均开支大于贡献的省相比,魁省获得的联邦开支拨款比重是里面最低的(或第二低的)。

而且联邦在各省的开支,并不是直接把钱发给了居民。其中很多是基础设施的投资和维护。联邦在魁省投资多,恰恰证明魁省有很多新兴的公共建设投入,这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潜力。把联邦拨款理解为“吃救济”,这是很片面狭隘的观点。况且,近年来阿省的人均收入真的很高么?那种靠油价高而支撑的一些低技术含量却高工资的工作可以持续很久么?

当然,我们可以对2018, 2019的数据拭目以待,阿省是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省份,这个问题其实很快就会有答案。

j0n6dj2y2w : 2019-08-04#79
移民后提到过两次卡城,都放弃了,第一次是认真考虑后放弃的,第二次当机立断委婉地放弃了。

去那里的百十个人群中听说有一个还不错,约占1%不到。

Prairie : 2019-08-04#80
说什么魁省人口多,拿多是应该,简直是瞎扯!安省比魁省的人口还要多,怎么没见安省拿的比魁省多?阿省的人口比大西洋那几个省加起来的人口还要多,为什么阿省没得到一分钱补助?吹什么宇宙中心是没用的,数据摆在那,谁靠谁一目了然。

数据来自这篇文章。


https://business.financialpost.com/opinion/jack-mintz-canadians-have-taken-alberta-for-granted-thats-dangerous-for-us-all


阿省从1961到2017年期间总共为加拿大联邦政府净贡献了6110亿元,同期人口是阿省3.5倍的安省为加拿大贡献了7220亿元,而号称宇宙中心,经济发达,人口第二的魁北克确得到了4760亿元的联邦补助,也就是说魁北克在1961-2017期间从联邦那里得到的钱要比上交的多出4760亿元。


不知道阿省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是人傻好欺负,过去几年阿省的经济环境可以说是糟糕透顶,不过阿省仍然为联邦做出了惊人的贡献,自2010以来阿省一直都是联邦政府税收的最大贡献者,2010年以来阿省已经为联邦政府贡献了1800亿元的税收,同期人口第一大省安省只为联邦贡献了450亿元的税收,至于那个福利大婶仍然是一如既往的给少拿多。

Prairie : 2019-08-04#81
有图有真相,从图中可以看到在过去超过半个世纪以来,支撑着加拿大经济的只有三个省份. 1961-2017期间,安省为加拿大贡献了7220亿元,阿省6110亿元,BC省大约1200亿元,考虑到安省的人口是阿省的3.5倍,阿省为加拿大联邦政府做出的贡献是非常惊人的,那个给少拿多的福利大婶可以闭嘴了。33.png

mctone : 2019-08-04#82
阿省群众一如既往的编织着他们贡献大的观点,无论是报纸专栏,还是网络吐槽,反正作者都是阿省的人。

我倒是比较好奇这些义愤填膺的阿省群众到底每年向联邦交了多少税,以他们的观点看,他们就是每人都是年薪20万,缴税10万;而其他省,都是年薪3万,还拿退税的。
要不要把工资和交的税晒晒,看看超过魁省群众多少。

不否认在油价高企时,阿省普通大众多赚了一阵子,多交了点税。

可是,那种低技能高薪的工作可持续么?

油价高时,挖油的赚得多,但广大用油的省份也为此支出得多。

油价回归正常时,挖油的赚得少了,不思产业转型,还埋怨其他省的经济发展,这恐怕不是很有希望的做法。

jjsheng : 2019-08-04#83
逻辑是个好东西。
转换话题也不能否认Q民吃全国的事实。
阿省的问题联邦就从来没重视过,倒是从阿省拿钱不客气,根本就不管阿省的实际情况。
主要原因就是联邦总理多数是从安省Q省出来的,拿人家的钱补贴自己家,太自然了。

Prairie : 2019-08-04#84
阿省群众一如既往的编织着他们贡献大的观点,无论是报纸专栏,还是网络吐槽,反正作者都是阿省的人。

我倒是比较好奇这些义愤填膺的阿省群众到底每年向联邦交了多少税,以他们的观点看,他们就是每人都是年薪20万,缴税10万;而其他省,都是年薪3万,还拿退税的。
要不要把工资和交的税晒晒,看看超过魁省群众多少。

不否认在油价高企时,阿省普通大众多赚了一阵子,多交了点税。

可是,那种低技能高薪的工作可持续么?

油价高时,挖油的赚得多,但广大用油的省份也为此支出得多。

油价回归正常时,挖油的赚得少了,不思产业转型,还埋怨其他省的经济发展,这恐怕不是很有希望的做法。
[/QUO

数据摆在那,还在那里死撑,这也是我非常反感魁北瓜的原因,拿了好处还要说风凉话,做人要懂得感恩,不要一边拿着阿省的钱一边砸阿省的饭碗,没阿省你们魁北瓜吃个屁福利啊?

mctone : 2019-08-04#85
阿省长期被阿省政客洗脑,把偶然的油价高企而导致的短暂”高薪“,当作《厉害了我的省》之迷思。

别的省就是吃福利,阿省自己高失业率、低技能工遍地就是对加拿大贡献最大。

不就是挖油砂么,类似大庆在中国的地位。

中国的经济中心还是北上广,不是大庆。

benho : 2019-08-04#86
阿省长期被阿省政客洗脑,把偶然的油价高企而导致的短暂”高薪“,当作《厉害了我的省》之迷思。

别的省就是吃福利,阿省自己高失业率、低技能工遍地就是对加拿大贡献最大。

不就是挖油砂么,类似大庆在中国的地位。

中国的经济中心还是北上广,不是大庆。
从1961年到现在油价都高?实在是搞笑。

ccyyyycc : 2019-08-05#87
阿省长期被阿省政客洗脑,把偶然的油价高企而导致的短暂”高薪“,当作《厉害了我的省》之迷思。

别的省就是吃福利,阿省自己高失业率、低技能工遍地就是对加拿大贡献最大。

不就是挖油砂么,类似大庆在中国的地位。

中国的经济中心还是北上广,不是大庆。
魁省人民也被洗脑了,独立可以,放弃联邦援助不成。这么牛逼的北上广省,还为了那点小钱儿非跟一群低技能工人为伍。

Prairie : 2019-08-05#88
说魁北克是福利大婶一点都不冤,那个省份吃福利,那个省份对加拿大有贡献,那个省份的经济发达,那个省份的经济落后,这张图已经很好的说明一切.


33.png

Prairie : 2019-08-05#89
顺便给某些人一张图简单科普一下阿省的经济结构,免得一提起阿省,就会被人误会我们所有的阿省人都在油田挖油。其实阿省的经济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单一,除了能源业阿省还有各行各业的存在。以2017年为例,阿省的GDP总量是3319亿元,人均GDP大约8万元,其中能源业只是占了阿省经济总量的16.3%而已,如果不算能源业的话,阿省的经济总量大约是2778亿元,这个经济数据相当于BC省的经济总量,去掉能源业方面的GDP阿省的人均GDP仍然比安省,BC省,魁省的要高。



321.jpg

mctone : 2019-08-06#90
阿省人民爱阿省, 这个咱没意见。但华人主要是住大城市,从城市发展来看,卡城并非理想的地方。

参见下图,从2016年的GDP看,卡城 113151,蒙村 169931, 蒙城是卡城 1.5倍

而 2017年 蒙村 人口 1.78 million, Calgary 1.336 蒙城是卡城 1.33 倍。

那些最喜欢算人均的同学,就可以知道2016年 蒙村的人均 是 高于 卡城的。 而近年来,两城的经济发展差距更大。

而从前景看,蒙村的产业基础较完整,不是那种靠天吃饭的地方,地理位置又地处美加东经济圈,卡城的经济结构还是以石油及其配套服务为主,加上油砂属于非传统的高成本资源,其经济前景并不乐观。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653589/top-ten-largest-gdp-metro-areas-canada/
554322

cryi7667 : 2019-08-06#91
阿省人民爱阿省, 这个咱没意见。但华人主要是住大城市,从城市发展来看,卡城并非理想的地方。

参见下图,从2016年的GDP看,卡城 113151,蒙村 169931, 蒙城是卡城 1.5倍

而 2017年 蒙村 人口 1.78 million, Calgary 1.336 蒙城是卡城 1.33 倍。

那些最喜欢算人均的同学,就可以知道2016年 蒙村的人均 是 高于 卡城的。 而近年来,两城的经济发展差距更大。

而从前景看,蒙村的产业基础较完整,不是那种靠天吃饭的地方,地理位置又地处美加东经济圈,卡城的经济结构还是以石油及其配套服务为主,加上油砂属于非传统的高成本资源,其经济前景并不乐观。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653589/top-ten-largest-gdp-metro-areas-canada/
浏览附件554322
蒙特利尔大都会区人口接近400万,尽管我不喜欢卡村,先带在这,但人均GDP和收入秒杀蒙特利尔,这也是我唯一带在这的理由

ccyyyycc : 2019-08-06#92
蒙特利尔大都会区人口接近400万,尽管我不喜欢卡村,先带在这,但人均GDP和收入秒杀蒙特利尔,这也是我唯一带在这的理由
这脸打得真脆。

cryi7667 : 2019-08-06#93
这脸打得真脆。
这个也不能怪他,卡尔加里就吃亏在没有大都市圈,所以单个城市130万人在北美能进前20,但一到大都会区,就啥也不是了,现在也就150万左右,所以商业远没有65万的温哥华,波特兰繁华,就更不用说85万的西雅图,它们对应的都市区前2者250万,西雅图快400万了。

mctone : 2019-08-06#94
蒙特利尔大都会区人口接近400万,尽管我不喜欢卡村,先带在这,但人均GDP和收入秒杀蒙特利尔,这也是我唯一带在这的理由

这要看做什么工作,如果是最低工资的,卡城 $13.6 > 蒙村 $12.5
但如果是理工科专业工作,蒙村华人大多是 80k - 140k 的范围了。
会计类文员类,卡城 可能平均比蒙 高出 5k - 1万。
至于石油现场类工作,卡城肯定高,但机会不如以前多,而且这种工作要么技术含量低,要么太冷门,对长期职业发展不利,最后成为“资源枯竭型职业”。

至于上面所谓人口数争议,直接Google 不就清楚了么,我的数据都是官方来源。那个Montreal GDP 可没说是 Laval GDP.

cryi7667 : 2019-08-06#95
这要看做什么工作,如果是最低工资的,卡城 $13.6 > 蒙村 $12.5
但如果是理工科专业工作,蒙村华人大多是 80k - 140k 的范围了。
会计类文员类,卡城 可能平均比蒙 高出 5k - 1万。
至于石油现场类工作,卡城肯定高,但机会不如以前多,而且这种工作要么技术含量低,要么太冷门,对长期职业发展不利,最后成为“资源枯竭型职业”。

至于上面所谓人口数争议,直接Google 不就清楚了么,我的数据都是官方来源。那个Montreal GDP 可没说是 Laval GDP.
最低工资卡城15,理工科据我所知我的朋友一般在45k到65k,也许计算机除外,加拿大没那么多高工资。蒙城的平均工资也就4到5万,也许都没有。整个医疗系统的工资这是我所在的行业比蒙要高出30 to 50%. 否则我也不会从东部跑过来的,很多从蒙跑过来的,都是工资增加很多。但同意卡城经济单一,不是长久居住发展之地,尤其是2代,所以我还是要搬的

ccyyyycc : 2019-08-06#96
这要看做什么工作,如果是最低工资的,卡城 $13.6 > 蒙村 $12.5
但如果是理工科专业工作,蒙村华人大多是 80k - 140k 的范围了。
会计类文员类,卡城 可能平均比蒙 高出 5k - 1万。
至于石油现场类工作,卡城肯定高,但机会不如以前多,而且这种工作要么技术含量低,要么太冷门,对长期职业发展不利,最后成为“资源枯竭型职业”。

至于上面所谓人口数争议,直接Google 不就清楚了么,我的数据都是官方来源。那个Montreal GDP 可没说是 Laval GDP.
官方数据本身就有GDP per capita一项,不直接引用是脱了裤子放屁还是欲盖弥彰?

ccyyyycc : 2019-08-06#97

mctone : 2019-08-06#98
最低工资卡城15,理工科据我所知我的朋友一般在45k到65k,也许计算机除外,加拿大没那么多高工资。蒙城的平均工资也就4到5万,也许都没有。整个医疗系统的工资这是我所在的行业比蒙要高出30 to 50%. 否则我也不会从东部跑过来的,很多从蒙跑过来的,都是工资增加很多。但同意卡城经济单一,不是长久居住发展之地,尤其是2代,所以我还是要搬的
理工科如果 45k到65k 属于 technician

jjsheng : 2019-08-06#99
理工科如果 45k到65k 属于 technician
东拉西扯?
卡城市府招人的岗位,技术员工资75K的多得是。如果是大公司的可能更高。当然即使是技术员岗位也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及相关经验。工程师的岗位,工资都90K以上。

ccyyyycc : 2019-08-06#100
东拉西扯?
卡城市府招人的岗位,技术员工资75K的多得是。如果是大公司的可能更高。当然即使是技术员岗位也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及相关经验。工程师的岗位,工资都90K以上。
不用说了,卡家里人均gdp没到Montreal两倍确实挺丢脸的。

jjsheng : 2019-08-06#101
不用说了,卡家里人均gdp没到Montreal两倍确实挺丢脸的。
想夸梦吹了也得拿出点真东西嘛。我就不夸卡城气候好,虽然我挺适应的。

ccyyyycc : 2019-08-06#102
想夸梦吹了也得拿出点真东西嘛。我就不夸卡城气候好,虽然我挺适应的。
法语水平高,除了这个似乎也没什么了。

jjsheng : 2019-08-06#103
法语水平高,除了这个似乎也没什么了。
法语受到英语和中文,西班牙文的挤压,出路越来越窄,都要被保护了,凡是要被保护的东西就是离行将就木不远了。

Prairie : 2019-08-07#104
至于上面所谓人口数争议,直接Google 不就清楚了么,我的数据都是官方来源。那个Montreal GDP 可没说是 Laval GDP.

哈哈哈!小企鹅,339.JPG

你是来搞笑的吗?标题上写着大大的 metropolitan areas这两个字 ,你还在这里死撑,看来你是不懂metropolitan areas是什么意思,metropolitan areas 是指都会区,这是蒙特利尔metropolitan area 的经济数据,已经包括了Laval,Brossard,Longueuil等等大蒙特利尔地区的GDP数据,不要和卡城比人均GDP了,卡城就算去掉能源业的GDP照样能赢蒙特利尔, 阿省和大蒙特利尔的人口相当,阿省的GDP是3319亿,大蒙特利尔的不到1700亿,你还吹什么东部中心,丢不丢人?你还有时间在这里唱空阿省,你们魁省再继续好吃懒做不争气,再过10年,加拿大的G7位置就要让位给澳洲。

lovemapleleaf : 2019-08-07#105
加拿大生活开支主要看房子,食品方面花费不多,占收入的比例不大,卡城买菜一般是在costco或superstore,和其他城市相比,综合来看是差不多的.

sabre : 2019-08-07#106
靠户口牛逼的 没劲

mctone : 2019-08-07#107
卡城工程师如果才 90K 也太丢人了。
况且这里发表言论的人多数还算不上工程师,技工估计还不少。75K左右的收入就敢叫板,还自称对加拿大贡献第一。等你哪天 75K X 2 再过来跟我们比税单。
早就说了,挖油砂的好日子已经过了,小城寡民,偏据一隅,继续做梦吧。

如果说贡献,大庆等资源枯竭型城市对中国的贡献估计也很大。挖油砂赚钱时,低技能技工去卡城捞钱这很正常。但油砂已经没什么前途时,还在小城做梦,就只能说 good for you 了。

Aidemengdun : 2019-08-07#108
有图有真相,从图中可以看到在过去超过半个世纪以来,支撑着加拿大经济的只有三个省份. 1961-2017期间,安省为加拿大贡献了7220亿元,阿省6110亿元,BC省大约1200亿元,考虑到安省的人口是阿省的3.5倍,阿省为加拿大联邦政府做出的贡献是非常惊人的,那个给少拿多的福利大婶可以闭嘴了。浏览附件554102

ccyyyycc : 2019-08-07#109
卡城工程师如果才 90K 也太丢人了。
况且这里发表言论的人多数还算不上工程师,技工估计还不少。75K左右的收入就敢叫板,还自称对加拿大贡献第一。等你哪天 75K X 2 再过来跟我们比税单。
早就说了,挖油砂的好日子已经过了,小城寡民,偏据一隅,继续做梦吧。

如果说贡献,大庆等资源枯竭型城市对中国的贡献估计也很大。挖油砂赚钱时,低技能技工去卡城捞钱这很正常。但油砂已经没什么前途时,还在小城做梦,就只能说 good for you 了。
等着什么时候猛吹的人均gdp乘2了再来叫板吧。觉得engineer就比technician能挣的明显就是还没上道儿的。

mctone : 2019-08-07#110
确实没上过那种冰天雪地在野外挖矿的苦力之道。你们在野外多加加班,或许能赶上我们这边的收入。
人均蒙村确实不低了,华人专业工作的工资就更高了(显然比你那种连6位数都不敢说的高)。
当然那种挖矿相关的低技能工作,在其他城市也没啥用,所以还是阿省适合。

ccyyyycc : 2019-08-07#111
确实没上过那种冰天雪地在野外挖矿的苦力之道。你们在野外多加加班,或许能赶上我们这边的收入。
人均蒙村确实不低了,华人专业工作的工资就更高了(显然比你那种连6位数都不敢说的高)。
当然那种挖矿相关的低技能工作,在其他城市也没啥用,所以还是阿省适合。
魁瓜果然是夜郎自大,9w这数也不知道是你从哪里yy出来的,这也就是个eit起步价。人均再不低也是卡尔加里一半多一点,不知道是因为猛吹你这样拉后腿拉得太狠还是卡尔加里隐形富豪太多。

cryi7667 : 2019-08-07#112
卡城工程师如果才 90K 也太丢人了。
况且这里发表言论的人多数还算不上工程师,技工估计还不少。75K左右的收入就敢叫板,还自称对加拿大贡献第一。等你哪天 75K X 2 再过来跟我们比税单。
早就说了,挖油砂的好日子已经过了,小城寡民,偏据一隅,继续做梦吧。

如果说贡献,大庆等资源枯竭型城市对中国的贡献估计也很大。挖油砂赚钱时,低技能技工去卡城捞钱这很正常。但油砂已经没什么前途时,还在小城做梦,就只能说 good for you 了。
你也不用那么夸张显摆,请查一下加拿大整个工程师的平均收入还不到9万,卡城平均也就95000左右,你收入高,也不需要挖苦整个加拿大工程师平均的收入。还是再强调一句客观一下,除非你能给出加拿大税务局统计证明9万是个很丢人的工程师收入。你们蒙特利尔有很多好的福利,不管是幼儿教育补助,上大学几乎免费,车保险低的出奇等等,这些都是你们的优势。非要和卡尔加里去比较人均GDP和工程师平均收入一点意义也没有。就像很多人非要说自己加拿大气候好,就喜欢超级冬天一样。蒙特利尔目前综合实力和影响因子肯定还是在卡城之上,人均GDP和收入还是免谈了吧

jjsheng : 2019-08-08#113
讨论好像变味了,事实证据都那么明白,辩不过可以闭嘴,但恶毒地诅咒都出来了,看来阿省和其它向联邦贡献多的省的确养出了一些不一般的白眼狼。

iou2007 : 2019-08-08#114
卡尔家里的工资水平我说一个标准的吧.

同事小孩从东部麦吉尔大学毕业,工程专业.在SUNCOR工作,起薪是8万.

要问孩子怎么不就近在梦特利尔工作?你说呢?

iou2007 : 2019-08-08#115
另外,很多对能源完全不了解的人也在评论大庆.

大庆的根本问题是油挖完了,这和亚省是完全不同的.在大庆之前还有玉门.大庆之前是5000万吨产能.现在不足3000万.再过20年,估计就彻底干了.油挖完了,自然没有用了.

如果大庆象亚省那么多油,他现在依然是"共和国长子".你知道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70%,对国家造成多大风险吗?而美国自从摆脱中东石油依赖后,节省了多少人命和金钱?能源乃是国家根本中的根本.和能源粮食相比,其他的算什么?

而亚省的石油,按现在的速度,起码再采几百年.另外,整个加拿大的天然气都在BC省和亚省,难道魁北瓜冬天零下20度不用点炉子吗.

至于替代能源,人类至少现在没看到,2018年全世界消费的能源,85%来自化石燃料,核能加水能+可再生一起,只有15%.

sabre : 2019-08-08#116
另外,很多对能源完全不了解的人也在评论大庆.

大庆的根本问题是油挖完了,在大庆之前还有玉门.大庆之前是5000万吨产能.现在不足3000万.再过20年,估计就彻底干了.油挖完了,自然没有用了.

而亚省的石油,按现在的速度,起码再采几百年.另外,整个加拿大的天然气都在BC省和亚省,难道魁北瓜冬天零下20度不用点炉子吗.

至于替代能源,人类至少现在没看到,2018年全世界消费的能源,85%来自化石燃料,核能加水能+可再生一起,只有15%.
基本上用电炉子

iou2007 : 2019-08-08#117
基本上用电炉子

暖气呢?

sabre : 2019-08-08#118
暖气呢?
电炉子吹气
或者basenoard热辐射

mctone : 2019-08-08#119
卡尔家里的工资水平我说一个标准的吧.

同事小孩从东部麦吉尔大学毕业,工程专业.在SUNCOR工作,起薪是8万.

要问孩子怎么不就近在梦特利尔工作?你说呢?

怎么不去问问滑铁卢毕业的直接起薪 150k 甚至 200K 以上呢 ?

卡城的工资和前些年油价高企时的六位数年薪比确实低了一些。

关键是,滑铁卢的毕业生可以选择去许多地方发展。在卡城待久了,积累的技能能挪到哪里?

现在是什么时代? 有人说人工智能,有人说 Fintech,有人说机器人,等等。

我们不否认石油作为基础资源的重要性,就像不否认 grocery 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但这不再是富裕行业了,尤其是油砂属于高成本资源。不能因为 grocery 重要就立志当 cashier。

不再和诸位斗嘴了,反正蒙村已经开始全面发展,魁省福利好机会多,富人上进,穷人开心。
至于卡城,见仁见智,如果已经习惯了,要挪也很难了。如果突然有天油价突然上涨,还是有再拿几年高工资的机会。

iou2007 : 2019-08-09#120
电炉子吹气
或者basenoard热辐射
怎么不去问问滑铁卢毕业的直接起薪 150k 甚至 200K 以上呢 ?

卡城的工资和前些年油价高企时的六位数年薪比确实低了一些。

关键是,滑铁卢的毕业生可以选择去许多地方发展。在卡城待久了,积累的技能能挪到哪里?

现在是什么时代? 有人说人工智能,有人说 Fintech,有人说机器人,等等。

我们不否认石油作为基础资源的重要性,就像不否认 grocery 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但这不再是富裕行业了,尤其是油砂属于高成本资源。不能因为 grocery 重要就立志当 cashier。

不再和诸位斗嘴了,反正蒙村已经开始全面发展,魁省福利好机会多,富人上进,穷人开心。
至于卡城,见仁见智,如果已经习惯了,要挪也很难了。如果突然有天油价突然上涨,还是有再拿几年高工资的机会。

waterloo能挣到六位数的是去硅谷,西雅图.工程行业也一样.总的来说,美国的工资比加拿大高40%左右.

水卢本科毕业生有多少去蒙特利尔的?在蒙特利尔能起薪到六位数吗?

请注意,这里讨论的是卡家和梦吹的起薪问题,不是硅谷能挣多少的问题.

阿尤 : 2019-08-09#121
waterloo能挣到六位数的是去硅谷,西雅图.工程行业也一样.总的来说,美国的工资比加拿大高40%左右.

水卢本科毕业生有多少去蒙特利尔的?在蒙特利尔能起薪到六位数吗?

请注意,这里讨论的是卡家和梦吹的起薪问题,不是硅谷能挣多少的问题.

滑大我很熟。滑大会计金融学院,cpa专业,会计硕士macc,数学会计双学位,毕业生一般起薪五万多加币,水平烂的也有三四万起薪的,少数牛人能拿九万多。在实习生一般一个月三千多到四千。嘿嘿~

lovemapleleaf : 2019-08-09#122
滑大我很熟。滑大会计金融学院,cpa专业,会计硕士macc,数学会计双学位,毕业生一般起薪五万多加币,水平烂的也有三四万起薪的,少数牛人能拿九万多。在实习生一般一个月三千多到四千。嘿嘿~

实习生工资没什么标准,我儿子也是滑大学生,低的时候时薪20左右,有时候只比最低工资强一点,高的时候超过50,加拿大的公司一般都给得低,30以下,工资给得高的主要是硅谷一带的公司,不过那地方生活费也高,每月租个单间就要2000左右,各种东西也贵

滑大出来也未必个个是牛人,我太太有个同事就是滑大计算机毕业的,水平不怎么样

cryi7667 : 2019-08-09#123
滑大我很熟。滑大会计金融学院,cpa专业,会计硕士macc,数学会计双学位,毕业生一般起薪五万多加币,水平烂的也有三四万起薪的,少数牛人能拿九万多。在实习生一般一个月三千多到四千。嘿嘿~
是的加拿大工资没那么高,计算机高手还是去西雅图工资不错,房价也没有湾区那么离谱。

mctone : 2019-08-09#124
无论是美国还是加拿大,薪水基本还是取决于两个因素:专业领域 和 所在城市商业机会的多寡。

蒙村6位数年薪在 IT 等领域,已经不算什么了,因为这些专业领域代表着时代的趋势。

石油当然曾经是好行业,如果愿意吃点苦,赚钱也不少。但这变成了靠天吃饭的行业了,如果油价一直不够高,这个行业就难以出头。

至于商业机会,通常是人较多及城市群比较集中的地方各种机会多。

iou2007 : 2019-08-09#125
无论是美国还是加拿大,薪水基本还是取决于两个因素:专业领域 和 所在城市商业机会的多寡。

蒙村6位数年薪在 IT 等领域,已经不算什么了,因为这些专业领域代表着时代的趋势。

石油当然曾经是好行业,如果愿意吃点苦,赚钱也不少。但这变成了靠天吃饭的行业了,如果油价一直不够高,这个行业就难以出头。

至于商业机会,通常是人较多及城市群比较集中的地方各种机会多。

你又在偷换概念。我们说的是大学本科新毕业的学生起薪,你转到了蒙特利尔有年薪6位数的。

任何一个城市,都有年薪6位数的。但是蒙特利尔大学本科毕业,不考虑个别特例,起薪有没有年薪6位数?

事实是,蒙特利尔大学毕业生,起薪在加拿大属于倒数的。不光是大学生待遇倒数,就是同等经验人士,在猛吹市,工资相比其他城市也是倒数的。

jjsheng : 2019-08-09#126
和逻辑混乱的辩手咋进行辩论?实在是鸡同鸭讲,而那边还特牛X的赶脚。

mctone : 2019-08-10#127
其实是你们的理解有局限。“大学本科新毕业的学生起薪”, 取决于两个因素:专业领域 和 所在城市商业机会的多寡,无论是美国还是加拿大。

至于有些人觉得在小城市高中毕业挖矿就能赚钱,起薪还不算低。那只能说 good for you 了。

iou2007 : 2019-08-10#128
其实是你们的理解有局限。“大学本科新毕业的学生起薪”, 取决于两个因素:专业领域 和 所在城市商业机会的多寡,无论是美国还是加拿大。

至于有些人觉得在小城市高中毕业挖矿就能赚钱,起薪还不算低。那只能说 good for you 了。

即使同等资历搞IT的,蒙吹的工资在加拿大依然倒数。

加拿大统计局对40城市家庭收入中位数进行统计,蒙吹市排在倒数第四名。倒数十名里,好几个法语城市。

整个一个又穷又赖,还自我感觉良好。

iou2007 : 2019-08-10#129
蒙特利尔的中国人口89000人,占比2.2%
Metro Montreal[edit]
Ethnic groups in Metro Montreal (2016)
Source: [4]
Population%
Ethnic groupEuropean2,987,10074.5%
Black270,9406.8%
Arab191,1654.8%
Aboriginal117,8502.9%
Latin American110,1952.7%
Chinese89,4002.2%
South Asian85,9252.1%
Southeast Asian55,7051.4%
Filipino33,0500.8%
West Asian28,8900.7%
Korean7,0550.2%
Japanese3,8100.1%
Multiple minorities20,4210.5%
Visible minority, n.i.e.8,2900.2%
Total population4,009,795100%

卡尔加里中国人有104000人,占比7.6%
Ethnicity[edit]
Population by ethnicity, 2016
Ethnic origin[37]PopulationPercent
English298,86521.74%
Canadian275,95020.07%
Scottish240,77517.52%
German201,65014.67%
Irish197,18514.34%
French118,0808.59%
Chinese104,6207.61%
Ukrainian90,7406.60%
East Indian90,6206.59%
Filipino75,0205.46%


中国人在卡城的聚集程度比蒙吹高的多。很多蒙吹的国人都跑到卡城来了。

蒙城最大少数民族是黑人,卡城最大少数民族是中国人。你说这两个城市能比吗?

Bryson : 2019-08-10#130
刑事案件当然有。一年至少100来件凶杀案。你当年住哪?路上很少听见嘟喇叭,Costco里看不大见代购抢购,。。。。。
您这是黑卡城啊,谋杀案一年是大概20多起.您夸大了五倍啊,

iou2007 : 2019-08-10#131
加拿大总的来说是个比较安全的国家。各城市凶杀率差别不大。大城市人口多些,比如多轮多,凶杀数字也多些。卡城2018死于凶杀的是20人。多轮多142人,温哥华44人,卡城人口140万,多市500万,温市240万人口。

多市现在的凶杀率自从2014年以来稳定上升啊,几乎翻了一倍。这个可是不太好。


Number

Number of homicide victims
Geography20142015201620172018
Canada (map)523610615666651
Toronto, Ontario 5 (map)82829693142
Montréal, Quebec 5 (map)3847424647
Vancouver, British Columbia 5(map)4647415244
Calgary, Alberta 5 (map)3240333120
Edmonton, Alberta 5 (map)4038474937
Ottawa-Gatineau, Ontario part, Ontario/Quebec 5 6 7(map)77241417
Winnipeg, Manitoba 5 (map)2722252422
Québec, Quebec 5 (map)421103
Hamilton, Ontario 5 (map)10712119
Kitchener-Cambridge-Waterloo, Ontario 5 (map)36657
London, Ontario 5 (map)48876
St. Catharines-Niagara, Ontario 5 (map)47132
Oshawa, Ontario 5 (map)02458
Halifax, Nova Scotia 5 (map)581287
Victoria, British Columbia 5(map)48152
Windsor, Ontario 5 (map)363310
Ottawa-Gatineau, Quebec part, Ontario/Quebec 5 7 8(map)51314
Saskatoon, Saskatchewan 5(map)8101058
Regina, Saskatchewan 5(map)59898
Barrie, Ontario 5 9 (map)13250
Kelowna, British Columbia 5 9(map)33762
St. John's, 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 5 (map)12431
Sherbrooke, Quebec 5 10(map)01214
Abbotsford-Mission, British Columbia 5 11 (map)43696
Kingston, Ontario 5 11 (map)03012
Saguenay, Quebec 5 (map)01201
Greater Sudbury, Ontario 5(map)12011
Moncton, New Brunswick 5 9(map)32112
Trois-Rivières, Quebec 5(map)32012
Brantford, Ontario 5 9 (map)00455
Guelph, Ontario 5 9 (map)32111
Saint John, New Brunswick 5(map)33311
Peterborough, Ontario 5 9(map)11211
Thunder Bay, Ontario 5 (map)113878
Lethbridge, Alberta 12 (map)....420
Belleville, Ontario 12 (map)....421
Non-Census metropolitan area162222188238210

iou2007 : 2019-08-10#132
美国的大城市,比如芝加哥,谋杀率比卡城这样的城市要高10几倍。一年死于凶杀数字高达781人。比整个加拿大凶杀死亡数字还要高。

日本和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日本一亿多人口,谋杀死亡数字只有加拿大的一半,仅仅300人。日本和新加坡的谋杀率都是每10万人0.2左右,全球最低。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intentional_homicide_rate

mctone : 2019-08-10#133
当年油价高企时,卡城高中毕业去挖油砂的都可以拿十几万年薪。在野外打杂的也可以步入高薪。那时如果想嘲笑其他城市的收入,可以有这个底气。
但关键是,这不是可持续的领域。

现在时代不同了,其他城市都在全面发展,拥抱高科技和全球服务时,工资水平和职业机会早就持续发展了。
卡城呢,工资从高中毕业去挖矿十几万,到现在工程师 90K,这种消长趋势还看不出来么?

反正你们也在卡城生根了,要挪也难了,就像人们每天要看一眼天气预报一样,卡城人早晨起来还要看一眼油价预报。

如果我是一个没有什么本领又投机的人,我一定会跑来卡城,去寻找低技能又高薪工作。但如果幻想这种机会能一直持续下去,那就只能说 good luck.

iou2007 : 2019-08-10#134
实事求是的说,卡城的华人有搬到其他地方居住和退休的.首选是温哥华,还有维多利亚,奶奶庙都有.我们可没有自大到号称自己是加拿大第二什么的.

也有搬到多伦多,美国的.

但是蒙特利尔?我在加拿大也有相当年头了,从来只听过从蒙吹搬到卡城,还没听说过一例反着来的.

从加拿大城市的华人比例也可以看出,文革华20%>多伦多10.8%>卡城7.6%>爱城5.9%>幄太华4%>=维多利亚4%>winipeg 2.8%>蒙特利尔2.2%

华人聚集的程度也就反映了华人对加拿大城市选择的偏爱程度,大温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多是第二,卡城是第三.蒙吹呢,垫底好吗?受欢迎程度不如winipeg,丢不丢人?

蒙吹要有那么受欢迎,为什么华人不去那扎堆?数据打脸打的啪啪的.

mctone : 2019-08-10#135
按这个油价,要熬到搬温哥华过退休生活,以区区卡城工程师 90K,再加上为加拿大缴税的贡献那么大,估计还要在野外工作数十年吧。 那种 75k 的政府技工,估计还得加年头。
搬到美国的,是指隔壁的苦寒之州蒙大拿么?
挖油砂积累的那点“技能”能去的地方毕竟有限得很。

iou2007 : 2019-08-10#136
按这个油价,要熬到搬温哥华过退休生活,以区区卡城工程师 90K,再加上为加拿大缴税的贡献那么大,估计还要在野外工作数十年吧。 那种 75k 的政府技工,估计还得加年头。
搬到美国的,是指隔壁的苦寒之州蒙大拿么?
挖油砂积累的那点“技能”能去的地方毕竟有限得很。

搬去蒙大拿?不的不说,蒙吹市的井第之蛙可以笑死人。

iou2007 : 2019-08-10#137
按这个油价,要熬到搬温哥华过退休生活,以区区卡城工程师 90K,再加上为加拿大缴税的贡献那么大,估计还要在野外工作数十年吧。 那种 75k 的政府技工,估计还得加年头。
搬到美国的,是指隔壁的苦寒之州蒙大拿么?
挖油砂积累的那点“技能”能去的地方毕竟有限得很。

如果卡城90K不够资格搬去大温,蒙吹40K平均线就更别提了吧。

iou2007 : 2019-08-10#138
作者:Yuuuui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849148/answer/50626873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忍不住又来更新一波。(备注:我已脱坑,不在蒙特利尔了)
以前我也会像很多人一样想着移民给孩子创造好的环境,什么英法双语,不用补习,将就一下自己留在蒙特利尔也是可以的。后来在mtl的那段时间,我接触到有小孩的朋友后,发现完全不是我想的那样。
朋友口中说的孩子喜欢这边,真的喜欢吗?他的小孩才10岁,每次回国淘宝和吃喝玩乐超开心,跟我们说不喜欢蒙特利尔,喜欢国内。其实想想也是的,大半年冬天,小朋友没地方玩,最多去滑滑雪,还有很多次暴雪父母根本开不了车出门。小朋友会喜欢吗?我当时就跟自己说,我都不喜欢,我小孩会喜欢?
另外补习这件事,我看到的是只要是中国家长,就没几个不让小孩补习的。现在还流行让小孩放假回国补。英法双语?我知道的是父母连法语题目都看不懂,英文跟老师沟通也不便,完全没办法陪伴小孩学习,小孩只能靠自己或者靠补习。
还有一件很刺激我的事,以前公司的同事,也是移民,已经是在mtl拿着不错工资的上班族。我好奇问他暑假准备带小孩去哪里玩。结果他告诉我暑假都是带小孩去当地的游乐场la rond,买年票还送午餐。游乐场玩腻了,就会去图书馆,中午再去游乐场吃个免费午餐。也会去一下camping,但大旅游没有,出国游更没有。我当时都惊了,一个中产至于这样占游乐场的午餐便宜吗…但后来想想,因为蒙特利尔税特别高,如果只靠工资是真的要非常省吃俭用。我开始担心留在那边的话,小孩以后眼界会很窄。
最后是之前看到一个报道,大概说蒙特利尔家庭年收入4万就已经算中产。那是很可怕的一个数字,如果在那里生活过,就会知道4万只能说是能吃饱,还不敢出去餐馆吃。
———————————————————-
谢谢大家的赞和评论,就是想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声。建议可以上youtube的朋友们,看一下expo67 Montreal world’s fair就明白了。1967年的蒙特利尔的设施和人们的穿着都比现在2018年要好很多。我相信那个年代说是小巴黎是不会收到这么多的反对声的。实在对魁瓜把自己所谓钟爱的城市弄成这样感到心疼。
———————————————————
我来说说自己之前生活了四年多的感受吧。广州人,之前在法国留学,然后到魁北克移民。1. “蒙特利尔是小巴黎”,excuse me?没去过法国的,或者国内偏远地方的,可能会认同。说法语不代表法国,那个口音,一开始去找房子,硬是把cent 100 听成了 cinq 5!所谓小巴黎,老港一条街最多了。不能否认魁北克城蛮美的,但要是冬天你去过之后,就再也不想去了。
2. “加拿大第三大城市”,跟国内比,我想不出一个城市比它落后的。市区停车位少,停车费高,可能这点还能沾上城市这个称号。我来到温哥华后才知道,很多免费停车!城市建筑:钢筋水泥,到处是工地。冬天开车,每一分钟都感觉用生命在开车,躲不完的坑。我之前的车轴承就是硬生生地被那里的路弄坏的,我还不知道,还好朋友坐我车发现声音不对,马上去车库换了,不然真的很危险。
3. 出不去的冬天,无尽的黑暗和扫雪。就算你买了一套很好的房子,冬天周末还是没有地方去,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问自己今天要干嘛。想逛街?想想还是没地方可以逛。再打开门,门前的雪,你今天不扫,明天还是要扫。

4. 无可否认魁瓜人是蛮淳朴蛮好的,可是他们也受不了魁省的冬天。每到冬天,听到的都是同事对天气的抱怨。但他们又不会做什么改变,比较他们还是认为自己是喜欢这个城市的。最让我意外的是,很多当地人没怎么离开过魁北克,连班夫和温哥华都没去过的也很多。有时候聊天,你会不知道聊什么,话题很单一,旅游聊不到一起。
5. 税死高,中餐厅水平真的很一般服务又不怎么样,但还要给15%的税和15%的小费。来到温哥华才知道,原来餐饮的税只有5%,很多food court 还不用小费。我心疼那些年给出去的30%啊。
6. 不适合老人居住。听过身边朋友说过,不少当地人就是老了出门扫雪心脏病发的。所以我们当时一点都没打算让家人过来,冬天简直就是受罪。而且一到冬天,空气湿度只有30左右,我在那里的四年,每年冬天都干咳,11月冬天开始咳到6月夏天开始。整个人都要崩溃,后来冬天回国发现自然好了,回到蒙城后又开始咳,才发现是气候的问题。
7. 突然想到的一点,纯粹是自己的经验。翻开自己的朋友圈,基本90%在蒙特利尔的移民女士,不是在做柜台销售,就是在做代购加在家带小孩。不是对职业的歧视,只是觉得大多数都牺牲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不停在朋友圈发costco和加拿大鹅等广告,吃着政府给的小孩补贴。这对职场上的非常不公平,拿工资的交着非常高的税,而政府用税去补贴一大群人,可能一年下来,你跟不上班的人收入没差多少。这也导致没人愿意学语言,没人愿意上班,上着补贴课程再打一份餐馆工加上牛奶金,分分钟家庭税后比你收入还高。所以真心看不到这个城市的希望
想起以前的日子我和我LG都觉得傻,又不开心又烧钱地待在那么一个地方,可能因为我们都是南方的,都是吃货,都喜欢逛街,所以在蒙特利尔的每一天都很郁闷。奉劝移民的朋友去之前去真的要做好心理准备,要比较自己在蒙特利尔和国内的生活水平,不要盲目地出国,移民选一个适合自己居住,保持心情舒畅的地方最重要。

lovemapleleaf : 2019-08-10#139
实事求是的说,卡城的华人有搬到其他地方居住和退休的.首选是温哥华,还有维多利亚,奶奶庙都有.我们可没有自大到号称自己是加拿大第二什么的.

也有搬到多伦多,美国的.

但是蒙特利尔?我在加拿大也有相当年头了,从来只听过从蒙吹搬到卡城,还没听说过一例反着来的.

从加拿大城市的华人比例也可以看出,文革华20%>多伦多10.8%>卡城7.6%>爱城5.9%>幄太华4%>=维多利亚4%>winipeg 2.8%>蒙特利尔2.2%

华人聚集的程度也就反映了华人对加拿大城市选择的偏爱程度,大温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多是第二,卡城是第三.蒙吹呢,垫底好吗?受欢迎程度不如winipeg,丢不丢人?

蒙吹要有那么受欢迎,为什么华人不去那扎堆?数据打脸打的啪啪的.

卡城的华人普遍过得不错,房价也不高,老移民一般手里都有几套房子

华人在大城市如多伦多,温歌华等地则是两极分化,有富豪,也有很多穷人,卡城的华人一般都是干工作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 挣到钱的搬大温,钱不够的继续留卡城,都过得挺好.

确实是少有从卡城搬去蒙吹的,我没有听说过一例,倒是知道几家从蒙吹搬卡城的

相比之下,卡城还是比较有活力的,人口的平均年龄也是比较年轻.

iou2007 : 2019-08-11#140
卡城的华人普遍过得不错,房价也不高,老移民一般手里都有几套房子

华人在大城市如多伦多,温歌华等地则是两极分化,有富豪,也有很多穷人,卡城的华人一般都是干工作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 挣到钱的搬大温,钱不够的继续留卡城,都过得挺好.

确实是少有从卡城搬去蒙吹的,我没有听说过一例,倒是知道几家从蒙吹搬卡城的

相比之下,卡城还是比较有活力的,人口的平均年龄也是比较年轻.

在哪积累财富都难。

卡城老移民工资高,几套房但是房价不涨,多温收入低,但是房价涨的多。最后基本身价差不太多。

当然这是温,多,卡。蒙吹工作无,工资低,房价低,只有福利高。而靠福利是发不了了。

mctone : 2019-08-11#141
卡城的矿工们真的好有趣,辛苦赚个五位数年薪,就靠意淫其他地方工资也低来自慰。

蒙村人的平均年薪是不是40k 我不知道,但这个数字和华人专业工作的工资没有什么关联。
换一个角度,华人专业工作工资高,营业员、服务员们的工资低,这才公平。

反观卡城,现在失业率那么高,从营业员、服务员,到所谓技工、工程师,要么没工作,要么都差不多那么点五位数。结果就是物价高,人工成本高,生活质量差,而且还人人不思进取,认为給人打杂就是人生职业目标。

嘲笑蒙村冬天冷,卡城这种苦寒之地,一年8个月下雪也有这个资格?何况矿工们还得去鸟不拉屎的现场蹲守,这种寒碜人的工作还值得夸耀。有没冻掉手指头?

林佳树 : 2019-08-11#142
嘲笑蒙村冬天冷,卡城这种苦寒之地,一年8个月下雪也有这个资格?何况矿工们还得去鸟不拉屎的现场蹲守,这种寒碜人的工作还值得夸耀。有没冻掉手指头?

卡尔加里还就真的有资格嘲笑蒙特利尔

Average daytime temperatures for Calgary, Canada vs Montreal, Canada.
Calgary, CanadaMontreal, Canada
Jan-2.8 °C-7.0 °C
Feb-0.1 °C-4.6 °C
Mar4.0 °C1.5 °C


还有你老说卡尔加里矿工矿工的,无知得可笑,且不说搞石油的只是卡城一部分人而已,就算是搞油的,卡城也没有几个常驻现场的,油田在阿省北面,离卡城有上千公里。

按你这个逻辑,hydro qubec水坝都在魁省边远地区甚至在鸟不拉屎的拉布拉多,然后你跑到hydro总部嘲笑人家?

现在蒙村是历史上最好的景气时期,失业率多少? 5.9%

卡村还陷在衰退里,失业率也就比蒙村高一点:6.9% 且不说卡村劳动参与率比蒙村高一截,就是这拿不出手的最衰的失业率,放到蒙村来讲,都算是不错的成绩单了

ccyyyycc : 2019-08-11#143

看来上glassdoor的猛吹工程师们都是卡城卧底。

jjsheng : 2019-08-11#144
唉,这脸被抽的papa的,练过厚脸功咋的?为一捧子葵瓜子争个啥?葵瓜子的亲戚?

side : 2019-08-12#145
卡城的矿工们真的好有趣,辛苦赚个五位数年薪,就靠意淫其他地方工资也低来自慰。

蒙村人的平均年薪是不是40k 我不知道,但这个数字和华人专业工作的工资没有什么关联。
换一个角度,华人专业工作工资高,营业员、服务员们的工资低,这才公平。

反观卡城,现在失业率那么高,从营业员、服务员,到所谓技工、工程师,要么没工作,要么都差不多那么点五位数。结果就是物价高,人工成本高,生活质量差,而且还人人不思进取,认为給人打杂就是人生职业目标。

嘲笑蒙村冬天冷,卡城这种苦寒之地,一年8个月下雪也有这个资格?何况矿工们还得去鸟不拉屎的现场蹲守,这种寒碜人的工作还值得夸耀。有没冻掉手指头?


人家都是有道理说道理,你说不过,就冷嘲热讽,很没档次啊。

每个城市都有可爱的地方,自己的第二故乡被贬低当然很难受,但事实还是要尊重的。

jjsheng : 2019-08-12#146
人家都是有道理说道理,你说不过,就冷嘲热讽,很没档次啊。

每个城市都有可爱的地方,自己的第二故乡被贬低当然很难受,但事实还是要尊重的。
我就不敢夸卡家里的气候,事实就是事实,虽然我已经习惯了。有数据比较的,说不得谎的。也用不着自我感觉良好地说俺就喜欢冰天雪地。

HUnter : 2019-08-12#147
是啊,人家拿数据,你说是西部小报;人家告诉你那是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你就开始东拉西扯。好不容易等你也用数据说话了,才发现你连数据的内容都没读懂。然后干脆就开始胡编乱造。我也不是非要说卡城和蒙城谁更好些,我就是不明白魁省为什么每年拿联邦那么多钱。

iou2007 : 2019-08-12#148
卡城最近一个月在就业数据上反超了edmonton,比edmonton失业率低0.6个百分点.

经济衰退开始的时候,卡城失业率比爱城高.主要是爱城有很多政府工.现在UCP政府要降薪砍人,爱城优势没了.给UCP点赞!

昨天和一个工程公司的朋友聊天.我问他工程行业就业如何.他说,基本都回去上班了.在家里呆的人很少.然后补充了一句.如果现在还呆在家里,要从自身检讨一下问题.

林佳树 : 2019-08-12#149
我就不敢夸卡家里的气候,事实就是事实,虽然我已经习惯了。有数据比较的,说不得谎的。也用不着自我感觉良好地说俺就喜欢冰天雪地。

气候是不怎么样,但怎么也轮不到蒙村的跑过来说卡村是苦寒之地啊,冬天最冷的月份,蒙村比卡村还要低好几度,那里湿度大实际体感更冷

林佳树 : 2019-08-12#150
我也不是非要说卡城和蒙城谁更好些,我就是不明白魁省为什么每年拿联邦那么多钱。

qc经济几十年来最好,政府巨额盈余。ab连续衰退,没钱修路,公务员降薪,可能还要砍医生教师,结果还要被qc薅钱,还要被qc左逼控制的议会出台各种卡脖子的法案,cnm

iou2007 : 2019-08-12#151
蒙吹现在号称是几十年来最好时期.不妨看看数据.卡城的失业率是6.9%.蒙吹是5.9%.乍一看,蒙吹好象现在比卡城就业略好一点.但是就业数据不只是这么看.

蒙吹的劳动人口参与就业是66.2%,而卡城是74.4%.过去一年,蒙吹劳动人口参与就业率下降了2.2,而卡城上升了2.3.

也就是说,蒙吹参与工作的人口比卡城低的多,高达8个百分点.很多人呆在家里长期不工作,所以不被统计失业率数据里.

这个和蒙吹华人的状态是一致的.大部分华人在那里是靠拿学习补助生活的.学成了就去其他省份工作了.

lovemapleleaf : 2019-08-12#152
卡村的天气比蒙村好,下面有个加拿大几个大城市天气的比较,从数据上看卡村夏季比蒙村凉快,平均气温低3度,全年阳光卡村比蒙村多300多小时,全年降雨量卡村比蒙村少一半, 冬季两个城市的平均气温虽然差不多,但卡村干燥,1/3的时候有暖流,降雪总量比蒙村少1/3以上,总的说来还是要好过很多

数据上看蒙村的天气就没什么优点,夏天最热,冬天很冷还伴随最大降雪,是几个大城市中最差的,


经济方面看卡村也是要比蒙村强的,就算最近几年不太景气,但瘦死的骆驮比马大,卡村的人均收入还是要比蒙村高很多的,几个人口百万以上的大城市中卡村平均收入最高,蒙村最低,下面有这方面的最新调查.

CityAvg. gross salary(in USD)Profiles
TorontoCA$ 76,471US$ 70,1331,471
Vancouver, CanadaCA$ 73,542US$ 67,895594
MontrealCA$ 71,087US$ 65,253453
CalgaryCA$ 93,850US$ 87,246427
OttawaCA$ 77,867US$ 71,624290
EdmontonCA$ 81,696US$ 76,199265
HalifaxCA$ 67,653US$ 62,370139
WinnipegCA$ 68,947US$ 63,808120

mctone : 2019-08-13#153
卡城的工资不高,这个事实,对于卡在这里的人,确实是个很残酷的现实。因为他们做梦都在幻想能靠挖矿轻松赚“高薪”。

既然喜欢事实,我们就认真来点最新数据,因为我承认,卡城曾经高薪过,但现在不是。
https://www.macleans.ca/economy/best-communities-canada-families-2019/
在 Maclean's 几天前刚刚推出的加拿大家庭生活社区(市镇)前100名中,整个AB只有3个,而QC有近40个。
更重要的是,这个排名是依据以下客观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的:
Percentage of families with children:
Median monthly infant daycare fees in closest major city/region:
Median monthly toddler daycare fees in closest major city/region:
Percentage of population employed in arts and recreation:
Community index (higher is better):
Percentage of population that walks to work:
Percentage of population that bikes to work:
Percentage of population that takes transit to work:
Days per year with rain or snow:
Days per year above 0C
:
Days per year above 20C:
Population:
Five-year population change:
March 2019 economic region unemployment rate: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Average household discretionary income:
Average household net worth:
Average value of primary real estate:
Home price to income ratio:
--
我们看看 卡城人民最自豪的 收入和天气
Days per year with rain or snow: 112
Days per year above 0C: 171
Days per year above 20C: 87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98,309

再看看 蒙村的几个市镇的数据
Mont-Royal (QC)
Days per year with rain or snow: 163
Days per year above 0C: 218
Days per year above 20C: 117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118,728

Westmount (QC)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109,019

Saint-Constant (QC)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92,894

Blainville (QC)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95,907

Mont-Saint-Hilaire (QC)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98,119

Saint-Basile-le-Grand (QC)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98,756
...
卡城一年0度以上的日子,比蒙村少了47天,一年中雨雪天比蒙村多了51天。
而且卡城的所谓”高薪“工作大多是野外作业,有时还不得不乘坐不是特别安全的飞行工具,然后工资还没蒙村高。

In addition, 蒙村的专业工作,到哪去都是刚需,有技术有外语。
挖矿类专业工作,只能到为数不多的矿区谋职,其中不少职位以体力为主。

这些事实,不好意思,确实刺耳了点,抱歉。

风中凌乱的男子 : 2019-08-14#154
西瓜好甜。大家继续

cryi7667 : 2019-08-14#155
卡城的工资不高,这个事实,对于卡在这里的人,确实是个很残酷的现实。因为他们做梦都在幻想能靠挖矿轻松赚“高薪”。

既然喜欢事实,我们就认真来点最新数据,因为我承认,卡城曾经高薪过,但现在不是。
https://www.macleans.ca/economy/best-communities-canada-families-2019/
在 Maclean's 几天前刚刚推出的加拿大家庭生活社区(市镇)前100名中,整个AB只有3个,而QC有近40个。
更重要的是,这个排名是依据以下客观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的:
Percentage of families with children:
Median monthly infant daycare fees in closest major city/region:
Median monthly toddler daycare fees in closest major city/region:
Percentage of population employed in arts and recreation:
Community index (higher is better):
Percentage of population that walks to work:
Percentage of population that bikes to work:
Percentage of population that takes transit to work:
Days per year with rain or snow:
Days per year above 0C
:
Days per year above 20C:
Population:
Five-year population change:
March 2019 economic region unemployment rate: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Average household discretionary income:
Average household net worth:
Average value of primary real estate:
Home price to income ratio:
--
我们看看 卡城人民最自豪的 收入和天气
Days per year with rain or snow: 112
Days per year above 0C: 171
Days per year above 20C: 87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98,309

再看看 蒙村的几个市镇的数据
Mont-Royal (QC)
Days per year with rain or snow: 163
Days per year above 0C: 218
Days per year above 20C: 117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118,728

Westmount (QC)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109,019

Saint-Constant (QC)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92,894

Blainville (QC)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95,907

Mont-Saint-Hilaire (QC)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98,119

Saint-Basile-le-Grand (QC)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98,756
...
卡城一年0度以上的日子,比蒙村少了47天,一年中雨雪天比蒙村多了51天。
而且卡城的所谓”高薪“工作大多是野外作业,有时还不得不乘坐不是特别安全的飞行工具,然后工资还没蒙村高。

In addition, 蒙村的专业工作,到哪去都是刚需,有技术有外语。
挖矿类专业工作,只能到为数不多的矿区谋职,其中不少职位以体力为主。

这些事实,不好意思,确实刺耳了点,抱歉。
尽管我不喜欢卡城,但这种排名也只能看一下,根本没有多少意义。如果看排名,每次评选全球最适宜居住城市,卡城都能上榜前10,以前落后于温哥华,去年开始超过温哥华,排第4,都是在像悉尼这种城市的前面。我们自己也调侃可能是每年这项评比都是7月评8月比,才能把卡城排这么高,一年中唯一2个月气温比同期悉尼好。所以了有些排名不能当真。加拿大还是大温最好,卡城体量综合实力肯定没法和蒙特利尔比,但人均收入和GDP目前还是比蒙特利尔高的多,也许以后会落后,我也不看好将来,至少现在还行。

jjsheng : 2019-08-14#156
Q省比不过A省,就用梦吹了比卡家里,还是比不过,就找几个小镇来和卡家里比,啥逻辑?

luf_7_6 : 2019-08-14#157
尽管我不喜欢卡城,但这种排名也只能看一下,根本没有多少意义。如果看排名,每次评选全球最适宜居住城市,卡城都能上榜前10,以前落后于温哥华,去年开始超过温哥华,排第4,都是在像悉尼这种城市的前面。我们自己也调侃可能是每年这项评比都是7月评8月比,才能把卡城排这么高,一年中唯一2个月气温比同期悉尼好。所以了有些排名不能当真。加拿大还是大温最好,卡城体量综合实力肯定没法和蒙特利尔比,但人均收入和GDP目前还是比蒙特利尔高的多,也许以后会落后,我也不看好将来,至少现在还行。
你的将来是500年嘛?我觉得石油煤炭矿产50内是不可能被新能源取代的

林佳树 : 2019-08-14#158
尽管我不喜欢卡城,但这种排名也只能看一下,根本没有多少意义。如果看排名,每次评选全球最适宜居住城市,卡城都能上榜前10,以前落后于温哥华,去年开始超过温哥华,排第4,都是在像悉尼这种城市的前面。我们自己也调侃可能是每年这项评比都是7月评8月比,才能把卡城排这么高,一年中唯一2个月气温比同期悉尼好。所以了有些排名不能当真。加拿大还是大温最好,卡城体量综合实力肯定没法和蒙特利尔比,但人均收入和GDP目前还是比蒙特利尔高的多,也许以后会落后,我也不看好将来,至少现在还行。

看了下,靠山靠海年轻人多的温哥华,哈利法克斯,基隆拿,排名都不高。

cryi7667 : 2019-08-14#159
你的将来是500年嘛?我觉得石油煤炭矿产50内是不可能被新能源取代的
我的意思是我们的小孩很多还是没有选择这些领域,周围几年好几家孩子都离开卡城。新移民选择卡城是性价比高,但小孩应该选择更多更好的地方。

luf_7_6 : 2019-08-14#160
看了下,靠山靠海年轻人多的温哥华,哈利法克斯,基隆拿,排名都不高。
大城市工作机会多,生活丰富,全球都一样。

林佳树 : 2019-08-14#161
Q省比不过A省,就用梦吹了比卡家里,还是比不过,就找几个小镇来和卡家里比,啥逻辑?

蒙特利尔美女资源全国第一,不接受反驳!

cryi7667 : 2019-08-14#162
蒙特利尔美女资源全国第一,不接受反驳!
但有几个华人移民能真正和这些混血或金发碧眼的搞在一起。对华人来讲,尤其男孩来讲还是大温选择多一些

luf_7_6 : 2019-08-14#163
但有几个华人移民能真正和这些混血或金发碧眼的搞在一起。对华人来讲,尤其男孩来讲还是大温选择多一些
异族通婚确实少,起码黑对黑,白对白,黄对黄。

林佳树 : 2019-08-14#164
但有几个华人移民能真正和这些混血或金发碧眼的搞在一起。对华人来讲,尤其男孩来讲还是大温选择多一些

没你想象那么难搞啊,amwf couple越来越多了,很多西人很喜欢甚至崇拜亚洲

日韩就不说了,你看看大陆内蒙的小乐团在woodstock的专场


这个是全场,底下一堆白妹用中文喊牛逼

另一个蒙族乐队,外蒙的,目前最牛逼的重金乐团之一,新歌在YouTube播放过千万,法国音乐节狼图腾现场:


jjsheng : 2019-08-14#165
蒙特利尔美女资源全国第一,不接受反驳!
那边的女性气质不错,不过美不美就见仁见智了。

风中凌乱的男子 : 2019-08-14#166
看了下,靠山靠海年轻人多的温哥华,哈利法克斯,基隆拿,排名都不高。
温哥华不确定,但是 哈利法克斯 年轻人多?我笑了

ccyyyycc : 2019-08-14#167
卡城的工资不高,这个事实,对于卡在这里的人,确实是个很残酷的现实。因为他们做梦都在幻想能靠挖矿轻松赚“高薪”。

既然喜欢事实,我们就认真来点最新数据,因为我承认,卡城曾经高薪过,但现在不是。
https://www.macleans.ca/economy/best-communities-canada-families-2019/
在 Maclean's 几天前刚刚推出的加拿大家庭生活社区(市镇)前100名中,整个AB只有3个,而QC有近40个。
更重要的是,这个排名是依据以下客观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的:
Percentage of families with children:
Median monthly infant daycare fees in closest major city/region:
Median monthly toddler daycare fees in closest major city/region:
Percentage of population employed in arts and recreation:
Community index (higher is better):
Percentage of population that walks to work:
Percentage of population that bikes to work:
Percentage of population that takes transit to work:
Days per year with rain or snow:
Days per year above 0C
:
Days per year above 20C:
Population:
Five-year population change:
March 2019 economic region unemployment rate: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Average household discretionary income:
Average household net worth:
Average value of primary real estate:
Home price to income ratio:
--
我们看看 卡城人民最自豪的 收入和天气
Days per year with rain or snow: 112
Days per year above 0C: 171
Days per year above 20C: 87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98,309

再看看 蒙村的几个市镇的数据
Mont-Royal (QC)
Days per year with rain or snow: 163
Days per year above 0C: 218
Days per year above 20C: 117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118,728

Westmount (QC)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109,019

Saint-Constant (QC)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92,894

Blainville (QC)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95,907

Mont-Saint-Hilaire (QC)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98,119

Saint-Basile-le-Grand (QC)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98,756
...
卡城一年0度以上的日子,比蒙村少了47天,一年中雨雪天比蒙村多了51天。
而且卡城的所谓”高薪“工作大多是野外作业,有时还不得不乘坐不是特别安全的飞行工具,然后工资还没蒙村高。

In addition, 蒙村的专业工作,到哪去都是刚需,有技术有外语。
挖矿类专业工作,只能到为数不多的矿区谋职,其中不少职位以体力为主。

这些事实,不好意思,确实刺耳了点,抱歉。
卡城的工资不高,这个事实,对于卡在这里的人,确实是个很残酷的现实。因为他们做梦都在幻想能靠挖矿轻松赚“高薪”。

既然喜欢事实,我们就认真来点最新数据,因为我承认,卡城曾经高薪过,但现在不是。
https://www.macleans.ca/economy/best-communities-canada-families-2019/
在 Maclean's 几天前刚刚推出的加拿大家庭生活社区(市镇)前100名中,整个AB只有3个,而QC有近40个。
更重要的是,这个排名是依据以下客观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的:
Percentage of families with children:
Median monthly infant daycare fees in closest major city/region:
Median monthly toddler daycare fees in closest major city/region:
Percentage of population employed in arts and recreation:
Community index (higher is better):
Percentage of population that walks to work:
Percentage of population that bikes to work:
Percentage of population that takes transit to work:
Days per year with rain or snow:
Days per year above 0C
:
Days per year above 20C:
Population:
Five-year population change:
March 2019 economic region unemployment rate: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Average household discretionary income:
Average household net worth:
Average value of primary real estate:
Home price to income ratio:
--
我们看看 卡城人民最自豪的 收入和天气
Days per year with rain or snow: 112
Days per year above 0C: 171
Days per year above 20C: 87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98,309

再看看 蒙村的几个市镇的数据
Mont-Royal (QC)
Days per year with rain or snow: 163
Days per year above 0C: 218
Days per year above 20C: 117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118,728

Westmount (QC)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109,019

Saint-Constant (QC)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92,894

Blainville (QC)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95,907

Mont-Saint-Hilaire (QC)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98,119

Saint-Basile-le-Grand (QC)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98,756
...
卡城一年0度以上的日子,比蒙村少了47天,一年中雨雪天比蒙村多了51天。
而且卡城的所谓”高薪“工作大多是野外作业,有时还不得不乘坐不是特别安全的飞行工具,然后工资还没蒙村高。

In addition, 蒙村的专业工作,到哪去都是刚需,有技术有外语。
挖矿类专业工作,只能到为数不多的矿区谋职,其中不少职位以体力为主。

这些事实,不好意思,确实刺耳了点,抱歉。
整体比不过就拆开来比,还真是流氓。真有胆儿就社区比社区,别把猛吹最富的地方拿出来和卡家里比平均。再说,就算按这么个比法,猛吹哪个牛区收入高过阿省小镇St Albert了?别再贴数据了,你这水平读数据也读不明白,就会给对方论点找论据。当然了,数据是不会说谎的,所以你怎么找也只能证明猛吹的穷,可能找个50年前的数据可以自我安慰一下。

sabre : 2019-08-14#168
魁省是个穷省
不用比
踩穷省也没啥意思

sabre : 2019-08-14#169
假如有个上海人 成天说青海穷
你怎么看

ccyyyycc : 2019-08-14#170
假如有个上海人 成天说青海穷
你怎么看
假如一个青海人偏说上海穷,靠青海财政支援度日,你怎么看。

sabre : 2019-08-14#171
假如一个青海人偏说上海穷,靠青海财政支援度日,你怎么看。
I am totally ok

林佳树 : 2019-08-14#172
温哥华不确定,但是 哈利法克斯 年轻人多?我笑了

哈利法克斯,大学城

mctone : 2019-08-14#173
整体比不过就拆开来比,还真是流氓。真有胆儿就社区比社区,别把猛吹最富的地方拿出来和卡家里比平均。再说,就算按这么个比法,猛吹哪个牛区收入高过阿省小镇St Albert了?别再贴数据了,你这水平读数据也读不明白,就会给对方论点找论据。当然了,数据是不会说谎的,所以你怎么找也只能证明猛吹的穷,可能找个50年前的数据可以自我安慰一下。

卡城在 Maclean's 的评比里就是当作一个社区来评比的。不要排名低就生气。更重要的是那些排名所参考的事实。
客观点,你现在在卡城赚的年薪是五位数还是六位数?
如果没有六位数,就闭嘴,不要在这里丢人现眼。

mctone : 2019-08-14#174
假如一个青海人偏说上海穷,靠青海财政支援度日,你怎么看。

笑死人,卡在家里还自比上海,其实只是大庆。
再说了,就算卡城人有钱,你有么?还是野外体力活五位数年薪?

很奇怪,在那苦寒之地赚那些低技能低薪工,还以为自己是啥加拿大首富。
不好意思,我就是有点偏见,觉得自夸卡城的人,有不少是没有什么技能的投机人士,因为他们唯一自豪的就是”卡城有油砂,所以我可以在卡城赚更多的钱“。

但现实是,虽然卡城有油砂,现在卡城的工资也不算高了,而且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发展潜力小于其他城市。

sabre : 2019-08-14#175
卡城在 Maclean's 的评比里就是当作一个社区来评比的。不要排名低就生气。
客观点,你现在在卡城赚的年薪是五位数还是六位数?
如果没有六位数,就闭嘴,不要在这里丢人现眼。
为什么五位就要闭嘴
1 我觉得挺多的
2 更为重要的 钱少的人 也可以说话的

mctone : 2019-08-14#176
为什么五位就要闭嘴
1 我觉得挺多的
2 更为重要的 钱少的人 也可以说话的
因为他们被洗脑为卡城是加拿大首富,然后魁省都是他们的税养的。
所以客观点,晒晒收入,看看他们这些”首富之城“到底赚了多少。

ccyyyycc : 2019-08-14#177
卡城在 Maclean's 的评比里就是当作一个社区来评比的。不要排名低就生气。更重要的是那些排名所参考的事实。
客观点,你现在在卡城赚的年薪是五位数还是六位数?
如果没有六位数,就闭嘴,不要在这里丢人现眼。
把六位数当回事的才该闭嘴。我之前说了9万是eit起步价。家庭收入没个30万真不好意思拿出来说。

sabre : 2019-08-14#178
因为他们被洗脑为卡城是加拿大首富,然后魁省都是他们的税养的。
所以客观点,晒晒收入,看看他们这些”首富之城“到底赚了多少。
西边的确富点
但是 东边风度优美

ccyyyycc : 2019-08-14#179
Then the same answer to your question.

林佳树 : 2019-08-14#180
但现实是,虽然卡城有油砂,现在卡城的工资也不算高了,而且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发展潜力小于其他城市。

为什么老说卡城有油砂呢? 从卡村开车去油砂矿,单程不停车也要开八九个小时,卡城根本就没几个矿工。

hydro总部在蒙村,水电站就在蒙村?

luf_7_6 : 2019-08-14#181
西边的确富点
但是 东

ccyyyycc : 2019-08-14#182
笑死人,卡在家里还自比上海,其实只是大庆。
再说了,就算卡城人有钱,你有么?还是野外体力活五位数年薪?

很奇怪,在那苦寒之地赚那些低技能低薪工,还以为自己是啥加拿大首富。
不好意思,我就是有点偏见,觉得自夸卡城的人,有不少是没有什么技能的投机人士,因为他们唯一自豪的就是”卡城有油砂,所以我可以在卡城赚更多的钱“。

但现实是,虽然卡城有油砂,现在卡城的工资也不算高了,而且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发展潜力小于其他城市。
论发展潜力那肯定比不上魁省啊,魁省的支柱产业是吃大户,只要加拿大还有一口粥喝,那魁省肯定能吃上肉。

ccyyyycc : 2019-08-14#183
为什么老说卡城有油砂呢? 从卡村开车去油砂矿,单程不停车也要开八九个小时,卡城根本就没几个矿工。

hydro总部在蒙村,水电站就在蒙村?
他不了解的不光是卡城。整天engineer长engineer短的,实际上扣腚的就没几个engineer。

风中凌乱的男子 : 2019-09-06#184
哈利法克斯,大学城
哪些都是 流动人口。当然,对海洋四省来说。哈法算相对好的。
养老可以,经济缓慢

JHN : 2019-09-06#185
在东部对花粉过敏的同学, 在Calgary 可能就好了, 大家有没有觉得?

风中凌乱的男子 : 2019-09-06#186
换而言之,卡村不会像东部那样 郁郁葱葱?
在东部对花粉过敏的同学, 在Calgary 可能就好了, 大家有没有觉得?

lovemapleleaf : 2019-09-06#187
换而言之,卡村不会像东部那样 郁郁葱葱?

卡村是大草原,没多少树木,不过卡村临近班夫,往西走走就进大森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