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gary 富裕城市,副食品真贵

waterloo能挣到六位数的是去硅谷,西雅图.工程行业也一样.总的来说,美国的工资比加拿大高40%左右.

水卢本科毕业生有多少去蒙特利尔的?在蒙特利尔能起薪到六位数吗?

请注意,这里讨论的是卡家和梦吹的起薪问题,不是硅谷能挣多少的问题.

滑大我很熟。滑大会计金融学院,cpa专业,会计硕士macc,数学会计双学位,毕业生一般起薪五万多加币,水平烂的也有三四万起薪的,少数牛人能拿九万多。在实习生一般一个月三千多到四千。嘿嘿~
 
滑大我很熟。滑大会计金融学院,cpa专业,会计硕士macc,数学会计双学位,毕业生一般起薪五万多加币,水平烂的也有三四万起薪的,少数牛人能拿九万多。在实习生一般一个月三千多到四千。嘿嘿~

实习生工资没什么标准,我儿子也是滑大学生,低的时候时薪20左右,有时候只比最低工资强一点,高的时候超过50,加拿大的公司一般都给得低,30以下,工资给得高的主要是硅谷一带的公司,不过那地方生活费也高,每月租个单间就要2000左右,各种东西也贵

滑大出来也未必个个是牛人,我太太有个同事就是滑大计算机毕业的,水平不怎么样
 
最后编辑: 2019-08-09
滑大我很熟。滑大会计金融学院,cpa专业,会计硕士macc,数学会计双学位,毕业生一般起薪五万多加币,水平烂的也有三四万起薪的,少数牛人能拿九万多。在实习生一般一个月三千多到四千。嘿嘿~
是的加拿大工资没那么高,计算机高手还是去西雅图工资不错,房价也没有湾区那么离谱。
 
无论是美国还是加拿大,薪水基本还是取决于两个因素:专业领域 和 所在城市商业机会的多寡。

蒙村6位数年薪在 IT 等领域,已经不算什么了,因为这些专业领域代表着时代的趋势。

石油当然曾经是好行业,如果愿意吃点苦,赚钱也不少。但这变成了靠天吃饭的行业了,如果油价一直不够高,这个行业就难以出头。

至于商业机会,通常是人较多及城市群比较集中的地方各种机会多。
 
无论是美国还是加拿大,薪水基本还是取决于两个因素:专业领域 和 所在城市商业机会的多寡。

蒙村6位数年薪在 IT 等领域,已经不算什么了,因为这些专业领域代表着时代的趋势。

石油当然曾经是好行业,如果愿意吃点苦,赚钱也不少。但这变成了靠天吃饭的行业了,如果油价一直不够高,这个行业就难以出头。

至于商业机会,通常是人较多及城市群比较集中的地方各种机会多。

你又在偷换概念。我们说的是大学本科新毕业的学生起薪,你转到了蒙特利尔有年薪6位数的。

任何一个城市,都有年薪6位数的。但是蒙特利尔大学本科毕业,不考虑个别特例,起薪有没有年薪6位数?

事实是,蒙特利尔大学毕业生,起薪在加拿大属于倒数的。不光是大学生待遇倒数,就是同等经验人士,在猛吹市,工资相比其他城市也是倒数的。
 
其实是你们的理解有局限。“大学本科新毕业的学生起薪”, 取决于两个因素:专业领域 和 所在城市商业机会的多寡,无论是美国还是加拿大。

至于有些人觉得在小城市高中毕业挖矿就能赚钱,起薪还不算低。那只能说 good for you 了。
 
其实是你们的理解有局限。“大学本科新毕业的学生起薪”, 取决于两个因素:专业领域 和 所在城市商业机会的多寡,无论是美国还是加拿大。

至于有些人觉得在小城市高中毕业挖矿就能赚钱,起薪还不算低。那只能说 good for you 了。

即使同等资历搞IT的,蒙吹的工资在加拿大依然倒数。

加拿大统计局对40城市家庭收入中位数进行统计,蒙吹市排在倒数第四名。倒数十名里,好几个法语城市。

整个一个又穷又赖,还自我感觉良好。
 
蒙特利尔的中国人口89000人,占比2.2%
Metro Montreal[edit]
Ethnic groups in Metro Montreal (2016)
Source: [4]
Population%
Ethnic groupEuropean2,987,10074.5%
Black270,9406.8%
Arab191,1654.8%
Aboriginal117,8502.9%
Latin American110,1952.7%
Chinese89,4002.2%
South Asian85,9252.1%
Southeast Asian55,7051.4%
Filipino33,0500.8%
West Asian28,8900.7%
Korean7,0550.2%
Japanese3,8100.1%
Multiple minorities20,4210.5%
Visible minority, n.i.e.8,2900.2%
Total population4,009,795100%

卡尔加里中国人有104000人,占比7.6%
Ethnicity[edit]
Population by ethnicity, 2016
Ethnic origin[37]PopulationPercent
English298,86521.74%
Canadian275,95020.07%
Scottish240,77517.52%
German201,65014.67%
Irish197,18514.34%
French118,0808.59%
Chinese104,6207.61%
Ukrainian90,7406.60%
East Indian90,6206.59%
Filipino75,0205.46%


中国人在卡城的聚集程度比蒙吹高的多。很多蒙吹的国人都跑到卡城来了。

蒙城最大少数民族是黑人,卡城最大少数民族是中国人。你说这两个城市能比吗?
 
加拿大总的来说是个比较安全的国家。各城市凶杀率差别不大。大城市人口多些,比如多轮多,凶杀数字也多些。卡城2018死于凶杀的是20人。多轮多142人,温哥华44人,卡城人口140万,多市500万,温市240万人口。

多市现在的凶杀率自从2014年以来稳定上升啊,几乎翻了一倍。这个可是不太好。


Number

Number of homicide victims
Geography20142015201620172018
Canada (map)523610615666651
Toronto, Ontario 5 (map)82829693142
Montréal, Quebec 5 (map)3847424647
Vancouver, British Columbia 5(map)4647415244
Calgary, Alberta 5 (map)3240333120
Edmonton, Alberta 5 (map)4038474937
Ottawa-Gatineau, Ontario part, Ontario/Quebec 5 6 7(map)77241417
Winnipeg, Manitoba 5 (map)2722252422
Québec, Quebec 5 (map)421103
Hamilton, Ontario 5 (map)10712119
Kitchener-Cambridge-Waterloo, Ontario 5 (map)36657
London, Ontario 5 (map)48876
St. Catharines-Niagara, Ontario 5 (map)47132
Oshawa, Ontario 5 (map)02458
Halifax, Nova Scotia 5 (map)581287
Victoria, British Columbia 5(map)48152
Windsor, Ontario 5 (map)363310
Ottawa-Gatineau, Quebec part, Ontario/Quebec 5 7 8(map)51314
Saskatoon, Saskatchewan 5(map)8101058
Regina, Saskatchewan 5(map)59898
Barrie, Ontario 5 9 (map)13250
Kelowna, British Columbia 5 9(map)33762
St. John's, 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 5 (map)12431
Sherbrooke, Quebec 5 10(map)01214
Abbotsford-Mission, British Columbia 5 11 (map)43696
Kingston, Ontario 5 11 (map)03012
Saguenay, Quebec 5 (map)01201
Greater Sudbury, Ontario 5(map)12011
Moncton, New Brunswick 5 9(map)32112
Trois-Rivières, Quebec 5(map)32012
Brantford, Ontario 5 9 (map)00455
Guelph, Ontario 5 9 (map)32111
Saint John, New Brunswick 5(map)33311
Peterborough, Ontario 5 9(map)11211
Thunder Bay, Ontario 5 (map)113878
Lethbridge, Alberta 12 (map)....420
Belleville, Ontario 12 (map)....421
Non-Census metropolitan area162222188238210
 
最后编辑: 2019-08-10
美国的大城市,比如芝加哥,谋杀率比卡城这样的城市要高10几倍。一年死于凶杀数字高达781人。比整个加拿大凶杀死亡数字还要高。

日本和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日本一亿多人口,谋杀死亡数字只有加拿大的一半,仅仅300人。日本和新加坡的谋杀率都是每10万人0.2左右,全球最低。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intentional_homicide_rate
 
最后编辑: 2019-08-10
当年油价高企时,卡城高中毕业去挖油砂的都可以拿十几万年薪。在野外打杂的也可以步入高薪。那时如果想嘲笑其他城市的收入,可以有这个底气。
但关键是,这不是可持续的领域。

现在时代不同了,其他城市都在全面发展,拥抱高科技和全球服务时,工资水平和职业机会早就持续发展了。
卡城呢,工资从高中毕业去挖矿十几万,到现在工程师 90K,这种消长趋势还看不出来么?

反正你们也在卡城生根了,要挪也难了,就像人们每天要看一眼天气预报一样,卡城人早晨起来还要看一眼油价预报。

如果我是一个没有什么本领又投机的人,我一定会跑来卡城,去寻找低技能又高薪工作。但如果幻想这种机会能一直持续下去,那就只能说 good luck.
 
实事求是的说,卡城的华人有搬到其他地方居住和退休的.首选是温哥华,还有维多利亚,奶奶庙都有.我们可没有自大到号称自己是加拿大第二什么的.

也有搬到多伦多,美国的.

但是蒙特利尔?我在加拿大也有相当年头了,从来只听过从蒙吹搬到卡城,还没听说过一例反着来的.

从加拿大城市的华人比例也可以看出,文革华20%>多伦多10.8%>卡城7.6%>爱城5.9%>幄太华4%>=维多利亚4%>winipeg 2.8%>蒙特利尔2.2%

华人聚集的程度也就反映了华人对加拿大城市选择的偏爱程度,大温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多是第二,卡城是第三.蒙吹呢,垫底好吗?受欢迎程度不如winipeg,丢不丢人?

蒙吹要有那么受欢迎,为什么华人不去那扎堆?数据打脸打的啪啪的.
 
最后编辑: 2019-08-10
按这个油价,要熬到搬温哥华过退休生活,以区区卡城工程师 90K,再加上为加拿大缴税的贡献那么大,估计还要在野外工作数十年吧。 那种 75k 的政府技工,估计还得加年头。
搬到美国的,是指隔壁的苦寒之州蒙大拿么?
挖油砂积累的那点“技能”能去的地方毕竟有限得很。
 
按这个油价,要熬到搬温哥华过退休生活,以区区卡城工程师 90K,再加上为加拿大缴税的贡献那么大,估计还要在野外工作数十年吧。 那种 75k 的政府技工,估计还得加年头。
搬到美国的,是指隔壁的苦寒之州蒙大拿么?
挖油砂积累的那点“技能”能去的地方毕竟有限得很。

搬去蒙大拿?不的不说,蒙吹市的井第之蛙可以笑死人。
 
按这个油价,要熬到搬温哥华过退休生活,以区区卡城工程师 90K,再加上为加拿大缴税的贡献那么大,估计还要在野外工作数十年吧。 那种 75k 的政府技工,估计还得加年头。
搬到美国的,是指隔壁的苦寒之州蒙大拿么?
挖油砂积累的那点“技能”能去的地方毕竟有限得很。

如果卡城90K不够资格搬去大温,蒙吹40K平均线就更别提了吧。
 
最后编辑: 2019-08-10
作者:Yuuuui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849148/answer/50626873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忍不住又来更新一波。(备注:我已脱坑,不在蒙特利尔了)
以前我也会像很多人一样想着移民给孩子创造好的环境,什么英法双语,不用补习,将就一下自己留在蒙特利尔也是可以的。后来在mtl的那段时间,我接触到有小孩的朋友后,发现完全不是我想的那样。
朋友口中说的孩子喜欢这边,真的喜欢吗?他的小孩才10岁,每次回国淘宝和吃喝玩乐超开心,跟我们说不喜欢蒙特利尔,喜欢国内。其实想想也是的,大半年冬天,小朋友没地方玩,最多去滑滑雪,还有很多次暴雪父母根本开不了车出门。小朋友会喜欢吗?我当时就跟自己说,我都不喜欢,我小孩会喜欢?
另外补习这件事,我看到的是只要是中国家长,就没几个不让小孩补习的。现在还流行让小孩放假回国补。英法双语?我知道的是父母连法语题目都看不懂,英文跟老师沟通也不便,完全没办法陪伴小孩学习,小孩只能靠自己或者靠补习。
还有一件很刺激我的事,以前公司的同事,也是移民,已经是在mtl拿着不错工资的上班族。我好奇问他暑假准备带小孩去哪里玩。结果他告诉我暑假都是带小孩去当地的游乐场la rond,买年票还送午餐。游乐场玩腻了,就会去图书馆,中午再去游乐场吃个免费午餐。也会去一下camping,但大旅游没有,出国游更没有。我当时都惊了,一个中产至于这样占游乐场的午餐便宜吗…但后来想想,因为蒙特利尔税特别高,如果只靠工资是真的要非常省吃俭用。我开始担心留在那边的话,小孩以后眼界会很窄。
最后是之前看到一个报道,大概说蒙特利尔家庭年收入4万就已经算中产。那是很可怕的一个数字,如果在那里生活过,就会知道4万只能说是能吃饱,还不敢出去餐馆吃。
———————————————————-
谢谢大家的赞和评论,就是想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声。建议可以上youtube的朋友们,看一下expo67 Montreal world’s fair就明白了。1967年的蒙特利尔的设施和人们的穿着都比现在2018年要好很多。我相信那个年代说是小巴黎是不会收到这么多的反对声的。实在对魁瓜把自己所谓钟爱的城市弄成这样感到心疼。
———————————————————
我来说说自己之前生活了四年多的感受吧。广州人,之前在法国留学,然后到魁北克移民。1. “蒙特利尔是小巴黎”,excuse me?没去过法国的,或者国内偏远地方的,可能会认同。说法语不代表法国,那个口音,一开始去找房子,硬是把cent 100 听成了 cinq 5!所谓小巴黎,老港一条街最多了。不能否认魁北克城蛮美的,但要是冬天你去过之后,就再也不想去了。
2. “加拿大第三大城市”,跟国内比,我想不出一个城市比它落后的。市区停车位少,停车费高,可能这点还能沾上城市这个称号。我来到温哥华后才知道,很多免费停车!城市建筑:钢筋水泥,到处是工地。冬天开车,每一分钟都感觉用生命在开车,躲不完的坑。我之前的车轴承就是硬生生地被那里的路弄坏的,我还不知道,还好朋友坐我车发现声音不对,马上去车库换了,不然真的很危险。
3. 出不去的冬天,无尽的黑暗和扫雪。就算你买了一套很好的房子,冬天周末还是没有地方去,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问自己今天要干嘛。想逛街?想想还是没地方可以逛。再打开门,门前的雪,你今天不扫,明天还是要扫。

4. 无可否认魁瓜人是蛮淳朴蛮好的,可是他们也受不了魁省的冬天。每到冬天,听到的都是同事对天气的抱怨。但他们又不会做什么改变,比较他们还是认为自己是喜欢这个城市的。最让我意外的是,很多当地人没怎么离开过魁北克,连班夫和温哥华都没去过的也很多。有时候聊天,你会不知道聊什么,话题很单一,旅游聊不到一起。
5. 税死高,中餐厅水平真的很一般服务又不怎么样,但还要给15%的税和15%的小费。来到温哥华才知道,原来餐饮的税只有5%,很多food court 还不用小费。我心疼那些年给出去的30%啊。
6. 不适合老人居住。听过身边朋友说过,不少当地人就是老了出门扫雪心脏病发的。所以我们当时一点都没打算让家人过来,冬天简直就是受罪。而且一到冬天,空气湿度只有30左右,我在那里的四年,每年冬天都干咳,11月冬天开始咳到6月夏天开始。整个人都要崩溃,后来冬天回国发现自然好了,回到蒙城后又开始咳,才发现是气候的问题。
7. 突然想到的一点,纯粹是自己的经验。翻开自己的朋友圈,基本90%在蒙特利尔的移民女士,不是在做柜台销售,就是在做代购加在家带小孩。不是对职业的歧视,只是觉得大多数都牺牲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不停在朋友圈发costco和加拿大鹅等广告,吃着政府给的小孩补贴。这对职场上的非常不公平,拿工资的交着非常高的税,而政府用税去补贴一大群人,可能一年下来,你跟不上班的人收入没差多少。这也导致没人愿意学语言,没人愿意上班,上着补贴课程再打一份餐馆工加上牛奶金,分分钟家庭税后比你收入还高。所以真心看不到这个城市的希望
想起以前的日子我和我LG都觉得傻,又不开心又烧钱地待在那么一个地方,可能因为我们都是南方的,都是吃货,都喜欢逛街,所以在蒙特利尔的每一天都很郁闷。奉劝移民的朋友去之前去真的要做好心理准备,要比较自己在蒙特利尔和国内的生活水平,不要盲目地出国,移民选一个适合自己居住,保持心情舒畅的地方最重要。
 
实事求是的说,卡城的华人有搬到其他地方居住和退休的.首选是温哥华,还有维多利亚,奶奶庙都有.我们可没有自大到号称自己是加拿大第二什么的.

也有搬到多伦多,美国的.

但是蒙特利尔?我在加拿大也有相当年头了,从来只听过从蒙吹搬到卡城,还没听说过一例反着来的.

从加拿大城市的华人比例也可以看出,文革华20%>多伦多10.8%>卡城7.6%>爱城5.9%>幄太华4%>=维多利亚4%>winipeg 2.8%>蒙特利尔2.2%

华人聚集的程度也就反映了华人对加拿大城市选择的偏爱程度,大温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多是第二,卡城是第三.蒙吹呢,垫底好吗?受欢迎程度不如winipeg,丢不丢人?

蒙吹要有那么受欢迎,为什么华人不去那扎堆?数据打脸打的啪啪的.

卡城的华人普遍过得不错,房价也不高,老移民一般手里都有几套房子

华人在大城市如多伦多,温歌华等地则是两极分化,有富豪,也有很多穷人,卡城的华人一般都是干工作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 挣到钱的搬大温,钱不够的继续留卡城,都过得挺好.

确实是少有从卡城搬去蒙吹的,我没有听说过一例,倒是知道几家从蒙吹搬卡城的

相比之下,卡城还是比较有活力的,人口的平均年龄也是比较年轻.
 
卡城的华人普遍过得不错,房价也不高,老移民一般手里都有几套房子

华人在大城市如多伦多,温歌华等地则是两极分化,有富豪,也有很多穷人,卡城的华人一般都是干工作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 挣到钱的搬大温,钱不够的继续留卡城,都过得挺好.

确实是少有从卡城搬去蒙吹的,我没有听说过一例,倒是知道几家从蒙吹搬卡城的

相比之下,卡城还是比较有活力的,人口的平均年龄也是比较年轻.

在哪积累财富都难。

卡城老移民工资高,几套房但是房价不涨,多温收入低,但是房价涨的多。最后基本身价差不太多。

当然这是温,多,卡。蒙吹工作无,工资低,房价低,只有福利高。而靠福利是发不了了。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