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楼主的另一个楼(
看先秦诸侯 到 天下一统。天下一统,会让人民更幸福吗?)里的回应,顺便贴到这里来,因为两个楼的讨论主旨差不多:
这种道理扯不清。中西两个文明走上不一样的道路,后面的原因多了去了。
很多人都是事后诸葛亮和马后炮,看最后的英雄怎么看怎么帅。因为西方文明近现代的先进,就让他们觉得西方骨子里先进,根子里也先进,从几千年前的制度就开始先进了。
其实真要选择一两千年前在哪个文明里当“屁民”,中华文明给人的出人头地的希望,远大于贵族和平民间的高墙几乎无法逾越的古代西方。毕竟中国古代,和平时期有科举,有本事读书,就能直达宰辅阶层,战乱时期更是乞丐都能当了皇帝,没人质问皇帝祖上是否“蓝血”。这在讲究权力贵族享有,神经质一样讲究权力阶层的“纯血”的西方,是不可想像的事。所以血友病这种遗传病,在中国古代皇族和官僚阶层里几乎不会成规模出现,在西方则成了贵族病的代表,因为中国战国以后就没人太在乎你祖上血缘多牛逼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三国里把“四世三公”挂在嘴上的,都是眼高手低的二世祖。而西方不止是人,连宠物,连马匹的饲养,都极其重视“纯血”...他们宁可接受纯粹的,血缘特点突出的后代,也不愿接受混种产生的各方面比较平均但是也没有突出缺点的后代。
西方的贵族从古到今就是多极化的权力构成,也一直没有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能像秦始皇那样,懂得统一度量衡,文字,建立郡县制,成功把一个幅员辽阔的大一统国家集中管理起来。因为管理理论的落后,所以西方文明即使出现凯撒拿破仑这种能统一天下的皇帝,也不能有效治理,最后仍是依靠各地王公贵族各自管理,政权 ,军权和税权都很分散,普通人民也从来没有受教育权,没人教化他们礼仪,规矩和家国概念,所以他们只认得头上收税的领主城邦主,而不知道皇帝和帝国是个什么东西。
我觉得更深层原因可能是:西方自古是复合型经济,因为地理环境差异大,有的城邦务农,有的城邦主要经商,有的城邦主要游猎放牧。所以大一统不一定能给他们带来更高效率的生产。但华夏的中原文明主要是农业文明,大一统的利益更明显更大:统一的官僚体系,可以整合全国资源来抵抗地方的水灾旱灾等农业灾害;也可以用举国之力兴修都江堰之类大型灌溉水利工程,秦直道和京杭大运河之类运输工程,和长城这类防御工程(这些都是沿用几千年,惠及多个王朝的工程,而不止一家一姓得益);统一运作的军事系统更能有效帮助国家抵御游牧蛮族对农产品的劫掠等。。。那时的中华文明作为相对羸弱的农耕文明,却依然强大而难以侵犯,无论在人口繁荣度, 农业和城市设施建设,和整体经济产出上,都远超周边文明和同时期的西方。 所以说什么“大一统帝国,一切都是帝王家的,跟人民一点关系都没有”,是一种比较浅薄可笑的历史观和政治观。
当人类文明的产出,以农业生产为主时,中华文明无疑是世界上最成功,最强大兴盛,也最有活力的,形成了几千年相对稳定的文明体系。(当然这也导致了后来的变革包袱比其他亚洲国家都重。)
可是,但是,可但是...这个世界是变换无常的,西方文明因为各国各城邦一直分散管理,效率较低,比较穷困,所以穷则思变,开始发扬可贵的冒险精神,到处搞航海大发现,想提升商业收入,最终成功走出一条更高等级的:工商文明之路,完成了人类文明大升级。这也是为何欧洲相对穷困落后的英国,最终成为大航海时代的最后胜者,形成殖民地大帝国,因为他们的历史包袱最低,冒险精神最足,皇室对外冒险扩张的决心最彻底。而相对有较辉煌古文明的意大利法兰西这些,都不够英国打的。这种文明突然闯出新路,发现新科技树的状况,是谁也没法预料到的,西方自己也不可能提早几千年预见到,所以才一直没有走上农业大一统文明之路。一切都是历史的必然和巧合的复杂综合体。
所以,不能因为西方现在先进,就说中华文明的老祖宗几千年前就走错了路。人家当时选择的也是农业文明发展最为恰当,后来也被证明是农业文明最成功的一条路。西方的分权制度,源于贵族分封的古封建制度,也不是一开始就像今天吹的这么高大上,相反那曾是贵族平民泾渭分明,非常令人窒息的一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