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家园论坛

在家休息一个月读印顺法师的《空性学探源》

原文链接:https://forum.iask.ca/threads/927064/

dave : 2021-09-23#1
去年因为疫情在家休一个月,翻译完了老子的道德经,今年,因为疫情又在家休一个月,这次是在家读印顺法师的《性空学探源》,而且作了大量笔记, 这本书是我从我师父那里借来的。 这本书还没读完,先把前面读过的有关观的一段抄在这里,希望对佛学有兴趣的可以读一下,很有裨益。

关于佛法,我想佛虽说有84000法门,但关键还是两个字,一个是观,一个是照,关于照,佛在心经中已经説得非常明白,今天,我想抄录一段印顺法师在《性空学探源》中的话,这段话对观作了很好的解释。

阿含的观察方法,最重要的一点,是以有情的生命之流为中心对象的。这生命之流有多方面:一、身心之相关,如经中的六处,就是说明这方面的。二、心境之相知,有情是有意识活动的;有能知的精神,就发现到所知的境界;经中的五蕴,就是说明这差别的。三、业果之相续,从认识到发为行为的活动,影响于未来。将这身心相关、能所相知、业果相续各方面的综合,就是缘起法。缘起法的研究,可说是对生命之流的一种观察与体验,故佛法是宗教,也可以说是彻底的生命哲学。假使忽略有情本位的立场,便是破坏佛法的体系。
以有情生命为对象去观察,其方法可以有三种:一、静止的分析法,将有情作一种静的观察而分析之,分析而综合之。这在因果事相的辨析,佛教做到相当严密。二、流动的观察,在生命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作一种推理演绎的功夫,去把握生命演变的必然法则,与因果的必经阶段。这方法比较活泼,近乎推理派。三、可说是直观的洞见:在有情生命和合相续中,去体察一 一法的当体;在彼此相互的关系中,前后相续的联络中,显露一 一法的本质性; 这是一种直觉的透视(直观有两种:一、现观的经验,二、思择的体察。这是后一种)。所得的不再是它的表象,而是它深入的本性;直显一切法如幻皆空的,就是用的这类方法。但这需要建立于前两者的基础上,即依于同时的彼此析合,前后的起灭断续;否则,不过是孤立而静止的神我见。
佛陀用着分析、推理、直观方法来观察。


上述这段话是迄今为止我读过的讲观最好的一段话,印顺法师引用阿含经来解释观,通过读印顺法师这本空性论,我突然有一种冲动想读一下阿含经。因为按印顺法师所言,不读阿含难解空性。 在家休息这一个月,我一直在读从师父那里借来的这本印顺法师的空性论。通过读它,我对佛学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特别是对缘起法有了更进步的了解,佛法不离世间法,它所观的对象就是世间有情呀!

至于空,这本书讲的更简单明了! 常性即空,因为以佛教的观点看,不管内心外物一切都是无常。

当然,要修佛我个人认为至少要具备五要素: 信、悟、忍、修、捨。首先是信,不信,其他都是空。所以信排在第一位,第二位是悟,而不是修,因为你还没悟就修,等于是盲修,第三位是忍, 寒山拾得的故事讲忍最好。 忍是修的前提, 我至今还记得一个讲忍的故事,説一个将军去见赵州禅师,跟禅师説要出家,禅师説,你赶快回家吧,你老婆现在正与其他男人上床呢,那将军听了这话,立马站起来,冲出寺院,要回家捉奸。 男人最难忍的就是戴绿帽子。所以,没有忍,别谈修, 既然到了修的地步了,那接下来最后就是捨,捨是什么?捨是放下。看看放下有多难吧!
昨天我师父在微信上发了一张照片,上面附了一句话:习惯了无牵无挂的日子。我竟然放不下我见,立马给师父回复:师父你还有牵挂,你的父母,僧众,佛堂,佛、法。没想到师父也没放下,立马给我回复:你所説的牵挂和我所说的牵挂不一样,我所说的是私欲的牵挂,你所说的是无私的牵挂。这就是汉语的魅力,一个牵挂竟然能分出私欲和无私,当然,我不会再与师父继续为这点相谈下去。再谈下去就是不舍!就是我执。就是没有放下,其实,放下説着容易,做起来很难!所以先不要谈放下,就像先不要谈空一样。

有人信佛,上来就捨,那是迷信,或者説那是慈善事业,尽管六度波罗蜜第一度説布施,但布施和捨是两个概念。有人总说修佛,其实正如古代佛教禅师所言:佛没坏,不用修,先修自己! 所以,还是禅宗好: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不说为佛!先修自己!阿弥陀佛!

茹妹 : 2021-09-23#2
好累啊,求休息一个月

dave : 2021-09-23#3
好累啊,求休息一个月
这个自己说了算,我是知道9-10月加拿大疫情会进入第四波高峰,所以,避一下。 自己和单位领导説休假一个月,他们也只好接受。

茹妹 : 2021-09-23#4
青年问禅师:“大师,我很爱我的女朋友,她也有很多优点,但是总有几个缺点让我非常讨厌,有什么什么方法能让她改变?” 禅师浅笑,答:“方法很简单,不过若想我教你,你需先下山为我找一张只有正面没有背面的纸回来。”
青年略一沉吟,掏出一个莫比乌斯环。

fjptyhy : 2021-09-23#5
青年问禅师:“大师,我很爱我的女朋友,她也有很多优点,但是总有几个缺点让我非常讨厌,有什么什么方法能让她改变?” 禅师浅笑,答:“方法很简单,不过若想我教你,你需先下山为我找一张只有正面没有背面的纸回来。”
青年略一沉吟,掏出一个莫比乌斯环。
诗人的佛学我看得头大,茹妹的问禅更容易吸引眼球。上网搜了莫比乌斯环。

附件


fjptyhy : 2021-09-23#6
好累啊,求休息一个月
心疼!只好说,能舍就舍,能放就放,留得青山在,你和宝宝身体健康最重要,其它都是次要。

茹妹 : 2021-09-23#7
心疼!只好说,能舍就舍,能放就放,留得青山在,你和宝宝身体健康最重要,其它都是次要。
谢谢木南姐,发发牢骚哈
虽然掰着指头数退休还有多少天。。。

fjptyhy : 2021-09-23#8
谢谢木南姐,发发牢骚哈
虽然掰着指头数退休还有多少天。。。
说说话能散散烦,那就好。
孩子小现在是最累的时候,不过孩子长得也快,撑过去就容易了。

Hexagon : 2021-09-24#9
去年因为疫情在家休一个月,翻译完了老子的道德经,今年,因为疫情又在家休一个月,这次是在家读印顺法师的《空性学探源》,而且作了大量笔记, 这本书是我从我师父那里借来的。 这本书还没读完,先把前面读过的有关观的一段抄在这里,希望对佛学有兴趣的可以读一下,很有裨益。

关于佛法,我想佛虽说有84000法门,但关键还是两个字,一个是观,一个是照,关于照,佛在心经中已经説得非常明白,今天,我想抄录一段印顺法师在《性空学探源》中的话,这段话对观作了很好的解释。

阿含的观察方法,最重要的一点,是以有情的生命之流为中心对象的。这生命之流有多方面:一、身心之相关,如经中的六处,就是说明这方面的。二、心境之相知,有情是有意识活动的;有能知的精神,就发现到所知的境界;经中的五蕴,就是说明这差别的。三、业果之相续,从认识到发为行为的活动,影响于未来。将这身心相关、能所相知、业果相续各方面的综合,就是缘起法。缘起法的研究,可说是对生命之流的一种观察与体验,故佛法是宗教,也可以说是彻底的生命哲学。假使忽略有情本位的立场,便是破坏佛法的体系。
以有情生命为对象去观察,其方法可以有三种:一、静止的分析法,将有情作一种静的观察而分析之,分析而综合之。这在因果事相的辨析,佛教做到相当严密。二、流动的观察,在生命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作一种推理演绎的功夫,去把握生命演变的必然法则,与因果的必经阶段。这方法比较活泼,近乎推理派。三、可说是直观的洞见:在有情生命和合相续中,去体察一 一法的当体;在彼此相互的关系中,前后相续的联络中,显露一 一法的本质性; 这是一种直觉的透视(直观有两种:一、现观的经验,二、思择的体察。这是后一种)。所得的不再是它的表象,而是它深入的本性;直显一切法如幻皆空的,就是用的这类方法。但这需要建立于前两者的基础上,即依于同时的彼此析合,前后的起灭断续;否则,不过是孤立而静止的神我见。
佛陀用着分析、推理、直观方法来观察。


上述这段话是迄今为止我读过的讲观最好的一段话,印顺法师引用阿含经来解释观,通过读印顺法师这本空性论,我突然有一种冲动想读一下阿含经。因为按印顺法师所言,不读阿含难解空性。 在家休息这一个月,我一直在读从师父那里借来的这本印顺法师的空性论。通过读它,我对佛学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特别是对缘起法有了更进步的了解,佛法不离世间法,它所观的对象就是世间有情呀!

至于空,这本书讲的更简单明了! 常性即空,因为以佛教的观点看,不管内心外物一切都是无常。

当然,要修佛我个人认为至少要具备五要素: 信、悟、忍、修、捨。首先是信,不信,其他都是空。所以信排在第一位,第二位是悟,而不是修,因为你还没悟就修,等于是盲修,第三位是忍, 寒山拾得的故事讲忍最好。 忍是修的前提, 我至今还记得一个讲忍的故事,説一个将军去见赵州禅师,跟禅师説要出家,禅师説,你赶快回家吧,你老婆现在正与其他男人上床呢,那将军听了这话,立马站起来,冲出寺院,要回家捉奸。 男人最难忍的就是戴绿帽子。所以,没有忍,别谈修, 既然到了修的地步了,那接下来最后就是捨,捨是什么?捨是放下。看看放下有多难吧!
昨天我师父在微信上发了一张照片,上面附了一句话:习惯了无牵无挂的日子。我竟然放不下我见,立马给师父回复:师父你还有牵挂,你的父母,僧众,佛堂,佛、法。没想到师父也没放下,立马给我回复:你所説的牵挂和我所说的牵挂不一样,我所说的是私欲的牵挂,你所说的是无私的牵挂。这就是汉语的魅力,一个牵挂竟然能分出私欲和无私,当然,我不会再与师父继续为这点相谈下去。再谈下去就是不舍!就是我执。就是没有放下,其实,放下説着容易,做起来很难!所以先不要谈放下,就像先不要谈空一样。

有人信佛,上来就捨,那是迷信,或者説那是慈善事业,尽管六度波罗蜜第一度説布施,但布施和捨是两个概念。有人总说修佛,其实正如古代佛教禅师所言:佛没坏,不用修,先修自己! 所以,还是禅宗好: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不说为佛!先修自己!阿弥陀佛!
诗人说“佛陀用着分析、推理、直观方法来观察”
可见,佛陀是位科学家

dave : 2021-09-24#10
诗人说“佛陀用着分析、推理、直观方法来观察”
可见,佛陀是位科学家
我一直説佛教不是宗教,是哲学+科学的合体。

Hexagon : 2021-09-25#11
我一直説佛教不是宗教,是哲学+科学的合体。
有点儿意思
查了你们念叨的阿含
据说是可以类比论语的佛教典籍
诗人我问个问题,
你每次念完经以后,
有什么感悟?

Hexagon : 2021-09-25#12
青年问禅师:“大师,我很爱我的女朋友,她也有很多优点,但是总有几个缺点让我非常讨厌,有什么什么方法能让她改变?” 禅师浅笑,答:“方法很简单,不过若想我教你,你需先下山为我找一张只有正面没有背面的纸回来。”
青年略一沉吟,掏出一个莫比乌斯环。
禅师激动的热泪盈眶
从裤裆里掏出一本葵花宝典
深情款款的凝视着青年
1分27秒之后
青年开悟了
把环套在脖子上
下山了

一阵秋风吹过
泛黄的宝典在禅师手中微微颤抖
禅师看了看堂前的古木
去做晚课料

:ROFLMAO::ROFLMAO::ROFLMAO::ROFLMAO:

dave : 2021-09-25#13
有点儿意思
查了你们念叨的阿含
据说是可以类比论语的佛教典籍
诗人我问个问题,
你每次念完经以后,
有什么感悟?
我是这次读印顺法师得性空学探源才知道阿含经的,而且才有了读阿含经的冲动,印顺法师在他的书里大量引用了阿含经原文。 每次念完经,充满喜悦。 因为我个人体会,无常即苦,念经即乐。我举一个例子,我本来明年可以回青岛老家过着一种不需要打工的生活,但是,因为疫情,明年肯定回不去,回不去,在这里要生存,只能继续打工,但毕竟年龄大了,打工有点力不从心,此时就会有烦恼升起,这个时候,就需要念经来解脱,当我读心经,心无挂碍,无挂碍乎时突然感觉心头一亮,我的烦恼来自我的内心,这个内心就是一种产生贪、嗔、痴的温床,如果我心里不去想这件事,我又怎么会有烦恼呢?就像一个天生的瞎子,他是不会想光明这件事的。所以,我们之所以想,就是一种我执,而破我执的最好方法就是放下妄想!也就是佛在心经中所言:无受想行识。
今天有个人跟我说人生没意义,我説既然你认为人生没意义,再进一步説,既然我们每个人都明白我们总有一天会灭,那我们为什么还活着?他回答不上来。 我説:佛教的意义就是让我们明白为什么活着。
佛说: 一切法,有情也好,器界也好,都在灭的过程中前进; 一切法的本性都是归于灭。都在向着这个灭的大目标前进。我们只要使之灭而不起,就是涅槃!体证到本性灭就是涅槃。一切是本性自灭的。
佛教与其他宗教的根本区别其实非常简单。 常、乐、我属于非佛教。无常、苦、无我则是佛教。 我笃信佛教是从无常开始的。 因为我的经历让我明白诸行无常,并不是一个常在主宰着我。而这个常主宰就是上帝、天主、天道, 佛教是没有这个主宰的,有人问世尊,你所教的是什么? 世尊説了俩字 缘起。 佛教主要就讲缘起,什么是缘起? 印顺法师在这本性空学探源中作了很好的解释。佛法,不出生灭的现象界与寂灭的涅槃界这两者的联系就是中道缘起法。

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这是阿含经对苦、无常、无我(非我)的最简单扼要的解释。佛教是博大精深的, 穷余生之力也未必能参透,但是,佛教确实令我减少了很多贪嗔痴。 而贪嗔痴是造业的前提。

游客. : 2021-09-25#14
青年问禅师:“大师,我很爱我的女朋友,她也有很多优点,但是总有几个缺点让我非常讨厌,有什么什么方法能让她改变?” 禅师浅笑,答:“方法很简单,不过若想我教你,你需先下山为我找一张只有正面没有背面的纸回来。”
青年略一沉吟,掏出一个莫比乌斯环。

和我心中答案一样啊?

这样的青年不太适合佛法。

游客. : 2021-09-25#15
我一直説佛教不是宗教,是哲学+科学的合体。

任何不遵循严格逻辑推理的东西不应成为哲学。

dave : 2021-09-25#16
任何不遵循严格逻辑推理的东西不应成为哲学。
你怎么知道佛学不是经过严格推理的?!其实佛学还真是经过思择之后才下的结论。 而这个思择就包括好几个阶段:多闻、寻思、伺察、简择种种的阶段,在未入现观前,要经历上述几个阶段。 这几个阶段就包括逻辑、推理、结论。当然,你不学佛,对佛法不了解,佛法不同于基督教教义,我在前面已经说了,不再重复,而世尊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前,已经经过了反复思考、推理。所以我个人认为佛学是哲学+科学,但不是神学。

游客. : 2021-09-25#17
你怎么知道佛学不是经过严格推理的?!其实佛学还真是经过思择之后才下的结论。 而这个思择就包括好几个阶段:多闻、寻思、伺察、简择种种的阶段,在未入现观前,要经历上述几个阶段。 这几个阶段就包括逻辑、推理、结论。当然,你不学佛,对佛法不了解,佛法不同于基督教教义,我在前面已经说了,不再重复,而世尊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前,已经经过了反复思考、推理。所以我个人认为佛学是哲学+科学,但不是神学。

Did I say Buddhism not a philosophy?

If you know logic, you could know the answer.

dave : 2021-09-25#18
Did I say Buddhism not a philosophy?

If you know logic, you could know the answer.
Thank you, I understand what did you say.

游客. : 2021-09-25#19
Thank you, I understand what did you say.

Dave大哥,“任何不遵循严格逻辑推理的东西不应成为哲学”这句话其实是我瞎说的。这句话对不对,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没有,也不敢判断佛学是否是哲学。

玩了个小小的文字游戏。

Big_boss : 2021-09-26#20
我一直説佛教不是宗教,是哲学+科学的合体。
标题书名错了吧。 佛教可能更像是 佛陀的教诫/教育。 和哲学科学什么的没有关系,只不过是佛陀把自己解脱过程自身的体验说出来给想听的人而已。怎么选择经典,怎么阅读,其实要花很多时间,很多人学了一辈子可能连门都没有入。怎么找真正有修为的人,这个也很困难,没有一定的闻思修,根本不知道这个说法的人是否可靠。反而
信也是一个建立的过程

Big_boss : 2021-09-26#21
任何不遵循严格逻辑推理的东西不应成为哲学。
佛教的逻辑推理程度可比科学严密多了

阿吾 : 2021-09-26#22
Dave大哥,“任何不遵循严格逻辑推理的东西不应成为哲学”这句话其实是我瞎说的。这句话对不对,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没有,也不敢判断佛学是否是哲学。

玩了个小小的文字游戏。
“任何不遵循严格逻辑推理的东西不应成为哲学”
一看就像三段论里的前提,如果假设你这个前提正确做推论(我感觉好像不正确,因为逻辑不过哲学的工具而已,哲学是否必须严格遵循逻辑推理,需要打个问号,如果前提错了,推论就没意义)

任何不遵循严格逻辑推理的东西不应成为哲学
佛学不遵循严格逻辑推理
所以佛学不是哲学 (结论对)

任何不遵循严格逻辑推理的东西不应成为哲学
佛学遵循严格逻辑推理
所以佛学是哲学 (结论错)

所以,就这你这句话,
后面的任何解释和推理都得不出佛教是哲学的结论
dave陷入圈套

游客. : 2021-09-26#23
“任何不遵循严格逻辑推理的东西不应成为哲学”
一看就像三段论里的前提,如果假设你这个前提正确做推论(我感觉好像不正确,因为逻辑不过哲学的工具而已,哲学是否必须严格遵循逻辑推理,需要打个问号,如果前提错了,推论就没意义)

任何不遵循严格逻辑推理的东西不应成为哲学
佛学不遵循严格逻辑推理
所以佛学不是哲学 (结论对)

任何不遵循严格逻辑推理的东西不应成为哲学
佛学遵循严格逻辑推理
所以佛学是哲学 (结论错)

所以,就这你这句话,
后面的任何解释和推理都得不出佛教是哲学的结论
dave陷入圈套

您.....说得复杂了,其实我没有想这么多。




...

...
但仔细想想,还是可以和逻辑学挂上钩的。

游客. : 2021-09-26#24
“任何不遵循严格逻辑推理的东西不应成为哲学”
一看就像三段论里的前提,如果假设你这个前提正确做推论(我感觉好像不正确,因为逻辑不过哲学的工具而已,哲学是否必须严格遵循逻辑推理,需要打个问号,如果前提错了,推论就没意义)

任何不遵循严格逻辑推理的东西不应成为哲学
佛学不遵循严格逻辑推理
所以佛学不是哲学 (结论对)

任何不遵循严格逻辑推理的东西不应成为哲学
佛学遵循严格逻辑推理
所以佛学是哲学 (结论错)

所以,就这你这句话,
后面的任何解释和推理都得不出佛教是哲学的结论
dave陷入圈套


假设原命题“任何不遵循严格逻辑推理的东西不应称为哲学”是正确的。let p = 严格遵循逻辑推理,q=是哲学。原命题的逻辑表述是:~p -> ~q。

(佛学)是严格遵循逻辑推理的东西可称为哲学的逻辑表达是 p -> q. 该逻辑表达是原命题~p -> ~q的inverse(逆命题)。我们知道原命题和inverse命题是不等价的。所以从原命题是无法推出他的inverse命题的。

如果dave大哥认为我的原命题正确,即便佛学严格遵循逻辑推理,在逻辑上他也无法得出佛学是哲学的推论。

游客. : 2021-09-26#25
如果原命题“任何不遵循严格逻辑推理的东西不应称为哲学”是错误的。那么佛学不是哲学的结论也是正确的。

A conditional statement is true by virtue of the fact that its hypothesis is false is called vacuously true or true by default.

所以dave大哥无论是否支持原命题的论点都无法证明佛学是哲学。(there is a hole in this logic, let's if anybody can find it out)

阿吾 : 2021-09-26#26
假设原命题“任何不遵循严格逻辑推理的东西不应称为哲学”是正确的。let p = 严格遵循逻辑推理,q=是哲学。原命题的逻辑表述是:~p -> ~q。

(佛学)是严格遵循逻辑推理的东西可称为哲学的逻辑表达是 p -> q. 该逻辑表达是原命题~p -> ~q的inverse(逆命题)。我们知道原命题和inverse命题是不等价的。所以从原命题是无法推出他的inverse命题的。

如果dave大哥认为我的原命题正确,即便佛学严格遵循逻辑推理,在逻辑上他也无法得出佛学是哲学的推论。
对,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充分必要条件题
有之必然为充分条件,无之必不然为必要条件
逻辑推理是哲学的必要条件,
佛教满不满足必要条件都得不出是哲学的结论

我说前提打问号是因为你加上了”严格”两个字,因为我觉得有“不严格逻辑推理”也可以称为哲学

sabre的马甲 : 2021-09-26#27
谢谢木南姐,发发牢骚哈
虽然掰着指头数退休还有多少天。。。
你是什么生物啊

Hexagon : 2021-09-26#28
我是这次读印顺法师得性空学探源才知道阿含经的,而且才有了读阿含经的冲动,印顺法师在他的书里大量引用了阿含经原文。 每次念完经,充满喜悦。 因为我个人体会,无常即苦,念经即乐。我举一个例子,我本来明年可以回青岛老家过着一种不需要打工的生活,但是,因为疫情,明年肯定回不去,回不去,在这里要生存,只能继续打工,但毕竟年龄大了,打工有点力不从心,此时就会有烦恼升起,这个时候,就需要念经来解脱,当我读心经,心无挂碍,无挂碍乎时突然感觉心头一亮,我的烦恼来自我的内心,这个内心就是一种产生贪、嗔、痴的温床,如果我心里不去想这件事,我又怎么会有烦恼呢?就像一个天生的瞎子,他是不会想光明这件事的。所以,我们之所以想,就是一种我执,而破我执的最好方法就是放下妄想!也就是佛在心经中所言:无受想行识。
今天有个人跟我说人生没意义,我説既然你认为人生没意义,再进一步説,既然我们每个人都明白我们总有一天会灭,那我们为什么还活着?他回答不上来。 我説:佛教的意义就是让我们明白为什么活着。
佛说: 一切法,有情也好,器界也好,都在灭的过程中前进; 一切法的本性都是归于灭。都在向着这个灭的大目标前进。我们只要使之灭而不起,就是涅槃!体证到本性灭就是涅槃。一切是本性自灭的。
佛教与其他宗教的根本区别其实非常简单。 常、乐、我属于非佛教。无常、苦、无我则是佛教。 我笃信佛教是从无常开始的。 因为我的经历让我明白诸行无常,并不是一个常在主宰着我。而这个常主宰就是上帝、天主、天道, 佛教是没有这个主宰的,有人问世尊,你所教的是什么? 世尊説了俩字 缘起。 佛教主要就讲缘起,什么是缘起? 印顺法师在这本性空学探源中作了很好的解释。佛法,不出生灭的现象界与寂灭的涅槃界这两者的联系就是中道缘起法。

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这是阿含经对苦、无常、无我(非我)的最简单扼要的解释。佛教是博大精深的, 穷余生之力也未必能参透,但是,佛教确实令我减少了很多贪嗔痴。 而贪嗔痴是造业的前提。

1. 诵经让你的注意力从导致不愉快情感体验的思维中转移,减少了负面情绪,更有增加平和愉悦情绪的作用。

2. 涅槃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相对于现象界,涅槃界,小乘教说的无余涅槃没有肉体精神,脱离生死轮回——介就是意识完全变成能量场的意思呗。我老人家即不存在(在你们没有涅槃的同志眼里),又存在(在广大已经实现涅槃的同志能量场里)。

3. 缘起,说一切有为法都是由于各种因缘而成(注意了,是因缘,不是姻缘,笑死)。有为法就是世间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啥的。就是说,啥事儿都是相互联系的。蝴蝶扇乎翅膀的梗呗。所以没事干别乱说话,乱想,乱吃,乱发脾气,乱动,乱上网,一旦缘起大发了,向着不可救药的深渊滑刺溜了,你自己都控制不了。

总结完毕。

游客. : 2021-09-26#29
对,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充分必要条件题
有之必然为充分条件,无之必不然为必要条件
逻辑推理是哲学的必要条件,
佛教满不满足必要条件都得不出是哲学的结论

我说前提打问号是因为你加上了”严格”两个字,因为我觉得有“不严格逻辑推理”也可以称为哲学

逻辑学只关心各个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关心结论是否正确。属于离散数学范畴。学了逻辑学后思维方式会有所提升。

如果佛学是哲学,而哲学讲求的是逻辑学。那么学好佛学就需要有好的逻辑学基础。现实是,很多学佛的人连逻辑学的基础知识都不具备。这些人也许只能远远地眺望佛学的殿堂了。

游客. : 2021-09-26#30
对,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充分必要条件题
有之必然为充分条件,无之必不然为必要条件
逻辑推理是哲学的必要条件,
佛教满不满足必要条件都得不出是哲学的结论

我说前提打问号是因为你加上了”严格”两个字,因为我觉得有“不严格逻辑推理”也可以称为哲学

如果命题的表述形式是 if p then q,p就是q的必要条件,同时q是p的充分条件。这种命题叫conditional命题,中文可能叫条件命题。

如果命题的表述形式是 q if and only if p,那么p和q互为充分必要条件(bi conditional)。

当时学的逻辑学是全英文授课,中文翻译未必准确。It is an eye opening course!

游客. : 2021-09-26#31
对,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充分必要条件题
有之必然为充分条件,无之必不然为必要条件
逻辑推理是哲学的必要条件,
佛教满不满足必要条件都得不出是哲学的结论

我说前提打问号是因为你加上了”严格”两个字,因为我觉得有“不严格逻辑推理”也可以称为哲学

这个命题本身就是我胡乱编造的。

如果从哲学的起源探究,reasoning是哲学的基石。科学,包括物理学之类都是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存在逻辑推理错误的哲学,也是哲学。

阿吾 : 2021-09-26#32
逻辑学只关心各个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关心结论是否正确。属于离散数学范畴。学了逻辑学后思维方式会有所提升。

如果佛学是哲学,而哲学讲求的是逻辑学。那么学好佛学就需要有好的逻辑学基础。现实是,很多学佛的人连逻辑学的基础知识都不具备。这些人也许只能远远地眺望佛学的殿堂了。
好像原始佛教比如印度太小乘很喜欢辩,
既然有辨,就需要严密逻辑,所以我相信佛学里逻辑性还是很强的

阿吾 : 2021-09-26#33
如果命题的表述形式是 if p then q,p就是q的必要条件,同时q是p的充分条件。这种命题叫conditional命题,中文可能叫条件命题。

如果命题的表述形式是 q if and only if p,那么p和q互为充分必要条件(bi conditional)。

当时学的逻辑学是全英文授课,中文翻译未必准确。It is an eye opening course!
P,Q 单向箭头,一个充分,一个必要
如双向箭头互为充分必要

游客. : 2021-09-26#34
好像原始佛教比如印度太小乘很喜欢辩,
既然有辨,就需要严密逻辑,所以我相信佛学里逻辑性还是很强的

目测,其中并没有系统,连贯的逻辑。很多辩,只是基于对基本概念模糊的延申。佛学中对因果的论述(且不讨论结论对错),并无法转换为严格的逻辑学推导。并且佛学似乎不注重严格的对错,似乎允许对佛学有不同层次的理解,更注重的是从肤浅到彻底领悟的过程。

阿吾 : 2021-09-26#35
目测,其中并没有系统,连贯的逻辑。很多辩,只是基于对基本概念模糊的延申。佛学中对因果的论述(且不讨论结论对错),并无法转换为严格的逻辑学推导。并且佛学似乎不注重严格的对错,似乎允许对佛学有不同层次的理解,更注重的是从肤浅到彻底领悟的过程。
佛学的最高境界或者说辨到最后,就是静默:)

游客. : 2021-09-26#36
佛学的最高境界或者说辨到最后,就是静默:)

所谓世界万物皆为空。连思考,肉体都是不存在的?

辩和尝试理解佛法都是没有意义的。变成一块没有思想的石头,体会不到任何五官的感受就到了佛法的高境界?

也许佛法说的就是万物的同构性?有生命的物,和无生命的物,本无本质的不同。世上也无所谓生死轮回。

阿吾 : 2021-09-26#37
所谓世界万物皆为空。连思考,肉体都是不存在的?

辩和尝试理解佛法都是没有意义的。变成一块没有思想的石头,体会不到任何五官的感受就到了佛法的高境界?

也许佛法说的就是万物的同构性?有生命的物,和无生命的物,本无本质的不同。世上也无所谓生死轮回。
不懂佛法,我这种喜欢寻个“究竟”之人,进去后被3绕2绕的就糊涂了,
想“究竟”却无法究竟,博大精深,只能放弃。。。

游客. : 2021-09-26#38
不懂佛法,我这种喜欢寻个“究竟”之人,进去后被3绕2绕的就糊涂了,
想“究竟”却无法究竟,博大精深,只能放弃。。。

有些东西,进去看看就可以了。定力不强,还是持一个敬畏之心较好。还是留给dave大哥吧。

我对故意让人看不懂的东西,还持有戒备之心。比如保险条款。相对论,量子力学,比较难的数学之类的,我也看不懂,但人家可是给出一步步的推导。咱看不懂,是个人愚钝。

如果佛学鼻祖能将佛学逻辑化,将佛学的假定条件,一个个论断,以及每个论断的推导过程都详细记载。将无法严格推导的论断作为假想,学佛法的人可能会容易一些。

阿吾 : 2021-09-26#39
有些东西,进去看看就可以了。定力不强,还是持一个敬畏之心较好。还是留给dave大哥吧。

我对故意让人看不懂的东西,还持有戒备之心。比如保险条款。相对论,量子力学,比较难的数学之类的,我也看不懂,但人家可是给出一步步的推导。咱看不懂,是个人愚钝。

如果佛学鼻祖能将佛学逻辑化,将佛学的假定条件,一个个论断,以及每个论断的推导过程都详细记载。将无法严格推导的论断作为假想,学佛法的人可能会容易一些。
无论是宗教还是哲学,五花八门,
其实就是思考和解决几个终极问题,加上解决现实的各种情感寄托问题
康德就问了3个哲学问题,
我们能知道什么,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可以期待什么,合成一个问题其实就是,人是什么?

如果对这些终极问题感兴趣或者加上需要解决现实的各种情感寄托,
那么就可以找一个适合自己的信仰,比如我觉喜欢简单直接一点的,在里面找答案,
答案是否是真相,说是重要,但谁又能确定,作为信仰来说,坚信自己找到的就是真相就行了。。。

dave : 2021-09-26#40
建议大家读一下金刚经,金刚经里有
1. 诵经让你的注意力从导致不愉快情感体验的思维中转移,减少了负面情绪,更有增加平和愉悦情绪的作用。

2. 涅槃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相对于现象界,涅槃界,小乘教说的无余涅槃没有肉体精神,脱离生死轮回——介就是意识完全变成能量场的意思呗。我老人家即不存在(在你们没有涅槃的同志眼里),又存在(在广大已经实现涅槃的同志能量场里)。

3. 缘起,说一切有为法都是由于各种因缘而成(注意了,是因缘,不是姻缘,笑死)。有为法就是世间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啥的。就是说,啥事儿都是相互联系的。蝴蝶扇乎翅膀的梗呗。所以没事干别乱说话,乱想,乱吃,乱发脾气,乱动,乱上网,一旦缘起大发了,向着不可救药的深渊滑刺溜了,你自己都控制不了。

总结完毕。
第一条总结得很好,关于涅槃和缘起,最好照佛陀的语录来解释。

dave : 2021-09-26#41
无论是宗教还是哲学,五花八门,
其实就是思考和解决几个终极问题,加上解决现实的各种情感寄托问题
康德就问了3个哲学问题,
我们能知道什么,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可以期待什么,合成一个问题其实就是,人是什么?

如果对这些终极问题感兴趣或者加上需要解决现实的各种情感寄托,
那么就可以找一个适合自己的信仰,比如我觉喜欢简单直接一点的,在里面找答案,
答案是否是真相,说是重要,但谁又能确定,作为信仰来说,坚信自己找到的就是真相就行了。。。
读一下楞严经就知道世尊所说的是否有条理和合乎逻辑性了。关于佛学,我连一点皮毛都谈不上,所以,我先打住,各位慢雅。

阿吾 : 2021-09-26#42
读一下楞严经就知道世尊所说的是否有条理和合乎逻辑性了。关于佛学,我连一点皮毛都谈不上,所以,我先打住,各位慢雅。
其实我相信,任何一个有生命力的宗教在自己的语境里,逻辑都基本是完整的,能够自洽的,
用通俗的话说能够自圆其说,逻辑性自洽性都不是我关注的重点。。。

游客. : 2021-09-26#43
其实我相信,任何一个有生命力的宗教在自己的语境里,逻辑都基本是完整的,能够自洽的,
用通俗的话说能够自圆其说,逻辑性自洽性都不是我关注的重点。。。

有道理!有道理!

比如说,神说要有光,然后世界就有了光。如何自洽?这个自洽的前提是神是万能的造物主。要什么,有什么。在这些前提下被认可的情况下,整个体系体系就在逻辑上建立起来了。

当然这些前提有可能根本就不成立。和宗教人谈宗教的逻辑,大多宗教人士会生气。因为你在质疑他们深信不疑的东西。就像向经典几何学家质疑为什么过两点能且只能做一条直线一样。

阿吾 : 2021-09-26#44
有道理!有道理!

比如说,神说要有光,然后世界就有了光。如何自洽?这个自洽的前提是神是万能的造物主。要什么,有什么。在这些前提下被认可的情况下,整个体系体系就在逻辑上建立起来了。

当然这些前提有可能根本就不成立。和宗教人谈宗教的逻辑,大多宗教人士会生气。因为你在质疑他们深信不疑的东西。就像向经典几何学家质疑为什么过两点能且只能做一条直线一样。
所以说信仰是超越(或者说一部分跨过)理性的,
我很认可康德说的我们的理性是有限的,我们的理性是摸不到“本体”的真相
换成我自己的话说,最大的理性是认识到理性的有限性。。。 :)

dave : 2021-09-26#45
其实我相信,任何一个有生命力的宗教在自己的语境里,逻辑都基本是完整的,能够自洽的,
用通俗的话说能够自圆其说,逻辑性自洽性都不是我关注的重点。。。
学佛讲究道次第,这本身就是一种逻辑。佛讲的三法印,首先是诸行无常, 无常即苦,若有常肯定就不苦了。人生八苦全是无常。 这人生八苦就是诸行,这叫有情世间,另外还有一个器世间。 这两个世间都是无常的。其次讲诸法无我,这个诸法无我,是在体会到了诸行无常以后才会领悟的。 最后才是涅槃寂静。 同样六根、六处、12因缘也是有道次第的。 佛法是方法论,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才説它是哲学+科学。

游客. : 2021-09-26#46
学佛讲究道次第,这本身就是一种逻辑。佛讲的三法印,首先是诸行无常, 无常即苦,若有常肯定就不苦了。人生八苦全是无常。 这人生八苦就是诸行,这叫有情世间,另外还有一个器世间。 这两个世间都是无常的。其次讲诸法无我,这个诸法无我,是在体会到了诸行无常以后才会领悟的。 最后才是涅槃寂静。 同样六根、六处、12因缘也是有道次第的。 佛法是方法论,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才説它是哲学+科学。

佛学是否为哲学,不敢说。

但佛学肯等不是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