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兵野战口粮呢?军费都给谷俊山花了么?

不到快饿死,我是不会喝泥水的,方便面我会掰成干脆面吃。。。
有一次 HIKING ,迷路了,水早喝光了。终于找到一处窝棚,满怀喜悦地进去,也没有水啊,就是锅底还有一点儿“脚子”,估计是烧的洗脚水,没有舀干尽的。那是我今生喝过的最甜的水,比什么依云好喝1万倍。又有一次从张家界回长沙,早上6点在宾馆吃的一点儿稀饭馒头就咸菜。果不其然,赶上塌方了,下午4点了,路障还没有疏通。我跑到路边民工的窝棚里讨食,他们也没有什么食物的,民工大哥吼他媳妇去摘了几个路边的南瓜泡,就青椒炒了,此生再也没有吃到过那样的美食,几千一桌的海鲜也没有那个味的。
 
浏览附件354745

当年我们吃的北约制式野战口粮,一天的量,3200卡热量。

中国不是早就有了单兵自热野战口粮了么,连自热面条都有,只用来检阅的么?

又不是缺米缺面。缺的是干净水。单兵自热口粮也就是口粮而已,不会变出水来

这事要吐槽也是部队的临时净水设备普及不到位,而不是什么没有野战口粮之类的
 
作为党卫军的士兵,只是工具而已,这个条件比当初爬雪山过草地强多了,那时候还吃草根树皮皮带呢。
 

快雪时晴

Ancien Légionnaire
又不是缺米缺面。缺的是干净水。单兵自热口粮也就是口粮而已,不会变出水来

这事要吐槽也是部队的临时净水设备普及不到位,而不是什么没有野战口粮之类的

他们是用来做饭不是喝。

单兵自热口粮不需要淘米煮饭烧水下面。
 
这件事已经被打脸了,图片上就看出来了,人家烧的是矿泉水,这明明是面汤,非要说成浑水,我很想知道,浑水怎么吃?
这些人是去救援的,为了轻装上阵,很多口粮都没带,徒步走十几公里的山路去救人,真是专注黑中国一百年。
美国自己的少将被皇协军杀死了,为什么没人黑?加拿大夫妇窃取中国军事机密,为什么不大讲特讲?过去有两百多起外国间谍案,加拿大也不是初犯,她是“五只眼”的参与者,怎么可能不去监控别的国家呢?

太多你这样的葡萄干脑子拉低整个民族智商水平。
见过用“汤”淘米的么?

 
他们是用来做饭不是喝。

单兵自热口粮不需要淘米煮饭烧水下面。

你说对了,中国所谓单兵口粮就是用来检阅当政绩的,一线部队根本没有当常备物资过,只有重大演习的时候能想起来配发一些。
这一线冲进灾区的部队,带的是脸盆和铁锅,想吃顿热的是当然,但是这么折腾部队太伤士气了。
 
他们是用来做饭不是喝。

单兵自热口粮不需要淘米煮饭烧水下面。

包装野战口粮是模拟实战情况下,失去后勤补给的高热量应急食品,不是替代部队粮食的 (普通的成建制训练和行动,都是炊事班带着野战炊事车提供新鲜饭食的)。哪怕是模拟单兵生存的情况下,也是在士兵无法采集到食物,或者高危险环境不能暴露时才使用的。更何况高热量食品的消化更依赖水的补充,解决不了你说的脏水问题

另外,开贴的说什么军费被贪污,明显是以为单兵野战口粮是什么精贵高科技玩意。其实给一个士兵配发一把步枪的钱能买上百箱...连外国军迷都能轻易弄到中国的单兵自热口粮,网上都有试吃体验

我同样也不理解为什么轻便的明矾净水药片都没有,即使是轻装步行突进进入灾区,带点这东西也不难, 这玩意按理说任何普通部队驻地都大把库存,普通旅友都能揣几盒在身上的。只能猜是现场记者煽情摆拍
 
最后编辑: 2014-08-08
这摆拍最二的是,照片里就有饮用水。即便饮用水不是很充足,但至少不会被渴死,更不会拿着方便面非要煮了才吃得下去。

浏览附件354914

有意思的发现。看来也不缺干净水。既然如此,谁神经有毛病非得拿脏水泡碗面?干啃方便面然后另外喝水不行阿?
从照片里有方便面有矿泉水来看,灾区当地的物资供应还行

中国的记者有不少是脑残。川震救灾就有一个不听指挥往直升机边上凑,结果害一个军官为了救人被桨叶打死的
 
找到个新华社的洗地帖,似乎还真是吃了浑水泡面,有这么想吃热食吗?反正我是宁可啃方便面加和矿泉水


“新华网云南鲁甸8月6日电(记者刘新)在媒体报道鲁甸地震救援人员因缺乏净水,不得不以浑水泡方便面之后,另有媒体认为“浑水泡面”不实,更有人直指“宣传造假”。真相究竟如何?
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浑水泡面”一事属实,为当地群众在给养难以进入震中的救灾初期给救灾人员送上的热食。而随着道路逐步打通,救援人员和当地群众目前生活条件已得到明显改善。
引发质疑的“浑水泡面”图片拍摄于8月4日的龙头山镇龙泉中学。地震发生后,这里聚集了来自解放军、武警、边防、消防、特警等多方救灾人员,龙泉中学老师和部分村民也留在这里当志愿者。那一锅带着泥沙的水,正是志愿者们为救灾人员烧的。
“学校正在放暑假,但很多老师自发回来了。从4日早上起,我带着大家给部队煮点热的东西。”龙泉中学校长李明响告诉正在这里采访的新华社记者。
教师熊金华的女友杨云翠是当天的煮饭者之一。“看官兵们太辛苦了,我们着急,只能烧开水泡面,就用学校食堂的锅搭了两个临时灶台。方便面有官兵自带的,也有我们学校的。担心水不干净,我还特意往锅里加了很多生姜。学校里有些白菜,本来我切了要炒,看到大家太饿了,顾不上,也直接放水里煮了。”她说。
这些从自来水管接出的水因为掺杂大量泥沙而颜色浑黄。所幸,这种状况在龙泉中学救灾点并未持续太久。志愿者蒋虹秀说:“4号早饭和午饭的水都是浑的,到了晚饭时就有从外面拉进来的干净水了。”
对于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的救援人员来说,“浑水泡面”是难得的热食。
震后10分钟,武警云南总队官兵即携带各类物资装备向震中进发。随先遣队第一批进入震中的武警昭通支队政治处副主任胡河说:“山体滑坡,道路严重堵塞,距离龙头山镇还有十几公里,车没法开了。全体官兵奉命轻装徒步前进,随身只带了一点矿泉水和干粮。到达后忙着救人,没来得及、也没有条件吃饭。”
陆续抵达重灾区的救援人员们经历了相似的强行军。武警云南总队宣传处副处长罗祥富回忆说:“3日晚上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救人是第一位的,我们只能半路扔下车、扔下给养,只求早一点到达灾区。”
这些早期赶到龙头山镇的救援人员见证了“浑水泡面”一幕:当地群众架锅烧水,各方救援人员排队泡面。
“我们部队去吃的人不多,不是嫌脏,而是担心我们都去吃的话,老百姓就没有吃的了。”武警鲁甸县中队中队长康伟辉说。
4日晚上起,后勤物资陆续进入,各救援部队和灾区群众生活条件逐步改善。
武警救灾官兵5日开始吃上了热食,住进了帐篷。6日凌晨,官兵们人力运进净水设备,解决了喝水难的问题。武警云南总队后勤部部长杨波介绍说,随着道路打通,部队还将派来食品冷藏冷冻车、野战淋浴车和运水车,争取让救灾官兵三天内洗上热水澡。
“目前,救灾官兵的生活需求基本已得到满足。”杨波说,尽管大宗物资一度滞后于人员抵达灾区,部队仍以较强的自我保障能力全力投入救灾任务。”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