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真他妈的混蛋

状态
不接受进一步回复。
入别国国籍的人应该称为华人,不是中国人。中国人是中国的人,中国指的是国家,不是一个民族。
Chinese你可以认为是华人,或者是中国人。
所以LZ说自己不是中国人了,她已经加入加拿大国籍了,她是华人,现在已经不是中国人,她的表述没有错误啊。
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持有加拿大国籍的人各个肤色、种族的都有,华人也一样,当然不是中国人了。
这位同学,是否种族和国家的分别了吗?
别整的那么复杂,对于西人来说,还不都是Chinese。确实各个种族的都有,但是能产生归属感的还是西欧的白人,这个国家是西欧的后裔建立的,主要是英法后裔。少数族裔很难有什么国家认同感,不搞分裂就不错了!
 
检查身体势必要经过血液,尿液,dna等很多东西。。。。

反过来说,我说自己出钱去给美国一个幼儿园检查身体,他们会同意检查?美国大使馆会给我签证?


去非洲吧,既然都是做好事。。。
昨天我看到一篇報道説,美國的一些慈善機構都是打著慈善或者發展文化等名義到中國,其實都是有美國政府在背後撐腰。這些機構到了中國就開始開展一些違背中國的言行,搞什麽分裂,疆獨,藏獨等等活動。會不會和這些有聯繫,所以拒絕。
 
08年的地震,国民都踊跃捐款。我老公当时捐款在银行门口排了2个多小时才把钱交上,因为捐款的人实在太多了!那个时候,各个单位还都没有开始组织捐款呢,很多国民都主动的把钱通过银行先捐给红十字会了。
那个时候捐款就有700个亿。zf说一定要把钱的去向交代明白,结果呢?钱哪里去了?呵呵,呵呵,呵呵呵
还有很多救灾物资呢,国外资助的帐篷堆在了一个高档小区的楼下,因为那个楼里住的都是领导及其家眷!好多人受灾露宿街头,而那些本为他们预备的帐篷,却躺在那个高档小区里以备万一发生灾情,领导的家眷有帐篷住!
后来,再有捐款,我们都不捐了。大家都说,除非脑袋让门框挤了才捐款呢。捐款给中国的哪个机构,还不如实际行动呢!所以,我支持实际行动的慈善活动。但是zf好像更乐衷于大家的捐款!为啥,一目了然。

深有同感,从郭美美事件之后,再不会给中国红会捐款了,钱都不知道落到谁的口袋里去了
 
别整的那么复杂,对于西人来说,还不都是Chinese。确实各个种族的都有,但是能产生归属感的还是西欧的白人,这个国家是西欧的后裔建立的,主要是英法后裔。少数族裔很难有什么国家认同感,不搞分裂就不错了!
在加拿大,他們要求的是對他們的憲法認同,不是對國家或血統認同,所以縱使是在加拿大出生,縱使是白人,如果參加聖戰,違背憲法的價值觀,國籍是會被取消的。
 
呵呵,楼主表鸡冻,看看来是个破壶,入寂有什么羡慕滴,无聊。拒签肯定是有原因的,可以从黄鼠狼给鸡拜年和挂羊头卖狗肉中找答案,,,,,,可能是真实动机上,,
 
楼主确定你朋友的拒签信写的是怕性侵??我琢磨了下貌似不对,你要是说你朋友被告知这个理由我信,但是真落在纸上的这种理由官员们肯定没那么白痴的,而中国签证拒签肯定是给信的,并且不给具体理由,只有那几个选项。话说楼主确定看到了你朋友的拒签信吗?还是你朋友告诉你的?如果只是你朋友口述的话,我感觉你朋友有猫腻不想让你知道。。。。。。。
ha ha ... good one
 
入别国国籍的人应该称为华人,不是中国人。中国人是中国的人,中国指的是国家,不是一个民族。
Chinese你可以认为是华人,或者是中国人。
所以LZ说自己不是中国人了,她已经加入加拿大国籍了,她是华人,现在已经不是中国人,她的表述没有错误啊。
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持有加拿大国籍的人各个肤色、种族的都有,华人也一样,当然不是中国人了。
这位同学,是否种族和国家的分别了吗?
在加拿大,他們要求的是對他們的憲法認同,不是對國家或血統認同,所以縱使是在加拿大出生,縱使是白人,如果參加聖戰,違背憲法的價值觀,國籍是會被取消的。
同意LS的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不能区分 ?
- 华人与中国人
- 华侨及外侨

澳洲人/新西兰人只承认自己是澳洲人 / 新西兰人
他们不会告诉你他是英国人,波兰人,德国人或印度人

同样的,加拿大白人
不会在通知你他是加拿大公民 Canadian 之前
特意告诉你他是(他曾祖父的起源) ....
乌克兰人,俄罗斯人,英国人,法国人或爱尔兰人
 
要联系前后文。我是针对他黑人家比尔盖茨非洲做慈善是拿孩子搞试验说的。
2010年2月18日,比尔·盖茨在美国加州长滩市(Long Beach)举行的TED2010会议上做关于碳排放的演讲,题目是《创新到零》(Innovating to Zero),在讲话开始后4分30秒的时候,他说道:


“Now if we do a really great job on new vaccines, health care, reproductive health services, we could lower that by perhaps 10 or 15 percent. But there we see an increase of about 1.3.”


【译文】“如果我们善于运用新式疫苗,医疗保健及生育保健,我们或许可把总人口数下降10%到15%,但现在我们看到的还是1.3%的增长。”
http://s8.sinaimg.cn/bmiddle/0027HKMfty6G9B7gtNR17&690
 
美国占世界6%的人口却消耗世界资源的35%。而这些资源来自哪里,来自全球。一个美国孩子的消费相当于多少个印度孩子的消费?答案是:125个。美国精英们不检讨反思自己过度消耗地球资源的可耻生活方式,不思考如何在本国进行节育,却指责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生活方式和人口增长,这是何等无耻的双重标准。而微博中一众以“科学、理性”遮羞布包装自己的科学神教信徒们,却绞尽脑汁地为美国这种霸权行径开脱掩饰,怎是一个【贱】字了得?


疫苗接种由于通常是全国推行的普遍行动,又由于其危害往往在十年乃至更长的一个时期后才逐步显现,因此如果不加严加提防和管控,疫苗问题若发生就会是一代人乃至两代人的严重损害,而且无法弥补。因此,我强烈呼吁即将在两会正式成立的国安委能够专门有部门狠抓疫苗安全,杜绝他国资金或技术介入,绝对避免发生在非洲、印度等穷国的悲惨疫苗事故在我国重现。


最后顺便提下,热衷于以各种方式在发展中国家扩大没有生育计划妇女人数的盖茨夫妇生育了三名子女。他们要努力在印度推动减少生育375个孩子,才能填补三名子女对地球资源的消耗。额,我错了,绝对不能填补,因为世界首富的孩子所消耗资源数量远远超过美国人的平均水平。
 
关于减少人口的美国政府1974年国家安全备忘录200号文件


前文中参考资料中提到“美国政府1974年国家安全备忘录关于减少人口的200号文件”,这个200号文件真实存在吗?很不幸,答案仍然是肯定的!


对美国外交政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洛克菲勒家族(又是洛克菲勒)早在1952年就创办了人口理事会以减少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并在波多黎各岛进行节育的实践。1961年洛克菲勒三世向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讲演,认为“人口增长是当今社会仅次于核武器控制的头等大事。”1966年联合国开始设立人口基金。196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保罗·埃利希出版了《人口爆炸》,197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米都斯等出版了《增长的极限》,掀起一股控制人口的全球思潮。


1969年洛克菲勒三世被尼克松总统任命为“人口增长与美国未来委员会”主席,并向尼克松总统提交了减少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报告。1974年美国控制全球人口的意见遭到各国的坚决抵制,使美国的决策层意识到实施这个计划需要用一些隐蔽的手段,于是在洛克菲勒三世的推动下,基辛格被授权起草《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第200号》(《NSSM-200》)。1975年11月,福特总统签署了行政命令,使《NSSM-200》成为美国政府的官方(秘密的)外交政策。《NSSM-200》的中心思想:世界越来越依赖于发展中国家的矿产资源供给,只有大幅度减少发展中国家人口的数量,美国才能充分利用它们的原材料。《NSSM-200》认为,为了避免被指责为帝国主义,美国必须隐瞒从发展中国家获得自然资源的图谋,将计划包装成“自由选择”和“可持续发展”, 并利用联合国和多种非政府组织(如联合国人口基金)来实施其计划。人口控制的关键是影响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要向他们灌输人口爆炸将带来灾难性后果的观念,说服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和民众相信:减少人口是符合他们自己的最大利益的。1990年代《NSSM-200》被曝光,但仍是美国政府控制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官方基石文件。(《National Security Study Memorandum (NSSM 200)》http://pdf.usaid.gov/pdf_docs/PCAAB500.pdf 光明网《美国控制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计划曝光》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9-06/17/content_936306.htm



《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第200号》(《NSSM-200》)


这份美国向发展中国家推行节育以减少人口的纲领性文件赤裸裸地讲出了真相:减少世界人口主要是减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穷国的人口,唯一的目的就是确保美国获得更多资源。所谓控制人口战略本质上就是资源战争。


减少穷国人口以供养欧美国家人口的精英主义理念由于彼尔德伯格会议的连年灌输,在欧美政治、经济高层精英圈内已经达成共识。2010年4月,奥巴马就曾在澳大利亚接受访问时称:“如果10多亿中国人也过上与美国人同样的生活,那将是人类的悲剧和灾难,地球根本承受不了,全世界将陷入非常悲惨的境地。美国并不想限制中国的发展,但中国在发展的时候要承担起国际上的责任。中国人要富裕起来可以,但中国领导人应该想出一个新模式,不要让地球无法承担。 ”(ABC《Face to face withObama》http://www.abc.net.au/7.30/content/2010/s2872726.htm
 
状态
不接受进一步回复。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