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国外长访加拿大当场发飙 怒斥女记者

刚刚看了视频,我还以为王毅在泼妇似骂街,想不到他言行举止可是相当得体!在当众被人羞辱的情况,还能保持如此风度,佩服佩服。。

当然对王毅发言的内容我持保留意见,但政治是政治,一码事归一码事,你请别人过来谈生意,然后当众抽人家脸,实属不厚道,做事也要看场合吧。

至于有些人说什么王毅丢人不该发怒等等云云,我倒不这么看。 比起国外议员动手撕逼,我们可爱的小土豆“肘摸”G奶美女,大爆粗口"GTFO”,真算不上个事。

就是,这帮强盗出身的人是缺什么喊什么,只盯别人身上的问题,自己一屁股屎装作没有。
 

3com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6 月1日,出訪加拿大的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與加拿大外交部長狄安(Stephane Dion)會面,並召開聯合記者會。在記者會上,加拿大IPolitics新聞網站記者康娜莉(Amanda Connolly)提及去年8月遭中方拘禁並於今年1月被控「非法刺探及竊取國家秘密」罪名的加拿大公民高凱文(Kevin Garratt)、南海擴張爭議與中國領土野心、香港銅鑼灣書店人員被失蹤事件、中國對待維權人士充滿疑慮等事例,質疑「為甚麼加拿大要尋求與中國發展更 密切的關係?你們打算如何利用這種關係以促進該地區的人權與安全?你是否在會談中特別提到高凱文案?」狄安回答:他自己確曾向王毅提及高凱文案,雙方對於 人權進行了「誠實而坦白」的對話,「我們都預料到,我們無法一直坦誠直視對方,但我們必須有所進展」。

話 音剛落,姓黨的中央電視台接著向王毅另行提問。王毅一反常態,打斷了央視記者的提問,當著狄安和全球記者面前,對先前那名加拿大記者大動肝火,痛 斥她的問題「充滿偏見和不知從甚麼地方來的傲慢」,表示「完全不能接受」,並且以輕蔑的態度質問記者,連環提問,咄咄逼人:「妳了解中國嗎?妳去過中國 嗎?妳知道中國從一個一窮二白的面貌,把6億以上的人擺脫了貧困嗎?妳知道中國現在已經成為一個人均8000美元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嗎?如果我們不能夠很 好的保護人權的話,中國能取得這麼大的發展嗎?妳知道中國已經把保護人權列入我們的《憲法》當中嗎?我要告訴妳,最了解中國人權狀況的不是妳,而是中國人 自己!妳沒有發言權,而中國有發言權!所以請妳不要再做這種不負責任的提問。中國歡迎一切善意的建議,但我們拒絕任何無端的指責。」

這是中共官方針對人權問題的經典回應。如果大家設身處地在那位女記者的立場,究竟應該怎樣回答王毅的問題?至少我會這樣回答。

王毅問:你的偏見和傲慢不知從何而來?答:你對我的偏見和傲慢才不知從何而來。

王毅問:你了解中國嗎?你去過中國嗎?答:了解鬼國,起碼比你了解得多。去過鬼國,還記得「一帶一路夜蒲團」成員也是去過中國的。

王毅問:你知道中國從一個一窮二白的面貌,把6億以上的人擺脫了貧困嗎?答:那麼你知道中國共產黨正是把那6億以上的人蓄意陷入貧困、餓死、殘酷鬥爭、一窮二白的元兇嗎?

王毅問:你知道中國現在已經成為一個人均8000美元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嗎?答:那麼你又知道中國太子黨、貪官及親屬外逃和境外洗錢的規模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貪官外逃國家嗎?為何這些殘民自肥的人渣不選擇安居於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中?

王毅問:如果我們不能夠很好的保護人權的話,中國能取得這麼大的發展嗎?答:中國權貴能夠發大財,正是你們犧牲一般人的基本人權與自然環境之惡果。如果你們能夠很好的保護人權的話,獨立異見人士或香港書店員工會被囚禁或被失蹤嗎?

王毅問:你知道中國已經把保護人權列入我們的《憲法》當中嗎?答:知道,或許能拿它來擦屁股吧。

王毅說:我要告訴你,最了解中國人權狀況的不是你,而是中國人自己!你沒有發言權,而中國有發言權!我 也要說:謝謝你告訴我。那麼我也要告訴你,最 了解香港人權狀況的不是你,而是香港人自己!你沒有發言權,而香港人有發言權!我更要告訴你,最了解中國人權狀況的不是你,而是中國人自己!你沒有發言 權,中國政府也沒有發言權,只有中國人才有發言權!有種的話,舉辦中國全民公投,評價中國人權狀況。

王毅說:中國歡迎一切善意的建議,但我們拒絕任何無端的指責。我也要說:香港人同樣歡迎一切善意的建議,而我們也同樣拒絕任何無端的指責,更加堅決反對有人硬要把我們善意的建議抹黑成無端的指責。

畢 竟,王毅除了動怒發火,口吐垃圾之外,還可以有甚麼樣的本領、智商、情商呢?難道外交就是罵人,罵人成就外交?作威作福有餘,深沉內斂不足。很顯 然,他這次是借辱罵加拿大記者,來曲線發洩針對加拿大外長狄安在雙方會面時對王毅自己強調「人權」議題的不滿,手法極度露骨和卑劣,一副黑幫分舵老大的口 氣,找人發洩,面前捅刀。王毅來這套,究竟是哪門子的國際外交禮儀?

無 論如何,幾乎可以肯定,王毅近年師承其主子習近平在墨西哥語驚四座的「吃飽飯沒事幹」潑辣語調,然後「用好用盡」每個外交機會,來向習近平彰顯自 己的模仿功力和學習成果,把習近平「不信邪」的「痞子氣」深層地內化到自己的頭腦,盼望贏得習近平垂青,另眼相看,同聲同氣,步步高升。這樣的做法,看在 歐美文明國家的官員和人民眼中,只有八個大字:流氓無賴、色厲內荏!

還 記得在2000年,獨裁者江澤民雖然大罵質疑他欽點董建華連任特首的香港記者「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I am angry」,但還是說了「這算我得罪一次了」、「我很抱歉,我今天是以一個長者跟你們講,我不是新聞工作者,但是我見得太多,有必要告訴你一點人生的經 驗」等語來緩和氣氛。至於2016年的中國外長王毅呢?「你沒有發言權,中國有發言權!」這等於用英語說「shut up」!真是連江澤民的級數都沒有。

在 文明國家,公然侮辱或誹謗記者是有法律後果的,記者無需忍氣吞聲,權貴無法趾高氣揚。以台灣為例,今年4月13日,國民黨前媚共主席連戰的女兒連 惠心,3年前因投資禁藥案到台北地檢署應訊時,涉嫌怒罵《壹周刊》李姓女記者「神經病」而遭公然侮辱罪起訴,雙方終於在台北地方法院達成和解,連惠心賠償 50萬元新台幣,其中40萬元捐給4家公益團體,當庭經法官確認和解結案。由此可見,一旦有人罵記者一句「神經病」,就可能需要付出公義代價。那麼,手執 大權的中國外長王毅呢?他大罵加拿大記者的提問是「無端的」及「惡意的」指責,又是否構成損害名譽?大家不妨深思。我很期待王毅之流有朝一日會被人告上外 國法庭。

畢竟,中國 憤青和愚民基於狹隘的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近年來創作出許多中國外交人員公然大罵外國記者的虛構段子和杜撰故事,用來滿足自己的狂妄自大 虛榮心理。其中一則段子是關於「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就保釣人士燒毀日本國旗罵哭日本女記者」的對答,足見中國某些網民跟現實中的中國外交官員同樣流氓潑 辣,盡顯痞子態度,一直不以為恥。茲錄如下,盼可參詳。
 
说实话,作为已经入籍的华人,真不希望中国和加拿大的关系闹僵。两国关系不好了我们这些人很尴尬,两边都讨不了好。本来以为自由党国际政策比较温和,和中国的关系不会太差,现在看也说不定。
 

3com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与加拿大外交部长迪翁(Stephane Dion)的联合记者会,面对加拿大记者的人权问题,当场发飙并激动反驳的相关视频及新闻在中国的互联网传开后,引爆舆论,支持王毅的言论显现中共宣传的成功。

被扭曲的“人权”

王 毅当着众多记者的面,甩开央视记者的提问,怒斥向本国外交部长迪翁提问的加拿大女记者对中国有偏见及态度傲慢,接着又以教训的口吻质问:知道中国 从一穷二白的情况把6亿以上的人脱贫吗?知道中国已是人均8000美元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吗?知道中国把保护人权写进宪法?如果中国不能很好的保护人权, 能取得这样大的发展吗?

王毅还在记者会上强调,只有中国人最了解自己国家的人权状况,也只有中国人才有资格评论中国的人权。

王毅的这番有失外交礼仪的言论,不止引来国际媒体上的错愕与议论、境外社交网上的热议,在中国境内的互联网,也不客气的刷了屏。

对王毅的回应表示反感的网友,有些人反问:难道我不是中国人?另有人称,中国的人权和发言权都姓党。

还有网友模仿王毅口气造句以表达不满:你来过中国吗?你知道在中国是不能上谷歌和推特吗?你知道中国有个部门叫信访局吗?你知道中国的城管都跟流氓 一样吗?你知道中国有多少冤假错案吗?你知道中国的贪官有多腐败吗?你知道许志永、刘晓坡等这些良心犯为何被判刑吗?如果这些你都不知道,那请你闭嘴。

在微博上支持王毅的网友则认为这位中国外交部长很“霸气”,还有人喊出毛泽东的名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而他们拥护王毅的说词,主要有三种观点。

观点之一:如果中国没有人权,没有言论自由,在网络上发言又算什么呢?

网友“NicolasPang”:“很多的评论不能违背良心!你现在肆无忌惮的评论,就是人权充分的表现!”

网友“巧克力味咸鱼”:“那些说没有人权的人,我就想问你们是怎么在网络上天天黑政府,却还活的好好的人?”

观点之二:没有国家十全十美,中国人口多难治理,要对政府有信心,外国还比中国乱(美国的校园枪击案、动乱的中东地区),中国已够好,国人该知足,不然就移民。

网友“少女闰土的幸福生活”:“我还是对生我养我的祖国充满了信心,纵然她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但人无完人,更何况还是一个这么多人口的大国。”

网友“一个趣多多的人”:“既然你觉得国外可以让你想说什么说什么,那你去呀!我的祖国中国是目前让我觉得最安全的国家,在学校上课不用担心枪击案,不好的新闻哪国都有,既然你真的看不上祖国,那我们不强留!”

观点之三:不明白人权的意义,认为那些高喊要人权的国人,一定是不够努力,没有本事,只想靠政府养的人。

网友“西髅君”:“对有些人而言,人权等于躺床上啥事不干,国家也要把钱放在他手边不让他饿着冷着冻着累着。”

网友“谢大大大风”:“想不通,我们国家从一穷二白,百病缠身,努力发展成今天这样不是努力的结果吗?那些觉得不够好的人能不能正视现实,顺便扪心自问你有没有好好努力,为你那些问题尽一份力?”

网友“陨落的YY”:“我努力工作,努力赚钱,包括我家人也是,努力养活我自己和家人。我并没有感觉到评论里的那些不满和不公平。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定国情,你还能在这里怪国家,那就说明你还是有人权的!别指望自己不努力,国家来养你!”

对于上述网友对人权的认知,一些民众指出,如果有饭吃,能评论几句就是有人权,那中国百姓不过是被中共“圈养的牲畜和奴隶”。

网友“leahleah”则表示:“可怕的不是没人权,可怕的是没人权却浑然不知、沾沾自喜;可怕的是根本就不知道‘人权’到底是什么;可怕的是人民内心的自我放弃,对不公的选择性失明;可怕的是明明浅薄无知,却永远都不肯低下自大傲慢的头颅。
 

3com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3com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王毅面臨再上層樓壓力,發狠話向習近平靠攏

當地時間6月1日,中國外長王毅在加拿大渥太華與加國外 長聯合記者會上的一段措辭強硬的“狠話”昨天以來被國際媒體廣泛報道。當時,一位加拿大記者就銅鑼灣書店等事件提問加國外長迪翁,質疑其在中國人權方面應 該有更有力的動作。令人吃驚的是,王毅不顧外交禮儀搶過話頭,手舞足蹈,怒斥這位記者。
從昨晚(6月2日)開始,這段視頻在中國互聯網上流傳。這令人想起了習近平2009年2月繼位之前,在墨西哥的一段類似的講話。

當時習近平在會見墨西哥華僑時,忽然離題發言,“有些吃飽了沒事干的外國人,對我們的事情指手畫腳。中國一不輸出革命,二不輸出饑餓和貧困,三不去折騰你們,還有什么好說的。”

王毅曾長期駐日,形象俊朗,風度極佳,2001年即成為當時外交部中最年輕的副部長。但因其長期主管對日關系,被國內強硬派如人民日報甘肅分社社長林治波等指為對日本縱容綏靖的“鴿派”。

此次王毅如此失態,一些關注外交政策的圈內人士認為,與53年生,年已63歲的王毅面臨的65歲之前再上層樓的壓力有關。

王毅的上司,負責外事的國務委員楊潔篪是50年生人,因為是副總理級別的官員,可以在70歲退休;而王毅的競爭對手,中共中聯部長宋濤雖然遠比王毅資淺,直到2011年才成為外交部副部長,成為正部級官員也只有兩年,但宋濤卻比王毅年輕兩歲。

因此,分析人士認為,王毅希望通過公開場合的狠話,洗脫自己的“鴿派”形象,向習近平致敬靠攏。

評論人笑蜀就認為,王毅是“表演給上面看的,上面喜歡就好,管什么風度不風度。從國家利益 角度講,當然需要他展現風度,因為外交部長的風度代表一個國家的文明水平。但從個人仕途講,則迎合體制內正確顯然更有利。王部長的選擇很清楚,他考慮的只 是個人利益而不是國家利益,不惜為個人利益犧牲國家利益。”

王毅的這番作為,或者將成為習近平上台以來,對外強硬路線在外交領域全面貫徹的標志性事件,也與中國在南海動作導致的日美圍攻局面有關。

2013年末,習近平決策下,中國開始在南沙群島的七個礁石上開展史無前例的建設項目。到2016年初,所有七塊露出水面的礁石——永暑礁、渚碧礁、美濟礁、南薰礁、赤瓜礁、東門礁、華陽礁——都已經變成了島。

事實上,多個南海聲索國——包括越南、馬來西亞,還有菲律賓——過去幾十年一直都在填海造島,但在強大的中國工程能力,幾百億投資強度下,這些國家幾十年的造島規模都趕不上中國幾年內的成果。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張鋒認為,目前的建造項目外交上的代價沉重,這些島嶼建設的規模超過了宣示主權的范疇,還能被用作有限威懾或兵力投送之用。但作為威懾工具的價值只有在目標是超級大國——美國,而不是東南亞小國時才會有意義。

從軍事層面來看,這些島嶼在“灰色地帶沖突”中非致命性地運用軍事力量時確實有用,但在高烈度軍事行動中面對來自美軍的攻擊時,它們其實是極其脆弱的,相較可以移動的航空母艦被摧毀的風險更高。

因此,張鋒認為,更有可能的是,中國并不打算在實際沖突時把賭注壓在這些島嶼的軍事價值上,修筑這些島嶼,并不意味著中國希望借此與美國進行對抗,也并非希望依托這些島嶼,阻攔美國對台灣沖突可能的干涉。

他認為,中國政府指望這些島嶼在中國實力的長遠投送上能依靠這些設施,即從南海到印度洋、波斯灣,甚至更遠,如果北京目前建設新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成熟,這些島嶼也許就會在這個新的經濟網絡中發揮關鍵節點的作用,為保護中國日益擴展的經濟利益提供后勤與軍事支持。

就現在來看,這一輪島嶼建設和伴隨的外交沖突醞釀了一次該地區的強烈抵制,中國的周邊環境與胡溫時期相比發生了深刻變化。

外交學者丁咚認為,“外交上形成了以美日為主導的對華統一戰線,軍事上形成與美日越菲對抗的復雜格局,諸多因素都朝著不利于中國的方向發展。亞洲特別是東亞國家普遍對崛起的中國的焦慮感與這些因素交集在一起,對中國產生了巨大的戰略壓力。”

因此,6月1日,習近平在北京會見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委員李洙墉率領的朝鮮勞動黨代表團。官方說法說,這體現了兩黨就重大問題進行戰略溝通的傳統。

一般認為,北京希望借此舒緩外部壓力,對朝鮮的綏靖則成為必然。而王毅怒斥西方的人權外交,則將成為新一輪與西方口水戰的起點。
 
圣经不是拿来断章取义的,当温州的教堂被拆十字架的时候,要顺服政府,信神是靠内在的相信,不是靠胸口挂个十字架。这个时候就算是压迫,也要把左脸转过去。
当有人完全歪曲事实的时候,需要宣告事实,中国缺乏民主并是加拿大人可以指责的,当年加拿大人欺负本地民族也是不讲道理的,但今天记者自以为代表完美、代表文明去指责中国,论断中国政府就太自以为是;特别这种当着当事国政府外交部长,问自己的部长这种问题,非常非常非常骄傲,如果一个心里有一些友善,积极,尊重的加拿大人就不会这么说;换了周恩来估计能找到更文明的语言回敬,邓小平当年跟英国首相谈论香港回收的时候,就是脚边放一个痰盂,两个元首讨论问题的时候豪不客气一口痰吐进去,在有些人眼中可能这个太失身份了,但老邓这个表演让香港回收没有什么商量就成功了。英国人没有为毁约蒙羞,中国也不需要使用军力去收回香港,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智慧!
嗯,炫耀武力是大智慧。耶稣老师当年就缺这点儿智慧,所以上了十字架了。要是耶稣老师炫耀一下他爸的武力,估计也是啥也不用商量了。

《圣经》的确不是我们拿来断章取义的,是拿来替你们这些伪教徒的所作所为服务的,就像马克思主义,毛主席语录是为伪共产主义者土共服务的一样,根据需要挑着用。
 

3com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加拿大华人如何看待王毅在加拿大的出格表现?

作者:辛峰

中国外长王毅先生首次访问加国,一切事务安排本来尽善尽美,他不但与加国外长举行了深入的会谈,也如愿以偿见到了百忙中抽出十分钟见他的小杜总理。

然而,就在这一切看上去圆满之际,他却在与加国外长会谈之后的联合记者会上,因为怒颜相向提出人权问题的加国女记者而捅出了大漏子,引发了媒体和社会舆论的一片批评声。在压力下,小杜总理和联邦政府不得不通过外交渠道向中国政府表示:对王毅此举的不满意!

其实只要回看当时的记者会视频,不难发现:使得王外长沉不住气、龙颜大怒的原因并不复杂,只是因为一句关于中国人权状况的提问而已,而且当时被提问 的对象还不是王毅,而是加国外长迪安。可能王外长在国际舞台上经常被问及此事,也可能他想借此机会杀鸡给猴看,杜绝往后的这类提问,也许他对迪安的回答不 满意,所以他就不顾外交礼数,抢过话题,对发问的加国女记者狠狠地进行了训斥,让一场简单的记者会变成了外交事件。




中国的人权问题是个由来已久的复杂事情了,尽管近几十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权状况确实比上世纪的镇反、三反五反、 反右、乃至文革运动时有所改善。但是随着整个人类民主文明程度的进步提高,中国的民主进程还是远远落后于世。整个社会上不断发生的诸如雷洋案、魏侧西案、 金榜题名被调包案,以及记者被禁声、维权律师被抓案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因此,作为负责任的加国新闻界在中国外长到访加国时,向政府提出对中国人权的关注,这完全合情合理,也非常敬业。可惜的是那位王外长并没有利用此一机会阐述中国对人权进步的长远设想,只是一味怀疑别人的动机,野蛮地让别人毕嘴,这样的举动,本身已经沾污了外交官这一职业。

在王外长和中国政府不少官员看来:中国最主要的人权就是吃饭权,因此能让国人有饭吃就是人权的进步。所以王外长还振振有词地:把“六亿人脱贫”作为理由,来抵销人权方面的问题。殊不知,人生来并不是为了吃饭,如果把人生的目标仅理解为吃饭的话,那么就和猪没有两样了。

王外长居然在加国首都渥太华把他强加给中国人的“猪权”当人权来津津乐道地宣传,可见这位外长的学术水平之高低了。在那次记者会上,王外长还提出了中国人最知道中国人权状况的理论,他的这-说法和其“老板”习大大的:“鞋穿在脚上,只有脚才知道舒服”的话语异曲同工。

但问题是,当今中国,无论在网上,在民间议论中都是充斥了一片对中国人权现状不满的声音。所以王外长如果能倾听人民呼声,就不难发现:加拿大记者提 出的中国人权问题,不是污蔑、夸大和挑衅,而是确有其事。作为一名中国外交部的最高官员,对中国的人权了解竟然不如一位加拿大女记者,这也挺可怜的。这是 不是说明了,目前的中国官员早已严重地脱离了广大人民?

王外长巳离开加拿大回国去了,他的职业生涯会因此受什么影响?尚不得而知。不过他的这次训斥记者风波在加国华人圈引发的讨论,倒异乎寻常地热烈。尽管大部分加藉华人对王外长如此“任性”颇有微词,但还是有不少华人热血澎湃,认为:王外长的率性,令华人扬眉吐气、像个男人。

在某加拿大中文电台的热线节目中,听众几乎一面倒地支持“老王”,在“群众压力下”,两位电台佳宾也只能王顾左右而言他,讲些两面讨好、不痛不痒的话,全然没有了那位加国女记者展现出的勇气。

加国华人应该如何看待祖籍国官员在这里的出格失礼行为?有一句话可以作为准则,即:帮理不帮亲!你王外长如此不懂礼貌、如此霸道,如果我们华人还支持他,那岂不是害了他?热爱祖籍国绝不是溜须拍马、阿谄媚颜、只讲好话、不作批评。而是有话就说、有问题就讲。

批评的论调和记者的问题,本来就应该是刺耳的,王外长如果不习惯这套,我们应帮助他习惯,这才是对他的最好“支持”。否则,他的仕途真是岌岌可危了。
 
看了一遍视频,没有觉得王有多发怒。另外对加拿大这种国家也不用那么客气。加拿大总喜欢在人权方面装B,不是一般的装,比美国能还装,对于这种不切实际的,利益上无所谓的国家,给几句不好听的也没什么。
这几句足可以解释为什么王要怒斥那记者,因为那些西方对中国民主的解读通常都是两面。
 

3com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中国外交越来越财大气粗也越来越傲慢

1375.jpg

英国女王抱怨中国外交官员不懂礼貌傲慢对待英国官员的事件余音未了,中国外长王毅在加拿大怒颜呵斥该国记者的音频又在网络引来各种批评。香港媒体认为,中国的外交越来越财大气粗也越来越傲慢。

据海外头条引述香港媒体评论,2015年元首访英前夕,针对中国在英建设核电站的疑虑,驻英大使在英国电视上,气势汹汹地质问英国人:“你们有资金 吗?你们有技术吗?”一位定居英国的华人老朋友看到节目后,说非常不舒服。曾经的礼仪之邦、不卑不亢的使节,怎么变得如此炫富逞能?如果英国人反问,你们 有干净的空气、优质的教育、全民免费医疗、古老的大宪章、议会的辩论吗?中国该怎么回答呢?

此事只是华人的感受,英国人其实更不舒服,最近暴露出的一段视频得以证实。在白金汉宫举行的花园聚会上,当有人给女王介绍去年接待元首访问的总指挥 时,她说“真不走运”。又抱怨说“他们擅自更改行程,对我们的大使也很粗鲁。”如果说不走运只是个调侃的玩笑话,那么说擅改行程就是事实判断,而对大使粗 鲁则是价值判断,表达强烈的不满。当然这只是一面之词,背后议论虽然能理解,但毕竟不厚道。

香港东方日报的署名评论说,这些只是外国人说的,而且是私下场合,那么中国人在公开的场合又会怎么表现呢?

这两天中国的社交媒体上传着一段视频,是中国外长访问加拿大时,两国外长的一个联合记者招待会。有一个加拿大女记者问本国外长,提到香港“失踪”的 书店老板、被中国指控间谍的加拿大公民凯文高、对南海争端和地区安全的担忧。她的问题是:“基于上述担忧,为什么加拿大寻求与中国建立更紧密关系,您计划 怎样通过这种关系促进该地区的人权和安全,您是否专门提到了凯文高的案件?”

评论说,虽然是问加国外长,因为是联合招待会,问题又涉及双方,所以中国外长主动回应完全正常。至于在这样的场合,闪身、晃动、用笔和手指头指着记者、怒睁双眼、语气严厉,这些肢体语言看法不一,此处不讨论,只看他说的内容。

中国外长说,记者的问题充满傲慢与偏见,完全不能接受。你去过中国吗,了解中国吗?中国的人权,你没有发言权,中国人有发言权。中国把人权写进宪 法,让6亿人脱贫。欢迎善意的批评,拒绝这种不负责任的提问。评论说,记者问的是事实问题,外长应该承认或否认这些事实,而不是对事实避而不谈,质疑人家 的动机和发言权。举行招待会,不就是让记者问吗?外国记者无权批评,难道只有权表扬吗?怎么就知道人家没去过中国,不了解中国?没去过中国,就不能提问 吗?问题在于是否属实,而不是善意与否。人权写进宪法属实,实际情况又如何呢?

还有评论反问,中国外长王毅知道不知道,在中国,最了解中国人权的中国人说人权批评人权,有几个人没有被监视居住甚至被送进监狱呢?
 
哈拍当时粗暴对待友好采访他的中国记者,中国记者反而被拖出场,现在还向中方提什么人权, 不是双重标准是什么?
 
加拿大华人如何看待王毅在加拿大的出格表现?

作者:辛峰

中国外长王毅先生首次访问加国,一切事务安排本来尽善尽美,他不但与加国外长举行了深入的会谈,也如愿以偿见到了百忙中抽出十分钟见他的小杜总理。

然而,就在这一切看上去圆满之际,他却在与加国外长会谈之后的联合记者会上,因为怒颜相向提出人权问题的加国女记者而捅出了大漏子,引发了媒体和社会舆论的一片批评声。在压力下,小杜总理和联邦政府不得不通过外交渠道向中国政府表示:对王毅此举的不满意!

其实只要回看当时的记者会视频,不难发现:使得王外长沉不住气、龙颜大怒的原因并不复杂,只是因为一句关于中国人权状况的提问而已,而且当时被提问 的对象还不是王毅,而是加国外长迪安。可能王外长在国际舞台上经常被问及此事,也可能他想借此机会杀鸡给猴看,杜绝往后的这类提问,也许他对迪安的回答不 满意,所以他就不顾外交礼数,抢过话题,对发问的加国女记者狠狠地进行了训斥,让一场简单的记者会变成了外交事件。




中国的人权问题是个由来已久的复杂事情了,尽管近几十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权状况确实比上世纪的镇反、三反五反、 反右、乃至文革运动时有所改善。但是随着整个人类民主文明程度的进步提高,中国的民主进程还是远远落后于世。整个社会上不断发生的诸如雷洋案、魏侧西案、 金榜题名被调包案,以及记者被禁声、维权律师被抓案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因此,作为负责任的加国新闻界在中国外长到访加国时,向政府提出对中国人权的关注,这完全合情合理,也非常敬业。可惜的是那位王外长并没有利用此一机会阐述中国对人权进步的长远设想,只是一味怀疑别人的动机,野蛮地让别人毕嘴,这样的举动,本身已经沾污了外交官这一职业。

在王外长和中国政府不少官员看来:中国最主要的人权就是吃饭权,因此能让国人有饭吃就是人权的进步。所以王外长还振振有词地:把“六亿人脱贫”作为理由,来抵销人权方面的问题。殊不知,人生来并不是为了吃饭,如果把人生的目标仅理解为吃饭的话,那么就和猪没有两样了。

王外长居然在加国首都渥太华把他强加给中国人的“猪权”当人权来津津乐道地宣传,可见这位外长的学术水平之高低了。在那次记者会上,王外长还提出了中国人最知道中国人权状况的理论,他的这-说法和其“老板”习大大的:“鞋穿在脚上,只有脚才知道舒服”的话语异曲同工。

但问题是,当今中国,无论在网上,在民间议论中都是充斥了一片对中国人权现状不满的声音。所以王外长如果能倾听人民呼声,就不难发现:加拿大记者提 出的中国人权问题,不是污蔑、夸大和挑衅,而是确有其事。作为一名中国外交部的最高官员,对中国的人权了解竟然不如一位加拿大女记者,这也挺可怜的。这是 不是说明了,目前的中国官员早已严重地脱离了广大人民?

王外长巳离开加拿大回国去了,他的职业生涯会因此受什么影响?尚不得而知。不过他的这次训斥记者风波在加国华人圈引发的讨论,倒异乎寻常地热烈。尽管大部分加藉华人对王外长如此“任性”颇有微词,但还是有不少华人热血澎湃,认为:王外长的率性,令华人扬眉吐气、像个男人。

在某加拿大中文电台的热线节目中,听众几乎一面倒地支持“老王”,在“群众压力下”,两位电台佳宾也只能王顾左右而言他,讲些两面讨好、不痛不痒的话,全然没有了那位加国女记者展现出的勇气。

加国华人应该如何看待祖籍国官员在这里的出格失礼行为?有一句话可以作为准则,即:帮理不帮亲!你王外长如此不懂礼貌、如此霸道,如果我们华人还支持他,那岂不是害了他?热爱祖籍国绝不是溜须拍马、阿谄媚颜、只讲好话、不作批评。而是有话就说、有问题就讲。

批评的论调和记者的问题,本来就应该是刺耳的,王外长如果不习惯这套,我们应帮助他习惯,这才是对他的最好“支持”。否则,他的仕途真是岌岌可危了。
傻逼,你每天粘贴复制那么辛苦,梅毒治好了吗?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