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认识麻工的时候,他已近70岁,退休多年,是返聘的。麻工个子不高,背略有些弯了,肤色白皙,戴一副近乎米白色的框架眼镜,银色的头发稀疏地横卧在头顶上。他说话的声音很低,讲得高兴时,用个手遮着嘴巴,好像怕声音冲撞了谁。他的牙齿有些黄,但夹杂了几颗雪白的,应该是后来补的。
初见麻工,我没有陌生感,因为进单位以来我总听说他的事迹。麻工之所以称作麻工,不是因为姓麻,是因为得过天花。但令麻工如此著名的,不独因为这身体缺陷,还因为麻工出身于中国的“麻理工”,早年是单位里少有的几位高级工程人才之一,在他身上,发生过一些趣事,成为各科室津津乐道代代相传的掌故。
介绍一下我工作的单位。我进单位时,单位占地一平方公里,有在册职工一万两千多人,七大食堂,二十多个车间。单位正中,有一座毛竹搭建的大礼堂,茅草屋顶,大型方砖铺地。偶见砖缝里有青草冒出。我单位家大业大,本该有个更有气势的大礼堂才对,盖因伟人于某年五月一日来本单位视察并在大礼堂发表过讲话,礼堂就成为圣地。我在里面看过好多电影,参加过很多活动。惜乎多年以后,礼堂还是被拆除建成绿地,显见人心不古。只是绿地中央树立了一塑像加以纪念。
这样的单位,自然国家骨干企业,设计生产国之重器。也因此,会配备尖端设备,高级技术人才,麻工是其中之一。
当今之世,凡是个人,都有若干头衔的。不要说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都满地溜达。但时间倒退三四十年,说某人文革前就已是工程师,那是必须肃然起敬垂手恭听指教的,若是见高级工程师,我的天,必须做点心理建设。
麻工出身不好。这是可以理解的,当年有钱读顶级大学的,有几个是穷苦出身?但同样出身不好,每个人后来的境遇是不一样的,有一些,奋发有为,多有建树,虽有政治运动中的磕磕碰碰,最终修成正果,成名成家。例如孟总,工程院院士,德高望重。
也有人忧国忧民,按比例归入右派,运气好的,去车间监督劳动,扫20年地,运气不好的,到白茅林农场关几年,然后遣回原籍。
但麻工毫发无损地穿过了腥风血雨,没听到他有大建树,也没有闻说他经历了大灾难。他只是在本单位留下了一些让人津津乐道的笑料或者掌故。
麻工一直没结婚,年纪很大了,活性精子数量明显减少了,还是孤家寡人。这个事情,各科室的人茶余饭后是有详细分析的。除了脸上的缺陷,有的说是因为他年轻时倾慕某美女,求而不得,却又痴情不改。此美女来头不小,最高学府电机系当年唯一女生,乃以铁腕治国著称且受人爱戴的高层领导的学长,但因为嘴巴敢说,后来做了扫地工。
我是亲耳听见胡工和林工谈过这件事情的。
胡工说,他看见过麻工到车间里看望向凌云的。向凌云,就是扫地工。
林工讲,他那个胆子,敢去看向凌云?我是真不信。当年,开会请大家提意见,向凌云发言的时候,他说去上厕所,一去一个小时,回来说是腹泻了,还请厂医做了证明。
也有另外一种说法,说是因为他的脾气本身是有些怪的,孤僻,很难与人相处。
举例来讲,他有个好朋友,死党,廖扬,同样也是怪人。两人都住宿舍,同出同进。廖扬比他年轻不少,但两人居然可以混到一道去,是很多人想不到的。廖扬不知从哪里学到一个科学知识,说打鸡血可以养生祛病,延年益寿,并且可以显著提高某种能力,他就养了个公鸡,抱出抱进。这公鸡放地上,峨冠高步,气宇轩昂,见了母鸡,很有主动性。但廖扬总在关键时刻把母鸡赶走,不使行周公之礼。据说,他要留着公鸡的一腔精血给自己,准备在回山东老家探亲之前打上两针。
作为好友,麻工给他分析,这鸡血乃异体物质,人与人输血尚分A、B、C、D、E各种血型,这鸡和人,连亲戚都不算,浑身不搭界,怎么可以互通有无呢?
廖扬说,这件事情,经过科学论证的。鸡两脚,人也两脚,总比四脚的近。好多人一针下去,面色红润,浑身燥热…..你没结婚,不懂。
麻工说:把借我的20块钱还我。
友乃尽。
2.
麻工最广为传播的故事,是有一次他被抓了起来。
如此老实之人,竟会被抓?当年可没有夜总会洗头房,能让男人犯错误的场所几乎不存在,能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麻工单身,但工资非常高,高到什么程度?厂长都没他工资高。按狡兔三窟的原则,他在不同地方的储蓄所存了钱。
麻工有一本保藏得非常好的笔记本,牛皮纸封面,封面上是红色隶书体的“工作手册”四个字。扉页上,是毛主席侧面头像,像的外圈,是代表红太阳的向外发散的红色线条,下面是五洲翻腾云水怒的黑色线条。头像下面,最高指示:要斗私批修。魏体,遒劲有力。麻工在这本64开的笔记本上用常人不懂的文字和符号记下了一些东西。
我们单位地处远郊,是农村包围下的工业孤岛,除了被称作四大金刚的几家企业旁边家属区有中国人民银行储蓄所,其他储蓄所就是各公社镇上的信用社了。
某个礼拜天,天高云淡,麻工到马桥镇存钱,出了信用社,站在脚踏车旁边,打开笔记本记录。这是这么多年来的专业训练所养成的习惯,上课,做笔记,看书,做笔记,开会,做笔记……总之,不做笔记的工程师不是好农民。
他的相貌打扮是不同于周围的人的,这在几十年前尤其明显。他脚上的风凉皮鞋是这条街上唯一的一双。他记录着的时候,一个年轻人在他侧后方瞟了一眼,眼睛迅速被本子上的内容吸引。
街对面的白粉墙上,有斗大的标语:“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不远处,还写着:“提高警惕,要准备打仗!”以及工农兵粗壮的铁拳捣向屁滚尿流的敌人的图画。此时你应该脑补一下当今朝鲜的革命漫画,对,就是那个调调。
警惕的年轻人发现他在小本子上鬼鬼祟祟写字,而且是天书一样的字,一把抢过去,并将麻工扭住。麻工拼命想夺回自己的笔记本,奈何个子本来不高,平日也没有锻炼体力的习惯,根本不是对手。他越抢,越证明这笔记本的重要,抓他的手就越有劲,他的风凉皮鞋掉了一只,整齐的头发乱了,眼镜也几次落下来,越看越像坏人。
他的周边很快围了很多人,都是到镇上来逛街的贫下中农。这些人跟在哪个年轻人后面,怀着兴奋的、不虚此行的心情,一起走向不远处的派出所。
警察看不懂这笔记本,问麻工,麻工只肯回答自己的单位名字,不肯讲本子上记录了什么。
派出所长不敢对麻工怎样。一来,他知道这单位的分量。他记得这单位文革以前的历任领导,最低行政十一级,而本县虽然是直辖市之下的县,书记和县长就没有过了行政十三级的,见了这单位的领导,是要称“首长“的。二来,谁他妈知道这上面写的什么东西。贫下中农糊涂,他可不能糊涂。
但是,看这人的形迹,联想到连环画上的各种故事,也可能是美蒋特务。谁知道呢,说不定这就是传说中的密电码。要真是密电码,吆西,立大功滴干活……
因为觉得干系重大,派出所逐级上报,市局连夜提人,组成专案组,借调了外语学院的教师,试图破译这其中的秘密。开始的时候,麻工怕钞票不保,坚不吐实,后来被上了手段,吃熬不住,才说出实情。于是一一核对,果然分厘不差。
那本子上面,除了毛主席语录,是英语俄语和数学里常用的阿尔法贝塔等等符号所做的一个备忘录,但对绝大多数人,确实是天书。
麻工后来是被单位保卫处领回来的。他的凤凰全链罩脚踏车放在吉普车后面,链条掉了,哐当哐当的。一双鞋子总算还是两只,掉了的那只后来被革命群众找回来了。谁知道鞋里面是不是藏了发报机呢,对吧。
麻工一夜成名,不独本单位,整个工业区都知道了麻工,知道他是有钱人,并且这被抓的故事几经演绎,出现了无数不同版本。到我这里,版本就是这样的了。但基本事实,不会有大错。因为我是在出差路上听我师傅说的,而我师傅是单位里的老人,说话相当严谨。
曾经的厂长,那时被结合进革委会的首长,碰到麻工,操着山东上海话哈哈笑道:“侬小子他娘的可出了大名嘞,市里首长都知道侬了。侬讲,用英语背个毛主席语录得了,还搞个变天帐。去,给俺买包烟,别抠抠索索,俺要牡丹牌,再来瓶七宝大曲,侬出出血。他娘的,要不是俺,侬小子还得关几天。家里六个小崽子把俺吃空了,侬讲,哪里讲理去。”
其实领导比他大不了一两岁,但人家当惯了首长。
麻工在里面的时候其实是非常担心的,他出身不好,怕连累到家乡的地主爷娘。他每个月寄钱回去,要联系起来是非常容易的。好在这首长出面保他,事情就没有再延伸开去。
遭此无妄之灾,麻工受了惊吓,好长一段时间更加沉默寡言,独来独往,远离人群,娶媳妇的事情,也就一拖再拖。
3.
岁月忽忽,人生易老,转眼之间,麻工就过了知天命的年龄。就在大家以为麻工“注孤身”的时候,不知是谁做的媒,麻工忽然宣布要结婚了。这件事情,成了单位的大事,家属区的盛典。厂里给配了一间房,好多女人来帮忙布置婚房,厂里小食堂的厨师自告奋勇义务加班,为麻工操办酒席。
新娘是嘉兴农村的,三十岁不到,模样端庄,身体健壮。私下里,各班组都会借这个话题说些荤素搭配露骨的玩笑话,到今天应该够得上女士们向法庭控告性骚扰。麻工结婚那天,很多人都随了份子,到食堂吃流水席。
晚上,新房热闹极了,一群群孩子来讨喜糖吃。麻工让孩子们排队领喜糖。好些孩子领完喜糖,又排到队尾再领一次。如此周而复始,麻工终于认出了几个,便笑眯眯地发了糖,说:下次不给啦。
一年多以后,麻工女儿出生。从此,麻工开朗起来,尤其提到女儿,他会描述女儿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语,乐此不疲。他像是个慈爱的爷爷。也难怪,老来得女嘛。
没多久,麻工就光荣退休了。当退管会和厂工会敲着锣鼓家什“咚咚锵咚咚锵”把光荣退休的喜报送到麻工家里时,据说麻工流了很多眼泪。弄得送喜报的人也一起流了眼泪。麻工低调、谦让、隐忍,但流眼泪却是没人看见过的,即使被派出所抓去那次,所有故事版本都没说他流了眼泪的。
麻工媳妇没有户口,进不了厂里上班,孩子又小,加上国家物价改革闯关,物价涨得厉害,有些觉悟低的群众大概还记得金圆券的故事,大肆抢购草纸和肥皂,等待这两样东西升值到比纸币和金条值钱。“固本”肥皂到底没有贵过金条,后来这部分群众吸取教训,也就不再相信砖头的升值速度能够快过金砖。这是后话。总而言之,渐渐地,麻工高工资优势没有了,日子过得不像以前宽舒了。
但他很快又被返聘,去了厂里的技术情报所,做国外技术资料的翻译收集工作。那时改革开放,国外进来的资料越来越多,懂外文的太少,通外语又懂技术的更少。返聘减缓了退休对麻工造成的不适和冲击,保证了他的收入来源,可谓一举两得。
麻工六十五岁那年,技术情报所已经来了不少新近毕业的大学生,厂里动员麻工回家养老。
据说,麻工去找了当时快要离休的老厂长,老厂长说,要不,到新成立的民品部吧。也不用做什么,帮伊拉把把关。他娘的,这几十年,人家巴不得天天碰到俺,侬天天绕着俺走。这不,俺要退了,来找俺了。也怪俺,应该早点想到,侬的资格,这个这个,做个副总师,啥人敢有意见?别怪俺啊,俺这里道歉,道歉了。
所谓民品部,是厂里把几个军工车间撤掉后新成立的部门。当年百万大裁军,军工条线下马了大批项目。我们单位的好几个车间也不再有军工计划了。厂房、设备、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都在,厂长脑袋一拍,造民品,先造百年都使不坏的电风扇。品牌嘛,就叫“飓风”。由电风扇开始,陆续引进了电动工具、大客车等等产品。
虽然是大材小用,但麻工还是非常高兴地去报到了。
4.
我调到民品部,是随我师傅一起过去的。
我师傅也是本单位一牛人。有一次师傅带我出差,路过杭州灵隐寺,指着观音菩萨背后的一对烛台说:这是我爷爷捐的。我一看,果然写着普陀善男朱葆三等字样。
我师傅长啥样?你百度一下朱葆三,照片上啥样子,他孙子就基本那样。师傅很会打扮,据说,文革期间,小开派头不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依旧。他这样一个人,这么多年没有大灾大难,牛不牛?
师傅调任民品技术部长,许我一个组长的职位,不高不低,但对我这个年纪,算是脱颖而出。好巧不巧,我成了麻工的领导。
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成了麻工的顶头上司,何德何能?麻工的同辈中,有已经成了工程院院士的。说实话,我心里是有些惶恐的,我想,是师傅要栽培我,故意放这么重量级的人物在我这里。
所以,我是真心想请教麻工的。我想先和他谈谈。
我走到他桌旁,恭敬地说:“麻工,您可以到我这里来一下吗?”
一办公室的人都在,可怕的安静,安静得能听见心跳呼吸。奇也怪哉,要出大事啊,有什么不对吗?
麻工白皙的脸涨得通红,那些麻点颜色更加深了。
我猛醒,麻工本不姓麻,是姓岳的。当面,大家是称他岳工的,或者,岳老师。这是最最基本的尊重和礼貌。
但是,多年来,我的耳边,提起他,总是“麻工”。
大错已经犯下,我不知如何是好,浑身燥热。刚到一个新地方,我就闹笑话,我该怎么补救?我语无伦次:“我,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岳老师,我……”
想不到他马上恢复了常态,对我说:“哎,小赵组长,我马上过去,马上过去。”
我真的花了很长时间来弥补我的过错,让他相信我不是轻狂小人。他也慢慢接受了我,所以后来,居然有种忘年交的感觉了。
大概是半年以后,我师傅派他和我一起去外地参加一个科研成果鉴定会。说是外地,其实也就刚刚出了上海。开鉴定会需要有资质的专家出席,岳老师出席,一则算作高级专家,二来,召集单位会根据不同的专家资质发放劳务费,我呢,正好学习学习,挺合适。
鉴定会开始,按照流程,专家们挨个发言,基本原则是大处肯定,小处抓错。这是规矩,大家都懂。庆功宴会一开,野生甲鱼大闸蟹一吃,睡一觉,第二天召集单位送去名胜古迹转转,晚上到宾馆发放劳务费,世界就圆满了。
但发言到了岳老师那里,调调不对了。他提出了一些研制者无法回答的问题,最后干脆说,他怀疑某些试验结果的可重复性。
这是要推翻科研成果啊!
我没法阻止岳老师,我的资历和地位太低。但我觉得,岳老师这样做,肯定会有不妥的地方。通常,这种事情各单位都是互相帮衬的。
最后鉴定结论部分体现了岳老师的意见,但对方老总的脸色非常难看。岳老师这样一来,以后我师傅就难办了。
晚上我俩就没去庆功宴。没法去,太尴尬了。但岳老师似乎很开心,对我说:“小赵组长,今天晚上,我请你吃饭。”
我说:“岳老师,那怎么可以,该是我请您才对嘛。”
他说:“我来请,我今天很高兴,你让我请你一次。”
我们去了宾馆最高处的餐厅,很高级。我有些忐忑,因为,这账单不能报销,对于岳老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我建议换一家,到外面去吃。
岳老师说:“我已经好多年没有好好吃一顿了。你知道,当年,我的工资,在上海吃个好饭店不难。”
他给我推荐了腓力牛排配芦笋和烤西红柿,法国红酒,自己则要了香煎鳕鱼配土豆泥,加香槟。他自嘲说,老了,吃不动牛排了。
他用餐速度颇快,频频举杯,优雅,从容。大概由于酒精,靠在卡座里,他的话多起来,像对着一个平辈知己,他似乎敞开了心扉。虽然语速还是那么缓慢,外加一点斟酌的停顿和语气词。
“我知道,多少年了啊,我把自己包裹在厚厚的外壳里,不让别人接近,因为我觉得,这样别人才伤害不了我。那个,我,我得了天花,毁了容,我是接受不了的,我知道,我关起了一扇门……也许是上帝关了我的一扇门,谁知道呢。东坡先生说,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人生一场大梦,那么,就当是一场梦吧,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好好保我爷娘的平安,再不让他们有什么差错。……你说反右?我当然不信那些同事会有好结果,历史的祭坛上,摆满了因言获罪的人头。我出了事情,我爷娘也要死的。”
窗外,灯火璀璨,霓虹灯精灵古怪,远处,一条大河在夜色里泛着粼粼波光。连绵的屋顶涌向地平线尽头,消失在橘黄色的光里。
他又要了一杯酒,继续说下去:“但我,不是唯一包裹在厚外壳里的人。时间久了,那外壳就长在了身上,拿不下来。在你们眼里,我只是那个有很多笑料的好好先生。然后,我也接受了我一辈子是那个,嗯,你们说的,麻工。”
“岳老师,真的对不起,您知道,我那一次不是有意的。”
“我知道我知道,小赵,我很明白。”
是啊,我们都几乎忘记了,他是绝顶聪明的人。
可是,他今天的表现,似乎与他一向的表现不符。
“你说今天,哈,今天,是啊,我得解释。自从我有了女儿,我变了很多。她是天使,让我重新找到年轻时的我。你知道吗,那一年,我刚来上海读书,看上了一个女孩,买了鲜花,在汽车终点站等她。跑马厅那里,很多人看见。后来?后来,当然是她不喜欢我,再后来,我发现她不坐车了。哈哈,谁不曾荒唐过……不,不是,那不是向凌云。
女儿来了,来到这个世界,我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延续过去的我。我有对于她的责任。我要让她知道,我,她的父亲,是一个对家庭、对正常的人生、对社会有着热情、勇气并且负责的男人。我必须是这样一个人,才值得她敬重,才是她合格的父亲。
……是的,你说得对,情怀,就是这个词。这听起来有点,北方人怎么说,矫情。人们不谈这个词很久了,我忘记这个词更久。”
好几次,我不知道怎么接话。我突然觉得自己不认识他了。对面的银发依旧,但在我心里,他已经全然地换了一个他。
上甜点的时候,他把自己那份推到我面前,说糖太多,他吃不了。
回到单位,我师傅倒也没怎么说我。岳老师的饭钱,我拐弯抹角地给他补上了。过了一段时间,鉴定会的事情就淡忘了。
有一天,岳老师没来上班,打了电话来,说是病了,言语中充满歉意。这一病,就是三个星期。毕竟,70岁的人了,恢复起来没那么快。他再来上班的时候,我看得出,还是虚弱。好在上班也没太多事情。有时候,阳光下,他打起了盹。
过了一段时间,师傅叫我到他办公室去,开门见山对我说:“老岳这个事情,要解决。到了年底,我们就不能再聘他了。”
“可是,师傅,他对我们很有用,有他在,我们能少走很多弯路。况且他需要这个工作,他女儿还小,家里就靠他赚钱。他说明年想给女儿买个雅马哈电子琴。”
“赵一鸣,我怎么教你来着?做了领导,就要考虑全局。什么是全局?老岳过七十了,再做下去,你是要让他倒在工作岗位上?真在我们这里出事,他老婆闹过来,你养她们一辈子?”
我无言以对。是啊,年纪大了,有些事情很难说。老话讲,五十六十,一年不如一年;七十八十,今天不知明天。真出事,说不定就是一大堆麻烦,这都是有前车之鉴的。
师傅放低了声音:“再说,这件事情,是廖副厂长关注的,你明白吗?我们,要留也是留不住的。”
廖副厂长就是打鸡血的廖扬。他是老厂长的同乡,赶上好时光,熬上了副厂长。
这样,到了年底,就由我师傅,还有我,请岳老师在老正兴饭馆吃了个饭,然后,不无抱歉地告诉他,明年,我们就不再聘他了。
他似乎早就知道。三个人有些尴尬地吃完饭,我记得响油鳝丝和八宝鸭几乎没动。
他和我们握了手,踽踽走出饭店。我在他身后,看他的身形似乎佝偻了下去,有些心酸。
5.
过春节之前,我在菜场里碰到了岳老师。我问:“岳老师,最近好吗?”
他手里拎了不少年货,高兴地凑过来说:“小赵组长,我告诉你,马桥公社一家企业,聘我做工程师去,过了节我就去上班。”
那时,公社已改成了乡。他说习惯了,还称作公社。
他边说边笑,一只手挡在嘴巴前面。我听着他说,不知是该为他高兴还是为他伤心。以他的资历,做个乡镇企业的工程师,大材小用;以他的年龄,应在家里安静地享受生活。但是,他想要有份工作,他找到了工作,我应该为他高兴吧。
最后一次见到岳老师,是这一年春天,草长莺飞,迎春花烂漫开放,梧桐树嫩叶在蓝天里舒展,所有压抑了一整个冬天的欲望都钻出了地面。而岳老师和这一切无关了。他躺在最后的鲜花丛中,告别世界。
他倒在去马桥工厂的一条机耕路上。他骑着脚踏车,一部装载了很多货物的拖拉机挂到了他,倒地后,他再也没有起来。
追悼会去了很多人,凡是他呆过的部门都去了人,退管会派了人来做悼词。他级别不够,没有厂级领导出席,这是常例。
我也去了。听着他太太哭得没有声音,女儿撕心裂肺,我也哭得稀里哗啦。不知道为什么那么伤心,只是没来由地觉得,我也是谋杀了他的人生的凶手之一。而谋杀别人的人生,是比谋杀生命更加罪恶的事情。
那个礼拜天我没有回家。坐在办公室的大玻璃窗前,看厂区的香樟树顶冠翻涌,落叶萧萧。不远处,黄浦江无声流淌。诺大的厂区,只有麻雀的叽喳声,衬托此刻的空旷寂寥。
我又一次想起那个夜晚,那条波光粼粼的大河。
五一之前,核心领导到厂里视察。首长走在头里,与站在机器旁的工人握手,亲切询问工作生活情况,还不时向人群挥手致意。市领导走在右后差一步半的位置,既不会僭越,也离得不远;我们单位一把手在左侧,不时略略弯腰介绍情况。晚上,新闻联播用35钟报导了核心领导在本市视察座谈发表重要讲话的消息。领导是在本市上的大学,又在本地工作过,讲得一口标准上海话,亲和力强大。
镜头边缘,可以看见廖副厂长跟在二十米开外的人群中。
第二天,单位几套班子的头头都去了岳老师家慰问,询问岳老师遗孀需要什么帮助。
那房子很小,部分领导只能站在楼道里。
领导们开了现场会,廖副厂长动情地说,岳老是我几十年的老大哥,莫逆之交,几十年前,我们就同吃同住,同出同进,同心同德。嫂子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您的户口和工作,一定会尽快落实,请您放心。只有这样,才能告慰我们德高望重的岳老的在天之灵。
是师傅告诉我的,核心领导来之前,上面点了岳正义的名字,说首长想要见见这位老同学。
厂办主任问组织部:岳正义是谁?
组织部长说:麻工。
认识麻工的时候,他已近70岁,退休多年,是返聘的。麻工个子不高,背略有些弯了,肤色白皙,戴一副近乎米白色的框架眼镜,银色的头发稀疏地横卧在头顶上。他说话的声音很低,讲得高兴时,用个手遮着嘴巴,好像怕声音冲撞了谁。他的牙齿有些黄,但夹杂了几颗雪白的,应该是后来补的。
初见麻工,我没有陌生感,因为进单位以来我总听说他的事迹。麻工之所以称作麻工,不是因为姓麻,是因为得过天花。但令麻工如此著名的,不独因为这身体缺陷,还因为麻工出身于中国的“麻理工”,早年是单位里少有的几位高级工程人才之一,在他身上,发生过一些趣事,成为各科室津津乐道代代相传的掌故。
介绍一下我工作的单位。我进单位时,单位占地一平方公里,有在册职工一万两千多人,七大食堂,二十多个车间。单位正中,有一座毛竹搭建的大礼堂,茅草屋顶,大型方砖铺地。偶见砖缝里有青草冒出。我单位家大业大,本该有个更有气势的大礼堂才对,盖因伟人于某年五月一日来本单位视察并在大礼堂发表过讲话,礼堂就成为圣地。我在里面看过好多电影,参加过很多活动。惜乎多年以后,礼堂还是被拆除建成绿地,显见人心不古。只是绿地中央树立了一塑像加以纪念。
这样的单位,自然国家骨干企业,设计生产国之重器。也因此,会配备尖端设备,高级技术人才,麻工是其中之一。
当今之世,凡是个人,都有若干头衔的。不要说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都满地溜达。但时间倒退三四十年,说某人文革前就已是工程师,那是必须肃然起敬垂手恭听指教的,若是见高级工程师,我的天,必须做点心理建设。
麻工出身不好。这是可以理解的,当年有钱读顶级大学的,有几个是穷苦出身?但同样出身不好,每个人后来的境遇是不一样的,有一些,奋发有为,多有建树,虽有政治运动中的磕磕碰碰,最终修成正果,成名成家。例如孟总,工程院院士,德高望重。
也有人忧国忧民,按比例归入右派,运气好的,去车间监督劳动,扫20年地,运气不好的,到白茅林农场关几年,然后遣回原籍。
但麻工毫发无损地穿过了腥风血雨,没听到他有大建树,也没有闻说他经历了大灾难。他只是在本单位留下了一些让人津津乐道的笑料或者掌故。
麻工一直没结婚,年纪很大了,活性精子数量明显减少了,还是孤家寡人。这个事情,各科室的人茶余饭后是有详细分析的。除了脸上的缺陷,有的说是因为他年轻时倾慕某美女,求而不得,却又痴情不改。此美女来头不小,最高学府电机系当年唯一女生,乃以铁腕治国著称且受人爱戴的高层领导的学长,但因为嘴巴敢说,后来做了扫地工。
我是亲耳听见胡工和林工谈过这件事情的。
胡工说,他看见过麻工到车间里看望向凌云的。向凌云,就是扫地工。
林工讲,他那个胆子,敢去看向凌云?我是真不信。当年,开会请大家提意见,向凌云发言的时候,他说去上厕所,一去一个小时,回来说是腹泻了,还请厂医做了证明。
也有另外一种说法,说是因为他的脾气本身是有些怪的,孤僻,很难与人相处。
举例来讲,他有个好朋友,死党,廖扬,同样也是怪人。两人都住宿舍,同出同进。廖扬比他年轻不少,但两人居然可以混到一道去,是很多人想不到的。廖扬不知从哪里学到一个科学知识,说打鸡血可以养生祛病,延年益寿,并且可以显著提高某种能力,他就养了个公鸡,抱出抱进。这公鸡放地上,峨冠高步,气宇轩昂,见了母鸡,很有主动性。但廖扬总在关键时刻把母鸡赶走,不使行周公之礼。据说,他要留着公鸡的一腔精血给自己,准备在回山东老家探亲之前打上两针。
作为好友,麻工给他分析,这鸡血乃异体物质,人与人输血尚分A、B、C、D、E各种血型,这鸡和人,连亲戚都不算,浑身不搭界,怎么可以互通有无呢?
廖扬说,这件事情,经过科学论证的。鸡两脚,人也两脚,总比四脚的近。好多人一针下去,面色红润,浑身燥热…..你没结婚,不懂。
麻工说:把借我的20块钱还我。
友乃尽。
2.
麻工最广为传播的故事,是有一次他被抓了起来。
如此老实之人,竟会被抓?当年可没有夜总会洗头房,能让男人犯错误的场所几乎不存在,能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麻工单身,但工资非常高,高到什么程度?厂长都没他工资高。按狡兔三窟的原则,他在不同地方的储蓄所存了钱。
麻工有一本保藏得非常好的笔记本,牛皮纸封面,封面上是红色隶书体的“工作手册”四个字。扉页上,是毛主席侧面头像,像的外圈,是代表红太阳的向外发散的红色线条,下面是五洲翻腾云水怒的黑色线条。头像下面,最高指示:要斗私批修。魏体,遒劲有力。麻工在这本64开的笔记本上用常人不懂的文字和符号记下了一些东西。
我们单位地处远郊,是农村包围下的工业孤岛,除了被称作四大金刚的几家企业旁边家属区有中国人民银行储蓄所,其他储蓄所就是各公社镇上的信用社了。
某个礼拜天,天高云淡,麻工到马桥镇存钱,出了信用社,站在脚踏车旁边,打开笔记本记录。这是这么多年来的专业训练所养成的习惯,上课,做笔记,看书,做笔记,开会,做笔记……总之,不做笔记的工程师不是好农民。
他的相貌打扮是不同于周围的人的,这在几十年前尤其明显。他脚上的风凉皮鞋是这条街上唯一的一双。他记录着的时候,一个年轻人在他侧后方瞟了一眼,眼睛迅速被本子上的内容吸引。
街对面的白粉墙上,有斗大的标语:“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不远处,还写着:“提高警惕,要准备打仗!”以及工农兵粗壮的铁拳捣向屁滚尿流的敌人的图画。此时你应该脑补一下当今朝鲜的革命漫画,对,就是那个调调。
警惕的年轻人发现他在小本子上鬼鬼祟祟写字,而且是天书一样的字,一把抢过去,并将麻工扭住。麻工拼命想夺回自己的笔记本,奈何个子本来不高,平日也没有锻炼体力的习惯,根本不是对手。他越抢,越证明这笔记本的重要,抓他的手就越有劲,他的风凉皮鞋掉了一只,整齐的头发乱了,眼镜也几次落下来,越看越像坏人。
他的周边很快围了很多人,都是到镇上来逛街的贫下中农。这些人跟在哪个年轻人后面,怀着兴奋的、不虚此行的心情,一起走向不远处的派出所。
警察看不懂这笔记本,问麻工,麻工只肯回答自己的单位名字,不肯讲本子上记录了什么。
派出所长不敢对麻工怎样。一来,他知道这单位的分量。他记得这单位文革以前的历任领导,最低行政十一级,而本县虽然是直辖市之下的县,书记和县长就没有过了行政十三级的,见了这单位的领导,是要称“首长“的。二来,谁他妈知道这上面写的什么东西。贫下中农糊涂,他可不能糊涂。
但是,看这人的形迹,联想到连环画上的各种故事,也可能是美蒋特务。谁知道呢,说不定这就是传说中的密电码。要真是密电码,吆西,立大功滴干活……
因为觉得干系重大,派出所逐级上报,市局连夜提人,组成专案组,借调了外语学院的教师,试图破译这其中的秘密。开始的时候,麻工怕钞票不保,坚不吐实,后来被上了手段,吃熬不住,才说出实情。于是一一核对,果然分厘不差。
那本子上面,除了毛主席语录,是英语俄语和数学里常用的阿尔法贝塔等等符号所做的一个备忘录,但对绝大多数人,确实是天书。
麻工后来是被单位保卫处领回来的。他的凤凰全链罩脚踏车放在吉普车后面,链条掉了,哐当哐当的。一双鞋子总算还是两只,掉了的那只后来被革命群众找回来了。谁知道鞋里面是不是藏了发报机呢,对吧。
麻工一夜成名,不独本单位,整个工业区都知道了麻工,知道他是有钱人,并且这被抓的故事几经演绎,出现了无数不同版本。到我这里,版本就是这样的了。但基本事实,不会有大错。因为我是在出差路上听我师傅说的,而我师傅是单位里的老人,说话相当严谨。
曾经的厂长,那时被结合进革委会的首长,碰到麻工,操着山东上海话哈哈笑道:“侬小子他娘的可出了大名嘞,市里首长都知道侬了。侬讲,用英语背个毛主席语录得了,还搞个变天帐。去,给俺买包烟,别抠抠索索,俺要牡丹牌,再来瓶七宝大曲,侬出出血。他娘的,要不是俺,侬小子还得关几天。家里六个小崽子把俺吃空了,侬讲,哪里讲理去。”
其实领导比他大不了一两岁,但人家当惯了首长。
麻工在里面的时候其实是非常担心的,他出身不好,怕连累到家乡的地主爷娘。他每个月寄钱回去,要联系起来是非常容易的。好在这首长出面保他,事情就没有再延伸开去。
遭此无妄之灾,麻工受了惊吓,好长一段时间更加沉默寡言,独来独往,远离人群,娶媳妇的事情,也就一拖再拖。
3.
岁月忽忽,人生易老,转眼之间,麻工就过了知天命的年龄。就在大家以为麻工“注孤身”的时候,不知是谁做的媒,麻工忽然宣布要结婚了。这件事情,成了单位的大事,家属区的盛典。厂里给配了一间房,好多女人来帮忙布置婚房,厂里小食堂的厨师自告奋勇义务加班,为麻工操办酒席。
新娘是嘉兴农村的,三十岁不到,模样端庄,身体健壮。私下里,各班组都会借这个话题说些荤素搭配露骨的玩笑话,到今天应该够得上女士们向法庭控告性骚扰。麻工结婚那天,很多人都随了份子,到食堂吃流水席。
晚上,新房热闹极了,一群群孩子来讨喜糖吃。麻工让孩子们排队领喜糖。好些孩子领完喜糖,又排到队尾再领一次。如此周而复始,麻工终于认出了几个,便笑眯眯地发了糖,说:下次不给啦。
一年多以后,麻工女儿出生。从此,麻工开朗起来,尤其提到女儿,他会描述女儿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语,乐此不疲。他像是个慈爱的爷爷。也难怪,老来得女嘛。
没多久,麻工就光荣退休了。当退管会和厂工会敲着锣鼓家什“咚咚锵咚咚锵”把光荣退休的喜报送到麻工家里时,据说麻工流了很多眼泪。弄得送喜报的人也一起流了眼泪。麻工低调、谦让、隐忍,但流眼泪却是没人看见过的,即使被派出所抓去那次,所有故事版本都没说他流了眼泪的。
麻工媳妇没有户口,进不了厂里上班,孩子又小,加上国家物价改革闯关,物价涨得厉害,有些觉悟低的群众大概还记得金圆券的故事,大肆抢购草纸和肥皂,等待这两样东西升值到比纸币和金条值钱。“固本”肥皂到底没有贵过金条,后来这部分群众吸取教训,也就不再相信砖头的升值速度能够快过金砖。这是后话。总而言之,渐渐地,麻工高工资优势没有了,日子过得不像以前宽舒了。
但他很快又被返聘,去了厂里的技术情报所,做国外技术资料的翻译收集工作。那时改革开放,国外进来的资料越来越多,懂外文的太少,通外语又懂技术的更少。返聘减缓了退休对麻工造成的不适和冲击,保证了他的收入来源,可谓一举两得。
麻工六十五岁那年,技术情报所已经来了不少新近毕业的大学生,厂里动员麻工回家养老。
据说,麻工去找了当时快要离休的老厂长,老厂长说,要不,到新成立的民品部吧。也不用做什么,帮伊拉把把关。他娘的,这几十年,人家巴不得天天碰到俺,侬天天绕着俺走。这不,俺要退了,来找俺了。也怪俺,应该早点想到,侬的资格,这个这个,做个副总师,啥人敢有意见?别怪俺啊,俺这里道歉,道歉了。
所谓民品部,是厂里把几个军工车间撤掉后新成立的部门。当年百万大裁军,军工条线下马了大批项目。我们单位的好几个车间也不再有军工计划了。厂房、设备、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都在,厂长脑袋一拍,造民品,先造百年都使不坏的电风扇。品牌嘛,就叫“飓风”。由电风扇开始,陆续引进了电动工具、大客车等等产品。
虽然是大材小用,但麻工还是非常高兴地去报到了。
4.
我调到民品部,是随我师傅一起过去的。
我师傅也是本单位一牛人。有一次师傅带我出差,路过杭州灵隐寺,指着观音菩萨背后的一对烛台说:这是我爷爷捐的。我一看,果然写着普陀善男朱葆三等字样。
我师傅长啥样?你百度一下朱葆三,照片上啥样子,他孙子就基本那样。师傅很会打扮,据说,文革期间,小开派头不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依旧。他这样一个人,这么多年没有大灾大难,牛不牛?
师傅调任民品技术部长,许我一个组长的职位,不高不低,但对我这个年纪,算是脱颖而出。好巧不巧,我成了麻工的领导。
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成了麻工的顶头上司,何德何能?麻工的同辈中,有已经成了工程院院士的。说实话,我心里是有些惶恐的,我想,是师傅要栽培我,故意放这么重量级的人物在我这里。
所以,我是真心想请教麻工的。我想先和他谈谈。
我走到他桌旁,恭敬地说:“麻工,您可以到我这里来一下吗?”
一办公室的人都在,可怕的安静,安静得能听见心跳呼吸。奇也怪哉,要出大事啊,有什么不对吗?
麻工白皙的脸涨得通红,那些麻点颜色更加深了。
我猛醒,麻工本不姓麻,是姓岳的。当面,大家是称他岳工的,或者,岳老师。这是最最基本的尊重和礼貌。
但是,多年来,我的耳边,提起他,总是“麻工”。
大错已经犯下,我不知如何是好,浑身燥热。刚到一个新地方,我就闹笑话,我该怎么补救?我语无伦次:“我,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岳老师,我……”
想不到他马上恢复了常态,对我说:“哎,小赵组长,我马上过去,马上过去。”
我真的花了很长时间来弥补我的过错,让他相信我不是轻狂小人。他也慢慢接受了我,所以后来,居然有种忘年交的感觉了。
大概是半年以后,我师傅派他和我一起去外地参加一个科研成果鉴定会。说是外地,其实也就刚刚出了上海。开鉴定会需要有资质的专家出席,岳老师出席,一则算作高级专家,二来,召集单位会根据不同的专家资质发放劳务费,我呢,正好学习学习,挺合适。
鉴定会开始,按照流程,专家们挨个发言,基本原则是大处肯定,小处抓错。这是规矩,大家都懂。庆功宴会一开,野生甲鱼大闸蟹一吃,睡一觉,第二天召集单位送去名胜古迹转转,晚上到宾馆发放劳务费,世界就圆满了。
但发言到了岳老师那里,调调不对了。他提出了一些研制者无法回答的问题,最后干脆说,他怀疑某些试验结果的可重复性。
这是要推翻科研成果啊!
我没法阻止岳老师,我的资历和地位太低。但我觉得,岳老师这样做,肯定会有不妥的地方。通常,这种事情各单位都是互相帮衬的。
最后鉴定结论部分体现了岳老师的意见,但对方老总的脸色非常难看。岳老师这样一来,以后我师傅就难办了。
晚上我俩就没去庆功宴。没法去,太尴尬了。但岳老师似乎很开心,对我说:“小赵组长,今天晚上,我请你吃饭。”
我说:“岳老师,那怎么可以,该是我请您才对嘛。”
他说:“我来请,我今天很高兴,你让我请你一次。”
我们去了宾馆最高处的餐厅,很高级。我有些忐忑,因为,这账单不能报销,对于岳老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我建议换一家,到外面去吃。
岳老师说:“我已经好多年没有好好吃一顿了。你知道,当年,我的工资,在上海吃个好饭店不难。”
他给我推荐了腓力牛排配芦笋和烤西红柿,法国红酒,自己则要了香煎鳕鱼配土豆泥,加香槟。他自嘲说,老了,吃不动牛排了。
他用餐速度颇快,频频举杯,优雅,从容。大概由于酒精,靠在卡座里,他的话多起来,像对着一个平辈知己,他似乎敞开了心扉。虽然语速还是那么缓慢,外加一点斟酌的停顿和语气词。
“我知道,多少年了啊,我把自己包裹在厚厚的外壳里,不让别人接近,因为我觉得,这样别人才伤害不了我。那个,我,我得了天花,毁了容,我是接受不了的,我知道,我关起了一扇门……也许是上帝关了我的一扇门,谁知道呢。东坡先生说,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人生一场大梦,那么,就当是一场梦吧,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好好保我爷娘的平安,再不让他们有什么差错。……你说反右?我当然不信那些同事会有好结果,历史的祭坛上,摆满了因言获罪的人头。我出了事情,我爷娘也要死的。”
窗外,灯火璀璨,霓虹灯精灵古怪,远处,一条大河在夜色里泛着粼粼波光。连绵的屋顶涌向地平线尽头,消失在橘黄色的光里。
他又要了一杯酒,继续说下去:“但我,不是唯一包裹在厚外壳里的人。时间久了,那外壳就长在了身上,拿不下来。在你们眼里,我只是那个有很多笑料的好好先生。然后,我也接受了我一辈子是那个,嗯,你们说的,麻工。”
“岳老师,真的对不起,您知道,我那一次不是有意的。”
“我知道我知道,小赵,我很明白。”
是啊,我们都几乎忘记了,他是绝顶聪明的人。
可是,他今天的表现,似乎与他一向的表现不符。
“你说今天,哈,今天,是啊,我得解释。自从我有了女儿,我变了很多。她是天使,让我重新找到年轻时的我。你知道吗,那一年,我刚来上海读书,看上了一个女孩,买了鲜花,在汽车终点站等她。跑马厅那里,很多人看见。后来?后来,当然是她不喜欢我,再后来,我发现她不坐车了。哈哈,谁不曾荒唐过……不,不是,那不是向凌云。
女儿来了,来到这个世界,我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延续过去的我。我有对于她的责任。我要让她知道,我,她的父亲,是一个对家庭、对正常的人生、对社会有着热情、勇气并且负责的男人。我必须是这样一个人,才值得她敬重,才是她合格的父亲。
……是的,你说得对,情怀,就是这个词。这听起来有点,北方人怎么说,矫情。人们不谈这个词很久了,我忘记这个词更久。”
好几次,我不知道怎么接话。我突然觉得自己不认识他了。对面的银发依旧,但在我心里,他已经全然地换了一个他。
上甜点的时候,他把自己那份推到我面前,说糖太多,他吃不了。
回到单位,我师傅倒也没怎么说我。岳老师的饭钱,我拐弯抹角地给他补上了。过了一段时间,鉴定会的事情就淡忘了。
有一天,岳老师没来上班,打了电话来,说是病了,言语中充满歉意。这一病,就是三个星期。毕竟,70岁的人了,恢复起来没那么快。他再来上班的时候,我看得出,还是虚弱。好在上班也没太多事情。有时候,阳光下,他打起了盹。
过了一段时间,师傅叫我到他办公室去,开门见山对我说:“老岳这个事情,要解决。到了年底,我们就不能再聘他了。”
“可是,师傅,他对我们很有用,有他在,我们能少走很多弯路。况且他需要这个工作,他女儿还小,家里就靠他赚钱。他说明年想给女儿买个雅马哈电子琴。”
“赵一鸣,我怎么教你来着?做了领导,就要考虑全局。什么是全局?老岳过七十了,再做下去,你是要让他倒在工作岗位上?真在我们这里出事,他老婆闹过来,你养她们一辈子?”
我无言以对。是啊,年纪大了,有些事情很难说。老话讲,五十六十,一年不如一年;七十八十,今天不知明天。真出事,说不定就是一大堆麻烦,这都是有前车之鉴的。
师傅放低了声音:“再说,这件事情,是廖副厂长关注的,你明白吗?我们,要留也是留不住的。”
廖副厂长就是打鸡血的廖扬。他是老厂长的同乡,赶上好时光,熬上了副厂长。
这样,到了年底,就由我师傅,还有我,请岳老师在老正兴饭馆吃了个饭,然后,不无抱歉地告诉他,明年,我们就不再聘他了。
他似乎早就知道。三个人有些尴尬地吃完饭,我记得响油鳝丝和八宝鸭几乎没动。
他和我们握了手,踽踽走出饭店。我在他身后,看他的身形似乎佝偻了下去,有些心酸。
5.
过春节之前,我在菜场里碰到了岳老师。我问:“岳老师,最近好吗?”
他手里拎了不少年货,高兴地凑过来说:“小赵组长,我告诉你,马桥公社一家企业,聘我做工程师去,过了节我就去上班。”
那时,公社已改成了乡。他说习惯了,还称作公社。
他边说边笑,一只手挡在嘴巴前面。我听着他说,不知是该为他高兴还是为他伤心。以他的资历,做个乡镇企业的工程师,大材小用;以他的年龄,应在家里安静地享受生活。但是,他想要有份工作,他找到了工作,我应该为他高兴吧。
最后一次见到岳老师,是这一年春天,草长莺飞,迎春花烂漫开放,梧桐树嫩叶在蓝天里舒展,所有压抑了一整个冬天的欲望都钻出了地面。而岳老师和这一切无关了。他躺在最后的鲜花丛中,告别世界。
他倒在去马桥工厂的一条机耕路上。他骑着脚踏车,一部装载了很多货物的拖拉机挂到了他,倒地后,他再也没有起来。
追悼会去了很多人,凡是他呆过的部门都去了人,退管会派了人来做悼词。他级别不够,没有厂级领导出席,这是常例。
我也去了。听着他太太哭得没有声音,女儿撕心裂肺,我也哭得稀里哗啦。不知道为什么那么伤心,只是没来由地觉得,我也是谋杀了他的人生的凶手之一。而谋杀别人的人生,是比谋杀生命更加罪恶的事情。
那个礼拜天我没有回家。坐在办公室的大玻璃窗前,看厂区的香樟树顶冠翻涌,落叶萧萧。不远处,黄浦江无声流淌。诺大的厂区,只有麻雀的叽喳声,衬托此刻的空旷寂寥。
我又一次想起那个夜晚,那条波光粼粼的大河。
五一之前,核心领导到厂里视察。首长走在头里,与站在机器旁的工人握手,亲切询问工作生活情况,还不时向人群挥手致意。市领导走在右后差一步半的位置,既不会僭越,也离得不远;我们单位一把手在左侧,不时略略弯腰介绍情况。晚上,新闻联播用35钟报导了核心领导在本市视察座谈发表重要讲话的消息。领导是在本市上的大学,又在本地工作过,讲得一口标准上海话,亲和力强大。
镜头边缘,可以看见廖副厂长跟在二十米开外的人群中。
第二天,单位几套班子的头头都去了岳老师家慰问,询问岳老师遗孀需要什么帮助。
那房子很小,部分领导只能站在楼道里。
领导们开了现场会,廖副厂长动情地说,岳老是我几十年的老大哥,莫逆之交,几十年前,我们就同吃同住,同出同进,同心同德。嫂子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您的户口和工作,一定会尽快落实,请您放心。只有这样,才能告慰我们德高望重的岳老的在天之灵。
是师傅告诉我的,核心领导来之前,上面点了岳正义的名字,说首长想要见见这位老同学。
厂办主任问组织部:岳正义是谁?
组织部长说:麻工。
最后编辑: 202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