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买菜路上被诱惑......

KDA2018

旁观者
对,我集邮时用过的邮票一般不收集,几乎都是集新票,但是文革票盖过邮戳的也很不错,邮票的价值主要还是基于发行量
我没有目标和规则的,有些是没有邮戳,有些是有,但因没有重复和更好的,留着欣赏和学习。原本也买加国的春节生肖邮票,最近几年没继续添加了。
 
对,我集邮时用过的邮票一般不收集,几乎都是集新票,但是文革票盖过邮戳的也很不错,邮票的价值主要还是基于发行量


新票当然是好了,可有些实在是承受不起呀。发行量是一方面,但存世量也重要。我哥们儿说小时候他看到过家里有林彪的邮票,后来值钱了之后就问他爸爸都哪儿去了,他爸爸说林彪出事儿了之后,都拿到单位当着领导面烧了……
 
可我看得到别人啊。
要是管理员能把“拉黑”功能的名称改为“我从你面前消失”,这样既能起到一样的作用,有让对方感情不受伤害。皆大欢喜的好事。


现在的“拉黑”不是相互都看不见么?就比如说你能看到小千的发言么 :unsure:
以前的“屏蔽”功能才是你说的那效果呢吧,所以以前我经常怼人,现在不敢了,因为被拉黑了之后就失去了很多“乐趣”,可即便如此,偶尔多嘴还是被拉黑了几回
 
现在的“拉黑”不是相互都看不见么?就比如说你能看到小千的发言么 :unsure:
以前的“屏蔽”功能才是你说的那效果呢吧,所以以前我经常怼人,现在不敢了,因为被拉黑了之后就失去了很多“乐趣”,可即便如此,偶尔多嘴还是被拉黑了几回
大家都说拉黑拉黑,拉黑这个事就有了功能以外的社会影响。一旦谁发现自己被拉黑,自然感觉很不舒服。要是把名字改成和其功能一样的中性,就不会这样了。
 

KDA2018

旁观者
新票当然是好了,可有些实在是承受不起呀。发行量是一方面,但存世量也重要。我哥们儿说小时候他看到过家里有林彪的邮票,后来值钱了之后就问他爸爸都哪儿去了,他爸爸说林彪出事儿了之后,都拿到单位当着领导面烧了……
邮票与政治环境的故事。
一位送我很多邮票的集邮老人当时告诉我他收藏一枚黑便士,那时没有网络,我也不了解邮票,再加上当时我英文很烂,根本不知道黑便士是什么。他去世后,他太太把很多邮票捐给了慈善机构和集邮机构。
 

KDA2018

旁观者
哈哈,一次买旧书,里边有两张这样的,
我给花了,
挺后悔的
所以来这楼看看,忘梅止渴,也可解郁闷。凭此,这两张币也晒得有意义了。
我以前在一餐馆见过$1000加元纸币,老板把它装在相框里挂起来。
 
所以来这楼看看,忘梅止渴,也可解郁闷。凭此,这两张币也晒得有意义了。
我以前在一餐馆见过$1000加元纸币,老板把它装在相框里挂起来。
我以后遇到退役的钱就留一张,可惜,五十,一百的没舍得留,花了
 
小时候有一年春节,一个小伙伴的压岁钱是家里人给的一张第二套人民币的贰角纸币,他哥哥告诉他要留着,结果后来被我圈弄着买了一百个一挂的小鞭给放了,小鞭两毛六,我添了六分,卖鞭炮的那个服务员也没见过这钱,检查了半天,说这钱他要了,顺兜里掏出另外的两毛钱扔钱盒子里了……

6EB3FC11-47D1-4876-BE6F-F2F4B0E1A1C3.jpeg
 
新票当然是好了,可有些实在是承受不起呀。发行量是一方面,但存世量也重要。我哥们儿说小时候他看到过家里有林彪的邮票,后来值钱了之后就问他爸爸都哪儿去了,他爸爸说林彪出事儿了之后,都拿到单位当着领导面烧了……

“败家”。不过那个时候的政治正确,我们很难理解...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