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花园--加拿大第十山地师 - Part 2

状态
不接受进一步回复。
L

lemon25

Guest
回复: 2005年北京Case议事大厅~柠檬花园/第十山地师

中美合作所另一面:抗日时有杰出贡献
文章提交者:zhqin1233

抗战时期,重庆作为“陪都”,不但是中国的大后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的大本营。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美国迫切需要与中国合作。这是 世界形势发展的需要,是国际上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斗争 需要。于是,“ 中美合作所”应运而生。但其在抗战历史上的积极作用,却没有被正面宣传,而宣传的都是些反共和屠杀人血累累的罪行。血腥得以至于一提起“中美合作所”,人们就会感到恶心,怒火万丈。

“中美合作所”,位于重庆沙平坝区西郊的歌乐山,1942年由中美两国军事情报机构开始联合组建。中国方面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以戴笠为代表;美国方面是海军部情报署,代表为梅乐斯 少将。两人于1943年4月15日签字后正式成立。全称为:“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 戴笠任主任,梅乐斯为副主任。

“中美合作所”实质上只是战时跨国军事情报合作机构, 是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建立的跨国军事情报合作机构。装备全部是美国援助和资助。

建立这样一个合作机构的目的,确实是为着中美两国共同对日作战的需要。自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就开始考虑与中国合作进行对日军的电讯侦译技术研究,搜集日军在中国与太平洋沿岸及沿中国海岸的陆、海、空军事情报,以及获得这些地区的气象、水文资料等。中国方面则希望与美国进行对日作战的情报交换,并在对日心理战宣传和在敌占区进行破坏活动等方面接受美国的训练,同时希望得到美国提供的先进电讯器材、武器装备、运输工具等等。据参加起草中美特种技术合作协定草案的军统局军事情报处少将处长鲍志鸿回忆,协定的第一条即是:“为中美两国共同对日作战,组织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简称中美所),交换日军海陆空军事情报和搜集中国大陆气象情报,训练游击队,挺进日军后方,协助美军在中国沿海登陆作战,共同迅速歼灭日寇。  

中美合作所在中美两国共同对日作战中起到的作用,以往没有人提及,鲜为人知。中美合作所在抗战中确实是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据鲍志鸿回忆,美国空军击落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的座机,就有中美合作所的军统局人员在电讯侦测和密码破译方面的功劳。。”(《戴笠、梅乐斯与中美合作所》34页,群众出版社1994年版)

同时,中美合作所还建立起了若干为美国海、空军提供气象情报的气象工作站、观测哨等,这些气象情报在美军对太平洋上日占岛屿展开逐岛进攻和轰炸日本本土的军事行动中,都起了重要作用。战后美国海军部的一份报告甚至有这样的评价:中国方面通过中美合作所向美国提供的日本占领区军事及气象情报,“成为美国太平洋舰队和在中国沿海的美潜艇攻击敌海军的惟一情报来源”。   

除去军事行动外,中美合作所还进行了一些对日心理战、经济战方面的工作。如收听日伪电台广播并用秘密广播进行干扰和反宣传,展开宣传攻势瓦解日军士气,在日伪军中制造恐慌情绪,鼓舞敌后抗日军民斗志;印制汪伪储蓄券假钞偷运到沦陷区,扰乱日伪金融,并大量收购日货与沦陷区物资运回大方......(沈醉:我所知道的军统和《沈醉回忆录》)  

抗日战争胜利后,按照当初中美合作所成立时《协定》的规定,美方人员分批回国。1946年1月,中美合作所正式宣告结束,经军统局报蒋介石备案。

军统,戴笠臭名昭著。因此,“中美合作所”同样地也就背负着这样的臭名。
 
L

lemon25

Guest
回复: 2005年北京Case议事大厅~柠檬花园/第十山地师

俺在美国所干的营生,当年在中国就叫“奸商”或“投机倒把”。一本万利。譬如一张非常普通的8 X 11的烫金动物图片,俺的进价大约是$。25美刀。但从俺手中出去,价格立马就得变成$5美刀,有时候顾客要我们给些折扣,2 张$8美刀也成。赶上节假日什么的,4张$20美刀, 销路照样很好。

我们那个销售团队,一共有4个同学,大家共用一部1986年产的“奥兹莫比尔”破车,沿着新泽西,康涅迪格州一路南下。基本上是到美国一些的偏远小镇,将车在市中心停下,约定好一个固定的返回时间后, 大家分手散开了,朝几个不同的方向, 挨家挨户地推销那些我们携带的小玩艺儿去了。2-3小时以后,我们再返回停车的地方,接着赶往下一站。

四个人中,SUSAN是美国的白人姑娘,销售业绩是我们这个TEAM中最棒的。其余的三个,我是中国人,另外两个一个是韩国人,另一个是日本人。我们每天工作大约8-10小时。 平均收入在$80-120 元之间。有时候周末出去工作两天,也能赚3-4百美刀,感觉到中餐馆当一个礼拜的苦力,还不顶俺这两天。

SUSAN赚的钱,要远远高于我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至少一倍以上,如果我们平均一天能赚$120美刀的话,那么她至少要在$240-280美刀之间。极少例外。俺起先以为她有什么特别的销售技巧,后来才明白:这那里需要什么技巧嘛?一个女人,又是一个甜美可爱的白种美国女人,这本身就是一种另我们这些亚洲男人所无法比拟的天然的优势嘛。美国人可不象老中,遇到自己人总是往死里整,他们永远是胳膊肘向内。

当然俺后来也摸到了一些“窍门”,知道推销给什么样的人,成功的机率会比较大些。譬如首先是那些30-40岁之间的女人,其次便是中低层的男性有色人种,包括西裔和非裔。而那些30-55岁之间的白人男性,则是最难打交道的。你几乎很难当面向他们推销些什么。

有一点则是共同的,是我在中国从未曾体验过的。那就绝大多数的美国人,即使不买你的东西,也都会非常有礼貌地告诉你说: “No, thanks”或“ I am not interested, but thank you anyway。(我没兴趣,但无论如何,谢谢你了) 那种粗暴无理,恶言恶语拒绝的情形,不是没有,但却极为罕见。

但是最令人费解的是,几乎所有的顾客,他们在买了你的东西,付完钱之后,还会非常真诚自然地对你说声:THANK YOU 。 这对我的震动真是非常之大 - 你不仅赚了人家的银子,还顺带饶了个“谢谢”,这样的买卖关系,在中国恐怕一辈子也搞不明白是为什么。


所以尽管我的英语说得不道地,买卖却能不垮。 凭良心说,我个人的“能力和本事”, 其实只占了非常微不足道的一部分,除了一点点的勤奋和大胆之外,我完全是受益于这个国家整体的社会环境。 美国人民善良,慷慨,乐于帮助那些有自立精神,又勤奋工作的人。否则的话,我的那点小生意早就玩完了。

当然,我也遇到过一些非常不友好,歧视华人的家伙。其中有白人,有黑人,也有拉美裔人。这些不愉快的经历,我大概会在后面叙述中提及。但总的来说,这些人的比例非常之小。而且我对此早有了足够的思想准备,我知道美国绝对不是天堂。在中 国所遇到的那些邪恶的人或事,这里也免不了。

但本质上的不同在于: 一种是基于文化和体制而产生的“整体”的邪恶,另一种则是基于个人的信仰和品格缺陷所导致的“个别”的邪恶。对于前者,你根本无能为力,唯有绝望。但对于后者,你却可以毫无畏惧, 迎头痛击。

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不愉快的,给你心灵带来创伤的人与事,你都会慢慢地将它们遗忘掉。但是那些美好的,给你心灵留下温馨记忆的人或事,却会伴随你一辈子。你会不停地被激励,感觉“活着”还是很值得的。

都说美国人很看重金钱。但一旦和普通的美国人做买卖的时候我就发现,其实中国人才是地地道道的守财奴。美国人一旦发现金钱可以换来快乐和满足的时候,他们根本不在乎自己的银行帐户是否已经超支。(这也造成美国人负债累累)反而中国人却更象是金钱的奴隶。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享受生活。

我有很多这方面愉快的回忆。十多年过去以后,我都还不停地回味它们。譬如说我会想起一个非常寒冷的冬夜,我到一个十层楼高的Apartment 推销我的那些宝贝画片,敲了很多的门都没有收获。结果非常意外地在3 楼的地方遇到一位主动打开房门邀我喝咖啡的中年白人妇女。我坐在她家客厅的的地毯上,外面在下雪,我们一边喝着热咖啡,一边聊天,地板上摊着我背包中所有的那些画片,她一张张地看,说这张好,那张好,几乎每一张都喜欢。我们变得好象老朋友一样。离开的时候,我手里揣着$40美刀,身上是热的,心里很温馨。

我还遇到另一个台湾老板,开饭店的。她那个地方很偏僻,我根本就想不起来究竟是那个旮旯了。大概她一年中, 也没几个机会看到黄面孔。所以见到我这个华人就特别高兴。那天跟着我的三个“外国人”,都一起沾光了。 我们不但在她那里吃香喝辣,而且还只有半价。

我平生中仅有的几次和陌生美国女人拥抱的经历,也是发生在十多年前的“推销”的途中的。我时常开玩笑地对朋友说: 俺这是“财色双收”。不但赚人家的银两,顺带还吃了人家的豆腐。

我只记得这是一个身材姣好,穿着西装套裙,有着一付棕色迷人脸蛋的拉丁裔美国女孩。她的办公室大概不是律师楼便是一个会计师事务所。总之, 那天俺冒冒失失地闯进了她的办公室。首先见到的是一个大约40-50之间的男人,(我估计他是这里的老板)他对我的画片没看两眼就摇头说,没兴趣,他不需要,谢谢。不过,就在我有感到有点而失望, 想离开的时候,他却突然告诉我说,慢着,等一等,他办公室里的另一位小姐, 或许会对我的这些画片敢兴趣,他叫我先站着,他到里面帮我叫人去。

结果真的发生了奇迹。这个小姐一从里面的房间跑出来,便要我把身上背着的所有图片都放在桌上,一张一张地让她挑选。她一共要了4 张,问我该付多少钱? 俺想了想,估摸她说不定会向我要些折扣什么的,便咬咬牙说: 4 张$20美刀。没料到她想都不想,立刻就从兜里掏出$20来递了给我。一边连声说着谢谢。

底下发生的事情才是最窝心的:就在我收下她的钞票,客客气气地对她说谢谢,准备离开她办公室的时候, 她突然往我面前一靠,非常自然地用她的双手绕住了我的脖子,将她柔软的身体贴了上来,亲热地我的脸颊上吻了一下。用非常甜美的语调对我说: 谢谢你给我带来这么好的画片,她感觉很快乐,这几张图片真是太美丽了。一时间我有点而手足无措。我闻到这个阳光一样的美国姑娘, 她头发上和脸上散发出的一股浓郁的香水味。

这是我平生第一回,被一个年青陌生的姑娘“献吻”。又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里。你不但赚了她的钱,她还倒贴你一个香吻。

不过下一回遇到的另一个美国女人的时候,俺就没这么幸运了。那是一个又黑又胖的大妈。块头和吨位足有俺一倍大。胸部象个火锅。 当俺推开她的家门的时候,俺立刻就自己发现走错了地方。想逃都来不及了: 里面坐着整整一屋子的黑人老大哥,而且还是那种五大三粗的美国“贫下中农”。凶巴巴地盯着俺这个可笑的中国佬。俺当时真是心里发毛,腿上哆嗦,思忖着能全身而退,已然是万幸了,三魂只剩一魂了,那还敢有别的赚钱奢望?

当他们知道俺是个中国学生,卖画片赚学费时,开始叽叽嘎嘎的讥笑俺了。说什么反正俺也听不懂,黑色英语,只知道绝不是什么好话。后来一个哥们开口了,指着站在他们中间的那个大吊车一般的胖黑大妈对俺说,(大概是那个意思)你要是能给她一个Hug & kiss的话 , 她说不定就会买你的画片呢。于是全屋子的老黑,这时候都爆发出一阵响亮的嘻笑声。

奇怪是这时候俺反倒镇定了。心想不就是Hug & kiss嘛。既然我是个基督徒,我就没什么理由不爱这个又黑又胖又丑的女人。这样一想反而很坦然了。于是俺就 大方地走上去和她拥抱,并且在她的额头上吻了一下。(天,她的胳膊足有我的腿那么粗)

当我这样做的时候,非常奇怪地,全屋里的人瞬时都安静了下来,不吵也不闹了。大家都用一种非常惊讶的眼光看着我。我对他们耸耸肩膀。接着一个男人走过来,握了握我的手,又非常友好地在我的肩膀上拍了拍。开始要看我的货了。结果,当我离开他们的时候,我手里攥着两张这个胖黑女人开给我的支票,一共是$35 美元。皆大欢喜。

非常奇怪,以后我再看到其他黑人的时候,我就再也没有恐惧感了。相反,我喜欢他们的大大咧咧,心里没有诡诈个性。你跟他们做生意,他们几乎不懂得什么叫“讨价还价”。

可以这么说,我认识美国,首先是从认识美国人开始的。 而且是这些普普通通的美国老百姓。我爱他们。

鲁爷写“阿Q”, 说阿Q摸了一下尼姑的脑袋后,好几天都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手指尖的那个地方也感觉得滑腻腻的。中学的时候,有一次俺也曾经不经意地碰了一下俺的“暗恋对象”的芊芊玉手,(大概是交团费时候吧)随后下来的那一整个礼拜,俺都体验到阿Q的那种飘飘然感,手指间的地方果然就是麻酥酥的。类似这种男女间的身体接触,我想大概总会使人连想到“性”。 不过我在美国,和这两位美国女人的身体接触,却从未使我联想到“性”。相反,我回想她们的时候,倒好象就是品味一杯甘醇的陈酿。里面盛满温情和感激。
 

四有心人

佛度有心人
回复: 2005年北京Case议事大厅~柠檬花园/第十山地师

so u climbed up finally ?! ao bai !
Some visitors dare not to climb it, some dare to go but can not make it. I am one of the lucky visitors who can see the sunrise on the top.
 
最后编辑: 2008-09-04
L

lemon25

Guest
回复: 2005年北京Case议事大厅~柠檬花园/第十山地师

五月花号公约:认识与理解美国的源头和钥匙
发信站:天益社区(http://bbs.tecn.cn),版面:社会学
本文链接:http://bbs.tecn.cn/viewthread.php?tid=162743

文/亦忱

央视的超级震撼大片《大国崛起》所谈论的美国,是一个世界上亘古未有的最为独特的国家。它的国民几乎99%都是来自外国的移民及其后裔。前些年,我阅读美国人丹尼尔布尔斯廷写的《美国人:开拓历程、建国历程、民主历程》三本砖头样厚的书时,那种阅读的感受,与阅读中国历史学家写的历史著作迥然不同。美国人那短短的200多年的历史,在布尔斯廷的笔下极为鲜活,简直比小说都好看。

我非常清楚地记得,在《美国人:民/主/历/程》这本书中,布尔斯廷给读者讲了一个早先从爱尔兰移民到美国的人,是怎么样写信劝说留在爱尔兰的亲友也移民美国的故事:那个捷足先登的移民为了描述在美国所过的美好生活,不是像我们所常见的中国人所做的那样,虚夸自己所过的好日子是如何像活在世外桃源,却是将自己所过的好日子打很大的折扣,写信告诉自己远在爱尔兰家乡的亲友。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把自己的亲友给引到美国来。比如,他在美国所过的好日子,当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每周都可以吃几回牛肉。可是,他就绝对不可以实话实说,而要改说成为每个月可以吃一回,否则,他在爱尔兰的亲友们就一定会以为他在骗他去遥远的美国受苦,因为那个时代的爱尔兰农民一年都难得吃上几回牛肉。自然,这个故事是在资讯传播非常不发达的年代才会成为社会的真实图景。如今的美国,就是中国一个穷乡僻壤的中学生也知道它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在我看来,美国之所以会在“五月花号”帆船登陆后的近400年来,成为世界各国移民的天堂,我认为是它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成就的。

史载,1620年11月11日,在经过在海上六十六天的漂泊之后,一艘从欧洲驶来名为“五月花”的帆船已经可以看到美洲的陆地了。船上幸存的一百零二名乘客,其目的地原本是哈德逊河口地区,但由于海上风浪导致帆船偏离航向,他们错过了既定目标,于是,就在现在的科德角外普罗温斯顿港抛锚。船上的全体乘客,为了建立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新社会”制度这个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在上岸之前,由船上的四十一名成年男性乘客在船舱里签了一份简短的公约。在这份被后人称之为《五月花号公约》的文件里,签署人立誓要创立一个不同于欧洲的自治社会,这个社会最核心的理念是:基于被管理者的同意而创立,且将依法而行自治。 这就是美国在建国之前,其历史上第一份极为重要的政治文献。

好在《五月花号公约》全文不长,照录如下也不需要什么篇幅:

《五月花号公约》(Mayflower Compact)。

“以上帝的名义,阿门。

我们,下面的签名人,作为伟大的詹姆斯一世的忠顺臣民,为了给上帝增光,发扬基督教的信仰和我们祖国和君主的荣誉,特着手在弗吉尼亚北部这片新开拓的海岸建立第一个殖民地。我们在上帝的面前,彼此以庄严的面貌出现,现约定将我们全体组成政治社会,以使我们能更好地生存下来并在我们之间创造良好的秩序。为了殖民地的公众利益,我们将根据这项契约颁布我们应当忠实遵守的公正平等的法律、法令和命令,并视需要而任命我们应当服从的行政官员。“(英文原文附后)

以我读美国历史的体会,美国的立国精神,其强大的历史正义感和道德上的圣洁感,真正的源头就是这个极为简洁的《五月花号公约》。后来,美国的开国先贤所创立的国体、政体及其制度基础《美国宪法》,都能够从这几百个字的公约中看到它的影子。我甚至一直认为,凡不能深刻理解《五月花号公约》的人,既没法理解历史上的美国,也理解不了当代的美国,更看不懂未来美国的走向。

尽管我是个对世界各国的法治建设历史很无知的人,但我却一直没有来由地认为,在近代世界历史上,美国宪法是一部极为罕见的“超稳定”宪法。“稳定压倒一切”我不知道用英语该如何说,但稳定压倒了美国宪法或是美国宪法压倒了稳定,毫无疑问是个不争的历史事实。这部简洁的美国宪法200多年来,除了增补了一些修正案外,历代美国人居然没有动其中的一个字!我甚至比较愚蠢地预期,再过100年,美国人也不会动其中的一个字。这是不是能够算一个人间奇迹?我以为,这应该可以算一个真正的人间奇迹。由此,我甚至敢下结论,美国人恐怕从来就说不来“与时俱进”四个字,英语字典里是否有这个词,我都高度存疑。

自然,我其实完全知道,美国不是人间天堂,那是因为,天堂是根本就不曾存在过。但是,我如果说美国肯定不是人间地狱,它是一个仅次于天堂的地方,恐怕没有谁能够反驳我。如果有人非要试图驳倒我,我希望他不要拿美国来说事,他只要解释清楚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政治精英、经济精英和文化精英无不对美国社会趋之若鹜,纷纷把自己的儿孙往大洋彼岸送?我一定会对说明白这个问题的人五体投地。

(2006-12-1)

附:

《五月花号公约》英文原文:

(THE MAYFLOWER COMPACT
In the name of God, Amen.
We whose names are underwritten, the loyal subjects of our dread sovereign Lord, King James, by the grace of God, of Great Britain, France and Ireland king, defender of the faith, etc., having undertaken, for the glory of God, and advancement of the Christian faith, and honor of our king and country, a voyage to plant the first colony in the Northern parts of Virginia, do by these presents solemnly and mutually in the presence of God, and one of another, covenant and combine ourselves together into a civil body politic, for our better ordering and preservation and furtherance of the ends aforesaid; and by virtue hereof to enact, constitute, and frame such just and equal laws, ordinances, acts, constitutions, and offices, from time to time, as shall be thought most meet and convenient for the general good of the colony, unto which we promise all due submission and obedience. )
 

找到组织

我恨我痴心
回复: 2005年北京Case议事大厅~柠檬花园/第十山地师

长?在哪整了这么多,看的俺的眼睛更像烟熏的了!!
 
L

lemon25

Guest
回复: 2005年北京Case议事大厅~柠檬花园/第十山地师

师长经常是一动不动的在电脑旁看文章看到凌晨的
 
L

lemon25

Guest
回复: 2005年北京Case议事大厅~柠檬花园/第十山地师

北美和拉美
发信站:天益社区(http://bbs.tecn.cn),版面:社会学
本文链接:http://bbs.tecn.cn/viewthread.php?tid=165155


独家揭密 重大发现
北美富,拉美穷;北美是两个统一的国家,拉美是很多的分裂的小国;北美民主,拉美专制;北美廉洁,拉美腐败;同样是殖民地独立的国家,立国时间相近,为什么差距这么大捏?
有一年的历史高考题(可能是2001年)是分析拉美与北美不同的原因,答案是北美在独立时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南美没有。这个答案有一定道理,但很不全面,为什么北美形成统一市场;为什么二者有这么大的差别?
拉美的自然条件远远优于北美:气候温暖多雨、盛产金、银、铜、锡、锌等多种矿藏和石油。森林茂密。但今天拉美远远落后于北美。
正是是由于拉美自然条件由于北美,所以今天落后于北美。
西班牙、葡萄牙人先到达了美洲,后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称霸大西洋。因此西班牙人占领了条件优越的拉美,北美冬天气候寒冷(今天美国温暖的佛罗里达、得克萨斯等都原属于墨西哥,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又没有金银矿藏,那里的印第安人也比拉美穷,没什么好抢的,就没动手,让后来的英国人、法国人占了。
1、宗主国的不同。
英国最早实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实现了民主,西班牙长期是封建独裁的国家。(葡萄牙一度被西班牙吞并)。英国最早产生工业革命,实现了工业化,西班牙受封建势力阻碍,很晚才实现工业化。这些对移民的意识、素质有很大影响。
2。移民的主体不同。
西班牙、葡萄牙是贵族带领士兵到这里掠夺、发财,他们的根在宗主国,要回去享受;当时航海非常苦,甚至死亡率很高,他们都不带妻子家属,因此到拉美大量诱奸、强奸印第安人,留下大量混血。英国人是受迫害的清教徒、穷人在本国混不下去了,拉家带口到了北美,根本就不想回去,他们恪守教规,不与印第安人混血,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
今天,美洲凡是印第安人比例高的的国家,一般政治比较落后,不容易实现民主,经济比较落后;欧洲人比例高的,一般比较富有,政治民主、廉洁。美国的印第安人极少,最为发达。拉美中最富的是阿根廷,人均GDP1万多美元,它97%是白人,混血极少,印第安人和黑人总共不足3%。中等的是巴西,55%是白人,38%是印欧混血。他的人均收入中等。玻利维亚的白人最少,只占15%,印第安人占54%,所以尽管玻利维亚矿产极其丰富,但是是最穷的拉美国家,靠原料出口过日子。
3、独立的历史不同。
美国独立之处,13个邦不但要对付强大的英国,而且要对付西部的印第安人,尽管大家对宪法都不满意,为了防止联盟的破裂,大都同意了宪法,形成了统一的国家。
拉美形成了大量的混血(墨西哥的混血人口占90%,印第安人占7.8,白人只占0.5%),因此欧洲人与印第安人的矛盾比较小;西班牙已经被拿破仑打残废了,西班牙的非洲殖民地已经被法国抢去;而且西班牙国内政局动荡混乱。因此拉美的独立比较省力。这些印第安人原来就是属于互相独立的很多国家,现在重新独立了。
4、各国独立以后,拉美的印第安人不但把自己的落后传统保持着,而且一直阻碍了中产阶级的产生,他们一直与白人文化、经济收入等方面有很大的差距。白人人数少,但控制着大部分资源,他们不会给印第安人民主,因为他们担心民主会让他们丧失资源的控制权。因此,虽然拉美国家独立时基本都选择了民选的政府,但社会的氛围和相当部分选民的代言人,为了选举私利的需要,不可能有效地整合社会各方的积极因素,所以,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产权保护和经济繁荣,而是不断地动荡。
拉美有自己不同于欧洲的文化,比如桑巴舞带有浓厚的印第安人风格。因此把欧洲的政治制度照搬过来,可能水土不服。但是美国、加拿大没有这个问题,所以拉美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摆脱军人独裁。美国建国之初就实现了文官治国,三权分立。
种族灭绝居然是今天美国民主、富有的原因!如果他有大量的印第安人口,那么印第安人落后观念会阻碍政治进步,而且长期存在大量贫困的人口,如何给他们民主?
悲乎!
拉美不要哀叹自己的落后,美国的发达,是雅利安人的发达;拉美的落后,是印第安人自己的成长的必经之路!

附:
1、美国的种族灭绝
美国原有250万印地安人;到19世纪末只剩24万人,濒临灭绝。
《世界通史全编》这样的典籍文字为例:“在当时世界‘文明’的国度美国,这种种族灭绝政策,来得更加凶残。他们一再提高屠杀印第安人的赏格。那些谨严的新教大师,新英格兰的清教徒,1703年在他们的立法会议上决定,每剥一张印第安人的头盖皮和每俘获一个红种人都给赏金40镑;1720年,每张头盖皮的赏金提高到100镑;1744年马萨诸塞湾的一个部落被宣布为叛匪以后,规定了这样的赏格:‘每剥一个12岁以上男子的头盖皮得新币一百镑;……每剥一个妇女或儿童的头盖皮得五十镑!’
北美与拉美人口混血的不同

2、拉美发生欧洲人与印第安人混血,而美国没有形成混血。
自从哥伦布踏上美洲大地以后,欧洲人血腥的殖民史便开始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的推动,笃信天主教的西班牙人统治了几乎整个拉丁美洲,而西欧各国的新教徒们则成为几乎整个北美洲的统治者。在这两块广阔的殖民地上,除了众所周知的掠夺,剥削与压迫外,欧洲新旧两派基督教徒们,还把他们的性禁欲主义带到这里,为它建立了新的巩固阵地。这样,基督教式的性禁欲主义,也就从欧洲一隅的独特文化现象,变成具有世界意义的性文化类型,而且支配了地球上所有最初的工业化地区。结果,性禁欲主义作为一个历史阶段的性质被模糊了,似乎它不但是农业社会的产物,也是工业社会的永存必要,似乎历史与社会的发展,就是不断地向更严格的性禁欲主义迈进。直到20世纪以来西方的性革命,才把这种错误的历史观扭转过来。因此,必须认真考察一下美洲殖民地的性禁欲主义文化的建立,尤其是它对欧洲和美洲历史的影响。
首先看看拉丁美洲。
西班牙殖民者到来之前,墨西哥一带曾出现过灿烂的古代玛雅人文化(公元111世纪),后来被托尔特克人征服(1113世纪),最后被阿兹特克人的文化所取代(14--16世纪)。一般认为,这三种文化有相承关系,但都处于农业社会初期,原始公社制解体并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因此,它们的性观念和性风俗相当开放,农业社会中的四条基本性道德刚刚产生,很不完整,很不严密。阿兹特克人既有一夫多妻制的婚姻形态和妓女、妓院,又宽容同性恋和其他反常性行为,还保留较多的原始性崇拜仪式。
在南美洲,以秘鲁为中心的印加人文化,也处于农业社会初期的部落联盟阶段。他们的一夫多妻制婚姻已比较巩固,妓女地位很低,一般地不允许进城,只能在农村地区居住。他们宽容青少年的同性恋,却不赞成成年人同性恋。但印加人的性交方式却没有什么一定之规,也没有欧洲人那些人为的限制。在保存下来的一百幅印加人性生活图画中,各种方式的比例为:31%异性肛门交;24%仅表现阴茎;14%口交;11%异性男上位性交;6%兽交;5%男性手淫;4%仅表现阴户;3%同性肛门交;1%女子同性恋;1%无法确定内容
西班牙殖民者登上美洲大陆后,首先遇到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人,并首先被他们之中盛行的同性恋所震惊。从1519年起,最初的殖民者就不断报告这些同性恋现象,并记入殖民者的编年史。最初,殖民者只发现墨西哥湾一带有同性恋,但到1552年时发现,他们所涉足的中美洲地区内,所有印第安人都有这种习俗。直到1952年,现代民族学家仍然发现,在三分之二的印第安部落中,人们认为青少年的同性恋是合乎道德的,是可取的。在北美的一些印第安人部落中,这种活动甚至是有组织地公开进行的。这是由于,当时印第安人的婚姻制度还处在纯粹的财产交换的阶段。他们认为:男女之间的性交和婚姻,是一件极其重要的经济往来事务,不应随意处理,而同性恋却并不牵扯财产问题,仅仅作为青少年满足性要求的一种形式。他们认为婚外恋比同性恋更坏,危害更大,因而鼓励男青年在婚前从事同性恋。他们社会中的少数奴隶,也常常是用作同性恋对象的少年男奴。
在天主教长期熏陶下的西班牙殖民者,对如此广泛而公开的同性恋大感震惊。一开始,他们往往只是出于个人的道德愤怒而惩罚同性恋。例如:1513年在巴拿马的西班牙殖民者曾把40名同性恋的印第安人喂狗。1520年后,西班牙驻南美洲的采金监督官,不但处死同性恋的印第安人,而且“用大锤砸烂他们的头颅,并亲手把他们撕碎”。著名殖民者科泰斯在毁灭阿兹特克人的过程中,也不遗余力地处死印第安同性恋者。
但随着西班牙殖民者的深入征服,殖民者自己也多少受到印第安人性观念和性风俗的影响,还有一些传回了欧洲本土。这就威胁到殖民者自己的切身利益和天主教信条。于是教会和政府一起出动,对印第安人的性风俗展开征讨。
天主教会为了在印第安人中传教,以扩大自己的势力(16世纪新教出现后显得更加迫切需要),假惺惺地宣称,印第安人是“迷途的羔羊”,需要教会引导他们改恶从善,拯救其灵魂。为此,遍布拉丁美洲各地的天主教传教士们,把传授与教导唯一符合教义的性交方式男上位,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把反对私禁止任何其他方式的性活动,作为天主教征服野蛮人心灵的重要:内容。从此,欧美人也就把男上位的方式叫做“传教式”或“教会式”,而把其他任何方式都叫做“反自然式”了。
表面看来,天主教会相当宽容,其实所谓“迷途的羔羊"是说,印5第安人是无理性的人或反理性的人。按照教义,无理性的人不能拥有权利,更不能拥有统治权,因此,整个印第安人的地区都应该由天主教的西班牙人来统治。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西班牙人)于1493年发布圣训,把整个新大陆的统治权都授予西班牙人。西班牙殖民者和西班牙世俗政府,几乎立刻就把教会的说法扩大,宣布印第安人不仅是无理性的人,而且干脆就是无理性的野兽。从16世纪中期开始,西班牙殖民者对印第安人开始有计划有组织的全面种族灭绝,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理由”和“依据”,就是说印第安人的性风俗表明他们是“非人类”。
教会与殖民政权的努力,有效地制止了印第安人的性风俗传入殖民者。在征服整个拉丁美洲的过程中,编年史上只记载了两例发生在殖民者中间的同性恋事件。一例是某位德国船长下属的水手们(可能也是德国人),另一例是5个意大利士兵。按照他.们的西班牙指挥官的命令,这些人都被绞死并焚尸。此举受到其他殖民者的普遍赞赏与欢迎。
尽管如此,西班牙政府仍然不放心,生怕这些反常性行为会在欧洲本土蔓延,于是在本土发布严厉法令,以死刑来惩罚同性恋:者和兽交者。这比中世纪教会的惩罚严酷得多。1659年,编年史上记载两个农民被处死刑,一个因为与他的母驴性交,另一个因为与母牛性交。再往后,连异性间的肛门交也要处死刑了。[33]
这是在海外殖民时期中,性文化不相容和互相冲突的必然结果。因此,随后走上大规模海外扩张道路的英国和荷兰,也仿效西班牙,对任何违反该国基督教性道德的反常性行为,处以比中世纪时期更严酷的刑罚,直至死刑。
对于在拉丁美洲的西方殖民者来说,另一个紧迫问题是与印第安妇女的通婚问题。陆续到达拉丁美洲的欧洲殖民者,主要是水手和士兵,除了少数上层人物外,他们都无法携带妻女,加上处于征服者的统治地位,殖民者诱奸、强奸印第安妇女,乃至与她们同居、姘居的现象非常普遍。在早期的征服过程中,殖民者曾充分利用与他们有性关系的印第安妇女,作为内线来攻打或拉拢、策反许多印第安部落。随着拉丁美洲被全部征服,殖民者与印第安妇女的各种性关系越来越普遍,迫使天主教会和殖民政权实际上予以默认,只不过歧视混血儿,不给他们以平等法律地位而已。这样一来,导致拉美各处出现了一些人数众多的欧洲印第安混血民族。其中阿根廷的高乔人最为典型,它取代了当地原有的印第安人,成为阿根廷的传统“土著”民族。这种对于异族间性关系的无可奈何的宽容,是西班牙殖民者与北美清教徒殖民者的重大区别之一,也是现今南北美洲在种族构成上呈现极大差异的基本原因之一。
在这个混血过程中,西班牙殖民者有意利用印第安人中原有的娼妓制度,也是重大原因之一。阿兹特克人不反对妓女的存在,不过其妓女还带有浓厚的宗教祭司的色彩,在许多宗教庆典中占有重要地位。印加人对妓女管制较严,只许在野外居住,称为“非居住区的女人”。但也有些印第安人地区内,妓女已成正常职业。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之后,并没有着力去肃清妓女制,仅把墨西哥和中美洲的妓院改成男女混浴的澡堂,印第安人仍可在其中性交。随后又出现了为殖民者服务的妓院,殖民者也就顺水推舟,用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的态度默认和怂恿之。
 
L

lemon25

Guest
回复: 2005年北京Case议事大厅~柠檬花园/第十山地师

古人的屁股与今人的目光
文章提交者:吴大桂

古今中外之一

到了晚上,横竖得面对这电视机,将遥控器踢呖嗒拉一路按下去,画面上全是推金山倒玉柱一个接一个的下跪场面、下跪镜头。再踢呖嗒拉一路按回来,三十几个频道里的下跪场面仍在壮观地继续着,且伴以喧嚣的背景音乐和壮阔的独唱、合唱,以及字幕。这是说,又一出乃至无数出皇恩浩荡的清宫戏、清官戏、青天戏在全国各电视台不约而同的安排下上演了。

这是两年前的一个普通夜晚。这个夜晚跟其他很多个夜晚没什么两样。很多的中国人在累了一天或闲了一天后,于这个时候在沙发上拉长着脸昏昏欲睡,电视里正经八辈一脸严肃的新闻节目过后,戏班子登场,开始戏说历史,开始黄袍马褂,顶戴花翎,奴才主子,鼻涕眼泪,开始屁股朝天,脑壳插地,万岁万岁。这样的戏这些年多了,反正老百姓爱看,戏班子就能演;因为是戏说,就可以乱说,可以弄得花枝招展;因为是历史,就不怕冲撞了谁,审查时易于通过;因为有市场,就不愁名利双收。这都是现实,市场左右的结果。而市场,有它自身的运行规律,谁能把它怎样?再说,文艺为人民服务,人民喜闻乐见,投人民所好,有什么不好?这都是理由。

其实,我并不想评价这些戏的优劣,你就是泡狗屎也有人要看,是吧?我想说的是,连续剧的片头片尾,是所谓“精彩镜头”的集中剪辑和展示,这些下跪场面,怎么全成了电视制作人眼里的“精彩镜头”,或者说,电视制作人眼里的“精彩镜头”怎么只剩了下跪场面呢?

偏偏这样的片头片尾又特别的长,大制作嘛,有那样多的演职人员名单要在上面排班亮相,有那样多的赞助商掏了钱得在上面次第露脸,这些“精彩”的下跪场面、下跪镜头也就需要排班站队,依次进行。

自然,既是大制作,动辄二三十集,首播时大约每晚又只播一集,那么,这一系列长长的下跪场面下跪镜头,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跨度上,在每晚的黄金时段里,便都要在上亿个中国家庭的客厅里反复地上演一次,让大家复习和见识。

又由于这些戏收视率高,累积也多,央视一套播过之后央视八套及各地方台都要重播,而各电视台每日的节目安排时间和顺序又如出一辙,因此,于每天晚上的某一时刻比方各地新闻节目过后电视剧开演了,演的又都是古装戏,于是,遥控器一路按去,眼面前便全是一个接一个下跪镜头,真是“精彩纷呈”!使人觉得,人生在世,唯有下跪,只能下跪,只会下跪;人的腿不是用来直立的而是用来屈曲的;不是用来走路的而是用来下跪的;人根本就是一种下跪的动物!

这是在那一个年代?是在科学昌明的二十一世纪吗?

人的形体语言有多种,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挤眼一蹙眉,一甩手一耸肩,一扭腰一顿足,或歌或舞,或蹦或跳,或咬牙或错齿……都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和外化,从电视制作的角度讲,都可以展露人物的内心世界、推进剧情的发展,下跪只是人类这众多肢体语言中的一种,并且在我看来,是这众多肢体语言中最丑陋、最无奈、最有损人类尊严,因而在人类社会中最不应当发生、最不应当出现、最应当在公众视线里消失的一种,怎么这东西倒成了电视制作人员眼目里最出“彩”的东西和最爱?想不通脑袋灵光而又人数众多的电视制作人员们,劳神费力忙了半天,人模狗样演了半天,又登堂入室跑到万户千家的客厅里闹了一晚,到末了只是把一个个朝天蹶着的屁股扔给你,是出于何种想法。

也许,这原本就是“酷爱”下跪的一群,因此压根就没什么想法?

还有打耳光的镜头,清廷里叫做“掌嘴”的那种,打别人耳光,打自己耳光,或被他人所打,被自己所打。当然“掌嘴”一般是被别人所“掌”,一种侮辱人格的惩罚,也成了一帮子电视制作人员的最爱,因而在所谓“精彩镜头剪辑”里,是除了下跪场面而外“出镜”最多者。

由此大抵可以得出结论:上述电视制作人不仅是酷爱下跪一族,还是酷爱掌嘴一族。从演艺界这批得意洋洋的“弄潮儿”脸上可以看出,中国人身上的奴性,真是深入到了骨髓。但事情并非到此为止。能拿这奴性卖钱,赚来汽车洋房大红大紫,那才是这帮爷们的本事。

显然,把电视镜头里下跪者的下跪动作称为“推金山倒玉柱”,是太抬举这帮奴才了。我不过捡了中国古典小说里的一句陈词滥调来用。并且突然想起,西方列强的某一次对华战争,就是因为该国公使拒不向中国皇帝下跪而引发的,哪怕这仅仅是一个侵华借口,也足令我对中西文化上的差异深感吃惊。

当然西方人有时也是要下跪的。比方一向鼻孔朝天的傲慢绅士倘若真要爱上了某个女人,没准在众目睽睽之下或某个僻静角落,就朝她下跪了。不过跪姿有所区别:这是单腿下跪,既不屁股朝天,腰也大抵挺直。
-------------------------------------------------------------------------------------------------------------------------------------------------------
当然西方人有时也是要下跪的。比方一向鼻孔朝天的傲慢绅士倘若真要爱上了某个女人,没准在众目睽睽之下或某个僻静角落,就朝她下跪了。不过跪姿有所区别:这是单腿下跪,既不屁股朝天,腰也大抵挺直。
=====================================================================================
国人不会跪女人,只会揍女人.整天当孙子,好不容易逮着个更孙的,还不大大地威武一把.结果在这搞怪的地方,男人倒象是女人,女人反而更象男人.
靠。

文章提交者:11168686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本身中文没有学好,再化半生时间来学英文,这是对人生的一种浪费,但也是造就愚民的一种手段。
搞傻,搞穷,使得你终日奔波在存亡线上,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认识,无法诉求自己的权利,你就可以任人宰割,任人欺凌。 这就是执行社会主义体制的所有国家的终极目标。
 

四有心人

佛度有心人
回复: 2005年北京Case议事大厅~柠檬花园/第十山地师

On the way down the mountain, I saw a dandelion flying away by the breeze. It was flying towards its dreamland.
 
最后编辑: 2008-09-04
状态
不接受进一步回复。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