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花园--加拿大第十山地师 - Part 3

状态
不接受进一步回复。
L

lemon25

Guest
回复: 2005年北京Case议事大厅~柠檬花园/第十山地师

师长有奖颁发吗?
130000楼大奖 ~ 一级柠檬勋章一枚
 
回复: 2005年北京Case议事大厅~柠檬花园/第十山地师

最后一次,我和国航空姐第3次遭遇:在北京至温哥华的航班上 - 木匠您老正经点行不?[13193](2008-10-07 17:43:04)
内容: 压电中心

 两年前,在国航从北京到温哥华的航班上。

 飞行途中,我到舱尾左舷紧急出口处做操,见乘务长在舱尾厨房忙活,她问我喝点儿什么?我说
来点儿碳酸饮料润喉吧,她递给我一罐可乐,我们开始聊了起来。想起当年,于是我就和她聊起
Vansky,我刚给她拼出这六个字母,她就冲我鸡叨米似的点头,打断我的话,说:“知道知道,我
们学过英文,会念,温四季么。”
 我说:“念温思改。”
 她说:“温四季。”
 我说:“也可以念温撕开。”
 她说:“温死寂,温死寂。”
 她非要把Vansky念成Vanski。

 我俩聊各地见闻,从西欧聊到南亚,只要我开头说个什么事情,她就猛点头,急于插话,像在表
现阅历丰富,见多识广。她也的确阅历丰富,见多识广,把从斯德哥尔摩到巴塞罗那沿线的城市数
了个遍。她们哪儿都飞过,那怕是浮光掠影的见识,也无须担心被人们以为空姐有波无脑。难道不
是吗?书香门第出身的李兵,那种类型可是白领工薪阶层做梦也想娶上床的媳妇,只怕是没几个人
有那份儿福气。胡同出身的李小晚,就算皮肤再黑,脸上青春痘超过20个,也不是你能白拿的。
即使那个俗不可耐的陶淘和给买个项链就上床的叶惠美,也都不是有波无脑的,而是相当聪明的。

 她从货柜里又拿出一罐雪碧,递给我,又带我做了一会儿操。
 她忽然转换口气说:“您别以为现在空姐有什么了不起,我们是什么呀?我们不就是空中餐厅里
端盘子的服务员儿嘛!”她把这个“员儿”说得十足是东城区胡同大杂院儿里那种老坐地户的味
儿。她接着说:“您瞧,我们其实连地面餐厅里的服务员儿还不如呢,人家递道菜还分两个人传上
桌呢,我们全都得一个人自己来。”
 我问她:“不至于这么自谦吧?10年前国航空姐招聘就要求高中毕业,这两年听说都提到大专以
上了,至少也得海淀走读大学之类的吧?”
 她反问我:“现在的大专生能和过去重点高中的高中生比吗?您也知道,高考不成比例地扩招,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素质不行啊,找个服务行业的工作都很困难,每年上百万地失业。”

 飞机飞过阿留申群岛上空时,她给我介绍国航这些年愈演愈烈的所谓运营方针是,打乱过去主线
与支线之间,客机和空乘人员隔离调度互不相干,不让任何飞机在任何停机坪连续停顿超过2-3小
时,采取飞机终身无休息的过劳死经营方针。她说:“过去北京飞哈尔滨飞温州的机组空姐,羡慕
飞上海飞广州的,现在没这事儿了。干线和支线上的飞机全都打乱了,每次飞行时,机组人员都是
在两小时前接到通知,临时拼凑,谁也不认识谁。你比如说,飞广州的飞机落下后,可能马上改飞
哥本哈根;飞温州的飞机可能下一班就改飞温哥华去了;空乘人员没有人知道第二天会去哪儿的,
无论飞机还是机组,都是临时组合,而调度系统人员的水平又不高,经常搞得很乱。过去飞温哥
华,每次空姐们要在温哥华停留至少一个星期,而现在24小时后就要上航班返回,大家觉得很
累。”

 她这一席话,让我想起出国前那个秋天,在天安门西侧中山公园门口约见过的那位飞广州的紫荆
空姐,她曾在前门肯德基店里告诉我她有可能要改飞国际线那付兴奋神气劲儿。那时,不同航线代
表不同等级待遇,首先要求政治表现要好。如今全部打乱,不分内外,她们见过更多的世面,但由
于再也没有过去那种现地停留10天半个月的体验条件,在见识变得丰富多彩的同时,也流于浮皮潦
草,有广度缺深度了。

 她人长得还行,不是叶惠美那种细眉细眼,而是陶淘那种粗线条,眉浓,眼大,岁数看不出,觉
得能有二十九。后来,又在舱尾做操时,我抽空问她,你地球都差不多绕腾完了,属于空姐老前辈
了,能有27了?她放大瞳孔扑嗤一声哈哈笑起来:“你忒让我高兴了,我当客舱服务部乘务长都当
了七八年啦,我都快34啦,哈哈哈哈。”

 她比银铃稍微粗狂一点点的铜铃般的笑声,被机尾发动机的噪声淹没,但确让我仿佛听见那笑声
依然还在当年那架东京飞往北京的波音747珍宝型货舱行李箱之间徘徊着,回荡着。一晃儿,又
是一个五年过去了,相遇的空姐们也一拨儿比一拨儿老了,好在没有特殊情况下,我原则上不乘坐
加航,而只乘坐由我们东方人组成机组的航班,例如国泰,国航,日航等等,这样也就免于因接触
加航空妈空姥姥而使自己身心加速衰老的机会。

 飞机越过温哥华岛上空,准备徐徐降落时,我对她说,以后就到Vansky上来找我吧。她说OK, 三
大不留点温死寂点靠母,我记住啦。
 
L

lemon25

Guest
回复: 2005年北京Case议事大厅~柠檬花园/第十山地师

最后一次,我和国航空姐第3次遭遇:在北京至温哥华的航班上 - 木匠您老正经点行不?[13193](2008-10-07 17:43:04)
内容: 压电中心

 两年前,在国航从北京到温哥华的航班上。

 飞行途中,我到舱尾左舷紧急出口处做操,见乘务长在舱尾厨房忙活,她问我喝点儿什么?我说
来点儿碳酸饮料润喉吧,她递给我一罐可乐,我们开始聊了起来。想起当年,于是我就和她聊起
Vansky,我刚给她拼出这六个字母,她就冲我鸡叨米似的点头,打断我的话,说:“知道知道,我
们学过英文,会念,温四季么。”
 我说:“念温思改。”
 她说:“温四季。”
 我说:“也可以念温撕开。”
 她说:“温死寂,温死寂。”
 她非要把Vansky念成Vanski。

 我俩聊各地见闻,从西欧聊到南亚,只要我开头说个什么事情,她就猛点头,急于插话,像在表
现阅历丰富,见多识广。她也的确阅历丰富,见多识广,把从斯德哥尔摩到巴塞罗那沿线的城市数
了个遍。她们哪儿都飞过,那怕是浮光掠影的见识,也无须担心被人们以为空姐有波无脑。难道不
是吗?书香门第出身的李兵,那种类型可是白领工薪阶层做梦也想娶上床的媳妇,只怕是没几个人
有那份儿福气。胡同出身的李小晚,就算皮肤再黑,脸上青春痘超过20个,也不是你能白拿的。
即使那个俗不可耐的陶淘和给买个项链就上床的叶惠美,也都不是有波无脑的,而是相当聪明的。

 她从货柜里又拿出一罐雪碧,递给我,又带我做了一会儿操。
 她忽然转换口气说:“您别以为现在空姐有什么了不起,我们是什么呀?我们不就是空中餐厅里
端盘子的服务员儿嘛!”她把这个“员儿”说得十足是东城区胡同大杂院儿里那种老坐地户的味
儿。她接着说:“您瞧,我们其实连地面餐厅里的服务员儿还不如呢,人家递道菜还分两个人传上
桌呢,我们全都得一个人自己来。”
 我问她:“不至于这么自谦吧?10年前国航空姐招聘就要求高中毕业,这两年听说都提到大专以
上了,至少也得海淀走读大学之类的吧?”
 她反问我:“现在的大专生能和过去重点高中的高中生比吗?您也知道,高考不成比例地扩招,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素质不行啊,找个服务行业的工作都很困难,每年上百万地失业。”

 飞机飞过阿留申群岛上空时,她给我介绍国航这些年愈演愈烈的所谓运营方针是,打乱过去主线
与支线之间,客机和空乘人员隔离调度互不相干,不让任何飞机在任何停机坪连续停顿超过2-3小
时,采取飞机终身无休息的过劳死经营方针。她说:“过去北京飞哈尔滨飞温州的机组空姐,羡慕
飞上海飞广州的,现在没这事儿了。干线和支线上的飞机全都打乱了,每次飞行时,机组人员都是
在两小时前接到通知,临时拼凑,谁也不认识谁。你比如说,飞广州的飞机落下后,可能马上改飞
哥本哈根;飞温州的飞机可能下一班就改飞温哥华去了;空乘人员没有人知道第二天会去哪儿的,
无论飞机还是机组,都是临时组合,而调度系统人员的水平又不高,经常搞得很乱。过去飞温哥
华,每次空姐们要在温哥华停留至少一个星期,而现在24小时后就要上航班返回,大家觉得很
累。”

 她这一席话,让我想起出国前那个秋天,在天安门西侧中山公园门口约见过的那位飞广州的紫荆
空姐,她曾在前门肯德基店里告诉我她有可能要改飞国际线那付兴奋神气劲儿。那时,不同航线代
表不同等级待遇,首先要求政治表现要好。如今全部打乱,不分内外,她们见过更多的世面,但由
于再也没有过去那种现地停留10天半个月的体验条件,在见识变得丰富多彩的同时,也流于浮皮潦
草,有广度缺深度了。

 她人长得还行,不是叶惠美那种细眉细眼,而是陶淘那种粗线条,眉浓,眼大,岁数看不出,觉
得能有二十九。后来,又在舱尾做操时,我抽空问她,你地球都差不多绕腾完了,属于空姐老前辈
了,能有27了?她放大瞳孔扑嗤一声哈哈笑起来:“你忒让我高兴了,我当客舱服务部乘务长都当
了七八年啦,我都快34啦,哈哈哈哈。”

 她比银铃稍微粗狂一点点的铜铃般的笑声,被机尾发动机的噪声淹没,但确让我仿佛听见那笑声
依然还在当年那架东京飞往北京的波音747珍宝型货舱行李箱之间徘徊着,回荡着。一晃儿,又
是一个五年过去了,相遇的空姐们也一拨儿比一拨儿老了,好在没有特殊情况下,我原则上不乘坐
加航,而只乘坐由我们东方人组成机组的航班,例如国泰,国航,日航等等,这样也就免于因接触
加航空妈空姥姥而使自己身心加速衰老的机会。

 飞机越过温哥华岛上空,准备徐徐降落时,我对她说,以后就到Vansky上来找我吧。她说OK, 三
大不留点温死寂点靠母,我记住啦。
RR...
 

SallySun2007

第十山地师第四旅
回复: 2005年北京Case议事大厅~柠檬花园/第十山地师

最后一次,我和国航空姐第3次遭遇:在北京至温哥华的航班上 - 木匠您老正经点行不?[13193](2008-10-07 17:43:04)
内容: 压电中心

 两年前,在国航从北京到温哥华的航班上。

 飞行途中,我到舱尾左舷紧急出口处做操,见乘务长在舱尾厨房忙活,她问我喝点儿什么?我说
来点儿碳酸饮料润喉吧,她递给我一罐可乐,我们开始聊了起来。想起当年,于是我就和她聊起
Vansky,我刚给她拼出这六个字母,她就冲我鸡叨米似的点头,打断我的话,说:“知道知道,我
们学过英文,会念,温四季么。”
 我说:“念温思改。”
 她说:“温四季。”
 我说:“也可以念温撕开。”
 她说:“温死寂,温死寂。”
 她非要把Vansky念成Vanski。

 我俩聊各地见闻,从西欧聊到南亚,只要我开头说个什么事情,她就猛点头,急于插话,像在表
现阅历丰富,见多识广。她也的确阅历丰富,见多识广,把从斯德哥尔摩到巴塞罗那沿线的城市数
了个遍。她们哪儿都飞过,那怕是浮光掠影的见识,也无须担心被人们以为空姐有波无脑。难道不
是吗?书香门第出身的李兵,那种类型可是白领工薪阶层做梦也想娶上床的媳妇,只怕是没几个人
有那份儿福气。胡同出身的李小晚,就算皮肤再黑,脸上青春痘超过20个,也不是你能白拿的。
即使那个俗不可耐的陶淘和给买个项链就上床的叶惠美,也都不是有波无脑的,而是相当聪明的。

 她从货柜里又拿出一罐雪碧,递给我,又带我做了一会儿操。
 她忽然转换口气说:“您别以为现在空姐有什么了不起,我们是什么呀?我们不就是空中餐厅里
端盘子的服务员儿嘛!”她把这个“员儿”说得十足是东城区胡同大杂院儿里那种老坐地户的味
儿。她接着说:“您瞧,我们其实连地面餐厅里的服务员儿还不如呢,人家递道菜还分两个人传上
桌呢,我们全都得一个人自己来。”
 我问她:“不至于这么自谦吧?10年前国航空姐招聘就要求高中毕业,这两年听说都提到大专以
上了,至少也得海淀走读大学之类的吧?”
 她反问我:“现在的大专生能和过去重点高中的高中生比吗?您也知道,高考不成比例地扩招,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素质不行啊,找个服务行业的工作都很困难,每年上百万地失业。”

 飞机飞过阿留申群岛上空时,她给我介绍国航这些年愈演愈烈的所谓运营方针是,打乱过去主线
与支线之间,客机和空乘人员隔离调度互不相干,不让任何飞机在任何停机坪连续停顿超过2-3小
时,采取飞机终身无休息的过劳死经营方针。她说:“过去北京飞哈尔滨飞温州的机组空姐,羡慕
飞上海飞广州的,现在没这事儿了。干线和支线上的飞机全都打乱了,每次飞行时,机组人员都是
在两小时前接到通知,临时拼凑,谁也不认识谁。你比如说,飞广州的飞机落下后,可能马上改飞
哥本哈根;飞温州的飞机可能下一班就改飞温哥华去了;空乘人员没有人知道第二天会去哪儿的,
无论飞机还是机组,都是临时组合,而调度系统人员的水平又不高,经常搞得很乱。过去飞温哥
华,每次空姐们要在温哥华停留至少一个星期,而现在24小时后就要上航班返回,大家觉得很
累。”

 她这一席话,让我想起出国前那个秋天,在天安门西侧中山公园门口约见过的那位飞广州的紫荆
空姐,她曾在前门肯德基店里告诉我她有可能要改飞国际线那付兴奋神气劲儿。那时,不同航线代
表不同等级待遇,首先要求政治表现要好。如今全部打乱,不分内外,她们见过更多的世面,但由
于再也没有过去那种现地停留10天半个月的体验条件,在见识变得丰富多彩的同时,也流于浮皮潦
草,有广度缺深度了。

 她人长得还行,不是叶惠美那种细眉细眼,而是陶淘那种粗线条,眉浓,眼大,岁数看不出,觉
得能有二十九。后来,又在舱尾做操时,我抽空问她,你地球都差不多绕腾完了,属于空姐老前辈
了,能有27了?她放大瞳孔扑嗤一声哈哈笑起来:“你忒让我高兴了,我当客舱服务部乘务长都当
了七八年啦,我都快34啦,哈哈哈哈。”

 她比银铃稍微粗狂一点点的铜铃般的笑声,被机尾发动机的噪声淹没,但确让我仿佛听见那笑声
依然还在当年那架东京飞往北京的波音747珍宝型货舱行李箱之间徘徊着,回荡着。一晃儿,又
是一个五年过去了,相遇的空姐们也一拨儿比一拨儿老了,好在没有特殊情况下,我原则上不乘坐
加航,而只乘坐由我们东方人组成机组的航班,例如国泰,国航,日航等等,这样也就免于因接触
加航空妈空姥姥而使自己身心加速衰老的机会。

 飞机越过温哥华岛上空,准备徐徐降落时,我对她说,以后就到Vansky上来找我吧。她说OK, 三
大不留点温死寂点靠母,我记住啦。
猪姐姐的这块砖头真大!
 
状态
不接受进一步回复。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