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由衷地赞同。我孩子现上初一,七年的学上下来,感觉家长在学校和老师面前简直成了弱势群体。对学校的各种决定或安排,唯有签字画押的义务。Jennifer写出了我们的心声。:wdb10: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不便的生活----难以恭维的社会公共服务


签证下来,俺立即就去加拿大帝国银行驻上海办事处开立了银行帐户。那里的工作人员不仅业务娴熟,而且礼貌有加,令俺对CIBC的印象非常好。那位小姐不仅为俺及时开了帐户,而且主动提出要为俺申请信用卡。虽然俺在国内从来没有赊过帐,但是为了适应加拿大的生活,还是决定入乡随俗,建立起自己的信用来。尽管俺对信用卡这种鼓励超额提前消费的东东,实在是不敢恭维。


谁承想,登陆的第二天,俺去开户行激活帐户时,却被告之:信用卡在国内申请的不算数,需要重新再申请。无奈之下,只得重新申请。这一申请不得了,结果就是这张信用卡走得比PL还慢,俺在两个月后才见到它。


并且,俺事先汇入该行的美圆,还无法在网上随便换汇,必须本人到柜台去换,非常不方便。对此,俺抱怨了两句说这些还不如国内的银行先进,结果接待俺的理财经理(华人)就振振有辞地说:加拿大的银行是“成熟的”,所以不象中国的硬件设备那样新。说我们这里就是这样,你才来,要适应这里才行。态度多少有些倔傲,丝毫没有一丝因为给客户造成不便,而所应该有的感觉抱歉的意思。



亲友们告诉俺:CIBC营业时间短,服务态度差,道明银行比较好。


去为国内驾照做公证,那里办事的小姐连正眼都不瞧你,在电脑中输入你的个人信息,打出来低着头盖上章,两三分钟就赚到了40刀。这种挣钱的容易程度比出国体检更甚。


买完房要找律师给做文件,朋友介绍的香港律师和他的助手小姐也是一副俺们低三下四求他们的感觉,令人觉得十分奇怪。俺LG抱怨了两句,那位助手小姐居然说:既然加拿大这么不好,你干吗来呢?你直接回去就好了。那副居高临下的德性真是欠扁。



这里马路上的路牌很小,标识非常不清晰,外来人很难找到路。公共汽车站没有站牌,汽车到站不报站,也非常不利于外来人的出行。



俺刚开始上LINC班时,不知道回家的车的经过时间,因此有一回就等了40分钟。后来在车站边一根不显眼的柱子上找到了这个站的编号。以后放学后,就先打电话去问:汽车何时通过这个站点?然后,掐着点去等车回家,可以少等些时间。


这里的托儿服务也很差劲,限制了许多年轻母亲出去工作的欲望的实现,从而使得家庭收入普遍偏低,大部分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不宽裕。朋友们说:这里的上班族基本是“月光族”,根本就很难存下钱来,每月也就是能存100,200刀而已。


这里的孩子要到四岁才能进公立的托儿所,而且一天只去两个半小时。四岁前孩子托儿费每月要800--900刀,一个小小孩一个月的费用要达到1千几百刀。中小学下午两点半就放学,而法律规定12岁以下的孩子不能一个人独自待在家里。这样,许多的母亲就不得不放弃全日制的工作,甚至根本无法出去工作,以贴补家用。



社会服务价格昂贵。一位朋友家的一块玻璃坏了,请了人来换一换,就花了200刀。房东家的下水道堵了,请人来看了看,要价50元。第二次再来修,再花修的钱。地下室漏水了,补一个洞300。一周后又漏了,再补又花300刀。。。



总体说来,这里的服务业从业人员也多是“大爷”,即便是餐馆里的服务员,态度也常常不是很友善的。朋友们戏称这里是“人人平等”,所以,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并无任何的自卑心理存在,看来也没有受过“顾客就是上帝”的教育。



从来没有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但求一个互相尊重。但是,在这里,经常地感觉不到过去在国内所得到的一些来自服务业的最基本的尊重。。。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不便的生活----难以恭维的社会公共服务


签证下来,俺立即就去加拿大帝国银行驻上海办事处开立了银行帐户。那里的工作人员不仅业务娴熟,而且礼貌有加,令俺对CIBC的印象非常好。那位小姐不仅为俺及时开了帐户,而且主动提出要为俺申请信用卡。虽然俺在国内从来没有赊过帐,但是为了适应加拿大的生活,还是决定入乡随俗,建立起自己的信用来。尽管俺对信用卡这种鼓励超额提前消费的东东,实在是不敢恭维。


谁承想,登陆的第二天,俺去开户行激活帐户时,却被告之:信用卡在国内申请的不算数,需要重新再申请。无奈之下,只得重新申请。这一申请不得了,结果就是这张信用卡走得比PL还慢,俺在两个月后才见到它。


并且,俺事先汇入该行的美圆,还无法在网上随便换汇,必须本人到柜台去换,非常不方便。对此,俺抱怨了两句说这些还不如国内的银行先进,结果接待俺的理财经理(华人)就振振有辞地说:加拿大的银行是“成熟的”,所以不象中国的硬件设备那样新。说我们这里就是这样,你才来,要适应这里才行。态度多少有些倔傲,丝毫没有一丝因为给客户造成不便,而所应该有的感觉抱歉的意思。



亲友们告诉俺:CIBC营业时间短,服务态度差,道明银行比较好。


去为国内驾照做公证,那里办事的小姐连正眼都不瞧你,在电脑中输入你的个人信息,打出来低着头盖上章,两三分钟就赚到了40刀。这种挣钱的容易程度比出国体检更甚。


买完房要找律师给做文件,朋友介绍的香港律师和他的助手小姐也是一副俺们低三下四求他们的感觉,令人觉得十分奇怪。俺LG抱怨了两句,那位助手小姐居然说:既然加拿大这么不好,你干吗来呢?你直接回去就好了。那副居高临下的德性真是欠扁。



这里马路上的路牌很小,标识非常不清晰,外来人很难找到路。公共汽车站没有站牌,汽车到站不报站,也非常不利于外来人的出行。



俺刚开始上LINC班时,不知道回家的车的经过时间,因此有一回就等了40分钟。后来在车站边一根不显眼的柱子上找到了这个站的编号。以后放学后,就先打电话去问:汽车何时通过这个站点?然后,掐着点去等车回家,可以少等些时间。


这里的托儿服务也很差劲,限制了许多年轻母亲出去工作的欲望的实现,从而使得家庭收入普遍偏低,大部分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不宽裕。朋友们说:这里的上班族基本是“月光族”,根本就很难存下钱来,每月也就是能存100,200刀而已。


这里的孩子要到四岁才能进公立的托儿所,而且一天只去两个半小时。四岁前孩子托儿费每月要800--900刀,一个小小孩一个月的费用要达到1千几百刀。中小学下午两点半就放学,而法律规定12岁以下的孩子不能一个人独自待在家里。这样,许多的母亲就不得不放弃全日制的工作,甚至根本无法出去工作,以贴补家用。



社会服务价格昂贵。一位朋友家的一块玻璃坏了,请了人来换一换,就花了200刀。房东家的下水道堵了,请人来看了看,要价50元。第二次再来修,再花修的钱。地下室漏水了,补一个洞300。一周后又漏了,再补又花300刀。。。



总体说来,这里的服务业从业人员也多是“大爷”,即便是餐馆里的服务员,态度也常常不是很友善的。朋友们戏称这里是“人人平等”,所以,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并无任何的自卑心理存在,看来也没有受过“顾客就是上帝”的教育。



从来没有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但求一个互相尊重。但是,在这里,经常地感觉不到过去在国内所得到的一些来自服务业的最基本的尊重。。。

:wdb19::wdb19::wdb19::wdb19::wdb19:
实用哈,真实哈!
我要好好保留,当做登陆手册去使用。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关于选择居住地的理由,待俺慢慢道来.现在俺要呼呼去了,各位拜拜!

恩,咱有时间慢慢看,尤其品杯香茗,越看越......好看!
睡个好觉哈!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不便的生活----难以恭维的社会公共服务


签证下来,俺立即就去加拿大帝国银行驻上海办事处开立了银行帐户。那里的工作人员不仅业务娴熟,而且礼貌有加,令俺对CIBC的印象非常好。那位小姐不仅为俺及时开了帐户,而且主动提出要为俺申请信用卡。虽然俺在国内从来没有赊过帐,但是为了适应加拿大的生活,还是决定入乡随俗,建立起自己的信用来。尽管俺对信用卡这种鼓励超额提前消费的东东,实在是不敢恭维。


谁承想,登陆的第二天,俺去开户行激活帐户时,却被告之:信用卡在国内申请的不算数,需要重新再申请。无奈之下,只得重新申请。这一申请不得了,结果就是这张信用卡走得比PL还慢,俺在两个月后才见到它。


并且,俺事先汇入该行的美圆,还无法在网上随便换汇,必须本人到柜台去换,非常不方便。对此,俺抱怨了两句说这些还不如国内的银行先进,结果接待俺的理财经理(华人)就振振有辞地说:加拿大的银行是“成熟的”,所以不象中国的硬件设备那样新。说我们这里就是这样,你才来,要适应这里才行。态度多少有些倔傲,丝毫没有一丝因为给客户造成不便,而所应该有的感觉抱歉的意思。



亲友们告诉俺:CIBC营业时间短,服务态度差,道明银行比较好。


去为国内驾照做公证,那里办事的小姐连正眼都不瞧你,在电脑中输入你的个人信息,打出来低着头盖上章,两三分钟就赚到了40刀。这种挣钱的容易程度比出国体检更甚。


买完房要找律师给做文件,朋友介绍的香港律师和他的助手小姐也是一副俺们低三下四求他们的感觉,令人觉得十分奇怪。俺LG抱怨了两句,那位助手小姐居然说:既然加拿大这么不好,你干吗来呢?你直接回去就好了。那副居高临下的德性真是欠扁。



这里马路上的路牌很小,标识非常不清晰,外来人很难找到路。公共汽车站没有站牌,汽车到站不报站,也非常不利于外来人的出行。



俺刚开始上LINC班时,不知道回家的车的经过时间,因此有一回就等了40分钟。后来在车站边一根不显眼的柱子上找到了这个站的编号。以后放学后,就先打电话去问:汽车何时通过这个站点?然后,掐着点去等车回家,可以少等些时间。


这里的托儿服务也很差劲,限制了许多年轻母亲出去工作的欲望的实现,从而使得家庭收入普遍偏低,大部分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不宽裕。朋友们说:这里的上班族基本是“月光族”,根本就很难存下钱来,每月也就是能存100,200刀而已。


这里的孩子要到四岁才能进公立的托儿所,而且一天只去两个半小时。四岁前孩子托儿费每月要800--900刀,一个小小孩一个月的费用要达到1千几百刀。中小学下午两点半就放学,而法律规定12岁以下的孩子不能一个人独自待在家里。这样,许多的母亲就不得不放弃全日制的工作,甚至根本无法出去工作,以贴补家用。



社会服务价格昂贵。一位朋友家的一块玻璃坏了,请了人来换一换,就花了200刀。房东家的下水道堵了,请人来看了看,要价50元。第二次再来修,再花修的钱。地下室漏水了,补一个洞300。一周后又漏了,再补又花300刀。。。



总体说来,这里的服务业从业人员也多是“大爷”,即便是餐馆里的服务员,态度也常常不是很友善的。朋友们戏称这里是“人人平等”,所以,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并无任何的自卑心理存在,看来也没有受过“顾客就是上帝”的教育。



从来没有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但求一个互相尊重。但是,在这里,经常地感觉不到过去在国内所得到的一些来自服务业的最基本的尊重。。。
来到加拿大,确实是感觉和想象的相差太远。
生活成本是很高的,在国内每月1-2万花销活得很是潇洒,基本不用看价钱和计较贵贱。可我在温哥华每月都要花3-5万人民币,还是省吃俭用的,:wdb7:
儿子托儿费800刀每月,加油将近300刀,手机费120刀,电话电视费100刀,大女儿学画画,弹琴每月400刀,没买房前租房1300刀(买房后养房的费用有过之而无不及),算下来每月最少也要花3000刀(不算吃穿用的费用):wdb14:
上个月我请人把我门前的两棵大树根部用砖砌了两个底座,在国内我想人工加材料费最多500人民币吧,可在那竟然花了我1200刀,快8000人民币(我现在心脏不好,估计是在加拿大这3个月心疼的)
所以还没拿签证的朋友们好好享受国内神仙一样受上帝般待遇的日子吧(不包括自然环境和经商环境)。等来到加拿大就知道人民币和加币的差距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上个月我请人把我门前的两棵大树根部用砖砌了两个底座,在国内我想人工加材料费最多500人民币吧,可在那竟然花了我1200刀,快8000人民币(我现在心脏不好,估计是在加拿大这3个月心疼的)
所以还没拿签证的朋友们好好享受国内神仙一样受上帝般待遇的日子吧(不包括自然环境和经商环境)。等来到加拿大就知道人民币和加币的差距了!

等我去了,成立个杂活公司,改改加拿大的收费高的毛病。热情地把顾客当做上帝。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