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加国医疗体系----要说爱你不容易(五)


加拿大与美国不同。在美国,人们通过个人或工作单位购买医疗保险计划,而加拿大的医疗保险计划实际上是全民参与的公共集资的结果。


加拿大联邦政府从由个人和公司征收来的税收中,通过“加拿大卫生转账计划”,将资金下拨,由此保证加拿大各省和地区公共医疗体制的资金。



加拿大联邦政府负责税收和医疗保险资金的发放,省或地区政府进行资金的管理运作。生活和居住在加拿大各省或地区的个人由该省或地区政府提供的一个保险计划负担。


与美国以雇主为主购买保险的制度不同,加拿大的医疗保险计划与雇佣之间没有任何的联系。丧失工作机会或者因各种原因无法工作者都可以获得基本医疗保险计划的覆盖。所以,加拿大的医疗体系属于全民性质的医保。


加拿大的医疗制度是建立在非盈利的基础上的,由公共卫生当局管理和操作。一省或地区居民的医疗保险计划在其离开该省或地区后就由所居住的新省或地区承担。另外,各省或地区医疗计划所保险的项目,不允许私人保险的加入。也不允许在公共保障的范围内,额外收取诊疗费用和其他相关治疗费用.



全民免费医疗服务的范围包括医师服务,医院服务和住院期间的牙科,外科手术等。其中,服务范围所涉及的项目因省和地区的不同而不同。安省受保的医院服务项目包括手术室的使用,产科接生,麻醉,必要的医院护理,实验室和放射性检查,以及其他的诊断过程,同时,涵盖了住院期间的药物,生化制剂的使用费用,住院费,甚至饮食等。


但是,患者要求的延长住院,整容手术,私人护理服务,超出规定的特定药物,心理治疗,甚至急救车的使用等都不在全民公共医疗服务范围之内,需要病人自己掏钱。出院后的一般处方药,牙医治疗和眼科治疗也不在保险范围之内,它们只能通过病人自己买保险来获得报销。






在加拿大要想获得医生的诊治服务,患者首先要去看家庭医生.家庭医生是一些以盈利为目的的私人独立行医者,他们是初级医疗的基础。家庭医生具有诊治患者疾患的全科知识,也负责患者的全部医疗档案。另外家庭医生还担负着将患者向专科医生推荐的职责。没有家庭医生的推荐,患者无法直接求助于专科医生的诊治。专科医生在诊治患者后,会将患者的情况及时向家庭医生汇总。所以家庭医生是加拿大医疗体制中的初级治疗服务阶段。


家庭医生是可以换的,并且,你可以同时拥有多个家庭医生.但是,每个家庭医生都要为你建立挡案,所以,每找一个医生,他们都要给你抽好几管子的血.



除非患者病情紧急而可以直接获得医院的紧急救助外,一般只有初级医疗对患者病情无法诊治的情况下,家庭医生才会将患者推荐到专科医生那里接受进一步治疗。专科医生的治疗属于二级治疗服务,这种服务还包括由专业化的护士护理,家庭服务和成人日托。这些机构根据情况还可以提供:为不能自理人群提供短期护理,精神健康及戒瘾服务,康复治疗等。


在公共基础医疗体制没有包含的服务以外,各个省和地区还会对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援助受益人等)提供特殊的补充医疗服务。这些额外的服务通常包括处方药费的减免,牙科保健,眼睛护理,医疗用具及器械(假肢,轮椅等),以及康复服务。总的说来,补充医疗服务的内容因省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加拿大国家医疗保险卫生服务的价格是通过省医师协会与省政府共同协商确定的。对某一省的所有医生来说,所提供的同一种医疗服务的价格是相同的。


当患者求医后,患者的医疗卡便起着每次看病的支付凭证的作用。家庭医生在接诊后向政府的医疗主管部门进行服务费的报销。省政府对医生费用支付的主要方式是按服务项目付费。还有的是按人头收费,或者是按服务收费加激励因素的方式获得。



在加拿大,医院对其雇佣的专业医生,如放射师、病理师以及麻醉师等,一般都是以工资的形式进行支付。护士的工资支付是通过其工会与其雇主之间达成的协议来获得。



加拿大对医生的年收入和服务费有封顶限制。安省对家庭医生和专科医生的费用均以45.5万加元封顶,超出部分医生只能得到66.7%的补偿。外科等复杂的治疗,每日封顶限为400加元;对非紧急情况的治疗,每日有200加元的封顶要求。


由于对于医生收入的封顶限制,加拿大有1/9的医生南下美国行医(加拿大医生的收入平均只有美国医生收入的一半),从而导致了这里的医生严重缺乏。由于政府财政拨款增加的速度跟不上通货膨胀,以及其他医疗成本费用的增长,这里的医疗设备的紧缺度也日益严重,导致病人等候排队治疗的时间越来越长。



加拿大不允许私人保险对公共医疗保险计划再行保险,这样,如果加拿大的居民希望获得白内障摘除手术这样一般的公共医疗保险的服务,只能排队等待公共医疗,或者自己掏腰包去私人诊所接受治疗。治疗的费用是不得在公共医疗保险中报销的。从而造成了穷人看病难而病情延误的情况时有发生。


根据Fraser研究所的统计,2006年,加拿大的患者从家庭医生推荐到专科医生看病等待的平均时间为17.8个星期;平均等待CT诊断的时间为大约1个月,等待一般性B超时间为4周;像选择性手术(置换膝盖、白内障手术等)的等待时间,加拿大是除英国外发达国家中等待时间最长的,达4个月以上。在看病方面,如果患者看病要进行一个普通的血液化验,也要等候半个月时间才可以获得化验结果,而根据化验结果再去复诊,又要等待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等候时间。


许多有钱的加拿大患者为了治病不得不南下美国寻求私人治疗。有的患者则干脆不论病情紧急与否,只好去急诊室就医以求得尽快地获得仪器和血液化验诊断,这样做的结果就造成了急诊室拥堵现象严重,真正的急诊患者无法及时就医,患者在急诊室等待8个小时才可能获得救治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加拿大2005年的医疗健保支出达1,420亿加元,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10.4%,创下历史新高。平均每人花费4,411加元,是1975年的三倍。然而,有近40%的加拿大人表示,在过去3个月中均有未获得及时医疗服务的经历?81%的家庭觉得,轮候治疗时间太长不合理……


根据《2006年加拿大卫生保健》所报告的资料,在这1,420亿元当中,政府的全民医疗保健计划只?了988亿元?余下的432亿元均为私营医疗体系支付。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说到买房子,真要向姐姐讨教,这两天网上看了看加拿大的房产,发现大多数house都是四卧室两车库的标配,我在想只是我带孩子去读中学,真用不了那么多房间,又不喜欢分租生活,哪是不是没必要买这种独立屋呢?我觉得三卧房一车库的townhouse正合适,我家小朋友还对我说,“妈妈,虽然我喜欢住大房子,但爸爸不和我们一起去,咱们还是别住太大的房子吧,空荡荡的会害怕的。”但如果不从居住,仅从投资来说,是不是townhouse是最不划算的呢?
因为将来孩子读大学了,我就要回国内,没人居住或打理,房子多半会卖掉吧。
姐姐来看,我这里有没有什么认识上的误区呢?


你说得很对啊!:wdb10::wdb10::wdb10:

俺看房子的过程,也是经过了一波三折的.

走之前比较理性,觉得房子够住就好,为什么要买那么大的呢?从来也不属于那种爱显摆的人,从来不会因为住的房子小而觉得有什么丢人.本身又受罗博特.清崎的影响很深,知道自住房是负债而不是投资(在加拿大更是这样),所以,开始看房的原则就是这样.

结果,房子是越看越大,越看越漂亮,心越来越躁动,就开始看大房子,贵房子了.

直到看了很多房子之后,又算了算帐,发现这里的房子实在没有什么投资价值,而且,俺的最好的朋友们都劝俺不要买太大的房子,说住大房收拾起来要你的命,打理不好邻居还要提意见.


想想这里和国内可不一样,每年的地税,保险和维护费用加起来一大堆,看着就头疼,还怎么能够享受一种心的宁静呢?俺又不是要过来享受的(其实在国内最享受了,没有任何的生活压力),干吗给自己花钱买罪受呢?


而且,俺也是准备孩子上了大学就打道回府的(这里几个新移民朋友都这样),还要考虑以后的卖房问题(大房子就是相对难卖).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一套离学校和社区中心,以及超市都很近的一幢不算大的房子.这样,俺临走前换的钱(5.77换的)就够用,不用再在现在的高位换,或者依靠部分贷款了.


据这里的朋友们说:相对而言,投资HOUSE和TOWNHOUSE比投资公寓和CONDO赚钱多些.对此,俺没有研究过,更没有经验,所以不敢随便说.


实际上,同国内一样,这里的TOWNHOUSE和小些的HOUSE(国内称作为经济型别墅)因为总价低,是最容易脱手,单位价格也是最高的.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此外,还要恭喜嫩有个如此懂事的孩子!:wdb19: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我也从来不算计,去超市买东西是看什么好拿什么,尤其是吃的。什么猪肉涨价啊,花生油涨价啊之类的,我完全没有概念。自己的时间就是金钱,与其算小钱不如算大帐。
刚过去的时候是会有一段时间钱花的飞快啦,太多东西需要settle down了,一定比日常的开销要大很多的。都搞定就好啦。
我认识一些朋友都是女的带着孩子在加拿大生活,男的在国内挣钱。这也是我梦想的生活啊,觉得好爽啊,没有了工作的压力。但也许享受几个月,又会回归工作的繁忙,觉得在中国挣钱养加拿大的人生活,压力还是挺大的,有点舍不得。再说加拿大的工作节奏比国内也慢,有个事情做还能挣钱也挺好。

说得很对!:wdb10:

刚来确实需要多花些钱.这里的朋友和理财顾问替俺算算帐,说俺们娘俩安顿好之后,一个月大概花3,000刀左右就够了.


所以说,如果能有份哪怕是不高的收入也很好,精神压力会小很多.再说了,这里到处都能看到大爷大妈们还在上班干活,俺们年轻轻的就赋闲在家,与这里的风气也很不吻合呀...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非常有道理.我现在也没有申请牛奶金.事实上家庭上一年收入过6W,基本上孩子就没有了,当然孩子多例外.事实上,我现在才明白,到了这里,不要指望福利,让孩子与当地孩子一样读书,就是最大的福利.如果不让你多缴税,已经是很好了.:wdb14:

:wdb10:

是的是的,高收入家庭根本就不可能得到什么牛奶金.

到了这里,就不要去想那些针对低收入人群的福利,因为它基本上与俺们无关...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几天没来楼搭的太高了,北京又下大雪了,比前几天的雪还要大,孩子们兴奋的不去学校,都在家玩雪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用了几个加班夜,终于赶上大部队!
看了楼长的几个贴,对楼长的文字,自信,特别是字里行间体现的那份从容实在是五体投地啊!
我是刚入学新人,本来打算到温养老,远离国内那无穷尽的人事和国家及国人在市场经济下的浮燥和冷漠!楼主的贴让我的改变主意,也准备到大多周边的中小城市,在楼主不远处做起采菊人啊!就是有些畏惧那寒冷天气,希望有空能说说多周边天气情况,谢谢!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加国医疗体系----要说爱你不容易(六)



咨询了几位住在安省不同城市的朋友,他们都说不知道在这里个人还需要为自己的免费医疗保险支付费用。但是实际上,却有许多人是需要自己支付健康计划保费的,只不过,是在每年纳税的时候计算是否需要支付,以及需要支付多少。


在网上看到的资料,在安省,如果你年纳税收入5万,就要交安省健康计划保费600刀; 如果你年纳税收入8万,就要交安省健康计划保费750刀。


安省健康计划涵盖广泛的基本医疗服务,但不包括象美容手术之类的非必要医疗。除了前面曾经介绍的那些之外,再具体补充如下:

1.处方药和处方费:安省处方药清单包括2,600种药物, 但只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或大部分免费。

处方费是居民从家庭医生那里看病拿到处方后,去药店配药所需要花费的钱。每次一般的处方费是6.11刀.


低收入老年人只需付每次2刀的处方费,超过收入限额的老者要自付前100刀的药费及每次6.11刀的处方费。


据俺房东太太说,不同公司为员工所上的额外医疗(药)保险不同,所以,导致的处方费也不一样。他们每次只需个人支付1刀的处方费即可。


2.救护车:病人须自己支付45刀/次。


3.牙科:不包括常规服务如洗牙、拔牙、填充、牙髓、牙周、牙冠、假牙。包括在医院进行的牙科手术(如兔唇或颌骨骨折;由于意外伤害造成的牙齿损伤不在此列)。


4.眼科:不包括配眼镜或隐形眼镜的费用。

20岁以下及65岁以上老人每12个月可以免费进行眼科检查一次。


5.住院:标准病房(四人一间, 还管饭)及所有的计划范围内的免费治疗。

6.辅助治疗: 不包括心理治疗(但包括精神病)和按摩及自然疗法。

包括在医院进行的语言治疗,脊椎治疗,整骨治疗,以及足病。


7.听力治疗:项目需符合辅助服务计划(Assistive Services Program), 须提前申请。


8.护士服务及家庭护理:根据需求涵盖某些服务。



从潘大姐的帖子里学习到:

BC省处方药保险(Fair PharmaCare)每月强制保险费用为:54刀/人; 96刀/2人家庭;108刀/3人以上家庭。


交完这个税后居民可以享受到的是:


家庭年净收入在15,000刀以下的,70%由Fair PharmaCare付,30%由居民自付。如果这30%部分超过你家庭净收入的2%,超出部分由Fair PharmaCare付。
.

家庭年净收入在$15,000~$30,000的,如果药费在家庭净收入的2%之内,由居民全付。超过部分70%由Fair PharmaCare付,同上,自己支付的最多不超过家庭净收入的3%。
.

家庭年净收入在$30,000以上的,如果药费在家庭净收入的3%之内,由居民全付。超过部分70%由Fair PharmaCare付,同上,自己支付的最多不超过家庭净收入的4%。



如果你家庭年净收入是34,500刀,那么你家每年的药费开支最多是3%, 1,035刀。超出部分由Fair PharmaCare支付。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加国医疗体系----要说爱你不容易(七)


健康卡的海外和省外使用规定


按OHIP 规定,如果安省居民万一在外省或者外国受伤需要急诊服务,那么,在规定的上限范围内,允许报销全部急诊服务的项目,但每项费用以加拿大的价格为标准,并以较少者为准。



如果这些急诊服务在加拿大需要 1,000 刀,但实际支出多过此数,也只可以报销 1,000 刀;但实际支出不足 1,000 刀,就报销实数。


如果急诊需要住院,每天可以报销的住院费上限为 400 刀;


如果因手术和生小孩等原因所需的医疗服务,报销上限也是每天 400 刀;


特别护理可以报销的上限为 200 刀;


医生上门急诊服务可以报销的上限为 50 刀/次。



安省卫生厅只承认外省或外国由当地政府承认的医院所提供的服务,非此类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将不予报销费用。


安省的健康卡是全国通用的,除了在魁省需要先付款再回安省报销之外,在其他省份求医无须垫款,就诊医院会直接向安省健康部收钱。


所以,大家如果外出旅行,最好随身携带健康卡。


对于新移民和移居安省的人士来说,安省健康计划有三个月的等候期,但孕妇和新生儿无需等候。



有关安省居民离开安省后的 OHIP 享用问题,大家可以上网查询详情,网址为:www.gov.on.ca/health/english/pub/ohip。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用了几个加班夜,终于赶上大部队!
看了楼长的几个贴,对楼长的文字,自信,特别是字里行间体现的那份从容实在是五体投地啊!
我是刚入学新人,本来打算到温养老,远离国内那无穷尽的人事和国家及国人在市场经济下的浮燥和冷漠!楼主的贴让我的改变主意,也准备到大多周边的中小城市,在楼主不远处做起采菊人啊!就是有些畏惧那寒冷天气,希望有空能说说多周边天气情况,谢谢!


热烈欢迎新朋友!


俺在这里还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冬天,尚无法体味其中的乐趣和苦恼.今后,俺会把这里的一切都巨细无靡地向大家做介绍!


至于登陆地的选择,建议您还是多听多看多比较,再找到适合自己的才好.


俺只是觉得自己的选择带有很大的个人好恶的色彩,不见得适合所有人.毕竟,温哥华有非常多的优势,无论是地理优势,华人生活方便的优势,还是自然环境和温度气候的优势.


这边当然也有它的好,主要就是就业优势,孩子读书的优势,房价便宜的优势,同时也有华人多,因此生活方便兼便宜的优势.


但是,这里的老移民们并不觉得这边的冬天很冷.在有车的条件下,哪里都不算冷,因为室内和车内都很暖和.唯一可怕的是下大雪铲雪的问题,和雪地开车的安全问题.但是,据说这里一年下大雪的日子也不是那么频繁的.俺的一个印度朋友回答俺这个问题时说:印度四季分明,虽然夏天很热.但是多伦多的冬天她也没有觉得太难受,尽管她没有车代步...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据这里的朋友们说:相对而言,投资HOUSE和TOWNHOUSE比投资公寓和CONDO赚钱多些.对此,俺没有研究过,更没有经验,所以不敢随便说.
我的一个朋友也是这样说的,他说house/townhouse比condo好卖出价钱,尤其是学区比较好的。而在house/townhouse之间呢,也不要选择townhouse,比较尴尬。所以如果打算买房子,索性就是选择house,投资回报率会比其它两种好一点。但是其实话说回来,都没有投资意义。俺们将来打算租房,收拾的舒服一点,也会有家的感觉。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加拿大的基本生活费到底需要多少?



一直以来,家园里经常会出现类似的帖子,大家都非常关心在这里的生活费用的问题,关心这里的物价水平。在俺看来,这个问题实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因为,每一个个体的消费能力,消费观念,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非常的不相同,也因此,大家很难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



下面是俺的理财顾问为俺计算的日常生活费用,可谓基本的支出,晒出来供大家参考:


1.房屋地税,保险,和日常维护(不算大额更换费用):7,000刀/年

2.一辆车的保险(新移民G2牌)和油钱:4,200刀/年

3.食物包括每周一次外出吃饭:7,000刀/年

4.水电气暖费用:4,200刀/年

5.电话电视宽带手机费用:2,500刀/年

6.日常生活用品包括购买衣物和鞋等:1,000刀/年

7.回国探亲一次机票和其他费用(两人):3,000刀/年

8.大人孩子的体育活动费用和孩子学校和夏令营费用:1,000刀/年

9.其他开支(包括看病买药,买书等):1,000刀/年


以上还有很多的房屋使用费用没有算进去。比如说,这里的热水炉都是租用的,记得俺未来新家的热水炉好象是每个月30刀(还没有接手过来,确切数字还有待核实);保安系统每年是150还是250刀;空调系统和中央洗尘系统每个月有一份保养合同,费用是每个月30刀;剪草是每月40刀(一年只有6个月需要支付);除雪是每次50刀(不知道一年要除几次)。。。


这么七七八八的计算下来,每月就差不多需要3,000刀了。俺觉得这不能算是一种奢侈的生活吧。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我的一个朋友也是这样说的,他说house/townhouse比condo好卖出价钱,尤其是学区比较好的。而在house/townhouse之间呢,也不要选择townhouse,比较尴尬。所以如果打算买房子,索性就是选择house,投资回报率会比其它两种好一点。但是其实话说回来,都没有投资意义。俺们将来打算租房,收拾的舒服一点,也会有家的感觉。


:wdb10::wdb10::wdb10:

俺本来也有这种想法的.其实租房子住也很不错,少操了太多的心,可以有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享受生活的其他的美好.


这里的人们都说:一旦买了房子,你就被绑在了这里,失去了很多的自由---因为,有了房子之后,你就无法离开很长时间,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

夏天要除草,即便是你后院让它荒芜下去,但前院是社区的一部分,由于你的疏于打理,将导致整个社区的居住环境和品质受到影响.:wdb14:

冬天要铲雪,不铲雪路人滑倒在你家门前摔伤要由你来赔偿,巨额的药费可能让你倾家荡产!:wdb1::wdb13: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你说得很对啊!:wdb10::wdb10::wdb10:

俺看房子的过程,也是经过了一波三折的.

走之前比较理性,觉得房子够住就好,为什么要买那么大的呢?从来也不属于那种爱显摆的人,从来不会因为住的房子小而觉得有什么丢人.本身又受罗博特.清崎的影响很深,知道自住房是负债而不是投资(在加拿大更是这样),所以,开始看房的原则就是这样.

结果,房子是越看越大,越看越漂亮,心越来越躁动,就开始看大房子,贵房子了.

直到看了很多房子之后,又算了算帐,发现这里的房子实在没有什么投资价值,而且,俺的最好的朋友们都劝俺不要买太大的房子,说住大房收拾起来要你的命,打理不好邻居还要提意见.


想想这里和国内可不一样,每年的地税,保险和维护费用加起来一大堆,看着就头疼,还怎么能够享受一种心的宁静呢?俺又不是要过来享受的(其实在国内最享受了,没有任何的生活压力),干吗给自己花钱买罪受呢?


而且,俺也是准备孩子上了大学就打道回府的(这里几个新移民朋友都这样),还要考虑以后的卖房问题(大房子就是相对难卖).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一套离学校和社区中心,以及超市都很近的一幢不算大的房子.这样,俺临走前换的钱(5.77换的)就够用,不用再在现在的高位换,或者依靠部分贷款了.


据这里的朋友们说:相对而言,投资HOUSE和TOWNHOUSE比投资公寓和CONDO赚钱多些.对此,俺没有研究过,更没有经验,所以不敢随便说.


实际上,同国内一样,这里的TOWNHOUSE和小些的HOUSE(国内称作为经济型别墅)因为总价低,是最容易脱手,单位价格也是最高的.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此外,还要恭喜嫩有个如此懂事的孩子!:wdb19:
谢谢姐姐,目标就定在离学校和社区中心近的TOWNHOUSE或小些的HOUSE。
另外孩子在这边读书,放学后或周末同学之间的交往活动多吗?会不会没了国内那种放学就回家做功课,周末上课外提高班,孩子时间多出来觉得无聊呢?这边中学生的周末都怎么度过的呢?
我总是提问,不想打乱姐姐美文的思路,得空时再回好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我的一个朋友也是这样说的,他说house/townhouse比condo好卖出价钱,尤其是学区比较好的。而在house/townhouse之间呢,也不要选择townhouse,比较尴尬。所以如果打算买房子,索性就是选择house,投资回报率会比其它两种好一点。但是其实话说回来,都没有投资意义。俺们将来打算租房,收拾的舒服一点,也会有家的感觉。
为什么说townhouse比较尴尬呢?是不是因为有些要交管理费呢?它和house的差别是什么呢?它也要交地税的吧?是不是当地人对它都不感冒呢?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