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嗯!
谢谢珍妮!
我们这儿有个英才学校,是补习语言的华人开办的学校,这个学校的校长真不错,我和他谈了小孩情况后,主动帮我做工作,真是非常感激呀!


是的,大师,请多利用社会资源来帮助咱们的孩子适应吧.

俺们这里的新移民中心,都是由政府的移民局资助的,里面有专门的新移民孩子的活动场所,把移民孩子组织起来一起活动,让他们互相交交朋友.俺觉得非常好!:wdb19:


还有就是,如果可能,大人要为孩子做出榜样来.俺们要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也要积极地去交友,去发展邻里关系,这样,孩子对于社交的恐惧感也容易降低一些...


大师加油!您们一定能够成功!:wdb9: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如果认为加拿大的有钱人到美国来看病体现的是一种公平,那么我真是忍不住要说这位先生双重标准了,这事搁国内,准保又是一个富人和穷人人权权利之争了。

美国最近在搞医疗改革,据说是想搞成加拿大那样的全民医保,反对者众多,反对的理由就是,如果搞成跟加拿大那样的医保了,估计美国好医生都要去哥伦比亚了,说美国人以后就是有钱人去哥伦比亚看病,没钱的在国内等死。美国人认为这样是违背了公平原则的,而且很资本主义地认为,为社会贡献少的人要占用对社会贡献多的人的钱是不对的, 是不公平的。所以,据说医疗改革进程很困难。

关于国内医疗水平和美国比,我个人认为在某些研究的高端领域应该是美国比较先进,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诊断和手术水平,那肯定是国内医生水平高点。说个不是笑话的真事:国内有个县城的计生站的医生到美国后苦学英语,考了N次总算当上了一个护士。有天来了一个病人怀孕出血需要清宫,她给医生递手术器械啥的,结果她发现病人情况特殊,而医生处理有问题,这个人工流产她在国内一个星期做十几例啊~所以她就向医生指出错误,并一步一步指导医生把整个手术都做好了。事后医生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个是真事,如今美国的医生特别羡慕国内医生有那么多临床的病例可以接触,我个人认为医生的水平更多地在于经验,没有临床就无法积累经验,所以中国的医生在临床诊断上真的是有优势的。

我一个朋友最近刚去上海做了胆囊切除手术,花了8000多块人民币,这个手术在美国做大概是4万美金,即使有保险,自己起码也要付1万多美金。看个甲流,如果没有保险起码是5000美金以上,大大超过普通人的月收入了。

加拿大的医疗体系钱是省的,但是效率很低。这个在美国也一样,比如你去医院的急诊,他们是先救那些流血多的,所以你说我肚子疼啥的,除非你昏倒在地,否则等上3个小时那算是好的。所以美国和加拿大比较一下,我倒是认为加拿大比美国好点,至少我没花什么钱啊。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对于低收入家庭的解释权在于政府部门,而且,适合不同情况下的所谓"低收入"的概念是不一样的,这个Trillium Drug Program里的低收入的界定并非是税收上的低收入的界定.这里有的"低收入"要求你在银行的存款不能超过2,000刀,开的车的价值不能超过5,000刀,等等.


因为在这个计划里没有看到对于低收入的直接定义,所以,有可能相关部门会根据他们自己的考量来确定申请人是否符合"低收入"的标准.


此外,由于你们一直在质疑,让俺也感觉需要再问问清楚.所以,俺又询问了两位自雇的朋友(移民十年以上了),他们都说吃药都是自己买的,并且,以吃中药为主.


俺问他们知道不知道什么是"Trillium Drug Program",他们都说不知道.后来当俺向他们简单介绍过后,他们说这个东西目前对他们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即便申请了,实际上还是需要由自己花钱买药,主要是因为虽然他们的家庭收入不高,但家庭净收入的4%也有1,000刀以上了.目前每年他们全家生病吃的中药钱是远不会超过这个数字的.所以,他们没有必要申请这个玩意儿...

嗯。的确如此。 而且俺看到,比如家庭净收入的4%是1000刀,如果第一年没用完,比如买了500刀的药且是自掏腰包,剩余的500刀会累计到第二年,也就是说第二年要自费1500刀买药,超出部分才会由这个Trillium Drug Program负责cover. 第三年第四年以及以后一直依次累计,如此算来,平常没什么慢性病需要消耗大量药费的,的确没必要申请这个program. 还不如在有这个需求的时候再申请。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至于什么呢,Jennifer您好像没说完呢,愿闻其详。
我的考虑是,如果过去了LG不习惯,我们会回来等孩子上中学后再去,那时候我们也差不多年近半百了可以提早点退休了,LG也同意。加拿大是孩子的天堂,可是如果家庭出什么问题我会如同进地狱(不是经济上或生活上不能独立,而是我肯定不能容忍任何形式的出轨,而再婚的家庭据我所知,一定有各种各样的不协调和矛盾。也不是不信任LG或对他没信心,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所以我觉得是要两手准备,在移民监的这段时间尽量收获点什么回到国内后工作仍可收益的。我很佩服陪孩子留守加拿大的那些伟大的母亲们,你们一定很不容易。


支持这样的考虑!:wdb10:家庭的稳定是最重要的事情!

上面说的"至于"是笔误,写的时候忘记擦掉了的,对不起!


两手准备很重要.:wdb20:


俺LG现在也在考虑是不是要留在加拿大与俺们待在一起的问题了,主要还是觉得一个人在国内没有家的感觉.他也开始在调整自己,这段时间帮助俺做了很多的家事!:wdb19: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上来冒个泡,跟楼主妹妹打个招呼。

中国的政府机关,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嘴大!!!这几天没清折腾,花了几万对付过去了,才来上网。


安慰安慰姐姐,就当舍财消灾吧!


相对而言,加拿大政府是很清廉的政府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移民使俺们和俺们的孩子,将来有可能生活在一个相对公平的国家!:wdb19: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呵呵,谢谢珍妮~~俺们就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所以决定踏上漫漫移民路的,所以,现在再大的困难也会想办法解决.而且总有解决的办法,呵呵~~:wdb9:
好羡慕珍妮很快就能过语言关噢....俺真正郁闷的可是语言关...肚子里没几个词,而且以后又不长登,现在又学不进去..........:wdb14::wdb14::wdb7::wdb7:


俺也还没有过语言关,只是老师们和西人朋友们觉得俺说话很清楚,只要俺能说出来的,他们都能够听得懂.但你要知道,俺还有太多的想说的话说不出来,而且,听电话经常是一头雾水的!:wdb14::wdb24::wdb5:


如果准备长登,就一定要尽量让自己的语言水平能够提高一些.不要说英语了,俺儿子学校学的法语,俺还得帮助他补习追赶哪!:wdb1:幸好他的英语没有太大问题,至少听课没有问题,否则俺就太累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如果认为加拿大的有钱人到美国来看病体现的是一种公平,那么我真是忍不住要说这位先生双重标准了,这事搁国内,准保又是一个富人和穷人人权权利之争了。

美国最近在搞医疗改革,据说是想搞成加拿大那样的全民医保,反对者众多,反对的理由就是,如果搞成跟加拿大那样的医保了,估计美国好医生都要去哥伦比亚了,说美国人以后就是有钱人去哥伦比亚看病,没钱的在国内等死。美国人认为这样是违背了公平原则的,而且很资本主义地认为,为社会贡献少的人要占用对社会贡献多的人的钱是不对的, 是不公平的。所以,据说医疗改革进程很困难。

关于国内医疗水平和美国比,我个人认为在某些研究的高端领域应该是美国比较先进,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诊断和手术水平,那肯定是国内医生水平高点。说个不是笑话的真事:国内有个县城的计生站的医生到美国后苦学英语,考了N次总算当上了一个护士。有天来了一个病人怀孕出血需要清宫,她给医生递手术器械啥的,结果她发现病人情况特殊,而医生处理有问题,这个人工流产她在国内一个星期做十几例啊~所以她就向医生指出错误,并一步一步指导医生把整个手术都做好了。事后医生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个是真事,如今美国的医生特别羡慕国内医生有那么多临床的病例可以接触,我个人认为医生的水平更多地在于经验,没有临床就无法积累经验,所以中国的医生在临床诊断上真的是有优势的。

我一个朋友最近刚去上海做了胆囊切除手术,花了8000多块人民币,这个手术在美国做大概是4万美金,即使有保险,自己起码也要付1万多美金。看个甲流,如果没有保险起码是5000美金以上,大大超过普通人的月收入了。

加拿大的医疗体系钱是省的,但是效率很低。这个在美国也一样,比如你去医院的急诊,他们是先救那些流血多的,所以你说我肚子疼啥的,除非你昏倒在地,否则等上3个小时那算是好的。所以美国和加拿大比较一下,我倒是认为加拿大比美国好点,至少我没花什么钱啊。



俺也认为国内临床医生的水平更高一些,因为,他们的临床诊断经验之丰富,是建立在所接触过的大量的病例的基础上的.临床医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属于熟练工种的范畴.


加拿大的医疗体系的确效率较低,并且,其实,老百姓也不是不花钱,而是通过较高的税赋,政府将加拿大居民所纳的税统一安排组织分配之后的结果.中产阶级是国家医疗体系最大的贡献者...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嗯。的确如此。 而且俺看到,比如家庭净收入的4%是1000刀,如果第一年没用完,比如买了500刀的药且是自掏腰包,剩余的500刀会累计到第二年,也就是说第二年要自费1500刀买药,超出部分才会由这个Trillium Drug Program负责cover. 第三年第四年以及以后一直依次累计,如此算来,平常没什么慢性病需要消耗大量药费的,的确没必要申请这个program. 还不如在有这个需求的时候再申请。


粱溪嫩的理解非常正确!:wdb20::wdb17:


因为当你申请这个计划时,会牵扯到其他的很多问题,比如报税,比如申请牛奶金等福利,比如你的消费,比如退税....不一而足.


既然平常又用不到这么多的药费(从国内带点药就行了),那么现在申报的确没有什么意义.


所以说,大家还是多带点常用药来是真的.在这里用健康卡看病后按处方去药房买药,每张药单还要支付一笔10多刀的"配药费",算下来,用这笔钱在国内也可以买些药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是否应该移民,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旁人很难提供建议啊.


有的人适合移民,有的人不适合.有的人来了感觉很好,有的人来了感觉十分不好.


通常女性比男性喜欢加拿大.因为女性在这里相对男性来说普遍适应地要好些.


见到好几位在这里发展地很不错的女性,她们的LG相对就差了很多.加拿大移民的离婚率之所以比较高,与这个也不无关系.


来到加拿大生活后,孩子和女人都说对,男人都说NO:wdb2: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ZT---搜狐原创 > 其他 > 其他 > 移民加拿大的亲身经历 > 第四章


2003年6月


1.医疗制度


字号12号14号16号 字色:作者:池塘水绿 发表时间:2008-10-10 18:17:38


IP地址:...*<上一页 回书目 下一页> 左右键(← →)可上下翻页 鼠标双击滚屏  



都说加拿大的免费医疗体制是世界最好的。然而,当真正置身其中,才能深切体会到里面的酸甜苦辣。



首先说说医疗免费。所谓免费,就是指在加拿大,每个居民都有健康卡,该卡含括了所有去诊所,医院看病,化验,检查,手术等费用。然而是免费,就必然会有一些必须要忍受的地方,比如说慢:


看家庭医生要先预约,2天~2周不等;



不去家庭医生处,改去医院?可以,只有急诊可以看,先等4~24小时吧。有些病症还会被打回,要求先去家庭医生处处理;



看完医生,免费化验?嗯,不错!但2~4周才会出化验结果;



可以由家庭医生介绍去看专科医生?好!2~6个月才能见上面;



免费做手术?喔!2个月~1年,慢慢等着吧……



由此可见加拿大医疗体制的弊病之一:现有的医疗机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因为移民的大量涌入,而人口巨增的医护需要了。我非常困惑,象中国那么庞大的人口,尚能做到当天看当天有结果,而这么一个地广人稀,医疗体制这么先进的国家,为何就不能同样做到呢。



说到家庭医生,我想还是有必要先解释一下,这是加拿大看病与中国最不相同的地方。在国内,通常直接去医院。而在这里,必须先去家庭医生诊所。家庭医生的水平高低不一,水平低的甚至连打针都打不好。他们很多是"万金油",什么科都看,但不精。有的职业态度良好,逢自己看不好的病症,会及时转到医院或专科医生那里。有目光短浅的,为了赚钱,就一次次地看,病人就一次次地跑,卡就一次次地划,钱就一次次地从政府处转到了家庭医生口袋。尤其是这几年多伦多的新移民日渐增多,本来以前家庭医生十五分钟看一个病人的规矩已经自动打破,对西人还较宽容,对新移民,某些家庭医生则恨不得一分钟就能打发掉,以此可以增加每天的看病人数,多赚钞票。



家庭医生是可以自己选的。这个可以在专门网站上查,或者到街上走走,就能发现很多他们的诊所。有的诊所不需要预约,直接进去就行;有的只接收已注册的病人,并须事先预约。家庭医生可以不固定,病人喜欢谁就可以去看谁,当然是在对方接收的前提下。在家庭医生处看病的资料也是可以转出来的。但各个医生看病的方法与思维不一样,频繁地换医生,对病人本身来说也缺乏连续性和完整性。所以长期固定地拥有一个好的家庭医生是件非常幸运的事:医生与病人彼此非常熟悉,病人和病人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和心理性格都被完全了解和掌握,于是治疗得也就更加贴心和对症。这个时候家庭医生才体现出了它的名字所代表的真正意义 家庭的医生。



除了家庭医生制度,还有就是买药的某些方面在两国也有些不同。在加拿大,药店是不设在医院里的,而是在街面上。药店里的工作人员都有药剂师执照,没证不可以上岗。因此,每次去买药,他们的服务都要收取一笔配药费。药费加上配药费,再加上税,才是最后要付的价钱。药费是需要自理的,如果有工作单位,一般都有医药保险,向工作人员说明就行。随同药物,工作人员必须要附上该药的服用方法,并有责任向病人解释清楚。病人取药的信息在内部网上联网体现。只要是来过一次,以后再来,工作人员一调,病人的资料就全部出来了。在这里,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严格分开。非处方药一般都摆在货柜上,处方药则放在服务台里,只有凭处方才可买到。




第三个不同就是诊病的方法。在加拿大,西人医生大多都主张物理治疗,提倡身体的自然抵抗,不主张皆用药物。 就比如说消炎药,国内的医生经常会开些以防备发炎,但在这里,只要一天还没发炎,医生就一天不开消炎药。有什么病才吃什么药,没有坚决不给,只以病来说话。对于象吃坏东西或发烧等,医生会提倡自身抵抗,要求回去两三天只喝水不吃饭来清肠,只吃退烧药来对付发烧,等等。象这样的事举不胜举。这样看病虽然比较科学,但难免死板,而且有时因为怕担法律责任,病情因此很有可能会被贻误并加重。




最后不同的是医院服务。医院虽然难进,但一旦进去了,服务非常专业。先是病人被引进一个专门的隔间,然后护士,医生会先后进来诊断病情。医院里的医生水平通常都非常高,问病情十分详尽周到,给结果时病理,心理什么都用专业知识给病人分析地清清楚楚,绝不会凭想象,或经验什么的胡乱给病人开些药防备防备。只有到那时,你才会深刻体会到原来加拿大医疗的确是非常好,非常专业的,由不得你不去赞叹。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续前) 



一拿到健康卡,我们立刻就想到要找个家庭医生。可是找谁,怎么找,我们摸不着头脑。直到有一天,我们在大街上的拐角处看到了一个诊所,医生的名字象是中国人,我们就进去了。



接待台里坐着一个香港女人。听说我们第一次来,非常热情。填好资料后,在厅里等了近1个小时,我们见到了那个医生。他长得高高瘦瘦的,面相看上去挺友善。他帮我们整理了儿子过往的防疫记录,和病史资料,又给补打了几剂预防针。这样就算是把名给挂了进去,到他这里注过册了。



没想到当我们一家三口陆陆续续地都到他这里注了册,看过病后,这个医生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差。往往在这里等上一两个小时,好不容易见上了,一分钟不到就把你给打发了。病症都舍不得花时间来问问清楚,也不肯检查检查,只是敷衍性地大笔一挥,给个处方了事。而对于西人或者香港,台湾人,则是进去好一会,都不见出来。本来按加拿大惯例,到家庭医生这里看病,每个病人应该有十五分钟的时间,如果看完病,时间还有的剩,医生可以给病人讲些健康,治病方面的知识。而现在,这个医生不仅连基本的诊病都保证不了,而且有明显的种族歧视,并且唯利是图,一味地只想挤出病人的时间来赚钱,则太缺乏职业道德了。更可气的是与这个诊所相关的化验室服务态度也非常不好,看到象来自亚洲一带的人种的面孔,总是满脸的鄙夷,话都不待说一句。有一次民气得差点跟他们吵了起来。我们都决定不再来这儿了。



后来我们就到自己公寓对面的一个诊所去看病。这个医生来自菲律宾。我有一次肚子疼就去看的他。验尿,又抽了一管子血,让我一星期后再来。可是要我这样肚子痛上一个星期,才给结果,我哪能等得住呢。后来就自己在家吃了点抗生素,过了几天也就没事了。跟别人抱怨,大家都说这儿看病就这样。速度特慢。而且这儿医生都是按部就班,怕负责任。事事凭化验和仪器说话,不象国内凭经验就可以给处方了。



好在这个菲律宾医生的态度不错,离我们又近,一下楼就是,比较方便。在我们住在这幢公寓楼的这段时间,基本上都在他这儿看。后来虽然发觉他打针技术欠佳,每次总是要划伤皮肤,多出点血。但其他都还过得去,所以也就不去计较了。



儿子的哮喘一直是我们最担心的事情。一拿到健康卡,我们就忙不迭地带他到处检查。得到的结果很好,已经听不出任何有哮喘的症状了。估计很有可能是因为以前在国内儿子哮喘还处于最初级的萌芽阶段,后来到了这儿以后,因为空气特别干净,病情及时好转得到遏止的缘故。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粱溪嫩的理解非常正确!:wdb20::wdb17:


因为当你申请这个计划时,会牵扯到其他的很多问题,比如报税,比如申请牛奶金等福利,比如你的消费,比如退税....不一而足.


既然平常又用不到这么多的药费(从国内带点药就行了),那么现在申报的确没有什么意义.


所以说,大家还是多带点常用药来是真的.在这里用健康卡看病后按处方去药房买药,每张药单还要支付一笔10多刀的"配药费",算下来,用这笔钱在国内也可以买些药了.

同意同意!
JENNIFER能不能给大家开个清单,那些比较常用的药。
俺还真是不懂。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想问你一个问题,您孩子在那里适应情况。特别是英语。国内注重语法,加国孩子们是如何学英语的,而且提高得快。还有他们都上些什么课呢?



以上是朋友的问题.俺觉得这个问题有共性,就在这里一并回答供大家参考.


俺儿子出来前,在上海外语学校读了一年,比较原来在北京读小学时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加上过去在北京俺给他报了一对一的外教"FREE TALK",使得他对北美口音的英语完全不陌生,到了这里很快就适应了,因此,自打入学之后,就一直跟着正常班走(尽管学区为他配置了ESL老师).


由于在班级里与说英语的同学们交往很多,这样的语境就使得他的英语听说能力得到了很快的提高.由于一直跟着正常班上课,而老师也都很NICE,予以鼓励较多,没有施加什么压力,所以,孩子学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他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作为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学校里学习英国文学,法语,科学(生物,物理和化学),数学,历史,地理,社会学,以及艺术,音乐和体育课.



这里的英国文学课上不学习语法,孩子们从小是通过大量阅读和听,包括看电视节目等,耳濡目染地,循序渐进地学习语法的.这里的儿童电视节目很多,用于大人孩子学习语言非常好,俺原来房东家的大儿子所学的语言,大都是从电视节目中学来的...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