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谢谢珍妮!:wdb17:
7、8月份过来找学校,9月份开学来得及吗?另外多伦多周边2小时车程以内哪里的学区好些?我到现在还没有确定落脚在哪里,主要是想找个华人相对少些学校管理严点的学校。
谢谢珍妮!:wdb19:关注。。。。。。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FONT=宋体]加拿大的礼仪和社会风俗(六)

[/FONT]



[FONT=宋体]打喷嚏时的祝福[/FONT]----[FONT=宋体]“[/FONT]BLESS YOU[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刚来时住在房东那里,家里只要一有人打喷嚏,笃信基督教的房东太太就马上会虔诚地说:“[/FONT]BLESS YOU[FONT=宋体]!”而俺们,则会说“[/FONT]100[FONT=宋体]岁!”.其实意思是同样的,都是一种风俗习惯,表示对打喷嚏的人们的一种祝福。[/FONT]


[FONT=宋体]后来去上[/FONT]LINC[FONT=宋体]班,发现加拿大人基本上都会在别人打喷嚏时说上一句“[/FONT]BLESS YOU[FONT=宋体]!”.其实,这是“[/FONT]GOD BLESS YOU[FONT=宋体]!”的缩句。一般而言,如果打喷嚏的人听到别人说了这句祝福的话,马上就会对这样的祝福报之以“[/FONT]THANK YOU[FONT=宋体]”的回馈。[/FONT]



[FONT=宋体]俺[/FONT]LG[FONT=宋体]来了之后,某天突然打了个大大的喷嚏,那时候俺们还没有习惯很快地说“[/FONT]BLESS YOU[FONT=宋体]!”作为祝福,而对平时脱口而出的“[/FONT]100[FONT=宋体]岁!”又犹豫着到底说哪个好而还没有说出,他就马上来了句“[/FONT]BLESS ME[FONT=宋体]!”逗得俺们全体哄堂大笑。后来儿子上学后,告诉俺们,在这种情况下,打了喷嚏的人,应该说:“[/FONT]GOD BLESS[FONT=宋体]!”,作为自己对神的祈福。[/FONT]


[FONT=宋体]现在,俺们业已习惯了及时地为打喷嚏的人们送上“[/FONT]BLESS YOU[FONT=宋体]!”这样亲切的祝福,而[/FONT]LG[FONT=宋体]的“[/FONT]BLESS ME[FONT=宋体]!”也成为了俺们间一个永远的笑料。对外,“[/FONT]BLESS YOU[FONT=宋体]!”能够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关心与祝祷;对内,“[/FONT]BLESS YOU[FONT=宋体]!”也能够表达自己对家人们的关爱与祝福。[/FONT]



[FONT=宋体]加拿大的社会就是这样,在日常的这种寻常可见的小事上,也体现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试想,被祝福的一方,即便只是为着礼貌的缘故,也一般都会感谢及时送上了祝福的一方。如此的社会润滑剂,相信除了宗教因素而外,没有人不会不感谢施与者的美意。[/FONT]



[FONT=宋体]所以,尽快学会使用这个祝福语,帮助自己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小环境吧![/FON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续前) 



一拿到健康卡,我们立刻就想到要找个家庭医生。可是找谁,怎么找,我们摸不着头脑。直到有一天,我们在大街上的拐角处看到了一个诊所,医生的名字象是中国人,我们就进去了。



接待台里坐着一个香港女人。听说我们第一次来,非常热情。填好资料后,在厅里等了近1个小时,我们见到了那个医生。他长得高高瘦瘦的,面相看上去挺友善。他帮我们整理了儿子过往的防疫记录,和病史资料,又给补打了几剂预防针。这样就算是把名给挂了进去,到他这里注过册了。



没想到当我们一家三口陆陆续续地都到他这里注了册,看过病后,这个医生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差。往往在这里等上一两个小时,好不容易见上了,一分钟不到就把你给打发了。病症都舍不得花时间来问问清楚,也不肯检查检查,只是敷衍性地大笔一挥,给个处方了事。而对于西人或者香港,台湾人,则是进去好一会,都不见出来。本来按加拿大惯例,到家庭医生这里看病,每个病人应该有十五分钟的时间,如果看完病,时间还有的剩,医生可以给病人讲些健康,治病方面的知识。而现在,这个医生不仅连基本的诊病都保证不了,而且有明显的种族歧视,并且唯利是图,一味地只想挤出病人的时间来赚钱,则太缺乏职业道德了。更可气的是与这个诊所相关的化验室服务态度也非常不好,看到象来自亚洲一带的人种的面孔,总是满脸的鄙夷,话都不待说一句。有一次民气得差点跟他们吵了起来。我们都决定不再来这儿了。



后来我们就到自己公寓对面的一个诊所去看病。这个医生来自菲律宾。我有一次肚子疼就去看的他。验尿,又抽了一管子血,让我一星期后再来。可是要我这样肚子痛上一个星期,才给结果,我哪能等得住呢。后来就自己在家吃了点抗生素,过了几天也就没事了。跟别人抱怨,大家都说这儿看病就这样。速度特慢。而且这儿医生都是按部就班,怕负责任。事事凭化验和仪器说话,不象国内凭经验就可以给处方了。



好在这个菲律宾医生的态度不错,离我们又近,一下楼就是,比较方便。在我们住在这幢公寓楼的这段时间,基本上都在他这儿看。后来虽然发觉他打针技术欠佳,每次总是要划伤皮肤,多出点血。但其他都还过得去,所以也就不去计较了。



儿子的哮喘一直是我们最担心的事情。一拿到健康卡,我们就忙不迭地带他到处检查。得到的结果很好,已经听不出任何有哮喘的症状了。估计很有可能是因为以前在国内儿子哮喘还处于最初级的萌芽阶段,后来到了这儿以后,因为空气特别干净,病情及时好转得到遏止的缘故。
看来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去适应
谢谢jennifer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多谢jenniferlee!

还有一个问题,根据你的研究,温哥华的地震危险程度高吗?我是学习了你的困惑与难题的那个帖子,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

还有,关于多伦多,寒冷程度怎样啊?我知道你原籍上海的,我就在旁边的城市,但很怕冷的.坦率地说,如果不是因为温度,也不会准备选择温哥华.我喜欢象渥太华那样秩序从容的城市.

很想听听你的意见.多谢多谢!!



温哥华是处于北美西海岸的太平洋沿岸地震带上的,据说每500年会爆发一次大地震.自海地大地震和智利地震之后,现在不断有人在担心北美洲西海岸的地震问题.


据历史记载,温哥华1700年曾经发生了类似于2004年印尼9.1级大地震的9级大地震,所以地震学家们预计未来的200年内,温哥华有再次发生这种大地震的可能.


但是,这些谁能说得清呢?要是人类对这些太过恐怖的自然灾害都能未卜先知就好了.


你没有在北方待过.其实,像北京这样的北方地区冬天一点都不冷,因为只要待在室内,哪里都有暖气.出门现在大家都有车,也一点都不冷.即便是在寒冬需要走路,也不会感觉太冷,因为北方干燥,不象南方的那种潮湿的阴冷,那是一种渗入骨髓的冷.


俺很幸运,加拿大今年冬天一点都不冷,也没有怎么下大雪,更没有下暴雪.但是,即便是下大雪,这里也和北京一样,室内都非常暖和.俺在这里走路去上学,都没有穿过一天的毛裤.有风时围上围巾带上帽子就可以了.



俺在冬天去过温哥华.虽然那里的绝对气温比大多地区要高不少,但是,那里的冬天经常是湿漉漉的,阴阴的,那里人们得忧郁症的据说比大多地区的还多.所以,尽管温其他季节可能非常好,但那里的冬天也让人不太好过.好在习惯于江南阴雨绵绵气候的你,估计也不会在乎这个吧...



一管之见,仅供参考!
 
最后编辑: 2010-03-04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感谢珍妮让我们对加国的工作及生活有一个详尽的了解.
另外不知道在国内能不能拿一个加拿大认可的证书,比如通过网络函授或者加拿大在国内开设的分支机构等?因为离毕业还要等待一个很漫长的时间.不知道这个想法是不是太离谱?请多指教.


俺在这里的报纸上看到,这里的一家叫做"加雄移民服务中心",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设立的办事处,都可以为准新移民提供海外资历认证服务和相关信息,他们可以帮助专业移民了解加拿大职业资格认证程序,提供详细的就业信息,或者为准新移民推介相应的职业资历认证机构.


不知道能不能在国内找到这家公司的办事处.如果需要,俺可以在这里帮助问问他们在国内的办事处的电话.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嘎嘎

如果觉得 金融的逻辑 不错

还可以接着看 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写的也很好

自从用了kindle以后,偶的阅读量增加了很多啊,也许因为新奇的缘故吧


收到!谢谢!


回头有空就看.


领导推荐的书都很有水准!:wdb17::wdb19: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温哥华是处于北美西海岸的太平洋沿岸地震带上的,据说每500年会爆发一次大地震.自海地大地震和智利地震之后,现在不断有人在担心北美洲西海岸的地震问题.


据历史记载,温哥华1700年曾经发生了类似于2004年印尼9.1级大地震的9级大地震,所以地震学家们预计未来的200年内,温哥华有再次发生这种大地震的可能.


但是,这些谁能说得清呢?要是人类对这些太过恐怖的自然灾害都能未卜先知就好了.


你没有在北方待过.其实,像北京这样的北方地区冬天提点都不冷,因为只要待在室内,哪里都有暖气.出门现在大家都有车,也一点都不冷.即便是在寒冬需要走路,也不会感觉太冷,因为北方干燥,不象南方的那种潮湿的阴冷,那是一种渗入骨髓的冷.


俺很幸运,加拿大今年冬天一点都不冷,也没有怎么下大雪,更没有下暴雪.但是,即便是下大雪,这里也和北京一样,室内都非常暖和.俺在这里走路去上学,都没有穿过一天的毛裤.有风时围上围巾带上帽子就可以了.



俺在冬天去过温哥华.虽然那里的绝对气温比大多地区要高不少,但是,那里的冬天经常是湿漉漉的,阴阴的,那里人们得忧郁症的据说比大多地区的还多.所以,尽管温其他季节可能非常好,但那里的冬天也让人不太好过.好在习惯于江南阴雨绵绵气候的你,估计也不会在乎这个吧...



一管之见,仅供参考!
嗯!
今年冬天确实没有感觉到太冷!
即将迎来多彩季节,期待新感受,享受新生活,取得新进步!!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