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定居 2010-2013年 多伦多登陆定居纪实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2010年 多伦多登陆定居纪实

哈哈哈,小蘑菇的肥手好可爱,轻轻掐一下
小蘑菇的手就象个小蘑菇。

最近很能吃,有点长胖了。在日本有的咳嗽流鼻涕的小毛病也全没有了。

他从几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上保育园,所以不怕生人。带他去Shoppers超市买东西,见人就打招呼,还和几个西人老奶奶握手呢,呵呵。LINC学校Daycare的阿姨也说他是个Good boy。

当小孩子好啊,不怀念过去,不担心未来,开开心心的活在当下。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2010年 多伦多登陆定居纪实

又去Finch/Leslie的CIBC支行申请了一次信用卡。接待我的小伙子Daniel非常好,大连人,在美国留学以后来的加拿大。
以后可以跟他联系了,所以决定留在CIBC。

他替我申请在TransUnion建立了一个Profile,然后再重新申请一次信用卡,应该就没问题了。
好像和2003年登陆的一个同名的人搞混淆了。搞不懂他们怎么管理数据库的。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2010年 多伦多登陆定居纪实

TDSB for IT 的ELT应该马上就要开班了,我们这个班还有一周就结束了。原来我家老公报名的时候说是四月份开课,但到现在还没有通知。不过应该快了。

你们是在什么地方报的名啊?
今天去下面这个地址问了一下,说是IT的6月2号才开始。
170 Sheppard Ave East

去图书馆借了几盘写简历找工作的DVD,讲的不错。
我觉得就是这些内容了吧。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2010年 多伦多登陆定居纪实

信用卡一直没办下来:wdb5:

CIBC说我的生日和TransUnion(信誉度管理机构)的数据不符。
TransUnion说他的数据库里根本就没有我的记录。
两边扯来扯去的。

今天再去申请一次试试,不行的话就换TD试试。

加拿大怎么成天出这种事情呢?看到过好几个人因为这种数据不符,或者搞错,甚至还有银行把钱转到别人账户上去,他们干事情就这么粗心?

还有怎么感觉加拿大那么多骗子和陷阱,至少家园的首页新闻里还是经常说这种的。
是不是新移民太多了,好骗?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2010年 多伦多登陆定居纪实

今天大家都去捉弄别人了吗,怎么一天都这么冷清啊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2010年 多伦多登陆定居纪实

图书馆

来了以后最喜欢的社会服务设施就是图书馆了:wdb19:。在日本,我基本上每周都会去图书馆,每年要借上百本书。感觉这边很多地方设计的比日本还好,跟国内更是天壤之别了。

多伦多市有99个图书馆,附近比较大的是北约克中心图书馆,一共有四层楼。书籍当然是以英文为主了:wdb6:,别的语言的书,包括中文的也不少。一个人一次可以借50本资料,这个数量是日本的5到10倍。普通图书的借阅期间也比日本长一周。Checkout的设备非常先进,自动化。自己把书往台子上一放,扫一下图书卡的条码,就完事了。这就是传说中的 ubiquitous technology啊。希望超市里也能早日普及这个技术。另外,这里的图书馆里有各种各样的座位,甚至还有玻璃房的单间,上网用的PC也很多。整个氛围让人非常愿意多停留一会儿。吃东西喝咖啡好像也是允许的。

北约克图书馆的很多地方,陈列方式很像书店。会把重点推荐的书平放在架子上,吸引你的注意力。而且有一些主题Corner,比如找工作的书,相关的培训班的flyer就集中在一起。除了书籍之外,影像资料也不少。比如我就借了关于写简历找工作的DVD讲座。另外,多伦多图书馆还和一些电子图书馆有合作,凭图书卡可以下载Audio,看他们的网上书籍,比如我看的JAVA技术的书。

你可以在网上预订资料,让他送到附近的图书馆来。凭卡可以去多伦多市任何一家图书馆。这些和日本是一样的。

下面是1988年北约克中心图书馆刚建成(刚装修完?)时的照片。还有我借的写简历的书。


 
最后编辑: 2010-04-01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2010年 多伦多登陆定居纪实

今天去上ELT最后一天的课程,问了一下前台,她说ELT for IT 的班估计得到June,暂时还没有定下来,她建议我四月底的时候再问问她。

谢谢啊。找了两个ELT班,一个是这个TDSB的,还有一个JVS的,都是6月初开课。到时候还找不到工作的话就去上上。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2010年 多伦多登陆定居纪实

ZT 王贞治:他乡与故乡

提到棒球,绝大部分的中国人可能都会觉得比较陌生,似乎那只是日本人和美国人玩的击球游戏。小时候,似乎在一些东洋动漫画里看到过棒球 少年的飒爽英姿。不过自己第一次真正接触棒球,也是要等到日后游学美国之时。隔壁室友是位来自亚利桑纳的运动达人,棒球、橄榄球、自行车几乎样样精通。在 他的带领下,开始走进学校的棒球场看了第一场比赛。同样也是在他的引导下,初次踏上投手丘,开始客串投手角色,尽管比较蹩脚。某次场下休息的时候,他忽然 问了我一句:“你知道Oh吗?”

“谁?OH?”

“对啊,打出最多全垒打的那位啊。在日本打球的那个中国球星,Sadaharu Oh!”

“中国球星?不是吧。 Sadaharu听起来应该是日本人的名字才对。”

回家后,自然是马上去网上搜寻这个古怪名字背后的故事。原来这位“Sadaharu Oh”就是“王贞治”!

就是那位在日本职棒奋战数十载,一共轰出868支全垒打的“世界全垒打之王”。在此之前,我当然知道王贞治的大名,但却还是第一次听说 “Sadaharu Oh”这个日文名字。既然是旅日华侨为什么会用这个名字示人呢?之后数年间,又看到过王贞治被台湾“中华民国”政府任命为“无任所大使”的新闻。这才晓得 王贞治虽然生于日本,坚持中华民国的国籍,一直拒绝归化日本籍,以至于被不少台湾人称为“我们这边的国民英雄”。


以“金鸡独立姿势“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王贞治

2006年, 作为旅日华侨的世纪球星王贞治以66岁高龄成为日本国家队教练,率队参加第一届世界棒球经典赛,最后捧得冠军。将近20年前,王贞治打破了世界全垒打纪 录,时任日本首相福田赳夫向其颁发了第一届日本国民荣誉奖。面对王贞治所赢得的这些荣誉,我在感慨其伟大的同时,却暗生疑惑:王贞治到底是谁?日本人,还 是中国人?祖籍浙江温州的华侨后裔,还是效忠民国的台湾英雄?心怀困惑多年,直到近日读到了日本体育作家铃木洋史传记《王贞治:百年归乡》, 方才有了答案。

其实,这本传记与其说是写王贞治的,还不如是说写他父亲王仕福的一生。王仕福出生浙江温州的贫苦乡间,1922年跟着小同乡东渡日本讨生活。此后 60年间,娶了日本妻子,在东京郊区开了颇具规模中华料理店,养儿育女,甚至成为了世界棒球第一人的父亲。虽然时过境迁,王仕福却始终不愿意放弃日本国 籍。1949年之前,他当然是持中华民国国籍,在建政后,又改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然而,他的妻子、子女却继续持中华民国国籍。为什么王仕福自己 改持大陆国籍,却让自己的家人继续保持原来国籍呢?根据王贞治的回忆,父亲直到临终前,也没有解释过。1970年代,日本与大陆建交而与台湾断交,当时许 多倾向台湾的华侨都纷纷规划日籍。王家却几乎没有讨论这个话题,王仕福只讲了一句:“一切照旧。”

由于是全家最小的孩子,甚至还得到更多的宠爱。父亲经营的中国料理店“五十番”生意出奇的好,从小不缺衣少食的王贞治于是乎也就有了“五十番小少 爷”的外号。优渥的家境可以让王贞治毫无顾忌地投身于棒球,高中时代的他便已经成为全日本关注的少年明星。然而,也就在初露头角之时,王贞治第一次感受到 了自己和其他日本孩子是不一样的。18岁的他被拒绝参加全日本国民体育运动会,因为他没有日本国籍。尽管他在队友面前不动声色,但是在内心深处第一次惊觉 到“中国人”的身份是如此的真实和难以逾越。

尽管遭遇了“国体拒绝参赛”的风波,但任何人也不可能否认王贞治过人的棒球天赋。高中毕业后,他就以创纪录的新秀天价加盟东京读卖巨人队。正当王贞 治忐忑不安地闯入职业体育的大门时,台湾媒体却高喊出:“中华民国青年王贞治加盟巨人队”的新闻!于是乎,此后几十年,王贞治身份感的迷失又多一层困惑和 无奈。自此之后,他不仅仅要在中国人和日本人之间游走,还被迫要在“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走出选择。

虽然从思维到生活方式都是日本人,但必须无时无刻地提醒自己是“中国人”。虽然无意纠缠于政治,却也被迫成为两岸政治彼此统战和拉拢的对象。无论是 第一次访问台湾还是第一次造访大陆,几乎都会问他“踏上祖国的土地,究竟是什么心情”。然而对于王贞治而言,这是一片陌生的土地,这是作为“他乡”的祖 国,是他父亲王仕福的故乡。

不过,关于那个故乡的一切仅止于父亲只言片语的回忆,王贞治只晓得那个含糊不清的地名,却从未听父亲讲起故乡的山山水水或是风土人情。关于故乡,父 亲总是对儿女们说:“那是你们绝对无法坚持的生活环境。”王贞治直到年逾耄耋才从日本记者的口中听到了父亲家乡的真情实貌──原来家乡还有很多亲戚建在, 原来父亲每次回老家探亲都为乡亲捐助巨款,原来父亲还在家乡修了一座家族公墓以求能落叶归根。这一切父亲至死都从未提及过,似乎有意对王贞治隐瞒者自己家 乡的一切。出乎记者的意料,王贞治第一次得知这一切的时候,却没有流露任何感动的神情,只是漠然地聆听着。

细细想来,王贞治的表现并不出人意料。他不也跟王仕福一样,向自己的儿女封印着自己的过去吗?他曾不止一次地提到:“幸好我没有儿子,不然他们又得 为国籍的问题而烦恼了。”王贞治有三个女儿,他一直希望她们能够以结婚的方式来解决国籍问题。在王贞治看来,背负“中华民国”国籍是自己的一辈子的宿命。

每次被问及这个问题,他就会说:“就算我归化日本籍,但自己是中国人的事实在日本还是众所周知,所以现在归化也没有什么意义。”

虽然在此类时刻,他 会讲出“自己是中国人”的话语,但却并不出出于民族认同,而是背负着先辈的遗产,“虽然自己常常被称为中国人的骄傲,但遗憾的是我自己却无法体会那种感 觉。”或许是希望自己的后代不再背负这种尴尬的身份困惑,他才希望自己的女儿们能够借由结婚的方式改变国籍。那么王仕福刻意封印起自己家乡的记忆,又何尝 不是这样的想法呢。

虽然,记忆里的家乡是如此困苦不堪,但无论如何都无法割舍,却又不希望自己的儿女继续背负这种情感的孽债。当年,王仕福转为大陆国籍,应该是为了日 后能够返乡探亲的方便。虽然无法接受子女归化日本国籍,但他可能也是希望这种民族的纠葛可以到此为止,希望他们日后可以在日本正常地生活。“希望能够再为 家乡做些什么……”这个宿愿一直埋藏在王仕福内心,至死都自己默默践行着。虽然自己曾一度舍弃这里,但终究还是要把它视为此生唯一的故乡。

不过,他不希望牵连并非在自己故乡出生成长的子女们,更不希望他们来承受这里严苛的生活。王贞治可能或多或少已经触碰到了父亲的这种苦心,而他自己 也希望自己女儿可以摆脱这种“处处是他乡”的难堪。“女儿们要不要变更国籍,由她们自己全权处理”,王贞治如此说过。


东京GIANTS棒球队永远的1号
 
最后编辑: 2010-04-01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2010年 多伦多登陆定居纪实

让我想起了上野的恩赐动物园,可惜我去的时候熊猫已经死了。这个动物园一天能逛完吗?那些游园交通工具贵不贵啊?CAMEL RIDE是不是可以骑着逛啊,呵呵,估计骆驼要累死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2010年 多伦多登陆定居纪实

楼主,多伦多的公共地区是不是也和日本一样有随处可见的直接饮用水的地方啊?要不然出行多不方便,自带水太麻烦,可总是买水也有点太浪费了。
 

terror79

Hitman out of work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2010年 多伦多登陆定居纪实

图书馆

来了以后最喜欢的社会服务设施就是图书馆了:wdb19:。在日本,我基本上每周都会去图书馆,每年要借上百本书。感觉这边很多地方设计的比日本还好,跟国内更是天壤之别了。

多伦多市有99个图书馆,附近比较大的是北约克中心图书馆,一共有四层楼。书籍当然是以英文为主了:wdb6:,别的语言的书,包括中文的也不少。一个人一次可以借50本资料,这个数量是日本的5到10倍。普通图书的借阅期间也比日本长一周。Checkout的设备非常先进,自动化。自己把书往台子上一放,扫一下图书卡的条码,就完事了。这就是传说中的 ubiquitous technology啊。希望超市里也能早日普及这个技术。另外,这里的图书馆里有各种各样的座位,甚至还有玻璃房的单间,上网用的PC也很多。整个氛围让人非常愿意多停留一会儿。吃东西喝咖啡好像也是允许的。

北约克图书馆的很多地方,陈列方式很像书店。会把重点推荐的书平放在架子上,吸引你的注意力。而且有一些主题Corner,比如找工作的书,相关的培训班的flyer就集中在一起。除了书籍之外,影像资料也不少。比如我就借了关于写简历找工作的DVD讲座。另外,多伦多图书馆还和一些电子图书馆有合作,凭图书卡可以下载Audio,看他们的网上书籍,比如我看的JAVA技术的书。

你可以在网上预订资料,让他送到附近的图书馆来。凭卡可以去多伦多市任何一家图书馆。这些和日本是一样的。

下面是1988年北约克中心图书馆刚建成(刚装修完?)时的照片。还有我借的写简历的书。



哇,我最爱的图书馆:wdb19::wdb19: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