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转一个朋友的日志,看着挺有感觉
蝙蝠衫和迪斯科
9.那时的歌曲和相声
当时上中学的哥哥姐姐是我们的时尚偶像,他们会唱《军港之夜》《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在希望的田野上》。那时的歌曲那么昂扬向上,满怀希翼,准备在百废待兴的国土上大干一场,改革开放一年年下去,人们发现似乎没有那么简单……
那时的相声也特别好笑,人们似乎没有那么急功近利。娓娓道来,不急不躁,现在听相声有时候很累。
10. 那时的星空和其它
我在农村度过的童年,幸运极了。没有丝毫工业革命痕迹的农村,有地平线,晴天的夜晚星星又亮又多,有时月色如水。那时候我妈就在厨房擀面条,我用收音机听着“小喇叭”,里边的任何一个故事都能把我的魂勾走半天。
我最早的记忆之一就是清晨在清冷的空气中抱着醋瓶子去村里一户人家打醋,冷冷的,云雾缭绕。
那时候觉得谁家的饭都比我家的好吃,村里几乎没有哪家的饭我没有吃过,(相当不自觉)。我妈如果拖着我非要我回家,老乡还会生气。忘了是在哪个大娘家,玩累了瞌睡了,她就把我整个放到被窝里,不脱鞋子,北方农村似乎是这样,总感觉小孩子不脏。
人们之间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是会有很美好的感情的。当然,把制度设计好了,合理分配利益是更好的。扯远了。
现在想来,那些东西多少钱也买不来,那时候穷的破破烂烂一个柴禾妞,却对世界有无限期望,置身上帝造的大自然中,生活美好极了。现在物质丰富了,却活得没有滋味。说真的,我现在宁可在水塘子旁边发呆也不想这样对着电脑玩人工制造的东西,快玩成白痴了。人的智慧和造物主的没有办法比。
日子一天天过,记忆一点点积攒。写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沉淀在心底不知还有多少,偶尔一个梦,一个熟悉的场景,记忆就翻涌上来,才知道原来我们拥有过那么多。
儿时看电影电视总会急切地问“后来呢?……后来怎么了?最后呢?……”知道了满意的结局才罢休,从没有人告诉我,或是我们没有认真听,生命是个过程,最后? 最后大家都一个结局,遍尝人生百味后,ashes to ashes dust to dust,尘归尘,土归土。明白了这个事儿,我们可能需要重新思考怎么过这日子。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传道书1.9》
我的记忆并无特殊之处,我的生活平淡无奇,我经历过的,吃过见过的你也都有吧?全当是和同龄人叙了叙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