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谢谢Yaoyue老师!就是一直听您的,等了好久,前段时间在5.92左右,先后换了几批(人民币到加元),感觉挺满意的。毕竟要象09年三月份那样5.30的汇率真是太难得了。

多谢您!

同谢老师!

我倒是没换几批,只是换够了今年需要用的。:wdb23:

不言谢,开帖的目的就是尽力帮着移民的人看看什么时机换汇较好,你们能够拿到一个还不错的价格,这个帖子的目的就达到了,对于我来说是捎带手的事情,所以大家不用太客气。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对外汇很感兴趣,希望有一个体系性的了解。yaoyue老师有什么入门级的书或文章可以推荐么?现在看您的帖子还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

很遗憾,我觉得市面上还没有什么书籍能真正把外汇市场讲清楚、讲透彻,因为这个市场本身就是极复杂的东西,有耐心的人又极少,所以写出真东西的人也就极少,高手还是有的,但多数都是闷罐子,有一些人写过的东西还不错,但读的人没个三五年的功夫未必能理解作者其间的所言所感,而且市场这东西最终是一定要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的,而不是去看别人对市场的描述。

硬要我推荐,就先搜索一下“虞茂平”,是个台湾人,他写的《总论》还算值得一读。我看的东西不算多,印象里没有其他人写过什么东西让我觉得有价值。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请问yaoyue老师如何解读澳元最近的走势?本来感觉还没到底部,估计会到0.89以下,现在却又回到90上方。谢谢!

周一开始连跌三天,跌幅超过我的预想,纽币跌得更是多,加元也跌,很多欧洲货币跌得更厉害,我做的欧元却反而是涨的,所以局面分化太厉害了,这两天很多人操作上都感觉怕咬手,也就会因为盘面的原因对行情有很多想法,我还是坚持前面的看法,澳元只是在预想的基础上跑多了一点点而已,现在还看不出重新做判断的必要。后面两天先看能不能回一下0.92附近,之后还是0.9上面几百点范围震荡。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美国经济复苏可能比你预期的要好, 硅谷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中心,据我美国硅谷工作的同学介绍,现在硅谷的就业形势已经恢复到自2000年来的鼎盛时期,很多公司业务蒸蒸日上。美国退出qe即将成为现实,美元走强并非找不到原因。
美元兑加元一直都处在明显的上升通道之中,虽然会有反复或调整,但总体会向上。这一方面是美元会保持强势,另一方面,与加拿大自身经济状况疲软有关系。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有一段一直看楼主的汇率帖,这次又来请教

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你是在看一张图来联想两个货币所代表的国家之间的经济对比,在一张图上所呈现出来的趋势状态很容易让你建立一种趋势形态的想象,这是很危险的,因为一张图只是代表两个货币间的状态,仅仅是市场的一个角落里的状态,绝对不能用这样狭窄的视野来做宏观的判断,如果你多看一些货币对的图,你会发现美元非常弱,更多的图表中体现出来的趋势状态拼凑出更全面的市场面貌,所以,看一张图来编故事是很危险的,那个“凳子”就经常干这样的事情,建议你多看一些货币兑美元的图表,至少看过50种以上的货币,你再对美元作出评判,美国的经济状态我不想多说,一大堆麻烦等着奥黑去收拾呢,他的继任者也不会有几天好日子过,呵呵。

前面我贴的图至描述了后面几个月的可能性,周期范围较短,我再画一张图,缩小了K线,在右边未来的时空里我用画线的方式描述我的看法。

楼主的看法是,未来美加比,会大幅下跌?我看到市场逐渐在形成某种共识:美元指数会到90。
请教楼主,美加比未来走势的判断基础?:wdb6: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我比较倾向于这位的观点,美元有可能强势回归

美国经济复苏可能比你预期的要好, 硅谷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中心,据我美国硅谷工作的同学介绍,现在硅谷的就业形势已经恢复到自2000年来的鼎盛时期,很多公司业务蒸蒸日上。美国退出qe即将成为现实,美元走强并非找不到原因。
美元兑加元一直都处在明显的上升通道之中,虽然会有反复或调整,但总体会向上。这一方面是美元会保持强势,另一方面,与加拿大自身经济状况疲软有关系。

请教这位同学,你对美加比的走势波动,是个怎样的预计?:wdb6: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美国经济复苏可能比你预期的要好, 硅谷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中心,据我美国硅谷工作的同学介绍,现在硅谷的就业形势已经恢复到自2000年来的鼎盛时期,很多公司业务蒸蒸日上。美国退出qe即将成为现实,美元走强并非找不到原因。
美元兑加元一直都处在明显的上升通道之中,虽然会有反复或调整,但总体会向上。这一方面是美元会保持强势,另一方面,与加拿大自身经济状况疲软有关系。

这个世界电子工业和IT行业一直就是上升状态的,从贝尔发明了电话开始就是这样的趋势,但美国的整体国力为啥在80年代以后就走下坡了?美国的债务为什么到了今天这步田地?为什么2007年次债危机会爆发?说明经济的构成是多元的,不是一个硅谷就能代表经济主线的,除非美国三亿人口都参与到硅谷的高科技产业,实际上能有多少人呢?1000万人了不起了吧?其他行业怎么办?就业问题就是说明产业的整体下滑,一两个产业的亮点不能说明整体向好。而且汇率是比较关系,他好,不等于别人比他差,别人可能比他更好,所以你不能只盯着美国的数据好与坏的走向,就好比,你从9岁到了12岁,长高了不少,不等于别人都营养不良停止生长,呵呵,明白了么?看问题是要放在环境中来进行考量的。

另外,汇率涨跌还存在着市场本身的节奏,美国一直烂下去的过程中,也会有很多次美元上涨,什么事情都不是跑直线的,都是呈现波动状态运行的,你要把波动的部分进行过滤才能看到事情的趋势特征,其实波动反复本身就是趋势的特征之一,次债爆发的时候,美元大涨,你如何理解?世界经济平稳的时候美元大跌,你又如何理解?所以美元涨跌很多时候和美国的好坏不是正相关,和资本流动的环境有关系,汇率绝不是简单的经济好坏的体现。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有一段一直看楼主的汇率帖,这次又来请教

楼主的看法是,未来美加比,会大幅下跌?我看到市场逐渐在形成某种共识:美元指数会到90。
请教楼主,美加比未来走势的判断基础?:wdb6:

你说的美元指数可能是通常的DXY,这个指数中欧元占了50%以上的权重,现在是81.31,这个指数波动一个点,对应着欧元波动两个点(仅仅是长期的对比统计结果,局部会有其他因素影响这个比例),我判断欧元后面还有一次跌到1.2的机会,现在看是1400点落差,那么折算成美元指数DXY大概就是700点或者少于700点,那就是88.50左右,到不了90,指数权重中其他货币如果在以后的下跌过程中幅度较小,会拉指数的后腿,例如英镑、日元、加元、瑞士法郎、瑞典克朗。

鉴于交叉盘未来的大波动,DXY指数的走势仅仅是因为欧元波动造成的结果,要明白指数不是市场形态,指数是各种价格进行二次计算的结果,设置权重不同,价格采样不同,造成指数的结果也不同,所以说指数不是真实市场的体现,那么,指数的趋势就不能随意用来判断某个货币的走势,例如,欧元/澳元未来大跌的时候,同时DXY上涨,澳元就跌不下去多少。如果基于美元上涨来理解去做空澳元,就会傻眼了,所以要吃透每个指数里面的权重比才好理解指数波动的可能性,如果操作指数交易,就更是要在这上面多学习才行。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感谢yaoyue老师指点!这就去找来学习!

很遗憾,我觉得市面上还没有什么书籍能真正把外汇市场讲清楚、讲透彻,因为这个市场本身就是极复杂的东西,有耐心的人又极少,所以写出真东西的人也就极少,高手还是有的,但多数都是闷罐子,有一些人写过的东西还不错,但读的人没个三五年的功夫未必能理解作者其间的所言所感,而且市场这东西最终是一定要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的,而不是去看别人对市场的描述。

硬要我推荐,就先搜索一下“虞茂平”,是个台湾人,他写的《总论》还算值得一读。我看的东西不算多,印象里没有其他人写过什么东西让我觉得有价值。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这个世界电子工业和IT行业一直就是上升状态的,从贝尔发明了电话开始就是这样的趋势,但美国的整体国力为啥在80年代以后就走下坡了?美国的债务为什么到了今天这步田地?为什么2007年次债危机会爆发?说明经济的构成是多元的,不是一个硅谷就能代表经济主线的,除非美国三亿人口都参与到硅谷的高科技产业,实际上能有多少人呢?1000万人了不起了吧?其他行业怎么办?就业问题就是说明产业的整体下滑,一两个产业的亮点不能说明整体向好。而且汇率是比较关系,他好,不等于别人比他差,别人可能比他更好,所以你不能只盯着美国的数据好与坏的走向,就好比,你从9岁到了12岁,长高了不少,不等于别人都营养不良停止生长,呵呵,明白了么?看问题是要放在环境中来进行考量的。

另外,汇率涨跌还存在着市场本身的节奏,美国一直烂下去的过程中,也会有很多次美元上涨,什么事情都不是跑直线的,都是呈现波动状态运行的,你要把波动的部分进行过滤才能看到事情的趋势特征,其实波动反复本身就是趋势的特征之一,次债爆发的时候,美元大涨,你如何理解?世界经济平稳的时候美元大跌,你又如何理解?所以美元涨跌很多时候和美国的好坏不是正相关,和资本流动的环境有关系,汇率绝不是简单的经济好坏的体现。

我觉得汇率问题涉及到绝对和相对,长期对短期的概念,这些前提不理清楚,问题就没办法讨论。A货币对B货币的汇率,实际上反映不出这两个国家的实际或者绝对的经济状况,只能反映经济实力的对比。而短期来看,汇率会受到各种市场或非市场因素的影响,涨跌并不能简单的用经济状况去说明,只有放在一个相对长期的背景下,才可以理清汇率变化和国家经济状况对比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我看涨美元兑加币的汇率,正是基于对美国经济的看好和对加国经济的不乐观。

硅谷确实只是美国经济的一个点,这个点在过去的几年也饱受冲击,但目前已经得到全面恢复。这个点也许不能反映美国经济的全貌,但它作为世界高科技产业的研发中心,上下游延伸着的巨大的实体产业链,产品面对的更是庞大的消费群体,它的重新繁荣无疑是美国和世界经济环境改善和复苏的一个重要标志。

不看好美国是非常危险的,只有走出国门,才能真正感受到中国和世界的差距,美国没有那么虚弱不堪,至少可见的未来,它依然会是世界顶级强国。美元过去几年的走软,一方面是经济危机的冲击,美国经济陷入困难,但这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最主要的还是货币注水导致。而qe的退出,将是美元强势的最大助推剂。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我觉得汇率问题涉及到绝对和相对,长期对短期的概念,这些前提不理清楚,问题就没办法讨论。A货币对B货币的汇率,实际上反映不出这两个国家的实际或者绝对的经济状况,只能反映经济实力的对比。而短期来看,汇率会受到各种市场或非市场因素的影响,涨跌并不能简单的用经济状况去说明,只有放在一个相对长期的背景下,才可以理清汇率变化和国家经济状况对比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我看涨美元兑加币的汇率,正是基于对美国经济的看好和对加国经济的不乐观。

硅谷确实只是美国经济的一个点,这个点在过去的几年也饱受冲击,但目前已经得到全面恢复。这个点也许不能反映美国经济的全貌,但它作为世界高科技产业的研发中心,上下游延伸着的巨大的实体产业链,产品面对的更是庞大的消费群体,它的重新繁荣无疑是美国和世界经济环境改善和复苏的一个重要标志。

不看好美国是非常危险的,只有走出国门,才能真正感受到中国和世界的差距,美国没有那么虚弱不堪,至少可见的未来,它依然会是世界顶级强国。美元过去几年的走软,一方面是经济危机的冲击,美国经济陷入困难,但这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最主要的还是货币注水导致。而qe的退出,将是美元强势的最大助推剂。

呵呵,你还是把汇率关系理解为经济总量、强弱对比之类的简单比较关系,而事实不是这样的,咱们打个比方,美国现有10万座桥梁,中国有1万座桥梁,每年美国维持新增桥梁100座,而中国每年新增桥梁1000座,从总量来看,美国会在很长时间都会比中国的总量要大很多,但是,新增的部分作为资产存量的增量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资本增量的比例中国要远远大于美国,因为中国新建桥梁多,美国资本就会去投资,因为美国没有那么多容纳资金的新建桥梁,所以,资本的流动就会从美国流向中国,人民币就会对美元升值,美元就会贬值,这个道理,放在其他所有的领域都是一样的,70年代以后形成的经济全球化,和我的桥梁例子是完全吻合的,就是各个国家之间的增长关系变了,你不能在时间链条中截取经济总量的片段来作为动态趋势方向的解读,成年人确实比小孩子要高很多,但是身高的增长潜力是不一样的,要看到动态趋势的方向是存在时间变量的,内在因素就是经济全球化,资本的流向不是追逐谁更先进谁更发达,而是追逐潜在的增长空间,越穷的地方越需要资本,越富有的地方越对市场存在需求,你干过房地产行业,一块规划好的地,开发了20年,已经盖满了楼,那么这个地方对于建筑开发商来说就没有了吸引力,相反长满荒草的处女地,对于开发商和建筑公司来说才有潜在获利价值,资本大体上就是遵循这样的流动规律,你不能说高楼林立的市中心比脏乱不堪的城乡结合部更吸引建筑工人,对于建筑工人来说,繁华的市中心意味着没有机会,资本具有拓荒的属性,经济全球化本身就是由资本推动补短板的过程。

还要我怎么解释?呵呵。

你先别想QE的事情了,还是以前说过的,这个QE因素至少10年以上才算完。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呵呵,你还是把汇率关系理解为经济总量、强弱对比之类的简单比较关系,而事实不是这样的,咱们打个比方,美国现有10万座桥梁,中国有1万座桥梁,每年美国维持新增桥梁100座,而中国每年新增桥梁1000座,从总量来看,美国会在很长时间都会比中国的总量要大很多,但是,新增的部分作为资产存量的增量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资本增量的比例中国要远远大于美国,因为中国新建桥梁多,美国资本就会去投资,因为美国没有那么多容纳资金的新建桥梁,所以,资本的流动就会从美国流向中国,人民币就会对美元升值,美元就会贬值,这个道理,放在其他所有的领域都是一样的,70年代以后形成的经济全球化,和我的桥梁例子是完全吻合的,就是各个国家之间的增长关系变了,你不能在时间链条中截取经济总量的片段来作为动态趋势方向的解读,成年人确实比小孩子要高很多,但是身高的增长潜力是不一样的,要看到动态趋势的方向是存在时间变量的,内在因素就是经济全球化,资本的流向不是追逐谁更先进谁更发达,而是追逐潜在的增长空间,越穷的地方越需要资本,越富有的地方越对市场存在需求,你干过房地产行业,一块规划好的地,开发了20年,已经盖满了楼,那么这个地方对于建筑开发商来说就没有了吸引力,相反长满荒草的处女地,对于开发商和建筑公司来说才有潜在获利价值,资本大体上就是遵循这样的流动规律,你不能说高楼林立的市中心比脏乱不堪的城乡结合部更吸引建筑工人,对于建筑工人来说,繁华的市中心意味着没有机会,资本具有拓荒的属性,经济全球化本身就是由资本推动补短板的过程。

还要我怎么解释?呵呵。

你先别想QE的事情了,还是以前说过的,这个QE因素至少10年以上才算完。

你可能曲解我的观点,我并不认为可以将汇率关系理解为经济总量、强弱对比之类的简单比较关系。如果说清楚一点,汇率实际上是两国单位货币“含金量”的对比,这里所谓“含金量”就是货币所代表实际财富价值,把一个国家财富总量量化到单位货币上产生的。当然,这是相对理想和概念层面的认识。实际上,两国货币汇率会不断变化,会受到很多市场和非市场因素的影响,处于动态的过程中,这并不意味着两国单位财富就在随时变化并能精确量化。
你阐释了两国汇率变化的基本原理和动态过程,这点我赞同。汇率的变化实际上就是动态比值。我也举个例子,张三家有10袋米,发行了10张票子,李四家有5袋米,也发行了10张票子,如果计算汇率,张三票对李四票就是2。如果今年张三家增长了1袋米,李四家也增长了一袋米,那张三票对李四票的汇率就会下跌为1.83。这个简单例子其实可以揭示汇率的基本原理。同样,张三家想刺激经济,又多发了10张票子,那实际上汇率就会下跌到1。现实世界中没有这么理想的模型,但基本原理一致。如果李四家前景看好,投资增加,比张三家有相对更高的大米产值增长,那毫无疑问,李四币对张三币汇率会上升。这和你的造桥例子基本一致。
资本流向最终的作用反映在经济增长上,也就是国家财富的增长。资本流向可以影响汇率的变化,但它不能决定汇率。汇率并不是有某种内在价值的商品,如果因为资金、需求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汇率可能会偏离轨道,但只要两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货币政策没有改变,这种偏离很快就会得到修正。
 
最后编辑: 2013-08-25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你可能曲解我的观点,我并不认为可以将汇率关系理解为经济总量、强弱对比之类的简单比较关系。如果说清楚一点,汇率实际上是两国单位货币“含金量”的对比,这里所谓“含金量”就是货币所代表实际财富价值,把一个国家财富总量量化到单位货币上产生的。当然,这是相对理想和概念层面的认识。实际上,两国货币汇率会不断变化,会受到很多市场和非市场因素的影响,处于动态的过程中,这并不意味着两国单位财富就在随时变化并能精确量化。
你阐释了两国汇率变化的基本原理和动态过程,这点我赞同。汇率的变化实际上就是动态比值。我也举个例子,张三家有10袋米,发行了10张票子,李四家有5袋米,也发行了10张票子,如果计算汇率,张三票对李四票就是2。如果今年张三家增长了1袋米,李四家也增长了一袋米,那张三票对李四票的汇率就会下跌为1.83。这个简单例子其实可以揭示汇率的基本原理。同样,张三家想刺激经济,又多发了10张票子,那实际上汇率就会下跌到1。现实世界中没有这么理想的模型,但基本原理一致。如果李四家前景看好,投资增加,比张三家有相对更高的大米产值增长,那毫无疑问,李四币对张三币汇率会上升。这和你的造桥例子基本一致。
资本流向最终的作用反映在经济增长上,也就是国家财富的增长。资本流向可以影响汇率的变化,但它不能决定汇率。汇率并不是有某种内在价值的商品,如果因为资金、需求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汇率可能会偏离轨道,但只要两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货币政策没有改变,这种偏离很快就会得到修正。
市场里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平衡点”,两个国家的汇率在多长时间周期内的平衡点在哪里比较合理,有人拿经济总量间的变化来做考虑,有人拿新增货币发行量来做考虑,殊不知资本的流动除了经常项下的贸易类、借贷类的因素外,还有投资形式的流动因素,构成汇率波动的要素太多,搞清楚平衡点的意图就是综合平均各类条件之后的均值,所有机构都在研究这个,因为一旦偏离这个平衡点就意味着套利机会的来临,市场肯定不会停留在平衡点,一定是在这个平衡点的上下进行波动,并且存在周期差别,越大的周期,套利机会的空间越大,但是什么样的变量条件会对汇率在何种周期下产生多大的波幅是最难估量的,平衡点上下20-30%的波动是可能的,假设平衡点是稳定的,波动只要偏离15%以上时机会就来了,机构里大量做数据分析的人就是研究这个东西,如果这个平衡点也在进行波动呢?于是,变量因素出现了维度的问题,就会发现平衡点也存在着周期差别,小周期的平衡点相对于更大周期来说就变成波动了,所以研究市场最终就变成了经济周期的研究。

我标出红字的部分,实际情况是李四家的货币仍然存在贬值的可能,但总收入会增加,这里面有几个原因,此时张三家具有增加产量的潜力,李四家的资本会流向张三家进行增产的投资,美国企业将产业搬迁到中国以获得更廉价的生产成本就是这个规律,在市场需求量没有增加时,李四家的产量有可能滞销,如果是这样,李四家为增产所投入的资金有可能变成泡沫性资产,所谓的收益和风险并存,这就可以解释美国汽车在全球败北以后濒临破产的窘境,所以汇率就成为市场调节工具,李四家卖粮的收入内部无法消化,转为进口其他货物,就可以平衡汇率,这就是美国长期工业化以后出现的资本富余现象,之后就是资本外流,又回到了蓝色字的部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市场里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平衡点”,两个国家的汇率在多长时间周期内的平衡点在哪里比较合理,有人拿经济总量间的变化来做考虑,有人拿新增货币发行量来做考虑,殊不知资本的流动除了经常项下的贸易类、借贷类的因素外,还有投资形式的流动因素,构成汇率波动的要素太多,搞清楚平衡点的意图就是综合平均各类条件之后的均值,所有机构都在研究这个,因为一旦偏离这个平衡点就意味着套利机会的来临,市场肯定不会停留在平衡点,一定是在这个平衡点的上下进行波动,并且存在周期差别,越大的周期,套利机会的空间越大,但是什么样的变量条件会对汇率在何种周期下产生多大的波幅是最难估量的,平衡点上下20-30%的波动是可能的,假设平衡点是稳定的,波动只要偏离15%以上时机会就来了,机构里大量做数据分析的人就是研究这个东西,如果这个平衡点也在进行波动呢?于是,变量因素出现了维度的问题,就会发现平衡点也存在着周期差别,小周期的平衡点相对于更大周期来说就变成波动了,所以研究市场最终就变成了经济周期的研究。

我标出红字的部分,实际情况是李四家的货币仍然存在贬值的可能,但总收入会增加,这里面有几个原因,此时张三家具有增加产量的潜力,李四家的资本会流向张三家进行增产的投资,美国企业将产业搬迁到中国以获得更廉价的生产成本就是这个规律,在市场需求量没有增加时,李四家的产量有可能滞销,如果是这样,李四家为增产所投入的资金有可能变成泡沫性资产,所谓的收益和风险并存,这就可以解释美国汽车在全球败北以后濒临破产的窘境,所以汇率就成为市场调节工具,李四家卖粮的收入内部无法消化,转为进口其他货物,就可以平衡汇率,这就是美国长期工业化以后出现的资本富余现象,之后就是资本外流,又回到了蓝色字的部分。

我所提出的模型是在理想状态下汇率的基本原理, 没有附加任何的背景条件。你的观点我也赞同,是对理想状态的进一步延伸。毫无疑问,现实中的状况更为复杂。
就你红字标注的部分,如果深入的分析,也会有不同的情况出现。比如,市场需求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就有几种情况出现:第一,张三李四家大米都出现滞销,第二,李四家因为资金投入,产量增加,品质也增加,抢占了张三家的市场。第三,张三保有市场不变,李四增产无法消化,等等。在不同的状况下,汇率的表现都会不同。
有个观点我不认同,过去几年中,美国的汽车业虽然遇到了困难,但这是整个汽车行业的困难,美国汽车业并没有破产,而且目前正在恢复元气。美国汽车在中国或者海外设立工厂,很大程度是因为市场的扩大,满足当地的市场需求所致,这些市场所赚取的利润,一部分也会流回本土,而这些市场的产品,都有严格的出口限制,不会出现不同产地竞争打架的现象。实际上,北美目前汽车产销量都在不断增长,而美国本土车的占有率依然很高。正如美国车企在海外设厂,世界主要的车企,在北美也都有设厂,以满足本地化需求。
其实,我们应该更关注美国汽车产业的升级,比如特斯拉汽车,国内可能报道不多,甚至负面报道为主,但就和当年的苹果一样,它已经走在科技和市场的前沿,得到时尚消费者的追捧,可能会改变将来的汽车市场格局。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我所提出的模型是在理想状态下汇率的基本原理, 没有附加任何的背景条件。你的观点我也赞同,是对理想状态的进一步延伸。毫无疑问,现实中的状况更为复杂。
就你红字标注的部分,如果深入的分析,也会有不同的情况出现。比如,市场需求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就有几种情况出现:第一,张三李四家大米都出现滞销,第二,李四家因为资金投入,产量增加,品质也增加,抢占了张三家的市场。第三,张三保有市场不变,李四增产无法消化,等等。在不同的状况下,汇率的表现都会不同。
有个观点我不认同,过去几年中,美国的汽车业虽然遇到了困难,但这是整个汽车行业的困难,美国汽车业并没有破产,而且目前正在恢复元气。美国汽车在中国或者海外设立工厂,很大程度是因为市场的扩大,满足当地的市场需求所致,这些市场所赚取的利润,一部分也会流回本土,而这些市场的产品,都有严格的出口限制,不会出现不同产地竞争打架的现象。实际上,北美目前汽车产销量都在不断增长,而美国本土车的占有率依然很高。正如美国车企在海外设厂,世界主要的车企,在北美也都有设厂,以满足本地化需求。
其实,我们应该更关注美国汽车产业的升级,比如特斯拉汽车,国内可能报道不多,甚至负面报道为主,但就和当年的苹果一样,它已经走在科技和市场的前沿,得到时尚消费者的追捧,可能会改变将来的汽车市场格局。
中国的汽车市场属于“新大陆”,对于所有大型汽车企业来说都是新的市场空间,可以不提。

家里有北汽的人,所以对美国汽车这几十年的情况比较了解,美国汽车因为北美的市场特点造成美国汽车的产品在全世界范围缺乏落地市场的适应性,日本企业在这方面做得更好,所以,80年代开始,日本车逐渐挤掉了美国车的市场份额,底特律就是从80年代开始走下坡路了,前些日子底特律财政破产就不奇怪了,通用的破产保护,克莱斯勒被菲亚特收购,仅仅是一种财务上的解决方案而已,事实上已经算是破产了,你不用替他们辩解,在市场中,美国汽车如果不再吸收欧洲和日本的营养,连品牌都可能荡然无存,别去想在别的市场赚取的利润会回到美国,根本没影的事儿,当年欧洲在北美的投资,赚了钱回到欧洲了?呵呵,不要想当然......钱没有国籍属性,哪里能再赚到钱,钱才会去哪里。回到美国干啥?买面包吃啊?

先别把特斯拉看得太好,一个新概念的产生,会经过一段时间产业化的过程,等到产业化完全形成的时候,前期会有很多先驱企业作为铺垫,仅仅是先驱而已,市场化的结果可不是谁先走上路就一定能修成正果。汽车不是苹果手机,产业化的过程有很大区别。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请教YAOYUE老师, USD/CAD现在已经涨到1.0530。根据近期经济数据,你将要调整对它的预期吗?谢谢。

美元/加元上周一下子冲起来200多点,确实有点惊人,但加元却不是跌得最多的,只是相对于前面波动的幅度来看有点大,既然在1.04上面换了加元,就拿着吧,我看美元/加元也不会上去多少了,短线还要先回落到1.04附近再进行震荡,不用调整预期,细节走势不去做太多甄别,还是看它过些时间会跌到1.01附近。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