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中报
文化宝库
每个国家都以自己文化而自豪。而文化宝库的自然汇集之所首推图书馆,它是文化知识界的麦加朝圣地。
俄国莫斯科的列宁图书馆,整整占上一个街区,导游总是自豪地声称它的藏书量为世界第一。
奥地利维也纳的国家图书馆由皇宫广场上旧皇宫改建,书库在地下,为此建设地铁,作运输书藉之用,图书馆有四个地铁站之遥,可想其规模之大。
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图书馆建在布达山顶,既作皇宫亦作图书馆,需乘电梯到达山脚,相当巨型。
没听说加拿大设有国家图书馆,渥太华的朋友说没有。
多市有图书馆近百座,大型的叫研参馆(Research & Reference),共三座。中型的叫区馆,共十五座,其余的分馆共八十多座,星罗棋布,涵盖全市。稍稍留意,路边经常会有图书馆指示路标。绝大部份图 书馆有供残障人士轮椅出入口。 图书馆经常组织和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及学习班,如文学、ESL、法语、英语会话、入藉、手语、电脑等等。
全市最大的参研图书馆在Yonge和Bloor附近,明亮宽敞圆形五层大楼建筑,玻璃电梯将全馆一览无遗。地下室设报纸阅览,你几乎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报 纸。一楼南翼全部电脑,轮候即可使用。五楼是音影部份,可看电影,DVD,录影带,只要小荧幕有空就可以带着耳机使用。新移民可借录音带学英语,可以模仿 读音及录下来练习、校正。
这个馆任何东西都不能借出,如需要,登记后,他们会送到你住处最近的馆,通知你去取。
服务一流
我家离一间分馆只有五个街口,十分钟内走路可达,它一周开放六日,冬暖夏凉,诚一文化享受之所。
我们常常听到对政府部门的批评,但我们很少听到对图书馆的服务投诉。
最方便的是一卡通全市,借和还在任何一馆都行,无论书、碟、带等。出借的物品,每人可达50件,书借三周,碟、带等不同,如无人轮候可续借。用电话、电脑去续很方便。
各馆闭门期间都有木箱让读者交还物品,无时间之限。
如果从目录中找到所需书藉,职员代寻,如本馆没有,可向其它馆调来,或排名轮候。到时电话通知去取,网络通全市。 你只要到www.torontopubliclibrary.ca上看一看就会得到很多很多的资讯。
最近有一间分馆使用了自动化借书系统,利用了无线电频率验证技术,通过屏幕自己动手,证和物品扫描后自动出收条,方便和快捷。
我曾接触过一些大陆来探亲的文化教育界人士,如教授、大学校长、退休外交官等。每次接触,我必定带他们去看图书馆,中央那间和一些分馆。他们均感叹中国的图书馆文化不知落后加拿大多少年,以及中国城市文化建设还没有上轨道。
破相美女
去分馆多了,看和听的也多了,为此,我将一些华人读者的陋习披露如下。
大陆电影杂志《大众电影》的封面常常是美女,人美、景美、色美、彩美、图美、饰美,它引来了个别读者或追星族或影迷的兴趣,于是一幅幅在剪刀下失踪,支离破碎,惨不忍睹。
图书馆职员们对这些人无计可施,就采取不是办法的办法,给中港台美女照来个破相、整容,兜头兜脸盖上一个红彤彤的图书馆金印。
世界上任何一个美女都经不起这一大印,自然破相。最近一期的4月版,第二页上有一位男影星照片,满脸血迹斑斑,细心一看,又是大印之作。
这一大印果然奏效,没有人再偷美人照片了,但杂志封面面目全非。有意思的是,图书馆职员们从不加印于外国影星照片,因为知道读者不会偷。虽然有时偶也加印,但却印在玉臂上,免遭破相之劫!
恶劣瓢窃
每个分馆都设有复印机,印一张不过25分,只是打一个本地电话的钱!但一些贪图小利的读者为省几个小钱,毫无公德之心,将杂志中一些所需文章悉数瓢窃,剪撕下去,据为己有!有本杂志不连封面、底,共32页(两面),竟然被撕去了14页,几近一半。
这种情况也发生在一些录音、影带上。如果说看、听完带后不倒带是小节,偷掉说明书是顺手牵羊,最恶劣的是,有同胞将所借的带子移花接木,随便放回一合带充 数,混骗职员。这往往害苦了下一位借带读者,被人“栽”了脏,有理说不清,无以为证。还有一些“半偷”,将借回去的带子转录后,自己留下借来的“原版”, 将翻录的还回图书馆。
鼠辈文痞
读到一些图书,有时为之气结,文批处处,眉批还好,地方稍大,足批过得去。至于旁批、缝批简直不能接受。将这些文中涂鸦的人称为文痞,不知会否玷污这个“文”字。不知能否称为一种与“厕所文化”相近的“文痞现象”。
一篇文章,如受到赞同,如老鼠过街,有缝就写,不乏赞美之词,中英并茂,把自己当作严威的德高望重的老师,批教小学生的作文薄一样。加红圈、划红杠、打圈,又赞又叹,把作者原文改得面目全非。没有想过,作者和其它读者会有什么感想,如何能读下去。
最惨的是持相反观点的政论文章,大陆几十年来提倡的阶级斗争哲学又跃现在批文中了。国共斗了八十四年,今年在北京两党领导人握手言和,开创了一个新世纪。但在民众中这种争斗还没有结束。
一些人,以为站在作者的头上,以“誓死捍卫”真理在手、大义凛然,非忠即奸的姿态大骂作者为“汉奸、走狗、卖国贼、民族败类”等恶毒词句。
当然,眉批中还看到反批,反反批,小小的热闹的文化战场有点可笑,硝烟中看火光,刀光闪闪,剑影舞扬。这对我们这些读者是否一种文化污染,抑或属于另一种读者文化生态,正常还是不正常?
我建议文痞书虫们以平等的态度,不居高临下,不在书中乱批,通过正当的渠道-如在媒体上发表书评,与作者商榷与探讨问题。读者诸君,你看意下如何?
(三 虎 )
文化宝库
每个国家都以自己文化而自豪。而文化宝库的自然汇集之所首推图书馆,它是文化知识界的麦加朝圣地。
俄国莫斯科的列宁图书馆,整整占上一个街区,导游总是自豪地声称它的藏书量为世界第一。
奥地利维也纳的国家图书馆由皇宫广场上旧皇宫改建,书库在地下,为此建设地铁,作运输书藉之用,图书馆有四个地铁站之遥,可想其规模之大。
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图书馆建在布达山顶,既作皇宫亦作图书馆,需乘电梯到达山脚,相当巨型。
没听说加拿大设有国家图书馆,渥太华的朋友说没有。
多市有图书馆近百座,大型的叫研参馆(Research & Reference),共三座。中型的叫区馆,共十五座,其余的分馆共八十多座,星罗棋布,涵盖全市。稍稍留意,路边经常会有图书馆指示路标。绝大部份图 书馆有供残障人士轮椅出入口。 图书馆经常组织和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及学习班,如文学、ESL、法语、英语会话、入藉、手语、电脑等等。
全市最大的参研图书馆在Yonge和Bloor附近,明亮宽敞圆形五层大楼建筑,玻璃电梯将全馆一览无遗。地下室设报纸阅览,你几乎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报 纸。一楼南翼全部电脑,轮候即可使用。五楼是音影部份,可看电影,DVD,录影带,只要小荧幕有空就可以带着耳机使用。新移民可借录音带学英语,可以模仿 读音及录下来练习、校正。
这个馆任何东西都不能借出,如需要,登记后,他们会送到你住处最近的馆,通知你去取。
服务一流
我家离一间分馆只有五个街口,十分钟内走路可达,它一周开放六日,冬暖夏凉,诚一文化享受之所。
我们常常听到对政府部门的批评,但我们很少听到对图书馆的服务投诉。
最方便的是一卡通全市,借和还在任何一馆都行,无论书、碟、带等。出借的物品,每人可达50件,书借三周,碟、带等不同,如无人轮候可续借。用电话、电脑去续很方便。
各馆闭门期间都有木箱让读者交还物品,无时间之限。
如果从目录中找到所需书藉,职员代寻,如本馆没有,可向其它馆调来,或排名轮候。到时电话通知去取,网络通全市。 你只要到www.torontopubliclibrary.ca上看一看就会得到很多很多的资讯。
最近有一间分馆使用了自动化借书系统,利用了无线电频率验证技术,通过屏幕自己动手,证和物品扫描后自动出收条,方便和快捷。
我曾接触过一些大陆来探亲的文化教育界人士,如教授、大学校长、退休外交官等。每次接触,我必定带他们去看图书馆,中央那间和一些分馆。他们均感叹中国的图书馆文化不知落后加拿大多少年,以及中国城市文化建设还没有上轨道。
破相美女
去分馆多了,看和听的也多了,为此,我将一些华人读者的陋习披露如下。
大陆电影杂志《大众电影》的封面常常是美女,人美、景美、色美、彩美、图美、饰美,它引来了个别读者或追星族或影迷的兴趣,于是一幅幅在剪刀下失踪,支离破碎,惨不忍睹。
图书馆职员们对这些人无计可施,就采取不是办法的办法,给中港台美女照来个破相、整容,兜头兜脸盖上一个红彤彤的图书馆金印。
世界上任何一个美女都经不起这一大印,自然破相。最近一期的4月版,第二页上有一位男影星照片,满脸血迹斑斑,细心一看,又是大印之作。
这一大印果然奏效,没有人再偷美人照片了,但杂志封面面目全非。有意思的是,图书馆职员们从不加印于外国影星照片,因为知道读者不会偷。虽然有时偶也加印,但却印在玉臂上,免遭破相之劫!
恶劣瓢窃
每个分馆都设有复印机,印一张不过25分,只是打一个本地电话的钱!但一些贪图小利的读者为省几个小钱,毫无公德之心,将杂志中一些所需文章悉数瓢窃,剪撕下去,据为己有!有本杂志不连封面、底,共32页(两面),竟然被撕去了14页,几近一半。
这种情况也发生在一些录音、影带上。如果说看、听完带后不倒带是小节,偷掉说明书是顺手牵羊,最恶劣的是,有同胞将所借的带子移花接木,随便放回一合带充 数,混骗职员。这往往害苦了下一位借带读者,被人“栽”了脏,有理说不清,无以为证。还有一些“半偷”,将借回去的带子转录后,自己留下借来的“原版”, 将翻录的还回图书馆。
鼠辈文痞
读到一些图书,有时为之气结,文批处处,眉批还好,地方稍大,足批过得去。至于旁批、缝批简直不能接受。将这些文中涂鸦的人称为文痞,不知会否玷污这个“文”字。不知能否称为一种与“厕所文化”相近的“文痞现象”。
一篇文章,如受到赞同,如老鼠过街,有缝就写,不乏赞美之词,中英并茂,把自己当作严威的德高望重的老师,批教小学生的作文薄一样。加红圈、划红杠、打圈,又赞又叹,把作者原文改得面目全非。没有想过,作者和其它读者会有什么感想,如何能读下去。
最惨的是持相反观点的政论文章,大陆几十年来提倡的阶级斗争哲学又跃现在批文中了。国共斗了八十四年,今年在北京两党领导人握手言和,开创了一个新世纪。但在民众中这种争斗还没有结束。
一些人,以为站在作者的头上,以“誓死捍卫”真理在手、大义凛然,非忠即奸的姿态大骂作者为“汉奸、走狗、卖国贼、民族败类”等恶毒词句。
当然,眉批中还看到反批,反反批,小小的热闹的文化战场有点可笑,硝烟中看火光,刀光闪闪,剑影舞扬。这对我们这些读者是否一种文化污染,抑或属于另一种读者文化生态,正常还是不正常?
我建议文痞书虫们以平等的态度,不居高临下,不在书中乱批,通过正当的渠道-如在媒体上发表书评,与作者商榷与探讨问题。读者诸君,你看意下如何?
(三 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