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
等级:高级学者
文章:2003
积分:19370
注册:2004-5-16
谁妨碍了13亿中国人消费?
2005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开始出现流动性风险。长期以来消费在GDP中的比重逐年下降,消费不足妨碍了中国经济发展。影响中国居民消费增加的原因主要有宏观经济管理思想的偏差、贫富差距过大、公共福利不足、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等。
2005年8月26日,宝钢宣布第四季度大幅降价通知,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宝钢降价表明,中国国内钢铁业的繁荣正在衰退。”
2005年8月8日,上海大众汽车宣布启动“飓风行动”计划,4大品牌汽车大幅度降价。
2005年10月20日,有报道说:“上海房地产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已经回到1999年的水平。”
当我们正在为2005年中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成绩而欢欣鼓舞时,通货紧缩正悄然来临。
首先,货币的流动性变差,利率下降,中国经济有掉入流动性陷阱的危险。银行间加权平均的拆借利率从今年1月份的2.06%下降到8月份的1.45%。扣除超额准备金利率,则实际的拆借利率只有0.46%,金融市场的利率重心正在向下移动。
银行贷款占存款的比例,从1995年下降到100%以下后,一路下滑,到2005年8月已经下降到70%以下,说明已经有大约8万亿元资金贷不出去。
其次,GDP的增长过度依靠国际贸易。2004年,中国GDP为13.65万亿,进出口总额为1.15万亿美元,其中,出口为5933.2亿,进口为5612.3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外贸依存度)以当时汇率计算为69.6%。2005年上半年中国GDP6.7422万亿,进出口总值6450亿美元,外贸依存度为77.5%。
美国、日本、德国的外贸依存度一般为20-25%。一般来说,资源贫乏、高度依赖国际交换的岛国经济外贸依存度比较高,日本是典型的岛国经济,其外贸依存度在广场协议前为25%,在广场协议后仅为为19%左右,中国作为大陆国家却远高于日本。
第三,除原油、成品油以外,钢铁、水泥等重要原材料的出厂价格在下降。与此同时储蓄增长速度在上升,从2004年9月份的16%增长到2005年8月份的18%,广义货币M2的增速也相应的从去年9月的14%上涨到今年的8月份的17%。投资增速从2004年上半年的40%-50%已经下降到27%。
上述情况表明,国内的投资意愿和消费意愿都在下降,产能相对于需求过剩的局面初露端倪,居民和企业已经开始更加偏好储蓄而不愿意增加消费和投资。
相比投资意愿的下降,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可谓由来已久。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资本形成额占GDP比重的变动表现出周期性变化的特点,时而高涨,时而收缩。而国内最终消费率从80年代以来持续下降,从1981年的67.5% 持续下降到2003年的55.5%。(见下页图表)
这一切说明:产能在持续扩张的同时,国内需求相对于GDP的持续增长在萎缩。如果不能真正的启动国内消费市场,中国经济将会出现增长乏力的现象,甚至出现衰退。
那么,谁妨碍了中国13亿人民的消费增长。
一、宏观经济指导思想偏差
在计划经济时代,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问题是供给不足,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紧缺经济。在相当长的时期,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积累是通过压缩消费实现的,实行的是所谓“强制积累”政策。在很长的时期,积累和消费是对立的,政府鼓励居民将本来就不多的收入尽可能的储蓄,当时的口号是“增加储蓄,支援国家建设。”
在70、80年代流行过一种中国独特的宏观经济教条,就是每发行1元人民币要有7元的商品作后盾,否则,就会发生供不应求的局面。结果,随着通货的增长,这一比例逐年下降,到90年代初,每1元人民币背后连1元商品也没有了的时候,并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经济实力大幅增长,供不应求的局面大致在1997年前后被彻底扭转。然而宏观经济管理思想并没有即时调整,政府仍然十分担心供不应求,经常的、连续的采取压制消费的反通胀措施,在意识形态上还在不断的批判“能挣会花”、“高消费”,宏观经济管理当局的经济考量主要是GDP增长速度和CPI指标,很少考虑充分就业,其中,特别警惕通货膨胀。2003年,中国经济在“非典”过后刚刚走出通货紧缩,进入一个新的景气周期,到2004年上半年CPI仅仅只有4%多一点,马上就开始实施反通胀措施,到2005年上半年就开始出现经济景气拐点迹象。
二、外资的进入在增加就业的同时,也挤占了国内的发展机会
为获得经济发展必须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必须大量引进外资。而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等资源的价格又确实对外资很有吸引力。FDI的增加,本身就增加了外汇流入;外资形成的产能又促进了出口创汇。中国的资本净流入+出口创汇长期大于进口,表现为外汇储备不断增加。为维持汇率稳定,当外汇储备增加时,央行就必须不断地释放基础货币收购外汇,客观上就造成了一定的通胀压力;为防止通胀,央行又必须在国内采取紧缩措施。
这就形成了一个奇怪局面:一方面,中国有约27万亿的存款余额,存贷比只有70%,就是说有8万亿的资金没有贷出去;另一方面,中国累计吸引了外资超过9000亿美元,同时又形成了7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大部分用于购买美国国债。吸引国外资本来是要弥补储蓄―投资缺口,但是现在外资给国内储蓄变为投资造成了一个瓶颈。
由于目前中国的资产收益率随着GDP增长维持较高的水平和国际间保持较高的人民币收益预期,无论是短期国外投资还是长期实业投资仍将继续涌入中国。
中国的出口虽然规模很大且增长迅速,但大部分不是外国人向中国的企业采购形成的,50%以上是外国公司到中国投资形成的。这一方面增加了国内的就业;一方面使中国有钱人手里的钱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项目,中国国内的产能并没有在出口高涨中得到的充分消化。
三、贫富差距过大影响消费增长
表示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中国1980年为0.25,1994年为0.40,这是国际公认的贫富差距过大的警戒线,2004年为0.4577,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这个水平在国际上排名高于美国和俄罗斯,高于中国的基本上就是一些非洲和拉美国家了。
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分布看,高端10%的户占总收入25%,低端10%的户只占2.3%;高端20%户占总收入40%,低端20%户只占6.4%;高端30%户占总收入52%,低端30%只占12%。有人估算,高端20%户的银行储蓄占居民总储蓄12万亿元的80%。而另有报告指出,目前在中国居民的收入增长中,资产性收益增速仍为薪酬性收益增速的2倍。
经济学证明:富人收入增加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低,而穷人收入增加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高。就是说假如你已经有很多财富了,再增加的收入中用来消费的比重很低;而假如你的财富很少,那么,增加的一点收入可能会有比较大的比重用于消费。
统计数据表明:占国内居民收入总收入25%的高端收入户,平均消费仅比全体居民平均消费数高1.22倍。而占有80%储蓄的20%最富有户的消费水平仅比全体居民平均消费水平高85%。消费的增加并不与高端收入户收入增多成正比,全社会的消费增加速度当然会很低。
目前在中国,已经达到了这样高的基尼系数,却仍然看不到下降的趋势,整个收入分配格局仍然在向富人倾斜。而在个人所得税的缴纳上,工薪阶层却承担了80%以上的个人所得税收。
四、谨慎型储蓄:存钱防备养老、就医、上学、防失业
中国的储蓄率已经达到了45%的高水平,而美国只有2%左右,连中央银行行长周小川都说:“总不能再高到50%吧?”
中国的储蓄为什么这么高?关键在于富人、穷人都存钱。富人的钱花不掉存起来很正常,为什么穷人也一定要把收入中的相当大部分存起来呢?
中国在国企改革以后,国家不再包国企职工的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而农村和非国有企业职工的社保和医保国家从来就没有包过。目前中国社保和医保的人口覆盖面只有百分之十几,城镇人口不足50%,农村人口基本上没有覆盖。这样居民就必须存储相当多的钱用来养老和应付不时之需。
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走了一条医疗市场化的道路,这条道路被称为基本失败了。医疗费用高昂,使人们对未来预期极不稳定,被迫以储蓄应付。
教育体制改革使教育愈加昂贵,尤其是大学教育。每个家庭在养老资金和医疗保障资金以外,还必须存储相当的资金应付孩子上学费用。
更重要的是,在各项支出中,越是收入高、收入稳定的阶层自己支付的越少,而越是穷人自己支付的越多。比如,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社保和医疗费用自支部分很少,而农民却几乎百分之百自己支付。富人一般都有社保并且都会自投附加医疗保险,医疗费用基本可以报销。
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大量的员工失业、下岗,收入急剧下降,增加了不稳定感。
人们对于自己的未来没有稳定的预期,如何敢于消费。
五、政府花了太多的钱,却没有提供必要的公共福利
在中国GDP总构成中,政府消费了20%左右。考虑到一些非制度性的政府收入和支出,这样,家庭消费的占GDP的比重更低。
一般而言,北欧福利国家如瑞典政府支出可能占到GDP的60%,一般的发达国家如美国也会达到45%左右。这样看起来中国政府的支出并不高,但实际不然:
1、政府的财政收支并没有完全被统计,一些土地出让收入、向企业的摊派、国有资产租赁收入等并没有被如实统计,实际政府支出远远高于统计数字,有人估计超过GDP的30%。
2、政府支出结构和外国政府不同,在中国政府的财政支出中,社会福利性支出只占财政支出的2%。社会文教支出占18%。行政管理费支出13%,国防占8%。其余多为生产建设支出,约占50%以上。(实际上各项支出中又含有大量的行政管理费用支出无法摘出来)。相比较,台湾的社会福利支出占财政支出的15%以上。
3、政府花了这样多的钱,而能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却很少,特别是对农村,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更少。
近年来,税收连续多年占GDP的比重每年以1个百分点速度增长。近一两年财政存款的增加,更加重了消费的不足。
六、城市化水平低、农民收入低、增长慢
中国的城市和乡村在计划经济时期是完全隔绝的两个部分,农村、农业和农民为城市化和城市工业提供积累,而农民很少享受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成就,城市化进展缓慢。在二元结构中,工业化、现代化的城市和传统经济类型的农村并存。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差不多提高了一倍,但是通过国际比较看,仍然是很低的。现在中国仍然有60%、近7亿人口生活在农村,二元结构状况也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城市和农村居民在收入、社会保障、公共产品服务和受教育机会上仍然有着很大的差距。
农村居民的收入只相当于城镇居民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其中农民的收入中还有相当大的比重要用来维持家庭生产支出,实际收入比城市居民收入要少得更多,农民的收入水平大约比城市居民落后10年以上。
农村居民基本享受不到社会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也很少能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共交通、图书馆和其他公共服务。在教育方面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质量差距更大。
农民分享城市现代化成果的途径非常少,除了城市现代化成果的溢出以外最主要的途径是进城打工。而这一途径对农民收入的增加也十分有限。首先,为维持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劳动力尤其是没有受过职业训练的劳动力价格非常低;其次,城市生活价格的高企,使农民能够汇回乡的钱也非常有限。
农民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逐年下降, 农村居民消费占全部居民的消费比重近20年来几乎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下降,到2004年累计20年下降了20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越来越小。
在中国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中,7亿人口的消费增长缓慢,产能过剩就很好理解了。
七、低消费水平下的产能过剩
中国的经济管理当局经常忧虑的问题是经济过热,好像产能真的很过剩了,必须通过压缩产能达到供需平衡。其实,中国的产能过剩只是相对于目前的有效需求而言的,而中国的有效需求的提高有着很大的潜力。
中国是有着13亿人口的超级消费市场,很多跨国公司对这个市场的态度是志在必得,有些来自小国的跨国公司对于中国市场的态度是宁失本土,不失中国。
中国市场的消费潜力何在呢?中国市场的潜力恰恰在于较低的人均消费水平,只要这个消费市场稍微为有所提高,就是巨大规模的销售增长
早在80、90年代就有人说中国的家电三大件的产能过剩了,生产线引进过多了。而实际上2003年,中国农村家庭每百户只有34.27台洗衣机,15.89台电冰箱,67.8台彩色电视机。空调只有3.45台,照相机3.36台。
2003年,全国居民的耐用消费品人均均支出只有213元,服装支出只有455元。美国是中国第一大服装出口市场,对美纺织品年出口额也不过就是100多亿美元左右,如果中国人均消费能力提高100元人民币,全国就是1300亿元,足可以替代一个美国市场的容量。
中国2004年钢产量达到创纪录的2.8亿吨,产能3.5亿吨,现在面临着国内产能过剩的危险。而据估计,到2010年时,为满足14亿人口的需要,中国需要年消耗8亿吨钢,有足够支撑中国钢铁工业再翻两番的市场空间。
简要的结论
中国经济的根本问题不是产能过剩,而是有效需求不足。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面临的根本问题不是如何防止经济过热,而是如何刺激消费需求,从供给管理走向需求管理,从CPI控制走向充分就业目标。
中国应该坚定依靠启动国内消费市场发展经济的信心。
日本人口只有一亿,基本上没有资源。但是,日本在制定经济起飞计划时就认定,国内市场规模足够支撑日本的经济发展。事实上,日本也确实只用25%左右的GDP以满足国际交换就保证了日本几乎全部资源供应,而且还有世界上最多的外汇储备。
中国有比日本更丰富的资源,有更广大的消费市场,如果能够通过改变经济增长思想、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加快城市化进程等措施激活国内消费市场,中国经济就能获得更加广阔的空间,在国际上也能更加负起一个大国的责任。
等级:高级学者
文章:2003
积分:19370
注册:2004-5-16
谁妨碍了13亿中国人消费?
2005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开始出现流动性风险。长期以来消费在GDP中的比重逐年下降,消费不足妨碍了中国经济发展。影响中国居民消费增加的原因主要有宏观经济管理思想的偏差、贫富差距过大、公共福利不足、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等。
2005年8月26日,宝钢宣布第四季度大幅降价通知,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宝钢降价表明,中国国内钢铁业的繁荣正在衰退。”
2005年8月8日,上海大众汽车宣布启动“飓风行动”计划,4大品牌汽车大幅度降价。
2005年10月20日,有报道说:“上海房地产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已经回到1999年的水平。”
当我们正在为2005年中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成绩而欢欣鼓舞时,通货紧缩正悄然来临。
首先,货币的流动性变差,利率下降,中国经济有掉入流动性陷阱的危险。银行间加权平均的拆借利率从今年1月份的2.06%下降到8月份的1.45%。扣除超额准备金利率,则实际的拆借利率只有0.46%,金融市场的利率重心正在向下移动。
银行贷款占存款的比例,从1995年下降到100%以下后,一路下滑,到2005年8月已经下降到70%以下,说明已经有大约8万亿元资金贷不出去。
其次,GDP的增长过度依靠国际贸易。2004年,中国GDP为13.65万亿,进出口总额为1.15万亿美元,其中,出口为5933.2亿,进口为5612.3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外贸依存度)以当时汇率计算为69.6%。2005年上半年中国GDP6.7422万亿,进出口总值6450亿美元,外贸依存度为77.5%。
美国、日本、德国的外贸依存度一般为20-25%。一般来说,资源贫乏、高度依赖国际交换的岛国经济外贸依存度比较高,日本是典型的岛国经济,其外贸依存度在广场协议前为25%,在广场协议后仅为为19%左右,中国作为大陆国家却远高于日本。
第三,除原油、成品油以外,钢铁、水泥等重要原材料的出厂价格在下降。与此同时储蓄增长速度在上升,从2004年9月份的16%增长到2005年8月份的18%,广义货币M2的增速也相应的从去年9月的14%上涨到今年的8月份的17%。投资增速从2004年上半年的40%-50%已经下降到27%。
上述情况表明,国内的投资意愿和消费意愿都在下降,产能相对于需求过剩的局面初露端倪,居民和企业已经开始更加偏好储蓄而不愿意增加消费和投资。
相比投资意愿的下降,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可谓由来已久。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资本形成额占GDP比重的变动表现出周期性变化的特点,时而高涨,时而收缩。而国内最终消费率从80年代以来持续下降,从1981年的67.5% 持续下降到2003年的55.5%。(见下页图表)
这一切说明:产能在持续扩张的同时,国内需求相对于GDP的持续增长在萎缩。如果不能真正的启动国内消费市场,中国经济将会出现增长乏力的现象,甚至出现衰退。
那么,谁妨碍了中国13亿人民的消费增长。
一、宏观经济指导思想偏差
在计划经济时代,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问题是供给不足,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紧缺经济。在相当长的时期,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积累是通过压缩消费实现的,实行的是所谓“强制积累”政策。在很长的时期,积累和消费是对立的,政府鼓励居民将本来就不多的收入尽可能的储蓄,当时的口号是“增加储蓄,支援国家建设。”
在70、80年代流行过一种中国独特的宏观经济教条,就是每发行1元人民币要有7元的商品作后盾,否则,就会发生供不应求的局面。结果,随着通货的增长,这一比例逐年下降,到90年代初,每1元人民币背后连1元商品也没有了的时候,并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经济实力大幅增长,供不应求的局面大致在1997年前后被彻底扭转。然而宏观经济管理思想并没有即时调整,政府仍然十分担心供不应求,经常的、连续的采取压制消费的反通胀措施,在意识形态上还在不断的批判“能挣会花”、“高消费”,宏观经济管理当局的经济考量主要是GDP增长速度和CPI指标,很少考虑充分就业,其中,特别警惕通货膨胀。2003年,中国经济在“非典”过后刚刚走出通货紧缩,进入一个新的景气周期,到2004年上半年CPI仅仅只有4%多一点,马上就开始实施反通胀措施,到2005年上半年就开始出现经济景气拐点迹象。
二、外资的进入在增加就业的同时,也挤占了国内的发展机会
为获得经济发展必须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必须大量引进外资。而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等资源的价格又确实对外资很有吸引力。FDI的增加,本身就增加了外汇流入;外资形成的产能又促进了出口创汇。中国的资本净流入+出口创汇长期大于进口,表现为外汇储备不断增加。为维持汇率稳定,当外汇储备增加时,央行就必须不断地释放基础货币收购外汇,客观上就造成了一定的通胀压力;为防止通胀,央行又必须在国内采取紧缩措施。
这就形成了一个奇怪局面:一方面,中国有约27万亿的存款余额,存贷比只有70%,就是说有8万亿的资金没有贷出去;另一方面,中国累计吸引了外资超过9000亿美元,同时又形成了7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大部分用于购买美国国债。吸引国外资本来是要弥补储蓄―投资缺口,但是现在外资给国内储蓄变为投资造成了一个瓶颈。
由于目前中国的资产收益率随着GDP增长维持较高的水平和国际间保持较高的人民币收益预期,无论是短期国外投资还是长期实业投资仍将继续涌入中国。
中国的出口虽然规模很大且增长迅速,但大部分不是外国人向中国的企业采购形成的,50%以上是外国公司到中国投资形成的。这一方面增加了国内的就业;一方面使中国有钱人手里的钱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项目,中国国内的产能并没有在出口高涨中得到的充分消化。
三、贫富差距过大影响消费增长
表示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中国1980年为0.25,1994年为0.40,这是国际公认的贫富差距过大的警戒线,2004年为0.4577,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这个水平在国际上排名高于美国和俄罗斯,高于中国的基本上就是一些非洲和拉美国家了。
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分布看,高端10%的户占总收入25%,低端10%的户只占2.3%;高端20%户占总收入40%,低端20%户只占6.4%;高端30%户占总收入52%,低端30%只占12%。有人估算,高端20%户的银行储蓄占居民总储蓄12万亿元的80%。而另有报告指出,目前在中国居民的收入增长中,资产性收益增速仍为薪酬性收益增速的2倍。
经济学证明:富人收入增加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低,而穷人收入增加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高。就是说假如你已经有很多财富了,再增加的收入中用来消费的比重很低;而假如你的财富很少,那么,增加的一点收入可能会有比较大的比重用于消费。
统计数据表明:占国内居民收入总收入25%的高端收入户,平均消费仅比全体居民平均消费数高1.22倍。而占有80%储蓄的20%最富有户的消费水平仅比全体居民平均消费水平高85%。消费的增加并不与高端收入户收入增多成正比,全社会的消费增加速度当然会很低。
目前在中国,已经达到了这样高的基尼系数,却仍然看不到下降的趋势,整个收入分配格局仍然在向富人倾斜。而在个人所得税的缴纳上,工薪阶层却承担了80%以上的个人所得税收。
四、谨慎型储蓄:存钱防备养老、就医、上学、防失业
中国的储蓄率已经达到了45%的高水平,而美国只有2%左右,连中央银行行长周小川都说:“总不能再高到50%吧?”
中国的储蓄为什么这么高?关键在于富人、穷人都存钱。富人的钱花不掉存起来很正常,为什么穷人也一定要把收入中的相当大部分存起来呢?
中国在国企改革以后,国家不再包国企职工的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而农村和非国有企业职工的社保和医保国家从来就没有包过。目前中国社保和医保的人口覆盖面只有百分之十几,城镇人口不足50%,农村人口基本上没有覆盖。这样居民就必须存储相当多的钱用来养老和应付不时之需。
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走了一条医疗市场化的道路,这条道路被称为基本失败了。医疗费用高昂,使人们对未来预期极不稳定,被迫以储蓄应付。
教育体制改革使教育愈加昂贵,尤其是大学教育。每个家庭在养老资金和医疗保障资金以外,还必须存储相当的资金应付孩子上学费用。
更重要的是,在各项支出中,越是收入高、收入稳定的阶层自己支付的越少,而越是穷人自己支付的越多。比如,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社保和医疗费用自支部分很少,而农民却几乎百分之百自己支付。富人一般都有社保并且都会自投附加医疗保险,医疗费用基本可以报销。
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大量的员工失业、下岗,收入急剧下降,增加了不稳定感。
人们对于自己的未来没有稳定的预期,如何敢于消费。
五、政府花了太多的钱,却没有提供必要的公共福利
在中国GDP总构成中,政府消费了20%左右。考虑到一些非制度性的政府收入和支出,这样,家庭消费的占GDP的比重更低。
一般而言,北欧福利国家如瑞典政府支出可能占到GDP的60%,一般的发达国家如美国也会达到45%左右。这样看起来中国政府的支出并不高,但实际不然:
1、政府的财政收支并没有完全被统计,一些土地出让收入、向企业的摊派、国有资产租赁收入等并没有被如实统计,实际政府支出远远高于统计数字,有人估计超过GDP的30%。
2、政府支出结构和外国政府不同,在中国政府的财政支出中,社会福利性支出只占财政支出的2%。社会文教支出占18%。行政管理费支出13%,国防占8%。其余多为生产建设支出,约占50%以上。(实际上各项支出中又含有大量的行政管理费用支出无法摘出来)。相比较,台湾的社会福利支出占财政支出的15%以上。
3、政府花了这样多的钱,而能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却很少,特别是对农村,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更少。
近年来,税收连续多年占GDP的比重每年以1个百分点速度增长。近一两年财政存款的增加,更加重了消费的不足。
六、城市化水平低、农民收入低、增长慢
中国的城市和乡村在计划经济时期是完全隔绝的两个部分,农村、农业和农民为城市化和城市工业提供积累,而农民很少享受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成就,城市化进展缓慢。在二元结构中,工业化、现代化的城市和传统经济类型的农村并存。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差不多提高了一倍,但是通过国际比较看,仍然是很低的。现在中国仍然有60%、近7亿人口生活在农村,二元结构状况也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城市和农村居民在收入、社会保障、公共产品服务和受教育机会上仍然有着很大的差距。
农村居民的收入只相当于城镇居民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其中农民的收入中还有相当大的比重要用来维持家庭生产支出,实际收入比城市居民收入要少得更多,农民的收入水平大约比城市居民落后10年以上。
农村居民基本享受不到社会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也很少能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共交通、图书馆和其他公共服务。在教育方面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质量差距更大。
农民分享城市现代化成果的途径非常少,除了城市现代化成果的溢出以外最主要的途径是进城打工。而这一途径对农民收入的增加也十分有限。首先,为维持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劳动力尤其是没有受过职业训练的劳动力价格非常低;其次,城市生活价格的高企,使农民能够汇回乡的钱也非常有限。
农民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逐年下降, 农村居民消费占全部居民的消费比重近20年来几乎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下降,到2004年累计20年下降了20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越来越小。
在中国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中,7亿人口的消费增长缓慢,产能过剩就很好理解了。
七、低消费水平下的产能过剩
中国的经济管理当局经常忧虑的问题是经济过热,好像产能真的很过剩了,必须通过压缩产能达到供需平衡。其实,中国的产能过剩只是相对于目前的有效需求而言的,而中国的有效需求的提高有着很大的潜力。
中国是有着13亿人口的超级消费市场,很多跨国公司对这个市场的态度是志在必得,有些来自小国的跨国公司对于中国市场的态度是宁失本土,不失中国。
中国市场的消费潜力何在呢?中国市场的潜力恰恰在于较低的人均消费水平,只要这个消费市场稍微为有所提高,就是巨大规模的销售增长
早在80、90年代就有人说中国的家电三大件的产能过剩了,生产线引进过多了。而实际上2003年,中国农村家庭每百户只有34.27台洗衣机,15.89台电冰箱,67.8台彩色电视机。空调只有3.45台,照相机3.36台。
2003年,全国居民的耐用消费品人均均支出只有213元,服装支出只有455元。美国是中国第一大服装出口市场,对美纺织品年出口额也不过就是100多亿美元左右,如果中国人均消费能力提高100元人民币,全国就是1300亿元,足可以替代一个美国市场的容量。
中国2004年钢产量达到创纪录的2.8亿吨,产能3.5亿吨,现在面临着国内产能过剩的危险。而据估计,到2010年时,为满足14亿人口的需要,中国需要年消耗8亿吨钢,有足够支撑中国钢铁工业再翻两番的市场空间。
简要的结论
中国经济的根本问题不是产能过剩,而是有效需求不足。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面临的根本问题不是如何防止经济过热,而是如何刺激消费需求,从供给管理走向需求管理,从CPI控制走向充分就业目标。
中国应该坚定依靠启动国内消费市场发展经济的信心。
日本人口只有一亿,基本上没有资源。但是,日本在制定经济起飞计划时就认定,国内市场规模足够支撑日本的经济发展。事实上,日本也确实只用25%左右的GDP以满足国际交换就保证了日本几乎全部资源供应,而且还有世界上最多的外汇储备。
中国有比日本更丰富的资源,有更广大的消费市场,如果能够通过改变经济增长思想、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加快城市化进程等措施激活国内消费市场,中国经济就能获得更加广阔的空间,在国际上也能更加负起一个大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