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三少”理财大忌

 
 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手里可以自由支配的钱越来越多,这就有了理财的需要。但从现实情况看,很多人在理财方面还存在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多三少”。

  存储:活期多,定期少
  如今,人民币存款利率是历史上较低的时期,加上扣除利息税,1万元一年定期储蓄的年实际收益只有100多元。许多人因此便产生了“不差这几个小钱”的心理,而随意将工资收入等积蓄放在活期存折和银行卡上,特别是一些“理财懒人”,随意储蓄现象更是非常普遍。
  其实,尽管储蓄利率较低,但时间长了,积蓄的金额大了,这种损失就会越来越明显。比如,对于长期不用的存款来说,3年定期的年利率为3.24%,是活期储蓄的4.5倍,存款的实际收益相差很大。目前许多银行开通了定活“自动转存”业务,你可以委托银行待活期存款达到某一个数额后,自动转存为定期存款,从而省却去银行转存的麻烦,最大限度地减少活期存款太多带来的利息损失。

  视点:看风险多,看收益少
  虽然当前的理财渠道越来越多,但对于众多追求绝对稳健的投资者来说,他们首选的是银行储蓄、国债等利率较低但收益稳妥的投资方式,而对投资收益则考虑较少。
  接受新鲜事物较快的中、青年投资者不妨突破“考虑风险多,考虑收益少”的传统模式,适当进行一些风险性投资。比如炒股、炒金、炒期货、购买房产等等,也可以选择从银行即能办理的开放式基金、炒汇、分红保险等投资品种。关于风险性投资的比重,可以参考国际理财专家推荐的“最佳投资公式”,即:风险类投资比率=100—年龄,比如你今年35岁,则你购买开放式基金等风险投资的占比最高可以达到75%;到了80岁,风险投资则应控制在20%以内。

  行为:攒钱多,消费少
  我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这与人们勤俭持家的传统密不可分。过去一角一分地精打细算、不敢花钱是因为太穷,但在如今社会不断进步,收入水平日益提高的新情况下,一味勤俭持家、使劲攒钱的老观念已经落伍了。理财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所以具备一定经济基础后,则应改变这种旧观念,挣钱后科学打理,然后积极用于子女教育、居家旅游、改善物质和文化生活等消费,尽情享受挣钱和消费带来的人生乐趣,这才能称得上是科学理
 
最后编辑: 2005-11-17
前两条比较象,后一条怎么感觉自己是攒钱少,消费多?
 

偶的意思是,不要一味的攒钱.....不要做一个守财奴.....赚钱的目地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现在流行的理财观念和以前咱爸妈的不一样了.......现在是:钱是赚出来的...不是节约出来的........与其天天想着怎么节约用钱,还不如想着怎样去赚钱....当然前者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但是后者更为重要......如果2者兼得,那是再好不过D.....(随便说说)
谢谢aim姐跟贴和花花~~
 
我觉得之所以我会有那样的想法,那就意味着偶是典型的守财奴呐。真正花钱的人是不会觉得自己存的少花得多。嘿嘿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