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罗珠达哇
Guest
关于换枫叶卡,有些经验教训,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以免将来需要换卡的朋友走不必要的弯路。
2010年4月7日回到温哥华换枫叶卡,4月8日寄出的所有申请材料。然后就一直等候,一直到2011年11月,网上仍然无法查询到处理信息。因为当月本人预订了2011年1月回国往返机票,于是将电子机票和预订单打印出来传真给移民部,果不其然,没几天网上就显示正在处理中,到了11月底就显示新枫叶卡已经批准了。
但是,其中又一波三折。第一是在处理新枫叶卡申请过程中,我有个别月份在美国工作,由于该公司是加拿大某公司的美国客户,按照移民法律法规,在美国的工作时间等同于本人居住在加拿大的时间。此时移民部来函要求寄去T4或者工资单,我于是去信解释说对方没有T4,移民部就没再追要,然后就批准了新枫叶卡。
第二个波折是,当网上显示新卡已经批准,一个月内可以取到,这时移民部又来一封信,说我的照片像素不合格,无法扫描,需要重新照相。真是可气,原来的照片是在北京专业证件照相馆照的,收费30元人民币,结果不仅白照了,还耽误我好几个月时间领新卡。
于是我又重新在温哥华照相,大约14加元,照相师傅是个阿拉伯人,还在相片背后盖章,注明照相的年月日,于是我又以快件寄出,又花了14加元。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在北京照呢?想省钱结果还没省了,还耽误了大事。
照片寄出去已经赶到了圣诞节的时候,移民部放假,耽误了两个星期。在那之后还是迟迟没有收到取卡通知,于是打电话过去,接线员说虽然以快件形式重新寄了照片,就是等到人家打开这信封,至少要一个月时间,所以只好接着等。
等到快到回国的时候,还没有收到取卡信,于是又给移民部发了言辞犀利的传真,甚至指责移民部效率低下,不近人情,敦促他们怀着人道主义精神尽快处理,结果第二天移民部的人就来了电话,很客气地向我解释新卡正在制作,很快会寄到温哥华。
就这样,我离开加拿大仍然没有新卡,只好一回到北京第二天就去东四十条巨石大厦的加拿大签证中心花费585元申请旅行文件,网上查到三天就批准了,可以去取,于是大年初四取来了贴有旅行文件签证的护照。
就是这样,在北京照的便宜证件照,导致了这么多的麻烦!
2011年2月22日一回到温哥华,就收到了黄色的取卡信件,通知3月9日上午9:40到位于温哥华展览路上的移民局办公室取卡,要求带齐所有文件资料,包括移民纸、雇佣函、新旧护照、老枫叶卡等等。
我大约9:20多到了那里,里面坐满了各色人种,活像长途汽车站,有三分之一是中国人,三分之一是印度人、中东人等有色人种,还有三分之一是白人,可能来自欧洲或者南美,还看到日本一家人。好几个窗口不停地叫人去取卡,平均取卡时间不到5分钟就搞定。9:50一个白人老太太叫了我,根本没有要移民纸和其他文件资料,只要看护照,收旧卡,然后她问了我最近出境、入境的时间,说需要再找人计算一下我在加拿大累计居住的日子。她让我先坐下来,等着她叫我。
这一坐又是一个多小时,眼看着比我晚来的人,拖家带口地一个个都领到了新卡走人了,我还在那里干等着。我觉得真是多此一举,计算日子的工作加拿大移民部已经做了,北京的加拿大使馆也已经做了,难道还能有错不成?
一个多小时后老太太叫我到窗口,说:“我们算完了,你住的日子刚刚好超过两年!”我说,这算日子已经算了三次了,先是移民部,再是加拿大驻华大使馆,然后又是温哥华的移民局办公室。老太太说,没错,但是既然他们负责发放新卡,所以还是要再算一遍以确保发放无误。然后老太太千叮咛万嘱咐以后一定要小心,一定要保证在加拿大多住,否则就失去了永久居民身份。老太太又解释了5年内住两年是如何计算的,等等。
就这样拿到了新卡,因为麻烦,所以很多人说干脆一口气住够三年申请入籍得了。但是也有人说自从入籍了以后,回国都很麻烦。关键比较讨厌的是中国是少数不承认双重国籍的国家之一,给无数海外华人带来了很多麻烦。
2010年4月7日回到温哥华换枫叶卡,4月8日寄出的所有申请材料。然后就一直等候,一直到2011年11月,网上仍然无法查询到处理信息。因为当月本人预订了2011年1月回国往返机票,于是将电子机票和预订单打印出来传真给移民部,果不其然,没几天网上就显示正在处理中,到了11月底就显示新枫叶卡已经批准了。
但是,其中又一波三折。第一是在处理新枫叶卡申请过程中,我有个别月份在美国工作,由于该公司是加拿大某公司的美国客户,按照移民法律法规,在美国的工作时间等同于本人居住在加拿大的时间。此时移民部来函要求寄去T4或者工资单,我于是去信解释说对方没有T4,移民部就没再追要,然后就批准了新枫叶卡。
第二个波折是,当网上显示新卡已经批准,一个月内可以取到,这时移民部又来一封信,说我的照片像素不合格,无法扫描,需要重新照相。真是可气,原来的照片是在北京专业证件照相馆照的,收费30元人民币,结果不仅白照了,还耽误我好几个月时间领新卡。
于是我又重新在温哥华照相,大约14加元,照相师傅是个阿拉伯人,还在相片背后盖章,注明照相的年月日,于是我又以快件寄出,又花了14加元。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在北京照呢?想省钱结果还没省了,还耽误了大事。
照片寄出去已经赶到了圣诞节的时候,移民部放假,耽误了两个星期。在那之后还是迟迟没有收到取卡通知,于是打电话过去,接线员说虽然以快件形式重新寄了照片,就是等到人家打开这信封,至少要一个月时间,所以只好接着等。
等到快到回国的时候,还没有收到取卡信,于是又给移民部发了言辞犀利的传真,甚至指责移民部效率低下,不近人情,敦促他们怀着人道主义精神尽快处理,结果第二天移民部的人就来了电话,很客气地向我解释新卡正在制作,很快会寄到温哥华。
就这样,我离开加拿大仍然没有新卡,只好一回到北京第二天就去东四十条巨石大厦的加拿大签证中心花费585元申请旅行文件,网上查到三天就批准了,可以去取,于是大年初四取来了贴有旅行文件签证的护照。
就是这样,在北京照的便宜证件照,导致了这么多的麻烦!
2011年2月22日一回到温哥华,就收到了黄色的取卡信件,通知3月9日上午9:40到位于温哥华展览路上的移民局办公室取卡,要求带齐所有文件资料,包括移民纸、雇佣函、新旧护照、老枫叶卡等等。
我大约9:20多到了那里,里面坐满了各色人种,活像长途汽车站,有三分之一是中国人,三分之一是印度人、中东人等有色人种,还有三分之一是白人,可能来自欧洲或者南美,还看到日本一家人。好几个窗口不停地叫人去取卡,平均取卡时间不到5分钟就搞定。9:50一个白人老太太叫了我,根本没有要移民纸和其他文件资料,只要看护照,收旧卡,然后她问了我最近出境、入境的时间,说需要再找人计算一下我在加拿大累计居住的日子。她让我先坐下来,等着她叫我。
这一坐又是一个多小时,眼看着比我晚来的人,拖家带口地一个个都领到了新卡走人了,我还在那里干等着。我觉得真是多此一举,计算日子的工作加拿大移民部已经做了,北京的加拿大使馆也已经做了,难道还能有错不成?
一个多小时后老太太叫我到窗口,说:“我们算完了,你住的日子刚刚好超过两年!”我说,这算日子已经算了三次了,先是移民部,再是加拿大驻华大使馆,然后又是温哥华的移民局办公室。老太太说,没错,但是既然他们负责发放新卡,所以还是要再算一遍以确保发放无误。然后老太太千叮咛万嘱咐以后一定要小心,一定要保证在加拿大多住,否则就失去了永久居民身份。老太太又解释了5年内住两年是如何计算的,等等。
就这样拿到了新卡,因为麻烦,所以很多人说干脆一口气住够三年申请入籍得了。但是也有人说自从入籍了以后,回国都很麻烦。关键比较讨厌的是中国是少数不承认双重国籍的国家之一,给无数海外华人带来了很多麻烦。
由版主最后编辑: 201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