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日戰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文介紹的是1945年8月蘇聯與日本爆發的全面性戰爭。關於兩國在國界爆發的武裝衝突,請見「蘇日邊界衝突」。
蘇日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
蘇軍與美軍水手於阿拉斯加共慶對日戰爭的勝利。
日期 1945年8月9日至9月2日
1956年10月19日日本與蘇聯結束戰爭狀態[1]
地点 滿洲國、內蒙古、庫頁島、千島群島、朝鮮半島北部
结果
蘇聯決定性勝利
参战方
蘇聯
蒙古
大日本帝国
滿洲國
蒙疆聯合自治政府
指挥官和领导者
亞歷山大·華西列夫斯基[2][3]
羅季翁·馬利諾夫斯基
基里尔·梅列茨科夫
馬克希姆·普爾卡耶夫
尼古拉·庫茲涅佐夫
亞歷山大·諾維科夫
霍爾洛·喬巴山
山田乙三
後宮淳
喜多誠一
上村幹男
上月良夫
溥儀
德王
兵力
蘇蒙總兵力:[4][a]
1,747,465人
29,835門火炮與迫擊砲
5,250輛戰車與自走砲
5,171架飛機
日本:[5]
993,000人
5,360門火炮
1,155輛戰車
1,800架飛機
滿洲國:[5]
170,000人
蒙疆:[5]
44,000人
伤亡与损失
蘇聯方面数据:[6]
8,000人陣亡
24,000人受傷 蘇聯方面数据:https://zh.wikipedia.org/wiki/蘇日戰爭#cite_note-9
83,737人陣亡
日本方面資料:[c]
21,000人死亡與失蹤
另: 苏联宣称604,176人被俘,有异议[8]
[显示]
第二次世界大戰主戰場
[显示]
太平洋戰爭
蘇日戰爭(俄语:Совет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或稱「日蘇戰爭」(日語:日ソ戦争)、「遠東戰役」或「八月風暴行動」(Operation August Storm)[d])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與蘇聯之間的一場戰爭,也是二戰最後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由蘇聯发动迅速、猛烈的大规模进攻,佔領庫頁島以南以及南千岛群岛,日本於滿洲(今中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北部軍事力量在此打击下缴械投降[8],日方傀儡政權「滿洲國」滅亡,傀儡政權皇帝溥儀亦成了蘇軍俘虜。
1945年初軸心國集團各地戰線皆瀕臨崩潰,同盟國於雅爾達會議上規劃戰後秩序與要求蘇聯加入對日戰爭,後者承諾將於納粹德國投 降後3個月加入遠東戰鬥。亞洲方面日本急於應付逐漸進逼中的英美聯軍,冀望尚對日中立的蘇聯可從中調停,蘇聯表面上與日軍友好,但已秘密備戰且拖延日方要 求直至1945年8月8日開戰最後一刻。蘇聯在對德戰爭結束前即開始轉調軍隊至遠東地區,其主要對手為駐於滿洲的日軍龐大戰略預備隊關東軍,與蘇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經驗豐富等條件相比,關東軍早將精銳單位調出而空洞化,蘇軍享有質與量的龐大優勢。
1945年8月8日當天蘇軍同時自北、東、西3方向對滿洲發動進攻,由於蘇方遞交宣戰書後即被切斷通訊,日本大使沒能將消息傳回國內,等於是技巧性的不宣而戰,關東軍受到完全奇襲。同時蘇軍迅速推進,在交战过程中日本天皇即宣布无条件投降,故接收過程非常順利,但苏军军纪放纵,滿州國的治安被破壞後,亦犯下不少罪行,不少漢奸因為恐懼還跟著日軍撤退而後被處決。占领东北地区后,蘇聯立刻展開對南庫頁島和北方群島登陸行動,奪回日俄戰爭中失去的領土與在遠東地區的影響力。满洲受到大规模进攻使日本政府領導人放棄將滿洲作為戰略後備基地而繼續抵抗的念頭,於8月10日接受《波茨坦宣言》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於密蘇里號戰艦上簽署無條件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蘇聯透過短期對日作戰和極少傷亡取得龐大利益,並迫使中華民國承認外蒙古獨立的合法性,並根據《雅爾達協定》佔領了應回歸中華民國的滿洲地區,掠奪大量財物及日本投資而應給予中方的工業設備并搶運至蘇俄境內,直到後來才陸續交還一部份。無論如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量的俄國物資開始進入滿洲地區,協助當地經濟的重建。
而後冷戰時期在扶植勢力代理人的政策主導下,同意中共將中國東北作為根據地,並裝備了大量蘇軍繳獲的日軍武器,大幅增強了在日後內戰中的實力。而朝鮮亦由蘇聯所扶殖,對半島局勢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在對蘇戰爭也在滿洲留下了數以萬計的日僑,許多人因戰後生活艱苦而死亡;被蘇軍俘虜的600,000名日軍也被送往西伯利亞進行強制勞動,後約有100,000人死於當地。
目录
簡介
在1943年11月在德黑蘭會議上蘇聯領導人史達林同意蘇聯將在納粹德國戰敗後加入對日本作战。在1945年2月雅爾塔會議上,斯大林同意盟國請求将於歐洲戰爭結束的3個月內加入太平洋戰區对日作战。行動開始於1945年8月9日正是德國5月8日(莫斯科時間5月9日0時43分)投降後的3個月。
這次行動發動於8月6日廣島市原子彈爆炸和8月9日長崎市原子彈爆炸之間。儘管斯大林並沒有被同盟國各政府告知有關西方盟國的原子彈計劃詳細內容,但通過蘇聯的情報來源他已经了解到了這一計劃及其目的。不過由於在德黑蘭和雅爾塔会议上已確定進攻時間,並且德黑蘭會議後蘇聯軍隊在遠東做了長期準備,因而日本遭原子彈襲擊明顯對蘇軍確定何時開始行動影響不大;行動日期是根據雅爾塔協議、德國投降日決定,而事實上在8月3日華西列夫斯基元帥向斯大林報告,如有必要,他可以在8月5日上午展開進攻。
跨貝加爾時間1945年8月8日晚上11時,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向日本駐蘇聯大使佐藤尚武通告,表示蘇聯已向日本帝國宣戰,並從8月9日起,蘇聯政府將進入對日作戰狀態[9]。從跨貝加爾時間1945年8月9日0時01分起蘇軍3個方面軍同時向滿洲東、西及北3個方向進攻,行動被分成數個小規模行動及戰術部分:
這次進攻不同於蘇日國界戰爭(特別是諾門罕戰役或在1939年5月至9月的諾門罕事件),該戰爭因日本戰敗於1939年而結束,產生《蘇日中立條約》[11]。
背景及准备
20世紀初的日俄戰爭是由日本戰勝俄國,日俄签订樸茨茅斯和約。通过和约及後來1931年9月九一八事變和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等,日本控制了朝鲜、滿洲及庫頁島南部。20世紀30年代蘇日邊境衝突不断,其中最重要的包括張鼓峰事件(1938年7月至8月)和諾門罕戰役(諾門罕事件,1939年5月至9月),这些都導致1941年4月《蘇日中立條約》的簽訂[11][12]。中立條約使蘇聯部隊從邊境事件中解脱出來,集中对德作战,同時使日本集中在南部向亞洲和太平洋擴展。
然而随着史達林格勒戰役打敗了德軍,蘇聯對日本的態度发生轉變,斯大林發表公開演說譴責日本,“私下”更命令蘇軍在遠東建立部隊和儲存物資。在德黑蘭會議(1943年11月)上,除讨论其他事宜外,邱吉爾、羅斯福和斯大林同意,让蘇聯在納粹德國戰敗後加入對日戰爭。蘇軍在遠東不断進行集結,日军在1945年初已经可以明显察觉蘇聯正在準備攻打滿洲,虽然当时在德国投降前进攻不太可能发起。因此,除了在太平洋戰事外,日本也意識到其必须確定在何時何地进攻會出現。
雅爾塔會議(1945 年2月)上斯大林在得到羅斯福保證其在遠東的領土要求的情况下,同意在擊敗德國2至3個月後加入太平洋戰爭。到1945年3月中旬,太平洋地區戰事對日本 已十分不利,迫使其從滿洲撤回精銳部隊以支持在太平洋行動。與此同時蘇聯繼續在遠東組建部隊,并決定不再延續中立條約。根据当时中立條約條款的規定,在條 約屆滿12個月前,蘇聯必須向日方告知,于是在1945年4月5日,苏联方面通告日方自己不希望延長该條約[13],這引起日本極大關注[14][15],不过蘇聯花了很多努力令日本相信該條約仍然有12個月的有效期,因而日方尚不必担心[16]。
莫斯科時間1945年5月9日德國投降,這意味著如果蘇聯履行雅爾塔協定,则需要在1945年8月9日之前加入對日本作战。日本情況则繼續惡化,他們現在是唯一仍在戰鬥的軸心國,他們渴望保持與蘇聯和平及延長中立條約[16]日本在雅爾塔會議後曾多次接觸或試圖接触蘇聯,希望能延長中立條約,並爭取蘇聯為中間人與盟國进行和平談判。蘇聯沒有令日本人的希望破灭,但尽可能地拖慢这一进程(同時繼續为行动做准备)[16]。在这之中內閣首相鈴木貫太郎扮演了積極角色,他在1945年4月上台,試圖在非無條件投降下爭取獲得任何和平條件[17]。 6月下旬日方向蘇聯靠攏(中立條約仍然有效)並邀請蘇聯充當調停人與盟國進行和平談判,日本向蘇聯提出具體的建議並提出作為回報,日本對蘇聯在領土上提供 了非常吸引的讓步作為報酬,史達林表示有興趣而日本等待蘇聯回覆,但蘇聯繼續避免作出回應。1945年7月16日至8月2日波茨坦會議舉行,7月24日蘇聯召回在日本所有使館工作人員和家屬,7月26日會議後發表的波茨坦公告中丘吉爾、杜魯門和蔣介石(蘇聯當時仍然未與日本處於戰爭狀態)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16]。
7月29日蘇聯外長莫洛托夫正式向美英建議,要求美國和英國出面再發表一封邀請蘇聯對日作戰之正式信函。杜魯門當即表示拒絕並解釋說:「我看出其中諷刺性的外交動向:俄國在這個時候參戰,似乎是致勝的決定性因素」[18]。
日本一直監察橫貫西伯利亞的鐵路交通和蘇軍在滿洲東部活動并对蘇聯实施拖延戰術,同时所有迹象都表明蘇聯在8月底前還未完成进攻準備,但是至于进攻會在何時或何地出現,他們對現實情況並不了解也沒有确凿证据。
當蘇聯在1945年8月8日午夜前1小時宣戰時,日本被完全驚醒,8月9日午夜剛過进攻行動在3條戰線上同時展開。
參戰部隊
蘇聯
遠東司令部[3]在亞歷山大·華西列夫斯基領導下,制定了一个攻下滿洲的简單但規模龐大的计划[2],對整個滿洲實施一個巨大的鉗形攻勢,這個鉗形攻勢由在西面的後貝加爾方面軍和在東面的遠東第1方面軍完成;加上在北面的遠東第2方面軍攻擊口袋的中心。[3]作為在戰爭期間唯一運作、相當於一個戰區的蘇聯司令部(除了1941年在西部短暫運作的“方向”外),遠東司令部由3個紅軍方面軍組成。
滿洲西部戰線
後貝加爾方面軍由羅季翁·雅科夫列維奇·馬利諾夫斯基元帥指揮,包括[2]:
後貝加爾方面軍是蘇軍鉗形攻勢西半部的組成部分,進攻中通過內蒙古沙漠及越過大興安嶺山脈。[3] 這些部隊的目標是攻佔奉天(今瀋陽),然後在滿洲中南部長春地區與遠東第1方面軍會師,[2]及完成雙重包圍。[2]
蘇聯进攻滿洲計劃示意圖[3]
由於擁有1,000輛坦克和自行火砲,第6親衛坦克軍團不得不作為裝甲矛頭,帶領方面軍進攻和在进攻後的第5天向在滿洲的目標推進了350公里。[2]
第36軍團也從西面進攻,但與遠東第2方面軍在哈爾濱和齊齊哈爾會師。[3]
滿洲東部戰線
遠東第1方面軍,由基里爾·梅列茨科夫元帥指揮,包括[2]:
遠東第1方面軍是蘇軍鉗形攻勢東半部組成部分。參加這次攻擊是第1紅旗軍團、第5軍團和第10機械化軍,向牡丹江市突進。[2] 當這個城市被攻佔後,這支部隊將向吉林市(或麒麟)、長春和哈爾濱推進。[2]其最終目的是與後貝加爾方面軍的部隊在長春和吉林市會師,從而完成了雙重包圍。
作為一個次要目標,遠東第1方面軍是為了防止日軍逃到韓國,因而要進入朝鮮半島推進至三八線[2],該地區後來變成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該次要目標由第25軍團負責完成。[2]同時,第35軍團的任務是攻佔勃利、林口和密山市。[2]
滿洲北部戰線
遠東第2方面軍,由馬克西姆·普爾卡耶夫上將指揮,包括[2]:
遠東第2方面軍扮演輔助進攻角色。[2]其目標是哈爾濱及齊齊哈爾,及阻止日軍有秩序地向南撤退。[2]
當遠東第2方面軍與後貝加爾方面軍的部隊攻佔長春時,他們將進軍遼東半島及佔領亞瑟港(現時之旅順)。[2]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文介紹的是1945年8月蘇聯與日本爆發的全面性戰爭。關於兩國在國界爆發的武裝衝突,請見「蘇日邊界衝突」。
蘇日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
蘇軍與美軍水手於阿拉斯加共慶對日戰爭的勝利。
日期 1945年8月9日至9月2日
1956年10月19日日本與蘇聯結束戰爭狀態[1]
地点 滿洲國、內蒙古、庫頁島、千島群島、朝鮮半島北部
结果
蘇聯決定性勝利
参战方
蒙古
指挥官和领导者
亞歷山大·華西列夫斯基[2][3]
羅季翁·馬利諾夫斯基
基里尔·梅列茨科夫
馬克希姆·普爾卡耶夫
尼古拉·庫茲涅佐夫
亞歷山大·諾維科夫
霍爾洛·喬巴山
溥儀
德王
兵力
蘇蒙總兵力:[4][a]
1,747,465人
29,835門火炮與迫擊砲
5,250輛戰車與自走砲
5,171架飛機
日本:[5]
993,000人
5,360門火炮
1,155輛戰車
1,800架飛機
滿洲國:[5]
170,000人
蒙疆:[5]
44,000人
伤亡与损失
蘇聯方面数据:[6]
8,000人陣亡
24,000人受傷 蘇聯方面数据:https://zh.wikipedia.org/wiki/蘇日戰爭#cite_note-9
83,737人陣亡
日本方面資料:[c]
21,000人死亡與失蹤
另: 苏联宣称604,176人被俘,有异议[8]
[显示]
第二次世界大戰主戰場
[显示]
太平洋戰爭
蘇日戰爭(俄语:Совет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或稱「日蘇戰爭」(日語:日ソ戦争)、「遠東戰役」或「八月風暴行動」(Operation August Storm)[d])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與蘇聯之間的一場戰爭,也是二戰最後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由蘇聯发动迅速、猛烈的大规模进攻,佔領庫頁島以南以及南千岛群岛,日本於滿洲(今中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北部軍事力量在此打击下缴械投降[8],日方傀儡政權「滿洲國」滅亡,傀儡政權皇帝溥儀亦成了蘇軍俘虜。
1945年初軸心國集團各地戰線皆瀕臨崩潰,同盟國於雅爾達會議上規劃戰後秩序與要求蘇聯加入對日戰爭,後者承諾將於納粹德國投 降後3個月加入遠東戰鬥。亞洲方面日本急於應付逐漸進逼中的英美聯軍,冀望尚對日中立的蘇聯可從中調停,蘇聯表面上與日軍友好,但已秘密備戰且拖延日方要 求直至1945年8月8日開戰最後一刻。蘇聯在對德戰爭結束前即開始轉調軍隊至遠東地區,其主要對手為駐於滿洲的日軍龐大戰略預備隊關東軍,與蘇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經驗豐富等條件相比,關東軍早將精銳單位調出而空洞化,蘇軍享有質與量的龐大優勢。
1945年8月8日當天蘇軍同時自北、東、西3方向對滿洲發動進攻,由於蘇方遞交宣戰書後即被切斷通訊,日本大使沒能將消息傳回國內,等於是技巧性的不宣而戰,關東軍受到完全奇襲。同時蘇軍迅速推進,在交战过程中日本天皇即宣布无条件投降,故接收過程非常順利,但苏军军纪放纵,滿州國的治安被破壞後,亦犯下不少罪行,不少漢奸因為恐懼還跟著日軍撤退而後被處決。占领东北地区后,蘇聯立刻展開對南庫頁島和北方群島登陸行動,奪回日俄戰爭中失去的領土與在遠東地區的影響力。满洲受到大规模进攻使日本政府領導人放棄將滿洲作為戰略後備基地而繼續抵抗的念頭,於8月10日接受《波茨坦宣言》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於密蘇里號戰艦上簽署無條件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蘇聯透過短期對日作戰和極少傷亡取得龐大利益,並迫使中華民國承認外蒙古獨立的合法性,並根據《雅爾達協定》佔領了應回歸中華民國的滿洲地區,掠奪大量財物及日本投資而應給予中方的工業設備并搶運至蘇俄境內,直到後來才陸續交還一部份。無論如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量的俄國物資開始進入滿洲地區,協助當地經濟的重建。
而後冷戰時期在扶植勢力代理人的政策主導下,同意中共將中國東北作為根據地,並裝備了大量蘇軍繳獲的日軍武器,大幅增強了在日後內戰中的實力。而朝鮮亦由蘇聯所扶殖,對半島局勢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在對蘇戰爭也在滿洲留下了數以萬計的日僑,許多人因戰後生活艱苦而死亡;被蘇軍俘虜的600,000名日軍也被送往西伯利亞進行強制勞動,後約有100,000人死於當地。
目录
簡介
在1943年11月在德黑蘭會議上蘇聯領導人史達林同意蘇聯將在納粹德國戰敗後加入對日本作战。在1945年2月雅爾塔會議上,斯大林同意盟國請求将於歐洲戰爭結束的3個月內加入太平洋戰區对日作战。行動開始於1945年8月9日正是德國5月8日(莫斯科時間5月9日0時43分)投降後的3個月。
這次行動發動於8月6日廣島市原子彈爆炸和8月9日長崎市原子彈爆炸之間。儘管斯大林並沒有被同盟國各政府告知有關西方盟國的原子彈計劃詳細內容,但通過蘇聯的情報來源他已经了解到了這一計劃及其目的。不過由於在德黑蘭和雅爾塔会议上已確定進攻時間,並且德黑蘭會議後蘇聯軍隊在遠東做了長期準備,因而日本遭原子彈襲擊明顯對蘇軍確定何時開始行動影響不大;行動日期是根據雅爾塔協議、德國投降日決定,而事實上在8月3日華西列夫斯基元帥向斯大林報告,如有必要,他可以在8月5日上午展開進攻。
跨貝加爾時間1945年8月8日晚上11時,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向日本駐蘇聯大使佐藤尚武通告,表示蘇聯已向日本帝國宣戰,並從8月9日起,蘇聯政府將進入對日作戰狀態[9]。從跨貝加爾時間1945年8月9日0時01分起蘇軍3個方面軍同時向滿洲東、西及北3個方向進攻,行動被分成數個小規模行動及戰術部分:
- 興安嶺-瀋陽攻勢行動
- 1945年8月9日—1945年9月2日
- 哈爾濱-麒麟攻勢行動
- 1945年8月9日—1945年9月2日
- 松花江攻勢行動及後續行動
- 1945年8月9日—1945年9月2日
- 南薩哈林集團軍攻勢行動
- 1945年8月11日—1945年8月26日
- 清律登陸行動
- 1945年8月13日—1945年8月16日
- 千島群島登陸行動
- 1945年8月18日—1945年9月1日
這次進攻不同於蘇日國界戰爭(特別是諾門罕戰役或在1939年5月至9月的諾門罕事件),該戰爭因日本戰敗於1939年而結束,產生《蘇日中立條約》[11]。
背景及准备
20世紀初的日俄戰爭是由日本戰勝俄國,日俄签订樸茨茅斯和約。通过和约及後來1931年9月九一八事變和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等,日本控制了朝鲜、滿洲及庫頁島南部。20世紀30年代蘇日邊境衝突不断,其中最重要的包括張鼓峰事件(1938年7月至8月)和諾門罕戰役(諾門罕事件,1939年5月至9月),这些都導致1941年4月《蘇日中立條約》的簽訂[11][12]。中立條約使蘇聯部隊從邊境事件中解脱出來,集中对德作战,同時使日本集中在南部向亞洲和太平洋擴展。
然而随着史達林格勒戰役打敗了德軍,蘇聯對日本的態度发生轉變,斯大林發表公開演說譴責日本,“私下”更命令蘇軍在遠東建立部隊和儲存物資。在德黑蘭會議(1943年11月)上,除讨论其他事宜外,邱吉爾、羅斯福和斯大林同意,让蘇聯在納粹德國戰敗後加入對日戰爭。蘇軍在遠東不断進行集結,日军在1945年初已经可以明显察觉蘇聯正在準備攻打滿洲,虽然当时在德国投降前进攻不太可能发起。因此,除了在太平洋戰事外,日本也意識到其必须確定在何時何地进攻會出現。
雅爾塔會議(1945 年2月)上斯大林在得到羅斯福保證其在遠東的領土要求的情况下,同意在擊敗德國2至3個月後加入太平洋戰爭。到1945年3月中旬,太平洋地區戰事對日本 已十分不利,迫使其從滿洲撤回精銳部隊以支持在太平洋行動。與此同時蘇聯繼續在遠東組建部隊,并決定不再延續中立條約。根据当时中立條約條款的規定,在條 約屆滿12個月前,蘇聯必須向日方告知,于是在1945年4月5日,苏联方面通告日方自己不希望延長该條約[13],這引起日本極大關注[14][15],不过蘇聯花了很多努力令日本相信該條約仍然有12個月的有效期,因而日方尚不必担心[16]。
莫斯科時間1945年5月9日德國投降,這意味著如果蘇聯履行雅爾塔協定,则需要在1945年8月9日之前加入對日本作战。日本情況则繼續惡化,他們現在是唯一仍在戰鬥的軸心國,他們渴望保持與蘇聯和平及延長中立條約[16]日本在雅爾塔會議後曾多次接觸或試圖接触蘇聯,希望能延長中立條約,並爭取蘇聯為中間人與盟國进行和平談判。蘇聯沒有令日本人的希望破灭,但尽可能地拖慢这一进程(同時繼續为行动做准备)[16]。在这之中內閣首相鈴木貫太郎扮演了積極角色,他在1945年4月上台,試圖在非無條件投降下爭取獲得任何和平條件[17]。 6月下旬日方向蘇聯靠攏(中立條約仍然有效)並邀請蘇聯充當調停人與盟國進行和平談判,日本向蘇聯提出具體的建議並提出作為回報,日本對蘇聯在領土上提供 了非常吸引的讓步作為報酬,史達林表示有興趣而日本等待蘇聯回覆,但蘇聯繼續避免作出回應。1945年7月16日至8月2日波茨坦會議舉行,7月24日蘇聯召回在日本所有使館工作人員和家屬,7月26日會議後發表的波茨坦公告中丘吉爾、杜魯門和蔣介石(蘇聯當時仍然未與日本處於戰爭狀態)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16]。
7月29日蘇聯外長莫洛托夫正式向美英建議,要求美國和英國出面再發表一封邀請蘇聯對日作戰之正式信函。杜魯門當即表示拒絕並解釋說:「我看出其中諷刺性的外交動向:俄國在這個時候參戰,似乎是致勝的決定性因素」[18]。
日本一直監察橫貫西伯利亞的鐵路交通和蘇軍在滿洲東部活動并对蘇聯实施拖延戰術,同时所有迹象都表明蘇聯在8月底前還未完成进攻準備,但是至于进攻會在何時或何地出現,他們對現實情況並不了解也沒有确凿证据。
當蘇聯在1945年8月8日午夜前1小時宣戰時,日本被完全驚醒,8月9日午夜剛過进攻行動在3條戰線上同時展開。
參戰部隊
蘇聯
遠東司令部[3]在亞歷山大·華西列夫斯基領導下,制定了一个攻下滿洲的简單但規模龐大的计划[2],對整個滿洲實施一個巨大的鉗形攻勢,這個鉗形攻勢由在西面的後貝加爾方面軍和在東面的遠東第1方面軍完成;加上在北面的遠東第2方面軍攻擊口袋的中心。[3]作為在戰爭期間唯一運作、相當於一個戰區的蘇聯司令部(除了1941年在西部短暫運作的“方向”外),遠東司令部由3個紅軍方面軍組成。
滿洲西部戰線
後貝加爾方面軍由羅季翁·雅科夫列維奇·馬利諾夫斯基元帥指揮,包括[2]:
後貝加爾方面軍是蘇軍鉗形攻勢西半部的組成部分,進攻中通過內蒙古沙漠及越過大興安嶺山脈。[3] 這些部隊的目標是攻佔奉天(今瀋陽),然後在滿洲中南部長春地區與遠東第1方面軍會師,[2]及完成雙重包圍。[2]
蘇聯进攻滿洲計劃示意圖[3]
由於擁有1,000輛坦克和自行火砲,第6親衛坦克軍團不得不作為裝甲矛頭,帶領方面軍進攻和在进攻後的第5天向在滿洲的目標推進了350公里。[2]
第36軍團也從西面進攻,但與遠東第2方面軍在哈爾濱和齊齊哈爾會師。[3]
滿洲東部戰線
遠東第1方面軍,由基里爾·梅列茨科夫元帥指揮,包括[2]:
遠東第1方面軍是蘇軍鉗形攻勢東半部組成部分。參加這次攻擊是第1紅旗軍團、第5軍團和第10機械化軍,向牡丹江市突進。[2] 當這個城市被攻佔後,這支部隊將向吉林市(或麒麟)、長春和哈爾濱推進。[2]其最終目的是與後貝加爾方面軍的部隊在長春和吉林市會師,從而完成了雙重包圍。
作為一個次要目標,遠東第1方面軍是為了防止日軍逃到韓國,因而要進入朝鮮半島推進至三八線[2],該地區後來變成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該次要目標由第25軍團負責完成。[2]同時,第35軍團的任務是攻佔勃利、林口和密山市。[2]
滿洲北部戰線
遠東第2方面軍,由馬克西姆·普爾卡耶夫上將指揮,包括[2]:
遠東第2方面軍扮演輔助進攻角色。[2]其目標是哈爾濱及齊齊哈爾,及阻止日軍有秩序地向南撤退。[2]
當遠東第2方面軍與後貝加爾方面軍的部隊攻佔長春時,他們將進軍遼東半島及佔領亞瑟港(現時之旅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