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家园币排列回复

admin

管理成员
多谢楼主金子一样好的建议,这是在我们计划中的功能。

刚开始的时候,会作为一个选项提供给用户选择。将来会慢慢推进到作为默认选项。

当然,我们会有几个threshold域值。比如楼太深,比如超过100,默认就会变成回帖按照家园币排序。开始建新楼的时候,一般还是按照时间排序。

无论如何,这个建议非常的好,体现了论坛追求有质量内容为导向的这个根本。如果实施的好,还可以对最佳回帖进行家园币奖励。
 
多谢楼主金子一样好的建议,这是在我们计划中的功能。

刚开始的时候,会作为一个选项提供给用户选择。将来会慢慢推进到作为默认选项。

当然,我们会有几个threshold域值。比如楼太深,比如超过100,默认就会变成回帖按照家园币排序。开始建新楼的时候,一般还是按照时间排序。

无论如何,这个建议非常的好,体现了论坛追求有质量内容为导向的这个根本。如果实施的好,还可以对最佳回帖进行家园币奖励。
看来管理员的底蕴比想象的深啊。那看看这个challenge接不接得下来。利用现有数据库建立一个graph base的数据系统,即是每个用户,帖子,回复是一个node,然后发表,浏览,回复,点赞等action是edge,然后做community detection发现不同用户的兴趣群,接着利用NLP的方法对不同的群内的帖子及回复进行topic discovery,然后根据这个来动态生成导航栏。当然这只是第一阶段。接下来就按照用户的兴趣进行定点广告投放,论坛要赚些钱,当然如果坛友觉得广告影响使用体验,那改成定点内容推送,例如经常看香港民主贴的,就推YouTube,tweeter,国内主流媒体的相关内容。那管理员就可以问郭文贵和文昭甚至杜汶泽等要些推广费了。
 

admin

管理成员
论坛的流量现在大约恢复到巅峰时期的40%左右。

winnerzhu建议的这个策略,我们在巅峰时期(约10年前)曾经approach过,AI方法和基于的数据略有不同。但确实很有效果。

当时是向Netflix学习:跟踪每个用户访问的主题帖,推荐和推送的内容是,和该用户兴趣相同(访问过该主题帖)的用户,访问最多的主题帖(该用户还没有访问过)。 以上算法的本质和你提到的其实是一样的。效果也很明显,大约增加了20%的页面访问次数。

现在的情况略有不同,所有的论坛都面临着生存问题,就是温饱问题。就像Netflix,最终还是内容库的问题;推荐算法则是一个比较大的改良。

论坛目前approach的方法有3个方面:

1)家园币,这是一个集合智慧的共享经济模式。比前面的AI技术改良更本质,是生存的基础,实践上也证明了这一点 。 我们将不断的增强和扩大家园币的Base 。有一本书 《The Fall of Big Data and the Rise of the Blockchain Economy》,就是讲这个。 像家园论坛草根网站,如何通过家园币(区块链这样的划时代的概念),来抗衡微信这样的BIG Data。

2)网站和APP无快不破,论坛太复杂,太慢是当前最大的瓶颈和落后的地方。

因为现在是一个争夺用户时间的时代。网站或者APP如果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呈现最多的优质内容,就是为用户省下时间,就能够在竞争中获胜。

就像楼主在首帖里提到按家园币排列回复,这个建议的本质,还是如何最短的时间内呈现最多的优质内容。

我们正在开发的论坛新首页以及APP,都是基于此驱动的。 目标是用户不要离开页面,就可以连续load我们推荐的优质内容。当我们实现了这个无快不破的首页和APP之后,如果家园币用户达到一定的Base,就可以继续细分家园币用户的兴趣,扩大至推荐算法。

3)慢慢转向为以社区和用户为中心,鼓励和保护原创作者。 这包括给予用户各多的内容和隐私控制。

看来管理员的底蕴比想象的深啊。那看看这个challenge接不接得下来。利用现有数据库建立一个graph base的数据系统,即是每个用户,帖子,回复是一个node,然后发表,浏览,回复,点赞等action是edge,然后做community detection发现不同用户的兴趣群,接着利用NLP的方法对不同的群内的帖子及回复进行topic discovery,然后根据这个来动态生成导航栏。当然这只是第一阶段。接下来就按照用户的兴趣进行定点广告投放,论坛要赚些钱,当然如果坛友觉得广告影响使用体验,那改成定点内容推送,例如经常看香港民主贴的,就推YouTube,tweeter,国内主流媒体的相关内容。那管理员就可以问郭文贵和文昭甚至杜汶泽等要些推广费了。
 
论坛的流量现在大约恢复到巅峰时期的40%左右。

winnerzhu建议的这个策略,我们在巅峰时期(约10年前)曾经approach过,AI方法和基于的数据略有不同。但确实很有效果。

当时是向Netflix学习:跟踪每个用户访问的主题帖,推荐和推送的内容是,和该用户兴趣相同(访问过该主题帖)的用户,访问最多的主题帖(该用户还没有访问过)。 以上算法的本质和你提到的其实是一样的。效果也很明显,大约增加了20%的页面访问次数。

现在的情况略有不同,所有的论坛都面临着生存问题,就是温饱问题。就像Netflix,最终还是内容库的问题;推荐算法则是一个比较大的改良。

论坛目前approach的方法有3个方面:

1)家园币,这是一个集合智慧的共享经济模式。比前面的AI技术改良更本质,是生存的基础,实践上也证明了这一点 。 我们将不断的增强和扩大家园币的Base 。有一本书 《The Fall of Big Data and the Rise of the Blockchain Economy》,就是讲这个。 像家园论坛草根网站,如何通过家园币(区块链这样的划时代的概念),来抗衡微信这样的BIG Data。

2)网站和APP无快不破,论坛太复杂,太慢是当前最大的瓶颈和落后的地方。

因为现在是一个争夺用户时间的时代。网站或者APP如果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呈现最多的优质内容,就是为用户省下时间,就能够在竞争中获胜。

就像楼主在首帖里提到按家园币排列回复,这个建议的本质,还是如何最短的时间内呈现最多的优质内容。

我们正在开发的论坛新首页以及APP,都是基于此驱动的。 目标是用户不要离开页面,就可以连续load我们推荐的优质内容。当我们实现了这个无快不破的首页和APP之后,如果家园币用户达到一定的Base,就可以继续细分家园币用户的兴趣,扩大至推荐算法。

3)慢慢转向为以社区和用户为中心,鼓励和保护原创作者。 这包括给予用户各多的内容和隐私控制。


1. AI 方法改良的用户群组探测是不会拖慢论坛,因为AI 的pipeline可以在一个独立的服务器运行或是用AWS 的machine learning 服务。最多就是动态生成导航栏会拖慢一些。当然实现整个流程本身却是挺费时间的。

2. 管理员关于网站和APP 应在最短时间为用户实现最多优质内容这点是合理的。所以依靠第三方的其他内容平台来补偿论坛的内容 也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例如现在就有不少人做youtube搬运工,在主贴发个youtube link 就完事了,这个就是家园币驱动的用户自发利用第三方内容补充论坛内容的行动,本质上和利用AI 进行内容搬运区别不大。但后者可以搬运更多内容,而且把那些内容链接到相关的主贴上,就达到了把用户留在页面上的效果,当然内容呈现的手段不能只是一个链接,让用户直接跳到第三方网站了。

3. 家园币的驱动效果我感觉还是一种短期效应,如果对家园币的用途没有更多规划的话,这个驱动效果有多持久其实是不确定的。我理解的家园币驱动效果其实是增加了用户之间的互动手段而达到驱动的效果,有不少家园币富豪把身家都捐了就是一种证明。其实本质上还是在想办法增加用户之间的互动手段及其趣味性。 而AI 结果驱动的用户分析其实是有助于增加互动手段的。例如按地域发起的meetup bbq, 或者按兴趣发起的在线竞赛或视频或音频conference 让大家 一起吹水 等等。现在这种用户线上及线下互动其实都是用户自身发起的,周期不确定并且不可靠(不是个个星期都有有意思的活动),而很多这类互动不能算优质内容(例如晒图, 我是很不感兴趣的,一张近期美女图都没有,完全暴露了用户整体年龄, 但因为都是用户自己发起的,论坛机制没太多控制力。很多这些互动都可以由论坛组织,例如有人提议的成立一个club,专门帮助新移民少走弯路和分享经验,这个是很好的提议,但用户自己不一定会继续执行,这时就需要管理组出来组织了。要不然这个idea就迟早被遗忘。

4.之前基于Netflex 的用户兴趣分析,我不太清楚具体算法,但基于管理员的描述,准确率应该是没有使用现代AI 方法的高,即是当时推送的内容有部分不一定是用户感兴趣的。因为用户兴趣是很短期的事情,例如香港事件,最多也就是上年6 7 月到现在。但过去的topic summary方法不一定能准确捕捉这些新兴的兴趣,我估计只是僵化的使用定义好的分类,所以准确率不会太高。
 

admin

管理成员
1. AI 方法改良的用户群组探测是不会拖慢论坛,因为AI 的pipeline可以在一个独立的服务器运行或是用AWS 的machine learning 服务。最多就是动态生成导航栏会拖慢一些。当然实现整个流程本身却是挺费时间的。

2. 管理员关于网站和APP 应在最短时间为用户实现最多优质内容这点是合理的。所以依靠第三方的其他内容平台来补偿论坛的内容 也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例如现在就有不少人做youtube搬运工,在主贴发个youtube link 就完事了,这个就是家园币驱动的用户自发利用第三方内容补充论坛内容的行动,本质上和利用AI 进行内容搬运区别不大。但后者可以搬运更多内容,而且把那些内容链接到相关的主贴上,就达到了把用户留在页面上的效果,当然内容呈现的手段不能只是一个链接,让用户直接跳到第三方网站了。

3. 家园币的驱动效果我感觉还是一种短期效应,如果对家园币的用途没有更多规划的话,这个驱动效果有多持久其实是不确定的。我理解的家园币驱动效果其实是增加了用户之间的互动手段而达到驱动的效果,有不少家园币富豪把身家都捐了就是一种证明。其实本质上还是在想办法增加用户之间的互动手段及其趣味性。 而AI 结果驱动的用户分析其实是有助于增加互动手段的。例如按地域发起的meetup bbq, 或者按兴趣发起的在线竞赛或视频或音频conference 让大家 一起吹水 等等。现在这种用户线上及线下互动其实都是用户自身发起的,周期不确定并且不可靠(不是个个星期都有有意思的活动),而很多这类互动不能算优质内容(例如晒图, 我是很不感兴趣的,一张近期美女图都没有,完全暴露了用户整体年龄, 但因为都是用户自己发起的,论坛机制没太多控制力。很多这些互动都可以由论坛组织,例如有人提议的成立一个club,专门帮助新移民少走弯路和分享经验,这个是很好的提议,但用户自己不一定会继续执行,这时就需要管理组出来组织了。要不然这个idea就迟早被遗忘。

4.之前基于Netflex 的用户兴趣分析,我不太清楚具体算法,但基于管理员的描述,准确率应该是没有使用现代AI 方法的高,即是当时推送的内容有部分不一定是用户感兴趣的。因为用户兴趣是很短期的事情,例如香港事件,最多也就是上年6 7 月到现在。但过去的topic summary方法不一定能准确捕捉这些新兴的兴趣,我估计只是僵化的使用定义好的分类,所以准确率不会太高。

我在这里新开了一个主题帖,讨论《关于家园论坛的愿景,行动的方向,推进的手法》


我不是说AI会拖慢论坛,而是说系统性的以“最短时间为用户实现最多优质内容”,是所有网站努力最优先实现的方向。家园论坛目前还没有做到,这是温饱问题 。 我们需要优先解决这个问题。

当我们实现了无快不破的首页和APP之后,如果家园币用户达到一定的Base,就可以继续细分家园币用户的兴趣,扩大至任何需要的Big Data和推荐算法。

家园币是革命性的创新,可以完全压倒任何AI和Big data的努力。 你慢慢观察,相信会进一步的理解。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