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买车最便宜的时候刚过去,一般各大厂商是秋季刚开始就开始打折促销了,有时候产能过剩的车型甚至会有$5000-$10000的incentive。这个incentive是厂家给的,dealer一分钱不少赚,所以给得爽快。初秋几个月内,所有dealer都在清仓促销当年的车型,以迎接下一年的新车型。那个时候买车是最便宜的,都在冲销量,利率也很低。几个月的时间,你可以慢慢看,慢慢试车,慢慢做决定 。
圣诞节嘛……厂家给incentive的好车都卖光了。厂家给的折扣没了,给你打折的只能是dealer。你每砍下来一块钱,dealer就得少赚一块钱。用一个成语来描述,这叫“与虎谋皮”!
首先你不可能砍下来dealer多少利润,即使被你砍下来一两千块,最后会以各种名目,加回到你车子的落地价里面去。Paper work是由dealer来做,你只有签字权,没有修改权。事实上大多数买车者都不是商人或律师,看不懂也懒得看那些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这些收费项目,被dealer统称为“税”。也可能是“税”,也可能是“智商税”,反正被宰了也不知道,倒是眼不见为净。
另一坑就是finance和lease。不是学金融或数学的,基本是不懂利息是怎么算的。倒不是说银行或车厂敢多收你利息,但这增加了购车价格的不透明性。Dealer只会跟你谈月供,不会跟你说总价,更不会拿着贷款明细表给你一五一十解释清楚!一台5万的车,根据不同的利率,还款方式,还款时间,总利息成本可以有一两千到上万的浮动空间。你以为那5000块是利息成本,其实里面有个2000块是dealer宰你的,平摊在你的月供里面,在谈判桌上给你签字那几分钟里,多数人是整不明白的。
对于这个lease多说一点。Lease已经是一个被玩坏的东西。对于那些能跑几十万公里不坏的日系,对于居家过日子用的买菜车,lease真心没有必要。Lease最大的坑,在于那个尾款。我见过“不要脸的某田”,月租金比finance低一点点,合约5年后尾款达到45%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彻底买下这部车,租5年后,你还得支付新车落地价的45%,才能拿下这辆车。换句话说,你辛辛苦苦供了5年,才买下半辆车!而这个45%是根据dealer良心(且认为他们有良心),在合同上“上下浮动的”。
再说一下报价。对汽车这种“价格透明”的产品,很多人不相信dealer会漫天要价,毕竟厂商已经标出了MSRP。但事实是,有些dealer会把你能砍下来的价格,预先全都加到总价里去,然后报给你一个monthly价,或者biweekly价。Biweekly给你加个几十块,你感觉不出来。你不砍价,那就是他多赚的。你砍下来了,他会让你觉得,“他急着冲销量,亏点利润卖你了”,借着你以为“捡到便宜”的心理,催着你签字下单,并且可能会要求你多付押金来锁住这个价格。这个“多付的押金”可能达到3000以上,取决于顾客有多么傻白甜。最后有些顾客发现上当,比正常价贵了几千,押金已经交出,“恕不退还”。顾客要么选择高价提车,要么损失押金。
最后提一下签字订车。当你花了大把的时间在计算砍价上,最后达成了一致意见,握了手,以为已经谈妥,卸下防备的时候,致命的一刀在这个时候落下。所有的陷阱,都得在你签字交钱时才能得以成功实施。这个时候你才能看到交易合同,以及部分明细。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多数人是没有详细阅读合同的!坐在你对面的财务经理会用他们培训过的套路,干扰你的思路,把你注意力转移到一些细枝末节的贷款问题或者做一些附件的推销,目的就是阻止你去仔细阅读合同,让你在几分钟之内(如果不是几秒钟)草草签字,交押金。他们会盯着你看,等着你,给你压力。至于之前谈妥的条款是否在合同上一一兑现,每一笔收费是否合理,有没有多出来的款项,有没有含混不清的收费没有标出,90%的顾客直接不去想,默认谈判时商定的细节,闭着眼就签掉了!
这里只是说了一点简单的“行业操作规范”,不排除还有我没见过的坑。当然这些不仅限于圣诞节。圣诞节附近,已经错过了买车的最好时间,然而这时候人的“节日消费冲动”最旺盛,心理防线最弱,再加上大雪连连,出行困难,是dealer下刀子最好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