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再不走来不及!香港机场挤满离港民众及其亲友

新闻:《再不走来不及!香港机场挤满离港民众及其亲友》的相关评论
今天香港机场挤满送机人潮,2班下午飞往英国伦敦的飞机,登机柜前排满了数百位即将离港以及前来送机的亲友。(本报合成)
英国政府规定的酌情入境安排“特许入境许可”(LOTR)期限将于本月19日到期,今(18日)香港机场挤满人潮,不少香港民众到机场与离港亲友含泪道别。
综合港媒报道,因为英国本月8日更新指引,原本的酌情安排入境“特许入境许可”(LOTR)期限将于本月19日到期,今天香港机场挤满送机人潮,2班下午飞往英国伦敦的飞机,登机柜前排满了数百位即将离港以及前来送机的亲友,离港民众与亲友拍照留念,更有不少家属送机时泣不成声,需要亲友协助搀扶,才得以离开机场。
香港民众表示,原本打算明年才要离开香港,但英国突然宣布暂停“酌情安排入境”,因此这周才急忙准备离开;民众表示“走的都好急,离开香港的主要原因都是因为政策啦。”另一名离港的李姓女子也说,本来准备一年后才走,上个星期才知道英国宣布暂停“酌情安排入境”,所以什么都没准备,走的很急。
李女也坦言,对于中国的洗脑政策感到忧心与害怕,是她离开香港的主要原因;她也表示若未来香港政治环境好转,她会考虑回香港定居。
英国政府规定的酌情入境安排“特许入境许可”(LOTR)期限将于本月19日到期,香港机场示意图。(美联社)
无图无真相
 
持有BNO 的港人只需申请英国今年开放的BNO Visa,就可以进入英国,住满5年,就可以申请英国公民。在这5年中可以工作,孩子可以上学。申请 BNO Visa 非常方便,如果附合条件,大约两个月就批了。这是英国政府送的大红包,比我们当年申请移民时还简单和快速!
 
持有BNO 的港人只需申请英国今年开放的BNO Visa,就可以进入英国,住满5年,就可以申请英国公民。在这5年中可以工作,孩子可以上学。申请 BNO Visa 非常方便,如果附合条件,大约两个月就批了。这是英国政府送的大红包,比我们当年申请移民时还简单和快速!
很多人是不愿背井离乡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走投无路了
 
很多人是不愿背井离乡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走投无路了
其实挺好的,把房价世界第一的香港住房卖掉,全世界安置物业不是大问题,对后代来说更是摆脱鸽子笼的好机会,而且香港人普遍英语水平很高,去英联邦国家适应比较快,如果是医生等专职人员更是抢手,何必日后忍气吞声地待在弹丸之地呢
 
最后编辑: 2021-07-19
其实挺好的,把房价世界第一的香港住房卖掉,全世界安置物业不是大问题,对后代来说更是拜托鸽子笼的好机会,而且香港人普遍英语水平很高,去英联邦国家适应比较快,如果是医生等专职人员更是抢手,何必日后忍气吞声地待在弹丸之地呢
对于个体而言,或许是一种逃离和解脱,但对于整体民族而言,仅有的一个国际自由港成功典范,就这样毁了。
 
其实挺好的,把房价世界第一的香港住房卖掉,全世界安置物业不是大问题,对后代来说更是拜托鸽子笼的好机会,而且香港人普遍英语水平很高,去英联邦国家适应比较快,如果是医生等专职人员更是抢手,何必日后忍气吞声地待在弹丸之地呢
能走的有条件的九七之前就走一大半了,留下的很多是银子不够的中底层人士,英语也不好的,不能说走就走的
 
我是香港土生土長的, 香港經歷好幾次大規模移民潮, 67年暴動後走了一批, 然後就是80年代中英談判, 84年簽訂中英聯合聲合, 89六四, 97回歸, 然後就是近年的社會運動.

我們這一代香港人, 是無根的一代, 散落英美加澳為主, 當中又有為數不少的取得外國國籍後回流, 聽說現年單是加籍在港仍有三十萬之眾. 我弟一家四口正是其中, 夫妻俩在港任居職, 两個孩子入讀國際學校, 只想著多搵幾年真銀, 才返回加拿大. 我夫家的兄弟也早有居英權(這是90年代英國政府給予一部份合资格港人不用移民而擁有英國國籍), 他們一直留在香港生活, 但孩子早就送英國讀書不回港了.

我的同輩裏, 回流香港的也很多, 距離2047年(中共政府承諾港人的五十年不變), 還有一段頗長時間, 好些習慣了東方生活, 估量到時年歲也不輕了, 有可能仍留在香港終老, 但真的要走也隨時可走, 而他們那些已持有外國國籍的第二代, 肯定遲早要離開的.

 
我是香港土生土長的, 香港經歷好幾次大規模移民潮, 67年暴動後走了一批, 然後就是80年代中英談判, 84年簽訂中英聯合聲合, 89六四, 97回歸, 然後就是近年的社會運動.

我們這一代香港人, 是無根的一代, 散落英美加澳為主, 當中又有為數不少的取得外國國籍後回流, 聽說現年單是加籍在港仍有三十萬之眾. 我弟一家四口正是其中, 夫妻俩在港任居職, 两個孩子入讀國際學校, 只想著多搵幾年真銀, 才返回加拿大. 我夫家的兄弟也早有居英權(這是90年代英國政府給予一部份合资格港人不用移民而擁有英國國籍), 他們一直留在香港生活, 但孩子早就送英國讀書不回港了.

我的同輩裏, 回流香港的也很多, 距離2047年(中共政府承諾港人的五十年不變), 還有一段頗長時間, 好些習慣了東方生活, 估量到時年歲也不輕了, 有可能仍留在香港終老, 但真的要走也隨時可走, 而他們那些已持有外國國籍的第二代, 肯定遲早要離開的.

香港人还算是幸运的。有这么多的选择。
 
我是香港土生土長的, 香港經歷好幾次大規模移民潮, 67年暴動後走了一批, 然後就是80年代中英談判, 84年簽訂中英聯合聲合, 89六四, 97回歸, 然後就是近年的社會運動.

我們這一代香港人, 是無根的一代, 散落英美加澳為主, 當中又有為數不少的取得外國國籍後回流, 聽說現年單是加籍在港仍有三十萬之眾. 我弟一家四口正是其中, 夫妻俩在港任居職, 两個孩子入讀國際學校, 只想著多搵幾年真銀, 才返回加拿大. 我夫家的兄弟也早有居英權(這是90年代英國政府給予一部份合资格港人不用移民而擁有英國國籍), 他們一直留在香港生活, 但孩子早就送英國讀書不回港了.

我的同輩裏, 回流香港的也很多, 距離2047年(中共政府承諾港人的五十年不變), 還有一段頗長時間, 好些習慣了東方生活, 估量到時年歲也不輕了, 有可能仍留在香港終老, 但真的要走也隨時可走, 而他們那些已持有外國國籍的第二代, 肯定遲早要離開的.

据我所知当年港英政府的居英权只给了政府高官,比如司级,或者是敏感部位的官员比如政治处,再有就是社会名流。因此普罗大众认为英国政府抛弃了香港人。
 
我是香港土生土長的, 香港經歷好幾次大規模移民潮, 67年暴動後走了一批, 然後就是80年代中英談判, 84年簽訂中英聯合聲合, 89六四, 97回歸, 然後就是近年的社會運動.

我們這一代香港人, 是無根的一代, 散落英美加澳為主, 當中又有為數不少的取得外國國籍後回流, 聽說現年單是加籍在港仍有三十萬之眾. 我弟一家四口正是其中, 夫妻俩在港任居職, 两個孩子入讀國際學校, 只想著多搵幾年真銀, 才返回加拿大. 我夫家的兄弟也早有居英權(這是90年代英國政府給予一部份合资格港人不用移民而擁有英國國籍), 他們一直留在香港生活, 但孩子早就送英國讀書不回港了.

我的同輩裏, 回流香港的也很多, 距離2047年(中共政府承諾港人的五十年不變), 還有一段頗長時間, 好些習慣了東方生活, 估量到時年歲也不輕了, 有可能仍留在香港終老, 但真的要走也隨時可走, 而他們那些已持有外國國籍的第二代, 肯定遲早要離開的.

说来有点奇妙,我的几位香港朋友都是在加拿大结识的,其中两位已经在这边三代了,他们其实对政治不太关心,安静地经营自己生活。十多年前也曾经幻想退休后回流香港,但现在则彻底断了这个念头,每每谈及香港的未来,唯有深深的叹息。
 
据我所知当年港英政府的居英权只给了政府高官,比如司级,或者是敏感部位的官员比如政治处,再有就是社会名流。因此普罗大众认为英国政府抛弃了香港人。
不是这样的,听我家大陆的邻居(香港人)说过,好像是八几年之前出生的人有居英权,之后出生的的只是海外公民,她家两个孩子,因为出生时间不同,一个有居英权一个没有。
 
据我所知当年港英政府的居英权只给了政府高官,比如司级,或者是敏感部位的官员比如政治处,再有就是社会名流。因此普罗大众认为英国政府抛弃了香港人。
確是有篩選, 我夫家兄弟都是專業人仕.

剛才網上查過, 原來給了五萬戶, 他/她們的配偶和18歲以下子女同時成為英國公民.


符合资格人士可分为四类:

 
不是这样的,听我家大陆的邻居(香港人)说过,好像是八几年之前出生的人有居英权,之后出生的的只是海外公民,她家两个孩子,因为出生时间不同,一个有居英权一个没有。
不可能!我家的亲戚孩子都是八十年代出生的,他们没有居英权,只有BNO.

你家邻居的孩子有可能一个是97年前出生的,因此有BNO (他以为是居英权),另一个可能是97年后出生的,因此没有BNO.
 
最后编辑: 2021-07-19
说来有点奇妙,我的几位香港朋友都是在加拿大结识的,其中两位已经在这边三代了,他们其实对政治不太关心,安静地经营自己生活。十多年前也曾经幻想退休后回流香港,但现在则彻底断了这个念头,每每谈及香港的未来,唯有深深的叹息。
移民第二代第三代心態當然不一樣了.
我們這些移民第一代, 大多在香港仍有親人朋友, 像我這般父母仍健在的, 總要每隔一段時日便返港探親, 斷不了的.
香港前景確然不再樂觀, 大勢已去, 像我這個年齡層的港人, 現在抱著的心態是, 自己不走, 但儘量為孩子安排後路, 我妹及妹夫便是立心不走的, 但把孩子送到英國留學.
 

阿吾

踏实做事 有趣做人
这条消息其实很重要,

美国国务院、财政部、商务部和国土安全部联名发出的商务警示,
美国等西方公司将撤离香港,也许是中国脱钩的开始。。。



华盛顿 —

拜登政府星期五(7月16日)发布商务警示,警告美国公司由于中国去年开始在香港实施国家安全法而给他们在香港的商务运营造成的风险。


这项由美国国务院、财政部、商务部和国土安全部联名发出的商务警示《在香港商务运营的风险与考量》( Risks and Considerations for Businesses Operating in Hong Kong )告诫仍在香港运营的美国公司他们受到香港法律,包括港版国安法的约束。而目前已有一位美国公民已因违反国安法的指控而被捕。


这项警示还提醒在香港运营的美国公司,它们还需要面对没有法院传票即被电子监控的风险,甚至还有必须向港府提交公司及客户数据的风险。


在美国上述四个部委宣布涉港商务警示的同时,美国财政部宣布将香港中联办七位副主任列入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制裁清单之内。这七位香港中联办副主任为陈冬、何靖、卢新宁、仇鸿、谭铁牛、杨建平和尹宗华。美国政府认为这七人对香港法治遭侵蚀负有责任。


由美国国务院、财政部、商务部和国土安全部联名发出的商务警示还表示,在香港运营的个人与公司还应该清楚,他们与遭到制裁的个人和实体交往的潜在后果;而且还警告他们,他们可能因为遵循美国或其他国际制裁而面临中国的报复。


一年多前,特朗普总统曾下令结束美国法律下的香港特殊地位,以惩罚中国在香港实施他称之为“压迫的行为”。


拜登政府发布的商务警示告诫在港的美国公司应考虑在香港维持存在或雇员的潜在“声誉上、经济上和法律上的风险”,并对此做出尽职调查。


路透社引述一位不具名的美国政府高级官员的话报道说,“香港过去一年的事态发展清楚表明了对跨国公司运营上、法律上和声誉上的风险。”

这位美国高层官员还对路透社说:“中国政府和港府实施的政策破坏了对在香港以自由而且对法律有确定性方式营运的个人和公司至关重要的法律和管控环境。”


美国国务院、财政部、商务部、国土安全部、贸易代表署和劳工部本星期二(7月13日)也曾联名发布一项新的商务警示,提醒美国商家与个人警惕与涉及在中国新疆地区实施强迫劳动及其他侵权实体有供应链上往来的声誉、经济和法律上的风险。


上个星期,拜登政府以涉嫌在新疆侵犯人权或从事侵入性高科技监视为由,将14家中国公司和其他机构列入拒绝往来的实体清单。


不过北京的外交部坚持说,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外国无权说三道四、横加干涉。中国政府反对美方干涉香港事务,而且将视美方的措施,做出“坚决有力”的回应
 
不可能!我家的亲戚孩子都是八十年代出生的,他们没有居英权,只有BNO.

你家邻居的孩子有可能一个是97年前出生的,因此有BNO (他以为是居英权),另一个可能是97年后出生的,因此没有BNO.
哦?那我就不知道了,当时她说的时候我也没太留意,她两个小孩好像都是八几年出生的
 
移民第二代第三代心態當然不一樣了.
我們這些移民第一代, 大多在香港仍有親人朋友, 像我這般父母仍健在的, 總要每隔一段時日便返港探親, 斷不了的.
香港前景確然不再樂觀, 大勢已去, 像我這個年齡層的港人, 現在抱著的心態是, 自己不走, 但儘量為孩子安排後路, 我妹及妹夫便是立心不走的, 但把孩子送到英國留學.
我现在都不敢用WhatsApp 和香港的亲戚讲有关香港的情况,免得给他们找麻烦。
本来还想带孩子去香港见见亲戚,但香港现在这种情况,在我有生之年都不会带孩子去了,孩子看到香港现在这种情况也说不再回去了。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