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花园--加拿大第十山地师 - Part 4

状态
不接受进一步回复。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2005年北京Case议事大厅~柠檬花园/第十山地师

一家中国移民在加拿大两年半的生活

--------------------------------------------------------------------------------

搜狐社区 2009-01-14 23:41:02

我们一家三口,两年半前从南方的一个中等城市移民来到了加拿大,居住在多伦多的士嘉堡。


当时才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的时候,和其它新移民一样,也是东南西北摸不着边,自己也闹了不少笑话,做了不少难堪的事。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当时真的象个小学生一样,老是犯错。我记得第一次进商店的时候,看见别人走出来,一家人就想顺着进去,别人指指点点,最后才知道这是出口;买了一大车的食物,还在express lane 排队,老太婆在后边都都喃喃,也不知道说什么;坐TTC在地铁站的倒数一站上车还要问司机要transfer,司机莫名其妙的望着我,拿着 transfer走出地铁站搭street car,司机望着我,我搞不清楚他是什么意思;开了帐户,在ATM取钱每次总取一千加币出来,取几次之后卡被冻结,弄不清楚为什么……类似的事情太多了,幸好,这些只是生活上的小事情,大家也宽容了我们。

开始的生活真的很艰辛,我想大家以前差不多都没有在国外生活过的,一下子来,还需要一点时间适应这里的生活。开始的第一年生活还比较轻松、简单,把LINC,ESL,WORKSHOP,CO-OP PROGRAM学了一遍,去了瀑布,阿岗昆看秋色,  去了加东三日游,多伦多的公园也差不多转了一圈
在这期间,老婆回过一次国,办理了离职手续,彻底和国内没有什么牵连了。老婆从中国移动退职出来,是要拿出很大的勇气,毕竟我们不想分居两地。小女儿来时七岁,入读GRADE 2,现在是GRADE 4 了,小孩子总是很喜欢这里的。在生活上我们租了一个 2 bedroom 的apartment,一直以来我们就居住在这里,还没有搬过家,只住一间,另一间分租给一个单身,我想这样的情况在这里比较普遍。

在多伦多的中国移民学计算机专业的太多了,我们两夫妻也是,找自己以前做的工作似乎比较难。在第一年里,我们家庭的收入比较少,我基本没有挣到什么钱,只做了一些临时的活,帮西人中介打过短时间的工,在CNE暑期开的CASINO做过一个多月的DEALER,总计可能也只挣到三千元左右,老婆好一点,在LINC学英语的时候,有个女同学带她去一个华人厂里打工,第一年基本的收入也就是她打工挣到的钱了,但收入比较少,基本就是MIMIMUM 的工资了。

第二年的时候,我找到了一份活,在一个西人的工厂里做电脑录入、打印的工作,活很轻松,收入也比较低,但毕竟是有点收入了,干了一、两个月后,心疼老婆的辛苦,让老婆辞退出来了,本想让老婆看能不能拿到EI,但因为是自己不干,无法能拿到EI,但她自己跑去政府部门,到社区中心咨询,也算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吧,至少也明白一点政府部门的运作方式。

让我对我的老婆感到佩服的是,她不做之后,她心里定不下来,没有工作让她觉得着急,于是她自己一个人出去寻找工作,在衣厂,包装厂等都干过。

在加拿大,只要你愿意干,只要你踏进工厂的门口,老板就要按时间付你工资,是不用担心拿不到自己的报酬的。别人和我说过,在加拿大是不养懒人的。后来,她通过中介进了一个西人的工厂,开始的半年帮中介打工,在流水线上工作,每天的工作时间居然高达12小时,长时间的劳动也换来了更多的报酬,半年之后,厂里正式招收她为正式职工,还在线上做,三个多月之后,调入化验室工作。每个月的税后收入有2,500。

我在那里干了9个月之后,被lay off,开始拿EI,两个星期610元,拿EI的头两个月,又回到ESL学习,我此时更加感到英语的重要性,每天准时上课,从不缺课,这时候,我发现我自己的英语水平已经上了一个档次,老师开始不喜欢我(或许认为我这样子会学不久的),到后来也许被我勤奋的学习,诚恳的态度感化了,从此批改我的作业,指点我的时候均很认真负责,每次测验结果,我总是作为一个榜样,写的作文,老师修改得十分认真,评语也比较高。

有朋友在餐馆(不是华人餐馆)作厨师,他问我愿不愿意去洗碗刷锅,现金收入,7.5/小时,我拿EI,有现金活干,当然去,每天11个小时,星期五 12个小时,算下来,一个月又有1700、1800这样(没有overtime pay),再加上EI,我这段时间挣的钱还真爽。

在餐馆干活的时候,厨房里连我只有三个中国人(其中一个是从香港来的),我们三个中国人,干起活来一点也不含糊,老板娘以前的男朋友是中国人,她被中国人伤害之后很怨恨中国人,对中国人很有偏见,但我们干的活她是没有得说的,所以她又不得不用中国人。洗碗刷锅的工作听起来没有什么,但有些人之前来试工真干不下去,太累、脏、热,我开始也不行,但适应之后,就很小儿科了。但我只干了三个多月,因为老板娘的傲慢无礼,我不干了,老板娘也知道不是因为累的原因而不干,是她自己激怒了我,我生气虽然不表现出来,但大家感觉得出来。在最后几天里,上上下下对我极其友好。在我走出餐馆门口,和她们说再见的时候,大家是舍不得我走的,当时我觉得我的腰杆子很直很直,中国人在他们的心目中是好样的,我没有丢中国人的脸。

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我的EI就结束了,结束之后我或许到老婆的厂里面再做三个月,老婆和MANAGER 也说好了,没有问题,一般两夫妻在一个厂,不能同一个班的,但我老婆的MANAGER说,你特殊一点。我想原因不是什么,而是自己的表现征服了别人。是金子总会闪光。

到了今年的秋天,我要进入学校读书了,我没有了收入,全靠老婆一个人,真觉得不舒服,但老婆是全力支持我的。经济帐细算下来,我不干活,经济上损失了每年两、三万加币,心里真的是那个疼啊!

我的感觉就是在加拿大只要你肯干,养活自己,养活一家人是没有问题的,两夫妻一起干,买车,买房子也不是问题。

在这两年多的时间,我最大的收获是让我更加认清楚我了自己,更加了解我的家人,深切地感受到我老婆对我的支持,更加感受到两夫妻之间的互相支持是多么的重要,我更爱我的老婆,我的小孩,这是我在中国所得不到的。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2005年北京Case议事大厅~柠檬花园/第十山地师

(图文)加拿大央行:经济很悲观 就业很严峻

--------------------------------------------------------------------------------

环球华报 2009-01-13 00:41:21



加拿大央行最新进行的两次经济调查发现,商业界对2009年的经济前景普遍持悲观态度。多数商家认为,在不断加深的经济衰退中,因消费者购买力下降,他们正面临巨大的挑战。


据每季度进行一次的《经济展望调查》(Business Outlook Survey)报告,商家们表达了自1997年调查首次开展以来最为悲观的态度预期。调查所收集的数据是从11月14号到12月12号,正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大规模衰退开始之际。

加调查的100家公司预计,他们的销售额将在未来的12个月内下降。他们对增加投资或增聘雇员方面,都持消极态度。同时,近三分之二的公司表示,他们也受到信贷紧缩的威胁。报告指,此一比例创下冬季调查的历史最高纪录。

就业形势严峻

此项调查报告称,在2009年找工作,将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因为工作机会会大大减少。这是此项调查自1997年展开以来,首次发现多数公司将紧缩职位。不过,服务行业的就业前景依然相对较好。制造行业相对于服务业,雇用意愿更低。

2008年11月,加拿大公司裁员71,000人;12月,全国共减少 34,000个职位。一些经济学家预测,2009年加拿大将失去约20万个职位。就业市场要到2010年才会出现复苏。

加拿大央行周一同时发布了《高级信贷员调查》(Senior Loan Officer Survey)。此调查在12月15日到19日之间展开。调查表明,信贷会持续紧缩。

联邦将现巨额财赤

周一,正在卑诗省会维多利亚进行预算案前咨询的加拿大联邦财长费拉提(Jim Flaherty)表示,因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加拿大正陷于一个特别困难的时期,联邦政府会出现巨额赤字。

加拿大统计局周一也发布了两份有关房屋和旅游市场的报告。11月,加拿大新屋价格指数仅上涨了 0.9%,是自1999年8月以来涨幅最小的一个月。而在2008年第3季度,旅游消费下降了0.7%,结束了自2003年SARS恐慌以来的持续上涨。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2005年北京Case议事大厅~柠檬花园/第十山地师

海外华人:我在加拿大的四个第一次

--------------------------------------------------------------------------------

搜狐社区 2009-01-10 23:48:50

还记得上中学的时候,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对我说:你看这手表是多么可怕的东西,时间就这么一分一秒地过去,想抓都抓不住,而我们的生命也就这样无可挽回地一天天流逝,我简直可以闻到死亡的气息!


  那时的我们,正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曾记得我很有才华的写下“恨不能将小镇打破,再一块块捡起从头细说”的句子,纪念我出生的小镇。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渐行渐远,被我们留在了身后,我那一点有限的才情也早在婚后锅碗瓢盆的碰撞中磨损掉了。那时的我总觉得时间过得太慢,期望快点长大,可以不再受父母的管束,尽情地享受自由。

  现在我终于长大了,结婚、生子,每当人家问我年龄的时候,我总要先想一想,简直没有什么感觉的,就又痴长了一岁,尤其是在加拿大的这五年,回想起来,真不敢相信已经五年了。

 初见面的加拿大人爱问我:喜欢这里吗?让我怎么说呢?如果不喜欢,为什么我还留在这里?我的确是喜欢她的人烟稀少,物价相对便宜,也只有在这里,象我这样的工薪阶层可以住在独立的洋房里。可是我又不完全喜欢这里,即使是在入籍之后,我依旧无法摆脱那种人在她乡的感觉。夜阑人静,下了夜班回家,驱车回家的路上伴着我喜爱的乐曲,夏日的夜晚,空气中飘着熏衣草淡淡的幽香,往往自己都不觉得,泪就已滑落下来了。我多么希望此乡是故乡,而我也再不用为了自己是个异乡人而感伤了。

  在加拿大,我才如此深切地体会到我是个中国人,任何一件小事都会上升到国格、种族歧视上去。你可以批评我,却不能说中国人如何如何,即使说我们的好话,我也会在心里说:怎么可以以偏概全呢?任何的不公平,也许在中国也遇到过类似的,可在这里却在内心里愤怒地抗议:就因为我们新移民英语不好,你才敢如此欺负我们!

  以前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感觉大多数是为父母和家人。我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说着不喜欢说的话,是别人眼里孝顺的好孩子,是领导眼里听话的好员工。可是我迷失了自己,灵魂被囚禁在牢笼里,我处处把别人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前面,也许天生不是一个伟大的人,我为了自己的无私而痛苦。可是我来到了加拿大,看到了加拿大人是怎样自由、自私、自我而肆意地活着,我从开始的反感到后来的接受然后模仿,最后成了他们中的一员。

  有时候我也会奇怪,这一切的改变是何时开始的呢?抑或是随风潜入夜?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在老人院工作后,我开始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有了感恩的心了。我的很多第一次就是发生在这里。

  第一次与死亡接触

  那天我们都知道多芬的日子到了,她走前的一个小时,我每隔10分钟查一次房,看着她的脸色一点点暗淡下去,直到蜡黄。她也许知道自己将不久人世了,不停地哀求着:别就走,再陪陪我,她声音里含有太多对人生的不舍和留恋。

  过世不到一个小时,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就来了,一套黑色的西装加一条黑色的领带,一辆担架车,多芬躺在那个黑色的布袋里,拉链拉上,她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生和死只有一箭之隔,而她曾经是一个多么有才华的画家。无论我们有多么辉煌的一生,都无法避免这样一天的来临吧。

  奇怪的是我竟一点都不觉得害怕,那袋子使她的身体显得特别小,我轻轻地隔着袋子,抚摸着她的身体:永别了,多芬!

  也就在那天吧,我才实实在在地意识到,死是多么快又多么容易,总以为老去是很遥远的事情,可是结婚后时间一晃就是一年,原来我已经老了,而我还什么都没有来得及做呢。

  来加拿大五年,为了生存我忙忙忙,都没有时间停下来好好看看风景,更别提游玩了,一方面是没时间,另一方面也舍不得钱,可是有谁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多芬的死让我突然觉得自己活得多么辛苦,也让我突然想消费一下犒劳自己,不然如果第二天就这么走了,我还没有来得及享受,那我来到这世上多不值得。似乎也就是从那天开始,我开始慢慢地爱护自己多一些了。如果这是自私,那么自私的感觉真好。

  第一次和富有的人打交道

  爱玛一看就知道没有吃过什么苦,她从不多话,总是突然地就哀哀地哭起来了,即使在老人院,她也带来了昂贵的首饰,世界顶级的化妆品和美得不真实的华服。她有着英国女王一样的风度也有着女王一样端庄的容貌,一个人住在很大的一间布置华美的房子里。

  她有钱,她的孩子们也有钱,可这一切都买不来的快乐。她会捧着你的脸说:多么华美的青春!话没说完,眼里就噙满泪了。她总也忘不了,自己曾经有着怎样的一生,那近乎奢侈的生活,先是男孩子,然后是男人们围着她献殷勤,无数的派对,从来不需要理由。

  总以为这样的日子会永远不结束,可是转眼就老了,别说跳华尔兹了,她连路都无法走了,梳妆完毕,看着镜中既然端庄的自己,却再也不是那热闹生活中的一部分了,那些衣服又有什么用呢?每天换一套给谁看呢?哪怕是再富有的人,对老去也是无能为力的吧。

  如果说以前我还羡慕那些貌美和富有的人,认识爱玛后,我反而庆幸自己的平庸了。因为自己的貌不出众,我不会在老年的时候为自己的衰老而郁郁寡欢。

  我的奶奶年轻的时候号称“东府里的小美人”,结婚后成了人人都知道的美丽的孙太太,每次参加宴会的时候,她会花上几个钟头的时间梳妆打扮,以不辜负她的盛名。这对于出门只要5分钟的我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我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花那么多时间用来做什么。

  她年轻时的确是风光,可是无论怎么精心保养,皱纹还是不留情地爬上了额头,白发一天天增多,晚年是十分凄凉的,她不肯出门见人,说自己象个鬼一样,最后抑郁而死。

  如今我最爱的小姑姑,当年上海交大的校花,也病入膏肓了,她和自己母亲的当年一样,永远忘不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好时光,虽然比起同龄人,她还是很出众的,可是再也不象年轻时那样吸引所有人的目光了。

  我是幸运的,因为年轻时的不美,所以就少了老年时的惆怅,也因为不富有,就不会伤感地说:就算再有钱,现在也一点没有用。

  第一次遭遇同性恋

  初次见到杰克,真可以说是惊艳,他长得那么英俊,可是一看就知道有什么地方是不同于常人的,非常的女性化,几乎比我见过的所有女性还要妩媚。他嗔怪地瞥你一眼,娇俏地回头一笑,随意地把手斜插在裤子口袋里,简直性感地让人无法呼吸,他的“男朋友”也是一个英俊的小伙子。

  杰克丝毫不隐瞒自己的性取向,他甚至可以很开心地告诉你昨天他们出去游玩,因为风景幽美,两人激情相吻,倒是让我这听的人面红耳赤,赶紧把话题岔开。也就是从日常的闲聊中,我才知道,对于同性恋来说,他们的性取向是一生的,小时候形成,终其一生不太可能改变。

  我曾很惋惜地说,你这么英俊,人又如此好,真是浪费了,他很惊讶地说:有谁规定一定要男女在一起才是正常的?有爱就去追,过自己觉得对的生活,这难道不是每个人的自由选择吗?

  如果说以前我对同性恋有什么偏见的话,在认识杰克后我完全改变了。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见我刚来加拿大很寂寞,就介绍他的朋友们给我认识。和他们交往的过程中,发现他们是很可爱的人,善解人意,性情柔和,很绅士风度。当然私底下他们真正的生活我是无从得见的,可至少我再也不会带有色眼镜去看任何异己的人群了。应该说尊重对方,是唯一和异己相处的良方。

  第一次认识自由

  翠西是黑白混儿,她的肤色只比白种人暗淡一点。她的美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她的酷却更鲜明,40岁的人,看起来不过30岁左右。夏天的时候,一头极短的头发,挑染成五彩颜色,一件简单的白色紧身小背心,一条米色的短裤,美得然人嫉妒。

  她工作起来让人无可挑剔,闲下来一个人坐在那里看书,从不说人是非。如果有什么让同事不满的,那就是她经常旷工,让我们因为人手紧张而工作得异常辛苦,而她却自顾逍遥去了。她先后结过两次婚,可是都因为无法忍受承担责任而以失败告终。她就象一只自由的鸟,没有钱付帐单,她借贷消费。因为旷工太多无力支付帐单曾被警察追到单位,可这一切都无法阻挡她的飞行。

  我羡慕她的洒脱,可是却无法做到她的潇洒。我有太多的责任要承担,也因此活得很累。她的自由让我可望而不可及,不过我多少还是学会了一点她的人生哲学。我曾劝她,你老这样下去不行,总得为将来打算,她总是笑我的婆妈:life is too short to be worried about。如果卡里还有10元钱,让我选择是买烟还是买晚餐,我一定会选择买烟,因为少吃一顿饿不死,可是少一次可以得到的享受我会后悔。

  我从来不认为翠西的人生观是正确的,可是我羡慕她那无拘无束的生活,我是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好公民,可是快乐呢?象我这样的克几,即使是快乐也打了折扣吧。我做不了翠西,只有安慰自己说:如果我的身体不能去远方,那么就让我的心灵去流浪。

  来到加拿大,文化的冲击应该是最大的。西方自由、自私、自我的生活方式和我们的儒家思想几乎没有一点相同,我没有那个能力对它们进行深度的比较,可是却亲身体会到了我们中国人活得太累、太认真。

  为了衣锦还乡,让自己和在国内的家人面子有光,我们可以长达十数年不回国,人生有多少个十年经得起等待?日渐衰老的父母又有多少日子在前面?如果有一把尺子来衡量,要到多少才算成功?为了所谓的理想抑或是目标,我们不分昼夜的奔忙,疏忽了身边的人和事,感情和亲情一样,不能够放在冰箱里冻起来,等到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

  10年前父亲说我在朋友身上花的时间太多,在享乐的事情上浪费的钱太多,可至少那时我是快乐的。结婚这10年为了自己的一头家,我疏远了朋友,牺牲了自己的享乐,成了好妻子,好女儿,可是却失去了自己。

  在加拿大的日子无疑是艰苦的,可是我慢慢找回了自己,又尝到了久违的快乐,至于今后的日子,我要为自己而活,像加拿大人那样生活。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2005年北京Case议事大厅~柠檬花园/第十山地师

美国领头撤资,难道真要对中国动武吗?

--------------------------------------------------------------------------------

环球网 2009-01-20 15:00:11


一.西方对中国银行投资同时撤资.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曾几何时.中国金融改革以引进西方金融投资而非常自豪.中行建行工行股票高得吓人.那些从西方
学了现代炼金术的金融高级管理人才,更是弹冠相庆.一时间,西方学派精英治国更成了中国经济决策部门的一大景观.在他们的眼中,高盛财团留在中国政府内的决策高参们.放个屁,精英们都说是咸鸭蛋香.

当时中国经济界也有不同的声音.提醒中国国有银行股份制,让外国投资者把中国上市的国有银行变成了帝国主义对华自动提款机.这下子可触了西方学派的神经.相竟攻击.硬是让西方银行挣得肚园肠肥.却刮走了中国股民上万亿资金.

按理说.这么好的一部榨取中国人民血汗钱的金融魔术榨油机.西方银行是决不会轻易放手的.

为什么这么说.中国加入WTO时,西方压了那么年,就是要压出个中国对国际全面开放中国的金融市场.这一点是所有西方国家的共识.中国作了巨大牺牲.全面放开了中国对国际的金融市场.也就是在主个时期内.中国股市风起云涌.在帝国主义投机资本操纵和攻击下.中国损失了二十万亿股本资产.相当于中国三十年来积累资产的50%.股改明显失败了.

谁都知道,领头的热门股正是工行,建行,中行, 中石油,中石化.领跌的也是这几个标志性的热门股.

今天,美国银行突然领头抛售建行股,瑞行和英国皇马随后也抛售中行和工行股票.这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颇值得重点关注. 西方银行跟随美国撤资到底有什么战略企图.为什么竟然舍得将榨取中国人民血汗的一下子扔啦.这和美国现代炼金术的传统不相符合哇.是什么力量竟然能让美国银行领头撤资.又是什么力量能让西方银行同时跟进?他们都发疯了吗.

二.翻开历史.世界大战的爆发时点前,有二个最大的特征.那就是敌对国家开始在假设敌国撤资和撤侨.

如果要对一个国家进行大规模战争准备.敌对国必然开始对该国撤资和撤侨.当然撤侨是战争行将打响之际所为.就是为了使自己的投资不受损失,也就是不让敌对国家有机会将本国公民捉为人质.让自己攻击时投鼠忌器.

那么美国银行已经在前些时间金融危机的倒闭前夜由美国政府收为国有银行.美国银行的行径就是美国政府的决定.赵的象那些在中国政府金融决策部门的精英们所说的那样,美国银行撤资仅是国内资金周转需要吗.瑞银也是如此吗,苏格兰皇马银行也是如此吗,淡马锡银行也要跟进,也是仅为资金周转吗.钱串子觉得不对.翻开世界战争史前的准备工作写实.钱串子有种预感.美国要对中国进行实在的战争挑衅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并且一定是大规模和近期内要发生的军事冒险.

如果不是为战争冒险作准备的话.那就只有一种结果.....那是一种对中华民族而言是大好事的结果.

三,西方银行同时对持有的中国国有银行股份撤资,极可能是无奈之举.那就是中国金融保卫战大获全胜.

有一个非常灵通的人士说.在中国经济决策中非常有影响的大人物要走啦.是谁,是美国财长保尔森吗.保尔森留在中国政府内的高参没用了吗.为什么没用,就是因为美国那套银行金融学是失败的玩艺儿,虚拟经济玩垮了美国.失去了中国政府的信任. 还有一个就是,中国金融改革走上了传统银行金融业健康发展之路.中国政府的反腐败打掉了帝国主义利益代言人.敌人从中国捞不到油水啦.现在不走,更待何时.

谁都知道,当石油油价窜高到一百四十美元一桶时,国内有识之士纷纷为中国外汇储备购买力下降而倍感痛心.还是中国政府玩期货也是高手啦,咋就把石油多头玩垮了.直跌至三十多美元.中国开始大量储原油.

你看看美; 保尔森跳着骂中国吧.说中国金融改革在走回头路,他一定要说服新总统压中国重新开放中国金融业.

再看看美国跳着脚说中国开始大量储备低价石油.就象是一个没落的财主发现他原来的长工竟然富起来啦.正在吃黄瓜.指手划脚的说人家吃黄瓜有方法不对.新富翁笑着应对新穷朋友说;老弟,我有钱买黄瓜.你管我先吃上还是先吃下.

中国农业银行这次股改没有再次低价卖给保尔森.保尔森是只差那么一丁点儿就得手啦 .中国政府突然清醒过来,留作了扶持中国农业的自留地.由财政和汇金公司持股.利润也上交财政.帝国主义银行没份啦.

中国农村金融掌握了80%的县以下人口.60%以上的存款.加上中国已经上市的国有银行还是中国政府手中金融调控的主力.全国总存款已经上升到来46万亿元.加上二万亿美元外汇折价.那就是六十万亿人民币的总资产.人均近四万元存款.天哪,这么大的财力.你和中国玩什么金融把戏,都玩不过职国举全国之财力的的反击.什么索罗什,老虎基金,对冲基金,全**见鬼去吧. 除此之外,别无解释.

总之,钱串子提醒朋友们.春节期间,别只顾了高兴,美国是不过春节的,反而老在中国春节捣中华民族的乱.08年春节大年初一.美国就拿F22到日本堵中国的大门来挑衅了.冻灾.和达赖闹事.台独战争挑衅都是那档头的事.朋友们.一手忙过年,一手抓紧办好中国自己的事.瞪大警惕的眼睛.保卫我们神圣的中华崛起大业.非要咱牛咱就牛一把.让世界信服大中华.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2005年北京Case议事大厅~柠檬花园/第十山地师

处罚也可“货比三家” 加税务局标准不一

--------------------------------------------------------------------------------

加通社 2009-01-19 00:32:52


一份审计结果显示,加拿大税务局(Canada Revenue Agency)给延迟报税、拖欠税款者的处罚优惠,严重缺乏统一标准,当事者甚至可以去各个税务办事处「货比三家」,寻找最划算者。

该审计报告指出,税务局未能将规例下达各个办事处,亦未能对其雇员对因欠税而须缴利息及罚款者给出的优惠,作出妥善的监控。该报告写道:「在各办事处之间,以及办事处中的各个工作区域之间,存在处理的不一致性。」

根据可追溯到1991年的所谓「公平条款」(fairness provisions),加国税务局可以对因人力无法控制原因而欠税者,减免利息及罚金。2007至2008年间,超过34.1万纳税人从减免中获益,被豁免了6.18亿元的税款。这些减免大部分由税务局的计算机系统直接根据软件自带的公式作出。但是,近3万人必须通过税务局雇员的审核。他们共得到了3.14亿元的减免。

决策系统缺乏集中

审计人员抽样调查了761宗个案,发现决策系统高度缺乏集中,对待要求减免的纳税人的方式也没有连贯性。譬如,总部有时更新了规例,但没能及时将变更内容下达给基层雇员。调查人员自变量宗个案称,在这些个案中,有关如何作出变更调整的关键信息,数月,有一个案中乃至一年多,都未被传达。

另外,税务局老掉牙的计算机系统,导致每年提交给国会的减免额报告,部分依靠手工计算,其准确性值得怀疑。该审计报告列举的问题,与加拿大审计总长2002年提交众议院的一份报告所提出的批评,有着惊人相似之处。审计总长傅莉萨(Sheila Fraser)的报告指出,税务局担心,不统一的的减免决定,可能增大人们去「货比三家」的可能性。

加拿大税务局女发言人沃克缦(Caitlin Workman)表示,自该审计报告公布后,当局已采取多项措施来收紧系统,包括聘请外部顾问来检讨程序。她指出,该项目将持续到2009年3月31日。她在电邮回复中说:「加拿大税务局明白目前的经济形势给加人造成的财务压力,并将在条件允许时努力提供减免。」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2005年北京Case议事大厅~柠檬花园/第十山地师

美国领头撤资,难道真要对中国动武吗?

--------------------------------------------------------------------------------

环球网 2009-01-20 15:00:11


一.西方对中国银行投资同时撤资.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曾几何时.中国金融改革以引进西方金融投资而非常自豪.中行建行工行股票高得吓人.那些从西方
学了现代炼金术的金融高级管理人才,更是弹冠相庆.一时间,西方学派精英治国更成了中国经济决策部门的一大景观.在他们的眼中,高盛财团留在中国政府内的决策高参们.放个屁,精英们都说是咸鸭蛋香.

当时中国经济界也有不同的声音.提醒中国国有银行股份制,让外国投资者把中国上市的国有银行变成了帝国主义对华自动提款机.这下子可触了西方学派的神经.相竟攻击.硬是让西方银行挣得肚园肠肥.却刮走了中国股民上万亿资金.

按理说.这么好的一部榨取中国人民血汗钱的金融魔术榨油机.西方银行是决不会轻易放手的.

为什么这么说.中国加入WTO时,西方压了那么年,就是要压出个中国对国际全面开放中国的金融市场.这一点是所有西方国家的共识.中国作了巨大牺牲.全面放开了中国对国际的金融市场.也就是在主个时期内.中国股市风起云涌.在帝国主义投机资本操纵和攻击下.中国损失了二十万亿股本资产.相当于中国三十年来积累资产的50%.股改明显失败了.

谁都知道,领头的热门股正是工行,建行,中行, 中石油,中石化.领跌的也是这几个标志性的热门股.

今天,美国银行突然领头抛售建行股,瑞行和英国皇马随后也抛售中行和工行股票.这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颇值得重点关注. 西方银行跟随美国撤资到底有什么战略企图.为什么竟然舍得将榨取中国人民血汗的一下子扔啦.这和美国现代炼金术的传统不相符合哇.是什么力量竟然能让美国银行领头撤资.又是什么力量能让西方银行同时跟进?他们都发疯了吗.

二.翻开历史.世界大战的爆发时点前,有二个最大的特征.那就是敌对国家开始在假设敌国撤资和撤侨.

如果要对一个国家进行大规模战争准备.敌对国必然开始对该国撤资和撤侨.当然撤侨是战争行将打响之际所为.就是为了使自己的投资不受损失,也就是不让敌对国家有机会将本国公民捉为人质.让自己攻击时投鼠忌器.

那么美国银行已经在前些时间金融危机的倒闭前夜由美国政府收为国有银行.美国银行的行径就是美国政府的决定.赵的象那些在中国政府金融决策部门的精英们所说的那样,美国银行撤资仅是国内资金周转需要吗.瑞银也是如此吗,苏格兰皇马银行也是如此吗,淡马锡银行也要跟进,也是仅为资金周转吗.钱串子觉得不对.翻开世界战争史前的准备工作写实.钱串子有种预感.美国要对中国进行实在的战争挑衅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并且一定是大规模和近期内要发生的军事冒险.

如果不是为战争冒险作准备的话.那就只有一种结果.....那是一种对中华民族而言是大好事的结果.

三,西方银行同时对持有的中国国有银行股份撤资,极可能是无奈之举.那就是中国金融保卫战大获全胜.

有一个非常灵通的人士说.在中国经济决策中非常有影响的大人物要走啦.是谁,是美国财长保尔森吗.保尔森留在中国政府内的高参没用了吗.为什么没用,就是因为美国那套银行金融学是失败的玩艺儿,虚拟经济玩垮了美国.失去了中国政府的信任. 还有一个就是,中国金融改革走上了传统银行金融业健康发展之路.中国政府的反腐败打掉了帝国主义利益代言人.敌人从中国捞不到油水啦.现在不走,更待何时.

谁都知道,当石油油价窜高到一百四十美元一桶时,国内有识之士纷纷为中国外汇储备购买力下降而倍感痛心.还是中国政府玩期货也是高手啦,咋就把石油多头玩垮了.直跌至三十多美元.中国开始大量储原油.

你看看美; 保尔森跳着骂中国吧.说中国金融改革在走回头路,他一定要说服新总统压中国重新开放中国金融业.

再看看美国跳着脚说中国开始大量储备低价石油.就象是一个没落的财主发现他原来的长工竟然富起来啦.正在吃黄瓜.指手划脚的说人家吃黄瓜有方法不对.新富翁笑着应对新穷朋友说;老弟,我有钱买黄瓜.你管我先吃上还是先吃下.

中国农业银行这次股改没有再次低价卖给保尔森.保尔森是只差那么一丁点儿就得手啦 .中国政府突然清醒过来,留作了扶持中国农业的自留地.由财政和汇金公司持股.利润也上交财政.帝国主义银行没份啦.

中国农村金融掌握了80%的县以下人口.60%以上的存款.加上中国已经上市的国有银行还是中国政府手中金融调控的主力.全国总存款已经上升到来46万亿元.加上二万亿美元外汇折价.那就是六十万亿人民币的总资产.人均近四万元存款.天哪,这么大的财力.你和中国玩什么金融把戏,都玩不过职国举全国之财力的的反击.什么索罗什,老虎基金,对冲基金,全**见鬼去吧. 除此之外,别无解释.

总之,钱串子提醒朋友们.春节期间,别只顾了高兴,美国是不过春节的,反而老在中国春节捣中华民族的乱.08年春节大年初一.美国就拿F22到日本堵中国的大门来挑衅了.冻灾.和达赖闹事.台独战争挑衅都是那档头的事.朋友们.一手忙过年,一手抓紧办好中国自己的事.瞪大警惕的眼睛.保卫我们神圣的中华崛起大业.非要咱牛咱就牛一把.让世界信服大中华.

[FONT=宋体]美国金融机构撤资套现是为了弥补国内的损失。不能一边拿政府资助一边不肯买自己的资产。[/FONT]

[FONT=宋体]美国没有和中国动武的动机。打中国能获取什么优先资源呢?想了半天只有两个,第一是人民币,第二是人口。人民币不是世界货币,抢来没用。那就只有人口了。俺要赶紧给小奥写封信。千万别节外生枝去动武。只要一声令下,开放移民。[/FONT] [FONT=宋体]中国起码[/FONT]12[FONT=宋体]亿人拖家带口就来了。[/FONT]

[FONT=宋体]我们中国刚挣了一些血汗钱,不要觉得就富了。或者觉得周围的人都盯着想偷自己的血汗钱。要有与经济蒸蒸日上相匹配的大国心态。应该自信,自强,谦和,友好。俺是觉得这样好。[/FONT]
 
L

lemon25

Gues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0.00%
回复: 2005年北京Case议事大厅~柠檬花园/第十山地师

呵呵。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奔儿棒,吃嘛奔儿香。您瞧好了,蓝天未必治!
:wdb23:早啊,果子狸先生!(请问,您的牙齿为什么那么坚固呢?)
 
状态
不接受进一步回复。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