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基督教和西方文化

宗教信仰和科学是两个不同形态。硬要用科学来证明宗教,有的为难了。
其实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否认有一个超能的力量在支配这个社会。但谁是这个这个力量,公说公理,婆说婆理。想用科学来完全证明这个超能力量,那就不是超能力量。而且想靠三言两语来证明,也是不可能的。就比如基督教,到目前为止,想从牧师,基督徒得到完全答案,我试了,看来是有困难的。而且只会越答越乱。
但从表像上看这么多人信基督,很多人是从信其他的转信基督,说明基督还是有让人信的理由和基础。 就以佛教来说, 相信有不少人信佛的。但想想,如果你想让一个信其他教的或原来不信佛的人来信。 你怎么说服他、她呢?用科学道理?或言语证明?或辩论? 我看不可能。 信一个信仰,也许真的需要各种条件合力,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受到启发感动而信之, 或者从小就受到影响教育,认为信这个教是自然而然的行为。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基督教和西方文化

我也听过远志明的演讲。他原来是政工干部,所以演讲还是有一手的。从他的经历来看,是属于比较容易走极端的人,黑则全黑,白则全白。信马列的时候读了个马列博士,批马列的时候批得遭通缉被迫流亡海外。在难民营最低潮无助时,从了所谓第一大宗教。从他的身上基本可以发现中国移民信基督教的一个很大共同点:相信世界有绝对真理->遭遇挫折->无助感->信仰止痛。
PI的经历确实阐释了一个人心理上对宗教很自然的依赖诉求。真实的世界永远无情的遵循固有的规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通过信教可以迅速的建立一个外壳,来保护脆弱的心灵。大家都是人,所以理解这种需求不困难。而象远志明这样,喜欢把自己的喜好推荐给他人,在生活中也很常见。
宗教的很多模式如:集体唱歌,发誓,传福音其实并不稀奇,传销啦,成功学啦所使用的手段都一样。但作为一个清醒和对自己心灵负责任的人,确实有必要分清什么信仰来自于自己的挫折,什么信仰来自于集体认同感的需要,什么信仰来自于伴随的利益。

你说的很对。 我看过3,4个远志明的布道演讲。从演讲技巧角度上讲还是不错的。但是我发现他总是用那些利益比较的例子或者笑话来向听众“推销”神的好,而对任何有点思考,或者有点基督教基本知识的人来说,这些例子完全经不起推敲。 我不知道是否是因为台下都是慕道者他才有意用这些演讲技巧吸引人,还是他就是这么思维方式。 如果是后者,我将非常失望。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基督教和西方文化

宗教信仰和科学是两个不同形态。硬要用科学来证明宗教,有的为难了。
其实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否认有一个超能的力量在支配这个社会。但谁是这个这个力量,公说公理,婆说婆理。想用科学来完全证明这个超能力量,那就不是超能力量。而且想靠三言两语来证明,也是不可能的。就比如基督教,到目前为止,想从牧师,基督徒得到完全答案,我试了,看来是有困难的。而且只会越答越乱。
但从表像上看这么多人信基督,很多人是从信其他的转信基督,说明基督还是有让人信的理由和基础。 就以佛教来说, 相信有不少人信佛的。但想想,如果你想让一个信其他教的或原来不信佛的人来信。 你怎么说服他、她呢?用科学道理?或言语证明?或辩论? 我看不可能。 信一个信仰,也许真的需要各种条件合力,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受到启发感动而信之, 或者从小就受到影响教育,认为信这个教是自然而然的行为。

是的, 我见过一些西人老夫妇,聊了深了后了解到他们出身于基督教家庭,他们从来没有机会接触过任何其他的信仰,他们交友,恋爱,结婚完全是基督教圈子,信上帝是天经地义的,就像中国人吃米饭一样自然,他们几乎从来没有纠结,也没有如发现宝藏般兴奋,一切都是这样自然而然。
 

小葡萄

此ID已注销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基督教和西方文化

超度是怎么个意思?麻烦白话解释给在下听听。

最难把握的就是一个度。

关于“度”和“超度”,严肃地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之前我提到,人的享受,关键在度,而不在欲。《圣经》反对禁欲和纵欲,圣经对此有详尽描述,特别是“传道书”。

什么才是“超度”?“度”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辩证,你要把书翻到400页,先翻到405页,再往回翻到398页,再往前翻两页。辩证意味着,人必然会经历一个“超”的过程,进而回归中度。

有人认为“传道书”是一卷非常消极的经卷,我不认同;其实“传道书”是很积极的,只是这种积极太柔和了,有点中庸的味道。传道书里面充满了辩证,把一个问题用互相矛盾的辩证方法叙述,为要达到一个合理的“居中”度。

“传道书”里面反复提到吃喝快乐是上帝对人辛苦工作的安慰,是人所得之份;箴言书同时又说吃蜜过多是不好的,会腻得吐出来。说明了食物超度的负面作用。传道书也提到和妻子快活度日也是人的份,这是合情合理;新旧约也都提到人也有因要务在身而暂时清静的时候。传道书提到工作上不要劳碌求富,满了两把劳碌捕风,不如满了一把得享安静;拼命劳碌求富、却不得享福、乃是巨大不幸;还提到过度积蓄财富无益,因为不知道未来定数、大有可能失算,有衣有食就当知足、不为明天忧虑。传道书还提到不要行善过分(自以为可以不犯错、或积功德),也不要行恶过分(自以为胡作非为没事)。

度的把握需要通过对道的领悟和行道的经验来衡量,若向上帝求助,圣灵会帮助所有信他的人走在路中间,不偏左右。当然,偏左偏右是辩证过程中难免的。人必然会经历一个“超”的过程,进而回归中度。因为超必然遭遇苦,苦使人反思和回归。当然,有许多人遇苦而不返,滞留罪中不能自拔。

我个人有一个简单的理解:如果人所用的一样东西开始控制人,那么对这样东西就“超度”了。比如金钱,人控制金钱是正常合理的,但是一旦金钱开始控制人了,那么人对金钱就开始超度了,成为了金钱的奴隶。

食物、性、权利、知识、美景、游戏,人间各种享受,都是上帝给的,出自他慷慨的善意和创意。只要它们没有对我们产生控制,那我们就在度以内,一旦我们开始成为任何一样的奴隶,那么我们就在度以外。

林前6:12 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那一件、我总不受他的辖制。

当我们超度时,受损的不是上帝,而是我们自己。
因为上帝设立“度”,目的不是为了要剥夺我们的享受,而是为了保护我们。任何的法则,都是自由的保障。失控,意味着失去自由;失去自由,也就无法享受;享受因失控而由甘变苦。

可能有人说这类似于中庸之道或者其他宗教常见学说。这里存在一个误解,关键是法的不同,你可以找到其他类似的学说,但找不到和圣经一样的“法”。法是度的衡量标准。
 
最后编辑: 2013-01-31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基督教和西方文化

关于“度”和“超度”,严肃地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之前我提到,人的享受,关键在度,而不在欲;
《圣经》反对禁欲和纵欲,“传道书”对此有详尽描述。

什么才是超度?度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辩证,你要把书翻到400页,先翻到405页,再往回翻到398页,再往前翻两页。

有人认为“传道书”是一卷非常消极的经卷,我不认同;其实“传道书”是很积极的,只是这种积极太柔和了,有点中庸的味道。传道书里面充满了辩证,把一个问题用互相矛盾的辩证方法叙述,为要达到一个合理的“居中”度。

“传道书”里面反复提到吃喝快乐是上帝对人辛苦工作的安慰,是人所得之份;箴言书同时又说吃蜜过多是不好的,会腻得吐出来。说明了食物超度的负面作用。传道书也提到和妻子快活度日也是人的份,这是合情合理;新旧约也都提到人也有因要务在身而暂时清静的时候。传道书提到工作上不要劳碌求富,满了两把劳碌捕风,不如满了一把得享安静;拼命劳碌求富、却不得享福、乃是巨大不幸;还提到过度积蓄财富无益,因为不知道未来定数,尽本分、有衣有食就当知足。传道书还提到不要行善过分(自以为可以不犯错、或积功德),也不要行恶过分(自以为胡作非为没事)。

度的把握需要通过对道的领悟和行道的经验来衡量,若向上帝求助,圣灵会帮助所有信他的人走在路中间,不偏左右。当然,偏左偏右是辩证过程中难免的,为要达到居中适度的目的。

我个人有一个简单的理解:如果人所用的一样东西开始控制人,那么对这样东西就“超度”了。比如金钱,人控制金钱是正常合理的,但是一旦金钱开始控制人了,那么人对金钱就开始超度了,成为了金钱的奴隶。

食物、性、权利、知识、美景、游戏,人间各种享受,都是上帝给的,出自他慷慨的善意和创意。只要它们没有对我们产生控制,那我们就在度以内,一旦我们开始成为任何一样的奴隶,那么我们就在度以外。

当我们超度时,受损的不是上帝,而是我们自己。
因为上帝设立“度”,目的不是为了要剥夺我们的享受,而是为了保护我们。任何的法则,都是自由的保障。失控,意味着失去自由;失去自由,也就无法享受;享受因失控而由甘变苦。
过分执著于善恶算超度吗?
好像各信仰和思想里都有这个组成部分。
佛学就不提了,刘禹锡不是还写了个陋室铭嘛。
 

小葡萄

此ID已注销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基督教和西方文化

过分执著于善恶算超度吗?
好像各信仰和思想里都有这个组成部分。
佛学就不提了,陶渊明不是还写了个陋室铭嘛。

“什么叫过分执着于善恶?”你吃一个苹果之前、洗澡的时候,不需要考虑善恶,如果考虑了,可能就超度了。这是圣经所说“行善过分”,样样事情谨小慎微,想靠自己的行为来积功德达到圣洁的标准。但同时,也不要“行恶过分”,觉得自己为所欲为大可放心,用原罪作借口,放纵、原谅自己做任何事情。

佛学不一样,基础不同。基督教不否认物质世界的正面意义和欲的合理性,而佛学是对欲采取一个负面否定态度。我不管别的宗教怎样,我只需要把我的认识说清楚。圣经是涵盖了良心的标准、普遍启示的,即与普遍启示不矛盾,但是却超越普遍启示。个人认为,中庸之道属于普遍启示。

关键是法的不同,你可以找到其他类似的学说,但找不到和圣经一样的“法”。法是度的衡量标准。

即使有人对此有所领悟、洞察一二,跟神自己清楚的、完全的启示,还是有所差别。另外,知道和能不能行,又是两回事。
 
最后编辑: 2013-01-31

小葡萄

此ID已注销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基督教和西方文化

刘禹锡不是还写了个陋室铭嘛。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有点恃才傲物的意思,按照圣经的精义有点偏了。

圣经的意思是“不恃才,也不傲物”;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同时,有所谓有,也有所谓无。
简单来说,可以处贫贱,也可以处富贵,
没有的时候快乐,有的时候也快乐,
自己没有的时候,看到别人有,不是泼凉水、冷嘲热讽、而是祝福。你没有,我安慰你,让你看到已经有的;你有了,有的比我多,我为你高兴。
圣经不鼓励傲骨,类似屈原不得志而投江,和陶渊明不得志而隐居,都属于傲骨。

圣经主张入世而超世。入世意味着谦卑,除去傲骨,做一个凡人、仆人,过知足喜乐的人生,超世是结果而非意图。因为圣经的道本身就是超世的,一旦入世行道,必然超世。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基督教和西方文化

顶小葡萄趾高气昂开后门搞定天堂前排门票还要天天炫耀要求众人夹道欢迎大声羡慕高唱我主万岁万岁万万岁帖。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基督教和西方文化

顶小葡萄读万卷书头上生牛角把圣经解释成佛学藏教道教十全十美七荤八素五讲四美三热爱一清二白没人敢说不字帖。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基督教和西方文化

顶小葡萄蔑视霍金霍银天体物理学星系天文学宇宙结构学黑洞物理学夸克物理学天体化学介质力学一句信者得救就此永生帖。
 
最大赞力
0.54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基督教和西方文化

关于“度”和“超度”,严肃地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之前我提到,人的享受,关键在度,而不在欲。《圣经》反对禁欲和纵欲,圣经对此有详尽描述,特别是“传道书”。

什么才是“超度”?“度”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辩证,你要把书翻到400页,先翻到405页,再往回翻到398页,再往前翻两页。辩证意味着,人必然会经历一个“超”的过程,进而回归中度。

有人认为“传道书”是一卷非常消极的经卷,我不认同;其实“传道书”是很积极的,只是这种积极太柔和了,有点中庸的味道。传道书里面充满了辩证,把一个问题用互相矛盾的辩证方法叙述,为要达到一个合理的“居中”度。

“传道书”里面反复提到吃喝快乐是上帝对人辛苦工作的安慰,是人所得之份;箴言书同时又说吃蜜过多是不好的,会腻得吐出来。说明了食物超度的负面作用。传道书也提到和妻子快活度日也是人的份,这是合情合理;新旧约也都提到人也有因要务在身而暂时清静的时候。传道书提到工作上不要劳碌求富,满了两把劳碌捕风,不如满了一把得享安静;拼命劳碌求富、却不得享福、乃是巨大不幸;还提到过度积蓄财富无益,因为不知道未来定数、大有可能失算,有衣有食就当知足、不为明天忧虑。传道书还提到不要行善过分(自以为可以不犯错、或积功德),也不要行恶过分(自以为胡作非为没事)。

度的把握需要通过对道的领悟和行道的经验来衡量,若向上帝求助,圣灵会帮助所有信他的人走在路中间,不偏左右。当然,偏左偏右是辩证过程中难免的。人必然会经历一个“超”的过程,进而回归中度。因为超必然遭遇苦,苦使人反思和回归。当然,有许多人遇苦而不返,滞留罪中不能自拔。

我个人有一个简单的理解:如果人所用的一样东西开始控制人,那么对这样东西就“超度”了。比如金钱,人控制金钱是正常合理的,但是一旦金钱开始控制人了,那么人对金钱就开始超度了,成为了金钱的奴隶。

食物、性、权利、知识、美景、游戏,人间各种享受,都是上帝给的,出自他慷慨的善意和创意。只要它们没有对我们产生控制,那我们就在度以内,一旦我们开始成为任何一样的奴隶,那么我们就在度以外。

林前6:12 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那一件、我总不受他的辖制。

当我们超度时,受损的不是上帝,而是我们自己。
因为上帝设立“度”,目的不是为了要剥夺我们的享受,而是为了保护我们。任何的法则,都是自由的保障。失控,意味着失去自由;失去自由,也就无法享受;享受因失控而由甘变苦。

可能有人说这类似于中庸之道或者其他宗教常见学说。这里存在一个误解,关键是法的不同,你可以找到其他类似的学说,但找不到和圣经一样的“法”。法是度的衡量标准。
这是一篇好文章,
唯一的遗憾, 没有解决圣经对自己的控制,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基督教和西方文化

关于“度”和“超度”,严肃地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之前我提到,人的享受,关键在度,而不在欲。《圣经》反对禁欲和纵欲,圣经对此有详尽描述,特别是“传道书”。

什么才是“超度”?“度”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辩证,你要把书翻到400页,先翻到405页,再往回翻到398页,再往前翻两页。辩证意味着,人必然会经历一个“超”的过程,进而回归中度。

有人认为“传道书”是一卷非常消极的经卷,我不认同;其实“传道书”是很积极的,只是这种积极太柔和了,有点中庸的味道。传道书里面充满了辩证,把一个问题用互相矛盾的辩证方法叙述,为要达到一个合理的“居中”度。

“传道书”里面反复提到吃喝快乐是上帝对人辛苦工作的安慰,是人所得之份;箴言书同时又说吃蜜过多是不好的,会腻得吐出来。说明了食物超度的负面作用。传道书也提到和妻子快活度日也是人的份,这是合情合理;新旧约也都提到人也有因要务在身而暂时清静的时候。传道书提到工作上不要劳碌求富,满了两把劳碌捕风,不如满了一把得享安静;拼命劳碌求富、却不得享福、乃是巨大不幸;还提到过度积蓄财富无益,因为不知道未来定数、大有可能失算,有衣有食就当知足、不为明天忧虑。传道书还提到不要行善过分(自以为可以不犯错、或积功德),也不要行恶过分(自以为胡作非为没事)。

度的把握需要通过对道的领悟和行道的经验来衡量,若向上帝求助,圣灵会帮助所有信他的人走在路中间,不偏左右。当然,偏左偏右是辩证过程中难免的。人必然会经历一个“超”的过程,进而回归中度。因为超必然遭遇苦,苦使人反思和回归。当然,有许多人遇苦而不返,滞留罪中不能自拔。

我个人有一个简单的理解:如果人所用的一样东西开始控制人,那么对这样东西就“超度”了。比如金钱,人控制金钱是正常合理的,但是一旦金钱开始控制人了,那么人对金钱就开始超度了,成为了金钱的奴隶。

食物、性、权利、知识、美景、游戏,人间各种享受,都是上帝给的,出自他慷慨的善意和创意。只要它们没有对我们产生控制,那我们就在度以内,一旦我们开始成为任何一样的奴隶,那么我们就在度以外。

林前6:12 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那一件、我总不受他的辖制。

当我们超度时,受损的不是上帝,而是我们自己。
因为上帝设立“度”,目的不是为了要剥夺我们的享受,而是为了保护我们。任何的法则,都是自由的保障。失控,意味着失去自由;失去自由,也就无法享受;享受因失控而由甘变苦。

可能有人说这类似于中庸之道或者其他宗教常见学说。这里存在一个误解,关键是法的不同,你可以找到其他类似的学说,但找不到和圣经一样的“法”。法是度的衡量标准。

老子说“过犹不及,物壮则老”,孔孟说“中庸”,佛说“无欲则刚”,你硬要说圣经更高明,只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了。你所谓的含混不清的法在哪里,在你自己的解释里吧?几千年前的人,认识总是有限,但经过几千年各代研究者的“注释”,逐渐就变得更合理些,所有的古籍都是这样。说实话,只要用现代眼光去解释,任何烂书都可以解释的头头是道。你硬要说别人的解释不对,而你的解释对,也正说明原书水平有限,含糊不清。

所谓“度”的概念,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什么事做过了头总有些坏处。这个在经济学里也有解释。每个人的时间是个限定数,要分配给不同的爱好,而每个爱好遵从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为了实现个人的最大快乐,必须找到边际平衡点,这个点必然在快乐-时间这个凸函数曲线的中间某点。

你要说法,这个解释才更象法,定义清楚,逻辑明了,可以分析每个假设的成立条件,继续验证和探讨。
1、比如为什么边际效益递减?为什么每小时的快乐感会随着时间延长而递减?于是就可以研究快乐的由来,发现了多巴胺,以及与之相关的基因决定机制。
2、有没有边际效益不递减的可能?从1的研究,发现是可能的。只不过快乐是快乐了,但生物体可能过渡消耗热量而早死或者精神分裂。由此发明了各种药物来治疗相关疾病,如抑郁症,帕金森症等等。
3、至此又和进化论互相验证了。短时间的大量能量消耗无疑是有利于生物体应对突发事件,但如此机制产生畸变而失控,则生物将早夭。随着一代又一代的筛选,我们能活下来在这里发贴就是因为我们本身已是筛选的产物,体内化学物质通过边际效益递减而让我们保持在“度”内。

任何宗教,成功学,共产纳粹,传销,富爸爸理论在试图蛊惑人心时,都会套用些common sense的话。比如“天道酬勤”啦,“解决中国5000年王朝更替靠民主(毛泽东语)”啦,等等。只不过他们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往往在实际操作中就走偏变形了。他们也无法解释为什么经常有失败的案例。之所以说科学最靠得住,就是因为他重视内在的原因,强调前提条件和边界条件,不断提供实验来验证和完善理论。任何的失效对科学来说都是值得兴奋的好事,而对于那些认定“绝对真理”的理论却是致命的打击,往往试图遮掩而阻碍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