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温哥华——越来越糟糕的人文环境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一个温哥华居住的移民到蒙特利尔游玩,非常惊讶:这个城市外国人很多啊(白种人)。这是去年我认识的一个朋友来蒙特丽尔的感概!个人感觉非常经典!

你这鸡巴扯淡,加拿大就蒙特利尔有白人啊?俄罗斯白人更多,去不去舔人家JJ啊,免费给你舔
 

北美大款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谢谢您!我没有在温哥华居住过,说的全是和这位女士谈话实录。她还说,周围全是有钱人,富二代,官二代,大家时间一大把,购物,各种游乐。孩子们认为生活就这样,他们不知道也不懂得人生还需要奋斗,还需要自我价值的实现,还需要学习。
我没有想到,一点感概,引来这么多的不满。这里申明,我不是地产经纪,不卖房子。只是作为一名家长,我希望不惜重金移民的家长们三思,你希望孩子成长在一个只有钱的环境里吗?如果和国内一样,如果只有钱,只要房子赚钱,读书不读书都无所谓,那还移民干嘛?而且,天下真的有只升不降的房价吗?
真的,汉语,在这里被糟蹋了,温哥华的豪气在这里我已经领略二三了。
其实温哥华,特别是西温和温西房价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里名校云集,众望子成龙家长趋之若鹜导致的。华人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视恐怕在各族裔中数一数二。凡事都有两面,不能一概而论。人以类聚、声气相投,在有钱人中如是,在平民中也差不多。既然穷人都知道孩子教育的重要性,为什么富人就不知道呢?你以为富人买西温、温西的房子是为啥啊?
其实虎父犬子的事在富人家庭和穷人家庭都有的,只不过穷人被选择性、习惯性的忽略掉了,而富豪家屁大的事儿都被显微镜放大。所以富人家出几个不肖子孙正常。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人的天性都是趋炎附势的, 汉唐的时候, 把其他的国家都鄙视为蛮夷, 等到现在, 把蛮夷又尊称洋人, 就算这边出生的华人小孩,不要说长大, 到了中学后, 基本比较近的朋友圈子还是中国人,所以太多老外同学基本是浪费, 老外也一样, 白和白交往, 黑和黑交往, 这就是现实,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其实温哥华,特别是西温和温西房价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里名校云集,众望子成龙家长趋之若鹜导致的。华人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视恐怕在各族裔中数一数二。凡事都有两面,不能一概而论。人以类聚、声气相投,在有钱人中如是,在平民中也差不多。既然穷人都知道孩子教育的重要性,为什么富人就不知道呢?你以为富人买西温、温西的房子是为啥啊?
其实虎父犬子的事在富人家庭和穷人家庭都有的,只不过穷人被选择性、习惯性的忽略掉了,而富豪家屁大的事儿都被显微镜放大。所以富人家出几个不肖子孙正常。
我主张全面教育孩子,家长应该起负反馈的作用。对于爱读书的孩子,就约束他看书的时间,把他赶到球场上去。也不要刻意择校,就让他先输在起跑线,从社会底层磨难起步。农人蹲秧的智慧,农业国的人应该懂。国人的教育有问题,让孩子畸形发展。我小时候爱看书,经常被父亲逮着了撕书,也没有影响我考上大学的。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你这鸡巴扯淡,加拿大就蒙特利尔有白人啊?俄罗斯白人更多,去不去舔人家JJ啊,免费给你舔
我现在有些明白朋友说的温哥华人文环境恶化了,一大早就被臭醒了。温哥华居然有这样的人渣!这样的人文环境确实堪忧!
移民至少是受过教育的,怎么会有如此下三滥呢?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我现在有些明白朋友说的温哥华人文环境恶化了,一大早就被臭醒了。温哥华居然有这样的人渣!这样的人文环境确实堪忧!
移民至少是受过教育的,怎么会有如此下三滥呢?
美女喜怒,那老小子还不是万苦哇的,住在gatineau,吃着魁省福利骂魁瓜,需要你的温暖教诲的。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汉语是优美的古老的语言,扼腕痛惜汉语被人渣糟蹋。

奉上一篇本人散文,欣赏汉语的唯美和优雅

爱上一座城

一直不喜欢武汉,在那里却呆了18年,想想都可怕!人生最好的18年!夏天像火炉,冬天像冰窖。那座城市的人们有着最坚韧的生存能力,泼泼辣辣地活着,粗粗砺砺地生存着。三轮车、自行车、汽车、公交车和行人一起奔走在尘土飞扬的马路上。正像朋友池莉说的: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
爱上蒙特利尔,首先是因为爱上圣劳伦斯河。
第一次见她,是到达蒙特利尔的当天。已经是黄昏,和赶来看望我们的朋友一起来到河边。我历来喜欢水,在安大略省时几乎天天都到安大略湖边散步,见到圣劳伦斯河,自然将两者作了一个比较,由于靠东边,没有夕阳晚霞的衬托,感觉中的劳伦斯河有些苍凉,两岸没有繁华灯火,只有河水静静流淌,还听得见叽叽虫鸣,恍若回到儿时的故乡,这时的圣劳伦斯河让我感到一种自然和朴实,一种不经雕琢的美好。
真正认识圣劳伦斯河,是在初秋阳光丽日的午后,写作之后沿着河岸散步。天空一碧如洗,河岸青草依依。沿着河岸,是绵延十几公里的草地、树林。灰色的小松鼠,翘着可爱的小尾巴,跳来跳去,白色的海鸥,悠闲地四处觅食。路上,总有穿着溜冰鞋的加拿大人飞一样滑翔而过,留下一脸微笑和惬意;岸边彩色的儿童乐园里,聚居着各色人种的孩子,他们自由快乐地奔跑嬉戏。每当置身于此情此景,心里总会充满莫名的感动:这是加拿大,这是蒙特利尔,这是多少年来,我梦想中美好的理想国度,充满和谐、温馨和美丽。
于是,午后的散步几乎成为我每天的必修课,我可以漫无目的,一次走上好几个小时,任思绪无边无际的飘移。恰好又是蒙特利尔最美的季节,夏天刚刚退隐,初秋的天空更是格外的蓝,蓝得好像被水洗过一样,絮状的云闲散地飘着,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只要我一看到这样瓦蓝瓦蓝的天空,心底里就会充满一种诗意的感动。我会莫名地想起很久以前的初恋,那种青春特有的气息,那种铭心刻骨的爱恋,那种几乎没有欲望色彩的单纯。
在我的祖国,由于污染,城市里几乎见不到这样清澈美丽的河流了。她宛若藏在深山的美女,拥有的全是不加修饰的纯真朴实之美。
更深地爱上蒙特利尔,是因为,这座城市上千座古老而美丽的教堂。
沿着圣劳伦斯河,是一条绵延很长的商业街,名叫威灵顿街。每隔一个街区,就会有一座教堂,造型风格各异,有哥特式的古典庄严,有巴洛克的自由奔放、有洛可可的活泼富丽。我喜欢这些建筑,它们有一种现代建筑不曾有的沧桑、典雅和含蓄。它们掩映在树木中,环绕着绿色的草坪。晴空丽日的午后,我总是在一座一座的教堂间流连,看那被阳光染成金色的尖顶衬在碧蓝的天空,看白色的海鸥栖息在古老的壁檐间,悠闲地梳理羽毛。我尤其喜欢聆听正点时教堂的钟声,喜欢在温柔的阳光里倾听,它仿佛是来自遥远的天国,一点一点渗透我的心。教堂的钟声会让我莫名其妙地泪流满面,情不自禁。
有一颗飞翔梦幻的心,我的人生却大多数时候被囚禁,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个固定的人群。出国之间,我的经历单纯得像一张白纸,16岁进入大学,毕业后分到大学,一呆就是18年。生活安逸,但是像一潭死水一样,一眼望到尽头。我的梦中常常出现那些遥远美丽的城市,那些陌生有趣的故事。我羡慕三毛可以浪迹天涯,邂逅浪漫的友情,结识陌生的人群。
我常常在梦中哭醒,想去天涯浪迹;于是,我所有的积蓄都花在旅游上;游历在陌生美丽的城市乡村,结识经历各异的人们。在欧洲奥地利一个名叫法兰福根的小镇,我曾经想到过留下来,可我舍不得留在国内的儿子;在佛罗伦萨,在这座完全保留着千年以前风貌的古城里,我迷失了我的心,和但丁笔下让我着迷多年的贝雅思齐一起;在维也纳森林中心,我见到了梦幻中的天鹅湖,那种如梦似幻的美景让我理解了什么是诗意的栖居。。。。。。,在阿姆斯特丹的梵高纪念馆,在巴黎的卢佛宫,我触摸着心仪的艺术大师们的灵魂、体味着他们的悲哀、痛苦和疯狂。。。。。
直到口袋里没有钱了,我才依依不舍回到家,回到那座一年四季喧嚣躁动的城市。风沙和暴雨剥蚀着我的人生,滚滚红尘淹没着我的梦幻和希翼。
有一天,在菜场,我遇到文学院的一位退休多年的老教授,她提着一个菜篮子,篮子里是灰色的土豆,她佝偻着背,眼角上布满鱼尾纹。我们寒暄了几句,她说,人老了,就像一台用旧的机器,到处都是毛病。年轻时,她才华横溢,写过很多极其优雅的文章。我无法将眼前的老人和那些诗情画意的文字联系起来。她主攻唐宋诗词,写过《宋词诠释》,在60年代的文坛上赫赫有名。几年前,老伴死了,她一个人居住在一套陈旧的三居室里。她的名字常常被引用在唐诗宋词课的讲授中,可是,没有谁会将她那非常美妙的名字与菜场里的老太婆联系起来。
遇到老教授的那一刻,我的心突然缩得很紧,我仿佛看见了多年后的自己。
于是,我决定出去看看,去周游世界。在还能选择的时候,在还没有白发苍苍的时候,在还能够幻想的时候,在心还没有静如止水的时侯。
因为,生命只有一次,人生只是白马过隙。
喜欢蒙特利尔,喜欢地铁里流动的人群,没有人问,你从哪里来,要到何处去?喜欢那些目光温存的英俊小伙子;喜欢那些橄榄色皮肤露着肚脐的少女;喜欢那些冬天穿裙子依然美丽的老女人;喜欢那些活泼调皮讲着不同语言的小孩子;
喜欢来自中国不同城市的移民,他们的头上再也没有局长处长的头衔,仅仅是移民一个词就可以成为朋友;喜欢倾听移民迥异的人生经历,他们为我展现了人生的丰富和奇妙,将我过去数年的书斋生涯映衬得格外苍白和空洞;喜欢倾听孩子们童稚的声音在异国的早晨读颂着古人美妙的诗句,在异国的风情里陪衬出东方的意境;
喜欢天天是节日的夏天,游荡在大街小巷,享受着那份自由、快乐和喜悦;喜欢白雪飘飘的冬季,那些缠绕笔端的遐思,品味着人生的点点滴滴。。。。。。
这个城市永远弥漫着慵懒而散漫的气息,这个城市永远有着浪漫而缠绵的传奇。。。。。。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不见得楼主就是卖房子的,估计是埋汰两句温哥华,让自己住蒙特利尔觉得舒服些。

记得有次听广播,主持问问一个移民律师,听说80%的魁北克移民落地就转到温哥华来了,是真的吗? 律师说,80%不对,是99%,99%的都过来了。


楼主在喝红酒,说法语,过上流日子之于就不要埋汰温哥华了。人文环境差,那你不要来不就得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我现在有些明白朋友说的温哥华人文环境恶化了,一大早就被臭醒了。温哥华居然有这样的人渣!这样的人文环境确实堪忧!
移民至少是受过教育的,怎么会有如此下三滥呢?
至始至终得传闻少说为妙。真的,我很理解蒙市房产经纪的不易。在一个需去库存的城市争口饭更不易。也不至于下作到你这步:拿不出一个数居,论据来证明你的无理头的论点。证明不了,说好听点:不成立,不过分说法,你在胡说八到。难听点:你那是嘴吗; 不,那是----。打一字迷。不好意思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楼主说的私校赞助费的事真扯!

我孩子在温西的私校两年,学校不到1000人。第一年学校有个建设项目特意筹款200万,花了整整一年才筹够。去年学校例行筹款用于各项课外活动等等,才筹到近60万。学校绝对没有强行要求,都是自觉自愿。

我周围很多孩子都是凭能力考进去的,赞助费酌情给。我就听说过一例大额赞助的例子,还是个超级富豪,人家乐意!
你那位被索要赞助费的朋友,只是不告诉你期中的原因罢了。你懂的。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楼主说的私校赞助费的事真扯!

我孩子在温西的私校两年,学校不到1000人。第一年学校有个建设项目特意筹款200万,花了整整一年才筹够。去年学校例行筹款用于各项课外活动等等,才筹到近60万。学校绝对没有强行要求,都是自觉自愿。

我周围很多孩子都是凭能力考进去的,赞助费酌情给。我就听说过一例大额赞助的例子,还是个超级富豪,人家乐意!
你那位被索要赞助费的朋友,只是不告诉你期中的原因罢了。你懂的。

可能中学不同吧,小学没有赞助费能进吗?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认为,钱多房子肯定买的好一些,但是,孩子学习并不是投入很多钱钱就能成才的,我朋友孩子一直上普通公校,上了哈佛。

具体温哥华学校赞助费多少我这么没有发言权。亲历者所言而已。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