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家园论坛

加拿大好到了这个地步,你知道吗?

原文链接:https://forum.iask.ca/threads/756989/

thecupoflife : 2015-05-09#1
国内上广深,抓住时机拥有两套房的,资产价值200万加元的大把。移民来加拿大后,很多不工作,全额拿牛奶金。很多投资移民,男人在国内赚钱,女人带着小孩在这拿牛奶金。

国内没啥资产的,移民来加拿大后,拿8万年薪,税后月光,没有牛奶金。一辈子都不可能积蓄到200万刀。 帮第一帮人交税养他们的小孩。

加拿大好到了这个地步,你知道吗?

大地任我行 : 2015-05-09#2
确实如此.近年这波移民潮,大部分都是这个状态.

sabre : 2015-05-09#3
so what

scarlett6 : 2015-05-09#4
既然没啥资产,第二种人在哪里都差不多,加拿大对孩子和老人还更有保障些。

clairexu : 2015-05-09#5
早知道,所以我不干了,但还是没有牛奶金!!无资产月光!如果抛开这些不去多想跟白人似的,日子还算不错

nobody : 2015-05-09#6
不工作, 没追求很快乐吗?
夫妻长期分居很好吗?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只是一个几个月出现几天的过客很有意义吗?
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吧, 对我而言, 即使有1000万加币, 那种生活我也觉的不快乐, 不好,没有意义, 所以我只能很快乐地做着交税为比我富的多的人养孩子的人了:wdb7:

martinqz : 2015-05-09#7
国内上广深,抓住时机拥有两套房的,资产价值200万加元的大把。移民来加拿大后,很多不工作,全额拿牛奶金。很多投资移民,男人在国内赚钱,女人带着小孩在这拿牛奶金。

国内没啥资产的,移民来加拿大后,拿8万年薪,税后月光,没有牛奶金。一辈子都不可能积蓄到200万刀。 帮第一帮人交税养他们的小孩。

加拿大好到了这个地步,你知道吗?
==============================================================================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心已死,你怎么知道你过二十年三十年就还是现在这样子呢?一辈子都积累不了200万。
技术移民很多不工作,你以为他们整天无所事事,或者最终的人生目标就是8万年薪?
说不定人家目标年入###,为华人树立正能量的榜样!
人生没有完美,遵重社会政府规则,要巧干上台阶的努力奋斗!

sabrina2011 : 2015-05-09#8
还有第三种人,国内既有资产,来了还找到好工作....
不论是哪种人,养了小孩就是做贡献,华人的小孩大多认真学习,将来找个好工作,多多交税,我们的老人金什么的就靠他们啦

MetroAtWater : 2015-05-09#9
其实本质是 公平公正的问题,我理解楼主说的,加拿大政府不了解国内情况,几十万房子买的,几百万卖掉,拿钱是银行出来的,下家下家一个接一个的RELAY,加拿大你工资挣钱再多,也比不了,+上税负,生活成本由于房地产的推动上涨,生活质量就会逐渐下降,天朝的影响绝非只是限于国内,现在即使门关上了,前些年进来的几十万这样的移民,社会经济没有一代,二代人,消化不了,承受吧。要是做白领,工作性价比还好到也算了,要是LABOR,太冤,去吃社会福利吧,能理解

MGG : 2015-05-09#10
国内上广深,抓住时机拥有两套房的,资产价值200万加元的大把。移民来加拿大后,很多不工作,全额拿牛奶金。很多投资移民,男人在国内赚钱,女人带着小孩在这拿牛奶金。

国内没啥资产的,移民来加拿大后,拿8万年薪,税后月光,没有牛奶金。一辈子都不可能积蓄到200万刀。 帮第一帮人交税养他们的小孩。

加拿大好到了这个地步,你知道吗?

北上广现在200万加元已经不算什么了,而且想来加拿大的越来越少,可能过几年就是求人家都不来了(这些福利已经不能忽悠人了)

今年魁省的名额一再延期都无人投档

加拿大已经没什么吸引力了,过气明星

已经来了的,就有什么条件说什么话,踏踏实实过好自己的日子吧

cuc3+cuc3 : 2015-05-10#11
国内上广深,抓住时机拥有两套房的,资产价值200万加元的大把。移民来加拿大后,很多不工作,全额拿牛奶金。很多投资移民,男人在国内赚钱,女人带着小孩在这拿牛奶金。

国内没啥资产的,移民来加拿大后,拿8万年薪,税后月光,没有牛奶金。一辈子都不可能积蓄到200万刀。 帮第一帮人交税养他们的小孩。

加拿大好到了这个地步,你知道吗?
国内北上广深,能拥有两套房,并且还是净资产的,有的,但并不是太多。

两套房是什么概念呢?按上海和北京各一套4万/平米的,中等房源来说,120平米,=480万*2=960万,折合加币确实是近200万。

但获得者两百万的前提是,成本要低到忽略不计,比如,2003年底在浦东花木附近,你可以以6000左右买到联洋的房子,现在大概是在40000-45000之间。

但2003年能够同时拿出6000*120*2=144万(全款)或者20年月供两处合计6000元左右的有多少?在北京和上海两地买房子的人有多少?

我2003年的工资在国内算是高的,但也未必会去投在地产上,原因很简单,当时你知道吗,一片说楼市将降温的呼声。

MetroAtWater : 2015-05-10#12
还有第三种人,国内既有资产,来了还找到好工作....
不论是哪种人,养了小孩就是做贡献,华人的小孩大多认真学习,将来找个好工作,多多交税,我们的老人金什么的就靠他们啦
留不住的,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了不是回国,如果那个时候国内还稳定,吃喝玩乐,就是去USA

Cathylin : 2015-05-10#13
200万加元就敢一辈子不工作,那得多乐观,多自信哪

cuc3+cuc3 : 2015-05-10#14
国内上广深,抓住时机拥有两套房的,资产价值200万加元的大把。移民来加拿大后,很多不工作,全额拿牛奶金。很多投资移民,男人在国内赚钱,女人带着小孩在这拿牛奶金。

国内没啥资产的,移民来加拿大后,拿8万年薪,税后月光,没有牛奶金。一辈子都不可能积蓄到200万刀。 帮第一帮人交税养他们的小孩。

加拿大好到了这个地步,你知道吗?

上海/北京/深圳,还有一波高薪人士是1999年浦东开放后的70年代,那一代人把薪资的缺口都填满了。

90年代初、中起,刚毕业,同学之间免不了要比薪水,留北京的几个大机构的,工资都在280-300(主要是补贴),第一年就超过自己的父辈了。我没好意思说,因为所有分配去深圳的大集团的,起步就是1200-1500了,说给父母亲友听,都觉得不可思议。过的衣食无忧之际,你不小心听到BP,或者安达信的工资,才知道自己太夜郎自大了,一年后转第一家外企,那时福田保税区都是荒野之地,里面的公司面试,HR是中国人,直接面对面告诉你,一会老外问你工资,别少于4000港币啊,这是规矩(你可以说这么不professional的HR也有?) 是的,那个时代就是 HR是帮自己人说话的。所以当时的港币罗湖小店是换1.2
的,公司里个个都是5000rmb以上。21,22岁刚毕业的流利英语和专业的大学生,1%的本科率啊,考本科大学要PK掉99个对手啊,回报很正常啊。

但一般都是不在同学面前说的,因为不是这个圈子的,没人会信。

深圳和北京一直领先了很多年的工资,直到1999年,上海开发,上海的外企崛起,而且都是总部,很多27,28岁就居然是AP的D了,牛吧?这批人,一直在拿着你说的200万加币的财富,他们也有不少与地产机会失之交臂的。但大部分还是拿到了果实。现在他们这群人的年薪基本在120万-250万左右。

但你要说,这么好的薪水,他们会移民么?我告诉你,会的。有些东西不是钱能全部换来的。

gonghaiyong : 2015-05-10#15
都是事后诸葛亮,有本事预言一下未来,不用长了,10年之后哦,你还能这样说?20年后?现在国内大多人暴富说不定将来守不住资产的 。这里起码能知道自己多么穷?将来能多么富,说句不好听的,万一有个好歹大病也不会因此返贫吧!

dieselplanet : 2015-05-10#16
加拿大政府在福利方面有重大责任缺失。说到底,福利是干嘛用的?是国家机器为社会分配现实的一种调剂手段,保证生活困难的民众的基本生活的。那么如何判定申请者是否生活困难?应该有严格的标准。至少如果你名下有上百万的房产,或银行账户有上十万的现金,那么这些人是明显不需要帮助的。不过话又说回来,土豪同胞钻的这点空子,和老阿老印们比起来,那简直可以忽略不计。lz冤枉交的那些税,绝大部分都去了下猪仔般哪些某某族裔的口袋里。

三个丫头的爹 : 2015-05-10#17
不工作, 没追求很快乐吗?
夫妻长期分居很好吗?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只是一个几个月出现几天的过客很有意义吗?
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吧, 对我而言, 即使有1000万加币, 那种生活我也觉的不快乐, 不好,没有意义, 所以我只能很快乐地做着交税为比我富的多的人养孩子的人了:wdb7:
我和你的观点一致。我认为加拿大是一块有自由、有规则、有包容的土地。工作不工作都会有尊严地活着,但我喜欢工作的快乐,喜欢妻儿老小共同生活的快乐,我喜欢钱,但它绝不是第一位的,比它更重要的东西很多,比如自由、理性、尊严、家人等等。

长眉 : 2015-05-10#18
楼主能不能给详细描述一下,国内有200万加元,这里拿全额牛奶金的幸福生活,比如那些钱如何进入加拿大又可以避税,为了牛奶金要生几个孩子,才能够得上您说的幸福生活。

cuc3+cuc3 : 2015-05-10#19
楼主能不能给详细描述一下,国内有200万加元,这里拿全额牛奶金的幸福生活,比如那些钱如何进入加拿大又可以避税,为了牛奶金要生几个孩子,才能够得上您说的幸福生活。
移民前的资产是不需要交税的,即便是移民后的增值,也相当有限,如果注册为全球唯一住房,一样还是免税。

中国的拿120万-250万的人,又是在外企的,一年30-90万税也是逃不掉的。外企这点很严的。

teehee123 : 2015-05-10#20
一声叹息

人生就是一部易经 : 2015-05-10#21
北上广现在200万加元已经不算什么了,而且想来加拿大的越来越少,可能过几年就是求人家都不来了(这些福利已经不能忽悠人了)

今年魁省的名额一再延期都无人投档

加拿大已经没什么吸引力了,过气明星

已经来了的,就有什么条件说什么话,踏踏实实过好自己的日子吧
加拿大靠忽悠移民开来加拿大的时光已经过去!谎话说一句可以、老说就没戏了!不过、加拿大风景好、有钱可以有!

法海 : 2015-05-10#22
可怜的福利对中国移民基本用不上;而发展机遇的缺失,更令加拿大被移民抛弃。

大炜 : 2015-05-10#23
几点概念不清楚想请教:
1.请问您收入所缴纳的税只用来付养小孩的牛奶金?
2. 政府、军事、教育、医疗、公共交通.........这些部门占用的税金比例又多少?就连监狱里的犯人每人每年都要花掉纳税人6万加币
3.您所谓的土豪来这里,起码要买套“豪宅”吧,就算200万加币(入门级),购买时所要交的税金要多少?就算买的是旧房,每年房产税又要交多少? 他们所交的税和牛奶金相比如何?和您所交的税相比又如何?他们交的这些税算不算给加拿大做贡献?

Yeyelingfeng : 2015-05-10#24
俺觉得在国内总是因为一些屁大的事生气;在加国,却每每因屁大的事感动。

zhuww1214 : 2015-05-10#25
养孩子好呀,我们老了以后就靠这些孩子以后长大了当纳税人养呀。父母们欠下的,他们的孩子会加倍还的:wdb6:

老布麻衣 : 2015-05-10#26
只要同胞都过的好,咋都好
眼睛多看看别的族裔,比较起来,华人领福利那真是厚道的

nimda : 2015-05-10#27
不工作, 没追求很快乐吗?
夫妻长期分居很好吗?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只是一个几个月出现几天的过客很有意义吗?
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吧, 对我而言, 即使有1000万加币, 那种生活我也觉的不快乐, 不好,没有意义, 所以我只能很快乐地做着交税为比我富的多的人养孩子的人了:wdb7:

很多有钱人都愿意夫妻长期两地分居,追求的东西不一样。

ReneDad : 2015-05-10#28
so what

so 智力迥异于常人者觉得当年他们在中国没买房买股票买党票赶上这房、票暴涨的“黄金十年”...是因为怀里揣着一张枫叶卡的缘故

说个笑话:

有两个赌徒进赌场赌博。一个押“大”一个押“小”,结果押大的赢了押小的输了。于是押小的赌徒就抱怨赌场:为什么你们允许俺买小导致俺赌输了.....:ROFLMAO::D

其实任何智力正常的人都知道,有没有枫叶卡你都是中国公民,都不会影响你在中国买房、买股票、甚至党票....但无论是股票还是党票,只有在别人看不到希望大量抛售价位很低时接手的那一小部分人才能赚钱。和上面的赌场一样,赌场并没有禁止你买大只允许你买小,赌输了要怨自己没眼光,不要怨赌场

:wdb17::wdb24:

爱尔兰咖啡豆 : 2015-05-10#29
哪里都有混的好的和混的不好的。北京上海2套房现在身价200万,同样多伦多温哥华十年前买房现在身价也有这么多。现在多伦多温哥华稍微看得上眼的房子,随随便便都是1M+。不过很难想像,有200万加元资产就敢只吃牛奶金?如果是空中飞人,那这种日子一点都不值得羡慕。

爱尔兰咖啡豆 : 2015-05-10#30
多说一句,很多人盲目觉得任何情况下绝对都是中国机会多,加拿大完全没机会。就好像最近九个月A股疯长将近翻倍,在加拿大的移民要不羡慕不已,要不换了人民币就去了。加拿大是否真的没机会?远的不说,举个小例子,去看看很多人回国都坐的加航股票从08年以来涨了多少。。。机会就在你身边,不用总是羡慕别人碗里的

卡城西北 : 2015-05-10#31
为了生活和钱的追求而移民的人应该说越来越少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北上广的生活服务方面远远超过加拿大,许多技术移民在中国时在外企工作,工资不低。平时生活消费的地方也不错,至少比来加拿大以后好。他们许多人英语都不错,应付生活工作需要没问题,至少不用上新移民语言班。最重要的是,他们许多人在移民前就有国外工作生活经历,知道加拿大是什么样的,知道自己生活水平会有什么变化这样的人,他知道中国好的地方,生活的便利舒适,也知道以后几十年里经济会更好。就这样,他们还是来了。而且没打算回去。他们是文化移民。

WorryFree : 2015-05-10#32
你的税不会因此而减少或增加,还是中国人多点好吧?!

Booya : 2015-05-10#33
多说一句,很多人盲目觉得任何情况下绝对都是中国机会多,加拿大完全没机会。就好像最近九个月A股疯长将近翻倍,在加拿大的移民要不羡慕不已,要不换了人民币就去了。加拿大是否真的没机会?远的不说,举个小例子,去看看很多人回国都坐的加航股票从08年以来涨了多少。。。机会就在你身边,不用总是羡慕别人碗里的

我09年买的股票涨了将近3倍,长线股票。
国内有长线股票吗?

Booya : 2015-05-10#34
好像200万加元是个大数字啊,好像移民不能有这么多资产,好像国内个个都有这么多积蓄,真的吗?

thecupoflife : 2015-05-10#35
哪里都有混的好的和混的不好的。北京上海2套房现在身价200万,同样多伦多温哥华十年前买房现在身价也有这么多。现在多伦多温哥华稍微看得上眼的房子,随随便便都是1M+。不过很难想像,有200万加元资产就敢只吃牛奶金?如果是空中飞人,那这种日子一点都不值得羡慕。

两百万都不能只吃牛奶金的话,税前八万的一辈子都存不了五十万。

WorryFree : 2015-05-10#36
两百万都不能只吃牛奶金的话,税前八万的一辈子都存不了五十万。
比法有问题,两百万不是靠工资存来的。税前八万光靠存钱是不行的。

infosight : 2015-05-10#37
年薪8万的人退休之后的生活不要太潇洒,看看这里的老头、老太开豪车,下馆子,旅游。。。。。。
现在资产200w,不工作,不交税,等到退休之后就拿可怜的一点老人金,

加拿大就是这样,年轻的时候拼命工作交税,老了才享受生活......

Feat : 2015-05-10#38
多说一句,很多人盲目觉得任何情况下绝对都是中国机会多,加拿大完全没机会。就好像最近九个月A股疯长将近翻倍,在加拿大的移民要不羡慕不已,要不换了人民币就去了。加拿大是否真的没机会?远的不说,举个小例子,去看看很多人回国都坐的加航股票从08年以来涨了多少。。。机会就在你身边,不用总是羡慕别人碗里的

你举的小例子,加航股票或者某些股票也许在美加股市涨幅很大,但你得会选股。而A股不用选,任何都涨。那机会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Feat : 2015-05-10#39
几点概念不清楚想请教:
1.请问您收入所缴纳的税只用来付养小孩的牛奶金?
2. 政府、军事、教育、医疗、公共交通.........这些部门占用的税金比例又多少?就连监狱里的犯人每人每年都要花掉纳税人6万加币
3.您所谓的土豪来这里,起码要买套“豪宅”吧,就算200万加币(入门级),购买时所要交的税金要多少?就算买的是旧房,每年房产税又要交多少? 他们所交的税和牛奶金相比如何?和您所交的税相比又如何?他们交的这些税算不算给加拿大做贡献?

你概念不清楚,我回答你第一个问题。“您收入所缴纳的税只用来付养小孩的牛奶金?”
我反问你一个问题,用来回答你的问题。您是否会允许小偷去偷您的钱包?您是否会允许蚊子叮您一口。小偷偷您钱包,难道是偷了你的所有财产?既然只是您财产的一小部分,何必计较,就让他偷去呗!蚊子吸你一点点血,难道您所有的血都被蚊子吸了?只不过是不起眼的一丁点血而已,还能养活一个动物,为什么您不做呢?
第二个问题等同于第一个问题。
我来回答你第三个问题。土豪把钱挪到加拿大买房子缴税,在加拿大缴了税了,也就意味着在中国少了这部分税。对于中国人民是坏事,肥水外流了。而对于加拿大人也是坏事,参考报道《温哥华人的幸福指数最低》,原因是中国土豪来买房子。请问,缴了点儿屁税,却为整个温哥华市民带来痛苦,那算是贡献吗?

thecupoflife : 2015-05-10#40
年薪8万的人退休之后的生活不要太潇洒,看看这里的老头、老太开豪车,下馆子,旅游。。。。。。
现在资产200w,不工作,不交税,等到退休之后就拿可怜的一点老人金,

加拿大就是这样,年轻的时候拼命工作交税,老了才享受生活......
67岁退休,能拿几年?

zhizhi123 : 2015-05-10#41
作人太无耻了吧, 我前20年 辛苦工作 ,然后没有任何娱乐花销, 钱全部攒起来有上十万加币, 也有房产, 然后有一天我 没工作了, 我还不需要帮助 不能申请福利.
你 前20年天天吃喝玩乐,所有收入用来娱乐, 然后 你这20年 都能拿福利 ,

如果有这样的政府这个国家一定倒闭, 因为, 这样是鼓励人们不工作拿福利, 惩罚那些 工作赚钱自己攒钱的人.



加拿大政府在福利方面有重大责任缺失。说到底,福利是干嘛用的?是国家机器为社会分配现实的一种调剂手段,保证生活困难的民众的基本生活的。那么如何判定申请者是否生活困难?应该有严格的标准。至少如果你名下有上百万的房产,或银行账户有上十万的现金,那么这些人是明显不需要帮助的。不过话又说回来,土豪同胞钻的这点空子,和老阿老印们比起来,那简直可以忽略不计。lz冤枉交的那些税,绝大部分都去了下猪仔般哪些某某族裔的口袋里。

zhuww1214 : 2015-05-10#42
67岁退休,能拿几年?
我的同事们不少都60多岁了,她们经常谈论她们90多岁的妈妈们。

MyChristmas : 2015-05-10#43
不知道有什么福利可以一直拿的?只知道失业金最多只能拿一年....

就算制度有漏洞,被个别所谓的穷人冒领,难到更愿意被社会主义巨贪把钱贪了?装穷的每月最多领个几百吧?国内的贪官贪的那可是天文数字... 赏人钱和被贪了还的感谢贪官感谢党,俺宁愿选择赏点给这些无赖

大炜 : 2015-05-10#44
你概念不清楚,我回答你第一个问题。“您收入所缴纳的税只用来付养小孩的牛奶金?”
我反问你一个问题,用来回答你的问题。您是否会允许小偷去偷您的钱包?您是否会允许蚊子叮您一口。小偷偷您钱包,难道是偷了你的所有财产?既然只是您财产的一小部分,何必计较,就让他偷去呗!蚊子吸你一点点血,难道您所有的血都被蚊子吸了?只不过是不起眼的一丁点血而已,还能养活一个动物,为什么您不做呢?
第二个问题等同于第一个问题。
我来回答你第三个问题。土豪把钱挪到加拿大买房子缴税,在加拿大缴了税了,也就意味着在中国少了这部分税。对于中国人民是坏事,肥水外流了。而对于加拿大人也是坏事,参考报道《温哥华人的幸福指数最低》,原因是中国土豪来买房子。请问,缴了点儿屁税,却为整个温哥华市民带来痛苦,那算是贡献吗?
1如果您怀疑谁偷了您的钱,欢迎去税局举报,我双手赞成。
2温哥华人民既然那么痛苦,为啥不立刻全民抗议要求政府限购,或者选一个限购的市长,尤其限制中国土豪买房,为了屁大点税,真不值得。但问题是,限购土豪了,老百姓就能买起房了?就幸福了?国内本来就有大把的房哥房姐买房囤房,“中国人民”幸福了?“中国人民”得到肥水了吗?

Feat : 2015-05-10#45
我的同事们不少都60多岁了,她们经常谈论她们90多岁的妈妈们。

人家妈妈们以前一天工作3个小时,活到90岁。中国移民一周七天,能活到多少岁?

MyChristmas : 2015-05-10#46
相信在加拿大混福利的富人数量远远小于国内贪官数量

富人宁愿到加拿大做穷人,也要留在加拿大,到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些什么

MGG : 2015-05-10#47
相信在加拿大混福利的富人数量远远小于国内贪官数量

富人宁愿到加拿大做穷人,也要留在加拿大,到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些什么


别担心,习大大反腐,能留下的越来越少,能来的和愿意来的也快没了,以后咱交的税就只能便宜了黑斯廷街那帮君子了

最后就只能怨自己挣得少

wangsanjiu : 2015-05-10#48
你举的小例子,加航股票或者某些股票也许在美加股市涨幅很大,但你得会选股。而A股不用选,任何都涨。那机会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法海先生,觉得你有点走火入魔了,中国A股也就是去年才涨起来的,你说A股不用选,任何一个长期关注中国股市的人都会笑你,从2007年6000点(最低到1600多点)到现在2013熊了7年(98年四万亿短暂反弹过),你去统计下。中国是暴涨暴跌,说中国股票不用选任何都涨,你说话负责么?你要敢负责,我提供我一只股票的交割单你把我损失的钱付了吧。

MyChristmas : 2015-05-10#49
别担心,习大大反腐,能留下的越来越少,能来的和愿意来的也快没了,以后咱交的税就只能便宜了黑斯廷街那帮君子了

最后就只能怨自己挣得少
呵呵,邦迪贴错了地方,从没耽心过。只是陈述一个现象。

不知道“怨自己挣的少”是从何说起?是您怨您自己挣的少?还是您怨我挣的少?也不知道为什么贪官不能留下来,您就开始怨自己?感觉无论有多少贪官在加拿大,对您的收入应该不会有大的影响吧?如果有影响,您跟着贪官回国能改变收入吗?

dieselplanet : 2015-05-10#50
法海先生,觉得你有点走火入魔了,中国A股也就是去年才涨起来的,你说A股不用选,任何一个长期关注中国股市的人都会笑你,从2007年6000点(最低到1600多点)到现在2013熊了7年(98年四万亿短暂反弹过),你去统计下。中国是暴涨暴跌,说中国股票不用选任何都涨,你说话负责么?你要敢负责,我提供我一只股票的交割单你把我损失的钱付了吧。
法海同学肯定是选择性健忘了。A股苦逼了7年,才尼玛好了几个月,而去眼看又快不行了。相信做过A股的人看到他那句话,心里都十分复杂。

zhuww1214 : 2015-05-10#51
人家妈妈们以前一天工作3个小时,活到90岁。中国移民一周七天,能活到多少岁?
真是三生有幸,您老人家能接鄙人的帖子。
您的逻辑有点问题:“人家妈妈一天工作3小时”,请问您是怎么知道的?
“中国移民一周七天(工作)”,您又是从哪里知道的?

长眉 : 2015-05-10#52
我不知道这有什么好得瑟的,在中国靠着房产升值发财,到加国靠着多生子女领养老金生活。永远只能当寄生虫,吃了中国吃加国,吃完子女吃救济,然后感到非常幸福,那就真没什么好说的了。

我交税我养着这种人,但是我鄙视这种人,跟吃了苍蝇一样。

dieselplanet : 2015-05-10#53
为了生活和钱的追求而移民的人应该说越来越少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北上广的生活服务方面远远超过加拿大,许多技术移民在中国时在外企工作,工资不低。平时生活消费的地方也不错,至少比来加拿大以后好。他们许多人英语都不错,应付生活工作需要没问题,至少不用上新移民语言班。最重要的是,他们许多人在移民前就有国外工作生活经历,知道加拿大是什么样的,知道自己生活水平会有什么变化这样的人,他知道中国好的地方,生活的便利舒适,也知道以后几十年里经济会更好。就这样,他们还是来了。而且没打算回去。他们是文化移民。
十分赞同。在有些移民朋友的眼睛里,新移民除了贪官土豪来抢房的,就是可怜兮兮混福利的,这样的眼光的局限性非常严重。其实在国内的外企,国企,优质民企中,有非常广大的受过高等教育,拿着高额薪资,有着全球经验的人。这些人当中,有移民想法的人非常多,因为他们知道国内时怎么回事,国外又是怎么个情况。只是由于各种原因,付诸行动的还不算很多。但已经付诸行动的这部分人,他们是带着能力和自信来的,和一往哪些不论是为了改善生活质量需求--早期技术移民和难民,或者为了个人家庭安全需求--贪官暴发户,都不太一样。部分人在熟悉环境后,对于社会的贡献将会是非常大的。

sabre : 2015-05-10#54
so 智力迥异于常人者觉得当年他们在中国没买房买股票买党票赶上这房、票暴涨的“黄金十年”...是因为怀里揣着一张枫叶卡的缘故

说个笑话:

有两个赌徒进赌场赌博。一个押“大”一个押“小”,结果押大的赢了押小的输了。于是押小的赌徒就抱怨赌场:为什么你们允许俺买小导致俺赌输了.....:ROFLMAO::D

其实任何智力正常的人都知道,有没有枫叶卡你都是中国公民,都不会影响你在中国买房、买股票、甚至党票....但无论是股票还是党票,只有在别人看不到希望大量抛售价位很低时接手的那一小部分人才能赚钱。和上面的赌场一样,赌场并没有禁止你买大只允许你买小,赌输了要怨自己没眼光,不要怨赌场

:wdb17::wdb24:
计较太多,

我今年要全面挑战ReneDad, 扩大种植面积, 去年新开发了一块地, 韭菜, 蒜, 辣椒, 青椒, 豆角,
原来的接着西红柿,茄子, 黄瓜, 青椒,
还种点玉米,
准备在开发一块地,

青菜 : 2015-05-10#55
200万加元就敢一辈子不工作,那得多乐观,多自信哪
国内的人一般有两百万不算啥,敢退休的少。加拿大人有两百万不容易,周五还和我们同事讨论退休问题,他们说有两百万肯定退休。
两个地方的钱的观念不太一样。

MyChristmas : 2015-05-10#56
你举的小例子,加航股票或者某些股票也许在美加股市涨幅很大,但你得会选股。而A股不用选,任何都涨。那机会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听着好像股市永远只会上涨从不会下跌。中国的股市于老百姓就是几个字“印钞机”...只是挣的钱来自于哪里?

青菜 : 2015-05-10#57
北上广现在200万加元已经不算什么了,而且想来加拿大的越来越少,可能过几年就是求人家都不来了(这些福利已经不能忽悠人了)

今年魁省的名额一再延期都无人投档

加拿大已经没什么吸引力了,过气明星

已经来了的,就有什么条件说什么话,踏踏实实过好自己的日子吧
我们原来单位五十个人估计有八个有绿卡,除了我一个现在在加拿大,其它都没来或没留下,一个去澳洲半年就回流的,一个去了一年回去了,其它登陆后就再没来过,移民梦大家都做做,最后思来想去,还是选择留下了。

老布麻衣 : 2015-05-10#58
计较太多,

我今年要全面挑战ReneDad, 扩大种植面积, 去年新开发了一块地, 韭菜, 蒜, 辣椒, 青椒, 豆角,
原来的接着西红柿,茄子, 黄瓜, 青椒,
还种点玉米,
准备在开发一块地,
韭菜苗能分点不?我这里就缺韭菜,还就好这一口,很不幸福

sabre : 2015-05-10#59
韭菜苗能分点不?我这里就缺韭菜,还就好这一口,很不幸福
可以,
我还有种子, 冬天在家里培育了点,效果还凑合,
我的韭菜味道比较淡,

Feat : 2015-05-10#60
我们原来单位五十个人估计有八个有绿卡,除了我一个现在在加拿大,其它都没来或没留下,一个去澳洲半年就回流的,一个去了一年回去了,其它登陆后就再没来过,移民梦大家都做做,最后思来想去,还是选择留下了。

嗯,这就符合我的签名了。

一庐春秋 : 2015-05-10#61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很难统一观点的话题。

各爱各的,各活各的,自己喜欢就好。哪能用单一标准去衡量丰富精彩的多种生活方式

只要人家自己觉得好就好,旁观者何必非替人家觉得不好呢。活在自己喜欢的世界里就是幸福,无论这边或是那边,当然前提是要堂堂正正做人

现实生活中我也见过有人条件特别好,但也毫不手软地甚至很骄傲地跟困难的人一起排队等福利。这样的人,已经把自己放低到很低的层次中去了,跟他们认真,岂不是把自己也放低了么。

还有,好像交税多(不管哪种税),未必贡献大,得看最后交税和拿福利之间的差值有多大,说到底,是看我们更希望自己有能力多交税还是有办法多吃福利。

交税多少,也从某个侧面体现能力,一种正能量的能力,如果你有很强的这种能力,你完全有资格骄傲

frontenac : 2015-05-10#62
韭菜苗能分点不?我这里就缺韭菜,还就好这一口,很不幸福
可以,
我还有种子, 冬天在家里培育了点,效果还凑合,
我的韭菜味道比较淡,

种子长出来的起码要3年才像样子,老麻要是女的,我给你吧,我家韭菜有4年了,每年因为太懒,不分,都挤在一起挤傻了,我们平时吃的很少,懒得去剪。。。

nimda : 2015-05-10#63
而A股不用选,任何都涨。那机会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脑残到什么程度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网洋中的一条鱼 : 2015-05-10#64
一个人临到老来,回望自己的一生就是两套房子,那是何等的可悲。

枫叶国的流民 : 2015-05-10#65
一个人临到老来,回望自己的一生就是两套房子,那是何等的可悲。

大家都悲哀,到了快死了发现,一辈子其实也没有多少有意思的事情。

老布麻衣 : 2015-05-10#66
种子长出来的起码要3年才像样子,老麻要是女的,我给你吧,我家韭菜有4年了,每年因为太懒,不分,都挤在一起挤傻了,我们平时吃的很少,懒得去剪。。。
男的希望也能给分点
我离村里远,啥时候进村去找你要

DancingElf : 2015-05-10#67
这就是这十几年来带给人们富足的同时,也带来的另一种不正常的幸福观:幸福只有通过攀比才能体现出来。我在一线城市买了两套房,轻松赚200万,你没有,所以我比你优越,我可以俯视你,我比你幸福。

我有位师兄当初(2000年前后)陆续在北京买了十几套房,不知道有两套房的人们在这些人面前该当如何。不过当年那位师兄还是花了脑力、体力还有风险去做的这件事。有的京郊农民,什么也没做,大学都没上,就是拆迁,轻松N套房。那在他们面前,两套房党们又该当如何?

网洋中的一条鱼 : 2015-05-10#68
大家都悲哀,到了快死了发现,一辈子其实也没有多少有意思的事情。
严重不同意。我认为只有轻度抑郁的人会有这样的想法。

生活是美好的,取决于你想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CCOYYOTEE : 2015-05-10#69
国内上广深,抓住时机拥有两套房的,资产价值200万加元的大把。移民来加拿大后,很多不工作,全额拿牛奶金。很多投资移民,男人在国内赚钱,女人带着小孩在这拿牛奶金。

国内没啥资产的,移民来加拿大后,拿8万年薪,税后月光,没有牛奶金。一辈子都不可能积蓄到200万刀。 帮第一帮人交税养他们的小孩。

加拿大好到了这个地步,你知道吗?
什么意思?还想照顾他们的老婆?

枫叶国的流民 : 2015-05-10#70
严重不同意。我认为只有轻度抑郁的人会有这样的想法。

生活是美好的,取决于你想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生活美好不美好,光想是没有用的,你得趁着年轻赶快做,但事实上,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也不会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要是你接触一些快死的人,或者你面对自己无力改变的死亡绝境,你也会有这样的想法的。

CCOYYOTEE : 2015-05-10#71
很多有钱人都愿意夫妻长期两地分居,追求的东西不一样。
跟老婆分居好啊,搞小蜜没顾虑。

枫叶国的流民 : 2015-05-10#72
这就是这十几年来带给人们富足的同时,也带来的另一种不正常的幸福观:幸福只有通过攀比才能体现出来。我在一线城市买了两套房,轻松赚200万,你没有,所以我比你优越,我可以俯视你,我比你幸福。

我有位师兄当初(2000年前后)陆续在北京买了十几套房,不知道有两套房的人们在这些人面前该当如何。不过当年那位师兄还是花了脑力、体力还有风险去做的这件事。有的京郊农民,什么也没做,大学都没上,就是拆迁,轻松N套房。那在他们面前,两套房党们又该当如何?

是啊,国内的氛围太攀比了。加拿大的人心态相对平和,别人有钱没钱,跟自己没有多少直接利益。

网洋中的一条鱼 : 2015-05-10#73
生活美好不美好,光想是没有用的,你得趁着年轻赶快做,但事实上,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也不会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要是你接触一些快死的人,或者你面对自己无力改变的死亡绝境,你也会有这样的想法的。
赶快做什么?挣钱吗?

生活美不美好和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有关系吗?

人生而美好。

frontenac : 2015-05-10#74
男的希望也能给分点
我离村里远,啥时候进村去找你要

我在西岛,你在哪村呢?你如果能来西岛,比如西岛沃尔玛啥的,我让老公带给你,反正死也不能现形,也不能泄露俺老巢在哪里。。。

枫叶国的流民 : 2015-05-10#75
赶快做什么?挣钱吗?

生活美不美好和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有关系吗?

人生而美好。

你去美好你的人生好了,我去挣钱养家。这种无厘头的争论就没有必要了。

CCOYYOTEE : 2015-05-10#76
我在西岛,你在哪村呢?你如果能来西岛,比如西岛沃尔玛啥的,我让老公带给你,反正死也不能现形,也不能泄露俺老巢在哪里。。。
你把货放到顾客自助存物箱,然后把号码和密码告诉我。

frontenac : 2015-05-10#77
你把货放到顾客自助存物箱,然后把号码和密码告诉我。

哥,这是韭菜,韭菜,韭菜。。。。
那么狭小的空间,你想我臭死还是你取的时候臭死啊?
而且西岛沃尔玛没有自助存物箱的。。

你真的要么?你不是住东区么?不如我放到我们公司附近的中国人店里,在DT, 你去取?

我今天还想着怎么处理俺的韭菜呢,太拥挤了。。。

宸宸宝贝 : 2015-05-10#78
人比人气死人,猪比猪气死猪。有些猪莫名其妙的站在风口上飞起来了,其他猪肯定愤愤不平,飞起来的猪有的觉得自己英俊无比,一不小心摔下来,其他猪嘲笑不已。有的越飞越高,别的猪觉得它应该是神仙。哎,何必呢?都是猪,都有一天送去屠宰场。弄好自己的一个窝,养好几个小的猪仔,留点念想就行了。

LIYONGXIN917 : 2015-05-10#79
与楼主探讨 :类似话题以前见过,移民局也说投资移民没贡献,不如技术移民交税多。我的观点:
1. 加拿大的物价比美国高,投资移民在加拿大生活,就必然消费,即使按平均值算,也是有贡献的。
2. 投资移民领到的福利与所交的税相比,还是比较少的。
3. 投资移民在中国赚钱,到加拿大花,实在是有利于当地经济的。
4. 你号称辛苦打工,交税冤枉,你没想想谁给你发的工资?假设加拿大十年来没有任何投资移民,你估计失业率会达到多少?
所以,不要抱怨,有钱的话,全世界都可以生活,有没有牛奶金都一样,投资移民没有占你的便宜,投资移民的钱也是用血和汗换来的。

cuc3+cuc3 : 2015-05-10#80
与楼主探讨 :类似话题以前见过,移民局也说投资移民没贡献,不如技术移民交税多。我的观点:
1. 加拿大的物价比美国高,投资移民在加拿大生活,就必然消费,即使按平均值算,也是有贡献的。
2. 投资移民领到的福利与所交的税相比,还是比较少的。
3. 投资移民在中国赚钱,到加拿大花,实在是有利于当地经济的。
4. 你号称辛苦打工,交税冤枉,你没想想谁给你发的工资?假设加拿大十年来没有任何投资移民,你估计失业率会达到多少?
所以,不要抱怨,有钱的话,全世界都可以生活,有没有牛奶金都一样,投资移民没有占你的便宜,也有些投资移民的钱是用血和汗换来的。
这样比较符合现实,也比较严谨。

yyddss : 2015-05-11#81
国内的人一般有两百万不算啥,敢退休的少。加拿大人有两百万不容易,周五还和我们同事讨论退休问题,他们说有两百万肯定退休。
两个地方的钱的观念不太一样。
还真是你说的这样。
想起来曾经和一加拿大老头聊天,他说他若干年前50万买的房子,后来涨到100万,他退休后卖了,搬到远一些的区过退休生活,50万又买的房子。手上50万现金买房车、买船成天玩,因为还不算太老还打点零工挣点零花什么的,和我说起来的时候得意地昂首挺胸,一副非常满足和快乐地样子。

国内很多老人都说特怕得大病没钱,得攒钱预防。是不是因为加拿大医疗福利好,这里的人们没国内那么多后顾之忧的原因?

有所不为 : 2015-05-11#82
因为加拿大那点福利移民的毕竟少数,华人在这方面算比较自律的了!

reed2007 : 2015-05-11#83
北上广现在200万加元已经不算什么了,而且想来加拿大的越来越少,可能过几年就是求人家都不来了(这些福利已经不能忽悠人了)

今年魁省的名额一再延期都无人投档

加拿大已经没什么吸引力了,过气明星

已经来了的,就有什么条件说什么话,踏踏实实过好自己的日子吧
国内单位好点儿的,基本都不想出来。别看他们骂两句,真叫他们走,都不挪窝。

benPeng : 2015-05-11#84
请问楼主属于哪种?

sabre : 2015-05-11#85
我在西岛,你在哪村呢?你如果能来西岛,比如西岛沃尔玛啥的,我让老公带给你,反正死也不能现形,也不能泄露俺老巢在哪里。。。
的确是大牌的风度, 跟jack nicholson一样, 打死也不上电视, 据说是上了电视之后, 观众产生亲近感, 有损银幕光辉形象,
万一被网友发现, 原来我党会亲自吃庆丰的包子, 神秘感就没了,

sabre : 2015-05-11#86
哥,这是韭菜,韭菜,韭菜。。。。
那么狭小的空间,你想我臭死还是你取的时候臭死啊?
而且西岛沃尔玛没有自助存物箱的。。

你真的要么?你不是住东区么?不如我放到我们公司附近的中国人店里,在DT, 你去取?

我今天还想着怎么处理俺的韭菜呢,太拥挤了。。。
我要办一个网友寄存业务,方便哪些防备借书还书产生感情的网友,

sabre : 2015-05-11#87
哥,这是韭菜,韭菜,韭菜。。。。
那么狭小的空间,你想我臭死还是你取的时候臭死啊?
而且西岛沃尔玛没有自助存物箱的。。

你真的要么?你不是住东区么?不如我放到我们公司附近的中国人店里,在DT, 你去取?

我今天还想着怎么处理俺的韭菜呢,太拥挤了。。。
我有一个好方法, 贴个标签, 送到警察局或地铁的lost and found,

0000000000000 : 2015-05-11#88
你把货放到顾客自助存物箱,然后把号码和密码告诉我。
国内单位好点儿的,基本都不想出来。别看他们骂两句,真叫他们走,都不挪窝。
据回国感受来说,多数还是向往出来,能达到出来条件的不多。

道德的液体 : 2015-05-11#89
简单而言,投资移民是出了对价拿到了移民资格,技术移民是靠另外的优势获得了移民资格。这里没有对错,没有道德高下之分。只要是移民可以享受的,大家都可以享受。

道德的液体 : 2015-05-11#90
简单而言,投资移民是出了对价拿到了移民资格,技术移民是靠另外的优势获得了移民资格。这里没有对错,没有道德高下之分。只要是移民可以享受的,大家都可以享受。

sabre : 2015-05-11#91
据回国感受来说,多数还是向往出来,能达到出来条件的不多。
这个类似劳工市场, 市场开放的时候, 施行双向选择,
雇主在选职工, 也总有职工在找更合适的职位,

法海 : 2015-05-11#92
据回国感受来说,多数还是向往出来,能达到出来条件的不多。
多数人被公知忽悠了

川菜厨子 : 2015-05-11#93
多数人被公知忽悠了

被五毛党忽悠的人更多,一般都在城乡接合部,中西部,老少边穷地区。

sabre : 2015-05-11#94
被五毛党忽悠的人更多,一般都在城乡接合部,中西部,老少边穷地区。
找对象有困难, 长得漂亮点的, 都去法拉盛了,

法海 : 2015-05-11#95
被五毛党忽悠的人更多,一般都在城乡接合部,中西部,老少边穷地区。


你这命题不清楚。

不过出国移民的当然东部地区多、所以受五分忽悠的也多。

CCOYYOTEE : 2015-05-11#96
你这命题不清楚。

不过出国移民的当然东部地区多、所以受五分忽悠的也多。
我现在发帖是在国内.不用翻墙,回流很好,在中国的文化与环境中,有亲友可以把酒言欢,有人文环境可供吊古思幽;国内物阜风淳,得大自在!
--就是 “孔雀东南飞,5里一徘徊”啊。

DancingElf : 2015-05-11#97
不知道有什么福利可以一直拿的?只知道失业金最多只能拿一年....

就算制度有漏洞,被个别所谓的穷人冒领,难到更愿意被社会主义巨贪把钱贪了?装穷的每月最多领个几百吧?国内的贪官贪的那可是天文数字... 赏人钱和被贪了还的感谢贪官感谢党,俺宁愿选择赏点给这些无赖

同意。

孩子的牛奶金真没有多少。就算是一分钱收入没有,在牛奶金最多的魁北克一个孩子不过就是三四百刀每个月,两个孩子也不是双倍,一个月几百刀大概是够伙食费。在别的省份就更少。但是生活在这里,房产税校税水电油费,样样都要钱。

加拿大的问题是没有足够的孩子去支撑社会更替,所以这笔钱就是为大家买未来的。当你退休之后,光有钱可不行,得有年青的劳动力来为你服务。不然钱就是废纸一张。而且比起养育孩子付出的辛苦来说,那点牛奶金根本不算什么,作为对父母的奖励也是应该的。

如果是要领社会救济,那就是要正儿八经地查银行存款和固定资产的。我记得是全部资产加起来不到2000刀就符合申请。我想这样的社会福利应该不会有几个移民想要申请吧。

lizhongyi : 2015-05-11#98
同意。

孩子的牛奶金真没有多少。就算是一分钱收入没有,在牛奶金最多的魁北克一个孩子不过就是三四百刀每个月,两个孩子也不是双倍,一个月几百刀大概是够伙食费。在别的省份就更少。但是生活在这里,房产税校税水电油费,样样都要钱。

加拿大的问题是没有足够的孩子去支撑社会更替,所以这笔钱就是为大家买未来的。当你退休之后,光有钱可不行,得有年青的劳动力来为你服务。不然钱就是废纸一张。而且比起养育孩子付出的辛苦来说,那点牛奶金根本不算什么,作为对父母的奖励也是应该的。

如果是要领社会救济,那就是要正儿八经地查银行存款和固定资产的。我记得是全部资产加起来不到2000刀就符合申请。我想这样的社会福利应该不会有几个移民想要申请吧。

s

DancingElf : 2015-05-11#99
国内的人一般有两百万不算啥,敢退休的少。加拿大人有两百万不容易,周五还和我们同事讨论退休问题,他们说有两百万肯定退休。
两个地方的钱的观念不太一样。

不明白200万的概念。如果在国内有200万加币,也就是1千万 - 1千2百万之间,如果这笔钱不包括自住房的价值,我觉得敢退休的人不少了,要继续工作也就是不想闲着。但如果是只有200万人民币,那确实是不能退休。现在二三线城市一套房子都要100万左右。教育和医疗费用动不动就几十万,谁敢退休?

在加拿大200万加币是可以退休了。一个是不用为教育和医疗发愁,这两项至少省下国内对等的100万了。另外加拿大也没啥人情礼要送,不用为孩子准备婚房。就是过过普通的日子,如果不买大房子,衣食住行加一年度假一两次,能花得了多少钱?其实主要就是青壮年时养育孩子需要花钱,才艺班体育活动,学费,旅行,大房子,大车子。。。孩子独立了花销会立马降下来。老俩口住套两室公寓,开辆小日本车,真花不了多少钱。

lizhongyi : 2015-05-11#100
我要办一个网友寄存业务,方便哪些防备借书还书产生感情的网友,
s。

yyddss : 2015-05-11#101
不明白200万的概念。如果在国内有200万加币,也就是1千万 - 1千2百万之间,如果这笔钱不包括自住房的价值,我觉得敢退休的人不少了,要继续工作也就是不想闲着。但如果是只有200万人民币,那确实是不能退休。现在二三线城市一套房子都要100万左右。教育和医疗费用动不动就几十万,谁敢退休?

在加拿大200万加币是可以退休了。一个是不用为教育和医疗发愁,这两项至少省下国内对等的100万了。另外加拿大也没啥人情礼要送,不用为孩子准备婚房。就是过过普通的日子,如果不买大房子,衣食住行加一年度假一两次,能花得了多少钱?其实主要就是青壮年时养育孩子需要花钱,才艺班体育活动,学费,旅行,大房子,大车子。。。孩子独立了花销会立马降下来。老俩口住套两室公寓,开辆小日本车,真花不了多少钱。

应该是同样指200万加币
在加拿大,200万加币有不少人想退休
在中国,1千万-1千2百万人民币不敢退休
- 这是我的理解

青菜 : 2015-05-11#102
应该是同样指200万加币
在加拿大,200万加币有不少人想退休
在中国,1千万-1千2百万人民币不敢退休
- 这是我的理解

我昨天算了算,我的以前很多同事,尤其是女同事,老公工作都不错。他们家里我所知道的资产无非就是房子,一般来说他们至少有三到四套房子,很多都是近200平的北京城里的房子,外加一套市内的小户型和一套郊区的大房子。。。
我不知道人家家里的存款。。。
光房子我想就有三千万人民币吧。
国内在公司上班的医疗费也是全报的。国内公立学校不错,人家温总的孙子还上实验二小呢。
有的同事家里有几亿,那是因为我们看股票的第二大股东看出来的。。。可人家依然天天认真地在工作,穿着朴素。。。我问她为啥,她就是喜欢工作。。。
说国内喜欢攀比,我还真不觉得。。。
我们同事都挺朴素的。。。
所以,圈子很重要。。。自己也很重要。。。

o2o2o2o2 : 2015-05-11#103
求8万年薪工作,不怕脏不怕累,属吃苦耐劳型。

o2o2o2o2 : 2015-05-11#104
加拿大政府在福利方面有重大责任缺失。说到底,福利是干嘛用的?是国家机器为社会分配现实的一种调剂手段,保证生活困难的民众的基本生活的。那么如何判定申请者是否生活困难?应该有严格的标准。至少如果你名下有上百万的房产,或银行账户有上十万的现金,那么这些人是明显不需要帮助的。不过话又说回来,土豪同胞钻的这点空子,和老阿老印们比起来,那简直可以忽略不计。lz冤枉交的那些税,绝大部分都去了下猪仔般哪些某某族裔的口袋里。

福利是加拿大政党拉选票的工具。

DancingElf : 2015-05-11#105
我看这个帖子,觉得加拿大政府有远见,社会民众有胸怀。为什么呢?社会财富的分配是一个整体,要想一个社会人心安定,儿童得到足够的营养和必要的教育,老人得到必要的照顾和医疗服务,弱势群体不会沦落到悲惨的命运,这个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工作着的中产阶级必定需要做出很多牺牲,而且不能保证百分百的公平,因为没有一种完美的制度能达到百分百的公平,只有大部分该保障的得到帮助了,就差不多了。

然后这样的福利制度运行了,我觉得很赞。这意味着有相当大一部分工作着的中产阶层同意这样的财富分配制度,虽然自己得到的财富和付出的努力不是线性的增长。如果加拿大政府削减福利,将税收集中到市政建设,同时减税,中产阶层会获得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带动消费,大家会看到大城市的繁华指数会立马甩现在几条街,这个政绩马上就出来了。但是加拿大政府没有这么做。

以前的诗礼之家,一家做官经商有了钱,会帮助全族人,建家塾,买公祭田产,而不是把钱都揣进小家的腰包。这是为了全族人的利益,大家都是一根藤上的。可能现在扶持了一家寡妇孤儿,这个孤儿明天发达了,自家败落了,仍然有族亲支持。但现在这样的思路和行为已经不会有人再做了,中国的士绅阶层早就被铲除了。

现在锱铢必较的风气比较严重,处于稍微强势的阶层要拼命巩固带给自己优越感的地位。也就不难理解现今流行的“路怒症”,就为了那么一两秒,就能争出个生命风险出来。打个灯,变变道,能有这么多矛盾出来。其实很多人不喜欢“共同富裕”,只要自己成为“先富起来的”那一小撮就够了,在任何事情上都成为领先大部分人的一小撮。

在这场长达10年的房地产盛宴中,其实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从中获益了。大部分在二三四线城市的人们只有一套自住房或两套房,而且工资一直没高过,也不可能在没涨价之间买房。但即使多那么一套房子,也是给孩子准备的,因为85后大部分人只能靠家庭支持买房了。而且中国的公寓楼住个十几年就破旧了。然后这部分二三四线城市的人卖掉两套房子,能有200万人民币就不错了,十几年的二手房也就值几十万吧。

所以,如果你用这十几年房地产盛宴中锻炼出来的目光来看待加拿大政府制定的福利政策,你会觉得这个政府愚不可及。

DancingElf : 2015-05-11#106
应该是同样指200万加币
在加拿大,200万加币有不少人想退休
在中国,1千万-1千2百万人民币不敢退休
- 这是我的理解

那是因为1千万-1千2百万人民币阶层的人要维持他们的生活方式,起码给孩子留学、创业的钱得留出来,然后自己生病的,也就差不多了。如果要退休只能搬到小城市过过田园生活,也就是和这边200万退休的人过的生活差不多。

问题在于,1千万-1千2百万人民币阶层的很多人不愿意过那样的生活。

capricon : 2015-05-11#107
同意。

孩子的牛奶金真没有多少。就算是一分钱收入没有,在牛奶金最多的魁北克一个孩子不过就是三四百刀每个月,两个孩子也不是双倍,一个月几百刀大概是够伙食费。在别的省份就更少。但是生活在这里,房产税校税水电油费,样样都要钱。

加拿大的问题是没有足够的孩子去支撑社会更替,所以这笔钱就是为大家买未来的。当你退休之后,光有钱可不行,得有年青的劳动力来为你服务。不然钱就是废纸一张。而且比起养育孩子付出的辛苦来说,那点牛奶金根本不算什么,作为对父母的奖励也是应该的。

如果是要领社会救济,那就是要正儿八经地查银行存款和固定资产的。我记得是全部资产加起来不到2000刀就符合申请。我想这样的社会福利应该不会有几个移民想要申请吧。

同意。

对加拿大来说,付出些牛奶金让父母养孩子的时候稍微轻松一些,让低收入的家庭更有可能养或多养孩子,长远来看,绝对是有利的。加拿大不会做赔本的买卖。况且那些牛奶金,即使加上其它华人可能领取的福利,真的很少,跟养孩子的付出比,算得了什么。

华人总体对加拿大是贡献远大于得到的!这么多年,我没见过完全靠福利生活的华人(除了老人),倒是见过不少这样的西人。我倒是觉得中国实在是亏。

至于说投资移民有很多资产也领,那是合法的,而且也不是不合理的。我看不出有什么可抱怨的地方,即使从纳税人的角度说。

DancingElf : 2015-05-11#108
我昨天算了算,我的以前很多同事,尤其是女同事,老公工作都不错。他们家里我所知道的资产无非就是房子,一般来说他们至少有三到四套房子,很多都是近200平的北京城里的房子,外加一套市内的小户型和一套郊区的大房子。。。
我不知道人家家里的存款。。。
光房子我想就有三千万人民币吧。
国内在公司上班的医疗费也是全报的。国内公立学校不错,人家温总的孙子还上实验二小呢。
有的同事家里有几亿,那是因为我们看股票的第二大股东看出来的。。。可人家依然天天认真地在工作,穿着朴素。。。我问她为啥,她就是喜欢工作。。。
说国内喜欢攀比,我还真不觉得。。。
我们同事都挺朴素的。。。
所以,圈子很重要。。。自己也很重要。。。

这边也有很多人很有钱但不退休的,不说明什么。起码所有的企业主卖掉公司都足够退休了,所有有个人诊所的医生也都能退休,但他们都不退。退休只是一个个人选择。

yyddss : 2015-05-11#109
那是因为1千万-1千2百万人民币阶层的人要维持他们的生活方式,起码给孩子留学、创业的钱得留出来,然后自己生病的,也就差不多了。如果要退休只能搬到小城市过过田园生活,也就是和这边200万退休的人过的生活差不多。

问题在于,1千万-1千2百万人民币阶层的很多人不愿意过那样的生活。

这就是我前面帖子里问的:是否加拿大人后顾之忧少的缘故,才可以如此?普遍感觉国内人的“不安全感”比加拿大人多。

况且,国内退休不可能搬到小城市生活,那里的医疗条件非常差,和大城市没法比,出点身体状况还要赶紧去坐飞机吗?

人老了是很在意医疗条件的,但国内的医疗、教育等大城市和其他地方差距太大了

capricon : 2015-05-11#110
我看这个帖子,觉得加拿大政府有远见,社会民众有胸怀。为什么呢?社会财富的分配是一个整体,要想一个社会人心安定,儿童得到足够的营养和必要的教育,老人得到必要的照顾和医疗服务,弱势群体不会沦落到悲惨的命运,这个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工作着的中产阶级必定需要做出很多牺牲,而且不能保证百分百的公平,因为没有一种完美的制度能达到百分百的公平,只有大部分该保障的得到帮助了,就差不多了。

然后这样的福利制度运行了,我觉得很赞。这意味着有相当大一部分工作着的中产阶层同意这样的财富分配制度,虽然自己得到的财富和付出的努力不是线性的增长。如果加拿大政府削减福利,将税收集中到市政建设,同时减税,中产阶层会获得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带动消费,大家会看到大城市的繁华指数会立马甩现在几条街,这个政绩马上就出来了。但是加拿大政府没有这么做。

以前的诗礼之家,一家做官经商有了钱,会帮助全族人,建家塾,买公祭田产,而不是把钱都揣进小家的腰包。这是为了全族人的利益,大家都是一根藤上的。可能现在扶持了一家寡妇孤儿,这个孤儿明天发达了,自家败落了,仍然有族亲支持。但现在这样的思路和行为已经不会有人再做了,中国的士绅阶层早就被铲除了。

现在锱铢必较的风气比较严重,处于稍微强势的阶层要拼命巩固带给自己优越感的地位。也就不难理解现今流行的“路怒症”,就为了那么一两秒,就能争出个生命风险出来。打个灯,变变道,能有这么多矛盾出来。其实很多人不喜欢“共同富裕”,只要自己成为“先富起来的”那一小撮就够了,在任何事情上都成为领先大部分人的一小撮。

在这场长达10年的房地产盛宴中,其实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从中获益了。大部分在二三四线城市的人们只有一套自住房或两套房,而且工资一直没高过,也不可能在没涨价之间买房。但即使多那么一套房子,也是给孩子准备的,因为85后大部分人只能靠家庭支持买房了。而且中国的公寓楼住个十几年就破旧了。然后这部分二三四线城市的人卖掉两套房子,能有200万人民币就不错了,十几年的二手房也就值几十万吧。

所以,如果你用这十几年房地产盛宴中锻炼出来的目光来看待加拿大政府制定的福利政策,你会觉得这个政府愚不可及。

哪个政府都不傻。

加拿大政体有它的短板,中国政体有它的强项。

你太偏颇了。

DancingElf : 2015-05-11#111
这就是我前面帖子里问的:是否加拿大人后顾之忧少的缘故,才可以如此?普遍感觉国内人的“不安全感”比加拿大人多。

况且,国内退休不可能搬到小城市生活,那里的医疗条件非常差,和大城市没法比,出点身体状况还要赶紧去坐飞机吗?

我想是后顾之忧比较少,另外一个也是家庭观念不一样。其实国内的人相当部分钱是为孩子留的,结婚要花一大笔钱,而且什么预算都不可能封顶。很多人都说不敢生两个男孩,基本上要倾尽积蓄吧。我有时在网上看国内论坛,我觉得大部分观念我没法接受了。小一辈啃老是天经地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有兄弟姐妹的分家产一堆破事,家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太严重了。

青菜 : 2015-05-11#112
我看这个帖子,觉得加拿大政府有远见,社会民众有胸怀。为什么呢?社会财富的分配是一个整体,要想一个社会人心安定,儿童得到足够的营养和必要的教育,老人得到必要的照顾和医疗服务,弱势群体不会沦落到悲惨的命运,这个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工作着的中产阶级必定需要做出很多牺牲,而且不能保证百分百的公平,因为没有一种完美的制度能达到百分百的公平,只有大部分该保障的得到帮助了,就差不多了。

然后这样的福利制度运行了,我觉得很赞。这意味着有相当大一部分工作着的中产阶层同意这样的财富分配制度,虽然自己得到的财富和付出的努力不是线性的增长。如果加拿大政府削减福利,将税收集中到市政建设,同时减税,中产阶层会获得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带动消费,大家会看到大城市的繁华指数会立马甩现在几条街,这个政绩马上就出来了。但是加拿大政府没有这么做。

以前的诗礼之家,一家做官经商有了钱,会帮助全族人,建家塾,买公祭田产,而不是把钱都揣进小家的腰包。这是为了全族人的利益,大家都是一根藤上的。可能现在扶持了一家寡妇孤儿,这个孤儿明天发达了,自家败落了,仍然有族亲支持。但现在这样的思路和行为已经不会有人再做了,中国的士绅阶层早就被铲除了。

现在锱铢必较的风气比较严重,处于稍微强势的阶层要拼命巩固带给自己优越感的地位。也就不难理解现今流行的“路怒症”,就为了那么一两秒,就能争出个生命风险出来。打个灯,变变道,能有这么多矛盾出来。其实很多人不喜欢“共同富裕”,只要自己成为“先富起来的”那一小撮就够了,在任何事情上都成为领先大部分人的一小撮。

在这场长达10年的房地产盛宴中,其实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从中获益了。大部分在二三四线城市的人们只有一套自住房或两套房,而且工资一直没高过,也不可能在没涨价之间买房。但即使多那么一套房子,也是给孩子准备的,因为85后大部分人只能靠家庭支持买房了。而且中国的公寓楼住个十几年就破旧了。然后这部分二三四线城市的人卖掉两套房子,能有200万人民币就不错了,十几年的二手房也就值几十万吧。

所以,如果你用这十几年房地产盛宴中锻炼出来的目光来看待加拿大政府制定的福利政策,你会觉得这个政府愚不可及。

说实话,过去十五年,温歌华和多伦多的房子涨了有几倍吧,其实也不比北京差。
我呆的加拿大的这个小城市也就是涨了50%不到,工资还低。不是所有人都能去温歌华并活下来,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去北京。
去大城市有收获有风险,光看到人家享受盛宴,还要看到人家的努力。。。和自己每一步生活的规划和策略。。。
普天之下同理。

DancingElf : 2015-05-11#113
哪个政府都不傻。

加拿大政体有它的短板,中国政体有它的强项。

你太偏颇了。

事实上,哪个政府都是由它的代表阶层来确定利益的,这个就决定了他的属性。有的政府选择这么做,有的选择不这么做,不是政府的智商问题,而是所代表的利益阶层问题。

青菜 : 2015-05-11#114
我想是后顾之忧比较少,另外一个也是家庭观念不一样。其实国内的人相当部分钱是为孩子留的,结婚要花一大笔钱,而且什么预算都不可能封顶。很多人都说不敢生两个男孩,基本上要倾尽积蓄吧。我有时在网上看国内论坛,我觉得大部分观念我没法接受了。小一辈啃老是天经地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有兄弟姐妹的分家产一堆破事,家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太严重了。

加拿大有近一半的孩子现在需要通过父母的资助买房子,我们不给孩子买房子,不代表温歌华市长不给孩子买房子。
就好比青海的农民能给在北京打工的孩子准备房子么?
我们看到的世界,只是你所在的圈子里的世界而已。

yyddss : 2015-05-11#115
我想是后顾之忧比较少,另外一个也是家庭观念不一样。其实国内的人相当部分钱是为孩子留的,结婚要花一大笔钱,而且什么预算都不可能封顶。很多人都说不敢生两个男孩,基本上要倾尽积蓄吧。我有时在网上看国内论坛,我觉得大部分观念我没法接受了。小一辈啃老是天经地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有兄弟姐妹的分家产一堆破事,家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太严重了。
看到很多做子女的,包括我认识的人里就有,父母有一方去世了,坚决反对另一方再婚,家里闹得鸡飞狗跳,估计也是有财产考虑吧?替他们的父母寒心。

yyddss : 2015-05-11#116
加拿大有近一半的孩子现在需要通过父母的资助买房子,我们不给孩子买房子,不代表温歌华市长不给孩子买房子。
就好比青海的农民能给在北京打工的孩子准备房子么?
我们看到的世界,只是你所在的圈子里的世界而已。
现在开始有这个趋势,起码温哥华是这样的
西人告诉我的 ,现在年轻人也开始买不起房了,要靠父母帮助。

DancingElf : 2015-05-11#117
加拿大有近一半的孩子现在需要通过父母的资助买房子,我们不给孩子买房子,不代表温歌华市长不给孩子买房子。
就好比青海的农民能给在北京打工的孩子准备房子么?
我们看到的世界,只是你所在的圈子里的世界而已。

我同意有很多人通过父母资助买房子,但这不是父母的责任。如果父母不给孩子买房子,或者孩子结婚时租房子,在加拿大是非常正常的事,这不是社会风气。不象国内,租房子结婚被称为裸婚,是件特别受委屈的事。

DancingElf : 2015-05-11#118
看到很多做子女的,包括我认识的人里就有,父母有一方去世了,坚决反对另一方再婚,家里闹得鸡飞狗跳,估计也是有财产考虑吧?替他们的父母寒心。

在很多中国人的观念中,父母的财产不是他们自己的,而是子孙后代的。孩子不是给自己生的,而为婆家生的。孩子生下来,姓了父亲的姓,这个也是为婆家做的贡献,自己要得到补偿。对于这些观念,我是理解无能。

青菜 : 2015-05-11#119
我同意有很多人通过父母资助买房子,但这不是父母的责任。如果父母不给孩子买房子,或者孩子结婚时租房子,在加拿大是非常正常的事,这不是社会风气。不象国内,租房子结婚被称为裸婚,是件特别受委屈的事。

父母有能力就帮一把,父母没能力就自己挣,我自己父母有能力都没帮我,我挺感谢他们给我独立的机会。
我没在我的周围的人里发现钱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问题,或者让他们纠结啥的,我的朋友圈里要么是喜欢摄影,要么是喜欢读书,退休的都在画画,旅游,身体健康,吃嘛嘛香的。。。

DancingElf : 2015-05-11#120
父母有能力就帮一把,父母没能力就自己挣,我自己父母有能力都没帮我,我挺感谢他们给我独立的机会。
我没在我的周围的人里发现钱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问题,或者让他们纠结啥的,我的朋友圈里要么是喜欢摄影,要么是喜欢读书,退休的都在画画,旅游,身体健康,吃嘛嘛香的。。。

我们这一代和85后不一样,我们结婚时行情和房价都没现在厉害。

你的朋友圈都那么富有,几千万身家,也基本只有独生子女,当然钱不会成为问题。就算有这些事的人多半也不会往外说,谁会对同事说自己的家庭经济纠纷?只会在网上吐槽。

青菜 : 2015-05-11#121
我们这一代和85后不一样,我们结婚时行情和房价都没现在厉害。

你的朋友圈都那么富有,几千万身家,也基本只有独生子女,当然钱不会成为问题。就算有这些事的人多半也不会往外说,谁会对同事说自己的家庭经济纠纷?只会在网上吐槽。

我的朋友圈是典型的理科中产阶级的圈子,绝对不是有钱人。
如果你觉得中国的有钱人是几千万的话,那你真的不了解国内了。

青菜 : 2015-05-11#122
而且,国内的同事都共事十多年,虽不能说算至交,但家里的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大家还是都互相通报一下的。:)
我到加拿大给自己的一句话就是永远不坐井观天。
因为这种态度,会改变我们对外界事物的敏锐和对信息的处理,同时也会影响生活中很多重要的决策。

春剑圣仙梅 : 2015-05-11#123
跟老婆分居好啊,搞小蜜没顾虑。

好这口的到哪里都没有顾虑,我建议这一类人找和你有同样嗜好的老婆,专爱小鲜肉,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cautious::ROFLMAO::rolleyes:

春剑圣仙梅 : 2015-05-11#124
据回国感受来说,多数还是向往出来,能达到出来条件的不多。

估计每个人周围的情况不一样。我身边不管有钱没钱的人,还真的都不想移民,有的反而很同情我一个女人带着孩子到异国他乡打拼,然后就说还是回来好,国内哪里都方便,呵呵。不少人对于到一个新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感到害怕,觉得哪有自己每天开门七件事,事事都门儿清惬意呢。但对于出国旅游的话,大部分人都是很积极的:D

CCOYYOTEE : 2015-05-11#125
我昨天算了算,我的以前很多同事,尤其是女同事,老公工作都不错。他们家里我所知道的资产无非就是房子,一般来说他们至少有三到四套房子,很多都是近200平的北京城里的房子,外加一套市内的小户型和一套郊区的大房子。。。
我不知道人家家里的存款。。。
光房子我想就有三千万人民币吧。
国内在公司上班的医疗费也是全报的。国内公立学校不错,人家温总的孙子还上实验二小呢。
有的同事家里有几亿,那是因为我们看股票的第二大股东看出来的。。。可人家依然天天认真地在工作,穿着朴素。。。我问她为啥,她就是喜欢工作。。。
说国内喜欢攀比,我还真不觉得。。。
我们同事都挺朴素的。。。
所以,圈子很重要。。。自己也很重要。。。
我的圈子是这样的:


40,070
30
英國 38,370
31
義大利 35,150
32
澳門
34,880[1]
33
香港
32,780
34
冰島 32,710
35
文莱 31,800[1]
36
西班牙 31,750
37
賽普勒斯 29,430[2]
38
紐西蘭 28,770[1]
39
以色列 27,170
40
希臘 26,940
41
格陵兰
26,020[1]
42
斯洛維尼亞 23,860
43
葡萄牙 21,880
44
巴哈马 20,610[1]
45
韩国 19,890
46
馬爾他 19,270
47
阿曼 18,260[1]
48
捷克 17,890
49
斯洛伐克 16,830
50
沙烏地阿拉伯 16,190[1]
51
巴林 18,730[1]
52
千里達及托巴哥 15,380
53
赤道几内亚 14,540
54
爱沙尼亚 14,460
55
克罗地亚 13,870
56
安地卡及巴布達 13,170
57
匈牙利 12,850
58
巴巴多斯 12,660[1]
59
波蘭 12,440
60
利比亞 12,320[1]
61
圣基茨和尼维斯 11,740
62
拉脫維亞 11,620
63
委內瑞拉 11,590
64
立陶宛 11,390
65
乌拉圭 10,590
66
智利 10,120
67
俄羅斯 9,900
68
土耳其 9,890
69
塞舌尔 9,760
70
巴西 9,390
71
墨西哥 8,890
72
黎巴嫩 8,880
73
阿根廷 8,620
74
羅馬尼亞 7,840
75
马来西亚 7,760
76
模里西斯 7,750
77
加彭 7,740
78
哈萨克斯坦 7,590
79
巴拿马 6,970
80
格瑞那達 6,930
81
哥斯达黎加 6,810
82
博茨瓦纳 6,790
83
多米尼克 6,760
84
蒙特內哥羅 6,750
85
帛琉 6,560
85
圣卢西亚 6,560
87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6,300
88
保加利亚 6,270
89
南非 6,090
90
苏里南 5,920[1]
91
白俄羅斯 5,950
92
馬爾地夫 5,750
93 中国 5,720

王怜小花 : 2015-05-11#126
给加拿大政府跪舔得还真不少。

科学养猪 : 2015-05-11#127
估计每个人周围的情况不一样。我身边不管有钱没钱的人,还真的都不想移民,有的反而很同情我一个女人带着孩子到异国他乡打拼,然后就说还是回来好,国内哪里都方便,呵呵。不少人对于到一个新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感到害怕,觉得哪有自己每天开门七件事,事事都门儿清惬意呢。但对于出国旅游的话,大部分人都是很积极的:D

对啊,对于还没有进化好的人群,的确应该回国,耐心等到修炼成正果的那一天。支持回流。

春剑圣仙梅 : 2015-05-11#128
我昨天算了算,我的以前很多同事,尤其是女同事,老公工作都不错。他们家里我所知道的资产无非就是房子,一般来说他们至少有三到四套房子,很多都是近200平的北京城里的房子,外加一套市内的小户型和一套郊区的大房子。。。
我不知道人家家里的存款。。。
光房子我想就有三千万人民币吧。
国内在公司上班的医疗费也是全报的。国内公立学校不错,人家温总的孙子还上实验二小呢。
有的同事家里有几亿,那是因为我们看股票的第二大股东看出来的。。。可人家依然天天认真地在工作,穿着朴素。。。我问她为啥,她就是喜欢工作。。。
说国内喜欢攀比,我还真不觉得。。。
我们同事都挺朴素的。。。
所以,圈子很重要。。。自己也很重要。。。

呵呵,北京人可真有钱啊。最近听说北京的空气污染好了很多,今天空气污染指数才42,那么美丽的皇城根儿,肯定是美呆了。希望中国的空气越来越好,那么想回国定居的人就更多了。

yyddss : 2015-05-11#129
估计每个人周围的情况不一样。我身边不管有钱没钱的人,还真的都不想移民,有的反而很同情我一个女人带着孩子到异国他乡打拼,然后就说还是回来好,国内哪里都方便,呵呵。不少人对于到一个新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感到害怕,觉得哪有自己每天开门七件事,事事都门儿清惬意呢。但对于出国旅游的话,大部分人都是很积极的:D
我哥就是这样的,小日子还过得去,衣食无忧,对出国唯一感兴趣的就是犹豫儿子的教育在国内还是国外好
但他自己很害怕重新开始,语言又差
现在国内旅游很疯狂啊,每年都满世界跑好几次
好像很多年前,日本人也是满世界组团旅游:confused:

春剑圣仙梅 : 2015-05-11#130
求8万年薪工作,不怕脏不怕累,属吃苦耐劳型。

你别说,这种工作在加拿大,对有些中国移民来说,还真难找啊。

科学养猪 : 2015-05-11#131
我哥就是这样的,小日子还过得去,衣食无忧,对出国唯一感兴趣的就是犹豫儿子的教育在国内还是国外好
但他自己很害怕重新开始,语言又差
现在国内旅游很疯狂啊,每年都满世界跑好几次
好像很多年前,日本人也是满世界组团旅游:confused:

慢慢进化,不着急。

青菜 : 2015-05-11#132
估计每个人周围的情况不一样。我身边不管有钱没钱的人,还真的都不想移民,有的反而很同情我一个女人带着孩子到异国他乡打拼,然后就说还是回来好,国内哪里都方便,呵呵。不少人对于到一个新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感到害怕,觉得哪有自己每天开门七件事,事事都门儿清惬意呢。但对于出国旅游的话,大部分人都是很积极的:D
呵呵,北京人可真有钱啊。最近听说北京的空气污染好了很多,今天空气污染指数才42,那么美丽的皇城根儿,肯定是美呆了。希望中国的空气越来越好,那么想回国定居的人就更多了。

其实我们单位最有钱的都不是纯粹北京人,都是高学历,高能力,高干劲的外地人。所以,天道酬勤啊。
北京人都太懒了,比如我。:)

人家都问我为啥出国,我觉得我还是因为自己太懒了,想享受一下闲日子,最后发现,国外更辛苦。。。

yyddss : 2015-05-11#133
其实我们单位最有钱的都不是纯粹北京人,都是高学历,高能力,高干劲的外地人。所以,天道酬勤啊。
北京人都太懒了,比如我。:)

人家都问我为啥出国,我觉得我还是因为自己太懒了,想享受一下闲日子,最后发现,国外更辛苦。。。

北京人懒, 同意:wdb10:
北京人是不是全国最懒的?

capricon : 2015-05-11#134
事实上,哪个政府都是由它的代表阶层来确定利益的,这个就决定了他的属性。有的政府选择这么做,有的选择不这么做,不是政府的智商问题,而是所代表的利益阶层问题。

是你说的“愚不可及”,我然后顺着你的话说的。

我当然明白屁股决定脑袋的道理。就像保守党一屁股坐在富人那边,自然产生那些政策。

同时我也明白了,你一屁股坐在加拿大那边,自然看中国什么都不顺眼。

我最烦以偏概全的。别尽拿整个中国,中国人说事。你说的那些中国人这个不好的观念那个不好的做法,在我家,在我亲戚里, 在我认识的人里,很少很少。不知道怎么都让你撞上了?难道是人以类聚?

不说了,工作,为了给你的加拿大交税,:wdb23:

春剑圣仙梅 : 2015-05-11#135
这就是我前面帖子里问的:是否加拿大人后顾之忧少的缘故,才可以如此?普遍感觉国内人的“不安全感”比加拿大人多。

况且,国内退休不可能搬到小城市生活,那里的医疗条件非常差,和大城市没法比,出点身体状况还要赶紧去坐飞机吗?

人老了是很在意医疗条件的,但国内的医疗、教育等大城市和其他地方差距太大了

估计是县城差一些,地辖市的市级医院,医疗条件已经很不错了。我们家所在的城市就有医学院和附属医院,条件还真的很不错。

yyddss : 2015-05-11#136
慢慢进化,不着急。
我为什么看到你就想笑呢?
欢迎你常来:wdb20:

青菜 : 2015-05-11#137
呵呵,北京人可真有钱啊。最近听说北京的空气污染好了很多,今天空气污染指数才42,那么美丽的皇城根儿,肯定是美呆了。希望中国的空气越来越好,那么想回国定居的人就更多了。

我也看到微信里大家晒天气,有一个哥们说:这是北京今年以来最好的天儿了,没有之一。听着有点豪 :)

春剑圣仙梅 : 2015-05-11#138
现在开始有这个趋势,起码温哥华是这样的
西人告诉我的 ,现在年轻人也开始买不起房了,要靠父母帮助。

嗯,我好几个西人同事也告诉我,如果他们有经济实力,肯定是要资助孩子的。有的同事的孩子离婚了,或者暂时失业了,也长期和他们继续住在一起,感觉中国加拿大家庭模式实际上差不多的。

yyddss : 2015-05-11#139
估计是县城差一些,地辖市的市级医院,医疗条件已经很不错了。我们家所在的城市就有医学院和附属医院,条件还真的很不错。
我觉得国内大城市的条件确实不比西方差,但国家总体差距还是太大,包括医疗、教育、福利这些,这种差距包括大城市和小城市、沿海和内陆、城市和农村,等等,
听到你说地辖市医疗条件好起来,好事啊,进步了

春剑圣仙梅 : 2015-05-11#140
我的朋友圈是典型的理科中产阶级的圈子,绝对不是有钱人。
如果你觉得中国的有钱人是几千万的话,那你真的不了解国内了。

几千万在京广沪不算什么,但在二三线城市还是属于很有钱的了吧?我觉得他们应该一辈子也花不完了。生了病,如果几十万医不好,再多的也白扔,二三线的房子也便宜不少,怎么算都是很不错的了。

yyddss : 2015-05-11#141
我也看到微信里大家晒天气,有一个哥们说:这是北京今年以来最好的天儿了,没有之一。听着有点豪 :)
太巧了,今天刚收到微信一个图片,拍北京的天
我假装夸赞了一下,其实心里想,温哥华经常这样,有什么稀罕滴 :rolleyes:

春剑圣仙梅 : 2015-05-11#142
其实我们单位最有钱的都不是纯粹北京人,都是高学历,高能力,高干劲的外地人。所以,天道酬勤啊。
北京人都太懒了,比如我。:)

人家都问我为啥出国,我觉得我还是因为自己太懒了,想享受一下闲日子,最后发现,国外更辛苦。。。

在加拿大,如果不需要努力挣钱,还是挺轻松的。教育小孩子抱有一颗平常心,也会比在国内时的压力小很多。我觉得加拿大最大的的压力就是要赚钱,如果不考虑赚钱,怎么过怎么舒坦:rolleyes:

capricon : 2015-05-11#143
北京人懒, 同意:wdb10:
北京人是不是全国最懒的?

北方人比南方人懒的好像要多些 :)

青菜 : 2015-05-11#144
北方人比南方人懒的好像要多些 :)
您客气了,不是多些,是多好多。:)

capricon : 2015-05-11#145
我也看到微信里大家晒天气,有一个哥们说:这是北京今年以来最好的天儿了,没有之一。听着有点豪 :)

真的呀?开心。可我父母昨天启程去江南玩儿去了。

青菜 : 2015-05-11#146
在加拿大,如果不需要努力挣钱,还是挺轻松的。教育小孩子抱有一颗平常心,也会比在国内时的压力小很多。我觉得加拿大最大的的压力就是要赚钱,如果不考虑赚钱,怎么过怎么舒坦:rolleyes:

我觉得加拿大最不好的感觉就是不接地气,二等公民的感觉。反正就不如在北京舒坦。也许我有些主观了。。。抱歉。。。

青菜 : 2015-05-11#147
真的呀?开心。可我父母昨天启程去江南玩儿去了。
南方人家经常天气好,别难过了。相信北京这样的天气会越来越多的。还有机会,还有机会。

DancingElf : 2015-05-11#148
我的朋友圈是典型的理科中产阶级的圈子,绝对不是有钱人。
如果你觉得中国的有钱人是几千万的话,那你真的不了解国内了。

如果中国的中产阶级是几千万,那么请看: 报告统计,中国大约118万人资产达到或超过100万美元,其中资产超过5000万美元的有7600人,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836951.html)。

中国有13亿人,超过100万美元的不到1千分之一,而100万美元也就是600多万人民币,离几千万还差着远哪。另外文中有中产阶级的定义,我就不想多说了。除非你说的中产阶级就是一线城市有数的好单位好工作的那些人。

sabre : 2015-05-11#149
北方人比南方人懒的好像要多些 :)
传统上南方天气好, 农业厉害, 人懒,
北方工业强大, 人勤奋,
蒙特利尔的天冷,网友, 勤奋, 发帖多, 温哥华网友懒,
例子还很多, 北美洲比南美洲勤奋, 北朝鲜比南朝鲜勤奋, 在意大利, 米兰比西西里勤奋,

yyddss : 2015-05-11#150
我觉得加拿大最不好的感觉就是不接地气,二等公民的感觉。反正就不如在北京舒坦。也许我有些主观了。。。抱歉。。。
主观了主观了
尤其是最近些年来的一批投资移民,害得很多西人不得不硬着头皮学中文,比如地产经纪、室内设计师什么的,我认识的西人、南美人还有韩国人都有学中文的
还有个西人说,学法语有什么用,第二语言就应该学中文
大家一起努力:LOL::D;)

DancingElf : 2015-05-11#151
是你说的“愚不可及”,我然后顺着你的话说的。

我当然明白屁股决定脑袋的道理。就像保守党一屁股坐在富人那边,自然产生那些政策。

同时我也明白了,你一屁股坐在加拿大那边,自然看中国什么都不顺眼。

我最烦以偏概全的。别尽拿整个中国,中国人说事。你说的那些中国人这个不好的观念那个不好的做法,在我家,在我亲戚里, 在我认识的人里,很少很少。不知道怎么都让你撞上了?难道是人以类聚?

不说了,工作,为了给你的加拿大交税,:wdb23:

我说的是在很多人眼里加拿大政府愚不可及,这里的人不是在抨击这个牛奶金政策吗?

我上面说了,我都是从网上看来了,一种社会风气,但不代表每个人都如此,没有以偏概全。

sabre : 2015-05-11#152
我觉得加拿大最不好的感觉就是不接地气,二等公民的感觉。反正就不如在北京舒坦。也许我有些主观了。。。抱歉。。。
种菜

DancingElf : 2015-05-11#153
我觉得加拿大最不好的感觉就是不接地气,二等公民的感觉。反正就不如在北京舒坦。也许我有些主观了。。。抱歉。。。

正常。你在中国有起码三代人的积累,从生活方式到财富到人脉。在加拿大才住了几年?不是二等公民,而是第一代移民本来就是生活圈子有限的。

sabre : 2015-05-11#154
我觉得你们年轻人都特庸俗, 老是钱钱钱的,

青菜 : 2015-05-11#155
如果中国的中产阶级是几千万,那么请看: 报告统计,中国大约118万人资产达到或超过100万美元,其中资产超过5000万美元的有7600人,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836951.html)。

中国有13亿人,超过100万美元的不到1千分之一,而100万美元也就是600多万人民币,离几千万还差着远哪。另外文中有中产阶级的定义,我就不想多说了。

这就好比人家统计局说北京人平均工资6000一样。你说可能么。。。
人家问某人挣多少,通常说一万,其实第一,他说的是税后工资的整数位,比如挣18000,他就说1万,然后呢,他年终奖 15万,交通补贴一年2万,通信补贴8000,取暖物业报销,每月公积金3000多,单位吃饭不要钱,过节发卡无数(现在没有了)。但是现在搞个人持股,又是一大笔。
你看看百度的年终奖是多少吧, 所以千万别被数据迷了眼。

小和尚 : 2015-05-11#156
传统上南方天气好, 农业厉害, 人懒,
北方工业强大, 人勤奋,
蒙特利尔的天冷,网友, 勤奋, 发帖多, 温哥华网友懒,
例子还很多, 北美洲比南美洲勤奋, 北朝鲜比南朝鲜勤奋, 在意大利, 米兰比西西里勤奋,

非洲找条草席就能躺在树下,手一伸就有果子吃,
冰天雪地的北方只能建屋取暖,储存冬季食品,这些都是生存压力,在合适的条件下转变成创造的源动力。
而某些社会制度分配方式,也会使得人们没有生存压力,是好是坏,看怎么理解。

青菜 : 2015-05-11#157
如果中国的中产阶级是几千万,那么请看: 报告统计,中国大约118万人资产达到或超过100万美元,其中资产超过5000万美元的有7600人,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836951.html)。

中国有13亿人,超过100万美元的不到1千分之一,而100万美元也就是600多万人民币,离几千万还差着远哪。另外文中有中产阶级的定义,我就不想多说了。除非你说的中产阶级就是一线城市有数的好单位好工作的那些人。
主观了主观了
尤其是最近些年来的一批投资移民,害得很多西人不得不硬着头皮学中文,比如地产经纪、室内设计师什么的,我认识的西人、南美人还有韩国人都有学中文的
还有个西人说,学法语有什么用,第二语言就应该学中文
大家一起努力:LOL::D;)
你说的也许是在温歌华,我们这个地方还没开化呢。哪天我也斗胆去温歌华接接地气去,都说大城市人多眼杂的,我还有点小害怕:)

sabre : 2015-05-11#158
非洲找条草席就能躺在树下,手一伸就有果子吃,
冰天雪地的北方只能建屋取暖,储存冬季食品,这些都是压力在合适的条件下转变成动力。
比如说种菜吧, 我跟ReneDad讲究自己种,这是北京人,
你呢, 雇人种, 这是上海人,
我听说现在有的上海人, 做爱都不亲自, 雇人, 你帮我打听打听, 你身边有没有雇人做爱的, 我身体好,价格合适,

青菜 : 2015-05-11#159
我觉得你们年轻人都特庸俗, 老是钱钱钱的,
说实话,我和你想法一样。。。不谈了,谈点风花雪月的事情吧。。。

sabre : 2015-05-11#160
我觉得你们年轻人都特庸俗, 老是钱钱钱的,
已获得Long Vacation的赞。

我还以为LV要夸我假清高呢, 不错

小和尚 : 2015-05-11#161
比如说种菜吧, 我跟ReneDad讲究自己种,这是北京人,
你呢, 雇人种, 这是上海人,
我听说现在有的上海人, 做爱都不亲自, 雇人, 你帮我打听打听, 你身边有没有雇人做爱的, 我身体好,价格合适,

你想当牛郎?体检标准是一夜七次郎。

sabre : 2015-05-11#162
说实话,我和你想法一样。。。不谈了,谈点风花雪月的事情吧。。。
我们老同志其实也特俗, 但是好歹论坛上装着, 不赤果果的,

sabre : 2015-05-11#163
你想当牛郎?体检标准是一夜七次郎。
我今年要挑战ReneDad, 你做个裁判怎么样,
大规模农业生产,

DancingElf : 2015-05-11#164
这就好比人家统计局说北京人平均工资6000一样。你说可能么。。。
人家问某人挣多少,通常说一万,其实第一,他说的是税后工资的整数位,比如挣18000,他就说1万,然后呢,他年终奖 15万,交通补贴一年2万,通信补贴8000,取暖物业报销,每月公积金3000多,单位吃饭不要钱,过节发卡无数(现在没有了)。但是现在搞个人持股,又是一大笔。
你看看百度的年终奖是多少吧, 所以千万别被数据迷了眼。

百度年终奖50个月工资,就算人均月薪2万,每年发100万,要1000万,不吃不喝也要10年。要几千万时间就更长了。
但是,难道百度每个人都年薪百万或以上?而且年年如此?又有多少人在百度工作? ”刚刚,李彦宏在今天百度年会说了,百度年终奖游戏规则变了,有人年终奖会拿到50个月工资,”,只是“有人”。

我从来不否认国内一线城市的薪酬水平高,但是要说高到普通年薪百万的程度,我也不认为那是事实。就算上面统计局的数据,我写出来的时候就知道你会说那不准确。不过就是再打几个折扣,600万的千分之一比例,就算每个人都瞒报4/5的家庭财产,那身家3千万的也就是千分之一。如果中产阶级是一千个人中才有一个,那还叫中产吗?

小和尚 : 2015-05-11#165
我今年要挑战ReneDad, 你做个裁判怎么样,
大规模农业生产,

我看他勤劳,东西收拾得井井有条,
但你力气大,搬大石块的活都能干,
胜负现在还不好说。

春剑圣仙梅 : 2015-05-11#166
你说的也许是在温歌华,我们这个地方还没开化呢。哪天我也斗胆去温歌华接接地气去,都说大城市人多眼杂的,我还有点小害怕:)

温哥华真不错,有好多的华人,然后有不少美食,还有风景,阳光,海湾,没有北京热闹,但绝对比你呆的那个小地方有人气多了,呵呵。

sabre : 2015-05-11#167
我看他勤劳,东西收拾得井井有条,
但你力气大,搬大石块的活都能干,
胜负现在还不好说。
我上两张照片, 你看看谁勤劳,

青菜 : 2015-05-11#168
已获得Long Vacation的赞。

我还以为LV要夸我假清高呢, 不错
我们老同志其实也特俗, 但是好歹论坛上装着, 不赤果果的,

我发现国内的人都不爱谈钱,到了加拿大的论坛上总是钱。你说是不是加拿大太难挣钱了,所以都是钱钱钱。
不过在国内我还从来没在哪个论坛发过贴。
我悲哀的想到,也许在论坛上发帖从某个侧面说明,我们是多么寂寞,多么边缘化吧。
我又主观了。。。

小和尚 : 2015-05-11#169
我上两张照片, 你看看谁勤劳,

目的就是上照,越大越好。

青菜 : 2015-05-11#170
温哥华真不错,有好多的华人,然后有不少美食,还有风景,阳光,海湾,没有北京热闹,但绝对比你呆的那个小地方有人气多了,呵呵。
话说在北京的时候我还给你们北温,白石的市长做过翻译呢。

yyddss : 2015-05-11#171
我觉得你们年轻人都特庸俗, 老是钱钱钱的,
像我这样自己虽然没钱,但听到别人谈钱却半点都不会敏感的,才真地不庸俗。;):love:

yyddss : 2015-05-11#172
话说在北京的时候我还给你们北温,白石的市长做过翻译呢。
他去北京干嘛?

春剑圣仙梅 : 2015-05-11#173
我发现国内的人都不爱谈钱,到了加拿大的论坛上总是钱。你说是不是加拿大太难挣钱了,所以都是钱钱钱。
不过在国内我还从来没在哪个论坛发过贴。
我悲哀的想到,也许在论坛上发帖从某个侧面说明,我们是多么寂寞,多么边缘化吧。
我又主观了。。。

加拿大没办法,钱难赚。我一离婚的女友,本来想在这儿找男朋友,但她说见了两个都特抠,吃饭钱都不舍得出,她一生气,不找了。

sabre : 2015-05-11#174
我发现国内的人都不爱谈钱,到了加拿大的论坛上总是钱。你说是不是加拿大太难挣钱了,所以都是钱钱钱。
不过在国内我还从来没在哪个论坛发过贴。
我悲哀的想到,也许在论坛上发帖从某个侧面说明,我们是多么寂寞,多么边缘化吧。
我又主观了。。。
不一定, 我跟小和尚基本上不谈钱, 不争论钱的事,
我跟AVANTAR有个钱跟鸡巴协议, 协议之一, 大家都有一个, 协议之二, 藏在裆里, 协议之三, 大小自知, 冷暖自知,
一旦理解和执行了这个协议之后, 没人说钱的事了, 他的再大也不会借给我用, 我的再小也是自己用着舒服, 比大小没啥意思,

青菜 : 2015-05-11#175
像我这样自己虽然没钱,但听到别人说钱却半点都不会敏感的,才真地不庸俗。;):love:

你心态挺好的。
不过我们和我们同事那个家里资产两亿多的姐姐在一起,真的一点也感觉不出啥。人家对工作那么兢兢业业的,而且还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
我记得我曾经问过她,你女儿大了出国读书么,她特朴实地说,我女儿去台湾过一次,回来说最喜欢的就是自己的祖国。
有钱而不张扬,没钱而不嫉妒,都需要修养。

小和尚 : 2015-05-11#176
不一定, 我跟小和尚基本上不谈钱, 不争论钱的事,
我跟AVANTAR有个钱跟鸡巴协议, 协议之一, 大家都有一个, 协议之二, 藏在裆里, 协议之三, 大小自知, 冷暖自知,
一旦理解和执行了这个协议之后, 没人说钱的事了, 他的再大也不会借给我用, 我的再小也是自己用着舒服, 比大小没啥意思,

协议有没有附加照片说明?

yyddss : 2015-05-11#177
说实话,我和你想法一样。。。不谈了,谈点风花雪月的事情吧。。。
钱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简单了,- 有这个说法吗?:D

小和尚 : 2015-05-11#178
人家说你是小鲜肉,看你的头像,我觉得应该是小美女才对:ROFLMAO:

照片很小,你可能把车的B柱阴影当成女孩子的长发了。

青菜 : 2015-05-11#179
钱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简单了,- 有这个说法吗?:D
风花雪月让生活鲜活了。

小和尚 : 2015-05-11#180
纱布啦的照片你?两张

sabre : 2015-05-11#181
像我这样自己虽然没钱,但听到别人谈钱却半点都不会敏感的,才真地不庸俗。;):love: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境界, 高,
但是, 还是普通人居多, 还是需要一个稍微清新的环境, 浓妆艳抹不至于, 稍微的化点淡妆还是应该鼓励的,

DancingElf : 2015-05-11#182
要说比财富这些是根本没有意义的。我们是第一代移民,在中国大家都过不差,认识工作体面收入高的人多不奇怪。但是在加拿大就是两手空空,从头开始。你认为多少个在Google工作的人?认识多少个企业的中高管、企业主?朋友中有多少医生律师?我们所在工作的办公楼,那么多的商业地产,都有主人。但是那些人我们都不认识。

第一代移民就决定了大部分人只能从社会中一个比较低的位置起步。但以国内的地位和朋友圈来鄙视在加拿大的人,那显然不是反映全部的事实。你在加拿大的位置决定了你会看到很多需要挣钱生活的人,在中国会认识以工作为乐趣的人。

但当然这也是个人观感。我只想说带着委屈的心情坐移民监很不爽,不如早日回去如鱼得水的生活。

yyddss : 2015-05-11#183
你心态挺好的。
不过我们和我们同事那个家里资产两亿多的姐姐在一起,真的一点也感觉不出啥。人家对工作那么兢兢业业的,而且还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
我记得我曾经问过她,你女儿大了出国读书么,她特朴实地说,我女儿去台湾过一次,回来说最喜欢的就是自己的祖国。
有钱而不张扬,没钱而不嫉妒,都需要修养。
在国内,资产不在一个级别的总谈不来,富人关心的事情和话题总和我们不一样
即便在这里,我有个把投移朋友也是为了蹭饭吃

yyddss : 2015-05-11#184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境界, 高,
但是, 还是普通人居多, 还是需要一个稍微清新的环境, 浓妆艳抹不至于, 稍微的化点淡妆还是应该鼓励的,
我没那么高境界,纯粹瞎起哄
这里的人我不认识所以他们有钱我不吃醋,真是一个环境里长出来的你看我吃不吃醋 :confused:

sabre : 2015-05-11#185
在国内,资产不在一个级别的总谈不来,富人关心的事情和话题总和我们不一样
即便在这里,我有个把投移朋友也是为了蹭饭吃
不一定,
只要互相能提供点什么, 就行,
有钱的出钱, 没钱的勤劳跑腿, 有信息, 会唱歌, 会讲故事, 脸皮厚在中间做缓冲, 情商高有他在不冷场, 好多的东西能让不同级别的混在一块,

小和尚 : 2015-05-11#186
sabre再不放证明他勤劳的花园照片+勇猛的个人照片,
俺出去走走啦,瞧这胃口吊得,
还是蕾娜爹爽气,撒兄羞涩地打着朵儿。

yyddss : 2015-05-11#187
不一定,
只要互相能提供点什么, 就行,
有钱的出钱, 没钱的勤劳跑腿, 有信息, 会唱歌, 会讲故事, 脸皮厚在中间做缓冲, 情商高有他在不冷场, 好多的东西能让不同级别的混在一块,
不是故意不在一起,就是呆着呆着就自然分开了
我觉得你说的还是挺理想的状态

yyddss : 2015-05-11#188
百度年终奖50个月工资,就算人均月薪2万,每年发100万,要1000万,不吃不喝也要10年。要几千万时间就更长了。
但是,难道百度每个人都年薪百万或以上?而且年年如此?又有多少人在百度工作? ”刚刚,李彦宏在今天百度年会说了,百度年终奖游戏规则变了,有人年终奖会拿到50个月工资,”,只是“有人”。

我从来不否认国内一线城市的薪酬水平高,但是要说高到普通年薪百万的程度,我也不认为那是事实。就算上面统计局的数据,我写出来的时候就知道你会说那不准确。不过就是再打几个折扣,600万的千分之一比例,就算每个人都瞒报4/5的家庭财产,那身家3千万的也就是千分之一。如果中产阶级是一千个人中才有一个,那还叫中产吗?
给你个参考,我认识的人里有国企普通职工,外企普通职工,外企管理人员,部队管理人员,医院主任等,应该算北京的普通人,他们的资产也就在1千万-2千万之间
按照青菜的说法,应该都算穷人了

sabre : 2015-05-11#189
sabre再不放证明他勤劳的花园照片+勇猛的个人照片,
俺出去走走啦,瞧这胃口吊得,还是蕾娜爹爽气。
哪儿那么快

DancingElf : 2015-05-11#190
给你个参考,我认识的人里有国企普通职工,外企普通职工,外企管理人员,部队管理人员,医院主任等,应该算北京的普通人,他们的资产也就在1千万-2千万之间
按照青菜的说法,应该都算穷人了

我也在北京读过几年书,朋友同学在北京的也有,他们念的学校也不错,中财北邮中科院等等,都是在2000年前毕的业,按说也是应该抓住了时机的那一批。但是他们中运气不好有的还没有房子(有过,离婚又没有了),即使有两套房的有一套也要自住,变不成现钱。他们也全是穷人。我回去和他们一起吃饭,觉得大家过的日子也差不多,一样要节俭一样过普通日子。

小和尚 : 2015-05-11#191
哪儿那么快

不会还是荒地吧?杂草丛生?
你证明北方人比南方人勤劳的理论缺乏事实来佐证。
小芳是南方人很勤劳,她以前家园上的照片有葡萄架也种蔬菜。
凹版是福建人,他就不用说了,勤劳得像蜜蜂,蔬菜亩产估计超万斤。

sabre : 2015-05-11#192
不会还是荒地吧?杂草丛生?
你证明北方人比南方人勤劳的理论缺乏事实来佐证。
小芳是南方人很勤劳,她以前家园上的照片有葡萄架也种蔬菜。
凹版是福建人,他就不用说了,勤劳得像蜜蜂,蔬菜亩产估计超万斤。
可以搞一个比赛,

青菜 : 2015-05-11#193
给你个参考,我认识的人里有国企普通职工,外企普通职工,外企管理人员,部队管理人员,医院主任等,应该算北京的普通人,他们的资产也就在1千万-2千万之间
按照青菜的说法,应该都算穷人了
不算啊穷人啊,都是中产,都是中产。不过你说外企管理人员要是七零后,肯定不止这么多。
不过话说回来,人要那么多钱有啥用,一家人平平安安,吃喝不愁,不为五斗米折腰,有点小骨气,外加三五好友,就很快乐了。

yyddss : 2015-05-11#194
不算啊穷人啊,都是中产,都是中产。不过你说外企管理人员要是七零后,肯定不止这么多。
不过话说回来,人要那么多钱有啥用,一家人平平安安,吃喝不愁,不为五斗米折腰,有点小骨气,外加三五好友,就很快乐了。
反正钱就那么多,说中产也就是非讨要个说法而已,钱也不会多起来:D

MGG : 2015-05-11#195
十几年的二手房也就值几十万吧。

呵呵!

yyddss : 2015-05-11#196
不算啊穷人啊,都是中产,都是中产。不过你说外企管理人员要是七零后,肯定不止这么多。
不过话说回来,人要那么多钱有啥用,一家人平平安安,吃喝不愁,不为五斗米折腰,有点小骨气,外加三五好友,就很快乐了。
现在外企经理多少钱?我认识的那个我觉得也就4万一个月而已,她没有灰色收入,她老公收入没她多,一年50万10年才够买一套房子。听同学说现在外企的福利公积金什么的都很差了,没什么吸引力了

青菜 : 2015-05-11#197
我也在北京读过几年书,朋友同学在北京的也有,他们念的学校也不错,中财北邮中科院等等,都是在2000年前毕的业,按说也是应该抓住了时机的那一批。但是他们中运气不好有的还没有房子(有过,离婚又没有了),即使有两套房的有一套也要自住,变不成现钱。他们也全是穷人。我回去和他们一起吃饭,觉得大家过的日子也差不多,一样要节俭一样过普通日子。
要说比财富这些是根本没有意义的。我们是第一代移民,在中国大家都过不差,认识工作体面收入高的人多不奇怪。但是在加拿大就是两手空空,从头开始。你认为多少个在Google工作的人?认识多少个企业的中高管、企业主?朋友中有多少医生律师?我们所在工作的办公楼,那么多的商业地产,都有主人。但是那些人我们都不认识。

第一代移民就决定了大部分人只能从社会中一个比较低的位置起步。但以国内的地位和朋友圈来鄙视在加拿大的人,那显然不是反映全部的事实。你在加拿大的位置决定了你会看到很多需要挣钱生活的人,在中国会认识以工作为乐趣的人。

但当然这也是个人观感。我只想说带着委屈的心情坐移民监很不爽,不如早日回去如鱼得水的生活。
我也在北京读过几年书,朋友同学在北京的也有,他们念的学校也不错,中财北邮中科院等等,都是在2000年前毕的业,按说也是应该抓住了时机的那一批。但是他们中运气不好有的还没有房子(有过,离婚又没有了),即使有两套房的有一套也要自住,变不成现钱。他们也全是穷人。我回去和他们一起吃饭,觉得大家过的日子也差不多,一样要节俭一样过普通日子。
我最怕较真儿,咱们今天就到这里吧,也许你对了,也许我对了,谁对谁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得琢磨晚饭吃啥了。。。
在国内,资产不在一个级别的总谈不来,富人关心的事情和话题总和我们不一样
即便在这里,我有个把投移朋友也是为了蹭饭吃
这个姐姐最好的
现在外企经理多少钱?我认识的那个我觉得也就4万一个月而已,她没有灰色收入,她老公收入没她多,一年50万10年才够买一套房子。听同学说现在外企的福利公积金什么的都很差了,没什么吸引力了
不知道,说实话我对国企了解比较多。。。现在外企的确不那么吸引人了。。。具体收入不知道。
前几天有些外企到我们单位挖人,一般是60万。我问我一个好朋友为啥没去,她说给的少懒得动,给的多又怕累,我喜欢。

青菜 : 2015-05-11#198
我最怕较真儿,咱们今天就到这里吧,也许你对了,也许我对了,谁对谁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得琢磨晚饭吃啥了。。。

这个姐姐最好的

不知道,说实话我对国企了解比较多。。。现在外企的确不那么吸引人了。。。具体收入不知道。
前几天有些外企到我们单位挖人,一般是60万。我问我一个好朋友为啥没去,她说给的少懒得动,给的多又怕累,我喜欢。
我喜欢这个人生观。

DancingElf : 2015-05-11#199
呵呵!

你呵呵啥啊,我又不是说一线城市,别抹掉了前提条件。全中国有多少比例住在一线城市?

yyddss : 2015-05-11#200
我也在北京读过几年书,朋友同学在北京的也有,他们念的学校也不错,中财北邮中科院等等,都是在2000年前毕的业,按说也是应该抓住了时机的那一批。但是他们中运气不好有的还没有房子(有过,离婚又没有了),即使有两套房的有一套也要自住,变不成现钱。他们也全是穷人。我回去和他们一起吃饭,觉得大家过的日子也差不多,一样要节俭一样过普通日子。
再有钱也得节俭。
我最怕冬天去温西的大豪宅做客,每次都要带件羽绒服,因为暖气都开得特小像冰窖
回家还是觉得自己的小窝温暖;)

DancingElf : 2015-05-11#201
再有钱也得节俭。
我最怕冬天去温西的大豪宅做客,每次都要带件羽绒服,因为暖气都开得特小像冰窖
回家还是觉得自己的小窝温暖;)

我是穷人,但是家有老人,怕冷,总要开到25度。我都受不了他们的房间,一开门热浪扑面而来。

yyddss : 2015-05-11#202
你呵呵啥啊,我又不是说一线城市,别抹掉了前提条件。全中国有多少比例住在一线城市?
我对二、三线城市的大多数人的生活状况不了解,在另一个帖子里想问问也没问出来
西人问我中国人是不是都特有钱,我当时说你看到的温哥华移民只是少数
但看到论坛里那么多人说几千万在国内不算什么,也犹豫了,也许我真out 了

春剑圣仙梅 : 2015-05-11#203
再有钱也得节俭。
我最怕冬天去温西的大豪宅做客,每次都要带件羽绒服,因为暖气都开得特小像冰窖
回家还是觉得自己的小窝温暖;)

理解,大house的暖气如果全开足,那费用是要吓死人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去住single house的朋友家做客,会觉得不如自己住的apartment或者townhouse暖和,因为公寓和城镇屋是完全可以借隔壁的暖气来用用的:wdb20:

yyddss : 2015-05-11#204
我也在北京读过几年书,朋友同学在北京的也有,他们念的学校也不错,中财北邮中科院等等,都是在2000年前毕的业,按说也是应该抓住了时机的那一批。但是他们中运气不好有的还没有房子(有过,离婚又没有了),即使有两套房的有一套也要自住,变不成现钱。他们也全是穷人。我回去和他们一起吃饭,觉得大家过的日子也差不多,一样要节俭一样过普通日子。
我倒是觉得哈,国内的老百姓如果能有个1-2百万(加元)资产移民没准不错,因为1-2百万资产在当地西人里也还不错了,对吧
(富人无所谓,在哪里呆着都行不需要我们瞎操心)

春剑圣仙梅 : 2015-05-11#205
我对二、三线城市的大多数人的生活状况不了解,在另一个帖子里想问问也没问出来
西人问我中国人是不是都特有钱,我当时说你看到的温哥华移民只是少数
但看到论坛里那么多人说几千万在国内不算什么,也犹豫了,也许我真out 了

我个人认为在京沪广几千万也很牛了,但是这些城市人口基数大,几千万的有钱人也被埋没在无数的亿万富翁里面了。放眼整个中国,有几千万人民币资产的绝对算是富人了。也就是说,你在北京上海街上随便拉一个路人,都可以去三,四线城市做一个小地主了。但是,这一群人里的很多不去小城市,都跑国外来了,加拿大也来了不少,豪宅热销,很多经纪拼命学中文,自然让加拿大的老外觉得中国人都很有钱,其实,这应该是一种错觉。

DancingElf : 2015-05-11#206
我最怕较真儿,咱们今天就到这里吧,也许你对了,也许我对了,谁对谁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得琢磨晚饭吃啥了。。。

不较真。只是我看到的不大一样,在北京的朋友同学也就那样,几千万身家的人不是比比皆是。在下面城市的平民更多,也是70后,也念的重点大学或四年本科,有的还是很辛苦。家里一套房,没有车的大有人在,民生还是艰辛。但最主要惨的人很惨,母亲节,新闻尽是伟大的母亲为了照顾两个残疾双胞胎离婚,靠低保过日子; 妈妈在河里的那个新闻,忍痛杀死伺候几十年的老母亲,自己跳河。还有各种可怜的留守儿童,看不起病的孩子,因为一个兔唇就被父母抛弃。在垃圾箱里烧炭取暖而去世的孩子们。

中产阶级都几千万资产了,但为什么有这么多可怜的人?如果在加拿大,他们起码可以衣食无忧,有医疗,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不会有随手拍的乞讨儿童。我们能做什么,就是一个“随手拍”吗?如果不能保障全民,起码先保障儿童吧。

科学养猪 : 2015-05-11#207
我倒是觉得哈,国内的老百姓如果能有个1-2百万(加元)资产移民没准不错,因为1-2百万资产在当地西人里也还不错了,对吧
(富人无所谓,在哪里呆着都行不需要我们瞎操心)

只有愚民才为钱移民,发现亏了,然后回去继续做愚民。 :wdb6:

DancingElf : 2015-05-11#208
我倒是觉得哈,国内的老百姓如果能有个1-2百万(加元)资产移民没准不错,因为1-2百万资产在当地西人里也还不错了,对吧
(富人无所谓,在哪里呆着都行不需要我们瞎操心)

坐吃山空没有安定感吧,而且语言不通没有朋友圈子,也没什么意思。在国内过得好好的,跑过来做社会边缘人,需要良好的心态,除非这就是生活所求。

yyddss : 2015-05-11#209
坐吃山空没有安定感吧,而且语言不通没有朋友圈子,也没什么意思。在国内过得好好的,跑过来做社会边缘人,需要良好的心态,除非这就是生活所求。
我看中国技术移民普遍从资产上比当地人好很多了,或者比一些其他国家的移民也好很多(人家可能一辈子都挣不到那些钱),但还是不快乐,抱怨,这不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吗?

yyddss : 2015-05-11#210
只有愚民才为钱移民,发现亏了,然后回去继续做愚民。 :wdb6:
比较早的那批移民比如2000年前的,可能是不了解情况为了钱来的
后来再来的,应该听到了很多回流的人说的情况,不会只为了钱吧?

DancingElf : 2015-05-11#211
不较真。只是我看到的不大一样,在北京的朋友同学也就那样,几千万身家的人不是比比皆是。在下面城市的平民更多,也是70后,也念的重点大学或四年本科,有的还是很辛苦。家里一套房,没有车的大有人在,民生还是艰辛。但最主要惨的人很惨,母亲节,新闻尽是伟大的母亲为了照顾两个残疾双胞胎离婚,靠低保过日子; 妈妈在河里的那个新闻,忍痛杀死伺候几十年的老母亲,自己跳河。还有各种可怜的留守儿童,看不起病的孩子,因为一个兔唇就被父母抛弃。在垃圾箱里烧炭取暖而去世的孩子们。

中产阶级都几千万资产了,但为什么有这么多可怜的人?如果在加拿大,他们起码可以衣食无忧,有医疗,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不会有随手拍的乞讨儿童。我们能做什么,就是一个“随手拍”吗?如果不能保障全民,起码先保障儿童吧。

我再回到这个帖子的主题来。是的,百万资产的投资移民的孩子领了几百刀牛奶金,可能会是个不怎么公平的漏洞。但这笔钱能让更多的贫困家庭的孩子保证足够的营养,受良好的教育,这就值了。

如果国内低收入或没有收入的家庭,更惨一点比如残疾儿童的妈妈无法去上班,丈夫又抛弃了娘儿俩,如果他们每个月能有等值的这笔钱,那么那些悲剧都不会有。他们每个月会负担得起肉类牛奶水果,妈妈可以安心照顾孩子,甚至会有许多义工和社会组织去帮忙,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多彩而不是呆坐家中。想一想,就可以知道这个政策避免了多少社会悲剧。

春剑圣仙梅 : 2015-05-11#212
我看中国技术移民普遍从资产上比当地人好很多了,或者比一些其他国家的移民也好很多(人家可能一辈子都挣不到那些钱),但还是不快乐,抱怨,这不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吗?

嗨,不快乐的可能有下面几种:

1. 母亲独自带孩子来读书的;
2.家里男人不满意现状或者不受媳妇儿待见的;
3. 没了

春剑圣仙梅 : 2015-05-11#213
我再回到这个帖子的主题来。是的,百万资产的投资移民的孩子领了几百刀牛奶金,可能会是个不怎么公平的漏洞。但这笔钱能让更多的贫困家庭的孩子保证足够的营养,受良好的教育,这就值了。

如果国内低收入或没有收入的家庭,更惨一点比如残疾儿童的妈妈无法去上班,丈夫又抛弃了娘儿俩,如果他们每个月能有等值的这笔钱,那么那些悲剧都不会有。他们每个月会负担得起肉类牛奶水果,妈妈可以安心照顾孩子,甚至会有许多义工和社会组织去帮忙,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多彩而不是呆坐家中。想一想,就可以知道这个政策避免了多少社会悲剧。

我觉得单靠牛奶金的生活一定也是很拮据的,加拿大也有非常悲哀的一面,这种情况估计是饿不死,但是生活品质也不会好。魁省应该好点。

526600218 : 2015-05-11#214
有钱又怎么样,那些大奶二奶一辈子守活寡,心理十分变态,哪有什么幸福而言!

科学养猪 : 2015-05-11#215
有钱又怎么样,那些大奶二奶一辈子守活寡,心理十分变态,哪有什么幸福而言!

这你就不懂了,愚民国人笑贫不笑娼。 只要有钱吃顿好的,做N奶也没问题啊。:wdb39:

春剑圣仙梅 : 2015-05-11#216
我没有做过统计,在温哥华究竟有多少空中飞人的家庭,估计占了很大的比例。投资移民绝大部分都是属于这一类的吧?有的是夫妻中有一个在飞,有的是两个都在飞。人家根本就不存在长期分居的问题,来来回回地两边生活,干嘛无端地去猜忌别人二奶三奶的?

孩子如果大了,就更自由了,我认识的女性不少是喜欢在加拿大生活的,她们的丈夫一年过来呆两三个月,她们自己有的都不入籍,每年在国内呆半年,这边呆半年,哪里来的受活寡,我看她们惬意的很呢:wdb17:

青菜 : 2015-05-11#217
我再回到这个帖子的主题来。是的,百万资产的投资移民的孩子领了几百刀牛奶金,可能会是个不怎么公平的漏洞。但这笔钱能让更多的贫困家庭的孩子保证足够的营养,受良好的教育,这就值了。

如果国内低收入或没有收入的家庭,更惨一点比如残疾儿童的妈妈无法去上班,丈夫又抛弃了娘儿俩,如果他们每个月能有等值的这笔钱,那么那些悲剧都不会有。他们每个月会负担得起肉类牛奶水果,妈妈可以安心照顾孩子,甚至会有许多义工和社会组织去帮忙,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多彩而不是呆坐家中。想一想,就可以知道这个政策避免了多少社会悲剧。
自己有了钱多回馈社会就好了。我有的同事和邻居就做公益,也算对自己有个交代。

科学养猪 : 2015-05-11#218
我没有做过统计,在温哥华究竟有多少空中飞人的家庭,估计占了很大的比例。投资移民绝大部分都是属于这一类的吧?有的是夫妻中有一个在飞,有的是两个都在飞。人家根本就不存在长期分居的问题,来来回回地两边生活,干嘛无端地去猜忌别人二奶三奶的?

孩子如果大了,就更自由了,我认识的女性不少是喜欢在加拿大生活的,她们的丈夫一年过来呆两三个月,她们自己有的都不入籍,每年在国内呆半年,这边呆半年,哪里来的受活寡,我看她们惬意的很呢:wdb17:

没事。所有地球人认为是奇葩现象,在某国属于很正常。

你现在要做法海了,别理他们。

yyddss : 2015-05-11#219
我没有做过统计,在温哥华究竟有多少空中飞人的家庭,估计占了很大的比例。投资移民绝大部分都是属于这一类的吧?有的是夫妻中有一个在飞,有的是两个都在飞。人家根本就不存在长期分居的问题,来来回回地两边生活,干嘛无端地去猜忌别人二奶三奶的?

孩子如果大了,就更自由了,我认识的女性不少是喜欢在加拿大生活的,她们的丈夫一年过来呆两三个月,她们自己有的都不入籍,每年在国内呆半年,这边呆半年,哪里来的受活寡,我看她们惬意的很呢:wdb17:
为什么说分居两地的都是投资移民?
我倒是认识两三对技术移民 ,女的在这边男的在国内,一年只能见两次面每次时间也不长
常年这样。。。。(n)

yyddss : 2015-05-11#220
自己有了钱多回馈社会就好了。我有的同事和邻居就做公益,也算对自己有个交代。
国内骗子比较多,加上红十字会曾经的危机什么的,都不敢太好心了

春剑圣仙梅 : 2015-05-11#221
为什么说分居两地的都是投资移民?
我倒是认识两三对技术移民 ,女的在这边男的在国内,一年只能见两次面每次时间也不长
常年这样。。。。(n)

客观地说,投资移民有时间和经济实力飞来飞去,如果不考虑小孩,他们用不着长期两地分居。但你说的这两三对技术移民的情况就比较难讲了,长期这样的话夫妻关系必然生疏,当然如果人家自己不在意,外人也不好说什么,自己过得开心就行。

科学养猪 : 2015-05-11#222
为什么说分居两地的都是投资移民?
我倒是认识两三对技术移民 ,女的在这边男的在国内,一年只能见两次面每次时间也不长
常年这样。。。。(n)

这就是某国人的奇葩现象。


你去问任何一个西方中产家庭。说我们结婚后,我住地球这里,你住地球那端,几个月见面一次,如何?

地球人说,你是嫖娼还是养情妇还是结婚过日子啊?:wdb35: 这么玩还结个P婚啊?!

yyddss : 2015-05-11#223
客观地说,投资移民有时间和经济实力飞来飞去,如果不考虑小孩,他们用不着长期两地分居。但你说的这两三对技术移民的情况就比较难讲了,长期这样的话夫妻关系必然生疏,当然人家不在意也无所谓。
技术移民里难道只有这2-3对都让我碰上了?

DancingElf : 2015-05-11#224
我觉得单靠牛奶金的生活一定也是很拮据的,加拿大也有非常悲哀的一面,这种情况估计是饿不死,但是生活品质也不会好。魁省应该好点。

不可能是富足的日子,但也不会很悲哀。弱势群体得到很不错的照顾。以前我租住公寓时,半地下室是一个盲人住,通风挺好的。他靠福利过日子,基本不做饭,做公车去小馆子吃饭。他对我说挺满足,大家都对他挺好。也有义工定期去探访他。在中国他估计就得流落街头了。

在这里你应该没见过在街上乞讨的孩子吧?在这个社会孩子们的利益最能得到保障。

armtotooth : 2015-05-11#225
别忘了加拿大彩票中奖的不用交税,比打工划算多了。这是明显的奖励不劳动嘛

dieselplanet : 2015-05-11#226
对啊,对于还没有进化好的人群,的确应该回国,耐心等到修炼成正果的那一天。支持回流。
你进化好没?尾巴剪了吧?

DancingElf : 2015-05-11#227
比较早的那批移民比如2000年前的,可能是不了解情况为了钱来的
后来再来的,应该听到了很多回流的人说的情况,不会只为了钱吧?

我是10年前,也就是2005年,上这个论坛的,因为一个朋友决定办移民,是她告诉我这个网站,我就上来看了一下。当时我被大家移民的热情给吓住了,我劝大家慎重,不要轻易放弃国内的事业和前途过来,结果被骂得狗血淋头。大家说我是loser,自己混不好也看不得别人过得好。大家相信自己是精英,决不会在加拿大混得差的。还有的人说不在乎钱,在乎民主和制度。你要说很多人找不到专业工作,大家觉得那是别人,自己有好心态好本事,决不会混得那样。反正,尽你的想象,我就好像阻止了别人的大好前程和梦想一样,被骂惨了。

10年后,因为我说加拿大的社会保障和好话,又经常被说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力,无法想象国内有钱人和中产的幸福生活。

其实这个国家还是这个国家,现在加拿大的经济和就业形势还比10年前好多了。除了国内飞速发展的10年,更在于很多人似乎看不到两个社会基础设施的差距,只要自己小天地的生活好就一切皆好了。其实两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差距还是挺大的。每次我回家除了和亲友们相聚觉得特别享受外,生活中感觉不方便的地方很多。

我不知道现在移民的目的,但如果我还有朋友要移民过来,我的意见还是慎重甚至是劝阻。其实10年前我的朋友决定过来时,年龄在移民中还不算大的,也才工作了几年,我还是劝她慎重考虑,把困难都对她交了底。不是因为这个国家差,而是因为第一代移民的属性决定了放弃打拼了十几年甚至20年的事业基础过来,肯定很难适应,也很难重建自己目标中的生活秩序。

Du ang Du ang : 2015-05-11#228
200万加元就敢一辈子不工作,那得多乐观,多自信哪
200万加园存银行一年有四五十万人民币利息,至少相当于八九万加元吧。还不够?

Du ang Du ang : 2015-05-11#229
都是事后诸葛亮,有本事预言一下未来,不用长了,10年之后哦,你还能这样说?20年后?现在国内大多人暴富说不定将来守不住资产的 。这里起码能知道自己多么穷?将来能多么富,说句不好听的,万一有个好歹大病也不会因此返贫吧!
我敢保证十年,二十年后你还可以这么说。

sabre : 2015-05-11#230
比较早的那批移民比如2000年前的,可能是不了解情况为了钱来的
后来再来的,应该听到了很多回流的人说的情况,不会只为了钱吧?
不对,
我认识不少2000年之前来的, 也许不是很了解情况, 通讯不是很发达, 来往靠写信,
有急事的时候, 打112还是113通过长话局打要求对方付款的电话, 一个电话二三十块(加币), 我一个月挣七十人民币,
但不是为了钱来的,我们老一辈革命家, 没什么钱, 理想还是有一点的, 对世界的好奇心还是有一点的,

sabre : 2015-05-11#231
这就是某国人的奇葩现象。


你去问任何一个西方中产家庭。说我们结婚后,我住地球这里,你住地球那端,几个月见面一次,如何?

地球人说,你是嫖娼还是养情妇还是结婚过日子啊?:wdb35: 这么玩还结个P婚啊?!
我觉得, 距离挡不住爱情, 假如有一个共同的理想, 追求, 一年见两面不是什么问题,
没必要去问西方家庭, 个人有个人的选择, 用别人的生活方式当模板, 没大意思,
何况, 西方的家庭也是五花八门, 不像你说那样千篇一律,

sabre : 2015-05-11#232
我是10年前,也就是2005年,上这个论坛的,因为一个朋友决定办移民,是她告诉我这个网站,我就上来看了一下。当时我被大家移民的热情给吓住了,我劝大家慎重,不要轻易放弃国内的事业和前途过来,结果被骂得狗血淋头。大家说我是loser,自己混不好也看不得别人过得好。大家相信自己是精英,决不会在加拿大混得差的。还有的人说不在乎钱,在乎民主和制度。你要说很多人找不到专业工作,大家觉得那是别人,自己有好心态好本事,决不会混得那样。反正,尽你的想象,我就好像阻止了别人的大好前程和梦想一样,被骂惨了。

10年后,因为我说加拿大的社会保障和好话,又经常被说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力,无法想象国内有钱人和中产的幸福生活。

其实这个国家还是这个国家,现在加拿大的经济和就业形势还比10年前好多了。除了国内飞速发展的10年,更在于很多人似乎看不到两个社会基础设施的差距,只要自己小天地的生活好就一切皆好了。其实两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差距还是挺大的。每次我回家除了和亲友们相聚觉得特别享受外,生活中感觉不方便的地方很多。

我不知道现在移民的目的,但如果我还有朋友要移民过来,我的意见还是慎重甚至是劝阻。其实10年前我的朋友决定过来时,年龄在移民中还不算大的,也才工作了几年,我还是劝她慎重考虑,把困难都对她交了底。不是因为这个国家差,而是因为第一代移民的属性决定了放弃打拼了十几年甚至20年的事业基础过来,肯定很难适应,也很难重建自己目标中的生活秩序。
这个是好事,
只有高大上, 有档次的杂志才容易引起 非议, 纽约时报啊,经济学人啊, 红旗杂志啊, 之类的,
发表在天涯啊, 铁血啊, 强国啊, 之类的文章, 不论多么狗血, 也没啥议论的,
被人批评, 只能说明, 你混出来了, 大哥恭喜你,

yyddss : 2015-05-11#233
我是10年前,也就是2005年,上这个论坛的,因为一个朋友决定办移民,是她告诉我这个网站,我就上来看了一下。当时我被大家移民的热情给吓住了,我劝大家慎重,不要轻易放弃国内的事业和前途过来,结果被骂得狗血淋头。大家说我是loser,自己混不好也看不得别人过得好。大家相信自己是精英,决不会在加拿大混得差的。还有的人说不在乎钱,在乎民主和制度。你要说很多人找不到专业工作,大家觉得那是别人,自己有好心态好本事,决不会混得那样。反正,尽你的想象,我就好像阻止了别人的大好前程和梦想一样,被骂惨了。

10年后,因为我说加拿大的社会保障和好话,又经常被说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力,无法想象国内有钱人和中产的幸福生活。

其实这个国家还是这个国家,现在加拿大的经济和就业形势还比10年前好多了。除了国内飞速发展的10年,更在于很多人似乎看不到两个社会基础设施的差距,只要自己小天地的生活好就一切皆好了。其实两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差距还是挺大的。每次我回家除了和亲友们相聚觉得特别享受外,生活中感觉不方便的地方很多。

我不知道现在移民的目的,但如果我还有朋友要移民过来,我的意见还是慎重甚至是劝阻。其实10年前我的朋友决定过来时,年龄在移民中还不算大的,也才工作了几年,我还是劝她慎重考虑,把困难都对她交了底。不是因为这个国家差,而是因为第一代移民的属性决定了放弃打拼了十几年甚至20年的事业基础过来,肯定很难适应,也很难重建自己目标中的生活秩序。

2005年还那么大的移民热情真是不敢想象,那时候回流的人不少了,带回去不少的负面信息
你大概是什么时候来的?能问问吗?

northshore : 2015-05-12#234
200万在加拿大就可以生活了吗?不需要工作了吗?

avalon3000 : 2015-05-12#235
富豪领牛奶金,还有投资移民在加拿大不报税,从香港人来移民的时候就这样。
其实加拿大政府都是知道的,我知道一个家庭,每年报税不到1万,连续报了十几年了。

avalon3000 : 2015-05-12#236
顺便问问,加拿大有啥福利,华人都不领取,印度人却是领取的,咱也来学习一下。

法海 : 2015-05-12#237
没事。所有地球人认为是奇葩现象,在某国属于很正常。

你现在要做法海了,别理他们。


看样子猪脑子还挺能记事儿,还惦记着俺呐。哈哈。

yyddss : 2015-05-12#238
富豪领牛奶金,还有投资移民在加拿大不报税,从香港人来移民的时候就这样。
其实加拿大政府都是知道的,我知道一个家庭,每年报税不到1万,连续报了十几年了。
加拿大政府都知道?:eek:

wangsanjiu : 2015-05-12#239
比如说种菜吧, 我跟ReneDad讲究自己种,这是北京人,
你呢, 雇人种, 这是上海人,
我听说现在有的上海人, 做爱都不亲自, 雇人, 你帮我打听打听, 你身边有没有雇人做爱的, 我身体好,价格合适,
有个60多岁老男同表示对雇你做爱很感性趣,托我问个价。

bupai1964 : 2015-05-12#240
我和你的观点一致。我认为加拿大是一块有自由、有规则、有包容的土地。工作不工作都会有尊严地活着,但我喜欢工作的快乐,喜欢妻儿老小共同生活的快乐,我喜欢钱,但它绝不是第一位的,比它更重要的东西很多,比如自由、理性、尊严、家人等等。
怀揣200万找不到好工作,或者做空中飞人,不如有生存技能,每年能挣8万。
朋友中基本上不是前两种,就是后一种;但是后一种的生活质量要高一些!:wdb32:

这些朋友来早的,现在工作比较好,收入可以;来晚的票子多,但是错过了最佳年龄,工作不理想,往往自己给自己打工,工作时间长压力大。不工作坐吃山空的话,200是不够的。不要羡慕他们。牛奶金才多少钱?

bupai1964 : 2015-05-12#241
200万加园存银行一年有四五十万人民币利息,至少相当于八九万加元吧。还不够?
按现在的情况算,200万不买房子不花销,利息最多5万多加币,利率还在降。
如果是按人民币算,利息会高一些,理财的话收入就更高了。前提是你对人民币的信心要足够高。

典型的200万加元家庭模式是中国房子里有1/3,2/3加拿大房子车子,以及开办的生意,往往是咖啡厅,餐馆,杂货店,等等没意思,累人,熬时间的工作。

把200万全都作为现金存起来,特别是以人民币存的,我没听说过。每年能潇洒的赚8万,每周只工作40个小时而不是60个小时,是他们的梦想。

thecupoflife : 2015-05-12#242
在很多中国人的观念中,父母的财产不是他们自己的,而是子孙后代的。孩子不是给自己生的,而为婆家生的。孩子生下来,姓了父亲的姓,这个也是为婆家做的贡献,自己要得到补偿。对于这些观念,我是理解无能。
西方人更严重,不止子女,女人嫁人后随夫姓。和中国古代一样。

thecupoflife : 2015-05-12#243
怀揣200万找不到好工作,或者做空中飞人,不如有生存技能,每年能挣8万。
朋友中基本上不是前两种,就是后一种;但是后一种的生活质量要高一些!:wdb32:

这些朋友来早的,现在工作比较好,收入可以;来晚的票子多,但是错过了最佳年龄,工作不理想,往往自己给自己打工,工作时间长压力大。不工作坐吃山空的话,200是不够的。不要羡慕他们。牛奶金才多少钱?
每年八万年薪,存一辈子存不了五十万啊。别人两百刀还比不过?

arlenegs : 2015-05-12#244
我是和稀泥的,两边都好,中国挣钱容易,我们来这四年了,不准备办移民,孩子上大学后,夫妻两回上海。老公今年终于下决心让孩子以后在加拿大生活。孩子9岁来的,在上海换了两个小学,来这四年,开心快乐,年年带给我们惊喜。今年一月开始打冰球,所有教练夸他有天分。还拿了全省科学展初中组金牌。游泳,速滑,省足球队都出省级成绩,少年空军射击四级,攀岩。不过现在只练速滑,冰球,射击。孩子自信爆棚。准备第一全力以赴打职业冰球,第二上好大学的机电专业,第三空军,第四回国考电影学院。我们长得好,钢琴弹过四年,画画,一直这边华人春晚组舞里唯一男孩,六月做主持。留在国内,我们被打击的连上海大学都别指望。这四年,孩子的进步,让我们年年变计划,计划赶不上孩子的进步快。这里真心是孩子的天堂。
不过对我们夫妻比较苦些,人到中年,不愿奋斗了,也找不到好工作,就吃老本吧,自己省点,孩子不能省,今年孩子体育花了9千刀了。前两年老公还讨厌这,现在开开心心再留这5年半,培养好孩子,我们是要回国的,喜欢国内更多些。我两现在就是孩子的经纪人。嘿嘿!

arlenegs : 2015-05-12#245
说实在的,为了孩子活得像个人样,还是加拿大好,太好了,没的说。做父母不就是为了孩子吗?我超级爱国爱党的,以前在这坛子里没少和五分吵架。我还是爱国爱党,以后也准备支教几年。但是我儿子包括将来孙子孙女我倒是希望他们在加拿大生活,这里小孩太他妈幸福了。两年半前,我老公辞去外企主管职务来这,没少抱怨,生气,现在终于心甘情愿了。一切为了孩子吗!这里孩子既可以用国内孩子三分之一的精力,加上狠劲玩,就能快乐的上好大学,或有很多好的出路,国内真的没这机会。当然咱不能跟有钱人比。

arlenegs : 2015-05-12#246
你们都不能体会,孩子优秀的,停哪像运动,我们都痛苦,去年9月还发帖,孩子是校队主力,今年就都是省队主力了,学校活动都停了,没时间,停游泳,和省足球队,孩子都很难过得,孩子已经没时间了。去年还觉得孩子兴趣出发,上个体育专业就好,结果孩子科学竞赛先是全市5-12年级唯一大奖,得了个三D打印机,接着全省初中组金牌。孩子决定以后学习机械,不过他从小动手能力就强。现在给他爹一个任务,每天制定孩子的锻炼计划和学习计划,他负责机械物理计算机这块,两人在图书馆学,查资料,准备明年的科学展。我负责数学。至于冰球,所有可能的CAMP,全报。全力以赴打。嘿嘿!

arlenegs : 2015-05-12#247
我们也做好了体育的风险,受伤这块,所以和孩子讲,学习还是要抓的,不过从他兴趣出发,他喜欢钻研机械,以后上大学,他也喜欢。我把楼歪的不像话了。我就是来夸孩子的。嘿嘿!有说不中听话的我就当他酸,羡慕嫉妒恨,嘿嘿!
和大家介绍一个好活动,少年军校,CADETS,12岁以上就可参加。分海陆空,全免费。每年暑假有免费夏令营。有军姿训练,知识学习,野外求生,自己研究吧。

道德的液体 : 2015-05-12#248
百度年终奖50个月工资,就算人均月薪2万,每年发100万,要1000万,不吃不喝也要10年。要几千万时间就更长了。
但是,难道百度每个人都年薪百万或以上?而且年年如此?又有多少人在百度工作? ”刚刚,李彦宏在今天百度年会说了,百度年终奖游戏规则变了,有人年终奖会拿到50个月工资,”,只是“有人”。

我从来不否认国内一线城市的薪酬水平高,但是要说高到普通年薪百万的程度,我也不认为那是事实。就算上面统计局的数据,我写出来的时候就知道你会说那不准确。不过就是再打几个折扣,600万的千分之一比例,就算每个人都瞒报4/5的家庭财产,那身家3千万的也就是千分之一。如果中产阶级是一千个人中才有一个,那还叫中产吗?
这个基本不用争论。有大量数据支持你的观点。这些数据不仅仅来自中国政府统计,还来自银行等金融机构,胡润百富等财富媒体的调查,还有基于整个社会GDP的推算,或者说,基于常识。而你的辩论对手依据的是他身边的事实,没有更多统计数据支持他的说法。

juzipi : 2015-05-12#249
有收获就有付出,是有很多人在国内挣钱,但是两地分居所付出的代价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处,一般人只会看到别人光鲜的一面

科学养猪 : 2015-05-12#250
说实在的,为了孩子活得像个人样,还是加拿大好,太好了,没的说。做父母不就是为了孩子吗?我超级爱国爱党的,以前在这坛子里没少和五分吵架。我还是爱国爱党,以后也准备支教几年。但是我儿子包括将来孙子孙女我倒是希望他们在加拿大生活,这里小孩太他妈幸福了。两年半前,我老公辞去外企主管职务来这,没少抱怨,生气,现在终于心甘情愿了。一切为了孩子吗!这里孩子既可以用国内孩子三分之一的精力,加上狠劲玩,就能快乐的上好大学,或有很多好的出路,国内真的没这机会。当然咱不能跟有钱人比。

NND , 说的好。

法海呢? 过来听课。

0000000000000 : 2015-05-12#251
NND , 说的好。

法海呢? 过来听课。
家园也沦陷了?有毛毛混战的感觉。

0000000000000 : 2015-05-12#252
其实没必要,哪好哪呆着,往返几次就比较出来了,各有利弊,看各自选择。

i am laker : 2015-05-12#253
房子再大又如何?能比房子外面的天空还大?

青菜 : 2015-05-12#254
NND , 说的好。

法海呢? 过来听课。
国内是上进,学习好的孩子的天堂。这里没有这些区分,好的一面是公平公正,怎么长都可以,自由得很。
但是,能量都是守恒的。
在加拿大,学习压力是从小到大持续增加的,好大学每天半夜睡觉太正常了。
工作以后,不论你是二十多还是六十多都没有倚老卖老的可能,努力是一辈子的事情。这是我在这里上班的体会。
所以说到底,从人生的跨度来说,付出的努力都差不多。
不过我不否认中国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有些超前了这一事实。

Linda-jueru : 2015-05-12#255
只要同胞都过的好,咋都好
眼睛多看看别的族裔,比较起来,华人领福利那真是厚道的

春剑圣仙梅 : 2015-05-12#256
国内是上进,学习好的孩子的天堂。这里没有这些区分,好的一面是公平公正,怎么长都可以,自由得很。
但是,能量都是守恒的。
在加拿大,学习压力是从小到大持续增加的,好大学每天半夜睡觉太正常了。
工作以后,不论你是二十多还是六十多都没有倚老卖老的可能,努力是一辈子的事情。这是我在这里上班的体会。
所以说到底,从人生的跨度来说,付出的努力都差不多。
不过我不否认中国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有些超前了这一事实。

正解,我知道UBC的学生经常时差颠倒地考试复习,SFU的学生考试期间平均晚上睡觉时间是半夜两点。

春剑圣仙梅 : 2015-05-12#257
西方人更严重,不止子女,女人嫁人后随夫姓。和中国古代一样。

那天和我们头儿聊天,我说咱们中国女性不用随夫姓,有的开明的老公还愿意让孩子们一半随父亲的姓,一半随母亲的姓,他居然还有点小吃惊的样子,他最爱和我聊天了,我得好好给他洗洗脑,呵呵。

青菜 : 2015-05-12#258
正解,我知道UBC的学生经常时差颠倒地考试复习,SFU的学生考试期间平均晚上睡觉时间是半夜两点。

我们公司的SENIOR技术职位,四十多岁,半夜ONCALL起来干活的比比皆是。而且,四五十岁,随时会被裁员的,没有无固定期这码事情。
这在中国不可想象。
所以,每个社会,残酷的地方不一样。美好的地方也不一样。

春剑圣仙梅 : 2015-05-12#259
我们公司的SENIOR技术职位,四十多岁,半夜ONCALL起来干活的比比皆是。而且,四五十岁,随时会被裁员的,没有无固定期这码事情。
这在中国不可想象。
所以,每个社会,残酷的地方不一样。美好的地方也不一样。

没办法,其实在哪里都不好混。最自在的就是想走就走,想留就留。就像我这种职位,说起来多轻松,多体面啊,可是其中无聊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经常有白白地浪费了光阴的感觉。

在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到处都是熟人,到处都是人脉,跳槽就跟下饭馆一样稀松平常,嘻。

WorryFree : 2015-05-12#260
我们公司的SENIOR技术职位,四十多岁,半夜ONCALL起来干活的比比皆是。而且,四五十岁,随时会被裁员的,没有无固定期这码事情。
这在中国不可想象。
所以,每个社会,残酷的地方不一样。美好的地方也不一样。
那是因为他的工资包括ONCALL。否则那是不可能的。

我们有一客户,有次开会遇到,结果一聊天发现我们在国内有位共同的朋友,就把家里的电话留给他,告诉有机会上家里玩。他后来因为公事竟然打了我家里的电话,让我觉的不可思议。

科学养猪 : 2015-05-12#261
没办法,其实在哪里都不好混。最自在的就是想走就走,想留就留。就像我这种职位,说起来多轻松,多体面啊,可是其中无聊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经常有白白地浪费了光阴的感觉。

在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到处都是熟人,到处都是人脉,跳槽就跟下饭馆一样稀松平常,嘻。

为什么要到处是熟人呀? :wdb2:

我有时候做噩梦一般就是又被人拉去吃饭唱歌。:wdb8:

我的住所周围方圆5公里内不准有熟人,最好是15公里。:wdb45:

只要50公里内有修水管,喷水龙头的师傅就可以了。:wdb23:

小和尚 : 2015-05-12#262
为什么要到处是熟人呀? :wdb2:

我有时候做噩梦一般就是又被人拉去吃饭唱歌。:wdb8:

我的住所周围方圆5公里内不准有熟人,最好是15公里。:wdb45:

只要50公里内有修水管,喷水龙头的师傅就可以了。:wdb23:

育空或者西伯利亚适合你

dieselplanet : 2015-05-12#263
我没有做过统计,在温哥华究竟有多少空中飞人的家庭,估计占了很大的比例。投资移民绝大部分都是属于这一类的吧?有的是夫妻中有一个在飞,有的是两个都在飞。人家根本就不存在长期分居的问题,来来回回地两边生活,干嘛无端地去猜忌别人二奶三奶的?

孩子如果大了,就更自由了,我认识的女性不少是喜欢在加拿大生活的,她们的丈夫一年过来呆两三个月,她们自己有的都不入籍,每年在国内呆半年,这边呆半年,哪里来的受活寡,我看她们惬意的很呢:wdb17:
我是这么认为这类情况的,大家看有没有道理。
如果是纯粹为了更好的经济条件,两口子暂时的分开,一个在加带娃上学,一个在乘国内形势好继续巩固经济条件,那么也没太大问题。只是要注意长期分居导致被人乘虚而入的问题。
如果是被土豪送出来的大奶们,本身在国内也都天天为着小三小四闹的天翻地覆,来到这边反而得一眼不见心不烦,两边都是活寡,这边还自在点。

shw019 : 2015-05-12#264
我是这么认为这类情况的,大家看有没有道理。
如果是纯粹为了更好的经济条件,两口子暂时的分开,一个在加带娃上学,一个在乘国内形势好继续巩固经济条件,那么也没太大问题。只是要注意长期分居导致被人乘虚而入的问题。
如果是被土豪送出来的大奶们,本身在国内也都天天为着小三小四闹的天翻地覆,来到这边反而得一眼不见心不烦,两边都是活寡,这边还自在点。
为啥守活寡呢? 守给谁呢? 土豪有钱, 不花白不花, 找鸭呀!!!!

dieselplanet : 2015-05-12#265
为啥守活寡呢? 守给谁呢? 土豪有钱, 不花白不花, 找鸭呀!!!!
找鸭是需要很强掌控力的,所以一般是女土匪,女贪官,女强人之类的找鸭,且把鸭们办的妥妥的。
如果是拿着土豪的票子,带着复仇的情绪找鸭,最后被鸭办妥了的几率很大。

shw019 : 2015-05-12#266
找鸭是需要很强掌控力的,所以一般是女土匪,女贪官,女强人之类的找鸭,且把鸭们办的妥妥的。
如果是拿着土豪的票子,带着复仇的情绪找鸭,最后被鸭办妥了的几率很大。
找个鸭就是为了解决一下生理需要, 应该没这么复杂吧, 更谈不到复仇了。

shw019 : 2015-05-12#267
当然了, 也可以买玩具用。

啊美 : 2015-05-12#268
200万加元就敢一辈子不工作,那得多乐观,多自信哪
会理财的还行, 不会理财的, 很快就坐吃山空了

梦溪 : 2015-05-12#269
会理财的还行, 不会理财的, 很快就坐吃山空了
还得能挣才行,挣钱是源头活水,理财只是个辅助的保值增值的手段。有源源不断的赚钱进账,理财方式才敢激进的搏一搏。否则是没底气激进的,只能保守的理财守财。

啊美 : 2015-05-13#270
没办法,其实在哪里都不好混。最自在的就是想走就走,想留就留。就像我这种职位,说起来多轻松,多体面啊,可是其中无聊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经常有白白地浪费了光阴的感觉。

在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到处都是熟人,到处都是人脉,跳槽就跟下饭馆一样稀松平常,嘻。

今天我老公回来说一大早看到一个大楼前排长队, 大部分都是西人, 穿得很正规, 不知道是不是在应聘? 哪来这么多应聘者? 最近加拿大经济是不是不好, 有在裁员吗?

春剑圣仙梅 : 2015-05-13#271
我是这么认为这类情况的,大家看有没有道理。
如果是纯粹为了更好的经济条件,两口子暂时的分开,一个在加带娃上学,一个在乘国内形势好继续巩固经济条件,那么也没太大问题。只是要注意长期分居导致被人乘虚而入的问题。
如果是被土豪送出来的大奶们,本身在国内也都天天为着小三小四闹的天翻地覆,来到这边反而得一眼不见心不烦,两边都是活寡,这边还自在点。

呵呵,你挺逗的。

最近我接触了一些在这边的女性,算算直接交谈过的有5个,居然发现一些平常大家没有留意的新动向。有三个女性是在外面吃饭时碰到的,其中一个女性和我抱怨说不想和老公呆在一起,说他在国内又不赚钱,没什么意思,可她老公还死活黏她。

还有一个投资移民,无聊了出来打labour, 说不喜欢国内,也不喜欢养小孩,老公说你不想养就不养吧,老公就两边跑,她死活不回国。

一个女的更逗乐,老公比她小,她说老公你到外面去找小的吧,小老婆啥的都行,就是不要来烦我,可她老公说他不好这口,就喜欢黏着她,前两天刚从国内飞来,我问她你老公这次呆多久,她说三到四个月吧,说都烦死她老公了,一天到晚地问她在外面做什么做什么,老查岗,我都听见她在电话里凶巴巴地训老公,笑死人了。

感觉实际情况是女的嫌男的烦的挺多,可这网上成天说那些男的二奶三奶的很快活啊。

春剑圣仙梅 : 2015-05-13#272
找鸭是需要很强掌控力的,所以一般是女土匪,女贪官,女强人之类的找鸭,且把鸭们办的妥妥的。
如果是拿着土豪的票子,带着复仇的情绪找鸭,最后被鸭办妥了的几率很大。

我觉得那些鸭子好可怜,有的都被那些女人玩弄的精尽人亡,好惨的。

春剑圣仙梅 : 2015-05-13#273
今天我老公回来说一大早看到一个大楼前排长队, 大部分都是西人, 穿得很正规, 不知道是不是在应聘? 哪来这么多应聘者? 最近加拿大经济是不是不好, 有在裁员吗?

不知道啊,我周围没有人被裁啊,再说了,我在这边也不认识几个人,呵呵。

comeback : 2015-05-13#274
我觉得那些鸭子好可怜,有的都被那些女人玩弄的精尽人亡,好惨的。
小心Johnny1008跟你急,哈哈哈。。。:cool::p

青菜 : 2015-05-13#275
那是因为他的工资包括ONCALL。否则那是不可能的。

我们有一客户,有次开会遇到,结果一聊天发现我们在国内有位共同的朋友,就把家里的电话留给他,告诉有机会上家里玩。他后来因为公事竟然打了我家里的电话,让我觉的不可思议。
每年八万年薪,存一辈子存不了五十万啊。别人两百刀还比不过?

个人人为,有200万,会理财,争取每年增值10%以上。同时在国内有一套房子,加拿大自住一套房子,这个基本就是比较稳健的手法。
这样情况下不工作也是可以的。
但是,关键是要不工作也让自己充实起来,并且能让孩子稍微留些人脉,这是比较困难的。
从我的个人在中国的经历和在加拿大上班的观察,两个社会,父母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视野对孩子非常重要。甚至超过分数。

dieselplanet : 2015-05-13#276
呵呵,你挺逗的。

最近我接触了一些在这边的女性,算算直接交谈过的有5个,居然发现一些平常大家没有留意的新动向。有三个女性是在外面吃饭时碰到的,其中一个女性和我抱怨说不想和老公呆在一起,说他在国内又不赚钱,没什么意思,可她老公还死活黏她。

还有一个投资移民,无聊了出来打labour, 说不喜欢国内,也不喜欢养小孩,老公说你不想养就不养吧,老公就两边跑,她死活不回国。

一个女的更逗乐,老公比她小,她说老公你到外面去找小的吧,小老婆啥的都行,就是不要来烦我,可她老公说他不好这口,就喜欢黏着她,前两天刚从国内飞来,我问她你老公这次呆多久,她说三到四个月吧,说都烦死她老公了,一天到晚地问她在外面做什么做什么,老查岗,我都听见她在电话里凶巴巴地训老公,笑死人了。

感觉实际情况是女的嫌男的烦的挺多,可这网上成天说那些男的二奶三奶的很快活啊。
都有可能。反正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女同志在加拿大,不管啥情况,都比国内舒坦。

nagaro : 2015-05-13#277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maylotus : 2015-05-14#278
200万加园存银行一年有四五十万人民币利息,至少相当于八九万加元吧。还不够?
有这么多?

cuc3+cuc3 : 2015-05-14#279
有这么多?
1000万rmb拿4个点还是可能的。

梦溪 : 2015-05-14#280
1000万rmb拿4个点还是可能的。
国内银行理财,5万人民币以上的,年利5.5%太平常了。1000万人民币,一年无风险理财收益就是55万。更何况国内比这个收益高的各种渠道是很多的。

maylotus : 2015-05-14#281
但是谁愿意把钱都放银行吃利息呢?基本也是买房,国内房子租售比太低,还得往里投钱,增值是有的,但又舍不得套现,所以所谓资产也只是一个数字而已,都是房奴啊

青菜 : 2015-05-14#282
国内银行理财,5万人民币以上的,年利5.5%太平常了。1000万人民币,一年无风险理财收益就是55万。更何况国内比这个收益高的各种渠道是很多的。
梦姐肯定觉得有200万就退休那是太自信了
。。。不过未来几年也许金融市场收益会走低,二百够不够不工作到老的确还是个问题。

梦溪 : 2015-05-14#283
梦姐肯定觉得有200万就退休那是太自信了
。。。不过未来几年也许金融市场收益会走低,二百够不够不工作到老的确还是个问题。
我个人认为能在加拿大退休,财务自由,净资产大于等于一千万加币。否则,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还需努力

Du ang Du ang : 2015-05-14#284
有这么多?
国内三,五年的定期存款就是这么多,国债还要高一些,这都是有保障的。激进一点儿买基金,我有一个朋友上个月一个月收入30%多,不过这个有风险。

网洋中的一条鱼 : 2015-05-14#285
加拿大的投资基金长期年化收益率普遍在5%以上,股票投资基金的长期年化收益率在8%-9%,巴菲特的投资长期年化收益率在20%

人在加拿大,心还在国内。难怪中国人在加拿大混得很差。

青菜 : 2015-05-15#286
我个人认为能在加拿大退休,财务自由,净资产大于等于一千万加币。否则,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还需努力
要是这个目标,除了回国,别无他法。。。加拿大一辈子也挣不出这么多的。。。

thecupoflife : 2015-05-15#287
要是这个目标,除了回国,别无他法。。。加拿大一辈子也挣不出这么多的。。。
我说了八万年薪税后一辈子存不了五十万,税后五万多,工作三十年不吃不喝不交房产税也才160万。 还有人说手里两百万比不上。

青菜 : 2015-05-15#288
我说了八万年薪税后一辈子存不了五十万,税后五万多,工作三十年不吃不喝不交房产税也才160万。 还有人说手里两百万比不上。

你忘了投资复利的力量。如果每月存一千,三十年,每年收益10%。算算还是不少的。。。
最可怜的是咱们都老了,干不了30年。。。

ycubic : 2015-05-15#289
帮别人养小孩其实是很划算的,以后老了还要靠这些人工作来养我们的。。。

deadcatbj : 2015-05-27#290
200万加币,过很普通的生活应该够。
如果想活的滋润一点,估计不太够了,至少得4,5百万
说1000万的那个又有点太高了,过日子应该不用那么多。当然要处处人前显贵那另说了。

tomato710 : 2015-05-27#291
晕。国内现在200万固定资产的。。。到处啊。。。

deadcatbj : 2015-05-27#292
晕。国内现在200万固定资产的。。。到处啊。。。
也就北上广深到处,因为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