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好到了这个地步,你知道吗?

yyddss

不活跃园友
你呵呵啥啊,我又不是说一线城市,别抹掉了前提条件。全中国有多少比例住在一线城市?
我对二、三线城市的大多数人的生活状况不了解,在另一个帖子里想问问也没问出来
西人问我中国人是不是都特有钱,我当时说你看到的温哥华移民只是少数
但看到论坛里那么多人说几千万在国内不算什么,也犹豫了,也许我真out 了
 
再有钱也得节俭。
我最怕冬天去温西的大豪宅做客,每次都要带件羽绒服,因为暖气都开得特小像冰窖
回家还是觉得自己的小窝温暖;)

理解,大house的暖气如果全开足,那费用是要吓死人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去住single house的朋友家做客,会觉得不如自己住的apartment或者townhouse暖和,因为公寓和城镇屋是完全可以借隔壁的暖气来用用的:wdb20:
 

yyddss

不活跃园友
我也在北京读过几年书,朋友同学在北京的也有,他们念的学校也不错,中财北邮中科院等等,都是在2000年前毕的业,按说也是应该抓住了时机的那一批。但是他们中运气不好有的还没有房子(有过,离婚又没有了),即使有两套房的有一套也要自住,变不成现钱。他们也全是穷人。我回去和他们一起吃饭,觉得大家过的日子也差不多,一样要节俭一样过普通日子。
我倒是觉得哈,国内的老百姓如果能有个1-2百万(加元)资产移民没准不错,因为1-2百万资产在当地西人里也还不错了,对吧
(富人无所谓,在哪里呆着都行不需要我们瞎操心)
 
我对二、三线城市的大多数人的生活状况不了解,在另一个帖子里想问问也没问出来
西人问我中国人是不是都特有钱,我当时说你看到的温哥华移民只是少数
但看到论坛里那么多人说几千万在国内不算什么,也犹豫了,也许我真out 了

我个人认为在京沪广几千万也很牛了,但是这些城市人口基数大,几千万的有钱人也被埋没在无数的亿万富翁里面了。放眼整个中国,有几千万人民币资产的绝对算是富人了。也就是说,你在北京上海街上随便拉一个路人,都可以去三,四线城市做一个小地主了。但是,这一群人里的很多不去小城市,都跑国外来了,加拿大也来了不少,豪宅热销,很多经纪拼命学中文,自然让加拿大的老外觉得中国人都很有钱,其实,这应该是一种错觉。
 
最后编辑: 2015-05-11
我最怕较真儿,咱们今天就到这里吧,也许你对了,也许我对了,谁对谁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得琢磨晚饭吃啥了。。。

不较真。只是我看到的不大一样,在北京的朋友同学也就那样,几千万身家的人不是比比皆是。在下面城市的平民更多,也是70后,也念的重点大学或四年本科,有的还是很辛苦。家里一套房,没有车的大有人在,民生还是艰辛。但最主要惨的人很惨,母亲节,新闻尽是伟大的母亲为了照顾两个残疾双胞胎离婚,靠低保过日子; 妈妈在河里的那个新闻,忍痛杀死伺候几十年的老母亲,自己跳河。还有各种可怜的留守儿童,看不起病的孩子,因为一个兔唇就被父母抛弃。在垃圾箱里烧炭取暖而去世的孩子们。

中产阶级都几千万资产了,但为什么有这么多可怜的人?如果在加拿大,他们起码可以衣食无忧,有医疗,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不会有随手拍的乞讨儿童。我们能做什么,就是一个“随手拍”吗?如果不能保障全民,起码先保障儿童吧。
 
我倒是觉得哈,国内的老百姓如果能有个1-2百万(加元)资产移民没准不错,因为1-2百万资产在当地西人里也还不错了,对吧
(富人无所谓,在哪里呆着都行不需要我们瞎操心)

只有愚民才为钱移民,发现亏了,然后回去继续做愚民。 :wdb6:
 
我倒是觉得哈,国内的老百姓如果能有个1-2百万(加元)资产移民没准不错,因为1-2百万资产在当地西人里也还不错了,对吧
(富人无所谓,在哪里呆着都行不需要我们瞎操心)

坐吃山空没有安定感吧,而且语言不通没有朋友圈子,也没什么意思。在国内过得好好的,跑过来做社会边缘人,需要良好的心态,除非这就是生活所求。
 

yyddss

不活跃园友
坐吃山空没有安定感吧,而且语言不通没有朋友圈子,也没什么意思。在国内过得好好的,跑过来做社会边缘人,需要良好的心态,除非这就是生活所求。
我看中国技术移民普遍从资产上比当地人好很多了,或者比一些其他国家的移民也好很多(人家可能一辈子都挣不到那些钱),但还是不快乐,抱怨,这不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吗?
 
不较真。只是我看到的不大一样,在北京的朋友同学也就那样,几千万身家的人不是比比皆是。在下面城市的平民更多,也是70后,也念的重点大学或四年本科,有的还是很辛苦。家里一套房,没有车的大有人在,民生还是艰辛。但最主要惨的人很惨,母亲节,新闻尽是伟大的母亲为了照顾两个残疾双胞胎离婚,靠低保过日子; 妈妈在河里的那个新闻,忍痛杀死伺候几十年的老母亲,自己跳河。还有各种可怜的留守儿童,看不起病的孩子,因为一个兔唇就被父母抛弃。在垃圾箱里烧炭取暖而去世的孩子们。

中产阶级都几千万资产了,但为什么有这么多可怜的人?如果在加拿大,他们起码可以衣食无忧,有医疗,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不会有随手拍的乞讨儿童。我们能做什么,就是一个“随手拍”吗?如果不能保障全民,起码先保障儿童吧。

我再回到这个帖子的主题来。是的,百万资产的投资移民的孩子领了几百刀牛奶金,可能会是个不怎么公平的漏洞。但这笔钱能让更多的贫困家庭的孩子保证足够的营养,受良好的教育,这就值了。

如果国内低收入或没有收入的家庭,更惨一点比如残疾儿童的妈妈无法去上班,丈夫又抛弃了娘儿俩,如果他们每个月能有等值的这笔钱,那么那些悲剧都不会有。他们每个月会负担得起肉类牛奶水果,妈妈可以安心照顾孩子,甚至会有许多义工和社会组织去帮忙,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多彩而不是呆坐家中。想一想,就可以知道这个政策避免了多少社会悲剧。
 
我看中国技术移民普遍从资产上比当地人好很多了,或者比一些其他国家的移民也好很多(人家可能一辈子都挣不到那些钱),但还是不快乐,抱怨,这不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吗?

嗨,不快乐的可能有下面几种:

1. 母亲独自带孩子来读书的;
2.家里男人不满意现状或者不受媳妇儿待见的;
3. 没了
 
最后编辑: 2015-05-11
我再回到这个帖子的主题来。是的,百万资产的投资移民的孩子领了几百刀牛奶金,可能会是个不怎么公平的漏洞。但这笔钱能让更多的贫困家庭的孩子保证足够的营养,受良好的教育,这就值了。

如果国内低收入或没有收入的家庭,更惨一点比如残疾儿童的妈妈无法去上班,丈夫又抛弃了娘儿俩,如果他们每个月能有等值的这笔钱,那么那些悲剧都不会有。他们每个月会负担得起肉类牛奶水果,妈妈可以安心照顾孩子,甚至会有许多义工和社会组织去帮忙,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多彩而不是呆坐家中。想一想,就可以知道这个政策避免了多少社会悲剧。

我觉得单靠牛奶金的生活一定也是很拮据的,加拿大也有非常悲哀的一面,这种情况估计是饿不死,但是生活品质也不会好。魁省应该好点。
 
有钱又怎么样,那些大奶二奶一辈子守活寡,心理十分变态,哪有什么幸福而言!

这你就不懂了,愚民国人笑贫不笑娼。 只要有钱吃顿好的,做N奶也没问题啊。:wdb39:
 
我没有做过统计,在温哥华究竟有多少空中飞人的家庭,估计占了很大的比例。投资移民绝大部分都是属于这一类的吧?有的是夫妻中有一个在飞,有的是两个都在飞。人家根本就不存在长期分居的问题,来来回回地两边生活,干嘛无端地去猜忌别人二奶三奶的?

孩子如果大了,就更自由了,我认识的女性不少是喜欢在加拿大生活的,她们的丈夫一年过来呆两三个月,她们自己有的都不入籍,每年在国内呆半年,这边呆半年,哪里来的受活寡,我看她们惬意的很呢:wdb17:
 
我再回到这个帖子的主题来。是的,百万资产的投资移民的孩子领了几百刀牛奶金,可能会是个不怎么公平的漏洞。但这笔钱能让更多的贫困家庭的孩子保证足够的营养,受良好的教育,这就值了。

如果国内低收入或没有收入的家庭,更惨一点比如残疾儿童的妈妈无法去上班,丈夫又抛弃了娘儿俩,如果他们每个月能有等值的这笔钱,那么那些悲剧都不会有。他们每个月会负担得起肉类牛奶水果,妈妈可以安心照顾孩子,甚至会有许多义工和社会组织去帮忙,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多彩而不是呆坐家中。想一想,就可以知道这个政策避免了多少社会悲剧。
自己有了钱多回馈社会就好了。我有的同事和邻居就做公益,也算对自己有个交代。
 
我没有做过统计,在温哥华究竟有多少空中飞人的家庭,估计占了很大的比例。投资移民绝大部分都是属于这一类的吧?有的是夫妻中有一个在飞,有的是两个都在飞。人家根本就不存在长期分居的问题,来来回回地两边生活,干嘛无端地去猜忌别人二奶三奶的?

孩子如果大了,就更自由了,我认识的女性不少是喜欢在加拿大生活的,她们的丈夫一年过来呆两三个月,她们自己有的都不入籍,每年在国内呆半年,这边呆半年,哪里来的受活寡,我看她们惬意的很呢:wdb17:

没事。所有地球人认为是奇葩现象,在某国属于很正常。

你现在要做法海了,别理他们。
 

yyddss

不活跃园友
我没有做过统计,在温哥华究竟有多少空中飞人的家庭,估计占了很大的比例。投资移民绝大部分都是属于这一类的吧?有的是夫妻中有一个在飞,有的是两个都在飞。人家根本就不存在长期分居的问题,来来回回地两边生活,干嘛无端地去猜忌别人二奶三奶的?

孩子如果大了,就更自由了,我认识的女性不少是喜欢在加拿大生活的,她们的丈夫一年过来呆两三个月,她们自己有的都不入籍,每年在国内呆半年,这边呆半年,哪里来的受活寡,我看她们惬意的很呢:wdb17:
为什么说分居两地的都是投资移民?
我倒是认识两三对技术移民 ,女的在这边男的在国内,一年只能见两次面每次时间也不长
常年这样。。。。(n)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