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好到了这个地步,你知道吗?

200万加园存银行一年有四五十万人民币利息,至少相当于八九万加元吧。还不够?
按现在的情况算,200万不买房子不花销,利息最多5万多加币,利率还在降。
如果是按人民币算,利息会高一些,理财的话收入就更高了。前提是你对人民币的信心要足够高。

典型的200万加元家庭模式是中国房子里有1/3,2/3加拿大房子车子,以及开办的生意,往往是咖啡厅,餐馆,杂货店,等等没意思,累人,熬时间的工作。

把200万全都作为现金存起来,特别是以人民币存的,我没听说过。每年能潇洒的赚8万,每周只工作40个小时而不是60个小时,是他们的梦想。
 
最后编辑: 2015-05-12
在很多中国人的观念中,父母的财产不是他们自己的,而是子孙后代的。孩子不是给自己生的,而为婆家生的。孩子生下来,姓了父亲的姓,这个也是为婆家做的贡献,自己要得到补偿。对于这些观念,我是理解无能。
西方人更严重,不止子女,女人嫁人后随夫姓。和中国古代一样。
 
怀揣200万找不到好工作,或者做空中飞人,不如有生存技能,每年能挣8万。
朋友中基本上不是前两种,就是后一种;但是后一种的生活质量要高一些!:wdb32:

这些朋友来早的,现在工作比较好,收入可以;来晚的票子多,但是错过了最佳年龄,工作不理想,往往自己给自己打工,工作时间长压力大。不工作坐吃山空的话,200是不够的。不要羡慕他们。牛奶金才多少钱?
每年八万年薪,存一辈子存不了五十万啊。别人两百刀还比不过?
 
我是和稀泥的,两边都好,中国挣钱容易,我们来这四年了,不准备办移民,孩子上大学后,夫妻两回上海。老公今年终于下决心让孩子以后在加拿大生活。孩子9岁来的,在上海换了两个小学,来这四年,开心快乐,年年带给我们惊喜。今年一月开始打冰球,所有教练夸他有天分。还拿了全省科学展初中组金牌。游泳,速滑,省足球队都出省级成绩,少年空军射击四级,攀岩。不过现在只练速滑,冰球,射击。孩子自信爆棚。准备第一全力以赴打职业冰球,第二上好大学的机电专业,第三空军,第四回国考电影学院。我们长得好,钢琴弹过四年,画画,一直这边华人春晚组舞里唯一男孩,六月做主持。留在国内,我们被打击的连上海大学都别指望。这四年,孩子的进步,让我们年年变计划,计划赶不上孩子的进步快。这里真心是孩子的天堂。
不过对我们夫妻比较苦些,人到中年,不愿奋斗了,也找不到好工作,就吃老本吧,自己省点,孩子不能省,今年孩子体育花了9千刀了。前两年老公还讨厌这,现在开开心心再留这5年半,培养好孩子,我们是要回国的,喜欢国内更多些。我两现在就是孩子的经纪人。嘿嘿!
 
说实在的,为了孩子活得像个人样,还是加拿大好,太好了,没的说。做父母不就是为了孩子吗?我超级爱国爱党的,以前在这坛子里没少和五分吵架。我还是爱国爱党,以后也准备支教几年。但是我儿子包括将来孙子孙女我倒是希望他们在加拿大生活,这里小孩太他妈幸福了。两年半前,我老公辞去外企主管职务来这,没少抱怨,生气,现在终于心甘情愿了。一切为了孩子吗!这里孩子既可以用国内孩子三分之一的精力,加上狠劲玩,就能快乐的上好大学,或有很多好的出路,国内真的没这机会。当然咱不能跟有钱人比。
 
你们都不能体会,孩子优秀的,停哪像运动,我们都痛苦,去年9月还发帖,孩子是校队主力,今年就都是省队主力了,学校活动都停了,没时间,停游泳,和省足球队,孩子都很难过得,孩子已经没时间了。去年还觉得孩子兴趣出发,上个体育专业就好,结果孩子科学竞赛先是全市5-12年级唯一大奖,得了个三D打印机,接着全省初中组金牌。孩子决定以后学习机械,不过他从小动手能力就强。现在给他爹一个任务,每天制定孩子的锻炼计划和学习计划,他负责机械物理计算机这块,两人在图书馆学,查资料,准备明年的科学展。我负责数学。至于冰球,所有可能的CAMP,全报。全力以赴打。嘿嘿!
 
我们也做好了体育的风险,受伤这块,所以和孩子讲,学习还是要抓的,不过从他兴趣出发,他喜欢钻研机械,以后上大学,他也喜欢。我把楼歪的不像话了。我就是来夸孩子的。嘿嘿!有说不中听话的我就当他酸,羡慕嫉妒恨,嘿嘿!
和大家介绍一个好活动,少年军校,CADETS,12岁以上就可参加。分海陆空,全免费。每年暑假有免费夏令营。有军姿训练,知识学习,野外求生,自己研究吧。
 
百度年终奖50个月工资,就算人均月薪2万,每年发100万,要1000万,不吃不喝也要10年。要几千万时间就更长了。
但是,难道百度每个人都年薪百万或以上?而且年年如此?又有多少人在百度工作? ”刚刚,李彦宏在今天百度年会说了,百度年终奖游戏规则变了,有人年终奖会拿到50个月工资,”,只是“有人”。

我从来不否认国内一线城市的薪酬水平高,但是要说高到普通年薪百万的程度,我也不认为那是事实。就算上面统计局的数据,我写出来的时候就知道你会说那不准确。不过就是再打几个折扣,600万的千分之一比例,就算每个人都瞒报4/5的家庭财产,那身家3千万的也就是千分之一。如果中产阶级是一千个人中才有一个,那还叫中产吗?
这个基本不用争论。有大量数据支持你的观点。这些数据不仅仅来自中国政府统计,还来自银行等金融机构,胡润百富等财富媒体的调查,还有基于整个社会GDP的推算,或者说,基于常识。而你的辩论对手依据的是他身边的事实,没有更多统计数据支持他的说法。
 
有收获就有付出,是有很多人在国内挣钱,但是两地分居所付出的代价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处,一般人只会看到别人光鲜的一面
 
说实在的,为了孩子活得像个人样,还是加拿大好,太好了,没的说。做父母不就是为了孩子吗?我超级爱国爱党的,以前在这坛子里没少和五分吵架。我还是爱国爱党,以后也准备支教几年。但是我儿子包括将来孙子孙女我倒是希望他们在加拿大生活,这里小孩太他妈幸福了。两年半前,我老公辞去外企主管职务来这,没少抱怨,生气,现在终于心甘情愿了。一切为了孩子吗!这里孩子既可以用国内孩子三分之一的精力,加上狠劲玩,就能快乐的上好大学,或有很多好的出路,国内真的没这机会。当然咱不能跟有钱人比。

NND , 说的好。

法海呢? 过来听课。
 
NND , 说的好。

法海呢? 过来听课。
国内是上进,学习好的孩子的天堂。这里没有这些区分,好的一面是公平公正,怎么长都可以,自由得很。
但是,能量都是守恒的。
在加拿大,学习压力是从小到大持续增加的,好大学每天半夜睡觉太正常了。
工作以后,不论你是二十多还是六十多都没有倚老卖老的可能,努力是一辈子的事情。这是我在这里上班的体会。
所以说到底,从人生的跨度来说,付出的努力都差不多。
不过我不否认中国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有些超前了这一事实。
 
国内是上进,学习好的孩子的天堂。这里没有这些区分,好的一面是公平公正,怎么长都可以,自由得很。
但是,能量都是守恒的。
在加拿大,学习压力是从小到大持续增加的,好大学每天半夜睡觉太正常了。
工作以后,不论你是二十多还是六十多都没有倚老卖老的可能,努力是一辈子的事情。这是我在这里上班的体会。
所以说到底,从人生的跨度来说,付出的努力都差不多。
不过我不否认中国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有些超前了这一事实。

正解,我知道UBC的学生经常时差颠倒地考试复习,SFU的学生考试期间平均晚上睡觉时间是半夜两点。
 
正解,我知道UBC的学生经常时差颠倒地考试复习,SFU的学生考试期间平均晚上睡觉时间是半夜两点。

我们公司的SENIOR技术职位,四十多岁,半夜ONCALL起来干活的比比皆是。而且,四五十岁,随时会被裁员的,没有无固定期这码事情。
这在中国不可想象。
所以,每个社会,残酷的地方不一样。美好的地方也不一样。
 
我们公司的SENIOR技术职位,四十多岁,半夜ONCALL起来干活的比比皆是。而且,四五十岁,随时会被裁员的,没有无固定期这码事情。
这在中国不可想象。
所以,每个社会,残酷的地方不一样。美好的地方也不一样。

没办法,其实在哪里都不好混。最自在的就是想走就走,想留就留。就像我这种职位,说起来多轻松,多体面啊,可是其中无聊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经常有白白地浪费了光阴的感觉。

在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到处都是熟人,到处都是人脉,跳槽就跟下饭馆一样稀松平常,嘻。
 
我们公司的SENIOR技术职位,四十多岁,半夜ONCALL起来干活的比比皆是。而且,四五十岁,随时会被裁员的,没有无固定期这码事情。
这在中国不可想象。
所以,每个社会,残酷的地方不一样。美好的地方也不一样。
那是因为他的工资包括ONCALL。否则那是不可能的。

我们有一客户,有次开会遇到,结果一聊天发现我们在国内有位共同的朋友,就把家里的电话留给他,告诉有机会上家里玩。他后来因为公事竟然打了我家里的电话,让我觉的不可思议。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