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encie : 2017-11-23
#1
来加拿大五年,非常努力地学习(拿了一个本地学位),非常努力地工作(马工,因为很刻苦,还升职加薪两次),工资已算是加拿大工薪阶层里面的高薪水了。老公一直陪伴身边,夫妻感情也很好,今年生了一个小宝宝。外表上看来,很多朋友都觉得我是人生赢家。
唯有一点,我没有关系要好的朋友可以经常见面。
加拿大地广人稀,老公有几个还算谈得来的男性朋友(中国人),每次开车去见朋友都要一两个多小时,特别艰难,特别考验友谊。我工作的行业(软件)女性颇少,所在的部门中国人不多,绝大多数是加拿大本地白人。和我工作经常交流代码的组员在美国的分部。
另外,在一个本地白人占绝大多数的环境中,可以感觉出其他的极少数的几个中国人并不愿意把时间花费在与我打交道中,他们更希望能跟“主流”交往。其实我也能理解他们的心态。
本身就性格特别内向、英语口语发音也很不地道的我,硬着头皮努力地试图融入。但是想要在公司里结交一个要好的朋友,极其艰难。
我自认自己还算见多识广,曾经旅游过很多亚洲国家,但显然这里就没人感兴趣亚洲的风土人情,对于中国的了解更是少。我实在拿不出什么有趣的话题可以吸引别人来跟我做朋友。平时只能努力聊一些技术的话题。
这是我来加拿大之前没有遇到过的现象。以前的我,虽然性格内向,但是周围跟我相似的同龄人很多,环境上大家也都是说中文、黑头发黄皮肤、文化相近,又因我对待朋友也是很好,一直有几个特别铁的朋友,男的女的都有。
我们整个家庭,老公,我,小宝宝,在加拿大都非常非常isolated,除了我们自己,基本上我们不会有其他人跟我们周末一起聊个天,吃个饭。但老公没有我这么多情绪问题,他看我郁郁寡欢,给我请了心理医生。
最后是诊断出我得了抑郁症。心理医生说,我离乡背井,没有朋友,一开始就因为孤独有了轻微的抑郁症。生完孩子之后又有了产后抑郁症,双层叠加,所以情绪才会不稳定。
心理医生说,根据我的描述,多次试图融入文化与自己迥异不同的社会而碰壁,变成一种对孤独的恐惧而又深陷其中的心态,显然要我再改变自己的内向性格已经不可能。“移民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大家都只是讨论吃喝住,好像移民找了个好工作,买了个房子,就算是在加拿大定居成功了,其实心理层面上有太多问题。有研究证明来自亚洲国家的移民,比欧洲国家来的移民更容易得抑郁症,可能是文化差距太大。”心理医生这么说。
另,我不是住在温哥华、多伦多等华人人口稠密地带。我要吃到一口地道的中餐也是很难的。食物可以缓解我的一部分思乡抑郁,但我连这个也没有。
当她知道以我的工作能力和我的工作产业(软件程序员),可以转到任何其他亚洲国家(中国大陆、新加坡、香港、日本)也能有工作的时候,她鼓励我放弃枫叶卡,离开加拿大。
“回去你的国家,那里有你的老朋友和父母。就算要交新朋友,也远比你在加拿大容易。不然,长期孤独,对你的心理健康非常非常不利。”
所以,这就是结论么?
我发现承认自己适应不了加拿大,承认自己移民失败了(交不到朋友),让我感觉好很多。没必要为了面子,否认自己的失败。
冬天又来了,好孤独,好冷的加拿大。想念亚热带的家乡。
yamiyami : 2017-11-23
#2
多多上家园网,跟大家吹吹水,晒晒你做的好吃的东西,或者晒晒你拍的照片,大家一哄而上,你就不会寂寞了,这里很多好人,也有一些坏蛋,要小心哈
sabre : 2017-11-23
#3
孤独正常
孤独很美
需要朋友的说法 是一种社会压力 有很多人不需要朋友 我就不需要
Snowman : 2017-11-23
#4
安慰一下。我来自亚热带的深圳,在多伦多两年多了,朋友也不多的,没关系的,你比我幸福多了,你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我还是一个人住呢哈哈
sabre : 2017-11-23
#5
我有一个PC的问题
楼主能帮我看看吗
我突然把graphics driver 弄丢了
1980 1080的resolution 不出来
Device manager里 video 用generic non pnp
清月莲花 : 2017-11-23
#7
打死我也不信。换成牙医紧张还差不多。
![吼吼 :wdb23: :wdb23:](/styles/default/xenforo/smilies/vbb/wdb23.gif)
宇航员 : 2017-11-23
#9
如果不是坑,我觉得很真实!
我和楼主一样,所以很有同感。
先说相同点:
1. 我也一直在小地方。华人少、没有中国餐和华人店。
2. 因为是小地方,公司里,基本都是白人。
3. 孤独寂寞肯定是难免的。
再说不同点:
1. 你的专业比我好。IT可以随便挑城市。你完全可以去温哥华,不比去亚洲。我只能在小地方转来转去。
2. 楼主一直在一个小地方,而我却阴差阳错地”走南闯北“,经历了许多小地方。我的孩子都出生在相距遥远的不同城市、甚至国家,你想想看吧。我经过的路程比当年红军长征还长。
最后说建议:
1. 努力去温哥华试试看。去美国的大城市也行。那里有许多中国人。
2. 努力换换小城市,也挺好。由于不停地换地方,虽然城市小了点,你却不会感到孤独寂寞,因为小地方和小地方不同。当你发现一个适合你自己的小地方,就长期住下去好了。人生苦短,多经历一些事情、人和地方风土人情也挺好的。您说呢?
生活除了油盐酱醋茶,还有诗和远方,您同意吗? 共勉!
说白了,其实也没啥大不了的。楼主就是思乡的情绪。思乡的情绪很正常,出国就像围城。里面的想出来,外边的想回去。
一起来听一首歌振奋一下精神,鼓舞一下士气吧:
椽子 : 2017-11-23
#10
那你就赶紧回去呗,多简单,要不然命都被加拿大害了。
dimples : 2017-11-23
#11
赞并鼓励。早先年我也和你一样,抑郁,后来经常上网认识小和尚,sabre, j0等人,症状一下就消失了,胃口也变好了
太平梳打饼干 : 2017-11-23
#12
来加拿大五年,非常努力地学习(拿了一个本地学位),非常努力地工作(马工,因为很刻苦,还升职加薪两次),工资已算是加拿大工薪阶层里面的高薪水了。老公一直陪伴身边,夫妻感情也很好,今年生了一个小宝宝。外表上看来,很多朋友都觉得我是人生赢家。
唯有一点,我没有关系要好的朋友可以经常见面。
加拿大地广人稀,老公有几个还算谈得来的男性朋友(中国人),每次开车去见朋友都要一两个多小时,特别艰难,特别考验友谊。我工作的行业(软件)女性颇少,所在的部门中国人不多,绝大多数是加拿大本地白人。和我工作经常交流代码的组员在美国的分部。
另外,在一个本地白人占绝大多数的环境中,可以感觉出其他的极少数的几个中国人并不愿意把时间花费在与我打交道中,他们更希望能跟“主流”交往。其实我也能理解他们的心态。
本身就性格特别内向、英语口语发音也很不地道的我,硬着头皮努力地试图融入。但是想要在公司里结交一个要好的朋友,极其艰难。
我自认自己还算见多识广,曾经旅游过很多亚洲国家,但显然这里就没人感兴趣亚洲的风土人情,对于中国的了解更是少。我实在拿不出什么有趣的话题可以吸引别人来跟我做朋友。平时只能努力聊一些技术的话题。
这是我来加拿大之前没有遇到过的现象。以前的我,虽然性格内向,但是周围跟我相似的同龄人很多,环境上大家也都是说中文、黑头发黄皮肤、文化相近,又因我对待朋友也是很好,一直有几个特别铁的朋友,男的女的都有。
我们整个家庭,老公,我,小宝宝,在加拿大都非常非常isolated,除了我们自己,基本上我们不会有其他人跟我们周末一起聊个天,吃个饭。但老公没有我这么多情绪问题,他看我郁郁寡欢,给我请了心理医生。
最后是诊断出我得了抑郁症。心理医生说,我离乡背井,没有朋友,一开始就因为孤独有了轻微的抑郁症。生完孩子之后又有了产后抑郁症,双层叠加,所以情绪才会不稳定。
心理医生说,根据我的描述,多次试图融入文化与自己迥异不同的社会而碰壁,变成一种对孤独的恐惧而又深陷其中的心态,显然要我再改变自己的内向性格已经不可能。“移民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大家都只是讨论吃喝住,好像移民找了个好工作,买了个房子,就算是在加拿大定居成功了,其实心理层面上有太多问题。有研究证明来自亚洲国家的移民,比欧洲国家来的移民更容易得抑郁症,可能是文化差距太大。”心理医生这么说。
另,我不是住在温哥华、多伦多等华人人口稠密地带。我要吃到一口地道的中餐也是很难的。食物可以缓解我的一部分思乡抑郁,但我连这个也没有。
当她知道以我的工作能力和我的工作产业(软件程序员),可以转到任何其他亚洲国家(中国大陆、新加坡、香港、日本)也能有工作的时候,她鼓励我放弃枫叶卡,离开加拿大。
“回去你的国家,那里有你的老朋友和父母。就算要交新朋友,也远比你在加拿大容易。不然,长期孤独,对你的心理健康非常非常不利。”
所以,这就是结论么?
我发现承认自己适应不了加拿大,承认自己移民失败了(交不到朋友),让我感觉好很多。没必要为了面子,否认自己的失败。
冬天又来了,好孤独,好冷的加拿大。想念亚热带的家乡。
移民两大前提:会说流利英语,可以舍弃亲情。你第一条就没做到,所以我觉得医生的建议是对的。面子?你知道这有多可笑吗?人要为自己,为重要的人活着,而不是为了别人。
soleil_lee-太阳李 : 2017-11-23
#14
三四十岁不太能再找到什么好朋友。每个人都差不多这样。其实大家都差不多如此。
在我看来,你有配偶还有孩子,每天忙都忙不过来,比我们这些单身一个人生活的不知道好多少呢。
主要还是抑郁症引起的,把这个病治好问题就好了。
多伦多小街坊 : 2017-11-23
#15
既然这样,可以考虑跑来多伦多或者去温哥华,反正搬家也不是很难。
soleil_lee-太阳李 : 2017-11-23
#17
程序员一般医保都不错,收入也不错,你不妨跟心理医生做朋友,定期去看看她/他,既能练习英语又能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与教育良好的当地人交流,还可以交朋友和治病,最主要还不用花什么钱。比结交一批不三不四的酒肉朋友强。
战斗在加国 : 2017-11-23
#18
为什么非要去融入呢? 费力不讨好
我觉得你可以考虑换个中国人多的城市去工作, IT公司里面中国人多, 很多人还是比较友好的.
soleil_lee-太阳李 : 2017-11-23
#19
塞北的雪 : 2017-11-23
#20
Welcome to Markham ON. You will have lots of Chinese friends.
CCOYYOTEE : 2017-11-23
#22
恨病吃药,找我,保证你嫌一天24小时太短,人生百年太匆忙。
sabre : 2017-11-23
#23
朋友 跟车房一样 有两种需要
一种是真的
另外一种是假的 社会强加的 号称是标配
我最反感标配
我经常觉得朋友是个负担 你说话要体贴 要照顾智障人士 要搭理所有的 要夸丑的漂亮 傻的聪明
要表现机智幽默 要多元
太安静 人家说孤傲
话多 人家嫌你嘴碎
soleil_lee-太阳李 : 2017-11-23
#24
另外,要跟当地人找话题其实也不难。对亚洲国家没兴趣,那你就去欧洲国家,中南美国家旅游度假,平时多看一点欧美和当地的新闻,可以在Twitter或者youtube上订阅几个主流媒体的推送。每天把这些东西看一遍,英语也好了,知识面也广了,谈话话题也有了。
如果家附近有博物馆艺术展歌剧院之类,定期去看看,又能增加不少你的话题。
还有说话时候也有技巧,不要别人对你一问你才一答。你也可以主动问别人,包括你不了解的当地文化等等。你问了,别人知道你感兴趣,就会多跟你谈的。首先,你自己要走出去,向周围人发出信号,我渴望跟你们沟通;不要被动的等着别人主动来找你聊天。
Yeyelingfeng : 2017-11-23
#25
尝试交朋友,周末呼几个人出去转转或者交人家来你家吃吃饭,大不了你请客,钱就当看病的。
抑郁症不是孤独症,抑郁症严重的会自杀。
sabre : 2017-11-23
#26
楼主不是抑郁
是过度完美 一辈子乖孩子 太上进了
啥事都要标配
夸张点说 假如大家都得感冒 楼主没得 也不舒服
robot_chen : 2017-11-23
#27
有工作,有老公,有孩子,有家庭,而且都还很好,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啊?
不就没有朋友嘛。为了朋友就要要离开?那工作,老公,孩子,家庭怎么办?都一起离开,或者是为了交朋友,就离开他们?
不客气地说,矫情~。
CCOYYOTEE : 2017-11-23
#28
朋友 跟车房一样 有两种需要
一种是真的
另外一种是假的 社会强加的 号称是标配
我最反感标配
我经常觉得朋友是个负担 你说话要体贴 要照顾智障人士 要搭理所有的 要夸丑的漂亮 傻的聪明
要表现机智幽默 要多元
太安静 人家说孤傲
话多 人家嫌你嘴碎
网友刚刚好。网友能偶尔约约炮,就完美了。
sabre : 2017-11-23
#29
另外,要跟当地人找话题其实也不难。对亚洲国家没兴趣,那你就去欧洲国家,中南美国家旅游度假,平时多看一点欧美和当地的新闻,可以在Twitter或者youtube上订阅几个主流媒体的推送。每天把这些东西看一遍,英语也好了,知识面也广了,谈话话题也有了。
如果家附近有博物馆艺术展歌剧院之类,定期去看看,又能增加不少你的话题。
还有说话时候也有技巧,不要别人对你一问你才一答。你也可以主动问别人,包括你不了解的当地文化等等。你问了,别人知道你感兴趣,就会多跟你谈的。首先,你自己要走出去,向周围人发出信号,我渴望跟你们沟通;不要被动的等着别人主动来找你聊天。
卡内基说 听比喷更重要
真诚的对别人感兴趣 比什么都能喷 强多了
Lightening : 2017-11-23
#30
海带 : 2017-11-23
#31
我觉得你可以搬家到多伦多来,很多这边的人都不会英文,或说的不太好,不也一样很开心吗?物以类聚,我就是混在华人圈,怎么啦!我就是工作在西人公司,男人世界,怎么啦!!!
Lise123 : 2017-11-23
#32
多多上家园网,跟大家吹吹水,晒晒你做的好吃的东西,或者晒晒你拍的照片,大家一哄而上,你就不会寂寞了,这里很多好人,也有一些坏蛋,要小心哈
赞成。上来晒晒好玩好吃的,哪会寂寞。
又或者去温哥华,中国人多,冬季没有这么冷。
sabre : 2017-11-23
#33
另外,要跟当地人找话题其实也不难。对亚洲国家没兴趣,那你就去欧洲国家,中南美国家旅游度假,平时多看一点欧美和当地的新闻,可以在Twitter或者youtube上订阅几个主流媒体的推送。每天把这些东西看一遍,英语也好了,知识面也广了,谈话话题也有了。
如果家附近有博物馆艺术展歌剧院之类,定期去看看,又能增加不少你的话题。
还有说话时候也有技巧,不要别人对你一问你才一答。你也可以主动问别人,包括你不了解的当地文化等等。你问了,别人知道你感兴趣,就会多跟你谈的。首先,你自己要走出去,向周围人发出信号,我渴望跟你们沟通;不要被动的等着别人主动来找你聊天。
包饺子的时候 别偷偷关门吃
好歹剩两个 送给邻居尝尝
礼轻人不怪 我邻居拿过来两片肉 我也很感动
sabre : 2017-11-23
#34
赞成。上来晒晒好玩好吃的,哪会寂寞。
又或者去温哥华,中国人多,冬季没有这么冷。
好吃的照片 如同黄片
搞得人心惶惶的 半点事不管
黄片 急了 我还能手洗
Lise123 : 2017-11-23
#35
好吃的照片 如同黄片
搞得人心惶惶的 半点事不管
黄片 急了 我还能手洗
大师好坏。。。。。。让牙医治治。
sabre : 2017-11-23
#36
这个不是我说的 吃大神 anthony bourdain说的
他的节目parts unknown全世界吃个没完
奥巴马都上过他的节目
sabre : 2017-11-23
#38
Bourdain去上海的时候 一个大款请他吃牡蛎 一个英语老师请他吃弄堂面条 还有人请他去了一个婚礼 被旁边一个大妈灌晕了
Mina90 : 2017-11-23
#39
打死我也不信。换成牙医紧张还差不多。
hahaha...
waren : 2017-11-23
#40
关于交朋友的几点说明:
*交朋友或有朋友不是必须的,所谓必须有“老友”都是怕孤单的人写出来的文章,渐渐成了人生所谓胜利组的标配。
*性格好的,善良的,有专业工作的,有地位的,并不等于能交到有情有义的朋友。
*交到朋友,大体有两种:1).同频道的朋友:比如老同学、一起共事、老邻居、同社区或同城、同时上山下乡或北漂或洋漂、同教堂,单身,离婚,或有共同话题(孩子,疾病,求学,艺术,体育,游戏,逛街,旅游,时尚)等等。但一旦同频道的条件消失(空间距离远了,连聊天的作用都没有了),朋友淡去。
这一类,混杂利益程度不等。
2).利益朋友:互相交换利益,或假借友情或长线或短线为谋自己利益。利益没有了,利用价值没有了,感情消失。
*遇到真诚的朋友,不计较不奢望天长地久,在当今一切都是利益的背景下,真诚善心的朋友就是难得的。即使只有几个月的交流也永远是内心一段美好的回忆。切记:不奢望。
*朋友的定义是广泛的:包括自然界,人,亲人,书籍,电影,爱好,宠物,电脑,手机,网友们......还包括自己。
*自己认为的朋友未必是朋友,这些人围在身边,可能只是你有利用价值。利用价值没有了,或经济社会环境变化,什么都没得谈了。
*自认为有价值,但不是他人需要的价值,也是没有价值。没有利用价值不恐怖,超过一半的人对于周围人(不是亲人)都没有什么价值。
*在海外,体会百年孤独,是必修课,解决这个问题首要就是改变传统观念。
*看到那些西人老人一个人孤孤单单颤颤巍巍独自行走,想到自己亲人围在自己身边,何谈孤独。
sabre : 2017-11-23
#42
关于交朋友的几点说明:
*交朋友或有朋友不是必须的,所谓必须有“老友”都是怕孤单的人写出来的文章,渐渐成了人生所谓胜利组的标配。
*性格好的,善良的,有专业工作的,有地位的,并不等于能交到有情有义的朋友。
*交到朋友,大体有两种:1).同频道的朋友:比如老同学、一起共事、老邻居、同社区或同城、同时上山下乡或北漂或洋漂、同教堂,单身,离婚,或有共同话题(孩子,疾病,求学,艺术,体育,游戏,逛街,旅游,时尚)等等。但一旦同频道的条件消失(空间距离远了,连聊天的作用都没有了),朋友淡去。
这一类,混杂利益程度不等。
2).利益朋友:互相交换利益,或假借友情或长线或短线为谋自己利益。利益没有了,利用价值没有了,感情消失。
*遇到真诚的朋友,不计较不奢望天长地久,在当今一切都是利益的背景下,真诚善心的朋友就是难得的。即使只有几个月的交流也永远是内心一段美好的回忆。切记:不奢望。
*朋友的定义是广泛的:包括自然界,人,亲人,书籍,电影,爱好,宠物,电脑,手机,网友们......还包括自己。
*自己认为的朋友未必是朋友,这些人围在身边,可能只是你有利用价值。利用价值没有了,或经济社会环境变化,什么都没得谈了。
*自认为有价值,但不是他人需要的价值,也是没有价值。没有利用价值不恐怖,超过一半的人对于周围人(不是亲人)都没有什么价值。
*在海外,体会百年孤独,是必修课,解决这个问题首要就是改变传统观念。
*看到那些西人老人一个人孤孤单单颤颤巍巍独自行走,想到自己亲人围在自己身边,何谈孤独。
好贴 赞
假如你要交朋友
千万别找别人
一定要找我
我交朋友的信条是 不问朋友能帮我什么
我问能为朋友去哪儿副汤到货
gongbao : 2017-11-23
#43
我有一个PC的问题
楼主能帮我看看吗
我突然把graphics driver 弄丢了
1980 1080的resolution 不出来
Device manager里 video 用generic non pnp
lz是程序员,解决不了硬件问题
soleil_lee-太阳李 : 2017-11-23
#44
我有一个PC的问题
楼主能帮我看看吗
我突然把graphics driver 弄丢了
1980 1080的resolution 不出来
Device manager里 video 用generic non pnp
网上搜你的显卡driver,下载下来,重新安装一下。
waren : 2017-11-23
#45
好贴 赞
假如你要交朋友
千万别找别人
一定要找我
我交朋友的信条是 不问朋友能帮我什么
我问能为朋友去哪儿副汤到货
好歌(哥)!
gongbao : 2017-11-23
#46
好办,楼主离婚,马上一堆男人围着你转,你就不孤立了!
开玩笑的啊±± 你都有老公孩子了,还孤独?我一个人过岂不是要去死了……
gongbao : 2017-11-23
#46
上面有个说招呼别人来家里吃饭的,我不认同。
以前我也挺好客的,找人家来我家吃饭,后来我懒了,不主动找,发现也没人招呼我去他们家吃饭啊,其实是我一厢情愿的交往别人了。
现在我只有别人约我出去吃饭,我不约别人。
gongbao : 2017-11-23
#47
我有一个PC的问题
楼主能帮我看看吗
我突然把graphics driver 弄丢了
1980 1080的resolution 不出来
Device manager里 video 用generic non pnp
还有犯懒的办法,下载安装个兔子精灵,大概叫这个,能自动检测+安装驱动
某些品牌的电脑,东芝,戴尔,thinkpad……,你到官网能在线检测+安装,连兔子都不要了
sabre : 2017-11-23
#48
网上搜你的显卡driver,下载下来,重新安装一下。
我下了 不管用
各种回帖都试了 现在重新装一下win 10
qxxq : 2017-11-23
#49
楼主有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啊? 如果有,只会觉得时间不够,没空忧郁。
聊天未必都好,遇上爱抬杠的,不如不聊。
sabre : 2017-11-23
#50
还有犯懒的办法,下载安装个兔子精灵,大概叫这个,能自动检测+安装驱动
某些品牌的电脑,东芝,戴尔,thinkpad……,你到官网能在线检测+安装,连兔子都不要了
第三家产品不太敢用
在线检测也做了 没戏
昨天给微信钱包加卡 加不上
估计我人品有问题
pragmatist : 2017-11-23
#51
来加拿大五年,非常努力地学习(拿了一个本地学位),非常努力地工作(马工,因为很刻苦,还升职加薪两次),工资已算是加拿大工薪阶层里面的高薪水了。老公一直陪伴身边,夫妻感情也很好,今年生了一个小宝宝。外表上看来,很多朋友都觉得我是人生赢家。
唯有一点,我没有关系要好的朋友可以经常见面。
加拿大地广人稀,老公有几个还算谈得来的男性朋友(中国人),每次开车去见朋友都要一两个多小时,特别艰难,特别考验友谊。我工作的行业(软件)女性颇少,所在的部门中国人不多,绝大多数是加拿大本地白人。和我工作经常交流代码的组员在美国的分部。
另外,在一个本地白人占绝大多数的环境中,可以感觉出其他的极少数的几个中国人并不愿意把时间花费在与我打交道中,他们更希望能跟“主流”交往。其实我也能理解他们的心态。
本身就性格特别内向、英语口语发音也很不地道的我,硬着头皮努力地试图融入。但是想要在公司里结交一个要好的朋友,极其艰难。
我自认自己还算见多识广,曾经旅游过很多亚洲国家,但显然这里就没人感兴趣亚洲的风土人情,对于中国的了解更是少。我实在拿不出什么有趣的话题可以吸引别人来跟我做朋友。平时只能努力聊一些技术的话题。
这是我来加拿大之前没有遇到过的现象。以前的我,虽然性格内向,但是周围跟我相似的同龄人很多,环境上大家也都是说中文、黑头发黄皮肤、文化相近,又因我对待朋友也是很好,一直有几个特别铁的朋友,男的女的都有。
我们整个家庭,老公,我,小宝宝,在加拿大都非常非常isolated,除了我们自己,基本上我们不会有其他人跟我们周末一起聊个天,吃个饭。但老公没有我这么多情绪问题,他看我郁郁寡欢,给我请了心理医生。
最后是诊断出我得了抑郁症。心理医生说,我离乡背井,没有朋友,一开始就因为孤独有了轻微的抑郁症。生完孩子之后又有了产后抑郁症,双层叠加,所以情绪才会不稳定。
心理医生说,根据我的描述,多次试图融入文化与自己迥异不同的社会而碰壁,变成一种对孤独的恐惧而又深陷其中的心态,显然要我再改变自己的内向性格已经不可能。“移民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大家都只是讨论吃喝住,好像移民找了个好工作,买了个房子,就算是在加拿大定居成功了,其实心理层面上有太多问题。有研究证明来自亚洲国家的移民,比欧洲国家来的移民更容易得抑郁症,可能是文化差距太大。”心理医生这么说。
另,我不是住在温哥华、多伦多等华人人口稠密地带。我要吃到一口地道的中餐也是很难的。食物可以缓解我的一部分思乡抑郁,但我连这个也没有。
当她知道以我的工作能力和我的工作产业(软件程序员),可以转到任何其他亚洲国家(中国大陆、新加坡、香港、日本)也能有工作的时候,她鼓励我放弃枫叶卡,离开加拿大。
“回去你的国家,那里有你的老朋友和父母。就算要交新朋友,也远比你在加拿大容易。不然,长期孤独,对你的心理健康非常非常不利。”
所以,这就是结论么?
我发现承认自己适应不了加拿大,承认自己移民失败了(交不到朋友),让我感觉好很多。没必要为了面子,否认自己的失败。
冬天又来了,好孤独,好冷的加拿大。想念亚热带的家乡。
搬家吧,有人就喜欢华人多的地方。
Rose5588 : 2017-11-23
#52
相信有你这种感觉的中国人有好多好多,可以加我聊聊,说一说会好很多的。
gongbao : 2017-11-23
#53
第三家产品不太敢用
在线检测也做了 没戏
昨天给微信钱包加卡 加不上
估计我人品有问题
你不是在bios禁用独立显卡了吧
gongbao : 2017-11-23
#54
第三家产品不太敢用
在线检测也做了 没戏
昨天给微信钱包加卡 加不上
估计我人品有问题
你不是在bios禁用独立显卡了吧
sabre : 2017-11-23
#55
没有啊
一直都是1920 1080的 昨晚突然坏了
gongbao : 2017-11-23
#57
没有啊
一直都是1920 1080的 昨晚突然坏了
很多显卡带独立的管理软件呢,你找找,然后在里面查看设置,是不是不小心把默认分辨率改小了
gongbao : 2017-11-23
#58
没有啊
一直都是1920 1080的 昨晚突然坏了
真麻烦,下次还是买个苹果电脑吧,省心
茹妹 : 2017-11-23
#59
根本不用去多伦多,去华人聚居区就好了。比如brossard
Leon-L : 2017-11-23
#60
遵照医嘱赶紧回国。别听楼上那些键盘医生胡咧咧说什么搬到多伦多就好了。当年蒋博士住的就是多伦多,不是照样跳下去了。
CCOYYOTEE : 2017-11-23
#61
好贴 赞
假如你要交朋友
千万别找别人
一定要找我
我交朋友的信条是 不问朋友能帮我什么
我问能为朋友去哪儿副汤到货
带上你的妹妹,还有你的嫁妆,,,,
sabre : 2017-11-23
#62
你这是迎风作案
性骚运动马上就要深入基层了
版主昨天开会讨论了 要在论坛找几个典型
CCOYYOTEE : 2017-11-23
#63
我有个办法,就是运动,游泳,快走,原地高抬腿,跑步等,完了之后心脏颤动的感觉相当好,洗个热水澡,腿上胳膊上涂润肤,让你老公帮你做拉伸,喝点热水或者热巧克力听听音乐,会好很多。上网看看互撕也蛮有意思。
颤动不好,急救时,最怕颤,要做 AED 除颤的。搏动,强劲搏动,Bounding.
LHCL加国 : 2017-11-23
#64
楼主一家大小,想回流估计没那么容易。
我家也在考虑这个。
提供给楼主一个缓解忧郁的方法,在网上看的,
光着背,用小鞭子轻轻地打,有点香艳。。
idogicat : 2017-11-23
#65
还是楼主的心态有问题。
移民无所谓成功失败,充其量不过是适合喝不适合而已。人生跟移民身份根本不是一个层级的东西。
吃不上中餐就自己动手,不会就学。这里好多事情不都是这样吗?
没有朋友也很简单:读书。这就相当于跟书的作者交流和做朋友。这要比酒肉朋友或聊些鸡毛蒜皮的那种朋友强多少倍吧。
另外,个人很讨厌“必须融入主流社会”的说法。凭什么啊?很多大公司都知道要鼓励员工的多元文化。喜欢融入就融入好了,不喜欢也不必强求。否则岂不是削足适履?跟国内文革时代那种统一思想有什么不一样的?把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都弄成工厂产品了。
加拿大松鼠 : 2017-11-23
#66
哈佛大学公开课里的幸福课及哲学其他公开课可以看看,完全可以自救,活着就是折腾怕啥。幸福课里有一节说在生活中拥抱触摸的重要性。
拥抱触摸啊
不能太随便吧
sabre : 2017-11-23
#67
现在的性骚运动太厉害 每天一个名人落网
我现在就期待谁是第一个女性骚犯
Mcsnmm : 2017-11-23
#68
如果能找到,让自己精神愉悦的兴趣点,不一定和挣钱相关,没事时拿来研究琢磨。每天都有一些没完成的小乐趣,要想抑郁也不容易吧。
现在网络发达,有了兴趣点,有海量的资讯等着你研究清楚,都来不及抑郁了。
maple-syrup : 2017-11-23
#69
理解LZ。如同一棵植物,从土里拔出来,改水培了,即使枝繁叶茂,依然是脚不沾地的感觉。
sabre : 2017-11-23
#70
哈佛大学公开课里的幸福课及哲学其他公开课可以看看,完全可以自救,活着就是折腾怕啥。幸福课里有一节说在生活中拥抱触摸的重要性。
去哈佛学幸福 太浪费了
我知道一个免费幸福 喝四升凉水 不撒尿五个钟头 出门 找厕所
找到了 就是幸福
其实 没找到 也无所谓
盈婆婆 : 2017-11-23
#71
去哈佛学幸福 太浪费了
我知道一个免费幸福 喝四升凉水 不撒尿五个钟头 出门 找厕所
找到了 就是幸福
其实 没找到 也无所谓
哈哈
funnypips : 2017-11-23
#72
家园总书记 : 2017-11-23
#73
心理医生他不知道加拿大西部有个解放区,专治你这种病,如果来了一年无效退款。
确实有好多“积极向上”融入主流社会的人,哪华人少往哪搬。虽然他们嫌解放区的人民素质差,但也免不了定期来区里疗伤。
WARERPOWER : 2017-11-23
#74
DKnight : 2017-11-23
#75
没有啊
一直都是1920 1080的 昨晚突然坏了
设备管理器打开显卡设备的属性,找到hardware id, 根据id可搜到任何你需要的驱动程序
gonghaiyong : 2017-11-23
#76
楼主问题在自身!没听说过因为没朋友离开加国。有的人朋友如漫天星星哪里都会有,火星也能有。另外朋友也是双刃剑,万一交到损友你就不值得了。
好的方法是真心待人并且培养爱好如弹吉他,卡拉OK,打乒乓甚至烹饪你就不会不知道如何打发时间。我也在小镇,认识的中国人有限,每周打麻将聚会也没觉得怎样反倒觉得没劲,不如在家陪孩子弹琴。
我们也没有正规好的中餐馆就学着自己做呗。
xiaozhuang : 2017-11-23
#77
Chinada : 2017-11-23
#79
有孩子的人交朋友很容易啊,我有一半的朋友都是带着孩子在操场上玩的时候认识的。
Oly Zhang : 2017-11-23
#80
抱抱楼主。
不过以我对抑郁症的了解 环境是个影响因素 但各种治疗措施才是王道 你回国了也不会看什么都高兴 亲情友情带来的压力带病的你也会受不了。所以建议短期回国 长期治疗 要面对一个事实:抑郁症不是心情不好 是生病 所以光去让自己开心不会长久顶用。
另外 为什么不试试运动?运动对抑郁症有奇效 这个基本是医生的共识 而且还可以跟本地人打开局面。
我滑雪 参加了本地救援队 天天和一帮白人一起救死扶伤 感觉特别积极又健康 还结交了一大帮生死与共的好哥们姐们!
cargo : 2017-11-23
#81
这种性格的人,在哪都会抑郁,请别抱怨加拿大,而是你没敞开心扉.
秦砖汉瓦 : 2017-11-23
#83
有一次给我洗牙的护士有口气。尽管戴口罩还是可以闻到。我忍住她的口气还要忍住刮牙的声音。。。
stonegump : 2017-11-23
#84
楼主来多伦多吧,我也是做IT的,在多伦多,感觉跟国内外企没两样,老板是白人,同事好多中国人。
bowen685 : 2017-11-23
#85
有一次给我洗牙的护士有口气。尽管戴口罩还是可以闻到。我忍住她的口气还要忍住刮牙的声音。。。
哈哈,好可怜,声音估计比口气还能忍受些
秦砖汉瓦 : 2017-11-23
#86
确实是。我这边洗牙上下两排牙齿分两天洗。。我都佩服我自己居然坚持下去了
电冰箱 : 2017-11-23
#87
来加拿大五年,非常努力地学习(拿了一个本地学位),非常努力地工作(马工,因为很刻苦,还升职加薪两次),工资已算是加拿大工薪阶层里面的高薪水了。老公一直陪伴身边,夫妻感情也很好,今年生了一个小宝宝。外表上看来,很多朋友都觉得我是人生赢家。
唯有一点,我没有关系要好的朋友可以经常见面。
加拿大地广人稀,老公有几个还算谈得来的男性朋友(中国人),每次开车去见朋友都要一两个多小时,特别艰难,特别考验友谊。我工作的行业(软件)女性颇少,所在的部门中国人不多,绝大多数是加拿大本地白人。和我工作经常交流代码的组员在美国的分部。
另外,在一个本地白人占绝大多数的环境中,可以感觉出其他的极少数的几个中国人并不愿意把时间花费在与我打交道中,他们更希望能跟“主流”交往。其实我也能理解他们的心态。
本身就性格特别内向、英语口语发音也很不地道的我,硬着头皮努力地试图融入。但是想要在公司里结交一个要好的朋友,极其艰难。
我自认自己还算见多识广,曾经旅游过很多亚洲国家,但显然这里就没人感兴趣亚洲的风土人情,对于中国的了解更是少。我实在拿不出什么有趣的话题可以吸引别人来跟我做朋友。平时只能努力聊一些技术的话题。
这是我来加拿大之前没有遇到过的现象。以前的我,虽然性格内向,但是周围跟我相似的同龄人很多,环境上大家也都是说中文、黑头发黄皮肤、文化相近,又因我对待朋友也是很好,一直有几个特别铁的朋友,男的女的都有。
我们整个家庭,老公,我,小宝宝,在加拿大都非常非常isolated,除了我们自己,基本上我们不会有其他人跟我们周末一起聊个天,吃个饭。但老公没有我这么多情绪问题,他看我郁郁寡欢,给我请了心理医生。
最后是诊断出我得了抑郁症。心理医生说,我离乡背井,没有朋友,一开始就因为孤独有了轻微的抑郁症。生完孩子之后又有了产后抑郁症,双层叠加,所以情绪才会不稳定。
心理医生说,根据我的描述,多次试图融入文化与自己迥异不同的社会而碰壁,变成一种对孤独的恐惧而又深陷其中的心态,显然要我再改变自己的内向性格已经不可能。“移民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大家都只是讨论吃喝住,好像移民找了个好工作,买了个房子,就算是在加拿大定居成功了,其实心理层面上有太多问题。有研究证明来自亚洲国家的移民,比欧洲国家来的移民更容易得抑郁症,可能是文化差距太大。”心理医生这么说。
另,我不是住在温哥华、多伦多等华人人口稠密地带。我要吃到一口地道的中餐也是很难的。食物可以缓解我的一部分思乡抑郁,但我连这个也没有。
当她知道以我的工作能力和我的工作产业(软件程序员),可以转到任何其他亚洲国家(中国大陆、新加坡、香港、日本)也能有工作的时候,她鼓励我放弃枫叶卡,离开加拿大。
“回去你的国家,那里有你的老朋友和父母。就算要交新朋友,也远比你在加拿大容易。不然,长期孤独,对你的心理健康非常非常不利。”
所以,这就是结论么?
我发现承认自己适应不了加拿大,承认自己移民失败了(交不到朋友),让我感觉好很多。没必要为了面子,否认自己的失败。
冬天又来了,好孤独,好冷的加拿大。想念亚热带的家乡。
我特别理解你,我和你一样一样的,咱俩的区别是我没有孩子,我也是做it的。
我也尝试过交朋友,通过网络,但是不成功,和网上的人交往,刚开始大家会聚会什么的,但往往过一段时间就不了了之了
j0n6dj2y2w : 2017-11-23
#88
赞并鼓励。早先年我也和你一样,抑郁,后来经常上网认识小和尚,sabre, j0等人,症状一下就消失了,胃口也变好了
尚君哪去了?
ztgp3614 : 2017-11-23
#89
你的职业很好在温哥华多伦多找工作,先搬家吧。还不行就回国。不要拖泥带水就行了。
j0n6dj2y2w : 2017-11-23
#90
未尝不可 : 2017-11-23
#91
朋友 跟车房一样 有两种需要
一种是真的
另外一种是假的 社会强加的 号称是标配
我最反感标配
我经常觉得朋友是个负担 你说话要体贴 要照顾智障人士 要搭理所有的 要夸丑的漂亮 傻的聪明
要表现机智幽默 要多元
太安静 人家说孤傲
话多 人家嫌你嘴碎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浙江宅女 : 2017-11-23
#92
我觉得:你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和谈得来的人说说话,朋友不一定要住在一起,网上的朋友也是很好的。同性间交往,也许会更容易敞开胸怀。
sabre : 2017-11-23
#93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朱老师也来啦
未尝不可 : 2017-11-23
#94
朱老师最后憋不住了,说,
热闹是他们的 而我什么也没有
dimples : 2017-11-23
#95
3333,3个月在温哥华,3个月在上海,依次重复。目前在上海,估计家园网被习主席屏蔽了,他上不来。
j0n6dj2y2w : 2017-11-23
#96
3333,3个月在温哥华,3个月在上海,依次重复。目前在上海,估计家园网被习主席屏蔽了,他上不来。
挺好玩的,那他可能在上别的网。
j0n6dj2y2w : 2017-11-23
#97
j0n6dj2y2w : 2017-11-23
#98
国内约炮容易有过两个长期的,多伦多还没有约过,有机会试一次。
临时代办 : 2017-11-23
#100
在加拿大,很多人都活得很抑郁,公交车上,你基本上看不到一个神态轻松怡然的人。最大的幸福,是你不是加拿大人,你还有退路,退一步海阔天空。
qiuqiu1997 : 2017-11-23
#101
来加拿大五年,非常努力地学习(拿了一个本地学位),非常努力地工作(马工,因为很刻苦,还升职加薪两次),工资已算是加拿大工薪阶层里面的高薪水了。老公一直陪伴身边,夫妻感情也很好,今年生了一个小宝宝。外表上看来,很多朋友都觉得我是人生赢家。
唯有一点,我没有关系要好的朋友可以经常见面。
加拿大地广人稀,老公有几个还算谈得来的男性朋友(中国人),每次开车去见朋友都要一两个多小时,特别艰难,特别考验友谊。我工作的行业(软件)女性颇少,所在的部门中国人不多,绝大多数是加拿大本地白人。和我工作经常交流代码的组员在美国的分部。
另外,在一个本地白人占绝大多数的环境中,可以感觉出其他的极少数的几个中国人并不愿意把时间花费在与我打交道中,他们更希望能跟“主流”交往。其实我也能理解他们的心态。
本身就性格特别内向、英语口语发音也很不地道的我,硬着头皮努力地试图融入。但是想要在公司里结交一个要好的朋友,极其艰难。
我自认自己还算见多识广,曾经旅游过很多亚洲国家,但显然这里就没人感兴趣亚洲的风土人情,对于中国的了解更是少。我实在拿不出什么有趣的话题可以吸引别人来跟我做朋友。平时只能努力聊一些技术的话题。
这是我来加拿大之前没有遇到过的现象。以前的我,虽然性格内向,但是周围跟我相似的同龄人很多,环境上大家也都是说中文、黑头发黄皮肤、文化相近,又因我对待朋友也是很好,一直有几个特别铁的朋友,男的女的都有。
我们整个家庭,老公,我,小宝宝,在加拿大都非常非常isolated,除了我们自己,基本上我们不会有其他人跟我们周末一起聊个天,吃个饭。但老公没有我这么多情绪问题,他看我郁郁寡欢,给我请了心理医生。
最后是诊断出我得了抑郁症。心理医生说,我离乡背井,没有朋友,一开始就因为孤独有了轻微的抑郁症。生完孩子之后又有了产后抑郁症,双层叠加,所以情绪才会不稳定。
心理医生说,根据我的描述,多次试图融入文化与自己迥异不同的社会而碰壁,变成一种对孤独的恐惧而又深陷其中的心态,显然要我再改变自己的内向性格已经不可能。“移民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大家都只是讨论吃喝住,好像移民找了个好工作,买了个房子,就算是在加拿大定居成功了,其实心理层面上有太多问题。有研究证明来自亚洲国家的移民,比欧洲国家来的移民更容易得抑郁症,可能是文化差距太大。”心理医生这么说。
另,我不是住在温哥华、多伦多等华人人口稠密地带。我要吃到一口地道的中餐也是很难的。食物可以缓解我的一部分思乡抑郁,但我连这个也没有。
当她知道以我的工作能力和我的工作产业(软件程序员),可以转到任何其他亚洲国家(中国大陆、新加坡、香港、日本)也能有工作的时候,她鼓励我放弃枫叶卡,离开加拿大。
“回去你的国家,那里有你的老朋友和父母。就算要交新朋友,也远比你在加拿大容易。不然,长期孤独,对你的心理健康非常非常不利。”
所以,这就是结论么?
我发现承认自己适应不了加拿大,承认自己移民失败了(交不到朋友),让我感觉好很多。没必要为了面子,否认自己的失败。
冬天又来了,好孤独,好冷的加拿大。想念亚热带的家乡。
不是找不到朋友就孤单吧!人要学会适应环境、自己长大。没有朋友可以找自己的爱好啊!比如,你不是说吃不到中国菜吗?现在网上教做菜的网站、视频多的很。为啥不自己学着做喜欢吃的菜。这样既可以让你家人享受到你的爱心美食,也可以让自己不去想无聊的事。还有就是周末出去徒步走走,即锻炼身体,也可欣赏美景,而且,拿起手机照相回家再编辑美化,不是也挺好的吗?
小野人 : 2017-11-23
#102
大钳子是夹螃蟹龙虾用的,牙医拔牙用的钳子也不大,大了放不进去的
shenzhenren : 2017-11-23
#103
我也看了几个月的心理医生,忒贵。
不过她给我的不是建议,而是认同,是支持,是鼓励。
所以后来她就失去了我这个顾客。
哈哈哈
DancingElf : 2017-11-23
#104
我的感觉是当了妈妈之后社交广了很多。baby时期加入本地妈妈群,关于宝宝的吃喝拉撒有说不完的话题,什么奶粉尿布deal之类的互通有无。幼儿园时期开始playdate。小学开始参加生日会,认识家长,组织活动,互相帮忙接送,讨论作业和学校活动。。。娃的朋友圈会自动转化成为妈妈的朋友圈。
molocha : 2017-11-23
#105
起码楼主还有老公和小孩,人生圆满,我除了工作好像啥也没有…整天还乐呵呵的~~
abcba : 2017-11-23
#106
周末要能安安静静的待着简直是中了小额彩票的感觉 ..
ReneDad : 2017-11-23
#107
在加拿大,很多人都活得很抑郁,公交车上,你基本上看不到一个神态轻松怡然的人。最大的幸福,是你不是加拿大人,你还有退路,退一步海阔天空。
![Big Grin :D :D](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IAAAAAAAP///yH5BAEAAAAALAAAAAABAAEAAAIBRAA7)
![Laugh :LOL: :LOL:](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IAAAAAAAP///yH5BAEAAAAALAAAAAABAAEAAAIBRAA7)
bear88 : 2017-11-23
#108
LZ不要灰心,搬来多村吧,我们可以做朋友。我们一家来了加拿大也有几年了同样觉得孤独,即便住在华人较多的多村。我也总是怀念那熟悉的文化和熟悉的人。有时挺羡慕福建人的,他们有很多的老乡而且很喜欢抱团,来到这边也好像从不缺熟人。
飞熊 : 2017-11-23
#109
有工作,有老公,有孩子,有家庭,而且都还很好,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啊?
不就没有朋友嘛。为了朋友就要要离开?那工作,老公,孩子,家庭怎么办?都一起离开,或者是为了交朋友,就离开他们?
不客气的说,矫情~。
我老公经常说抑郁是富贵病,咱穷人一天到晚忙着混口饭吃,哪有时间和精力抑郁?有点无语
jqhuang : 2017-11-23
#110
抱抱楼主。我和楼主同行,也是女的,也很内向。我自己觉得没必要想融入的事,我工作的地方有不多的中国人,更多的是白人和其它国家的移民,和同事也就是东拉西扯聊聊天,朋友还是工作圈子之外的中国人(有些还是以前的同事)。楼主如果是在一个中国人很少的地方,建议换个华人多些的城市试试,如果搬家太难,试试工作之余去健身,多参加一些活动。
asdfg12345678 : 2017-11-23
#111
正常。身边都是白人,和你文化完全不一样。人家是主人,你必须适应人家。
我记得刚去大家拿的时候,有一回路过蒙村downtown地铁站出来的地下城,几个亚洲老头,好像说的是粤语,个子比较矮,貌似香港来的?看着就挺凄凉,不受白人待见,融不进主流,只能几个人聚在那聊天,旁边匆匆路过的都是非华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老年人就是新移民的未来。
殖民地来的都尚且如此,更别说大陆出去的了。
楼主想回来就赶紧回来喽。
tinyhuhulp : 2017-11-24
#112
很多人给建议的时候都忽略了一件事。楼主不是你。所以你觉得你的方法好,楼上不一定喜欢或做到。你不是楼主,你也不能用自己的体会去判断楼主的需求是不是刚需。
楼主,短期先放个长假回中国享受亲情友情和美食。看看回中国是不是真能缓解你的压力。万一回去也不解决问题就不用烦这个选项了。中期可以考虑换华人多的城市,程序员哪里都好找工作。万一你先生不想放弃枫叶卡,也可以先住够时间一人先入籍。最后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干脆回国。其实人就活一辈子,哪里开心去哪里。你不必在意别人觉得你移民失败。抑郁症治不好把生活搞的一团糟才叫失败。那些连中国都回不去的更失败。
战斗在加国 : 2017-11-24
#113
我老公经常说抑郁是富贵病,咱穷人一天到晚忙着混口饭吃,哪有时间和精力抑郁?有点无语
应该和贫富没多大关系,穷人也有抑郁的. 长期不如意的生活, 更容易让人抑郁.
LZ移民到新的国家,家庭幸福,工作顺利,照理应该happy,但是思维上钻了牛角尖,走不出来了.
这个心理医生也不怎么样,要是我去开导LZ,可能效果还好点
abx : 2017-11-24
#114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现在重读这段感觉挺美
abx : 2017-11-24
#115
楼主你现在对你的小 baby 的感情怎么样?是欣喜,还是充满敌意,或者不喜欢?你的能量怎么样?食欲呢?
你是不是适当地跟网友互动一下,因为我们彼此不认识,又见不到面,所以一些心理压力会打消,这样开始锻练自己与他人交往,然后逐渐增加?
dave : 2017-11-24
#116
找个自己喜欢的事做一做。说实话,我如果不是找到写诗念经这条路,估计可能早不在人世了。因为我经历的事(都是苦事)要比一般人多得多。但是,我现在完全沉浸在诗和经中,已经没有任何苦的感觉了。我们这里有几个诗友,每个月聚会一次,都是老年人,我发现我有一个特点:自少年起就与老人特投缘,现在自己已经进入老年了,每个月面对着比自己还老的加拿大诗友,感觉情绪特好,我写的诗他们都很喜欢,其中有一个诗友还把我的诗集带到他的另外两个群里念。今天跟我说,他那另外两个群的诗友对我的诗都很感兴趣。他们都挺佩服我的,英语属于第三语言,竟然来加拿大之后能写诗。其实,我自己感觉没什么,因为,人嘛总得找点乐趣,不然,不是得抑郁症的问题,而是得大病的问题。建议楼主找一个爱好,这样对自己的身心有利!
oldbei : 2017-11-24
#117
找个自己喜欢的事做一做。说实话,我如果不是找到写诗念经这条路,估计可能早不在人世了。因为我经历的事(都是苦事)要比一般人多得多。但是,我现在完全沉浸在诗和经中,已经没有任何苦的感觉了。我们这里有几个诗友,每个月聚会一次,都是老年人,我发现我有一个特点:自少年起就与老人特投缘,现在自己已经进入老年了,每个月面对着比自己还老的加拿大诗友,感觉情绪特好,我写的诗他们都很喜欢,其中有一个诗友还把我的诗集带到他的另外两个群里念。今天跟我说,他那另外两个群的诗友对我的诗都很感兴趣。他们都挺佩服我的,英语属于第三语言,竟然来加拿大之后能写诗。其实,我自己感觉没什么,因为,人嘛总得找点乐趣,不然,不是得抑郁症的问题,而是得大病的问题。建议楼主找一个爱好,这样对自己的身心有利!
戴维太励志了!
从楼主介绍的情况来看,楼主的选择还狠多,不必采取神马极端措施,比如移民失败,回到兲朝,或者死守大家拿,郁闷致死。你不是只有这两极的选择。正如楼上许多园友们指出的,找华人社交圈和吃中国菜的需求,在大家拿也能满足,仅仅只需要换个城市。也许,家庭收入会因此降低,但活得舒心快乐,岂不是更重要?
zhanghongtao_sc : 2017-11-24
#118
国内更冷漠吧,老人跌倒没人扶,孩子在幼儿园被虐待,行人在斑马线被汽车撞倒无人问津,这类事情比比皆是!
oldbei : 2017-11-24
#119
国内更冷漠吧,老人跌倒没人扶,孩子在幼儿园被虐待,行人在斑马线被汽车撞倒无人问津,这类事情比比皆是!
国内是对陌生人冷漠,其冷漠的程度直接和亲疏有关。所以搞关系才辣么盛行。只要是拉上关系了,冷漠可以暂时放一放。
Leon-L : 2017-11-24
#120
国内是对陌生人冷漠,其冷漠的程度直接和亲疏有关。所以搞关系才辣么盛行。只要是拉上关系了,冷漠可以暂时放一放。
好像不完全是这样。
例如毛少将您,最近因为没上十九大,过去整天围着您转很亲热的熟人,最近变冷漠不少了吧?
![mao.jpg mao.jpg](https://forum.iask.ca/data/attachments/426/426602-d9f5cf5c73f776c260276a9d80c828f8.jpg)
ampamp : 2017-11-24
#121
孤独正常
孤独很美
需要朋友的说法 是一种社会压力 有很多人不需要朋友 我就不需要
严重握手
oldbei : 2017-11-24
#122
好像不完全是这样。
例如毛少将您,最近因为没上十九大,过去整天围着您转很亲热的熟人,最近变冷漠不少了吧?
浏览附件481733
那俺妈妈还是同样爱俺。
关系这个词和熟的意义还不太一样。举个极端的假设的栗子,比如您和您的失散多年的已经变得陌生了的儿子的关系,应该大大强于您和天天到您家做清洁的小时工的关系。
英文里的relationship也是非同小可,不可随便用在acquaintance上。要是说We are having a relationship, 辣咱俩奏不光是acquaintances乐。
oldbei : 2017-11-24
#123
再次严重握手!
![hands.jpg hands.jpg](https://forum.iask.ca/data/attachments/426/426603-9a206ee269aa5c9550a8813200b50e26.jpg)
Leon-L : 2017-11-24
#124
那俺妈妈还是同样爱俺。
关系这个词和熟的意义还不太一样。举个极端的假设的栗子,比如您和您的失散多年的已经变得陌生了的儿子的关系,应该大大强于您和天天到您家做清洁的小时工的关系。
英文里的relationship也是非同小可,不可随便用在acquaintance上。要是说We are having a relationship, 辣咱俩奏不光是acquaintances乐。
这倒是那么回事。所以毛少将即使不上19大,也不会移民。
不过中文中“搞关系”这个“关系”,指的不是亲属关系吧?否则还需要搞什么?
例如某女大学生毕业了,分配到毛少将办公室工作。她父亲叮嘱:“在机关工作,一定要和领导和同事搞好关系。”并不是让女儿上每一个领导和同事的床的意思。
飞熊 : 2017-11-24
#125
来加拿大五年,非常努力地学习(拿了一个本地学位),非常努力地工作(马工,因为很刻苦,还升职加薪两次),工资已算是加拿大工薪阶层里面的高薪水了。老公一直陪伴身边,夫妻感情也很好,今年生了一个小宝宝。外表上看来,很多朋友都觉得我是人生赢家。
唯有一点,我没有关系要好的朋友可以经常见面。
加拿大地广人稀,老公有几个还算谈得来的男性朋友(中国人),每次开车去见朋友都要一两个多小时,特别艰难,特别考验友谊。我工作的行业(软件)女性颇少,所在的部门中国人不多,绝大多数是加拿大本地白人。和我工作经常交流代码的组员在美国的分部。
另外,在一个本地白人占绝大多数的环境中,可以感觉出其他的极少数的几个中国人并不愿意把时间花费在与我打交道中,他们更希望能跟“主流”交往。其实我也能理解他们的心态。
本身就性格特别内向、英语口语发音也很不地道的我,硬着头皮努力地试图融入。但是想要在公司里结交一个要好的朋友,极其艰难。
我自认自己还算见多识广,曾经旅游过很多亚洲国家,但显然这里就没人感兴趣亚洲的风土人情,对于中国的了解更是少。我实在拿不出什么有趣的话题可以吸引别人来跟我做朋友。平时只能努力聊一些技术的话题。
这是我来加拿大之前没有遇到过的现象。以前的我,虽然性格内向,但是周围跟我相似的同龄人很多,环境上大家也都是说中文、黑头发黄皮肤、文化相近,又因我对待朋友也是很好,一直有几个特别铁的朋友,男的女的都有。
我们整个家庭,老公,我,小宝宝,在加拿大都非常非常isolated,除了我们自己,基本上我们不会有其他人跟我们周末一起聊个天,吃个饭。但老公没有我这么多情绪问题,他看我郁郁寡欢,给我请了心理医生。
最后是诊断出我得了抑郁症。心理医生说,我离乡背井,没有朋友,一开始就因为孤独有了轻微的抑郁症。生完孩子之后又有了产后抑郁症,双层叠加,所以情绪才会不稳定。
心理医生说,根据我的描述,多次试图融入文化与自己迥异不同的社会而碰壁,变成一种对孤独的恐惧而又深陷其中的心态,显然要我再改变自己的内向性格已经不可能。“移民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大家都只是讨论吃喝住,好像移民找了个好工作,买了个房子,就算是在加拿大定居成功了,其实心理层面上有太多问题。有研究证明来自亚洲国家的移民,比欧洲国家来的移民更容易得抑郁症,可能是文化差距太大。”心理医生这么说。
另,我不是住在温哥华、多伦多等华人人口稠密地带。我要吃到一口地道的中餐也是很难的。食物可以缓解我的一部分思乡抑郁,但我连这个也没有。
当她知道以我的工作能力和我的工作产业(软件程序员),可以转到任何其他亚洲国家(中国大陆、新加坡、香港、日本)也能有工作的时候,她鼓励我放弃枫叶卡,离开加拿大。
“回去你的国家,那里有你的老朋友和父母。就算要交新朋友,也远比你在加拿大容易。不然,长期孤独,对你的心理健康非常非常不利。”
所以,这就是结论么?
我发现承认自己适应不了加拿大,承认自己移民失败了(交不到朋友),让我感觉好很多。没必要为了面子,否认自己的失败。
冬天又来了,好孤独,好冷的加拿大。想念亚热带的家乡。
楼主抱抱,相信我,绝对不只你一个人有这样的感觉,我也是,有着令人羡慕的工作、家庭、老公、孩子,但经常会感觉孤独,而且是周期性的,在季节交替的那段时间最严重,心里没什么事,但就是不开心、不想和人打交道、不想讲话、强烈的孤独感,有时候甚至怀疑自己有社交恐惧症,没有看过心理医生,因为强烈不信任他们(很多心理医生自己都有心理毛病),一个work very closely的本地白人同事建议我去找医生开点抗抑郁的药(因为她自己在高中时抑郁非常严重,曾经吃过药,有效果),我没去,一是因为不喜欢动不动就吃药深信是药三分毒,二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没病,这种孤独感是骨子里的,来自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社会交流等等很多因素长期的影响,不是一两片药片能解决的。
我老公是个非常积极的人,给点阳光就灿烂的那种,他经常骂我是闲的,如果一天到晚忙得累到瘫,哪有时间和精力抑郁。我觉得有点道理,所以我的解决方案就是:
1. 尽量让自己忙:在家做家务不闲着,在单位勤快点多干点活累不死;
2. 尽量不要扩大自己孤独的感受:在家多想想亲人们都爱着自己,在单位多想想来这里是干活挣钱的不是来交朋友的;
3. 多给国内的父母打打电话:我父母年纪都大了,真的是见一次面少一次的那种,每次和他们打完电话之后都会觉得生死离别的可怕,真心觉得要好好珍惜活着的日子。
没办法,每个人情况不一样,自己的毛病只有自己最清楚,只能慢慢去调整。祝福你!
oldbei : 2017-11-24
#126
这倒是那么回事。所以毛少将即使不上19大,也不会移民。
不过中文中“搞关系”这个“关系”,指的不是亲属关系吧?否则还需要搞什么?
例如某女大学生毕业了,分配到毛少将办公室工作。她父亲叮嘱:“在机关工作,一定要和领导和同事搞好关系。”并不是让女儿上每一个领导和同事的床的意思。
那当然,同窗,同乡,发小儿,同胞,亲戚,乡亲,等等,等等,都是关系。
sabre : 2017-11-24
#127
那当然,同窗,同乡,发小儿,同胞,亲戚,乡亲,等等,等等,都是关系。
一种是contacts,connection,
一种是friends and family,
relationship是特定的上床关系,
oldbei : 2017-11-24
#128
一种是contacts,connection,
一种是friends and family,
relationship是特定的上床关系,
柏拉图式的不算?
beaucoup : 2017-11-24
#129
每天磨磨军刀 解解水牛。摸摸和尚 吃吃豆腐。装疯卖傻 艳阳高照。呵呵
sabre : 2017-11-24
#130
platonic 介于 friends and relationship,
不是我想强调的, 我强调的是, 靠关系的关系, 是一种特定的relationship, 用connection 表示, 以避免楼上有的网友的误会,
oldbei : 2017-11-24
#131
每天磨磨军刀 解解水牛。摸摸和尚 吃吃豆腐。装疯卖傻 艳阳高照。呵呵
![好帖 :wdb37: :wdb37:](/styles/default/xenforo/smilies/vbb/haotie.gif)
哇,这贴信息量忒丰富鸟,它既讥讽鸟撒大师,又顺便埋汰鸟小和尚。还有啥深意,请园友们补充!
![开心 :wdb6: :wdb6:](/styles/default/xenforo/smilies/vbb/wdb6.gif)
oldbei : 2017-11-24
#132
platonic 介于 friends and relationship,
不是我想强调的, 我强调的是, 靠关系的关系, 是一种特定的relationship, 用connection 表示, 以避免楼上有的网友的误会,
![relationshipwithoutsex.png relationshipwithoutsex.png](https://forum.iask.ca/data/attachments/426/426605-63868f5c02bf991bb8ce4f3571aa61a4.jpg)
成年人莫玩具也能有happy meals。
![troll :wdb33: :wdb33:](/styles/default/xenforo/smilies/vbb/troll.gif)
sabre : 2017-11-24
#133
还可以更特定,记者有source, 警察有informer, 吸毒的有dealer, 赌博的有bookie, 借高利贷的有shark, 卖淫的有regular,
oldbei : 2017-11-24
#134
还可以更特定,记者有source, 警察有informer, 吸毒的有dealer, 赌博的有bookie, 借高利贷的有shark, 卖淫的有regular,
英文真土,神马regular, 咱们的中文叫“恩客”。Amazing grace, how sweet the money!
![最爱 :wdb19: :wdb19:](/styles/default/xenforo/smilies/vbb/wdb19.gif)
sabre : 2017-11-24
#135
英文真土,神马regular, 咱们的中文叫“恩客”。Amazing grace, how sweet the money!
忘了一个重要的, sponsor,
在单位搞个项目, 要有sponsor, 戒毒戒酒的, 也要, 竞选的, 也要,
CCOYYOTEE : 2017-11-24
#137
楼主抱抱,相信我,绝对不只你一个人有这样的感觉,我也是,有着令人羡慕的工作、家庭、老公、孩子,但经常会感觉孤独,而且是周期性的,在季节交替的那段时间最严重,心里没什么事,但就是不开心、不想和人打交道、不想讲话、强烈的孤独感,有时候甚至怀疑自己有社交恐惧症,没有看过心理医生,因为强烈不信任他们(很多心理医生自己都有心理毛病),一个work very closely的本地白人同事建议我去找医生开点抗抑郁的药(因为她自己在高中时抑郁非常严重,曾经吃过药,有效果),我没去,一是因为不喜欢动不动就吃药深信是药三分毒,二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没病,这种孤独感是骨子里的,来自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社会交流等等很多因素长期的影响,不是一两片药片能解决的。
我老公是个非常积极的人,给点阳光就灿烂的那种,他经常骂我是闲的,如果一天到晚忙得累到瘫,哪有时间和精力抑郁。我觉得有点道理,所以我的解决方案就是:
1. 尽量让自己忙:在家做家务不闲着,在单位勤快点多干点活累不死;
2. 尽量不要扩大自己孤独的感受:在家多想想亲人们都爱着自己,在单位多想想来这里是干活挣钱的不是来交朋友的;
3. 多给国内的父母打打电话:我父母年纪都大了,真的是见一次面少一次的那种,每次和他们打完电话之后都会觉得生死离别的可怕,真心觉得要好好珍惜活着的日子。
没办法,每个人情况不一样,自己的毛病只有自己最清楚,只能慢慢去调整。祝福你!
简单易行地,多上家园网。
Lin706 : 2017-11-24
#138
孤独正常
孤独很美
需要朋友的说法 是一种社会压力 有很多人不需要朋友 我就不需要
孤独很美,孤独正常这种鸡汤话会害死一个忧郁症病人的。回国就回国呗,移民成不成功哪有个标准的定义,移民也是为了自己生活的快乐幸福,人生就那么点长,生活的幸福开心有朋友有家人陪伴就好啦。更何况每个能靠自己的技术或者资本移民过来的人在国内也不会差,何必为了一个早就已经过时的标准和自己过不去呢?我有朋友在这边只能在downtown的银行里面审批一下商业贷款,干了几年没意思就回国啦,人家一样也干到国际投资银行的地区副总。她也是女性技术移民,也没背景,还是回国的一个人。
sabre : 2017-11-24
#139
孤独很美,孤独正常这种鸡汤话会害死一个忧郁症病人的。回国就回国呗,移民成不成功哪有个标准的定义,移民也是为了自己生活的快乐幸福,人生就那么点长,生活的幸福开心有朋友有家人陪伴就好啦。更何况每个能靠自己的技术或者资本移民过来的人在国内也不会差,何必为了一个早就已经过时的标准和自己过不去呢?我有朋友在这边只能在downtown的银行里面审批一下商业贷款,干了几年没意思就回国啦,人家一样也干到国际投资银行的地区副总。她也是女性技术移民,也没背景,还是回国的一个人。
哈哈, 好贴, 赞,
孤独美只是一面, 也有凄苦的一面, 谢谢提示和纠正,
我看了楼主的主贴之后, 感觉主要的问题不是孤独造成的,而是楼主把孤独和友谊当成人生的一个标准, 难过的原因不是孤独, 而是友谊这个指标没达标,
所以我写了孤独美, 表达我蔑视标准的心情,
sabre : 2017-11-24
#140
这么说吧, 到了一定的年龄, 交友就自然困难起来了,
去中国, 朋友还是小学中学的, 新同事客户, 会有一点, 不会比加拿大强多少,
我不相信改变地理位置就能改变人生,
宗教, 政治信仰, 职业, 婚姻, 都是外来的, 也不能改变人生,
真正的改变, 只能来自自己,
sabre : 2017-11-24
#141
英语, 只是借口,
这个论坛, 全是用中文的,
七嘴八舌的, 对楼主而言, 都是噪音,
有的人, 就是不愿意搭理别人,
imymeditation : 2017-11-24
#142
来加拿大五年,非常努力地学习(拿了一个本地学位),非常努力地工作(马工,因为很刻苦,还升职加薪两次),工资已算是加拿大工薪阶层里面的高薪水了。老公一直陪伴身边,夫妻感情也很好,今年生了一个小宝宝。外表上看来,很多朋友都觉得我是人生赢家。
唯有一点,我没有关系要好的朋友可以经常见面。
加拿大地广人稀,老公有几个还算谈得来的男性朋友(中国人),每次开车去见朋友都要一两个多小时,特别艰难,特别考验友谊。我工作的行业(软件)女性颇少,所在的部门中国人不多,绝大多数是加拿大本地白人。和我工作经常交流代码的组员在美国的分部。
另外,在一个本地白人占绝大多数的环境中,可以感觉出其他的极少数的几个中国人并不愿意把时间花费在与我打交道中,他们更希望能跟“主流”交往。其实我也能理解他们的心态。
本身就性格特别内向、英语口语发音也很不地道的我,硬着头皮努力地试图融入。但是想要在公司里结交一个要好的朋友,极其艰难。
我自认自己还算见多识广,曾经旅游过很多亚洲国家,但显然这里就没人感兴趣亚洲的风土人情,对于中国的了解更是少。我实在拿不出什么有趣的话题可以吸引别人来跟我做朋友。平时只能努力聊一些技术的话题。
这是我来加拿大之前没有遇到过的现象。以前的我,虽然性格内向,但是周围跟我相似的同龄人很多,环境上大家也都是说中文、黑头发黄皮肤、文化相近,又因我对待朋友也是很好,一直有几个特别铁的朋友,男的女的都有。
我们整个家庭,老公,我,小宝宝,在加拿大都非常非常isolated,除了我们自己,基本上我们不会有其他人跟我们周末一起聊个天,吃个饭。但老公没有我这么多情绪问题,他看我郁郁寡欢,给我请了心理医生。
最后是诊断出我得了抑郁症。心理医生说,我离乡背井,没有朋友,一开始就因为孤独有了轻微的抑郁症。生完孩子之后又有了产后抑郁症,双层叠加,所以情绪才会不稳定。
心理医生说,根据我的描述,多次试图融入文化与自己迥异不同的社会而碰壁,变成一种对孤独的恐惧而又深陷其中的心态,显然要我再改变自己的内向性格已经不可能。“移民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大家都只是讨论吃喝住,好像移民找了个好工作,买了个房子,就算是在加拿大定居成功了,其实心理层面上有太多问题。有研究证明来自亚洲国家的移民,比欧洲国家来的移民更容易得抑郁症,可能是文化差距太大。”心理医生这么说。
另,我不是住在温哥华、多伦多等华人人口稠密地带。我要吃到一口地道的中餐也是很难的。食物可以缓解我的一部分思乡抑郁,但我连这个也没有。
当她知道以我的工作能力和我的工作产业(软件程序员),可以转到任何其他亚洲国家(中国大陆、新加坡、香港、日本)也能有工作的时候,她鼓励我放弃枫叶卡,离开加拿大。
“回去你的国家,那里有你的老朋友和父母。就算要交新朋友,也远比你在加拿大容易。不然,长期孤独,对你的心理健康非常非常不利。”
所以,这就是结论么?
我发现承认自己适应不了加拿大,承认自己移民失败了(交不到朋友),让我感觉好很多。没必要为了面子,否认自己的失败。
冬天又来了,好孤独,好冷的加拿大。想念亚热带的家乡。
如果不能與自己相處,你就不適合在加拿大居住。
如果仍舊和中國一樣的觀念,你就無法適應這裏的生活方式。
工作不再是華人新移民頭腦中設想的那樣,需要(市場)就是我們的方向。
你衹要滿足市場就可以滿足家庭和自己。
生活和夢想是完全不同的東西,但,它們仍舊可以統一起來:沉醉于工作,忘掉了我。
喜悅和嗎内都會回來……
imymeditation : 2017-11-24
#143
移民两大前提:会说流利英语,可以舍弃亲情。你第一条就没做到,所以我觉得医生的建议是对的。面子?你知道这有多可笑吗?人要为自己,为重要的人活着,而不是为了别人。
語言不是問題。我的客戶主要是華人。
自顧工作,完全可以養家!
miracleforever : 2017-11-24
#144
来大温地区,richmond华人已经占比超过百分之六十了。这里到处都是中国人,你会觉得回到了祖国。你的专业在温哥华也应该比较好找工作。同事好多中国人,上班都不用说英语,买菜逛街也不用说英语。楼主的问题主要还是产后抑郁症。回国待俩月散散心。
beaucoup : 2017-11-24
#145
除了个别地区人。中国人是不适合移民的一个民族。呵呵
mayweather : 2017-11-24
#147
imymeditation : 2017-11-24
#148
来加拿大五年,非常努力地学习(拿了一个本地学位),非常努力地工作(马工,因为很刻苦,还升职加薪两次),工资已算是加拿大工薪阶层里面的高薪水了。老公一直陪伴身边,夫妻感情也很好,今年生了一个小宝宝。外表上看来,很多朋友都觉得我是人生赢家。
唯有一点,我没有关系要好的朋友可以经常见面。
加拿大地广人稀,老公有几个还算谈得来的男性朋友(中国人),每次开车去见朋友都要一两个多小时,特别艰难,特别考验友谊。我工作的行业(软件)女性颇少,所在的部门中国人不多,绝大多数是加拿大本地白人。和我工作经常交流代码的组员在美国的分部。
另外,在一个本地白人占绝大多数的环境中,可以感觉出其他的极少数的几个中国人并不愿意把时间花费在与我打交道中,他们更希望能跟“主流”交往。其实我也能理解他们的心态。
本身就性格特别内向、英语口语发音也很不地道的我,硬着头皮努力地试图融入。但是想要在公司里结交一个要好的朋友,极其艰难。
我自认自己还算见多识广,曾经旅游过很多亚洲国家,但显然这里就没人感兴趣亚洲的风土人情,对于中国的了解更是少。我实在拿不出什么有趣的话题可以吸引别人来跟我做朋友。平时只能努力聊一些技术的话题。
这是我来加拿大之前没有遇到过的现象。以前的我,虽然性格内向,但是周围跟我相似的同龄人很多,环境上大家也都是说中文、黑头发黄皮肤、文化相近,又因我对待朋友也是很好,一直有几个特别铁的朋友,男的女的都有。
我们整个家庭,老公,我,小宝宝,在加拿大都非常非常isolated,除了我们自己,基本上我们不会有其他人跟我们周末一起聊个天,吃个饭。但老公没有我这么多情绪问题,他看我郁郁寡欢,给我请了心理医生。
最后是诊断出我得了抑郁症。心理医生说,我离乡背井,没有朋友,一开始就因为孤独有了轻微的抑郁症。生完孩子之后又有了产后抑郁症,双层叠加,所以情绪才会不稳定。
心理医生说,根据我的描述,多次试图融入文化与自己迥异不同的社会而碰壁,变成一种对孤独的恐惧而又深陷其中的心态,显然要我再改变自己的内向性格已经不可能。“移民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大家都只是讨论吃喝住,好像移民找了个好工作,买了个房子,就算是在加拿大定居成功了,其实心理层面上有太多问题。有研究证明来自亚洲国家的移民,比欧洲国家来的移民更容易得抑郁症,可能是文化差距太大。”心理医生这么说。
另,我不是住在温哥华、多伦多等华人人口稠密地带。我要吃到一口地道的中餐也是很难的。食物可以缓解我的一部分思乡抑郁,但我连这个也没有。
当她知道以我的工作能力和我的工作产业(软件程序员),可以转到任何其他亚洲国家(中国大陆、新加坡、香港、日本)也能有工作的时候,她鼓励我放弃枫叶卡,离开加拿大。
“回去你的国家,那里有你的老朋友和父母。就算要交新朋友,也远比你在加拿大容易。不然,长期孤独,对你的心理健康非常非常不利。”
所以,这就是结论么?
我发现承认自己适应不了加拿大,承认自己移民失败了(交不到朋友),让我感觉好很多。没必要为了面子,否认自己的失败。
冬天又来了,好孤独,好冷的加拿大。想念亚热带的家乡。
給你介紹一個通過靜心獲得自愈的網站:
https://www.facebook.com/mingyuan.qin
月盈亏 : 2017-11-24
#149
我就不需要朋友,闷了就上家园网,高兴了回几个帖子,郁闷了找几个人撕一撕,欧了。
恋恋风尘 : 2017-11-25
#150
楼主,我支持你!鼓励你!移民就是为了自己过得更好,如果感觉不好,完全可以华丽转身。人生苦短,没有必有浪费宝贵的人生年华,哪里有快乐,就是我们应该呆的地方。无论在哪里,我都支持伱。祝你快乐!
tototo : 2017-11-25
#151
所以我不想去bc。男票倒是想去,他说可以住在中国人少的地方。但是我要去上班估计还是会遇见很多中国人。
来大温地区,richmond华人已经占比超过百分之六十了。这里到处都是中国人,你会觉得回到了祖国。你的专业在温哥华也应该比较好找工作。同事好多中国人,上班都不用说英语,买菜逛街也不用说英语。楼主的问题主要还是产后抑郁症。回国待俩月散散心。
sabrina2011 : 2017-11-25
#152
imymeditation : 2017-11-25
#153
楼主,我支持你!鼓励你!移民就是为了自己过得更好,如果感觉不好,完全可以华丽转身。人生苦短,没有必有浪费宝贵的人生年华,哪里有快乐,就是我们应该呆的地方。无论在哪里,我都支持伱。祝你快乐!
乖乖,一個熱血青年,生瓜蛋兒呀!
梨花院落溶溶月 : 2017-11-25
#154
抑郁症是脑子里化学失衡,神经递质缺乏,就像糖尿病缺胰岛素一样,不是单靠谈话治疗就能治好的。最直接见效的办法是吃药。
想吃中国菜可以自己做。大多数国内常吃的菜都可以复制出来。
朋友不看年龄的。我最好的朋友反而是在这边交到的,白人,四五十岁了。聊起来像他乡遇故知。虽然我英语没好到能完全听懂的地步,但是她会解释。观点,爱好相似,彼此理解很难得。
Saint.Saens : 2017-11-25
#155
估计心理医生建议你去教会会违法, 他们很多规定不能再公共事业的资源中传播宗教信息
恋恋风尘 : 2017-11-25
#156
就是因为在加拿大呆了十几年,国内国外都看透,才有此感言。我倒觉得你是个自以为是的人呢。
barefeet : 2017-11-25
#157
产后抑郁,跟在哪儿没关。在加拿大觉得空虚寂寞,在中国觉得人多太吵。关键还是自身的心理调节,逐渐适应当妈妈的角色。
hn23505 : 2017-11-25
#158
我和楼主一个症状,以前坐在一个格子里都是对着电脑写邮件,最近要求老板换了个跟实物人打交到的职务
imymeditation : 2017-11-25
#159
就是因为在加拿大呆了十几年,国内国外都看透,才有此感言。我倒觉得你是个自以为是的人呢。
哈哈,其實呀,這個世界都衹是衹有自己。正所謂:萬法唯心造!
KyoKo : 2017-11-25
#160
看了楼主写的,看来心理医生找不好还容易把病看坏。结论完全是外行误导内行。有高薪有家庭心理调整好了就是蓝天白云啊。产后抑郁的话把老人接过来,有人说话聊聊天就好了,小孩是越来越好带的。
dface : 2017-11-26
#161
建议楼主和老公商量一下,搬到多伦多是个不错的选择,阳光明媚,工作机会和华人也多,有些城市和国内差不多,温哥华就算了,阴雨天太多,也容易郁闷。
啥意思 : 2017-11-27
#162
你能认识到自己“移民失败了(交不到朋友),让我感觉好很多。没必要为了面子,否认自己的失败。”是你个人阳光的一面。
多考虑一下你的心理医生所说,衡量和把握好自己,移民失败了,并不是你的人生失败。
这不是你个人的问题,台湾社区的也曾出现这情形,很多的她们选择回流来解决。
surfrider : 2017-12-02
#163
入了籍每年的税务就够头痛了,加拿大不是比美国税还高吗?然后再国内也不能想去哪儿去哪儿,连住个旅馆都得住涉外旅馆。限制多多
surfrider : 2017-12-02
#164
wfeng363 : 2017-12-03
#165
去哈佛学幸福 太浪费了
我知道一个免费幸福 喝四升凉水 不撒尿五个钟头 出门 找厕所
找到了 就是幸福
其实 没找到 也无所谓
看到这段让我哈哈大笑,本来很沉重的心情。
Mayeye : 2017-12-05
#166
程序员一般医保都不错,收入也不错,你不妨跟心理医生做朋友,定期去看看她/他,既能练习英语又能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与教育良好的当地人交流,还可以交朋友和治病,最主要还不用花什么钱。比结交一批不三不四的酒肉朋友强。
最后医生也抑郁了
sunny01 : 2017-12-05
#167
程序员一般医保都不错,收入也不错,你不妨跟心理医生做朋友,定期去看看她/他,既能练习英语又能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与教育良好的当地人交流,还可以交朋友和治病,最主要还不用花什么钱。比结交一批不三不四的酒肉朋友强。
我觉得这个主意太好了。。。
小糯米 : 2017-12-05
#168
我也没啥朋友,羡慕那种可以每周都见见面聊聊天互相帮忙的朋友,我基本都是人家需要我让我帮忙就来找我,帮完了就不见人影的那种。
sagesage : 2017-12-05
#169
来加拿大五年,非常努力地学习(拿了一个本地学位),非常努力地工作(马工,因为很刻苦,还升职加薪两次),工资已算是加拿大工薪阶层里面的高薪水了。老公一直陪伴身边,夫妻感情也很好,今年生了一个小宝宝。外表上看来,很多朋友都觉得我是人生赢家。
唯有一点,我没有关系要好的朋友可以经常见面。
加拿大地广人稀,老公有几个还算谈得来的男性朋友(中国人),每次开车去见朋友都要一两个多小时,特别艰难,特别考验友谊。我工作的行业(软件)女性颇少,所在的部门中国人不多,绝大多数是加拿大本地白人。和我工作经常交流代码的组员在美国的分部。
另外,在一个本地白人占绝大多数的环境中,可以感觉出其他的极少数的几个中国人并不愿意把时间花费在与我打交道中,他们更希望能跟“主流”交往。其实我也能理解他们的心态。
本身就性格特别内向、英语口语发音也很不地道的我,硬着头皮努力地试图融入。但是想要在公司里结交一个要好的朋友,极其艰难。
我自认自己还算见多识广,曾经旅游过很多亚洲国家,但显然这里就没人感兴趣亚洲的风土人情,对于中国的了解更是少。我实在拿不出什么有趣的话题可以吸引别人来跟我做朋友。平时只能努力聊一些技术的话题。
这是我来加拿大之前没有遇到过的现象。以前的我,虽然性格内向,但是周围跟我相似的同龄人很多,环境上大家也都是说中文、黑头发黄皮肤、文化相近,又因我对待朋友也是很好,一直有几个特别铁的朋友,男的女的都有。
我们整个家庭,老公,我,小宝宝,在加拿大都非常非常isolated,除了我们自己,基本上我们不会有其他人跟我们周末一起聊个天,吃个饭。但老公没有我这么多情绪问题,他看我郁郁寡欢,给我请了心理医生。
最后是诊断出我得了抑郁症。心理医生说,我离乡背井,没有朋友,一开始就因为孤独有了轻微的抑郁症。生完孩子之后又有了产后抑郁症,双层叠加,所以情绪才会不稳定。
心理医生说,根据我的描述,多次试图融入文化与自己迥异不同的社会而碰壁,变成一种对孤独的恐惧而又深陷其中的心态,显然要我再改变自己的内向性格已经不可能。“移民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大家都只是讨论吃喝住,好像移民找了个好工作,买了个房子,就算是在加拿大定居成功了,其实心理层面上有太多问题。有研究证明来自亚洲国家的移民,比欧洲国家来的移民更容易得抑郁症,可能是文化差距太大。”心理医生这么说。
另,我不是住在温哥华、多伦多等华人人口稠密地带。我要吃到一口地道的中餐也是很难的。食物可以缓解我的一部分思乡抑郁,但我连这个也没有。
当她知道以我的工作能力和我的工作产业(软件程序员),可以转到任何其他亚洲国家(中国大陆、新加坡、香港、日本)也能有工作的时候,她鼓励我放弃枫叶卡,离开加拿大。
“回去你的国家,那里有你的老朋友和父母。就算要交新朋友,也远比你在加拿大容易。不然,长期孤独,对你的心理健康非常非常不利。”
所以,这就是结论么?
我发现承认自己适应不了加拿大,承认自己移民失败了(交不到朋友),让我感觉好很多。没必要为了面子,否认自己的失败。
冬天又来了,好孤独,好冷的加拿大。想念亚热带的家乡。
像楼主这种情况,强烈建议你搬到大温哥华的列治文市,号称北美中国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60%中国人!绝对中国飞地!神一样的存在!
在这里生活和在中国生活几乎没有区别,除了没有空气污染和地沟油的食物。遍地中国餐馆,适合各地口味;满地中国人,想找个本地人说句英文都难!
如果你不太在乎房价,就赶快搬过来吧,哈哈!
来自杭州的朋友 : 2017-12-11
#170
来加拿大五年,非常努力地学习(拿了一个本地学位),非常努力地工作(马工,因为很刻苦,还升职加薪两次),工资已算是加拿大工薪阶层里面的高薪水了。老公一直陪伴身边,夫妻感情也很好,今年生了一个小宝宝。外表上看来,很多朋友都觉得我是人生赢家。
唯有一点,我没有关系要好的朋友可以经常见面。
加拿大地广人稀,老公有几个还算谈得来的男性朋友(中国人),每次开车去见朋友都要一两个多小时,特别艰难,特别考验友谊。我工作的行业(软件)女性颇少,所在的部门中国人不多,绝大多数是加拿大本地白人。和我工作经常交流代码的组员在美国的分部。
另外,在一个本地白人占绝大多数的环境中,可以感觉出其他的极少数的几个中国人并不愿意把时间花费在与我打交道中,他们更希望能跟“主流”交往。其实我也能理解他们的心态。
本身就性格特别内向、英语口语发音也很不地道的我,硬着头皮努力地试图融入。但是想要在公司里结交一个要好的朋友,极其艰难。
我自认自己还算见多识广,曾经旅游过很多亚洲国家,但显然这里就没人感兴趣亚洲的风土人情,对于中国的了解更是少。我实在拿不出什么有趣的话题可以吸引别人来跟我做朋友。平时只能努力聊一些技术的话题。
这是我来加拿大之前没有遇到过的现象。以前的我,虽然性格内向,但是周围跟我相似的同龄人很多,环境上大家也都是说中文、黑头发黄皮肤、文化相近,又因我对待朋友也是很好,一直有几个特别铁的朋友,男的女的都有。
我们整个家庭,老公,我,小宝宝,在加拿大都非常非常isolated,除了我们自己,基本上我们不会有其他人跟我们周末一起聊个天,吃个饭。但老公没有我这么多情绪问题,他看我郁郁寡欢,给我请了心理医生。
最后是诊断出我得了抑郁症。心理医生说,我离乡背井,没有朋友,一开始就因为孤独有了轻微的抑郁症。生完孩子之后又有了产后抑郁症,双层叠加,所以情绪才会不稳定。
心理医生说,根据我的描述,多次试图融入文化与自己迥异不同的社会而碰壁,变成一种对孤独的恐惧而又深陷其中的心态,显然要我再改变自己的内向性格已经不可能。“移民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大家都只是讨论吃喝住,好像移民找了个好工作,买了个房子,就算是在加拿大定居成功了,其实心理层面上有太多问题。有研究证明来自亚洲国家的移民,比欧洲国家来的移民更容易得抑郁症,可能是文化差距太大。”心理医生这么说。
另,我不是住在温哥华、多伦多等华人人口稠密地带。我要吃到一口地道的中餐也是很难的。食物可以缓解我的一部分思乡抑郁,但我连这个也没有。
当她知道以我的工作能力和我的工作产业(软件程序员),可以转到任何其他亚洲国家(中国大陆、新加坡、香港、日本)也能有工作的时候,她鼓励我放弃枫叶卡,离开加拿大。
“回去你的国家,那里有你的老朋友和父母。就算要交新朋友,也远比你在加拿大容易。不然,长期孤独,对你的心理健康非常非常不利。”
所以,这就是结论么?
我发现承认自己适应不了加拿大,承认自己移民失败了(交不到朋友),让我感觉好很多。没必要为了面子,否认自己的失败。
冬天又来了,好孤独,好冷的加拿大。想念亚热带的家乡。
我觉得你可以选择大点的城市呀!有文凭不怕找不到工作,渥太华应该有很多华人做it的
Leon-L : 2017-12-11
#171
这么说吧, 到了一定的年龄, 交友就自然困难起来了,
去中国, 朋友还是小学中学的, 新同事客户, 会有一点, 不会比加拿大强多少,
我不相信改变地理位置就能改变人生,
宗教, 政治信仰, 职业, 婚姻, 都是外来的, 也不能改变人生,
真正的改变, 只能来自自己,
神经病如果能改变自己还叫神经病?对这种病人只能他要向东你就让他向东,他说向西你就让他向西。有时候换个地方症状不明显了也说不定。如果最后东西南北全去过了还不好,只能送到专门治这种病的地方了。
Leon-L : 2017-12-11
#172
其实许多人大概不知道,抑郁症是精神病的一种。而精神病并不是像多数人想像的那样,只是病人心理的问题,开导一下就好了。例如狂犬病人恐水,这是病毒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你开导他能管用吗?恐加拿大症也是一样。谁知道有没有一种狂猫病毒寄生在大脑什么地方?所以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恐水的就別让他见水,恐加拿大的就离开就行了。
o2o2o2o2 : 2017-12-13
#173
kywolf : 2017-12-18
#174
建议换个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号称专业,可不同于医疗诊治,没有标准治疗方案。建议搬家我还能接受,居然直接建议迁国,严重怀疑她/他的水平...
来加拿大五年,非常努力地学习(拿了一个本地学位),非常努力地工作(马工,因为很刻苦,还升职加薪两次),工资已算是加拿大工薪阶层里面的高薪水了。老公一直陪伴身边,夫妻感情也很好,今年生了一个小宝宝。外表上看来,很多朋友都觉得我是人生赢家。
唯有一点,我没有关系要好的朋友可以经常见面。
加拿大地广人稀,老公有几个还算谈得来的男性朋友(中国人),每次开车去见朋友都要一两个多小时,特别艰难,特别考验友谊。我工作的行业(软件)女性颇少,所在的部门中国人不多,绝大多数是加拿大本地白人。和我工作经常交流代码的组员在美国的分部。
另外,在一个本地白人占绝大多数的环境中,可以感觉出其他的极少数的几个中国人并不愿意把时间花费在与我打交道中,他们更希望能跟“主流”交往。其实我也能理解他们的心态。
本身就性格特别内向、英语口语发音也很不地道的我,硬着头皮努力地试图融入。但是想要在公司里结交一个要好的朋友,极其艰难。
我自认自己还算见多识广,曾经旅游过很多亚洲国家,但显然这里就没人感兴趣亚洲的风土人情,对于中国的了解更是少。我实在拿不出什么有趣的话题可以吸引别人来跟我做朋友。平时只能努力聊一些技术的话题。
这是我来加拿大之前没有遇到过的现象。以前的我,虽然性格内向,但是周围跟我相似的同龄人很多,环境上大家也都是说中文、黑头发黄皮肤、文化相近,又因我对待朋友也是很好,一直有几个特别铁的朋友,男的女的都有。
我们整个家庭,老公,我,小宝宝,在加拿大都非常非常isolated,除了我们自己,基本上我们不会有其他人跟我们周末一起聊个天,吃个饭。但老公没有我这么多情绪问题,他看我郁郁寡欢,给我请了心理医生。
最后是诊断出我得了抑郁症。心理医生说,我离乡背井,没有朋友,一开始就因为孤独有了轻微的抑郁症。生完孩子之后又有了产后抑郁症,双层叠加,所以情绪才会不稳定。
心理医生说,根据我的描述,多次试图融入文化与自己迥异不同的社会而碰壁,变成一种对孤独的恐惧而又深陷其中的心态,显然要我再改变自己的内向性格已经不可能。“移民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大家都只是讨论吃喝住,好像移民找了个好工作,买了个房子,就算是在加拿大定居成功了,其实心理层面上有太多问题。有研究证明来自亚洲国家的移民,比欧洲国家来的移民更容易得抑郁症,可能是文化差距太大。”心理医生这么说。
另,我不是住在温哥华、多伦多等华人人口稠密地带。我要吃到一口地道的中餐也是很难的。食物可以缓解我的一部分思乡抑郁,但我连这个也没有。
当她知道以我的工作能力和我的工作产业(软件程序员),可以转到任何其他亚洲国家(中国大陆、新加坡、香港、日本)也能有工作的时候,她鼓励我放弃枫叶卡,离开加拿大。
“回去你的国家,那里有你的老朋友和父母。就算要交新朋友,也远比你在加拿大容易。不然,长期孤独,对你的心理健康非常非常不利。”
所以,这就是结论么?
我发现承认自己适应不了加拿大,承认自己移民失败了(交不到朋友),让我感觉好很多。没必要为了面子,否认自己的失败。
冬天又来了,好孤独,好冷的加拿大。想念亚热带的家乡。
lyrezhang : 2018-01-06
#175
干嘛不去多伦多,根本跟中国区别不大。
来加拿大五年,非常努力地学习(拿了一个本地学位),非常努力地工作(马工,因为很刻苦,还升职加薪两次),工资已算是加拿大工薪阶层里面的高薪水了。老公一直陪伴身边,夫妻感情也很好,今年生了一个小宝宝。外表上看来,很多朋友都觉得我是人生赢家。
唯有一点,我没有关系要好的朋友可以经常见面。
加拿大地广人稀,老公有几个还算谈得来的男性朋友(中国人),每次开车去见朋友都要一两个多小时,特别艰难,特别考验友谊。我工作的行业(软件)女性颇少,所在的部门中国人不多,绝大多数是加拿大本地白人。和我工作经常交流代码的组员在美国的分部。
另外,在一个本地白人占绝大多数的环境中,可以感觉出其他的极少数的几个中国人并不愿意把时间花费在与我打交道中,他们更希望能跟“主流”交往。其实我也能理解他们的心态。
本身就性格特别内向、英语口语发音也很不地道的我,硬着头皮努力地试图融入。但是想要在公司里结交一个要好的朋友,极其艰难。
我自认自己还算见多识广,曾经旅游过很多亚洲国家,但显然这里就没人感兴趣亚洲的风土人情,对于中国的了解更是少。我实在拿不出什么有趣的话题可以吸引别人来跟我做朋友。平时只能努力聊一些技术的话题。
这是我来加拿大之前没有遇到过的现象。以前的我,虽然性格内向,但是周围跟我相似的同龄人很多,环境上大家也都是说中文、黑头发黄皮肤、文化相近,又因我对待朋友也是很好,一直有几个特别铁的朋友,男的女的都有。
我们整个家庭,老公,我,小宝宝,在加拿大都非常非常isolated,除了我们自己,基本上我们不会有其他人跟我们周末一起聊个天,吃个饭。但老公没有我这么多情绪问题,他看我郁郁寡欢,给我请了心理医生。
最后是诊断出我得了抑郁症。心理医生说,我离乡背井,没有朋友,一开始就因为孤独有了轻微的抑郁症。生完孩子之后又有了产后抑郁症,双层叠加,所以情绪才会不稳定。
心理医生说,根据我的描述,多次试图融入文化与自己迥异不同的社会而碰壁,变成一种对孤独的恐惧而又深陷其中的心态,显然要我再改变自己的内向性格已经不可能。“移民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大家都只是讨论吃喝住,好像移民找了个好工作,买了个房子,就算是在加拿大定居成功了,其实心理层面上有太多问题。有研究证明来自亚洲国家的移民,比欧洲国家来的移民更容易得抑郁症,可能是文化差距太大。”心理医生这么说。
另,我不是住在温哥华、多伦多等华人人口稠密地带。我要吃到一口地道的中餐也是很难的。食物可以缓解我的一部分思乡抑郁,但我连这个也没有。
当她知道以我的工作能力和我的工作产业(软件程序员),可以转到任何其他亚洲国家(中国大陆、新加坡、香港、日本)也能有工作的时候,她鼓励我放弃枫叶卡,离开加拿大。
“回去你的国家,那里有你的老朋友和父母。就算要交新朋友,也远比你在加拿大容易。不然,长期孤独,对你的心理健康非常非常不利。”
所以,这就是结论么?
我发现承认自己适应不了加拿大,承认自己移民失败了(交不到朋友),让我感觉好很多。没必要为了面子,否认自己的失败。
冬天又来了,好孤独,好冷的加拿大。想念亚热带的家乡。
B
Jevy Wang : 2020-01-24
#177
另,我不是住在温哥华、多伦多等华人人口稠密地带。我要吃到一口地道的中餐也是很难的。食物可以缓解我的一部分思乡抑郁,但我连这个也没有。
或许搬到多伦多或温哥华会好很多?多交一些华人朋友,有空一起出来聚中餐,聊天。
sabre : 2020-01-24
#178
这是两年前
我都不认识自己了 这么唠叨 跟个老太太似的
hkkuo33 : 2020-01-26
#179
另,我不是住在温哥华、多伦多等华人人口稠密地带。我要吃到一口地道的中餐也是很难的。食物可以缓解我的一部分思乡抑郁,但我连这个也没有。
或许搬到多伦多或温哥华会好很多?多交一些华人朋友,有空一起出来聚中餐,聊天。
误导了我,才发现你在给两年前的网友提建议!
Jevy Wang : 2020-01-26
#180
哇?没太注意看日期,,,咋回事?记忆中是在主页上点的?还是我随意点的
![Unsure :unsure: :unsure:](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IAAAAAAAP///yH5BAEAAAAALAAAAAABAAEAAAIBRAA7)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可以那时没睡好。。。
![Sleep :sleep: :sleep:](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IAAAAAAAP///yH5BAEAAAAALAAAAAABAAEAAAIBRAA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