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加拿大五年,非常努力地学习(拿了一个本地学位),非常努力地工作(马工,因为很刻苦,还升职加薪两次),工资已算是加拿大工薪阶层里面的高薪水了。老公一直陪伴身边,夫妻感情也很好,今年生了一个小宝宝。外表上看来,很多朋友都觉得我是人生赢家。
唯有一点,我没有关系要好的朋友可以经常见面。
加拿大地广人稀,老公有几个还算谈得来的男性朋友(中国人),每次开车去见朋友都要一两个多小时,特别艰难,特别考验友谊。我工作的行业(软件)女性颇少,所在的部门中国人不多,绝大多数是加拿大本地白人。和我工作经常交流代码的组员在美国的分部。
另外,在一个本地白人占绝大多数的环境中,可以感觉出其他的极少数的几个中国人并不愿意把时间花费在与我打交道中,他们更希望能跟“主流”交往。其实我也能理解他们的心态。
本身就性格特别内向、英语口语发音也很不地道的我,硬着头皮努力地试图融入。但是想要在公司里结交一个要好的朋友,极其艰难。
我自认自己还算见多识广,曾经旅游过很多亚洲国家,但显然这里就没人感兴趣亚洲的风土人情,对于中国的了解更是少。我实在拿不出什么有趣的话题可以吸引别人来跟我做朋友。平时只能努力聊一些技术的话题。
这是我来加拿大之前没有遇到过的现象。以前的我,虽然性格内向,但是周围跟我相似的同龄人很多,环境上大家也都是说中文、黑头发黄皮肤、文化相近,又因我对待朋友也是很好,一直有几个特别铁的朋友,男的女的都有。
我们整个家庭,老公,我,小宝宝,在加拿大都非常非常isolated,除了我们自己,基本上我们不会有其他人跟我们周末一起聊个天,吃个饭。但老公没有我这么多情绪问题,他看我郁郁寡欢,给我请了心理医生。
最后是诊断出我得了抑郁症。心理医生说,我离乡背井,没有朋友,一开始就因为孤独有了轻微的抑郁症。生完孩子之后又有了产后抑郁症,双层叠加,所以情绪才会不稳定。
心理医生说,根据我的描述,多次试图融入文化与自己迥异不同的社会而碰壁,变成一种对孤独的恐惧而又深陷其中的心态,显然要我再改变自己的内向性格已经不可能。“移民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大家都只是讨论吃喝住,好像移民找了个好工作,买了个房子,就算是在加拿大定居成功了,其实心理层面上有太多问题。有研究证明来自亚洲国家的移民,比欧洲国家来的移民更容易得抑郁症,可能是文化差距太大。”心理医生这么说。
另,我不是住在温哥华、多伦多等华人人口稠密地带。我要吃到一口地道的中餐也是很难的。食物可以缓解我的一部分思乡抑郁,但我连这个也没有。
当她知道以我的工作能力和我的工作产业(软件程序员),可以转到任何其他亚洲国家(中国大陆、新加坡、香港、日本)也能有工作的时候,她鼓励我放弃枫叶卡,离开加拿大。
“回去你的国家,那里有你的老朋友和父母。就算要交新朋友,也远比你在加拿大容易。不然,长期孤独,对你的心理健康非常非常不利。”
所以,这就是结论么?
我发现承认自己适应不了加拿大,承认自己移民失败了(交不到朋友),让我感觉好很多。没必要为了面子,否认自己的失败。
冬天又来了,好孤独,好冷的加拿大。想念亚热带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