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luse 说: 中国自古以来,女子都是以眯眯眼为美, 我支持陈漫的眯眯眼艺术照! 攻击陈的人,才是故意辱华,是民族的败类。 浏览附件663912 迪奥展出“眯眯眼”女性照片陷入“辱华”风波,摄影师致歉 - BBC News 中文 法国奢侈品牌迪奥(Dior)展出的一张“眯眯眼”女性照片惹恼了很多中国网民,一些人指责其迎合西方对华人的“刻板印象”。 www.bbc.com 点击展开...
bbjj 说: 你觉得这两位很美吗?就单纯审美觉度我没觉得美,除非她们做很多好事让人觉得她们心灵很美忽略外表 点击展开...
BBC:迪奥“辱华”风波了 说: 一些人认为这是为了“迎合西方人的刻板印象”。“小眼睛,中国人的形象永远都是小眼睛,眯眯眼。” 点击展开...
Jacklyns 说: 楼上提到了一句 “以肥为美也是一种审美”,我想插一句:这句话是颠扑不破的。 “陈曼这张照片也是一种审美”,这句话也是立得住的。 “陈曼这张照片很美”,这句话就是个人意见,it depends。 “美”和“审美”是两个概念。前者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好看,引起愉悦感的外在表现形式;后者是对"美”的外在形式的思考。 因此,对任何好看或者不好看的事物做美学意义上的探究和思考,都是审美的范畴。 陈曼这张照片当然也可以进入审美的范畴。 它已经引起了这么多讨论,正好证明了这一点——在这个时代、在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交互地带,它具有惹人争议的审美价值。 但是,这张照片美不美,就见仁见智,大家都可以表态,但没必要逼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 点击展开...
xchn818 说: 用美不美评论艺术作品是小学生水平。毕加索的画中人物都不美,但画给人艺术触动,这就是艺术的目的。对了,喜欢看美女的去看抖音直播,全是美女,不用捏着鼻子看别人的艺术作品,还指指点点。 点击展开...
Jacklyns 说: 让人愉悦的美,应该无所谓是否天生吧? 但是所谓“让人愉悦”,这里面的“人”应该是指“大多数的人”,而非“所有人”。如果认可这个前提,大家就可以在同一语境下探讨了。 我记得网上曾经流传一张照片,就是把许多亚洲美女的正脸照叠加起来,最后隐约看出了一张清晰的美女的脸,酷似章子怡。由此可见,被大多数人认为美丽的脸,是可以得出一个大致模型的。 是天生长成这个“美丽模型”,还是后天做成这个“美丽模型”,客观上来说,都是变得美丽了。 陈曼照片里的女孩,都不在这个“美丽模型”里,所以才会激起很多人的意见吧。 陈曼道歉,素不素已经在另一个话题里了?一言难尽哈哈哈。 点击展开...
reed 说: 以前有个学画画的朋友和我说过,美的定义是,客观事物在人头脑中产生的愉悦的感觉。 他说他的老师提出一个问题,美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他的老师认为美是客观的,并拿着一幅日出照片作为佐证:大家看,谁会说这不美? 我却觉得,既然美是在人头脑中的感觉,那按照这定义,美应该是主观的。 但无可否认的是,美的感觉与认可在人群中确实有明显的一致的趋向性,例如选美比赛的得奖者从来没有丑的。听觉之美也一样,对于好听的歌/难听的歌,通常都是大众公认的。 所以,我认为美这种感觉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基因决定的。 点击展开...
Dayday-up 说: 哈哈,我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难怪你的回答让我更糊涂了。我想问的是,人对美的感受是天生的,还是主要取决于出生后的文化,观念,环境的影响?比如一个小孩整天和世人认为长得很丑的父母生活在一起?终于有一天和父母出门,看到很多世人眼中的美女帅哥,在他眼里,这些美女帅哥是好看还是不好看呢?给他带来的感受是愉悦还是不愉悦呢。简言之,人对什么是令人愉悦的美的判断是基因决定的呢?还是主要由文化环境等后天因素决定的呢? 点击展开...
xchn818 说: 美是一种主观意识,是人脑被训练出来的结果。对人的审美一旦被训练出来后可逆性较差,但对艺术作品的审美,很容易变化,欣赏不同的艺术作品,对提高个人的审美能力很重要,我本人经常看各种艺术展。多伦多人的艺术审美能力很高,多伦多电影节,票很贵,都是小众电影,很多人看。前一阵,多伦多艺术博览会,20加元一张票,排长队看。既然都到国外了,就打开自己,欣赏不同的美,而不是把自己放到套子了,永远提高不了鉴赏力,只能靠赞赏美女图片和唱流行歌曲来表达自己。 点击展开...
Jacklyns 说: 我和@xchn818 的想法一样,觉得人对美的感受是后天由环境训练出来的。 因为它不是一种直觉感知,不是看到一张人脸然后感知到“这是一张人脸”;而是一种经验判断,是看到一张人脸然后迅速在脑海中比对有关美丽的脸的经验法则,然后判断出“这是美的脸or丑的脸”。 一个小孩子,从来没人教他什么是美丑,他妈妈再丑,他看到她都会笑、会有安全感。 等他有了美丑的意识,他看到妈妈还是会笑、会有安全感,同时也会有一个声音对他说“我妈的五官还是挺丑的”。 你说的“记忆是可以遗传的”,应该是指“集体记忆”或“集体无意识”,这个概念可以用来解释为何大众对美的判断会趋向一致,但不是指你一出生就拥有了某种记忆。婴儿的记忆大概只有子宫里的温度和声音吧,一定不包含美丑。 点击展开...
Dayday-up 说: 关于遗传和记忆的关系,这片文章写得不错。有个实验,让老鼠闻到樱花味道后随机电击老鼠,让老鼠形成条件反射,以后每次闻到樱花味道后,无需电击就产生恐惧随即缩卷身体。科学家后来观察到这些老鼠的后代也会在闻到樱花味道后产生恐惧缩卷身体。这说明闻到樱花产生恐惧也好,看到美女感到愉悦也好,很可能是自己祖先的体验被遗传下来。 小鼠记忆遗传实验发人深思:是谁关闭了我们90%的DNA? 小鼠记忆遗传实验发人深思:是谁关闭了我们90%的DNA?,达尔文,dna,人类进化 www.163.com 点击展开...
Jacklyns 说: *smile* 哈哈,感谢分享! 我昨天正好也在反思这个事情,因为恰好看了《圆桌派》最新一集的更新,里面嘉宾也是谈到某些DNA遗传真的会遗传行为模式。 对美丑的生理反应是否会遗传?遗传多少?还真是要保持开放~ 答案不一定~ 世界真奇妙啊~ 而且照这样说,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到底多少是忠于自己,还是忠于祖上来的基因,也不一定了,哈哈~ 点击展开...
xchn818 说: 现在三个松鼠也广告爆雷了。以后只能用大眼美女做广告。现在自己脑子有病,天天挑别人毛病的人真多。 浏览附件664397 点击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