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是个令人失望的地方,住得时间长了就知道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这世上没有世外桃源,也没有仙境, 如果有人以为移民加拿大是移民天堂的话,只能说是一个人见识短浅的表现,尤其是在网络发达的今天. 一个人因为自己见识少,做了错误决定而付出代价也是正常的.

移民后的不适应是每个移民都经历过的,把一棵树连根拔起,连树木都需要有适应期,更何况是人. 我认识的移民里适应期过后心态好生活舒心的,一般都是移民前对移民的利弊得失想很清楚的人,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的人. 同人的起点没有绝对关系, 起点越高失望越大也并不完全对,很大程度上是由一个人的见识和判断能力决定的.

当然无论你的起点多高都会有烦恼,但是如果你还在为失业,难熬的冬天而烦恼,也只能说你的起点还不够高. 提高你的起点后再回加拿大看看,或许你的感觉就不同了........
赞一个。
发现有些人在国内和国外都不太开心。还是那句老话:心态决定一切。
 

mogaoku

加拿大太阳能协会主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我也很喜欢加拿大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真正的原因是移民从三四十岁才连根拔起,移植到一个语言文化背景截然不同、没有任何社交圈子的地方,压根儿就是水土不服(不排除个例)。这个不但是移民到加拿大,移民到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欧洲。。。都会是同样的感受。这个就是第一代移民必须付出的代价。如果当初你没想好,以为一落地就如鱼得水,或至少两三年后会如鱼得水,那只能说是根本低估了什么叫移民这个意思。

至于为了下一代,也并非是大家所想的,孩子们不用受应试教育这样的苦头这个意思。而是他们可以免受第一代移民的苦,这个苦你替他们扛下了。他们从小生活在这里,语言文化没什么障碍,有从小的发小朋友校友圈子,有兄弟姐妹,以后成家之后有亲戚走动,享受亲情,父母会开车没有语言障碍不需要额外的照顾,还可以在自己有需要的时候搭把手。这样他们才可以真正一身轻松地经营和enjoy自己的生活。

而作为第一代移民,除了两手空空、单打独斗外没有任何可以依仗的东西,凭什么你可以一落地两三年就享受别人积累了两三代才拥有的幸福生活?别人也不是白奋斗的。你在中国的生活,除了自己的努力,父母辈的积累也是必不可以少的,即使父母无法给你买车买房,但至少送你上学接受教育,给了你一个家族网络圈子。

你在加拿大所感受到的缺失,并非是这个国家的缺失,而是自己作为第一代移民的先天缺失。如果错认为是这个国家的缺失,只能说是胡乱责怪错了对象。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至于为了下一代,也并非是大家所想的,孩子们不用受应试教育这样的苦头这个意思。而是他们可以免受第一代移民的苦,这个苦你替他们扛下了。他们从小生活在这里,语言文化没什么障碍,有从小的发小朋友校友圈子,有兄弟姐妹,以后成家之后有亲戚走动,享受亲情,父母会开车没有语言障碍不需要额外的照顾,还可以在自己有需要的时候搭把手。这样他们才可以真正一身轻松地经营和enjoy自己的生活。

而作为第一代移民,除了两手空空、单打独斗外没有任何可以依仗的东西,凭什么你可以一落地两三年就享受别人积累了两三代才拥有的幸福生活?别人也不是白奋斗的。你在中国的生活,除了自己的努力,父母辈的积累也是必不可以少的,即使父母无法给你买车买房,但至少送你上学接受教育,给了你一个家族网络圈子。

你在加拿大所感受到的缺失,并非是这个国家的缺失,而是自己作为第一代移民的先天缺失。如果错认为是这个国家的缺失,只能说是胡乱责怪错了对象。

非常赞同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我认为国人在国内分层次,在加拿大也分层次, 一种是在本地读书,工作,在工作当中接触很多本地人, 或者和本地人通婚,在生活中接触到很多本地人,或者两种情况都有,另一种是即没在本地读书,而且只在国人的工作环境里面工作,跟本地人接触不多. 经历的不一样,感受的也不一样. 但是住的时间长了, 都会熟悉和了解加拿大的.
 

小和尚

最爱妹的小和尚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上海有个名词叫:凤凰男,最近十年用的比较多,
说明外地男孩子在上海混好了,娶上海媳妇。

什么时候凤凰男比例高了,甚至高过外嫁女,说明移民阶级真的混好了,
他们自己嘴巴说的不作数,要用女人眼光筛选器来筛选:文化素质和经济条件。

不用看什么加拿大统计局美国统计局联邦调查局报告,也不用看家园网家庭网的帖子,
到街上一瞧,飒清。
 
最后编辑: 2015-02-22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我热爱加拿大,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再也不用惦记着出门给孩子勒口罩,再也不用担心饮食卫生,哈哈哈,爽啊!最好的还有豪车这个便宜啊,北京买1辆,这里买3、4辆了,教育好,人亲善,有海鲜,漂亮大牌衣服比北京便宜的多,也不担心办事被刁难,太好了
心态跟名字一样霸气侧漏呀,赞一个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真正的原因是移民从三四十岁才连根拔起,移植到一个语言文化背景截然不同、没有任何社交圈子的地方,压根儿就是水土不服(不排除个例)。这个不但是移民到加拿大,移民到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欧洲。。。都会是同样的感受。这个就是第一代移民必须付出的代价。如果当初你没想好,以为一落地就如鱼得水,或至少两三年后会如鱼得水,那只能说是根本低估了什么叫移民这个意思。

至于为了下一代,也并非是大家所想的,孩子们不用受应试教育这样的苦头这个意思。而是他们可以免受第一代移民的苦,这个苦你替他们扛下了。他们从小生活在这里,语言文化没什么障碍,有从小的发小朋友校友圈子,有兄弟姐妹,以后成家之后有亲戚走动,享受亲情,父母会开车没有语言障碍不需要额外的照顾,还可以在自己有需要的时候搭把手。这样他们才可以真正一身轻松地经营和enjoy自己的生活。

而作为第一代移民,除了两手空空、单打独斗外没有任何可以依仗的东西,凭什么你可以一落地两三年就享受别人积累了两三代才拥有的幸福生活?别人也不是白奋斗的。你在中国的生活,除了自己的努力,父母辈的积累也是必不可以少的,即使父母无法给你买车买房,但至少送你上学接受教育,给了你一个家族网络圈子。

你在加拿大所感受到的缺失,并非是这个国家的缺失,而是自己作为第一代移民的先天缺失。如果错认为是这个国家的缺失,只能说是胡乱责怪错了对象。

说得好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因为国内有很多缺点,大家怀揣着希望来到这里,但是这里有欺骗,有不便,有语言障碍,有歧视,有失业,有难熬的冬天,有看不上病的困难,等等,才知道这里不适宜生存,就剩下清洁的空气和不堵车的街道,有练英语的环境,这里不是世外桃源,也不是仙境,来了就知道了,有比较就有发言权。没有偏见,只有客观。
请楼主推荐一个不令人失望的“人间仙境”哈~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这已经和隐居差不多了,再清净会是什么样的境界能忍受啊!
应该是具体到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和条件,来选择是否继续留在加拿大。
我的家里人和我认识的人多数是97年前后投资移民过来的,他们当中回流了大半。
当然,也许技术移民的人会比较容易适应这里。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