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层主所讲,基本上都是事实。但是有些东西值得商榷。我逐条提出我的意见供参考。
加拿大公寓没有小区,汽车不能随便停。
——
在加拿大,汽车停在公寓下面的地下车库。当然,车位是出租或者购买的,不是free的。可是在北京,新小区也同样是出租或者购买停车位。以前的老小区大都没有考虑到停车问题,目前不得不通过铲除绿地、缩窄小区内道路等方式“开发”出了新的停车位,但这些停车位同样不是免费的,而是按月向物业缴纳租金。至于那些根本没有绿地可铲除,根本没有足够宽的道路可以缩窄的小区,那没办法,真是只能“随便停”了,但是这样的结果,究竟是一个值得夸赞的“福利”,还是一场每天令人头痛的灾难,每个在北京居住过的人心里都有数。综上所述,考虑到加拿大公寓在修建时都已考虑到停车问题,这一点加拿大完胜。
******
这点加拿大比中国好,毕竟国人普遍拥有汽车也不过就这5-10年的事。
地税,物业税远比中国高。
——
楼主所说的是独立屋/半独立屋/镇屋吗?不是。因此,地税,对于condo来说,加拿大同样没有。至于那个“物业税”,不清楚是什么,为什么跟地税并列写在这里?难道物业税是跟地税不同的一个税种?希望层主明示。
*****
打错了,是物业费,如果你是房主,你还是要交地税的,只不过有些公寓是包含在物业费里了。
修理费用是均摊的,很贵,有些是物业费里扣,有些不是。
——
在加拿大购买公寓,你每月所需要缴纳的那部分费用叫做“管理费”。这个“管理费”大概相当于中国的物业费。这部分费用,大体上说,折合成人民币是比普通国内小区高一些。但是,管理公司收取了这些费用,就担当了安保、公共区域修缮等等责任。在加拿大,很少见到condo的楼道墙上布满涂鸦和小广告,电梯吱吱作响却年久失修,楼门口有狗屎却无人理睬,大楼外墙风化严重肮脏不堪却听之任之……这些事情,是由管理公司在处理。当然,如果需要更换电梯,那么显然大家还要均摊一部分设备成本。但其他的事情,如组织、联系、协调、测试验收,就由管理公司在做了。没人会认为这种服务该是免费的吧。在国内,电梯年久失修但是物业无力更换,向住户收钱更换又因为不是全部住户采取配合态度而停滞不前的事情时有发生,最终造成电梯在非安全状态运行。这难道是大家想要的结果?公平地说,在加拿大,这不是免费的,但是物有所值。在中国,这笔费用是要便宜很多,但是同样一分钱一分货。在这一点上,双方算是平手。
*****
折合成人民币比国内高很多,40万刀的公寓,收你800刀物业费很正常。至于小广告,狗粪啥的纯属国人素质问题。我一直支持城管,因为我知道当初一帮小贩在门口卖东西最后弄的多脏。而维修费用,电梯这种大工程不算,涂个墙啥的都要几千刀的往外掏。我朋友租的一个公寓房主就是因为1年内连续被收了2次 维修费,每次都不下7k发誓再也不买公寓。
加拿大公寓室内不让随便大的装修。
——
作为一个北京人,我非常自豪地说,在北京新建的高档住宅,交房的时候也已经是精装修,而原则上不允许入住后再进行大规模的室内装修。这不但保障了承重墙不受破坏,也维护了良好的居住环境,让邻居免受噪音污染。这一点证明北京正在向发达国家迈进。当然,很多老小区就没有这方面的限制,也会带来相应的很多问题。因此,在这一点上,加拿大是走在前面的。
****
这个我觉得加拿大跟国内个有个的好处。毛坯房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装修,但是花费太大了。
有些公寓不许有小孩或者宠物。
——
但还有公寓允许有小孩或者宠物。如果你买房是为了老人安静休息,或者你是个对动物皮毛过敏的人,你会知道这种“无小孩/宠物”的公寓是多么重要的选择。多一种选择总不是坏事。去baidu一下“楼上噪音吧”,你就知道楼上有个小孩对于很多楼下来说简直就是天灾。所以,加拿大能够想到这种问题,并且给有特别需要的人提供选择,不得不说是文明的一种体现
*****
说实在的,国内的隔音效果比加拿大好太多。我这里是提醒新移民别被中介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