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BBC纪录片中没敢讲的故事 西方宽松的教育在偷偷地完成社会分层

这里所有人说的都有一些道理,除了你。
俗话说的好,智商是硬伤。 你把我说的大声朗读若干遍,有助于跟上我的思路。
这么说来, 猪猪还是赞成鄙人对他的评价了.

"俗话说的好,智商是硬伤." 弱智的人儿总是颠三倒四顾头不顾尾滴.

"你把我说的大声朗读若干遍,有助于跟上我的思路," 才能明白你有多么无知无聊无耻.
 
这个不得不赞,我这边的同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在魁省完成的基础教育,从小只知道玩儿乐队,交女友,高中比别人多上两年才勉强毕业。毕业后去餐馆打工,干了一年,累得跟牛一样,终于开始思考人生了,用这一年打工的积蓄,去了趟欧洲,用那谁谁的话说,就是上了屋顶的大贼猫,看世界去了。豪么~~这一圈世界看下来,才知道,原来世界这么大,可以干的事情这么多,才不要一辈子洗盘子呢。回来后发奋学习,奈何基础实在差,没办法,咬着牙学,这期间认识了现在的lp,lp从小就学霸,鼓励他不要放弃,帮助他赶上功课,最终花了五年时间完成了college,29岁才找到人生第一份专业工。但凭着自己的能力买房买车,不能说过得多么富足,但是他很自豪,也从没有后悔,他说他人生的每一步都是他的财富,他对现在的生活感到满意。他的故事我想只能发生在这里,在中国绝对是不可复制的。

我不是说中国不好,中国的体制的确有问题,急需改革,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里也不是什么都那么完善,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是那句话,哪个社会制度都不是完美的,如果说这里有问题,那里一样有问题。就事论事,只说这贴里的事情,确实是发生在身边的事实。

中国有蓝翔,随时欢迎各年龄层次的。中国名牌大学,七八十岁才毕业的,屡见不鲜。
 
移民大部分在受过国内高等教育作为社会佼佼者出来以后,一方面要面对自己在接受应试教育时对团队协作的忽视,创造力培养的缺失以及基础研究探索能力的匮乏这些的无奈,还有哑巴英语的尴尬。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国内自己以前鄙视的技术工种,比如水工电工修车工,这些人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通常比自己高的现实。如果再让他们觉得自己从小接受的教育和生活方式其实并不是唯一正确的,我觉得他们的人生观会崩塌。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