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国内比加拿大好,我只想说你送过卡么?

楼主,这里很多人就喜欢抬杠,东拉西扯的,弱爆了。本帖不是讲加拿大有多好,主要是说国内情况有多糟。

你反应的东西很真实,那些质疑的网友如果有学龄儿女,但没有经历过这些,要么就是特权阶级,不食人间烟火;要不就是纯瞎掰。

国内的红包收礼,从教育到医疗,从商从政,处处侵蚀着人们的道德准则,让人又恨又痛。
这儿连省教育副部长都性骚扰孩子呢,你们觉得这是加拿大现状?
 
公务员教师等的工资都是纳税人发的,怎么纳税人享受不到他们的工资待遇?

问题是这个赞助费要是公开呢倒无所谓.可惜很多人有钱都找不到门道,不知钱往哪交.国内还有一种幼儿园,是你有钱都上不了的,比如某某机关幼儿园,用纳税人的钱全额拨款建的,只有公仆的孩子能上.我说的不公平就在此.发达市场经济应该是明面的 都摊在桌子上,你明码实价.我有钱能解决就好了.而不是我有钱,还得琢磨,送多少,怎么送? 另外普通民众的基础教育,政府确实做到了义务教育,可是老师待遇不高,怎么办?只能找学生要,这就是症结.教育可以公立可以私立,政府直接把补贴给学生,由你去选择学校,而不是只能政府办让你的选择空间少,去了只能挨宰.
 
哪儿三线了?哪儿说北京了?至少上海我们都不塞红包不补课,顶多跟这儿圣诞节一样在教师节给张月饼票啥的

看清我说的谁。

也同意你的观点。

国内有不正常的,但正常的可能更多,有很多加拿大没有的优势。

加拿大有好处,但也有很多方面很顽固,毫无希望,很难变革,对新移民很不利。

总之,不管在哪,事实求是,求合理求公平正义,都是完全正常的。指指点点,信口开河的人才荒唐。
 
最后编辑: 2016-02-21
说的不错,我朋友说他的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别人都给,他不能不给,不怕老师记住你给过,就怕老师记住你没给。刚开始是购物卡,后来一水儿的现金,五百起。上初中后反而好很多,因为是顶尖的中学,老师不敢收,怕被学校开除
 
俺还从没有孝敬过任何老师,徐汇长宁都呆过的。不过,俺从没有鼓动儿子当个官啥的,所以想当官的家长塞没塞给就不知道了

以偏概全不是你们最擅长的吗?俺就是说,加拿大也有这种人渣,你们也准备普及到所有加拿大吗?

什么叫你们我们?你举的例子是个案,包括什么教育局高管性侵案啦,自己只在教师节送张卡片,其他从没有送过礼啦。但楼主说的红包补课赞助费是普遍情况。谁在以偏概全,你自个想想。
 
别管它多不多,就是个集资的摊子,羊毛出在羊身上,何况药费是不管的。

安省再出养老金计划俺就不同意,老让大伙掏钱养那些不交费的不公平

羊毛确实是出在羊身上,可是这个制度是对所有人有后门没后门的都是公平的。或许你是含着金钥匙出身的,生活在社会底层就活该病死吗?土共没有教你社会主义有多好吗?
 
如果你是一个单身,如果你已婚无孩,或者你们家孩子已经读大学了,你可以说国内好。我是个家长,飞机族,两边跑,我来说说国内最不好一个地方,就是不公平。有人说哪儿都不公平,加拿大到处不公平,那我来说说国内的不公平有多恶心。
作为家长我就说说教育,现在国内上小学中学(小学好点,中学最狠),必须补课,这个补课学问大。因为现在一般的学校老师在课堂上都不正经讲东西,(我说的是一般的学校,好的后头说)然后隔三差五给家长打电话发微信说自己办的补习班开班了,你交钱吧。每科都如此,班主任甚之,你交还是不交,不交孩子每天穿小鞋,首先把你调到最差的位置,上课不叫你回答问题、各种打击,开家长会当面训家长,总会说你们家孩子前途无望。我有个亲戚家里实在穷,拿不出钱补课(每年各科补课费最低1万元以上,这个价格是指在三线城市市区,北上广另说),结果好好的一个孩子,上了中学后每天都不愿意去学校。
再就是给班主任老师送卡(京东之类的购物卡),每年教师节就是给老师送礼节,你说我他妈就不送,你不送别人送,你心里咋想?送的时候最难受是送多少,因为总他妈有钱多的家长,他们让这个市场水涨船高,人家送了2000的卡,你不好意思拿500吧,不说跟有钱的家长一样多,至少也不能差太远,所以家长经常会讨论,但是这种讨论往往有虚有实,人家可能送了1000,没准就说了500呢。这他妈是最折磨人的,送少了孩子还是不受待见,送多了那是白花花的银子,请问你们在骂加拿大不好的有这经历么?
还有新年了,你不得意思意思?
下面说好的学校,我在北京,都说按片划学区,你要在好学区,你就排队,这当中有排不上的可能,因为可能满了,你们家孩子没排上,问题是这个不透明,因为好学校总有各种关系递条子打招呼,然后送银子,然后插队,就插在你们家孩子前面了,咋办?你能再等一年么?所以你要在好学区,保险的方法依然是提前送银子,送好了就保险系数高一些。好学校的好处是老师课堂上会正经讲东西(本来就是本职工作嘛),因为北京好学校的学生里牛B家长太多,没准孩子爷爷是个司长部长之类,所以好学校的老师不敢瞎逼讲,出了北京我就不知道了。当然好学校的老师待遇也高,所以老师也会掂量这个风险。骂加拿大不好的,亲属要是有司长部长的完全可以大骂。
另外顺带说一下幼儿园,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几乎是国内教育界的口头禅。于是幼儿园就要拼,北京的行情是一般幼儿园,公立的每月2500元上下,好像只有上没有下了。越牛比的幼儿园越便宜(看春晚那些个伴舞的幼儿园)1000元每月左右,不过得有一笔不菲的赞助费一次缴清,不菲是多少就看关系有多硬,你们骂加拿大的时候不知有没有体会?
一个国家有没有希望,就看这个国家的上下阶层能否自由流动,而教育基本是这种流动的重要管道。从教育上来看,当下中国的教育已经基本堵死了阶层间的自由流动。如果基础教育靠钱堆,穷人的孩子、农民工的孩子,普通家庭的孩子就基本没机会了。
顺带说一下农民工,每年临近春节,新闻上就会有欠薪的,还有就是某个公司足额发放了农民工工资让他们安心回家过年的新闻。我想说还有哪个国家把工作了一年才给人发足薪水当新闻的?你们在加拿大看见过么?
我不想说加国有多好,我只想说一个好的国家,一定是不让穷人为了生计,为了孩子教育天天怄气的国家,请问祖国你做到了么?
你提到了北京。不能说你说得老师在外兼职情况不实,我自己的一手资料与你说得对不上。亲戚家有学龄儿童和X大附小老师,x大附小只要发现兼职一律开除。。教改之后,共建生、条子生被大幅消减,至少我亲戚家孩子(父母都是码农)去年上学(中关村三小)无任何问题完全划片上的。有的好小学,一个年级就二三十个班,你数数北京有多少司局级,这还就是一个学校。去年划片,另一个亲戚家一个很好的小学因为划片的原因,生源中反而接受了不少外来打工者的孩子,当然这是特例。 后门一定会存在,但这个比例不会太大,因为门槛实在是太高了。回国大学同学亲身,某些明星学校,区委领导写条子都办不了,必须亲自带人见校长才能办。 而且现在私立不少,那些富人门路不多的,很多都选择了私立譬如建华等等,竞争比公立更激烈。

教育不公平当然存在有些地方还很严重,譬如近来大肆宣传的素质教育。公办学校减负,他们说老师不好好教。老师教多了,他们会说摧残学生天性。有一点同意,家庭状况的贫富越来越影响孩子的教育,跟加拿大一样,平民家的孩子如果父母不特别重视,基本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为今后的社会阶层划分做准备了。这是社会发展趋势也是现实。
 
问题是这个赞助费要是公开呢倒无所谓.可惜很多人有钱都找不到门道,不知钱往哪交.国内还有一种幼儿园,是你有钱都上不了的,比如某某机关幼儿园,用纳税人的钱全额拨款建的,只有公仆的孩子能上.我说的不公平就在此.发达市场经济应该是明面的 都摊在桌子上,你明码实价.我有钱能解决就好了.而不是我有钱,还得琢磨,送多少,怎么送? 另外普通民众的基础教育,政府确实做到了义务教育,可是老师待遇不高,怎么办?只能找学生要,这就是症结.教育可以公立可以私立,政府直接把补贴给学生,由你去选择学校,而不是只能政府办让你的选择空间少,去了只能挨宰.
同学们,你们知道在 Ontario 有教会学校 Catholic school吗?也是政府拨款,但只接受收父母信这个教的学生。这点是不是和中国一个样。你都没地方说理去。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