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蒋经国骂蒋介石叛徒 与蒋断绝父子关系

1927年的“四一二政变”后,蒋经国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大挑战:蒋介石突然叛变革命并对共产党人实行搜捕和屠杀,革命形势瞬间逆转, 风云为之变色。消息传到莫斯科后,中山大学的学员们立刻召开会议展开大批判,年轻的“尼古拉同志”当时或许真的很进步,他在讲台上公开谴责自己的父亲是 “叛徒”和“杀人凶手”,说他“已经不再是革命党,而成了反革命分子”,甚至高呼“打倒蒋介石!打倒叛贼!”的口号。


不久,苏联政府的机关报《消息报》发表了“尼古拉同志”给父亲的公开信:“今天,我要重复你曾经在信里告诉我的话,谨记住‘革命是我所知道的惟一要务,我愿意为革命赴汤蹈火……’现在我要说,革命是我所知道的惟一要务,今后我不再认你为父!”
 
母亲是为了救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们而牺牲自己。“母亲确实是在那个夜晚突然暴露她反革命分子的反对言行的”从这句话看出事情的原委,母亲毅然决然的把战火引到自己身上。如果她的儿子和丈夫不明白她所做的这一切,真是太白痴了。
不这么觉得,那一刻是要多么的伤心绝望。
 
母亲是为了救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们而牺牲自己。“母亲确实是在那个夜晚突然暴露她反革命分子的反对言行的”从这句话看出事情的原委,母亲毅然决然的把战火引到自己身上。如果她的儿子和丈夫不明白她所做的这一切,真是太白痴了。
那女的结婚时向男的隐瞒了家庭成分,男的一直不满,耿耿于怀,
那男的婚后又把女的老母赶回了乡下,两人已没啥感情。
 
原文地址:弑母者张红兵作者:用户3305462423


大概从前年开始,红卫兵的忏悔与道歉成为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在道歉的那些人中,既有陈毅元帅之子陈小鲁这样的红二代,也有各种 普通百姓的孩子。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都已经是耄耋老人。前几天无意间又看了凤凰卫视的一期节目,里面有一个叫张红兵的红卫兵讲的故事,相比那么多例子,这 个红卫兵讲述的事情是最特殊的——他亲手害死了自己的母亲。

在节目中,张红兵讲述了自己因为对毛泽东、对文化大革命的观点不同而与母亲争吵,然后去举报自己的母亲,看着自己的母亲被军管会的人抓走,然后宣布死刑,直到枪决。
得是什么样的主义什么样的思想?能让人枉顾最温馨的亲情呢?再听听那个年代的歌曲:“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又是什么样的恩情能比天大?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从未谋面的人却可以比自己的父母还亲?那真是一个变态的社会啊!

在凤凰卫视上的节目上,说到最后的张红兵已经是泣不成声。
看到这里,我想了想如果是我,在什么情况下会举报自己的母亲,把她送上刑场呢?我想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不会,即使自己的母亲犯了天大的错误,我仍然会保护她,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

仅仅为了一个几乎是浮在云端的偶像,把自己的母亲送上刑场。这几乎是丧失了最起码的人性的行为。然而我也知道这么去理解他当时的行为也是不合适的,因为我是在正常的环境下,在父母温馨的关怀下成长的人。我们这一代,八零后也好,九零后也罢,绝对不会想到去害自己的母亲,即使母亲犯了再大的错误,我们也会保护她。我们成长的环境决定了我们无法设身处地感受那种环境与那种氛围。

然而。如果我们生在那样的环境下呢?如果也被那种想法洗了脑呢?会不会做出同样的事情呢?看看那些疯狂的脑残粉。我们还能自信绝对不会这么做吗?更何况是处在那个所有的媒体开足马力为每一个人洗脑的环境。如果我们真的在那个环境下,也许会做出同样疯狂的事情。所以,谁都有可能是张红兵,是的,谁都有可能。张红兵知道自己错了。他的人性被洗去了,难道他不也是一个受害者吗?那么又是谁洗去了他的人性呢?他固然犯了一个在中国的传统社会被认为是会下地狱的罪恶。但是最大的罪恶是他犯下的吗?我们当然知道不是,可那会是谁呢?毫无疑问是他所维护的那个偶像,但是其他人真的就没有责任了吗?那些为塑造这尊偶像大张旗鼓宣传的人们,那些在广场上山呼万岁的人,谁不是那个恶劣时代的参与者与制造者呢?
所以,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年青一代,不要觉得自己比他强,如果生在那个年代,你也有可能是张红兵。
而经历过那个年代没有做这种事情的人,也不要觉得自己比他善良,在那个时代,你也许是广场上山呼万岁人群中的一员。从某个角度来说,为个人崇拜摇旗呐喊的每一个个体都是这出悲剧的制造者之一。
这 样的事情,可不止在中国有,苏联曾经大力宣传过一个叫帕弗里克的少先队员,只有十三岁的他举报自己的父亲为阶级敌人开过用以逃脱的证件,很快,他的父亲在 集中营里消失了,而他被当成了大义灭亲的典范被宣传。不久后,他也被杀害了,苏联的官方宣传是他被阶级敌人报复杀害。然而苏联解体后,越来越多的资料证实 他是被克格勃秘密杀害的。

我们的文革、苏联的大清洗都是泯灭人性的事情。而这两件事情有些相似,那就是官方大力宣传的“高尚品德”都是不符合人性的。我们似乎可以说,凡是社会上宣传的“高尚品德”是不符合人性的,那么这个社会就不是正常的。



在中国古代,有一条重要的法律原则叫做“亲亲相隐”或者“同居相为隐”。指的是当一个人犯罪时,他的父母儿子妻子帮助他藏匿,是 不追究责任的。这种做法,虽然与现代的法治精神不相符合,但是,至少是充满了人性化色彩的。张红兵后来成了一名律师,所以,他肯定知道这个原则,只是不知 当他学习学到这一原则时心里得是什么样的感触。我想,那一定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去说的痛楚。

网络上的留言大多是在骂他,甚至有人骂他为什么不去死呢?其实何必骂他呢?他已经受到惩罚了不是吗?失去了母亲固然是一层惩罚。更深的那层惩罚是心里面的自责与后悔。相比死去,让他活着是更严厉的一种刑罚,余下的生命里,他会永远活在过去弑母的阴影里。虽然不会有法庭审判他,但他已经苏醒的良知会一直在内心深处反复审判自己,直到死亡那一刻为止,这种审判比任何法庭都要严厉得多。而每当想及此事的心痛,将会一直伴随他,这难道不是一种比死亡还要残酷很多的惩罚吗?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甚至都有点同情他。
“公知”把很多人逼成了“历史通”(转帖)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75/99/09/5_1.html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