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968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其实以前有一个什么帖子, 我就说过, 每个人的判断,决定,都是个人成长历史,经历决定的, 其实没有谁对谁错,因为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不同的, 给楼主出主意都是依照自己的经历去判断的, 也没有谁对谁错。 但是有些人用自己的判断去批驳别人的判断,那就错了。
 

多伦多小街坊

多伦多小市民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過來讀,怎麼網友掐架起來了......

移民, 本就有各式的風險.不少研究指出本地社群裡移民的精神壓力(焦慮緊張沮喪等)指數高,不是沒有道理:離鄉背井/溝通不良/遠離或失落緊密的親族鄰里等社會關係/經濟困景或就業無著...這種壓力相信不僅是樓主,更是此論壇大多數人的現狀.所以,很贊成70樓對盡孝的彈性解釋,也就是說在移民後若能保持彈性的觀點與行為,可能比固著的狀態要好.比如樓主對臥床父母已經很盡力了,就不要再引經據典或自行詮釋古籍以苛責樓主的盡孝行為.我們都沒穿樓主的鞋,不能盡知樓主的痛苦.又比如樓主的經濟狀況或語言能力,其實我們也不能確定她能做到什麼程度....學習能力大半歸於基因與動機,詆毀或嚴批,對樓主只有雪上加霜.

還是勸樓主找個信得過的專業移民心理諮商師,分析問題,討論可以進行的方案.最終的目的是找回自信,好好的生活.無論在何處.
我不看好楼主自己拿主意,出于好意,给出的意见是,全家共进退。
 
968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我说的是这个意思:“你的意是就因为这几年没工作, 以后永远都找不到工作了吗?”?你脑子呢?你的智商堪忧啊。

我说的是楼主没有找工作的意愿,连加拿大不用照顾父母都不去工作;回到中国,任务更加繁重,更加没有找工作的意愿。

我查了你以往发言,发现你就是个自以为是的搅屎棍,费事睬你了。

我当然是智商堪忧了, 我不堪忧,怎么体现你的聪明呢? 你多聪明呀, 比爱因斯坦还聪明呢, 什么时候得个诺贝尔奖给中国人争口气呀?
与别人的意见向左,就恶言相加, 这个不好, 你怎么没看到我帮别人的帖子呀? 要说人都是自动过滤的, 只是看到自己想看的。 好吧, 不理就不理吧。
 
968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不知道贴子里的人为什么都不太希望楼主回国,这事情如果换了我,一定和老公回去住到小孩子小学毕业,再说。想想你是怎么把小孩子养大的,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样在父母非常需要自己的时候对待他们,很多人都说不一定要床前尽孝,可LZ的情况,就是母亲非常希望女儿能在身边说话,不是保姆!!再说LZ的的老公那么好,也同意回国住几年,这不是正好吗?我身边就有一些人认为加拿大的小学教育不好,专门在一年级的时候送孩子回国读小学。当然不赞成一家人分开过,要回就一起回,就算是工作刚上正规,那也是小事,将来可以再找。同时我也不赞成一些人说,是经济问题,一定要多挣钱,难道这个世界上就只剩下钱了吗?
如果是我,一定回国!

如果是说陪父母四五年,等女儿小学毕业就回来。我觉得这几乎不可能。四五年的时间,先生可能在国内的事业也刚刚走上轨道,父母年纪更大也肯定更依赖楼主了,这个时候,反而又丢下一切回加拿大从0开始?怎么想的?女儿的英文水平肯定也就是国内小学生的水平。我觉得这可能是更糟糕的一个选择。

世上当然不是只剩下钱,但是没钱万万不能。

我也不认为父母生养了我们,我们在青壮年这个阶段的任务和意义就是陪父母说话。作为母亲和妻子的身份,应该为孩子的教育和配偶着想,为小家尽责任。作为自己,在人生的职业道路需要努力之际,理应努力,楼主应该也就是二三十岁这个阶段吧。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尽孝,但是要分清什么是父母正当的要求,什么是过份的要求。即使我们作为父母,也有经常拒绝孩子的要求的时候。

从楼主的帖子看,楼主的父母有人照顾,有姐姐经常探望,楼主每周视频,可能楼主应该每年回去一两次探望。但是要放弃孩子的教育和先生刚刚安定下来的工作,回去陪父母,我觉得这是过份了。楼主的父母也就是慢性病,就是拖,不是危重病症。拖上十年八年,或者更长,也是有可能的。那是不是楼主就一直维持着陪父母说话的状态过上十几二十年呢?

我可能想得过份了些。但是我认为,楼主今天的烦恼,大概也是因为在加拿大没有找到自己生活的位置,感觉进入这个社会太难了,然后父母的事情出来,她觉得自己回国照顾父母更有存在价值和意义。这是一个“正当”的规避在多伦多找工作和读书的理由。当然也许她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当然,如果楼主和先生认为回国的生活和教育对自己的家庭更好,我是支持她回去的。回去是为了更好地经营自己的生活,你和父母的都是,这样才值得回去。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看了这个贴子我有点感触。我们小时候接受的,是按照父母的期望来生活。长大之后,提倡的孝道是为了父母牺牲自己,尽孝,然后自己又把自己的期望转嫁到下一代。什么时候,可以因为自己独立着占有着自己这个生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这并非是不管父母,而是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作为父母,你不开心,抑郁,家人固然有责任帮助,自己也要尽自己的责任部分去面对问题。需要子女的帮助,那也是子女可以承受的帮助,不至于是牺牲自己生活的帮助。

但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人不是独立的,都是互相靠着的。年少的时候靠父母,变成父母之后全靠孩子,孩子牺牲自己的生活越多,表达出来的孝道就越多。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拥有独立的意志来生活,也不知道如何尊重别人的生活,都希望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Life sucks!

我希望楼主振奋起来,好好经营自己的生活,不管在中还是加,自己必须有安身立命的根本,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寄托。不然,等你花上人生中最应该拼搏的十年去陪伴父母,等你年老之后,你同样会成为女儿的负担,精神和经济上都可能是负担。
 

多伦多小街坊

多伦多小市民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如果是说陪父母四五年,等女儿小学毕业就回来。我觉得这几乎不可能。四五年的时间,先生可能在国内的事业也刚刚走上轨道,父母年纪更大也肯定更依赖楼主了,这个时候,反而又丢下一切回加拿大从0开始?怎么想的?女儿的英文水平肯定也就是国内小学生的水平。我觉得这可能是更糟糕的一个选择。

世上当然不是只剩下钱,但是没钱万万不能。

我也不认为父母生养了我们,我们在青壮年这个阶段的任务和意义就是陪父母说话。作为母亲和妻子的身份,应该为孩子的教育和配偶着想,为小家尽责任。作为自己,在人生的职业道路需要努力之际,理应努力,楼主应该也就是二三十岁这个阶段吧。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尽孝,但是要分清什么是父母正当的要求,什么是过份的要求。即使我们作为父母,也有经常拒绝孩子的要求的时候。

从楼主的帖子看,楼主的父母有人照顾,有姐姐经常探望,楼主每周视频,可能楼主应该每年回去一两次探望。但是要放弃孩子的教育和先生刚刚安定下来的工作,回去陪父母,我觉得这是过份了。楼主的父母也就是慢性病,就是拖,不是危重病症。拖上十年八年,或者更长,也是有可能的。那是不是楼主就一直维持着陪父母说话的状态过上十几二十年呢?

我可能想得过份了些。但是我认为,楼主今天的烦恼,大概也是因为在加拿大没有找到自己生活的位置,感觉进入这个社会太难了,然后父母的事情出来,她觉得自己回国照顾父母更有存在价值和意义。这是一个“正当”的规避在多伦多找工作和读书的理由。当然也许她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当然,如果楼主和先生认为回国的生活和教育对自己的家庭更好,我是支持她回去的。回去是为了更好地经营自己的生活,你和父母的都是,这样才值得回去。
讲的非常好。
按照动机来推测,我不认为楼主来这里发帖,是寻求帮助,相反,我认为楼主已经早有回去的想法,来这里打着尽孝的名义,寻求支持。
经过一系列事件之后,我已经发现“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很有道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那些劝楼主理智的网友,估计自己都很理智,所以不能理解楼主为什么精神会崩溃。楼主最大的问题是自己心理已经出现问题了,她要花很多的时间来接受父母已经老去,并且会死,她能跟父母相处的时间不多了。有些人可以很平静接受这个事实,有些人不能。楼主不学英语不工作,那是她已经有抑郁症倾向了,所以她现在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不是你们说的出去工作学习分散精力就可解决问题的。她需要时间去进行心理建设。有些人可能几个月就可以了,有些人可能需要几年。
楼主你有个好老公,愿意跟你一起回去,其实也说明了他对多伦多的生活也不一定很留恋。至于小孩,适应力本来就比大人强。这连公立小学也没啥可以留恋的。想想中国填鸭式教育出来的技移,还不是背背单词就考过雅思过来了。高中再过来没啥大不了的,想想那些高中大学甚至读研才过来的,混得不好吗?
就算楼主是自己容入不了所谓的加拿大主流,为自己找个照顾父母为借口回流又如何?多伦多有啥放不下的?还不允许别人不勇敢吗?管得真宽。楼主你最重要的是听听你伴侣的意见,他回去还能工作吗?搞小生意也好,重新工作也好,关键是他愿不愿意。这里网友的意见大可不必太在意,你先生的意见最重要。一家人在一起最重要。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我们是2012.06月从东北的一个二级城市登陆的。当时孩子5岁,我的老公改行做了电工,我没有工作,一直在LINC学习英语+带孩子。

期间,我带孩子回国两次,第一次时间较长,8个月,因为我姐姐生病了,父母无人照料,她们一起生活,我姐姐单身离异。所以我回去了8个月。

去年夏天第二次回去,我父母是脑血栓患者,去年他们越来越严重了,会自己跌倒。我母亲有些脑萎缩,最近的事情很多记不起。我父亲脑筋清楚,但是走路不行,只能勉强去卫生间,吃饭全靠我姐做好端到床前。全年夏天我母亲2次住院,在我走之前,我姐建议送他们去养老院。后来找了我们市算条件好些的,他们两个人要将近10000,他们退休金不够,我每月补2500.00.

今年我老公递了入籍申请。我们打算带孩子回去念到小学毕业后,再回来,大概4-5年的样子。因为我父母不喜欢养老院,每次视频,我母亲都泣不成声,我每次都崩溃。我想回去和他们呆在一起,能天天看到,我姐姐不同意我接回来。我又担心我女儿能不能在国内坚持上学,她从未上过学。另外,我老公做到现在也挺不容易的,虽然赚的不多,只能COVER每月的生活费用。我这样突然回去,他以前受的苦,是不是白努力了。我现在天天煎熬着,回。。不回。。早上决定回。。晚上又觉得对不起他们父女俩,又不想回。。。我好疯了。。我从六月开始到现在,天天煎熬着。。

等入籍全部结束再说。这段时间缓冲。如果还是坚持回国,全家一起回。
 
968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按照动机来推测,我不认为楼主来这里发帖,是寻求帮助,相反,我认为楼主已经早有回去的想法,来这里打着尽孝的名义,寻求支持。

自以为是那家强? 要数多伦多小街坊。:wdb32::wdb32::wdb32: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如果是说陪父母四五年,等女儿小学毕业就回来。我觉得这几乎不可能。四五年的时间,先生可能在国内的事业也刚刚走上轨道,父母年纪更大也肯定更依赖楼主了,这个时候,反而又丢下一切回加拿大从0开始?怎么想的?女儿的英文水平肯定也就是国内小学生的水平。我觉得这可能是更糟糕的一个选择。世上当然不是只剩下钱,但是没钱万万不能。我也不认为父母生养了我们,我们在青壮年这个阶段的任务和意义就是陪父母说话。作为母亲和妻子的身份,应该为孩子的教育和配偶着想,为小家尽责任。作为自己,在人生的职业道路需要努力之际,理应努力,楼主应该也就是二三十岁这个阶段吧。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尽孝,但是要分清什么是父母正当的要求,什么是过份的要求。即使我们作为父母,也有经常拒绝孩子的要求的时候。
从楼主的帖子看,楼主的父母有人照顾,有姐姐经常探望,楼主每周视频,可能楼主应该每年回去一两次探望。但是要放弃孩子的教育和先生刚刚安定下来的工作,回去陪父母,我觉得这是过份了。楼主的父母也就是慢性病,就是拖,不是危重病症。拖上十年八年,或者更长,也是有可能的。那是不是楼主就一直维持着陪父母说话的状态过上十几二十年呢?我可能想得过份了些。但是我认为,楼主今天的烦恼,大概也是因为在加拿大没有找到自己生活的位置,感觉进入这个社会太难了,然后父母的事情出来,她觉得自己回国照顾父母更有存在价值和意义。这是一个“正当”的规避在多伦多找工作和读书的理由。当然也许她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当然,如果楼主和先生认为回国的生活和教育对自己的家庭更好,我是支持她回去的。回去是为了更好地经营自己的生活,你和父母的都是,这样才值得回去。

看了这个贴子我有点感触。我们小时候接受的,是按照父母的期望来生活。长大之后,提倡的孝道是为了父母牺牲自己,尽孝,然后自己又把自己的期望转嫁到下一代。什么时候,可以因为自己独立着占有着自己这个生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这并非是不管父母,而是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作为父母,你不开心,抑郁,家人固然有责任帮助,自己也要尽自己的责任部分去面对问题。需要子女的帮助,那也是子女可以承受的帮助,不至于是牺牲自己生活的帮助。但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人不是独立的,都是互相靠着的。年少的时候靠父母,变成父母之后全靠孩子,孩子牺牲自己的生活越多,表达出来的孝道就越多。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拥有独立的意志来生活,也不知道如何尊重别人的生活,都希望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Life sucks!我希望楼主振奋起来,好好经营自己的生活,不管在中还是加,自己必须有安身立命的根本,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寄托。不然,等你花上人生中最应该拼搏的十年去陪伴父母,等你年老之后,你同样会成为女儿的负担,精神和经济上都可能是负担。

上述這些網友的評議,其實很正面,我也贊成或說佩服.但是別忘記有些人是走不出來的,有些人會沮喪到整天都起不了床的,這些受困的新移民在我周圍比比皆是..我的了解是,如果再引用所謂有所成就的移民的例子,這些在困境中的脆弱人們會陷入更深的罪惡感跟羞恥深淵. DancingElf和諸多網友都是恨鐵不成鋼的熱心人,但恐怕樓主今天會到這樣的狀況,不是勵志文摘可以完全銷脫.我認為移民在新國家裡的困境,不應以移民表率的事例來說明失敗或挫折移民的可悲可泣,而是看到這樣在孝道文化跟新移民生活泥沼的衝突裡,作為移民群落的一員,可以做些什麼?這樣社會制度與意識文化時空的交錯,很多人是沒有力量去突破或解脫的.而這帖是個非常清楚,活生生的例子.

也許樓主真的是在這裡過得不好,也許樓主想返鄉與臥病雙親好好相聚,其實若能真正看到自己的現狀,拒絕各式評價或意識框架,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這又何妨?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看了这个贴子我有点感触。我们小时候接受的,是按照父母的期望来生活。长大之后,提倡的孝道是为了父母牺牲自己,尽孝,然后自己又把自己的期望转嫁到下一代。什么时候,可以因为自己独立着占有着自己这个生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这并非是不管父母,而是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作为父母,你不开心,抑郁,家人固然有责任帮助,自己也要尽自己的责任部分去面对问题。需要子女的帮助,那也是子女可以承受的帮助,不至于是牺牲自己生活的帮助。

但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人不是独立的,都是互相靠着的。年少的时候靠父母,变成父母之后全靠孩子,孩子牺牲自己的生活越多,表达出来的孝道就越多。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拥有独立的意志来生活,也不知道如何尊重别人的生活,都希望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Life sucks!

我希望楼主振奋起来,好好经营自己的生活,不管在中还是加,自己必须有安身立命的根本,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寄托。不然,等你花上人生中最应该拼搏的十年去陪伴父母,等你年老之后,你同样会成为女儿的负担,精神和经济上都可能是负担。
一直不明白,像生老病死,其实都是非常个人的体验,但是好像对中国人,就可以转嫁到别人身上似的。
 
968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第一种人建议楼主回去, 第二种人建议楼主留下,两种人,两种建议都没错, 但是如果一种人说另一种人的建议不对,那就错了。
 
最大赞力
0.54
当前赞力
100.00%
上述這些網友的評議,其實很正面,我也贊成或說佩服.但是別忘記有些人是走不出來的,有些人會沮喪到整天都起不了床的,這些受困的新移民在我周圍比比皆是..我的了解是,如果再引用所謂有所成就的移民的例子,這些在困境中的脆弱人們會陷入更深的罪惡感跟羞恥深淵. DancingElf和諸多網友都是恨鐵不成鋼的熱心人,但恐怕樓主今天會到這樣的狀況,不是勵志文摘可以完全銷脫.我認為移民在新國家裡的困境,不應以移民表率的事例來說明失敗或挫折移民的可悲可泣,而是看到這樣在孝道文化跟新移民生活泥沼的衝突裡,作為移民群落的一員,可以做些什麼?這樣社會制度與意識文化時空的交錯,很多人是沒有力量去突破或解脫的.而這帖是個非常清楚,活生生的例子.

也許樓主真的是在這裡過得不好,也許樓主想返鄉與臥病雙親好好相聚,其實若能真正看到自己的現狀,拒絕各式評價或意識框架,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這又何妨?
我现身说法证明你的理论是正确的,
本人就有拖延躲避症, 别人的事, 特清楚特明白, 一套一套的, 轮到自己了, 全傻,
事越躲, 就越多, 身上的压力就越大,
负担到了一定的程度, 食欲性欲都没了,
 
最大赞力
0.54
当前赞力
100.00%
其实以前有一个什么帖子, 我就说过, 每个人的判断,决定,都是个人成长历史,经历决定的, 其实没有谁对谁错,因为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不同的, 给楼主出主意都是依照自己的经历去判断的, 也没有谁对谁错。 但是有些人用自己的判断去批驳别人的判断,那就错了。
这个是有现代物理的理论做后盾的, 霍金说, 假如宇宙是没边的, 那么, 宇宙里任何一点, 都是宇宙的中心, 因为任何一点到边缘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到了论坛, 自然, 每个网友都是宇宙的中心, 都是最正确, 最英明, 都是毛主席,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