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 "去美国工作" 的问题

我同事拿了40万的package去的 够养活一家吗?两个娃,老婆没有身份,不能打工
不买房子可以,买房子要看40万出去relocation ,sign bouns,还能剩多少,估计够呛,我以前的一个同事,或者说徒弟,刚进公司在我们组,硕士+2年经验,在新泽西大概55-60/小时,现在满打满算8年经验,在新泽西是85/小时,去年年底公司被兼并,可以保证到今年9月份,后面还不知道,现在就据了一个offer,105/小时在三藩的,闲三藩living cost太高,不如继续在新泽西找下家。
 
北大清华传统专业的:机械,化工,历史,法律,很多人也还在自雇做地产经纪,保险理财,课外辅导;普通大学热门专业的:AI,大数据,基因工程等,很多人都在大公司非常轻松的拿着20万+的工资。

目前是加拿大华人去南下美国割韭菜的最佳时间窗口,大批中印等国的毕业生在美国无法工作,空余的工作岗位短时间根本无法找到本地人补充,中美贸易战给了巴西挣黄豆钱的机会,也给了加拿大华裔TN1南下挣快钱的机会。

清华北大做地产经纪很正常。对于北约国家来说,清华北大也只是世界排名一百左右的高校。就象印度理工很厉害,但是北约的国家也不会承认。这和中国本身的软实力有关。

当然,清华的本科生,肯定是一定程度被低估了。但是清华的本科生就读美国高校,比国内普通学校优势大多了,如果清华的毕业生做地产经纪,那只能是自己的问题,因为以清华生的素质,完全可以拿下北美一流大学的硕士博士,我不相信那样会找不到工作。

我自己手下现在就管理两个清华的学生。素质自然是一等一的,但是他们也比较安于现状,并不打算跳槽进修深造去挣大钱。

所以这是看人的。即便有清北本科生源那个智商,但是如果自己无野心,不进取,也不可能有大成就。机会是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的。
 
说点干货吧

2013年TN1在美国工作过一年,2014年回美国公司加拿大分公司工作,2015年跳槽到加拿大工会全职岗位带薪养生至今,目前有计划重新回美国工作,在加拿大办公室养生了4年,Fully Charged,电力又满格了。

干活一:薪酬

37万美刀package

6万一次性签约费,税后3.2万
3万一次性搬家费,税后1.7万

年薪

基础工资:12.5万
股票期权:12万(4年后解禁)
绩效奖金:3.5万(相当于年底三薪)

实际上有保证的工资就是 13 + 4*??%,然后扣税。美国税率低,所以要在加拿大补税。股票期权其实是大坑,比如A入职的时候,亚马逊股票2000刀,所以你的期权就是60股,B入职的时候赶上大跌,1500刀/股,他的期权就是80股。第二年涨工资也是,领导说从29万涨到35万,但是基础工资只涨1万,另外5万还是股票期权。

Glass Door上面公布的工资是:基础工资+绩效奖金,所以很多人会认为美国IT公司工资水平一般,很多D和VP级才20-30万,但是算上股票期权,他们应该是60万+的级别。职位越高,期权的比重越大,比如CEO,薪酬300万,但是期权750万,总计超过了1000万!贝尔维优的独立屋学区房,入门坎300万美金级别的,山景城会更贵。
 
最后编辑: 2019-01-24
说点干货吧

2013年TN1在美国工作过一年,2014年回美国公司加拿大分公司工作,2015年跳槽到加拿大工会全职岗位带薪养生至今,目前有计划重新回美国工作,在加拿大办公室养生了4年,Fully Charged,电力又满格了。

干活一:薪酬

37万美刀package

6万一次性签约费,税后3.2万
3万一次性搬家费,税后1.7万

年薪

基础工资:12.5万
股票期权:12万(4年后解禁)
绩效奖金:3.5万(相当于年底三薪)

实际上有保证的工资就是 13 + 4*??%,然后扣税。美国税率低,所以要在加拿大补税。股票期权其实是大坑,比如A入职的时候,亚马逊股票2000刀,所以你的期权就是60股,B入职的时候赶上大跌,1500刀/股,他的期权就是80股。第二年涨工资也是,领导说从29万涨到35万,但是基础工资只涨1万,另外5万还是股票期权。

Glass Door上面公布的工资是:基础工资+绩效奖金,所以很多人会认为美国IT公司工资水平一般,很多D和VP级才20-30万,但是算上股票期权,他们应该是60万+的级别。职位越高,期权的比重越大,比如CEO,薪酬300万,但是期权750万,总计超过了1000万!贝尔维优的独立屋学区房,入门坎300万美金级别的,山景城会更贵。

期权,绩效,签字费和relocation费用是公司按照级别给的?公司绿卡政策如何?
 
说点干货吧

2013年TN1在美国工作过一年,2014年回美国公司加拿大分公司工作,2015年跳槽到加拿大工会全职岗位带薪养生至今,目前有计划重新回美国工作,在加拿大办公室养生了4年,Fully Charged,电力又满格了。

干活一:薪酬

37万美刀package

6万一次性签约费,税后3.2万
3万一次性搬家费,税后1.7万

年薪

基础工资:12.5万
股票期权:12万(4年后解禁)
绩效奖金:3.5万(相当于年底三薪)

实际上有保证的工资就是 13 + 4*??%,然后扣税。美国税率低,所以要在加拿大补税。股票期权其实是大坑,比如A入职的时候,亚马逊股票2000刀,所以你的期权就是60股,B入职的时候赶上大跌,1500刀/股,他的期权就是80股。第二年涨工资也是,领导说从29万涨到35万,但是基础工资只涨1万,另外5万还是股票期权。

Glass Door上面公布的工资是:基础工资+绩效奖金,所以很多人会认为美国IT公司工资水平一般,很多D和VP级才20-30万,但是算上股票期权,他们应该是60万+的级别。职位越高,期权的比重越大,比如CEO,薪酬300万,但是期权750万,总计超过了1000万!贝尔维优的独立屋学区房,入门坎300万美金级别的,山景城会更贵。

这是吹牛逼,这样的公司又有几个进得去。 我们聊聊普遍性的东西。。。 。
 
有TN机会的都是大公司,大公司周围都有大学,大学里有很多想移民的女生,但是他想要零公里的新车,自己慢慢去磨合

零公里的新车,根本不需要托人找朋友介绍,打折促销的都是门店的展车和leased car。他的条件满足leased car,但是不match零公里新车的诗和远方的情怀与梦想,又不是土豪可以直接现金买断。所以无解,除非他接受used car残酷现实。

我替他直说,我替他和俞敏洪去妇联写检查
都是八手车, 扎都松了, 松到没感觉了, 二手车都算是新车
 
期权,绩效,签字费和relocation费用是公司按照级别给的?公司绿卡政策如何?

TN1(无移民倾向的加拿大特殊工作许可)入境美国工作,理论上加拿大人持有TN1可以一直在美国工作,但是大多数情况一年后公司HR会帮你填写申请 H-1B(有移民倾向的普通工作签证),TN1变更为H-1B后,可以申请美国绿卡。绿卡申请过程中,必须保证H-1B持续有效。H-1B第一次是三年,三年后需要续签第二次,第二次是两年,然后是第三次一年,一般情况是6年,3-2-1,中间续签两次。加拿大华裔的最大优势是,H-1B期间可以随便回加拿大,中国留学生基本上6年期间不敢回国,相当于从拿到H-1B,到申请绿卡成功的中间至少6年以上的时间内是要在美国本土蹲移民监的。

川普上台以后,很多中国留学生3-2-1,第二次续H-1B都被拒了,我原来美国公司的大BOSS跟我说,有2个印度组长,1个中国组长,若干组员都被拒了。我帮助了其中一个印度女孩和一个中国男孩来加拿大了,其他中国人绝大部分都回国了,极少数有重新读书去了。大BOSS让我在加拿大招兵买马,带团队回美国救火,或者考虑临时work from Canada也行。
 
请问申请过TN签证的朋友, TN签证是否要求学位专业和所从事的工作完全吻合?

比方说,从事工作是AI或IT方面的,但研究生学历是化学,或化工的?
谢谢
 
TN1(无移民倾向的加拿大特殊工作许可)入境美国工作,理论上加拿大人持有TN1可以一直在美国工作,但是大多数情况一年后公司HR会帮你填写申请 H-1B(有移民倾向的普通工作签证),TN1变更为H-1B后,可以申请美国绿卡。绿卡申请过程中,必须保证H-1B持续有效。H-1B第一次是三年,三年后需要续签第二次,第二次是两年,然后是第三次一年,一般情况是6年,3-2-1,中间续签两次。加拿大华裔的最大优势是,H-1B期间可以随便回加拿大,中国留学生基本上6年期间不敢回国,相当于从拿到H-1B,到申请绿卡成功的中间至少6年以上的时间内是要在美国本土蹲移民监的。

川普上台以后,很多中国留学生3-2-1,第二次续H-1B都被拒了,我原来美国公司的大BOSS跟我说,有2个印度组长,1个中国组长,若干组员都被拒了。我帮助了其中一个印度女孩和一个中国男孩来加拿大了,其他中国人绝大部分都回国了,极少数有重新读书去了。大BOSS让我在加拿大招兵买马,带团队回美国救火,或者考虑临时work from Canada也行。
 
说点干货吧

2013年TN1在美国工作过一年,2014年回美国公司加拿大分公司工作,2015年跳槽到加拿大工会全职岗位带薪养生至今,目前有计划重新回美国工作,在加拿大办公室养生了4年,Fully Charged,电力又满格了。

干活一:薪酬

37万美刀package

6万一次性签约费,税后3.2万
3万一次性搬家费,税后1.7万

年薪

基础工资:12.5万
股票期权:12万(4年后解禁)
绩效奖金:3.5万(相当于年底三薪)

实际上有保证的工资就是 13 + 4*??%,然后扣税。美国税率低,所以要在加拿大补税。股票期权其实是大坑,比如A入职的时候,亚马逊股票2000刀,所以你的期权就是60股,B入职的时候赶上大跌,1500刀/股,他的期权就是80股。第二年涨工资也是,领导说从29万涨到35万,但是基础工资只涨1万,另外5万还是股票期权。

Glass Door上面公布的工资是:基础工资+绩效奖金,所以很多人会认为美国IT公司工资水平一般,很多D和VP级才20-30万,但是算上股票期权,他们应该是60万+的级别。职位越高,期权的比重越大,比如CEO,薪酬300万,但是期权750万,总计超过了1000万!贝尔维优的独立屋学区房,入门坎300万美金级别的,山景城会更贵。
 
清华北大做地产经纪很正常。对于北约国家来说,清华北大也只是世界排名一百左右的高校。就象印度理工很厉害,但是北约的国家也不会承认。这和中国本身的软实力有关。

当然,清华的本科生,肯定是一定程度被低估了。但是清华的本科生就读美国高校,比国内普通学校优势大多了,如果清华的毕业生做地产经纪,那只能是自己的问题,因为以清华生的素质,完全可以拿下北美一流大学的硕士博士,我不相信那样会找不到工作。

我自己手下现在就管理两个清华的学生。素质自然是一等一的,但是他们也比较安于现状,并不打算跳槽进修深造去挣大钱。

所以这是看人的。即便有清北本科生源那个智商,但是如果自己无野心,不进取,也不可能有大成就。机会是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的。
 
北大清华传统专业的:机械,化工,历史,法律,很多人也还在自雇做地产经纪,保险理财,课外辅导;普通大学热门专业的:AI,大数据,基因工程等,很多人都在大公司非常轻松的拿着20万+的工资。

目前是加拿大华人去南下美国割韭菜的最佳时间窗口,大批中印等国的毕业生在美国无法工作,空余的工作岗位短时间根本无法找到本地人补充,中美贸易战给了巴西挣黄豆钱的机会,也给了加拿大华裔TN1南下挣快钱的机会。
 
去美国2年了, 换了3家公司, 每次换东家, 就意味着回加拿大重新签TN. 每次签TN都有压力, 都在考虑如果签不成,回不去美国咋办呢, 这么多东西还在美国, 美国的一切是否安排妥当, 如何让美国朋友, 帮我照顾好, 邮寄它们回加拿大。 久而久之,感到厌烦, 踌躇是否应该申请H1B再转绿卡, 可H1B只有3次抽签机会,期间更换工作也不会比TN容易。

每次回到加拿大,都倍感亲切。 但加拿大的问题是工作!工作!! 特别害怕曾经1年找不到正式工作的感受, 越来越想稳定下来, 可要在美国, 注定这6年不会稳定。随着Trump紧缩移民政策,美国之路似乎不会太平坦。。。。

另一个是大龄问题, 憧憬着来到美国找对象。 可发现美国城市结构普遍松散,很难像多伦多,温哥华一样密集的聚集这么多人。 这就意味着,菇凉不多。 另外, 美国华人人口结构是高端和低端, 高端即使碰见, 也是不会轻易妥协,低端的根本不在一个频道,聊天都很枯燥。 中端的碰见的不多。
 
请问 TN签证是否要求学位专业和所从事的工作完全吻合?

比方说,从事工作是AI或IT方面的,但研究生学历是化学,或化工的?
谢谢

TN1(无移民倾向的加拿大特殊工作许可)入境美国工作,理论上加拿大人持有TN1可以一直在美国工作,但是大多数情况一年后公司HR会帮你填写申请 H-1B(有移民倾向的普通工作签证),TN1变更为H-1B后,可以申请美国绿卡。绿卡申请过程中,必须保证H-1B持续有效。H-1B第一次是三年,三年后需要续签第二次,第二次是两年,然后是第三次一年,一般情况是6年,3-2-1,中间续签两次。加拿大华裔的最大优势是,H-1B期间可以随便回加拿大,中国留学生基本上6年期间不敢回国,相当于从拿到H-1B,到申请绿卡成功的中间至少6年以上的时间内是要在美国本土蹲移民监的。

川普上台以后,很多中国留学生3-2-1,第二次续H-1B都被拒了,我原来美国公司的大BOSS跟我说,有2个印度组长,1个中国组长,若干组员都被拒了。我帮助了其中一个印度女孩和一个中国男孩来加拿大了,其他中国人绝大部分都回国了,极少数有重新读书去了。大BOSS让我在加拿大招兵买马,带团队回美国救火,或者考虑临时work from Canada也行。
 
TN1(无移民倾向的加拿大特殊工作许可)入境美国工作,理论上加拿大人持有TN1可以一直在美国工作,但是大多数情况一年后公司HR会帮你填写申请 H-1B(有移民倾向的普通工作签证),TN1变更为H-1B后,可以申请美国绿卡。绿卡申请过程中,必须保证H-1B持续有效。H-1B第一次是三年,三年后需要续签第二次,第二次是两年,然后是第三次一年,一般情况是6年,3-2-1,中间续签两次。加拿大华裔的最大优势是,H-1B期间可以随便回加拿大,中国留学生基本上6年期间不敢回国,相当于从拿到H-1B,到申请绿卡成功的中间至少6年以上的时间内是要在美国本土蹲移民监的。

川普上台以后,很多中国留学生3-2-1,第二次续H-1B都被拒了,我原来美国公司的大BOSS跟我说,有2个印度组长,1个中国组长,若干组员都被拒了。我帮助了其中一个印度女孩和一个中国男孩来加拿大了,其他中国人绝大部分都回国了,极少数有重新读书去了。大BOSS让我在加拿大招兵买马,带团队回美国救火,或者考虑临时work from Canada也行。
谢谢分享,能否谈谈两边的生活差异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