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觉得,家长们也许应该从孩子的角度想一想。
首先你们要明白你们的孩子在一个什么环境里。面对的竞争对手是什么。洋人的孩子,不说全部,大部分孩子,看着父亲修车修房子,跟着家人野营劈柴烧火,青年的时候给邻居剪草为教会做义工赚钱赚人脉。成长到15,16岁,他们是一个健全的,有着一定社会经验的准成年人。
请问我们的孩子们呢?在过去的十五年里他们在做什么?
他们的竞争对手变了。是,洋孩子没他们数学好。是,洋孩子没他们有钱。是,洋孩子喝酒开趴抽大麻。
但这些大逆不道在国内应该送去被电击的情况,在这里的评价体系中,全部失效了。
而失效的结果就是,孩子再也没有任何可以从学校与日常生活中获得任何激励。不沉迷游戏,沉迷什么呢?
我们自己呢?我们新来一个国家,在职场上很适应吗?常去参加本地的各种聚会吗?平时的娱乐,是请中国朋友来家里做点中国菜再谈谈国内国外,还是自己背上背包穿上运动鞋出去登山野营滑雪呢?
如果成年人,都能够感受到更换一个新环境后的不适应与压力,更何况青春期的敏感的要自尊的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