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款高科技美式装备

catorclie

小猫是头熊
今天的点评,是敢为天下先的贝尔和波音公司共同研制的美国旋翼机,海军陆战队型号MV-22。

很多时候我经常看到有人说,这个不是什么新概念,那个早就有了。其实,敢为天下先的逻辑并不是概念什么时候有,原理什么时候就存在,而是谁可以化概念为实物,谁可以把理论变成成熟的商品,走向真正的世界级应用。

这就是我对鱼鹰的点评。最特殊的,最美的现役旋翼机,结合了固定翼飞机的速度和航程,同时拥有直升机特性的“变形金刚”现实版。当它打开自己的身躯的时候,我少年时代的梦,正在缓缓的变得真实起来,那感觉,无以伦比。


为了这个变形金刚(不是为了玩儿和好看),而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上舰需求,特殊的设计理念,让人叹为观止。变形金刚设计,就是最特殊的看点。

同时特殊设计也不是只有好,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高维护成本和相对低的可靠性,鱼鹰走出了一条充满荆棘和鲜血凝成的道路。而这些正是敢为天下先的真实诠释,有失败才有成功,有成功才能成熟,有成熟才能给后续研发带来宝贵的实际经验。

现在成熟的鱼鹰已经走出了可靠性问题的阴霾,作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大洋突击转场的重要力量,让这空中之花,绽放出更大的绚烂。
 
最后编辑: 2019-10-11
今天的点评,是敢为天下先的贝尔和波音公司共同研制的美国旋翼机,海军陆战队型号MV-22。

很多时候我经常看到有人说,这个不是什么新概念,那个早就有了。其实,敢为天下先的逻辑并不是概念什么时候有,原理什么时候就存在,而是谁可以化概念为实物,谁可以把理论变成成熟的商品,走向真正的世界级应用。

这就是我对鱼鹰的点评。最特殊的,最美的现役旋翼机,结合了固定翼飞机的速度和航程,同时拥有直升机特性的“变形金刚”现实版。当它打开自己的身躯的时候,我少年时代的梦,正在缓缓的变得真实起来,那感觉,无以伦比。


为了这个变形金刚(不是为了玩儿和好看,而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上舰需求,特殊的设计理念,让人叹为观止。变形金刚设计,就是最特殊的看点。

同时特殊设计也不是只有好,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高维护成本和相对低的可靠性,鱼鹰走出了一条充满荆棘和鲜血凝成的道路。而这些正是敢为天下先的真实诠释,有失败才有成功,有成功才能成熟,有成熟才能给后续研发带来宝贵的实际经验。

现在成熟的鱼鹰已经走出了可靠性问题的阴霾,作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大洋突击转场的重要力量,让这空中之花,绽放出更大的绚烂。

鱼鹰的生存能力堪忧啊……
 
今天的点评,是敢为天下先的贝尔和波音公司共同研制的美国旋翼机,海军陆战队型号MV-22。

很多时候我经常看到有人说,这个不是什么新概念,那个早就有了。其实,敢为天下先的逻辑并不是概念什么时候有,原理什么时候就存在,而是谁可以化概念为实物,谁可以把理论变成成熟的商品,走向真正的世界级应用。

这就是我对鱼鹰的点评。最特殊的,最美的现役旋翼机,结合了固定翼飞机的速度和航程,同时拥有直升机特性的“变形金刚”现实版。当它打开自己的身躯的时候,我少年时代的梦,正在缓缓的变得真实起来,那感觉,无以伦比。


为了这个变形金刚(不是为了玩儿和好看,而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上舰需求,特殊的设计理念,让人叹为观止。变形金刚设计,就是最特殊的看点。

同时特殊设计也不是只有好,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高维护成本和相对低的可靠性,鱼鹰走出了一条充满荆棘和鲜血凝成的道路。而这些正是敢为天下先的真实诠释,有失败才有成功,有成功才能成熟,有成熟才能给后续研发带来宝贵的实际经验。

现在成熟的鱼鹰已经走出了可靠性问题的阴霾,作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大洋突击转场的重要力量,让这空中之花,绽放出更大的绚烂。

鱼鹰的生存能力堪忧啊……
 

catorclie

小猫是头熊
鱼鹰的生存能力堪忧啊……
现在早就不堪忧了。四次改进以后,已经是非常稳定的时速500公里,航程3700公里的另类“直升机”。

用葛优同志在甲方乙方里引用的名言:“列宁同志已经不咳嗽了”。 :love:

也只有后续的V280 勇气可能比它更有生存能力,但那个是不会变形的固定版,陆军用的。
 

catorclie

小猫是头熊
继续今天的这一款。刚才的视频是变形金钢的变形过程,现在的这个是从两栖攻击舰(四等人马润)的设备上起飞的视频。

而现在的两栖攻击舰,已经不是MV22的一亩三分地,海军陆战队的垂直起降F35B已经鸠占鹊巢,成了两栖攻击舰的主角,把两栖攻击舰直接变成了中型航母。


1198AEA7-4277-46B1-A83E-14A92EC76FFB.jpeg
 
现在早就不堪忧了。四次改进以后,已经是非常稳定的时速500公里,航程3700公里的另类“直升机”。

用葛优同志在甲方乙方里引用的名言:“列宁同志已经不咳嗽了”。 :love:

也只有后续的V280 勇气可能比它更有生存能力,但那个是不会变形的固定版,陆军用的。

你说的这个是它在武器序列里存在价值性,不是我说的战场生存能力吧。这速度,飞行姿态,一枚早期的反舰类似yj-6估计都能干掉它。何况现在肩扛式各种防空弹。
 

catorclie

小猫是头熊
你说的这个是它在武器序列里存在价值性,不是我说的战场生存能力吧。这速度,飞行姿态,一枚早期的反舰类似yj-6估计都能干掉它。何况现在肩扛式各种防空弹。
那所有的直升机应该都活不下去了。比如超级种马,支奴干,甚至黑鹰。 :giggle:

用途不同,作战范围不同。这家伙是马润突击的时候运人的,有别的战斗序列设备配合保护的吧?
 
你说的这个是它在武器序列里存在价值性,不是我说的战场生存能力吧。这速度,飞行姿态,一枚早期的反舰类似yj-6估计都能干掉它。何况现在肩扛式各种防空弹。

生存力是这玩意的优势而不是弱势。

两栖登陆作战,生存力来源于登陆速度,花在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时间越短,载具生存力就越高。所以陆战队要鱼鹰,要AAAV。

鱼鹰对比传统重型直升机的劣势,在于旋翼活动范围太大,对起降场地的要求较高。所以目前只有陆战队买

缩小版用来替代黑鹰的,起降场地的问题相对没那么突出,也许会有更好结果。
 
那所有的直升机应该都活不下去了。比如超级种马,支奴干,甚至黑鹰。 :giggle:

用途不同,作战范围不同。这家伙是马润突击的时候运人的,有别的战斗序列设备配合保护的吧?

正确啊,比如越战年代的直升机现在哪有战场生存力?所谓能存活的都是庄稼皮厚的现代武直!
而鱼鹰,正因为他運的是马蝇,所以他必须要前突降落。毕竟马蝇是当敢死队用的,一下机就要控制战场的。
 

catorclie

小猫是头熊
生存力是这玩意的优势而不是弱势。

两栖登陆作战,生存力来源于登陆速度,花在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时间越短,载具生存力就越高。所以陆战队要鱼鹰,要AAAV。

鱼鹰对比传统重型直升机的劣势,在于旋翼活动范围太大,对起降场地的要求较高。所以目前只有陆战队买

缩小版用来替代黑鹰的,起降场地的问题相对没那么突出,也许会有更好结果。
刚刚更新的消息,美国海军(不是陆战队),将开始接受新款海军用鱼鹰,机型编号 CMV-22B,为海军设计的不折叠型号。

与陆战队的MV-22B有所不同,海军CMV-22B的主翼采用固定式,不用90度折叠。但在机翼和机身设有外部适型油箱,可以获得更大的航程和滞空时间。


FE22B739-6295-4DD3-8CD3-6BA9BD5B6A2B.jpeg
 
那所有的直升机应该都活不下去了。比如超级种马,支奴干,甚至黑鹰。 :giggle:

用途不同,作战范围不同。这家伙是马润突击的时候运人的,有别的战斗序列设备配合保护的吧?

正确啊,比如越战年代的直升机现在哪有战场生存力?所谓能存活的都是庄稼皮厚的现代武直!
而鱼鹰,正因为他運的是马蝇,所以他很大几率必须前突降落到战场。毕竟马蝇是当敢死队用的,一下机就要控制战场。
 

catorclie

小猫是头熊
生存力是这玩意的优势而不是弱势。

两栖登陆作战,生存力来源于登陆速度,花在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时间越短,载具生存力就越高。所以陆战队要鱼鹰,要AAAV。

鱼鹰对比传统重型直升机的劣势,在于旋翼活动范围太大,对起降场地的要求较高。所以目前只有陆战队买

缩小版用来替代黑鹰的,起降场地的问题相对没那么突出,也许会有更好结果。
而且新款的V280固定翼发动机短舱不旋转,可以侧开门,大量的节省了上下机的时间,也是出于同样的战术目的。

但不折叠上舰占地方太大(两栖攻击舰),那V280勇气海军陆战队用不到啊。
 
刚刚更新的消息,美国海军(不是陆战队),将开始接受新款海军用鱼鹰,机型编号 CMV-22B,为海军设计的不折叠型号。

与陆战队的MV-22B有所不同,海军CMV-22B的主翼采用固定式,不用90度折叠。但在机翼和机身设有外部适型油箱,可以获得更大的航程和滞空时间。


浏览附件563874


不折叠,那就是不打算跟随航母出任务了,纯粹用来进行后勤基地--航母间的补给运输,替代C-2
 
答应小猫发一些东东,今天及以后所有信息,仅作为技术参考对比,并不代表本人观点立场。

摘自: 新浪军事

在目前歼20已经形成战斗力的背景下,网上有关中国歼20与美国F22性能的争论也越来越激烈,那么歼20与F22相比究竟孰优孰劣呢?


作为立项于冷战时期的第四代战机,F22最早的定位就是纯制空战斗机,为了追求极致的机动性和隐身性,F22机身大小相比前一代的F15反而有所减小,这也导致其作战半径只有750公里,远小于目前主流的三代重型制空战机。


▲中美俄五代机体型对比

而歼20研制之初的定位就是一款四代重型隐身战机,除了优异的空战性能,歼20还能挂载多种精确制导武器执行对地攻击,因此歼20的体型是当今四代机中最大的,其作战半径达1500公里,几乎是F22两倍,未来的改装升级潜力要比F22强不少。

不过F22最大的杀手锏还是其强悍的发动机和优异的隐身性,F22装备了两台当今性能最强悍的F119发动机,其单台推力达16吨,我们经常能看到F22旱地拔葱的招牌动作。尽管气动设计中规中矩,但凭借F119的强悍性能F22轻松实现了4S标准中的超机动。正是有了两台F119的强力加持,F22才敢使用结构复杂、重量大的卡尔特进气道设计。


▲F-22的进气道设计

当雷达波照射到S形进气道内会被反复折射避免直射反射信号最强的发动机叶片,再加上菱形机头、外倾双垂尾等一系列隐身措施,最终F22把雷达反射信号降低到惊人的0.0001平方米,是当今四代机之最。



▲隐身弹仓设计


▲两者发动机推力差距明显

歼20采用了独特的升力体边条鸭式布局,正式有了这对鸭翼的帮助,歼20才获得了不输F22的升力系数。

另外歼20采用了当今最先进的DSI进气道,别看这个小鼓包不起眼,但需要经过大量的气动试验才能得出最优设计,既保证了隐身性又减轻了结构重量,比F22的附面层隔道进气口要强不少,再加上全动垂尾、腹鳍的帮助,中国设计师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发动机不如对手的情况下,使歼20获得了得以与敌一战的机动性。





▲苏57与歼20的雷达隐身性能(推测)

所以总体来讲:歼20和F22各有优劣,F22在隐身性和发动机方面占优势,歼20在机动性、航程和改装潜力要比F22强不少。两者的总体性能在伯仲之间。
 
中美5代机比一比 陆媒:歼20三指标胜F22

引入人工智慧技术 美F-35战机将变得更聪明

报导说,在隐形功能上,专家提供的资料是机头30度角内,对X波段机载火控雷达的反射截面是0.4平方米,这与俄罗斯宣称苏-57战机的雷达反射截面0.5平方米的状况差不多。若与美F-22相比,俄国人认为它反射截面是0.1,美方提供的F-22数据当然就更低。

歼-20从一开始在隐形问题上就有争议,最主要就是鸭翼不隐形的问题,但是最终发现影响不太大。美国提出的数据指歼-20雷达反射截面为0.02平米,和美国F117轰炸机类似,比俄罗斯苏-57强很多。

从飞行表演来看,歼-20则表现出了比苏-57更好的飞行性能,有较佳的机动性和敏捷性,若与F-35空战来说有相当优势。不过,现阶段歼-20总推力比F-22差6吨,仍有相当差距。

报导说,虽说飞行性能歼-20机动超越F-35、航电技术领先F-22,但是在液压系统上,歼-20却明显落后许多。因为中国战机的液压系统源自仿制前苏联战机,曾经苏-27液压系统大幅超越美制系统,但美国急起直追,在F/A-18上取消液压装置改採大功率电液舵机,反超苏联技术。

美国人放弃液压系统,是由于飞行性能要求愈高,液压系统设计就愈复杂,造成故障率直线上升。当年中国引进米格-21时就吃尽了液压系统的苦头,仿制米格-21的歼-7竟有7成故障是液压系统造成。美国人改用电液舵机后,取消了复杂的液压管路,不只让战机节省了相当重量,可靠性也大幅提高。

报导说,中国也注意到电液舵机技术,但限于技术实力,尚未有相关实用报导。而且电液舵机需要大功率的发电机,歼-20战斗机採用了和F-22一样的130KW电机,而F-35则採用了300KW的大功率电机,歼-20要用电液舵机,还得克服大功率电机的研制问题。对于中国来说,要在整体技术上胜过F-35,歼-20还有不少难关要克服。

美媒给出的理由在于歼-20的发动机性能的不足,在最初给歼-20装配AL-31发动机动力就存在不足,而之后WS-10B发动机虽然能力提升,但它是WS-10太行发动机的改进型,WS-10是为中国的J-10和J-11战斗机提供动力的,那些战斗机被标记为第四代喷气式飞机。如果不使用加力燃烧室,WS-10B的推重比不能使歼-20为超音速提供动力。而专门为歼-20设计的W-15发动机无法处理J-20的高温和机动性,这使得歼-20将以超音速行驶时缺乏隐身性。

而像F-22与F-35的发动机可以让战斗机在不使用加力燃烧室的情况下达到超音速,从而可以保持其隐身性。歼-20的发动机使得其在速度与隐身性无法兼顾,在实战中会出现还碰到美国战机之前就会被先发现的情况。

1570822205908.png

歼-20

当然,实际上我们也不用妄自菲薄,诚然在发动机方面,我们承认与美国还存在着一些的差距,不过美国媒体也只是拿歼-20的不足来比较F-22、F-35的优势,对于他们战机的劣势闭口不谈。

比如F-22战机的隐形涂料对雷达的吸收效果就不是特别好,甚至还发生过表面调料脱落的情况,在远距离飞行时被雷达发现的风险,而近年来中国雷达研制有了新的突破,这让F-22的隐身性不再有很大的优势;F-35就更不用说了,前段时间日本F-35坠海就说明了F-35存在严重的赶工情况,很多缺点还没完全处理好就上架了。我们同样也能挑出F-22与F-35不足,而美媒将歼-20的缺点与F-22与F-35的优势作比较,颇有一种“田忌赛马”的味道。

1570822220151.png

F-22
 
起飞重量6吨时速650公里 “中国飞碟”亮相被美质疑


在中方最新一届直升机博览会开幕之前,一架外观不同寻常的圆形“超级大白鲨武装直升机”的模型出现在网络上。这不是历史上第一个飞碟式设计,但确实反映了中国国内先进和创新飞机设计迅速增长的趋势。但是美国“驱动”网站的专家约瑟夫·特里维斯科认为“超级大白鲨”很可能会面临许多类似概念飞行器相同的致命问题。


被称为“超级大白鲨”的旋翼机概念在第五届中国直升机博览会上展出,目前尚不清楚中方具体哪个直升机生产部门可能对这种新概念飞行器的发展负责。它旁边的说明文字上写到:超级大白鲨武装直升机是一种为未来数字信息战场设计的复合机翼-机身融合高速直升机。在设计初期,它参考了国际上优秀成熟的直升机设计技术,包括AH-64阿帕奇、CH-53海种马、俄罗斯卡-52和米-26。在吸收各自优点的同时,“超级大白鲨”采用国际流行的翼身融合设计和一种具有螺旋桨风扇概念的新型高速直升机技术。

约瑟夫·特里维斯科认为,目前还不清楚这种特殊的设计可能与其他直升机有什么关系,因为只有AH-64阿帕奇和俄罗斯卡-52是“武装直升机”。说明文字称这是一种“混合翼身”设计,但是在展示的东西中看不到这一点。超级大白鲨的目标似乎是某种形式的碟形飞行器设计,但其高大的垂直环状结构令人怀疑它在飞行中究竟会产生多少实际升力。

这架飞行器的特点是中央安装了一个驾驶舱,似乎可以为至少两个人提供并排坐的空间,但目前还不清楚这架飞机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其中一张图片确实显示主机身顶部的大部分是打开的,这意味着中心部分只是一个大的升降风扇。这就是它宣称的直径超过4.8米的“主旋翼”。“超级大白鲨”模型有两套进气口和排气口,横向放置的很可能是提供向前推力的喷气式发动机。它们也可能以某种方式提供电源,以在垂直起飞和着陆模式下驱动主升降机风扇。


这不是第一个圆形飞行器的设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飞机制造商沃特就试验了螺旋桨驱动的V-173飞行煎饼。美国海军甚至测试了一种实验性的圆翼战斗机XF5U-1,因其不同寻常的形状而更常被称为飞行煎饼。然而,这些飞机通常具有非常薄的机翼,旨在产生大量的升力,不同于目前的超级大白鲨的设计。


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美国空军和陆军开始试验新型垂直起降飞机,包括圆形飞行平台和带有大型中央升降风扇和更复杂的飞碟式设计的旋翼机。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Avro Canada VZ-9 Avrocar,它使用三个中央安装的喷气发动机,通过圆形边缘周围的通风口吹空气产生升力。然后可以将这些通风口倾斜以提供向前推力。另外一个中央升降机风扇使飞机能够垂直起飞和降落。


自那时以来,飞碟概念一直是飞行器设计中的一个感兴趣的主题,但到目前为止,在实用的飞行器方面几乎没有成果,因为这类飞行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产生足够的升力,将它们带到一定的高度,然后在向前飞行时保持它们的稳定。例如,Avro Canada声称VZ-9将能够达到3000米高度,最高时速400公里。但实际它的高度从未超过1米,飞行速度从未超过50公里21世纪初一种碟形飞行器M200G Volantor飞行高度也不会超过4.5米。

因此约瑟夫·特里维斯科认为,“超级大白鲨”称最终的设计可以到达略低于6000米的高度,最高时速达到650公里。考虑到现有的类似工程的例子,这些说法似乎很值得怀疑的。当然不排除中方使用先进的升降风扇系统,例如环形管道风扇,可以在不同的飞行状态下提供额外的效率,以提高低速(例如起飞和着陆)以及水平飞行期间的稳定性。但是要使这种配置在这种大型飞行器中可靠地工作,将会极具挑战性。


约瑟夫·特里维斯科猜测,如果“超级大白鲨”能够成功,它也有可能演变成某种先进的、高速的、地面效应交通工具。这可以提供在各种地形快速机动的能力,这对于某些任务来说可能很有价值,例如支持特种作战部队侦察或小型突袭。它也可能是有价值的巡逻工具,包括在中方在南海建设的人工岛周围。




从“超级大白鲨”可以看出中方正在期待研发的新一代直升机或其他旋翼机。实际美国军方也在深入研究高速复合直升机和倾斜旋翼概念,以取代大量现有的传统直升机。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陆军的总体未来垂直升降(FVL)计划及其分支。因为军事大国,都在担心传统直升机能否适应未来战场的挑战。“超级大白鲨”可能只是中方众多并行发展的先进旋翼飞行器概念中的一个。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